董飞卿用下巴点一点丁杨,“拎出去,抽他。”

蒋徽接道:“大不了,我把证物公之于众。”

友安笑着应声:“小的明白了!”

刘全举步上前,帮友安把丁杨的嘴塞住,强行架出去,心里不免庆幸:幸好,他们把丁杨的随从拦在了外面,不然的话,少不得交手闹腾一番。

室内的董飞卿端着茶,敛目看着茶汤。蒋徽望着仍在轻晃的门帘,若有所思。

钝重的掌掴声、人的闷哼声入耳,两人俱是不动声色。

董飞卿转头凝视蒋徽,直到看得她察觉,与他视线相交,问:

“你想说什么?”

“你眼神儿怎么那么差?”他指的是她以前那位闺中好友。

蒋徽闻言笑出来,“没错。”根本不在意他的揶揄。

董飞卿开始盘算接下来的章程,扬声吩咐友安停手,唤刘全进门,“准备笔墨纸砚,我要写封信。”

过了一阵子,刘全准备妥当,他走到案前,伏案疾书,写完之后交给刘全,“送到武安侯府门房。”

信封上写着“武安侯夫人亲启”,信封右下角缀着董飞卿的名字,刘全会意,笑道:“爷放心,小的这就去。外边那个——”

“扔出去。”停一停,董飞卿问道,“那厮带了多少随从?”

刘全道:“骑马来的,只带了两名小厮。”

董飞卿颔首,“你去忙吧。”

此刻的丁杨,已是口鼻流血、面颊肿胀,友安犹不解气,把人扔出去之前,发力踹了两脚,看着主仆三个狼狈不堪地走远之后,回来请示董飞卿:“小的是在家等着他们杀个回马枪,还是出去采买东西?”

董飞卿笑道:“该忙什么忙什么。丁府的人不会来。”

友安称是,笑嘻嘻地出门。

蒋徽莞尔。友安果然如董飞卿说的那样,是个不怕事的。本来么,友安自幼与自家少爷一起习文练武,董飞卿从军那几年,他也追随左右。要是换个稍微着调一些的主人,如今定能凭借军功混个不大不小的官职。可是没有,主仆两个都白忙了一场,奇的是这仆人毫无怨言,到如今仍是忠心耿耿。

男人之间的情义,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

蒋徽站起身来,回到内宅,继续忙碌。董飞卿则完全没了动手的闲情,就在原处静坐,大半晌一动不动。

收拾完箱笼,清扫室内,又打来清水,擦拭陈设。

刘全、友安已经尽心收拾过了,室内本就窗明几净,她只是图个心里踏实。五间正房收拾停当之后,她转到厨房,把原有的锅碗瓢盆清洗一番。

不知不觉,到了霞光漫天时分。

友安拎着一大堆东西返回来,零碎的物件儿放到西次间的大炕上,食材、调料送到厨房,看到正在擦拭碗盘的蒋徽,愣了愣,“您不会是要亲自下厨吧?小的跟刘管事都会做饭。”说着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就是厨艺不佳,平时总是将就着吃…”

蒋徽一笑,“没事,我来吧。横竖也是闲着。”

友安不好多说什么,欠身退出去,心里却对她少了几分质疑,多了一些感激之情。曾经终究是娇滴滴的大小姐,肯体谅家境亲自下厨,意味的就是要踏踏实实过日子吧?

蒋徽准备做四菜一汤:红烧黄鱼、麻辣肚丝、炒时蔬、油焖草菇和酸辣汤,没忘记两个仆人,食材都准备了双份儿。懒得蒸白饭,已经让友安买了千层馒头回来。

今日刚回来,理应吃得好一些,往后就真要过粗茶淡饭的日子了。

她切菜的时候,董飞卿走进来,不声不响地站到她身边,洗净双手,拿过她手里的菜刀,切菜的手法居然比她还娴熟。

蒋徽愣了片刻,转去生火。炒时蔬和油焖草菇可以下锅炒了。

他又跟过来,把她推到一边儿去。

蒋徽失笑:“要不然你做饭?”

