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话一落,陈首辅的脸色不太好看了,沉声说道:“太后娘娘,臣追随皇上多少年,皇上的笔迹如何认不出来,而且这笔迹寻常人也模仿不了,因皇上病重,所以所写的笔迹,比原来的字稍微的虚浮,而这恰好是别人模仿不来的事情。”

陈首辅话落,太后摇头:“不,哀家不相信,遗诏一定是假的,一定是的。”

寝宫里,靖王一派的人除了太后,别人都不敢吭声了。

经过内阁和三司检查过后,证明遗诏是真的,那就说明这道遗诏是真的。

众人先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想到了萧煌的能力,还是明白了皇上的心思。

慢慢的有人跪了下来,皇上到最后还是顾念着西楚的百姓和民众的。

萧煌继位确实比别人继位好。

最后整个寝宫里的人都跪了下来,崔英等人飞快的开口:“臣等恭请新皇临朝问事。”

寝宫里,齐刷刷的声音响起来。

靖王萧琮整张脸都青了,身子摇摇欲坠,掉头望向自个的儿子,看到他慢慢的站起身。

萧琮想到这一阵子自已的忙碌,还有先前的激动欢喜,没等人家把遗诏宣读完便去接诏,靖王只觉得自己的一张老脸已经丢干净了。

而且看儿子一脸气定神闲的神色,只怕是早就知道皇上立下了遗诏的,所以从头到尾他都很淡定。

靖王想到这些,只觉得整个人都崩溃了,身子轰的一声往地上倒去,昏死了过去。

寝宫里,大长公主望了靖王一眼,下命令道:“把靖王扶出去。”

可想而知靖王爷今儿个受的刺激有些重了,眼看着皇位即将到手了,忽地峰回路转,皇位落到自个的儿子手里,这对于他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打击。

靖王被人架了出去,太后娘娘也摇摇欲坠的昏了过去。

不过她临昏迷前,把自个的儿子狠狠的骂了一场,然后才华丽丽的倒了下去。

大长公主又命人把太后送回永寿宫。

待到这两个麻烦人物带了出去,大长公主望向萧煌缓缓的说道:“萧世子,不,皇上请接诏书吧。”

大长公主眼里满是笑意,很是欣慰。

自己的孙子一直和萧煌走得近,现在萧煌登了西楚的皇位。

她安平候府只怕要起来了,所以她心里很高兴。

只是她心中还有一件挂心的事情,孙儿还没有媳妇呢,如若能亲眼看到自个的孙子娶了媳妇,大长公主觉得自己的人生就真正的圆满了。

萧煌沉稳的踱步而出,一路走到叶廷的面前,接过了叶廷手中的诏书。

至此,不管寝宫里的朝臣愿不愿意,甘不甘心,但萧煌无疑是西楚的新帝了。

萧煌接了诏书后,立刻下旨全国发讣告,先皇已驾崩,举国治丧三月,三月之内,不准有婚嫁之喜,更不准各家府邸有喜事。一应礼乐之事皆停,举国治哀,悼念先皇大丧。

圣旨一下,整个京城,以及各州各省的民众定下心来。

明着看是大丧之事,可是民间的百姓却十分的高兴。

若不是因为大丧,都有人家想放鞭炮了,庆幸威名震天下的萧世子登上了皇位,成了西楚国的新君。

他让西楚国的百姓看到了希望,民间一片欢欣。

京城内虽然到处挂着白色的缟素之色,不过很多人脸上却是高兴的,因为萧煌继位为西楚的新君,可算是众望所归的。

个个相信在他的带领下,西楚将会更加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新帝接了遗诏后,第一件事是发国丧,国丧之后便是皇帝大殓,宫中停灵七日,送往国寺超度四七二十八天,二十八天后送往皇家陵墓,葬入皇陵。

