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清穿之媳妇难当上一章:第 7 章
  • 综清穿之媳妇难当下一章:第 9 章

送走了哭着来树洞的年氏,李氏又铁青着脸进来了。乌雅氏指着她斥骂“人不人鬼不鬼的”,可把觉得自己打扮的颇为不错的李氏气的快要疯了。晓薇默默望天,太上皇后说的…好像没错,就是嘴太毒了点…

其它几人都没逃过。钮钴禄氏被骂“不张嘴以为你是个哑巴,张嘴了才知道是个结巴”;耿氏被骂“脑袋里面塞得都是豆腐,全吃进去的”;说宋氏的话更是刻薄:“别给本宫行礼,折寿,你这乍一看比本宫还要老几岁呢”!也就是对她一直忠心耿耿的武氏,太上皇后没怎么训斥,也就骂了两句“吃白饭的蠢货”,不过以前就身为德妃脑残粉的武氏压根没把这当回事儿。

晓薇哭笑不得,这么一看,太上皇后好像说的…都没错。这帮二货们确实欠教训,只是当年在雍王府里,胤禛不管她们折腾,乌拉那拉氏也宁愿她们折腾不愿她们整天琢磨怎么斗争,所以多有纵容。结果一进宫,这帮二货们踢到铁板了!太上皇后正心气不畅找人出气呢!

晓薇左右安抚了一番,把到她宫里来哭诉的人都送走了。看看时间已过正午,晓薇便让人准备好步辇,只等雍正过来,便一起去宁寿宫陪康熙爷吃饭。

太上皇后这一番折腾,康熙自然也有听闻自从乌雅氏闹了那么一出之后,这位就被康熙爷列入了需要监视的名单里了。但太上皇并没把这个当回事儿,对康熙爷来说,什么身份就该有什么待遇,德妃在就任大典上落皇帝皇后的面子,这该罚,可她已经接了金书银册正式成为太上皇后,她就应该享有太上皇后的待遇和尊荣。她说声身体不适,要后宫嫔妃伺候,那是她该有的,就算她现在让太妃们来伺候,也没什么不对。至于嫔妃们在她那里受了委屈,那就更不管康熙爷的事儿了,他老人家再闲,也没有为儿子的妾室们出头的道理。

雍正更没有为他的妃子们撑腰的意思,他又不是琼瑶奶奶御用男主角,没有为了真爱跟亲娘掐架咆哮的喜好,就算这亲娘跟他已经撕破脸了也一样。而且他现在刚刚登基,清理旧账,颁布新规,要忙的事儿多的恨不得将自己劈成两个。晓薇更是不敢出这个头,太上皇后不折腾她就好,她可没那圣母病,把有着身孕的自己送过去,代替年氏她们受折磨。

快过年了,她还有大堆事情要处理呢!

+++++++++++++++++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写文的时候翻了一些资料,发现,关于年氏的贵妃封位,需要说明的是,年氏在后宫的全称就是贵妃,既不是华妃,也不是年贵妃。因为初封贵妃者,前面是没有尊号的,并且享有接受公主内命妇朝拜的待遇。

没有封号的贵妃才是最为尊贵的,康熙时有三位:孝懿仁皇后初封为贵妃,孝昭仁皇后之妹钮钴禄氏初封为贵妃,以及孝懿仁皇后之妹佟佳氏初封为贵妃,这三个都是没有封号的。

她们就是贵妃,不需要封号与其它的妃子区别开来。再往后,乾隆的生母熹妃被晋为贵妃的时候,成为熹贵妃,这是保留她由地位晋级的一个符号,区别于初封的贵妃,而且也没有享受朝拜。到了乾隆朝,贵妃高氏也是初封贵妃,享有此待遇,之后的娴贵妃、纯贵妃都没有。

所以,小乾子那倒“唯一贵妃”的诏书,虽然打了娴贵妃和纯贵妃的脸,但确实是他少有按规矩来办的事儿…但这事儿总被当做小乾子不守规矩的证据之一被拿出来用,骂的小乾子狗血淋头…

#每天打开电脑都看见小乾子在各种中枪#

PS.以及,雍正二年的总管太监名叫…张起麟…

晓薇听见雍正喊“张起麟,进来伺候”的时候,估计能喷口血出来…

27 第二十七章

晓薇在接过凤印和中宫笺表之后,才知道皇后的权势有多大。她也是要办公的,甚至有时要见大臣的!