“凭什么?”他没好气。

不知道他哪根儿筋又拧住了。蒋徽懒得跟他计较,转身洗了洗手,收拾两条鱼。

到末了,双份的四菜一汤只有红烧黄鱼是蒋徽做的,别的都出自董飞卿之手。

蒋徽把两个仆人那份放进托盘,对他说:“你受累送到前面去吧?”她是想,与其走到前面唤人过来端,不如顺手送过去。

他偏不,慢腾腾地晃出去。

过了一阵子,眉开眼笑的友安走进厨房,连声道谢之后,端着托盘走了。

蒋徽按了按眉心。

摆好饭,她见董飞卿还不回屋,折回厨房去,往烧水的大锅里加了足够的水,把火烧得旺旺的,慢慢添加劈好的木柴。

她和董飞卿每晚都要沐浴,得提前准备。就像那个嘴毒的说的:“这是名符其实的穷干净。”

刚要出门的时候,她听到董飞卿语气不佳地唤道:“蒋徽,你又猫哪儿去了?”

她没吭声,走出厨房。

董飞卿背着手站在厅堂门外。

蒋徽当做没看到他,径自进门,转到东次间的饭桌前。

饭菜特别合口,蒋徽甚至有些后悔:应该让他连红烧黄鱼一道做出来。

她听说过他厨艺不错。是从军期间的事情。军兵修整、无战事的间隙,唐修衡得空就去帮伙头军做饭,连带着跟厨艺好的人学会了做菜。董飞卿见状,也跟着凑热闹。那时候作为主帅的唐修衡,不过十八、九岁,在军中的大事小情,人们都津津乐道,慢慢地流传到各地。

唐修衡最擅长的是京菜,而董飞卿,据说拿手绝活是烤鱼。前者的厨艺,她十多岁的时候便有幸见识过,后者的厨艺,今日是首次品尝。

非要比较的话,她能说的只有四个字:不相伯仲。

有些男子,就是有着让人羡妒的天分,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到最好。

两个人沉默着吃完一餐饭,蒋徽动手收拾碗筷,董飞卿转到临窗的大炕上闭目打坐——丁杨那档子事,让他心里特别不舒坦,看什么都不顺眼,得缓和一下情绪。

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天色已晚。

他下地,走到院中,来回踱步,权当疏散筋骨。

蒋徽裹着一件披风走到廊间,静静地望着他,直到他停下脚步才说:“去沐浴吧。”

董飞卿嗯了一声,走进门,转到与寝室相邻的净房。

房里点着一小截蜡烛,烛光摇曳,居中的松木桶氤氲着水汽,他伸手试了试水温,有点儿烫手,正合他的意。

他一面宽衣,一面打量。墙角有一口很大的水缸,浴桶旁边有两个木桶,分别盛着开水、凉水。

难为她了,怕是倒腾了一阵子。

蒋徽回到寝室,熄了灯,在床外侧歇下。过了一阵子,听到他唤她:“蒋徽。”

“嗯?”

“搓背。”

“…”我怎么那么欠你的?她腹诽着,翻个身,当做没听到。

董飞卿又唤她一声,没等到她应声,也就作罢。

蒋徽想尽快入睡,偏生睡不着,丁杨那可憎的嘴脸时不时在脑海浮现,让她心烦意乱。

过了小半个时辰,董飞卿回来歇下。

蒋徽阖了眼睑,把呼吸调整得匀净绵长。

董飞卿径自把里边的那条被子扔到床尾,掀开她盖着的被子,躺下去,搂住她。

他一向不肯穿上衣,刚沐浴过的上身凉凉的,激得她瑟缩一下。

“不装睡了?”他语带笑意。

“你不能去里边睡么?”蒋徽身形明显僵硬起来。

“不能。”董飞卿抚着她的背,语气和缓,“放松点儿,我又不会打你。”

蒋徽翻身背对着他。

董飞卿说道:“说说丁杨那档子事儿吧?”

“说什么?”蒋徽问道,“你那封信里说了什么?”