待到先皇葬入皇陵之后,萧煌率领朝臣回了京城。

首先命钦天监看好了日子,举行登基大典,登基大典前一日,皇帝一连下旨颁发了数道旨意。

改年号为洪泰元年。

宫中先皇的宫妃一律送往城外的庵堂。

敬奉靖王为太上皇,靖王妃为太后,迁至养德宫静养。

赐封苏绾为正宫皇后,随同皇帝一起登上登基大典。

赐封萧文昊为文王,原靖王府为文王府。

赐封萧昱为武王,赐武王府,其母陈太妃随其住在武王府。

赐封云梦郡主萧蓁为嘉安公主。

赐封萧琳为嘉宜公主,赐住庆平宫。

赐封临阳郡主慕芊芊为嘉平公主,赐住冰泉宫。

原宫中的五公主嘉柔公主,迁至倚梅宫。

原宫中的八公主冯翔公主迁至金华宫。

先皇的母亲太皇太后原来住永寿宫,依旧住在永寿宫中。

这些旨意很下达了各宫各殿。

那些被带走的宫妃,个个哭丧着脸,有些人更是呼天呛天的哭着不肯离开。

可是先皇已死,新帝继位,宫中又有太上皇居住,怎么可能把这些人留在宫中,若有人不肯走,直接强行带走。

不过武贤妃和荣妃二人倒是神态从容的跟着人走了。

武贤妃是因为心灰意冷,万念俱灰,所以去哪里都是一样的。

荣妃娘娘当初之所以嫁给先皇,是为了帮助北晋国扰乱西楚国,可是没想到最后自己的兄长竟然不是她的兄长,现在先皇也死了,荣妃娘娘也心灰意冷了,所以前往庵堂,她一点也不反对。

随着这些后妃迁离了皇宫,萧煌和苏绾等人也搬进了皇宫。

萧煌身为皇帝,选中了御乾宫,苏绾并没有另外选什么宫殿,而是直接随了皇帝住在御乾宫里。

事实上苏绾倒是要求选一座宫殿的,因为宫中有好几个公主,她正好没事和公主走动走动,倒也不寂寞。

可惜萧煌一听到苏绾的话,立马不同意了,有了公主不会连他都忘了吧,所以萧皇帝直接果断的命令。

苏绾随他一起住在御乾宫里。

御乾宫分养心殿和御心殿,御心殿是办公的地方,养心殿是休息的地方。

萧煌为了不影响到苏绾,命太监把御心殿偏殿收拾出来,这样一来,既和苏绾有独立的空间,两个人又住在一起。

随着皇帝和皇后娘娘搬进了御乾宫。

太上皇和太后也搬进了养德宫。

太上皇自从在勤政殿内昏过去后,再也没有见萧煌一面。

一直待在自己的院子里没有出来,即便最后进宫,也是坐马车一路进宫的,他只觉得自己的一张脸全丢了,再没脸见人了,所以太上皇对于萧煌心中有一股子怨气。

这个孽子,他不会原谅他的。

皇宫,因着各个主子的入住而忙碌起来。

较之先前的死气沉沉,而显得欣欣向荣起来。

一派朝气蓬勃,蒸蒸日上之像。

八月十六,皇帝登基大典之日,萧煌揩苏绾一起登上了高位,接受朝臣跪拜,下面虽有朝官不满皇帝所做的事情。

但萧煌素来手段辛辣,再加上之前有不少人不支持萧煌当皇帝。

若是站出来反对的话,只怕萧煌一定会和他们秋后算帐。

所以虽然萧煌揩苏绾之举,并不符合祖制的规矩,但最后愣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

不过当听到皇帝说道。

“日后,皇后将拥有和朕一样的行事权利。”

下首有人忍不住了,飞快的奔了出来,坚决的反对此举。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皇后娘娘乃是后宫,历朝历代都有明示,后宫不得干政。”

一人言,又有两三人出列附和:“是的,请皇上收回成命,皇后娘娘乃一介女流之辈,实在不能干预朝政,否则我西楚将成为天下各国的笑谈,皇上也会被人嘲笑的。”

萧煌脸色慢慢的沉了下来,抬首望去,便看到下首带头出来反对的人,正是内阁次辅裴大人。

之前这位裴大人可是一心想把女儿嫁给他的,后来因为他假死,他和他的女儿倒是一下子跑开去了。

这种种他尚未和他算帐,他竟然跑出来找死了。

萧煌似笑非笑的望着内阁次辅裴大人,缓缓的说道:“裴大人,如若今日朕不听你的谏言,你是不是会死谏。”

裴大人一怔,僵住了。

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

萧煌又懒散的说道:“若是你死谏的话,说不定朕会收回成命。”

其实萧煌知道苏绾并不是喜欢过多干预他事情的人,她不是好管闲事的人。

他之所以揩她共同走上登基大典之位,乃是给予她一种尊重。

而且他们两个人本就是一体的,他的一切都是苏绾的,他这话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妥之处。

当然大殿下首的这些人却是不明白的。

萧煌眸色幽暗的望向了裴大人,裴大人此时脸色满是青白交错的神色。

萧煌还在等裴大人。

“裴大人,你不是要谏言吗,朕等着你死谏呢。”

死谏,以死相谏。

这可是丢命的事情,裴大人怎么愿意做,他是内阁次辅,裴家一家老小可全指望着他呢,他若是死了,裴家一家大小怎么办/

裴大人脸色扭曲了起来,哭丧着脸叫道:“皇上。”

萧煌脸色一下子变了,森冷异常的怒指着裴大人:“裴大人,你身为内阁次辅,既然出来谏言,却又贪生怕死,如此谏的什么言,来人。”