是的,见臣子。光这次筹办过年事宜,就需要内务府的各级管事来亲自给她汇报,这些都是正经的官员,并非太监。皇庄上的管事也要来她这里述职,送上来的贡品需要她派人去查收,甚至连宗人府的官员们她也需要见一见快过年了,各级宗室勋爵们是要发福利的!!

也就怪不得皇后们原本住的都是坤宁宫了,坤宁宫前面的交泰殿外臣可入内,这也是皇后以前的办公场所。但现在,坤宁宫因长久没有人居住,早就改成了祭祀的场所,晓薇自然不可能跑到交泰殿见臣子了。她现在所住的启祥宫属于西六宫,也是外臣不能入内的地方。雍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直接把他住的养心殿西暖阁指给了晓薇,她若需要见外臣,在此处便可。

此时军机处尚未成立,雍正批折子见人多半在乾清宫的御书房,养心殿只是他休息之地,晓薇身为皇后,自然是直出直入没人敢拦的。甚至到下午的时候,雍正带着些各地送上来的秘折之类不能放到御书房的折子回到养心殿小书房批阅,晓薇便厚着脸皮抱着她要处理的事物跟雍正爷挤一个办公室。

反正自家皇后也不是什么好奇之人,且胤禛下午多半不见臣子,也就随她去了。

过个年需要筹备的事物繁杂纷乱,晓薇一直拖拖拉拉的办到了十二月中旬,眼看还有十天就要小年了,盘算着那群包衣世家们假账也该做一半了,晓薇就开始想办法把事情捅到雍正面前。

择日不如撞日,晓薇直接抱着一叠子的账本就来了养心殿,坐在自己的专有座位上,摆好折子摆好茶水再让人将新出炉的拿出来,六方体的红木盒子里隔了十六个红木格子,各个格子里都放着两三个造型精巧可爱的点心,让人看着极是赏心悦目。等东西都摆好了,晓薇就开始看账本了,而那边胤禛早就批好一堆了。

掐着雍正刚批阅完一沓折子捏着眉心闭目养神的时候,晓薇愁眉苦脸的对雍正说她算学不行,希望您能指派两个精明的账房。一边说着,晓薇心里的小人一边哭喊着捶打地面:我的小学中学大学数学老师哟,您们千万别半夜扒我窗户…我这是被逼的啊!

算学学的好的雍正爷嘲笑了自家皇后一番,伸手接过晓薇递到他面前的账册翻看。这一看就看出了问题,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雍正爷顿时火冒三丈:这群吃里扒外中饱私囊的奴才们,这是想作死吗?

爷现在缺钱缺的都不想过年了好吗?!你们倒好,还一个劲儿的往自己怀里捞钱,真是将爷我当钱袋子看了吗?!

雍正爷咬牙切齿的拎起账册就准备去收拾了这些国之蛀虫,走的时候叮嘱晓薇,让她把手头过年的筹备都停下来,由他安排。晓薇低头应承,心中嘀咕着,她就知道!雍正爷这啥事儿都要自己安排的性子果然又发作了!她真是太英明了,幸亏之前根本没干多少事儿!

要知道,雍正爷这一段时间着实有些憋屈。他是很感激康熙爷扶着他登基,又为他撑腰的举动,但上头压着个太上皇,他这儿皇帝确实也不好当。

现在这个国家的状况危机四伏,国库无银,官员腐败,土地兼并,外有敌寇内有乱政,针对这种种情况,他原本早就布置好了各种政策,希望可以立即推行,甚至还因为缺钱打起了开海禁的主意,不过这个政策要推后一点实行。

但康熙爷还在宁寿宫里躺着,他就不得不多思量一番。这一段时间,雍正每天都要去宁寿宫请安,康熙爷时不时的跟他谈话,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希望他能放缓一些脚步,这让雍正不得不压着自己的性子,许多事情也只能等过完年再着手做。

但现在,连奴才们都敢对他的钱袋子动手脚了!

