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郡主,不知道是奉谁的命令,给李敏发了张帖子,邀请其到亲王府里一聚。

想到自己曾经答应了这个小胖妞帮其减肥,不知道给这个小胖妞制定的减肥方案小胖妞有没有好好遵守,李敏本着大夫负责任的态度,答应了永乐郡主派来的使者。

到了鲁亲王府,昨晚下雨过后屋檐上残留的雨水,顺着泄水沟儿一滴一滴地往下落,落到青苔的石阶上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叮叮咚咚,时而悠长。

鲁亲王不在,鲁王妃也不在。亲王府门口一个丫鬟是朱永乐院子里的人,奉了朱永乐命令一早在亲王府门口等着李敏。

李敏跟随那大丫鬟往王府里面走时,听见由远而近一群人在数数目的声音:一、二、三、四,十二、十三——

穿过树桠的视线,不会儿看见了站在丫鬟们围成的圆圈中,努力用脚踢毽子的朱永乐。

根据李敏制定的减肥计划,朱永乐每天必须完成六项体育活动项目,包括了踢毽子,跳花绳,慢跑,滚铁圈等。由于运动的花样百出,朱永乐做这些体育运动时不会觉得闷,当作和院子里的丫鬟们无聊时一块玩,倒是玩的尽兴,同时每天都运动出了一身热汗,强身健体,减掉体内的一堆脂肪。

朱永乐自己都觉得李敏的药方子疗效显著,这不过几天功夫,她已经感觉自己瘦下去了七八斤。

或许真是有减掉了七八斤,因为运动加节食,再有李敏开的几剂化痰祛湿药。

看到了李敏的身影,朱永乐踢到了十六时,注意力突然涣散,毽子离开脚尖,冲李敏飞了过去。丫鬟们见到均一阵惊呼。

念夏等跟在李敏身边的人都不知所措时,李敏一手拦住要挺身而出的兰燕,从裙子底下抬起那左腿,轻轻一挑,轻松接住了飞来的毽子。

所有人看的是目不转睛,倒抽口气。

如果说李敏把那飞来的毽子踢飞,也够了不起的了。可李敏不是。只见那只用三支各种颜色的公鸡羽毛做成的花毽子,稳稳当当地停在了李敏那只绣花鞋的鞋尖子上。

李敏用脚尖把那毽子垫了垫,随之,用点力一踢,毽子飞出去在半空里划过一个完美的抛物线轨迹。所有人都不明所以时,花毽子落入院子内的小花圃里,紧接,听见了某人哎呦一声。

朱永乐即变了脸色,喊:“谁?”

从灌木丛里走出来的少年郎,蓝袍玉带,头戴双龙攒金戏珠珊瑚珠宝冠,鬓发油黑,垂落两条红穗带子,伴随穗带子飘落下来的两缕黑发无拘无束,手执的是一把胭脂味浓重的香妃扇子,不是那个从来不拘一格的十一爷又能是谁。

“你,你怎么到本郡主院子里来了?”朱永乐吃惊地指住老十一问。

十一没有顾得上她,只对着李敏摸了下刚被那个毽子砸到的额头,说:“隶王妃,你这是不是跟本王有仇了?”

“十一爷。”李敏轻轻弯腰,“臣妾眼拙,当是花园里遛过的一条狗,哪儿知道是十一爷躲在那儿。本来,这里是郡主的宅院。”

“对!”朱永乐气势逼人,“你怎么会到我的闺院里!”

朱琪没想到恶人先告状不行,只得狼狈地说:“郡主不要生气,我这不是和郡主是兄妹吗?进郡主的闺院也不是不行。鲁王妃同意的。”

鲁王妃是不是真同意,鲁王妃不在。但是,朱琪到鲁亲王府,是和鲁王妃打过招呼的。

看来,这个十一爷也不可能是自己一个人来。因为十一爷自己一个人来亲王府能做什么。

接到她们两个质疑的眼神,朱琪摇了摇扇子:“我八哥九哥,都在前面大堂里吃茶等王爷回来。”

“找我父亲?”

