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咬住牙齿:“皇上,臣妾真的不知情。臣妾从来不知道自己身上能患有眼疾,臣妾倘若知道的话,眼睛早就什么都看不见了,能瞒得住皇上吗?”

万历爷冷哼声:“静妃也这样告诉朕,说自己并不是眼睛有毛病,不过是怕黑。结果呢?”

“臣妾相信,这宫里,要不是静妃娘娘自己说出来,没人能知道静妃娘娘的眼睛真的有毛病。”

“是,可是,有人,在静妃没有承认之前,先拆穿了静妃的诡计。”

“皇上是指臣妾的妹妹吗?”李华道,“皇上难道不知道,因为她娘的关系,所以,臣妾妹妹早嫉恨上了臣妾以及臣妾的妹妹。”

“你以前不是说你们姐妹关系堪比金花?”

“那是曾经臣妾的一厢情愿,自从上次,她害的母亲——”李华说到这时刚想擦下眼角,结果皇帝那儿的一记眼神,让她嗖的把泪水吞了回去。

“你意思是指,朕与太后都瞎了眼?!”

万历爷震怒。

李华这下子终于明白了,皇帝是怀了一腔怒火过来了,认定了她有罪。

“皇上!”李华忽然间站了起来,面对皇帝,掷地有声,“皇上,凭着良心,臣妾凭着良心说这个话,臣妾自认为了皇上鞠躬尽瘁,清清白白。”

“你是清清白白?”万历爷只是冷笑,“好,你倒给朕说说,哪个是绿?哪个是红?”

早准备好东西的公公,从皇帝身后走了出来,双手捧着一个盘子。盘子上面铺了块白布,白布上面,一共放了十颗珠子。

“华婉仪,你告诉朕,这里面,哪颗珠子是红色的,哪颗珠子是绿色的。”

李华原先一想,这还不容易,难道她会连绿色红色都分不清吗。从小,看着屋顶上的青瓦,屋里的红梁,红就是红,绿就是绿。

这个李敏,真的是为了报复她们母女,到了鬼迷心窍的地步了,连这种瞎话都能编的出来。以为她李华是瞎子吗?她李华又不像静妃,静妃是知道自己眼睛有毛病而刻意隐瞒自身的疾病,静妃那叫做活该,罪有应得。她李华是什么?从小,不要说她们两姐妹,王氏都从来没有过眼睛疾病。可李敏这一状,是把王氏的娘家都告上了。

太搞笑了。李敏难道不知道,她大舅王兆雄是赫赫有名,医术精湛的太医,怎么可能连自己妹妹和外甥女眼睛有没有毛病都不知道。

“皇上。”李华娇声道,“皇上莫非忘了,臣妾可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怕黑。而且,臣妾头上戴的那支钗子上的翡翠,即是绿色的。臣妾会不知道自己戴的翡翠是什么颜色?”

要说是以往,万历爷听到她这句话肯定动摇了。可是,有了静妃的前车之鉴以后,万历爷现在,是情愿相信专业人士的话多一些,相信李敏的话多一些了。

“好,华婉仪如此有底气,那把这十颗珠子里的绿珠子挑出来,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朕不用坐了,站在这里等你挑。挑完了,如果华婉仪挑的都是对的,朕大大有赏!”

听见皇帝这句话,李华当即抓住了机会,屈膝说:“那么,臣妾对皇上也有一个请求。”

“华婉仪说。”

“如果臣妾挑出来的绿珠子无误,不是代表臣妾并没有身患眼疾吗?那么,那些污蔑臣妾身患眼疾的人,该如何处置?”

万历爷嗓子里冷冷地露出丝寒气:“这用得着问吗!朕,最痛恨那些中伤污蔑他人的小人!无论是谁,犯了污蔑罪,朕定当以重论罪!”

“如果对方是高高在上的隶王妃呢?”