如今,雍正爷正对着那只剩八百万两银子的国库发愁呢,这点银子连一省的碳钱都不够!短时间内又没法子当着康熙爷的面收拾那群欠债不还的权贵们,这让雍正爷十分的不爽。现在逮住了这群硕鼠,胤禛那里还坐得住?立刻去御书房召集怡亲王等总理朝政的大臣们,势要在过年前雷厉风行的把这些事儿给完结了。

三天时间,宫中就来了个大清洗,一堆上三旗包衣世家被抓入狱的,被流放的,被削职贬斥进辛者库的,数不胜数。若非快过年了见不得血腥,还会有一大批人人头落地。康熙爷对此并没有表示什么,连一些伺候过他的老人上门来哭诉的,都被拦在了宁寿宫之外。雍正这次还是很有分寸的,没有对类似曹家这样的康熙爷的心腹手下下手,康熙爷也就没那个心情管其他的杂事。

从雍正收拾上三旗包衣世家开始,晓薇就被严密的保护起来。毕竟,宫中大清洗带来的后果是各宫人手都严重不足,新任的宫女又要等到来年的小选才能入宫,晓薇身边的防范就有了漏洞。再说了,这些剩下的宫女也难免会有些与被清洗掉的世家沾亲带故的,也不敢全信了。

是以从这天起,雍正开始带着晓薇同吃同住,批折子时都要把晓薇放到侧殿里面派人照看着,连去给太上皇请安,都要带着晓薇上了皇帝的御辇,只怕一错眼就有人把他的元后嫡子给害了。

过年的准备事宜,雍正也全部接了过去,由他安排,把怡亲王指挥的团团转。晓薇见什么事儿都插不上手了,便每天忙着用空间水泡茶,配上烤的香酥可口的点心,时不时的往乾清宫御书房送。

至于年氏等嫔妃们,她们并没有关注这些腥风血雨,这群二货们正忙着跟太上皇后斗法呢。

乌雅氏这一番折腾,反倒激起了她们的斗志,众人抱团了跟乌雅氏较量,跟皇后彼此之间的矛盾都先放到一边去了。李氏洗去了一脸脂粉,年氏穿上了贵妃品级明黄色的衣服,钮钴禄氏等人也作出洗心革面状,表示要跟太上皇后周旋到底。除了武氏这个抖M脑残粉,她巴不得跟太上皇后身边的春儿换个位置,自然也就不介意被乌雅氏呼来喝去。

晓薇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雍正原本还担心着,害怕有人趁着这一段时间宫中混乱,暗地里使坏,对她怀着的嫡子暗下毒手,叮嘱她找些事情转移开后宫诸妃子们的注意力…结果,压根不需要她动脑筋好吗!太上皇后完美的发挥了她身为boss的本领,吸引仇恨值的本领杠杠的!她这个怀有身孕的皇后相比起来根本就不起眼了!

晓薇默默望天,如果不是乌雅氏对着胤禛,眼里有着一抹真正厌恶的情绪,她就要怀疑这个太上皇后该不会是真爱这个大儿子了毕竟,她到现在为止干出来的事儿,都直接或间接帮胤禛解决了麻烦…

最起码让后宫彻底的消停了下来,什么宫斗什么子嗣之艰难的比对,现在完全在德妃的拉仇恨下成了浮云。胤禛后宫的小老婆们众志成城的组队去打小BOSS了,在通关之前,想必是没晓薇什么事儿的。

且胤禛最近鸡血上头,处理政务处理的快疯魔了,完全不让自己停下来。他把手头的活干的差不多了,就过来对晓薇安排的宫务挑三拣四,最后变成了他把晓薇手头琐碎的活计都接了过来。晓薇坐在他身边,看着胤禛挥着朱砂笔批示各宫钱粮如何分配,听着他絮叨着这些事情该怎么做才合适,手中捧一盘子切成小块儿又用沸水烫过的水果,拿着个小银勺慢慢的舀着吃,心里的温情一点点泛了上来。

转眼就到了十二月底,雍正写完了给各家大臣们的福字,也就封了笔。除夕大宴,康熙爷自然是出不了宁寿宫的,太上皇后乌雅氏带着一众太妃太嫔们都出席了,倒是没闹腾什么,虽然她脸上的表情实在跟喜庆不搭边。因是男女分开赐宴,晓薇一直到过了子时守完岁了才见到前来给太上皇后请安的胤禛,也听到了些在刚才宴席上的一些事儿。

听说弘历在新年大宴上连做了十首诗,文思敏捷,大放异彩,虽然诗的质量…挺一般的,但以他十一岁的年纪,已经足够引人注目了。晓薇挂着温柔端庄的微笑听完,唇角的弧度连一点变化都没有,只是放在桌子下的手指轻轻的按住了自己微微凸起的肚子。

胤禛说起弘历的时候,表情很是满意。晓薇有些恍惚的想着,历史上胤禛在雍正元年八月就秘密立储了,看来弘历年幼的时候,表现绝对是他几个兄弟里面最好的。她腹中的孩子若是个男胎,那她的儿子还有没有机会?或者说,有没有活路?弘历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看看弘昼后来整天办丧事避嫌就知道了。