“是。”

朱永乐纳闷了,自己父亲叫做无事王,即是,平常只会吃喝玩乐,什么事都不会做的王公贵族。只有这样的鲁亲王,在万历爷所有兄弟里唯一活到了今日。

八爷要干大事的人,找鲁亲王能做什么。

李敏却能知道一二,只要看朱永乐之前吃那么胖,纯粹的营养过剩,都可以察觉一二了。

朱永乐虽说胖,但是胖的健康,因为,朱永乐吃的东西,都是好东西,甚至不像福乐公主那样吃法。福乐公主其实是没有好东西吃,才吃的虚胖,才吃到在中秋宴上看到好吃的,马不停蹄忍不住嘴馋吃。相比之下,朱永乐看见任何食材,都淡定多了,因为平日里看多了。

鲁亲王府,比起驸马爷府是要好一些。据说,福乐嫁的那个驸马爷,在翰林院里做的是个编纂古书的文职。像这种满口之乎子也只遵循古礼的文人,想必,和福乐那种爱幻想的性情合不来,也是很正常的。

十一爷朱琪笑嘻嘻的,走到了她们两个面前试探:“隶王妃,是不是听说鲁亲王府里有好东西,所以来问问看了。”

李敏想,莫非她这是瞎猫撞上死耗子了,心血来潮到朱永乐这儿走一遭,都能被她撞到了天下掉下的馅饼。难怪十一爷朱琪发现她在这儿以后,必须要猫在郡主闺院里躲着,生怕被她知道了什么,给容妃报信儿。

朱永乐马上出来帮李敏说话,瞪了眼十一说:“人家隶王妃是来见本郡主的,和你们找王爷毫无关系。”

“行,行。”朱琪摇摆着扇子,冰凉的眸珠子斜睨着李敏,貌似不信。

李敏却开始思磨着,难道,连那个喜欢呆在冷宫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常嫔,都忍不住想走出来争抢这个贵妃的位置了?

贵妃这个位置真是抢手的热饽饽,连常嫔都按捺不住了。

“十一爷,本妃真是来和永乐郡主吃茶的。”李敏微弯唇角,对十一爷朱琪轻含了下头,随之,携起朱永乐的手进了屋里。

朱琪一会儿没有回过神来见她们两个溜了,只能摸了下鼻子,回前面去和自己八哥报信儿。

看到朱琪的身影飘远了,朱永乐在屋里悄悄和李敏说:“我知道他们缠着我父亲是想找什么。”

“郡主大可以不必说。”李敏道。

“隶王妃不想知道吗?”朱永乐对着她看的目光写满了稀奇。

李大夫找食材,和普通人找食材不一样。普通人只想着山珍海味最好,天下谁都吃不到的东西自己能吃到最好。李大夫却只想着,哪些东西这个人不能吃,那个人却能吃。

拍拍朱永乐的肩头,李敏要小胖妞淡定,管好自己的事才要紧。

朱永乐是耐不住好奇心,和她坐下来吃茶以后,马不停蹄地问她哪些事是真哪些是假:“隶王妃,人家都说庄妃请你入宫,是为啥事儿?”

“不就为十六爷的病吗?”

“十六爷摔断腿,我后来听人说了,说十六爷自己都招了,说不关他人的事儿,都是他自己搞出来的,活该。”

李敏但笑不语。

朱永乐说的口干舌燥,给自己倒了杯水:“隶王妃,你真不想知道吗?我父亲找来的食材。”

“不想。”

朱永乐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她本想讨好李敏的。

“郡主送给本妃的那两本书,本妃看了十分喜欢。”

原来李敏喜好这种鬼画符的书,那不简单。朱永乐满口答应:“我让人每天上市集去找,找到了马上给你送去。你放心,没人会知道是你要看,都以为是我要看。”

李敏给朱永乐的茶杯里斟满茶:“郡主辛苦了,本妃敬郡主一杯茶。”

“不辛苦,不辛苦。”朱永乐边说,边一口把茶水喝了。

中午,李敏本想打道回府的,哪知道鲁亲王回来了。鲁亲王回来应该是听说八爷到府上拜访的原因,结果知道她李敏也来了以后,非要亲自留李敏在王府中用餐。

鲁亲王派了人到郡主的小院子邀请。李敏推却不了。

亲王府设宴,款待八爷等人,顺带上她李敏。

宴席摆在了花园里的小凉亭,生怕四面风高,鲁亲王让人围上了一层厚厚的帐子挡风。

这吃的是什么?