殿外有侍卫闪身奔了进来,萧煌指着内阁次辅裴大人下命令:“把这个贪生怕死之辈拉出去打二十棍,撵出宫去。”

裴大人差点没有羞愤至死,他身为内阁次辅,一向是皇帝爱重之臣,没想到现在竟然直接的被打了二十板子,他的老脸全丢干净了。

皇上这是杀鸡儆猴了,偏偏他撞在刀口上。

他这是自已找死啊。

裴大人被人带下去打板子。

大殿上首的萧煌又望向了下首的几个人:“你们也要一一一。”

萧煌的话没有说完,先前三个附和裴大人的人,立刻起身告罪:“皇上,臣等该死,请皇上降罪。”

萧煌轻笑了起来,人家都自己告罪了,他又如何会惩罚他们呢。

必竟眼下他刚登基,脚还没有站稳呢。

虽然他不怕谁,可也没有必要个个都得罪了。如此一想,萧煌轻挥手:“罢了,既然知道错了,那就下去吧。”

至此,大殿内再没人敢质疑萧煌的话。

萧煌身边,苏绾俏丽美目望着身侧身着龙袍的人,身着龙袍的他,俊美霸气,好似天地的主宰一般,让人实在移不开视线。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不但霸气测漏,还心思细腻,分外的懂女人的心。

今日他揩她前来登基大典,是给了她十足的体面,让这西楚上上下下的人看到,她这个皇后,位高权重,权利等同于皇上。

经此一事,只怕以后西楚国上上下下的人都不敢小瞧了她这个皇后。

虽然苏绾并不想掺合萧煌朝政上的事情,但是他这样的举动,还是让她感动,心里高兴。

她眉眼含着柔情,唇角是甜美的笑意,身着一身的凤袍,华丽不可方物。

与身着明黄龙袍的皇帝,相得益彰,就好像是天地中最耀眼的一对。

炫目至极。

大殿下首观礼的东海国皇帝容枫和皇后凤玲珑,满意的看着大殿上首的一对。

容枫和凤玲珑在一个月前接到了消息,西楚国的承乾帝驾崩了,而接了西楚帝位的乃是他们的女婿萧煌。

听到这个消息后,容枫和凤玲珑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

当然除了容枫和凤玲珑外,还有苏绾的舅舅凤离夜。

凤离夜依旧如从前一般身着绣金纹的白色锦袍,整个人飘逸得仿若天边的一道云彩。

他眸光柔和的望着大殿上首的苏绾,看着苏绾幸福的模样,凤离夜忍不住轻笑了起来。

一笑越发的俊美出尘。

大殿上首的苏绾感受到了凤离夜的眼神,掉头望向了凤离夜,朝着他轻轻的笑了起来,然后她又望向了自个的父母。

没想到他们竟然赶过来参加了萧煌的登基大典,真是太好了。

苏绾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登基大典继续,钦天监读了长长的宣词,最后把玉玺和和凤印交给了皇帝。

萧煌又当着众人的面把凤印交到了苏绾的手里。

最后登基大典终于结束了。皇帝一声令下退朝。

他揩了苏绾往大殿下面走去,拜见苏绾的父皇和母后,又拜见了凤离夜。

几个人有说有笑的一路离开了金鸾殿,前去御乾宫说话。

身后的金鸾殿内,众人久久的收不回视线,实在是这几人太养眼了,一个个都仿若天上的神仙眷侣似的。

实在不像他们这些俗物。

不过待到大家清醒过来后,想到了先前大典之时,皇上所说的话。

皇后等同于皇上,皇上实在是太宠皇后娘娘了。

历来后宫女子不得干政,以防外戚过大,影响到皇帝的江山霸业。

可是现在到皇上这里倒好,直接的当殿宣布,皇后娘娘等同于皇上。

这成何体统啊。

文信候爷和永昌候爷两个人凑到了陈首辅的面前,心痛的说道:“陈大人,你看这事成何体统啊,皇上这是有违祖制啊,陈大人你身为内阁首辅,还是去劝劝皇上吧。”

陈阁老抬头望着金鸾殿上的那把交椅,眉微微的凝起。

这位主可不同于先皇了,若是招惹他,只怕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所以他们这些人都悠着些吧,只怕他很快就要动手了,他还是不要往他的刀口上撞的好。