弘历也是来给她请过安的,十一岁的男孩儿,个子已经到她肩膀高了,举止大方得体,未语先笑,跟气质阴郁,总低着头不说话的弘时,有些过分脱跳的弘昼,才两岁身子又弱的风一吹就咳嗽的福惠相比,弘历确实要优秀许多。

晓薇觉得自己是要好好谋划一下了,或许是被周围人“嫡子龙孙”的说多了,她有种这一胎一定是个男孩儿的预感。要不要跟弘历争位置,怎么争,争不过了要怎么跑路,她需要好好思量一下。晓薇想着,眼光跟正看向她的钮钴禄氏一碰,又各自转了开来。

雍正元年一开始,已经准备了一个月的新帝终于按捺不住,开始实施他的新政,整顿康熙后期因为宽容政策而带来的种种弊病。他第一刀对准了已经废弛了的吏治,正月初一,雍正没给臣子们过完这个年的机会,一连颁布了十一道圣谕,训斥群臣。众臣们哭的心都有,皇上啊,您就不能让我们过个安生年吗?

雍正表示,能让你们除夕夜吃顿团圆饭,朕已经很对得起你们了。这十一道圣谕也就是个开始,整顿吏治的大幕,现在刚刚拉开。这之中最重要的不仅补充人才,更多的是要理清吏治,惩治贪污腐败以及为官渎职狂妄者。

同时,为了免得被贬斥的官员太多使得人员不足朝廷运转不畅,过了正月十五,雍正下旨重新设置了翻译科,作为专门为八旗子弟们开放的进身之阶。过了二月,雍正的心腹,直隶巡抚李维钧上书请求实施摊丁入亩政策,得到批准。至此,雍正的各项改革措施开始一点一点的推行起来。

就在胤禛雄心勃勃想要扭转乾坤励精图治的时候,他立刻挨了当头一棒:隆科多上表请辞。

雍正当场脸就青了,没说什么就让散朝了。下朝之后他让人一打听隆科多几天前被叫进了宁寿宫,顿时倒噎了一口凉气。稳了稳心神,雍正让苏培盛宣已经侯在门外的隆科多进来,他要听听,事情到底糟糕到什么地步。

隆科多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进来了,进门就抱着雍正的腿嚎啕大哭。他赌了身家性命,好不容易才把这主子给拱上了皇位,正是他收获荣华富贵的时候了,他哪里想辞职啊!可是,康熙爷阴森森的表示,你丫要还不识趣的话,咱们就聊聊去年十一月十三日那天皇城九门为什么全关了…

隆科多立刻魂都吓没了!他现在就两条路可以走的,第一,滚回家抱孙子;第二,进天牢捉虱子。隆科多毫不犹豫的选了第一条路,至少还能保一条小命不是?

雍正面无表情听完了隆科多的哭诉,深吸几口气压制住了全部的情绪,对隆科多温言相劝了一番,并安排了他的小儿子补了一等侍卫,安抚住了他这个便宜舅舅的情绪,这才把委屈的要命的隆科多劝走。

把伺候的人都撵了出去,胤禛浑身散发着黑气,一个人在御书房里坐了半天,直到皇后派人来找他去给太上皇请安。胤禛什么都没说,像往常一样,带着晓薇去了宁寿宫,陪康熙爷用膳的时候也半句没提隆科多。父子两人极有默契的把这些话题都绕过去了,一副父慈子孝和和睦睦的样子。

没过两天,鄂伦岱也嬉皮笑脸的上门来递了致仕表,顺便给自己还没职位的三个儿子求个差事。雍正这次什么都没问,平淡的准了。谁知没过多久,连马齐都上表乞骸骨了!

雍正新政刚开始施行,身边的肱骨臣子就去了三人,朝局立刻就有些不稳了。新政毫无疑问,伤害到了大部分士绅的利益,这些人原本迫于皇权的威压,不敢有怨,现在见当朝三位上书房大臣辞官,立刻开始蠢蠢欲动。

雍正那性子,最是冷厉坚定,越是四面楚歌众人皆反,越是坚定不移,难夺其志。他手头没人可用,便把主要差事都交给了怡亲王胤祥,把会考所造办处户部等全划归到他手下。工部交给了暂时老实了的胤禩,理藩院和兵部都塞给了已经站在他这一边的果郡王胤礼。这一番人事调动下来,朝堂之上并没闹出什么大

乱子,新政实施虽然受了些阻碍,可还是一步步推行了下去,脚步丝毫不乱。

当然,胤禛在里面功劳最大,在这一段艰难的时间里,胤禛甚至有一个多星期每日里只睡一个时辰,将所有的事□无巨细的全部过了一遍。晓薇有时候夜起的时候,看到隔屋的暖黄灯光,都不由得有些心疼。

胤禛…真是太不容易了!