原来是烤肉。

像这些王公贵族,平常好东西吃的太多太多了,嘴口早吃腻了,不得想着法子想出些新花样来吃东西。

李敏进到凉亭时,见到鲁亲王让人摆放出来的烤肉架,有模有样的,与现代看到的烧烤工具,已经颇有类似。

底下置放的一个大火盆子,盆子里放了木炭点燃,火盆盆口上面再摆放了几条细条的铁棍子交织成网状,可以放上肉片在中间被火烧。

鲁亲王亲自指挥大家忙活,以这位老大叔将近五十的年纪,能这样活力充沛张罗吃的,实属难能可贵的心态。

李敏顿觉得这个鲁亲王应该活的很长寿,道不定比万历爷更长寿。

桌子椅子摆好了,鲁亲王邀请贵宾们坐下。看见李敏出现,鲁亲王亲自出来迎接,看着李敏的目光注意到烧烤工具上,鲁亲王不忘殷勤地介绍:“这都是八爷的主意。”

八爷看来脑子很行,连烧烤的东西都能自己想出一些窍门来了。

朱济轻咳两声,像是有些不习惯有人这样当面夸奖他。

李敏和朱永乐坐在了小八仙桌边,只等底下人烤好了东西端上桌子给她们享用。后来实在是看他们烤肉都不用酱料,只这样火烤的肉片当然是少了些风味血腥味十足难以吞咽。李敏只得出声建议其在肉片上抹点酱料再放到火盆上面烤。

听到她这话,十一爷朱琪又是快言快语,从口里蹦出来一声:“隶王妃是嫁到护国公府里后向隶王学来的这招?”

九爷马上推了老十一,让他那张贫嘴闭嘴,不要忘记这是在人家府里。

见到气氛顿时有点僵,鲁亲王是个整天笑呵呵的,像是弥勒佛一样的人,没觉得十一这话有什么毛病,随口接了十一的话说:“真别说,护国公烤鸡的本事,本王有幸和护国公一块吃过一回,护国公烧出来的鸡,天下一绝。”

“啊?”朱琪第一个大叫,拍着大腿痛惜,“我没有吃过理儿烤过的鸡,这小子深藏不露,好吃的东西都自己一个人吞了!”

鲁亲王赶紧给小理王爷正名:“不是护国公府二少爷,是隶王。”

自己的老公烤鸡天下一绝,她怎么不知道?李敏心里都被鲁亲王这话给怂恿了,心思思的,回头让自己老公弄一只烤鸡来试试。肥水怎可外流。

朱琪嘴巴则咕哝着要让朱理请教自己大哥怎么烤鸡。

眼看这个烤肉按照李敏说的放了一些酱料上去烤了以后,确实风味出来了,惹得众人都饥肠辘辘,胃口大开。九爷嘴巴大,一口气吃了三个辣味鸡翅。

朱济见着都忍不住开口说他:“你咳嗽刚好一点,这样吃,回去,岂不是又得挨批了?”