“你别管那些,我想听你说说退亲之事的原委。”

“…懒得提。又不是光彩的事,左不过是我眼瞎看错了人。”

沉了片刻,董飞卿道:“我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照常理,吃亏的不该是你。除非…”

第5章 新婚(5)

新婚(5)

他语声顿住,不再往下说。

蒋徽也不问。

董飞卿把她身形板过来,在昏暗的光线中凝视着她。

蒋徽阖了眼睑。

“你喜欢他么?”他轻声询问,语气特别平静。

蒋徽缓缓地摇了摇头。

董飞卿又问:“既然不喜欢,为何要让自己吃亏?”

“这就是吃亏么?”蒋徽反问,“那你呢?你又得到过什么好处?”

他牵了牵唇,额头抵着她的额头,“那么,蒋徽,你喜欢我么?”

蒋徽抿了抿唇,“同样的话,我也问你,你怎么说?”

“你这是胡搅蛮缠,我先问你的。”

“这种事哪有先来后到的说法。”她自嘲地笑了笑,“起先你不是说过么?我们只是搭伙过日子。”

“…”他沉默片刻,亲吻落下去。

她别转脸,由着他的吻落在额头、面颊、颈部,只是,不肯让他吻她的唇。

他身体慢慢地开始发烫,灼热的气息萦绕着她。

毫无间隙地相对之时,她身形愈发僵硬,说出口的却是:“热水已经用完了。”

他不知该气该笑,“我给你烧水,成么?”

她一只微凉的小手抵着他的肩,“我不想。”

“我想。”他一手扣住她下巴,拇指摩挲着她的唇,“怎么回事?嗯?”不是没有过,不是没得到过最甜美的感触,近日,她不肯了。

她不说话。

他来了火气,手捏开她牙关,蛮横地索吻。

她恼了,竭力别转脸,推他的手。每到这种时候,她就会变得特别暴躁。

两人一来一回地较劲,没多久,她就气喘吁吁,一条腿收起,膝盖去顶他肋下。

他却早有防备,手掌先一步扣住她膝盖,顺势要她。

她低喘着,挣扎着。过了好一阵子,才意识到自己在做无用功,死死地咬住唇,手指毫不留情地掐进他背脊。

到底是半途而废。就像他时常说的那样:没意思。这次则是没意思透了。

他翻身躺到床里侧,胸膛随着呼吸起伏着。

蒋徽起身下地,胡乱穿上寝衣,趿上睡鞋,去了净房。

气迷糊了吧?董飞卿腹诽着。她说过的,热水用完了。先前那桶开水放了这么久,早就凉了。

过了一会儿,他清晰地听到水声。

他跳下地,蹬上睡裤,走进净房。

那一截蜡烛已经燃尽了,昏黑的光线之中,他看到她正把水淋到身上。

他走过去,下意识地弯腰,试了试水温。冰凉。

无声地叹了口气,他把她凉冰冰的身形揽到怀里,“置气也不是你这个路数。是我不好。等会儿我去给你烧水。先回去躺着,好么?”

蒋徽却轻轻地搂住他,把下巴搁在他肩头,“我这一阵,心情特别差。”

“为了什么事?”他柔声问。

“我不想回来。”

董飞卿牵了牵唇,“在沧州的时候,你不是说回来也好么?”

“我后悔了。”

他失笑。

“刚一启程我就后悔了。”蒋徽说,“以后,还会有人因为我的缘故,找到你面前说这说那。”

“你打量我人缘儿有多好么?”他语带笑意,“往后因为我跟你找茬的人,怕也不少。扯平了。再说了,是我们不肯让兄弟、朋友帮衬,如今离得近了,想拦着他们出手怕都不成。”

蒋徽问他:“你到底为什么回来?”

“过些日子告诉你,好么?”

“这话算数么?”

“我点上灯,给你发个毒誓?”

蒋徽抿唇笑了,“不用。这次我信你。”

他转身从衣架上取过一条厚实的毯子,裹住她,胡乱揉了几下,抱着她返回寝室,放下她的时候说道:“等着,我去给你烧水。你真是我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