而对着康熙爷,胤禛半点不快都没表现出来。他尽管心里窝火之极,但他擅长隐忍,硬生生把这些全都压了下去。他心中明白,无论如何都不能对太上皇表现出丝毫不敬,他的政敌们,朝堂上的臣子们,各宗室的王爷们,都瞪着他看呢!稍有不对,根本不用康熙爷发话,其他人也会将他骂的狗血淋头。

所以,雍正一如既往的,每天带着晓薇去请安用膳,从不间断,只心里憋着的携火,烧的极旺。

康熙爷其实…也挺冤的,他没有跟儿子唱对台戏的意思。他自己也知道,康熙年间后期,整个大清都已经陷入危机之中,经济、军事、浮税、刑狱等都已经积弊难返,没有狠戾的手段,难以扭转。是以他对于雍正整顿吏治,摊丁入亩之类的政策并没有不满的地方。

但是,隆科多不能留了!鄂伦岱也最好给朕滚回家去!

康熙爷阴沉沉的想。他是真心考虑了一下把胤禛改了玉牒记到孝懿仁皇后名下的,可他不想平白再送佟家一个皇帝外甥!

因为他的亲生额娘出身佟家,佟家在康熙一朝发展极快,由原本的二等世家成了佟半朝!若非佟国纲死得早,佟家的权势削了一半,恐怕他也难容这样的外家了。现在,隆科多鄂伦岱分属佟家不同的两支,两人又都在胤禛登基中立了大功,现在又都极受重用,再发展下去,到了尾大不掉的那一天,他这个四儿子一定能把佟家全给灭门了!

再说了,隆科多又是那种得志了就翘尾巴的货,各种恃宠而骄。估计不到佟家发展起来的那天,胤禛就会忍不住把他给拖出去砍了…康熙用他几十年来看人的眼光下了准确的论断。

历史上也的确如此。

康熙对自己舅舅家还是很有感情的,他并不希望佟家以后落个满门抄斩之类的下场。而德妃那架势,难保她哪天再来个脑袋不清楚了。现在他活着还能压制一二,可以后呢?但若是要给胤禛改玉牒,佟家就不能有过强的权势二十年之内都不能有!

所以,朕是为了你们好,才把隆科多刷成个白板丢回去的!看看,鄂伦岱就很识趣嘛!至于马齐,噢,他还真是病的下不来床了。

再说了,康熙爷对于那天他病床前发生的事儿,并没有完全释怀。他信任佟家这两个,以为他们都是纯臣,结果呢,一早就跟皇子勾搭上了!康熙爷可没受过这种气,原先憋着没发火,也就是看在胤禛的面子上。现在,老爷子思考佟家的事儿的时候又想起了这茬儿,新帐旧账一块儿算,隆科多就被收拾的满头包,爵位官职一撸到底成了白身,哭着回家了。

当然,他不知道,康熙爷这实际上是救了他一命啊!

同样什么都不知道的还有晓薇,前朝的事儿,不是闹得很大的不会传到后宫的。所以,虽然觉得康熙父子之间好像有暗潮涌动,但又觉察不出什么的晓薇,继续在无知无觉的往康熙茶杯子里添空间水。

晓薇看着康熙爷,心中还在想着,这位爷啊,您一定要活得再长一点。

28 番外

乌拉那拉氏治家的手段其实还是不错的,至少在晓薇穿过来以后,只有年氏和李氏敢在她面前展现自己的二劲,其余四个格格还都颇为老实。不是她们不二,而是,乌拉那拉氏为了全府人的生命安全着想,用了各种方法把她们的杀伤力压制到了最低点。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住雍王府的正常运转,没让整个府里的人跟着发疯或者被逼发疯了去!

晓薇翻着乌拉那拉氏的记忆,泪流满面的想。四个格格二起来,根本不比年氏跟李氏差多少!还好她们份位低,好压制,若是她们一起闹将出来,定是能折腾的雍王府鸡犬不宁永不安生!