“对,不是八哥说你,你这个口,是要知道忌诲一些。上回八哥遇到王太医,都问过你的事了,王太医也是这样说的。”朱琪这个八爷的小跟班,一五一十地效仿八爷的口气说。

九爷被他们两个夹攻,有丝狼狈,逞强地昂起脑袋:“不怕,不怕,吃饭归吃饭,吃药归吃药。按你们这个说法,啥都不能吃了,在这个世上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大有吃货可以为吃而死的气概。

听着这话的几个人纷纷摇头。

竖起衣襟冒着寒风跑进来院子里的小厮,几步跳上台阶后,对着鲁亲王的耳朵唠叨了几句。

鲁亲王闻言一笑,对着坐在自己对面的朱济说:“八爷,东西到了。”

朱济托付鲁亲王不知道给常嫔准备了什么食材。

十一拿起根竹签,打起了牙缝儿,斜睨的眼珠子往李敏脸上看着。

眼看朱济不说话,没有急着表态说是跟鲁亲王过去看,这意思很明显。

鲁亲王是个明白人,一下子便意会到了朱济的意思,转头对李敏说:“隶王妃要不要看一看?”

看什么?看朱济给常嫔准备的应战宝贝吗?然后,到时候她李敏去给容妃通风报信,这样的话,容妃必胜无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个八爷岂不是逊爆了。

不得不说,人家八爷的城府就是比十一的城府深一大截不止。十一看到她,只会怕她察觉什么走漏消息。八爷却是大大方方地邀请她看,不仅不担心她李敏走漏风声,八成是想从她李敏看到那东西的态度以后,分析出些什么。

姜是老的辣。

李敏不上八爷这条贼船好多年了。

摇头,李敏回答鲁亲王:“王爷,本妃是来亲王府找郡主玩乐的,对其它的,实在不感兴致。”

好一句不感兴趣。真没有几个人能有这个底气说出这样的话。

鲁亲王眯起眼睛,摸着下巴那点黑胡茬,对八爷说:“这样的话,八爷,你我过去看一下那东西,总得检查过后无碍了,才可以交货。”

朱济起身,带了十一爷尾随鲁亲王去看东西。九爷只顾眼前这盘烤肉大口地吃着,生怕去了回来一趟,烤肉没了。

李敏只看他们三人走下台阶,消失在院子门口。

九爷是对的,等她们都吃饱喝足了,仍然不见去看货品的那些人回来。李敏猜测他们是出府了,那些东西没有运到亲王府。原因怕是有几个,一是怕运到亲王府以后再转到八爷府不方便,容易走漏消息。二是,那东西怕也是很怕保鲜不好的东西,挪来挪去容易坏。

吃过饭以后,李敏没有再留在鲁亲王府,回护国公府去了。她挂念护国公的烤鸡。

朱隶今日是没有出外,在府里呆着。魏老回了北燕以后,急速发回来了一封军报。朱隶和公孙良生对这封军报分析着。

“主子,这样看,那晚上王妃揭穿的东胡人面目是没错的了。”公孙良生低声说。

说的是,那晚上带着东胡人到大明王朝皇帝中秋宴上大闹一番,无功而返的乌揭单于。倘若不是李敏读懂了东胡人的语言,他们都还不知道东胡的二汗亲自到了大明的京师来。

现在,乌揭单于安全回到了东胡人地盘。可惜,实在可惜。要是抓住了东胡这个二汗,怎么都能杀一杀东胡人嚣张的锐气。如今只恐怕是助长了东胡人的志气。

“明春,或许难逃一战了。”朱隶曼声,低沉地说。

公孙良生斯文俊秀的脸庞上,却是忽的闪过了一抹锐气,进言:“王爷,早做准备,总比晚做打算好。”

朱隶眉眼间顿时掠过一丝戾气。

“王爷,你想想,皇上三番两次,都已经显出些焦躁的情绪。这放在以前,实在不能想。”

万历爷在焦躁些什么?

赶着立贵妃,又是为什么?

别说他们看不懂,八成,现在朝廷内外,文武百官,东宫,所有的皇子,都猜不到皇帝一个人在焦急什么。

万历爷现在什么都有了,不是吗?