虽然他是先皇的内阁首辅,可是并不是新皇的内阁首辅,眼下他能不能保住首辅之位都不知道,所以还是安份些吧。

内阁首辅陈阁老摇着头离开了,没理会文信候府和永昌候府的人。

江候爷和武候爷眼看陈阁老没理他们,又掉头去看丞相季大人。

可惜季丞相不等他们开口说话,转身便自走了。

大殿内陆续有人走了,眼下大家自顾不暇了,皇上送走了先皇,又把后宫的事情处理了,接下来恐怕就要动到朝堂上的事情了。

他们躲还来不及,谁想凑上前去找死啊。

至于文信候爷和永昌候爷,还不是因为先前得罪了皇上,所以现在想拿捏着皇上的一个错处,好为自己扳回一个脸面。

可他们却是想多了,这个皇上,可不是先皇,人多的时候被他们拿捏住。

大殿内,很多人走了,最后只剩下几个同病相邻的人。

文信候爷,永昌候爷,威远候爷,另加几个大臣,几个人长吁短叹,一路出其了金鸾殿。

金鸾殿这边的事情,很快传进了养德宫太上皇的耳朵里。

太上皇萧琮虽然一直不见萧煌,但事实上对于朝堂上的事情颇多关注,就想找到自个儿子的错处,好狠狠的羞辱他一场,好扳回自己的脸面。

但是儿子身上很难有错处。

现在听到萧煌竟然在金鸾殿上直接和朝臣说,皇后等同于他。

萧琮一张脸都气青了,一个女人就等同于他了,孽子,先前他和他说了那么多,让他把帝位让给他,他竟然不让。

现在倒好,就差没有把江山皇位送给那女人了。

萧琮一抬头看到端坐在殿内的太后陆氏,不由得火大的指着太后骂道:“都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对一个女人比对我们好。”

萧琮越想越生气,气狠狠的在大殿内踱步,最后掉转头便要往外走。

太后陆氏看到他往外走,赶紧的起身开口:“你去哪儿啊?”

萧琮没好气的说道:“就算他当了皇帝,我也是他老子,他这样就是有违祖制,不把祖制看在眼里,我绝不会坐视不管的。”

萧琮说完,太后赶紧的叫住他:“你别去了,他是皇上,他怎么做是他的事情,而且东海国的皇上和皇后娘娘在呢,你去不是叫外人看笑话吗?还是坐下消消气吧。”

太后拉着萧琮坐下来,安抚他的怒火。

萧琮虽然气愤,却也不打算去了。

不过依旧心中气恨难平,他让他把皇位给自己坐,他不让,现在倒好,竟然直接的和朝臣宣布,以后皇后娘娘等同于他,那不就是说那个女人比他们这些做父母的更重要吗?

萧琮想到这个,便觉得心口气闷。

好半天缓不过气来,太后赶紧的奉茶劝解。

殿内两人正说话,殿外有太监走进来禀报道:“太后娘娘,宫门前有侍卫送信进来,说宁阜陆家来人探望太后娘娘。”

太后乃是宁阜陆氏,祖上都是书香之家。

这是当时先皇为靖王择的婚,对于这个弟弟他是忌惮的,所以怎么会把京城那些豪门大户人家的女子说给自个的弟弟,便从宁阜崔氏中挑选了一个嫡长女嫁给了靖王。

因宁阜离得京城有些远,所以往常陆家很少有人进京,不过每年的土特产倒是没有少往京城送。

陆家对于这位出嫁的大姑奶奶一直不错,知道她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不好过,也不上京麻烦她。

眼下听说大姑奶奶成了太后,陆家便来人了。

太后一听陆家来人,立刻高兴的笑了,挥手示意太监:“你亲自过去把人接进来。”

“是,太后娘娘。”

养德宫的大殿内,太后满脸的兴奋,神情说不出的愉悦。

太上皇萧琮望着她,觉得她的笑容有些刺眼,自己这么不好受,她竟然这样高兴,张嘴便想呵责她两句。

忽地想到陆家来人的事情,萧琮忽地笑了起来。

这时候陆家来人,可就有些值得推敲了,不会是有所求吧。

不过依他对萧煌的了解,就算陆家有所求,那个孽子也不会成全他们的。

所以萧琮忽地想看看太后挨打脸的场面,这样一想,他痛苦的心竟然奇异的平复了很多。

一个人痛苦,不如两个人痛苦,看到别人痛苦,自己的痛苦就少得多了。

这话太有真理了,现在他光是想到太后要挨自个的儿子打脸,他心情便好起来了。

萧琮脸上多了一抹笑意说道:“既然陆家来人了,你好好的陪陪他们吧,我去睡一会儿。”

太后一脸奇怪的看着萧琮,先前气得火上房似的,怎么一会儿的功夫又如此高兴了。

不过她顾不得理会萧琮,只摆了摆手:“去吧。”

陆家这一回共有五个人进京,两个夫人,两个小姐,一个少爷。

太后娘娘的一个嫂子,一个弟妹,两个小姐分别是嫂子和弟妹家的小姐,一个叫陆敏心,一个叫陆敏月,大少爷叫陆轩。

两个小姐和少爷都长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