不知道为什么,晓薇突然觉得自己的肩头好重,那里不止肩负了整个王府众人的殷切寄托,还接受了党和人民的委托吧!…其实自己穿过来压根就是为了继续乌喇那拉氏的压制二货大业…说实话,我要是原本的乌喇那拉氏,肯定也会早死啊!

晓薇泪流满面!

不说别的,先说杀伤力最小的宋氏。

这位宋氏是最早跟了胤禛的女人,比胤禛还要大三岁,是当年孝懿仁皇后为胤禛挑的侍女。此人原本脑袋还是很正常的,可惜在一群二货中待多了,她慢慢的也表现出了脑袋进水的症状。

宋氏身子一直不太好,第一个女儿生下来没多久就没了。时隔十三年,她又生了个闺女,结果还是没养住。宋氏痛定思痛,认为是自己没养好身子,才让自己的孩子也生的柔弱,才都小小年纪夭折了。那该怎么养身子呢?

…喝药吧!

宋氏觉得自己找到了通往康庄大道的正途,从此开始了拿苦药汁子当茶灌,拿药丸子当饭吃的生活。她的小院里每天都飘着药味,冬天的时候院子上空还会笼罩着阴沉沉的黑云。除了宋氏的心腹奴才之外,其他的王府下人们都纷纷绕着那块儿地儿走。

没办法,怎么看怎么都觉得那地儿正有个巫妖什么的施法作怪好吧!

胤禛和乌拉那拉氏都反复教导过宋氏“是药三分毒”,还特意找了太医来给她解说乱吃药是什么下场。见她屡教不改,乌拉那拉氏还停过她的药材供应。但这都没用,宋氏就像被现在的传、销组织洗脑了一样,坚定不移的认为每天喝药才是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自己拿出体己让奴才们买药材买医书,自学成才,还发明了一些调养身子的方子,每天服用。若是有病了,也不愿请太医来,坚持自己煎药。

效果嘛…反正宋氏现在还活着,就是长期服药让她脸色蜡黄,看着老态了许多。

若她只是如此,也不过花销一些药钱,堂堂雍亲王府,这一点还是供得起的。

但宋氏最折腾的地方在于,她不停的对外宣传自己的“吃药强身健体”论,对象从门口看门的婆子到扫地的粗使丫鬟到跑腿儿的小厮到其它的格格到两位侧福晋到福晋和四爷。总之,雍王府上下她都没放过。那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架势,跟讨债中的四爷有的一拼。

所以,四爷已经很久不去宋氏那里住了,就算他能忍受得住那一屋子的药味,他也扛不住宋氏在他身边不停的念叨吃什么样的药对身体好。

晓薇在看到这点儿关于宋氏的记忆以后,真的好想冲过去揪住宋氏的领口高喊一声:“你知道安利吗吗吗吗?”

宋氏她绝对是生错了时代,在这雍王府里,实在太屈才了!若她生活在现代社会,她绝对能称为安利的金牌推销员!

说宋氏杀伤力最小,那是因为,她一次只会缠住一个人,还不会闹的太大。只要乌拉那拉氏供给她足够的药材并在聚会的时候多转移话题,宋氏也就不会闹腾起来了。

杀伤力排第二的,应该属武氏,这位不折腾下人,专折腾四爷,顺带着把福晋侧福晋等人都一竿子打进去。

武氏其实是四个格格中长相最出众的,容色娇媚眉眼温婉,最是胤禛喜欢的那一款。她家世也不错,父亲后来坐到了知州的位置上。可惜,她是四个格格中最不受宠的那个。

原因很简单:她是德妃赐下来的,而且她是德妃的脑残粉!

武氏的父亲还是个小官的时候,被牵连入狱了,乌雅氏当时刚坐到妃位上,乌雅家也刚抬了旗,因缘际会救了武国柱一家。

结果,武氏全家对救命恩人感激涕的恨不得衔草结环,就把当时才十一岁,没资格参加大选的武氏通过小选送到了德妃身边。德妃培养了几年,发现这武氏确实对她忠心耿耿听话万分,便把这武氏指给了自己的大儿子。

德妃并没有想让武氏帮助刺探胤禛府中消息什么的,因为这武氏是个实心眼的,这种活她干不来。德妃只是希望,这个一心向着她的武氏进胤禛身边后能多说说她的好话,拢一拢胤禛的心,弥补一下她们的母子关系。

当时的德妃,对这个胤禛大儿子还是有一些疼爱的。只是胤禛从小没长在德妃身边,又是个冷面执拗的,不像十四那样,对着德妃撒娇耍赖无所顾忌。德妃也是个别扭倔强的性子,对着儿子的冷脸也说不出温和的话来,母子俩个实在难以沟通。德妃便找了武氏这个对她最为忠心的侍女,把她送进雍王府里,指望武氏能作为两人沟通的桥梁。

可惜,德妃她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局。武氏确实是德妃脑残粉没错,可惜一个脑残粉顶十个黑啊!