边疆这个冬天,由于之前那场大胜仗,算是安定了。朝廷决定在太后大寿那天,开仓放粮,安定民心好过年。虽然江淮今年发了水灾,颗粒无收,但是,总体而言,大明王朝今年的秋收是富足的,足以抵御寒冬的。

万历爷儿子这么多个,太子虽然有点不成器,但是,朝廷内,支持太子的人是有的。万历爷身体还健朗,不会出任何事儿。

李敏走到书房门口时,能听到屋里传出两个男子长足的叹息声。

伏燕报了句:“大少奶奶来了。”

屋里两个人顿时都回了神。

李敏迈进书房里,看着他们两人应该是讨论告一段落了,不会妨碍,就此坐到了椅子里,说:“今日,妾身去了亲王府一趟,有幸听说某人的烤鸡为天下一绝。”

朱隶其实本在想她怎么会突然来找他,以她那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性格,回头听她忽然提起了烤鸡,不禁一笑:“王妃想吃烤鸡?”

“天下美味,谁能不想?”李敏想的是他做出来的烤鸡有什么与众不同。

这有什么难的。朱隶随即吩咐伏燕:“去抓一只鸡来。”

“上哪儿抓?”伏燕却犯难了,护国公府自己不养鸡。

“看哪家百姓有,给他们银子,你自己抓。”

到菜市场买不行吗?李敏听他们三言两语,恍然大悟:“走地鸡。”

“走地鸡?”

走地鸡是现代人用的词汇了,说的是与养殖鸡整天关在鸡笼子里喂养出来的鸡区别。

看得出,她这个老公挑选食材有点本事,知道走地鸡。李敏对他们的质问只是笑而不语,只等他们把烤鸡做好了送上来。

尤氏听到自己儿子儿媳妇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只顾着自己吃烤鸡,都快被气疯了:“说她没有一点用处,真是没有用处。什么烤鸡,烤鸡能送到太后面前变成一道菜吗?”

【108】拉帮结派

院子里飘出了一股清香,肉的香味,不是干燥的,像这秋季口干舌燥的燥,那闻起来多糟糕,嗓子都要冒火了。要李敏评价的话,叫润的流油,让人闻着流口水。

放在柴火上,用棍子插过去的走地鸡,皮上涂抹了一层可以食用的香油,再撒些芝麻粒,绝对是香喷喷的。

伏燕蹲在火堆边手里拿了个小碗,拿根筷子在小碗里搅拌着,混合了各式各样的酱料,看过去,不是大家一般想象中红红的,大冬天火辣辣的滋味,而是黑糊糊的,看起来蛮可怕的一样东西。

等调好这个酱料了,伏燕看准时机,举起小碗,把碗口倒在烤鸡上,哗啦啦流下来的酱料,涂满了一只鸡。

等再热会儿以后,天下一绝的护国公烤鸡可以大功告成了。

书房窗台靠着的那张贵妃榻上,像上回一样摆了一张棋桌,桌上黑白两两方的厮杀,似乎不像上次那样一目了然,浅而易见。

任凭窗外烤鸡的香味不断地传入书房里,按理是可以引起人饥肠辘辘的香气,书房里的三人却都是纹丝不动。偶尔,只有李敏顺着风儿闻一下味道,再转过头去看眼窗外烤鸡的过程。其余那两人,却都是忙到好像不能分身,聚精会神,全被棋盘上的棋子给吸住了。

要说与上次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这回下的不是围棋,而叫做五子棋的东西。

五子棋,大明王朝没有人玩过。当她向书房里的人说了规则以后,一下子吊起了两个围棋高手的兴趣。

比起规则复杂的围棋,李敏当初在现代没有时间能好好研究,但是,五子棋比较简单,一学就会,李敏在现代的时候,在五子棋上,也可以算是打败天下无敌手。

下了几步棋以后,朱隶歇下了手,两只手放在膝盖头上,一张脸板的一丝严肃,似有一种大祸临头的预感。

公孙良生在旁来回走了两步,时而射向棋盘上的目光,会转到李敏脸上停顿一下。

李敏反而被他们两个这个样子,快惊到要举手投降了。不就是下一盘棋吗?有必要搞到这样心惊胆寒的阵仗?

“王爷,你之前,不是输过妾身很多回吗?”李敏有意调侃下老公。

朱隶那一记回给她的眼神,意味深长:上次我是故意输给你那些臭棋的,好不好?