武氏一进门就成了胤禛的噩梦。这姑娘只要一张嘴,一半以上都会以“德妃娘娘说了…”作为开头。而两人能单独说上话的地方,又多半是在武氏房里面…

晓薇一直怀疑,胤禛在床上听到“德妃娘娘说…”这个句型,会不会立刻…萎掉…

但是,胤禛又不得不本着自虐的精神,在武氏刚进府的几年中,保持着一个月留宿武氏房中三天以上的频率。没办法,谁让德妃总惦记着呢?那时候乌拉那拉氏进宫请安每一次都要带上武氏啊!

于是,胤禛逆反了,胤禛黑化了。德妃与胤禛的母子情分很快就由原本的不冷不热降到了只能维持个面子情分。这统统被德妃归咎于武氏这个蠢货办事不利上面,迁怒之下再也不肯见武氏了。

这让武氏这个恨不得成为德妃门下走狗的脑残粉伤心欲绝。见福晋不带她入宫了,武氏便天天蹲正房门口,一边堵胤禛一边堵福晋,用深情的言辞向两人表达她对德妃的一片深情,折腾的两人几次把武氏堵了嘴扔出去。

如果她不是德妃赐下的,如果不是武氏她爹官位越升越高最后坐到的知州,晓薇怀疑胤禛一早就弄死这个看不清自己身份的蠢货了!还好乌拉那拉氏是个聪明的,她见挡不住武氏对德妃的崇拜敬爱,便忽悠武氏抄写经书,吃斋捡佛豆等为德妃祈福,这才把武氏圈到了自己院子里面,她平常没事不出来,祸害力也就没那么强了。

而耿氏和钮钴禄氏的杀伤力…真不知道那个更大一些。这两个都是嘴炮技能磨练到极值的高人,一出手炸翻一片的存在。乌拉那拉氏从来都不敢带这两人出门,只怕她们一出门,丢尽了雍王府的面子是小事,得罪了大堆的人是大事儿!

先说耿氏。

耿氏是个很奇葩的吃货。胤禛从来就不敢在她的房中用膳,也几乎不让她跟着大家一起用膳。她是个嗜甜如命的人,自己的小厨房炒菜,里面都要搁两勺子糖。若随着大部队一起吃饭,她会自备糖粉,撒盘子里面,用菜沾着吃,甭管那是青菜还是红烧肉,是酸辣苦咸,耿氏都是这做派。

没办法,耿氏她娘是江浙人,她自小嗜甜,也习惯了肉包子里面放点饴糖,觉得这样才有点回味。可在正统的北方人胤禛看来,这是什么吃法?这是什么做派!他看着就觉得胃疼嘴酸吃不下饭了行吗!

还好,吃不到一起去也没关系,胤禛还养得起一个需要单独开伙的小老婆。但是,耿氏完全是个看不懂别人眼色的二货,而且是一个喜欢不合时宜的吐槽的二货,而且还每次吐槽都正好能掐在点上的二货。

这点太要命了…

比如,康熙爷有一次赏赐了些新进贡上来的广西老黑茶,胤禛便兴冲冲的把妻妾们召集在一起,亲手冲泡品尝。结果,也不知是胤禛的冲茶手艺不到家还是泡茶的方法不对,那茶汤的颜色看着极为诡异。众人都嘴角抽搐不敢吭声,只有耿氏端着茶杯看了看,皱着眉头说:“爷,这茶怎么跟妾身刚倒了涮锅水似的…”

胤禛当场就青了脸,杯子一放拂袖而去。

类似这样的事情不断发生,晓薇觉得,如果不是看在耿氏是个真没脑子的天然呆,如果耿氏不是身子养的不错运气也不错,被胤禛留宿了一两次就有了身孕,四爷估计早就把这个没眼色的蠢货扔到某个庄子上去了!

钮钴禄氏这更是一个让人蛋疼的存在。

她满洲大族出身,四品官员的家庭背景,又是康熙皇帝亲赐,又诞育了一个健康的儿子。但她还在格格的份位上呆着。没有别的原因,这女人完全是个语言功能障碍症患者啊!

钮钴禄氏说起话来吐字清晰,思维正常,但总让人觉的不在调子上。她说话的时候总是出现语序颠倒之类的问题,乍一听听得明白,没说几句你就会发现很难明白钮钴禄氏到底想说些什么。这并不是最让人痛苦的,最让人痛苦的是,她与别人的对话总是充满了喜感,而她自己又不知道错在哪里。

晓薇难以想象,钮钴禄氏居然说出过“福晋的大恩,妾身的八辈祖宗都铭感于内”之类的话。她对着钮钴禄氏,默默的怀念了一下春节晚会和赵本山大叔。

而最让乌拉那拉氏想喷血的是,这个钮钴禄氏她完全掰不过来!她这是天生的毛病,除了请安之类的套话被家里训练的流熟之外,给她本书让她照着念,她都能念得词句颠倒!

更痛苦的是,这人还是康熙亲自指进来的。这可把胤禛坑苦了!要是没这一茬,钮钴禄氏早就被他扔庄子上了!

好吧,要不是康熙爷,这妞连大选都过不了。实在不能怨康熙坑儿子,他再火眼金睛会看人,也没法从仅有的一两句交流里面看透钮钴禄氏的本性啊!康熙爷只是闲着没事儿,带着儿子们逛御花园,正碰上刚开始的第二轮选秀。要知道,大选第一轮只看秀女长相身体身份如何,第二关只看举止规矩过不过关。钮钴禄氏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半点不带勾引的神态,也没攀龙附凤的心思,举止自然沉静,在一堆激动的走路都快要同手同脚的秀女里挺出挑的。康熙把人拎出来一问,家世也不错,也不多说话,是个稳重的,顺手就指了身边的老四,哪知道这一下就把胤禛坑了!

钮钴禄氏也很想泪奔,全家给她的目标就是在第二关检查谈吐的时候被自然的刷下来,她好回家找个家世低的不用与上层沟通的。谁知第二关刚开始她就被扔进四阿哥府里了!她能怎么办?请安谢恩说自己的身份之类的套话她说的顺溜,想结巴都来不及就说完了,说完了就被指婚了!她敢抗旨吗?

钮钴禄家敲锣打鼓的把闺女送进来了,一副“货物送出概不退还”的架势。等四爷和乌拉那拉氏发现钮钴禄氏的毛病,她格格的身份都已经记在玉牒上了。

胤禛也好想哭,这妞是康熙亲口指的,不能扔不能灭口,更不能去跟康熙哭诉“汗阿玛哟你给我指了个什么货色”,哪天康熙忽然想起来问一句了,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的微笑说“汗阿玛的眼光自然是好的”,太苦逼了!

乌拉那拉氏用了整整五年时间,还是没教会这两个人形杀器怎么恰当的说话,但终于教会了她们闭嘴。这两个人凑一起说话的时候实在是太可怕了!她们两个吵起架来的时候更可怕!她们有什么事儿需要跟乌拉那拉氏交流的时候晓薇哆嗦了一下,决定不再回想这些让人觉得五雷轰顶魂飞魄散的回忆。

总之,那四个人都被乌拉那拉氏各种手段压制住了,现在后院折腾的只有年氏李氏俩个了,这真是太美好了…

虽说这两位的杀伤力也十分的巨大,可是总比所有人一起二的好啊!

29

过完了年,天气就一天天转暖了。

康熙爷闷了一个冬天,身体时好时坏的,但心里有个盼头在,每日里又有药汁补汤灌着,加上晓薇的泉水,他竟是熬过来了,太医们每天请脉问安,个个连呼奇迹,都说是康熙爷福缘深厚。要知道,老人家的病,一般能熬到开春,这一年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康熙爷的身子好了很多,虽是还不如从前,走两步还是大喘气,可是也能见风了,出去遛个弯儿绝对的没问题。

毕竟是经过生死关的人,老康对身子能养到这种程度已经是非常的满意了,至于跟以前一样弯弓射雕什么的,老康在梦里还能玩上一回儿。

虽说现在太医还嘱咐着不能劳心劳神最好继续卧床静养,静养个大半年,说不定就能走路不大喘气儿了。可是老康不愿意了,一整个冬天连个雪景都看不成,整天的对着宁笀宫的屋顶,来来回回的也就是那几张老脸,康熙觉得自己身上都快要长毛长草了!于是,趁着春暖花开之时,捡了个天气晴暖的日子,老康便强烈要求出去放风。

三月初始,春暖之季,芳草薇薇,正是出游的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