李敏脑子里顿时闪过一个主意,要不,这回换做她,故意输给他?

仿佛一眼可以洞穿她糟糕的想法,朱隶抢先一句话打断她的念头:“本王最讨厌故意让棋的人了。”

切!怎么不说他自己!

“本王让棋,乃君子的本质,实属应该。倘若本王作为男子汉被一个女子让棋了,会贻笑天下。”

他那一本正经的口吻,还真的把她吓唬到了。吓唬到她想让棋的念头横空斩断。

“下吧,下吧。”李敏豁出去说,等拿起棋子的时候,才忽然发现,自己把这个棋子按在棋盘上的时候,这盘棋,她也就赢定了。

难怪了,他一脸大祸临头的样子。

于他这种围棋高手来说,怕还是第一次输棋吧。

朱隶吧啦吧啦点着头,对她说:“没关系,王妃下吧。本王在这世上,在棋艺上也只输给了王妃一人。”

他这话绝无夸张。小时候刚学棋艺的时候不说,肯定有一个过程。到了他行冠礼以后,再也从来没有在围棋上输过一次给别人了。按照他父亲朱怀圣的说法,围棋犹如沙场,护国公要在沙场上战无不胜,怎可在棋盘上让步于他人。

听了这话,李敏顿时感到了头顶上压力山大,好大的鸭梨!

早知道不教他什么五子棋了,总算看穿了男人的本性,男人这个本性,好比小男孩,特别爱闹别扭。输棋不行,赢棋也不行,两面都不行,只有自己撅着一张嘴。

李敏可以想象出眼前这个男人小时候的样子了,整天撅嘴的一个小男孩。

朱隶对此肯定矢口否认。他自小,是个男子汉,哪里来的撅嘴,只是偶尔板着一张过于成熟的脸是真的。

撅嘴和铁板脸有什么区别?李敏要扶额。

烤好了烤鸡的伏燕,不敢把鸡切开,整只鸡先拿进屋里给两个主子查看。

把棋盘推开,不管那个撅嘴的男人如何抗议,李敏发誓本王妃要开始享用天下一绝的烤鸡了。

“来来来。”招呼着,让人把烤鸡一整只放在了案上,李敏挥起手,把烤鸡上的香味往自己鼻子间扫了扫,深深地吸入鼻子里面以后,“嗯,好香。我猜,上面涂了芝麻糊,对不对?”

一句话,让屋里三个大男人全愣了。

公孙良生哑声一笑,只不敢当着朱隶的面说他娶的这个媳妇是鼻子天下一绝。这样都能准确闻出是涂抹了芝麻糊。

伏燕只相信李敏是偷看秘方了,或是朱隶告诉李敏秘方了,说:“既然王妃都知道了是芝麻糊,何必说猜?”

“我知道?我什么时候知道的?”李敏睁开眼,好笑的晶亮的眼珠子看着他们几个。

显而易见,她真是猜的,而且一猜即中。

伏燕傻了眼地问:“王妃如何得知的?这个秘方是王爷首创,没人知道。”

“味儿,怎么,你们都闻不出这个芝麻糊的味儿吗?”

是没有人想到能用芝麻糊来当烤鸡料吧?

李敏唇角弯弯,两个小梨涡好比湖水中的两个漩涡儿,春艳荡漾,狡黠非常:“本妃是不知道秘方,不过,本妃知道王爷爱吃甜的。”

这话,直让公孙良生和伏燕一块真正傻了眼。

朱隶顿然有种从头到脚,都被眼前这个女子看穿了的感受。

太可怕了!

李大夫的火眼金睛!

“奴才,奴才怎么不知道!”伏燕失声惊呼,好比天要塌下来了。他是自小跟着朱隶跑的,自小,从几岁大的屁孩开始陪朱隶鬼混,结果,到至今还比不上李敏,李敏嫁给朱隶才多少天?!

哪有这个天理!他怎么可以不知道朱隶爱吃甜的。只知道朱隶小时候像尤氏,只喜欢吃香吃辣,因为护国公府的人,习性都偏向北燕,爱吃肉,重口味。

公孙良生微张的嘴唇,轻轻地扬起了一截,像是有一点点突然醒悟到李敏话里的意思了。

“不要小看甜食。关键时候,一个人,因为点甜食,都能把命救回来。你们应该都听说过,一个人晕倒了,弄一碗糖水给他喝,比什么都有用。”在李大夫眼里,不是只有药才是药,什么东西,都可以是药。

药材,不过是从人的食材上升级一步的东西。有些药材,本身是一种食物,只不过有人夸大了它的药性,演变成为了药。

“可是,王爷不吃甜的——”伏燕依旧在这个问题上与李敏辩解,没理由他这个青梅竹马能输给不过几日功夫尔尔的李敏。

“谁说王爷不吃甜的?王爷喝的酒,大都味道比较清甜。王爷爱吃鸡蛋,本妃倘若给他做的甜鸡蛋羹,他一口吃下去了。你们王爷是嘴巴挑剔,过腻的东西,其实他不喜欢。你看他吃东西,与夫人吃东西还不同。他吃的肉,要三层肉,有瘦肉,有肥肉,肥瘦兼得,口感甚好,不腻味。夫人吃东西,没有王爷讲究,只要火味儿够,酱料重,足够了。你们王爷先讲究的是食材。比如眼前这只烤鸡——”李敏边讲学,边拿起了一只筷子,活灵活现的,要当场剖开眼前这只鸡,“鸡皮底下一层肥腻,入油以后十分润口。鸡肉不是全都是干柴似的瘦肉,是要起来十分有韧劲儿的肌肉,这是走地鸡,常年奔跑的鸡,才能具有的肌肉。”

三个男人其实不止听她说,是被她那两只巧夺天工的巧手给吸引住了。只见她左手一只筷子,右手一只筷子,两只筷子分开一只鸡的顺序,仿佛知道鸡的骨头和肉都是什么结构一样,不需要刀子,都能轻易而举把一只鸡从头到脚给剖开了,给开的彻底。

伏燕眨着眼,再一次深深感觉到,眼前这个女子绝对不是平常人,不是从天下下凡的仙女,就是那不知道哪里来的天外来客。

朱隶一样是深深有感,唇口微张,喟叹一声悠远深长的:“书生皆可畏!”

伏燕从他这话,立即想到上回公孙良生二话不说先斩了鲁爷的脑袋。

躺着中刀的公孙良生,百口莫辩,一张书生脸显得既无辜又委屈,退了两步躲一躲先说,眼看李敏还有话要说。

“王爷,妾身的话里有哪处错了吗?”李敏问。

“没有,王妃说的每一句,本王都记在心里,钦佩到五体投地。”朱隶掷地有声。只见他脸上表情,也不像是戏弄她,敷衍她。

他这个王妃,多才多艺,征服了他不说,是把整个大明王朝内内外外的人,都可以征服了。

李敏却突然觉得无趣了,放下了拿来当解剖刀的筷子。

伏燕给他们端来两杯解腻的茶,李敏尝试了一块带皮的鸡肉,确实是油中甜味滋润,肉味鲜美,咬而不柴,韧劲十足,好吃极了。

朱隶那把小尖刀,在磨石板上擦擦,正儿八经的,帮她拆开单独的鸡腿鸡翅膀。按理来说,手撕的话,鸡肉顺着手的劲儿撕出来的肉儿也好吃。不过,看他这个气势,是有意给她彰显自己的刀功,谁让她刚才给他刚显露过一手刀功了。

几个人吃鸡吃茶,谈谈笑笑,说笑声,引来金毛在窗外不停吠叫。后来,朱理闻着香味寻来,进到书房凑一脚。

只余尤氏,后来,儿子儿媳妇是没有忘记她,给她送来了最肥那只鸡腿。尤氏看到那只鸡腿却是气到七窍生烟都有了。

“不知道我不爱吃甜的吗?”尤氏一脚踢翻捧着盘子的喜鹊两只手。

喜鹊赶紧跑过去捡滚落在地上的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