万历爷皱了眉头,不是因为生怕处置不了李敏,而是想起下午李敏当着他面说的那些话了,结果,李敏全是对的。要皇帝说,皇帝心里真希望有一次李敏是错的,否则,这心口真心也不怎么舒坦。怎么什么事都被这个女人说对了。

“华婉仪放心吧。天子都与庶民同罪,更何况一个区区的王爷的妃子?隶王妃今日与朕对峙的时候也说了,如果她本人有错,有污蔑他人的嫌疑,愿意领罪。”万历爷随之一拂袖,道,“华婉仪开始吧,朕还没吃晚饭呢。”

李华嘴里的牙齿深深地咬着,想:这个李敏是拿自己的性命都赔上了来污蔑她们母女?正好,让你知道怎么死!

目光随即,落在这一排白布上的珠子上。

由于夜幕已是降临,天色变黑,只能是屋里点起了灯,来照亮这一排珠子。

灯火是按照平常的规矩点着,不能说明火通亮,毕竟,太亮的火光对人的眼睛也是不舒服的。可李华一双眼睛现在看到这白布上的珠子时,只觉得灰灰的,灯光不足的模样。这令她心里莫名起了一丝焦躁,随之,对身旁的宫女太监说:“把灯拿过来,否则,本小主怎么奉命挑珠子。”

万历爷听见她这话,眉头上挑,嘴角抿紧。

张公公看了眼皇帝的表情,总得皇帝同意了,才可以把灯拿过去。

万历爷点了头。

张公公亲自拿着支蜡烛走过去给李华照着珠子。

可很快,李华发现,现在不是太暗,而是太亮了,光火照在珠子圆润的外表上,令珠子反光,更是要刺瞎了她的眼睛似的。李华心里益发焦急,出口即是骂道:“你这是照珠子还是照本小主?有你这样拿蜡烛的吗?”

张公公的老脸一白。

他入宫多少年了,做到现在在皇帝身边举足轻重的位置,说句实在点的话,哪怕是皇后和他说话,都得好客气。现在一个小小的婉仪,竟然当众骂起他来。

再看皇帝,听着李华张口就骂全没了仪态的样子,万历爷的脸早就黑了一层。

刚那个灯火本就是刚刚好的。他皇帝年纪大了,看字模糊,但是,看眼前这排珠子都能很快分出红绿之别。而李华却磨蹭个老半天,一会儿嫌弃灯光暗,一会儿嫌弃灯光太亮。理所当然不是张公公的错,分明是李华自己的眼睛都看不出来红和绿的区别。

“华婉仪,朕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老实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

“皇上。”李华咬着嘴唇不放口,“臣妾怎么会不知道红和绿?臣妾头上戴的珠子明明是绿。不信,臣妾把自己头上的珠子拿下来给皇上看?”

边说,李华边立马把自己头顶上的玉钗取了下来,指着珠子指着玉柄:“这是绿,臣妾没有说错,对不对,皇上?”

“你说的没错,这个是绿。可是,为什么你对你面前这排珠子哪颗是绿,却迟迟说不出来?”

万历爷质疑的眼神射过来时,李华顿时恼火,手指随即捡出了十颗珠子里面的五颗珠子,说:“皇上,这几颗珠子是绿的。现在屋里有公公等多人作证,臣妾是被污蔑的事实,皇上可以看的一清二楚。请皇上治小人的罪!”

那五颗被李华捡出来的绿珠子,与其余被李华认定为红珠子的珠子,分成两排,依然整齐放在了白布上。

万历爷的眼睛,只是在李华那生气的脸上打量了一眼,之后,对张公公说:“你去把十六爷带过来。”

十六爷?

不是庄妃的儿子吗?

李华心里一惊,正读不懂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

万历爷说:“朕知道,你与庄妃近来走的近,庄妃对你也挺好。十六爷,一个小孩子,更没有理由污蔑你,对不对?朕也怕听信小人的谗言,随便定了谁的罪。所以,请十六爷过来判断这十颗珠子哪颗是红,哪颗是绿,最好不过。华婉仪以为朕这个决定,待你是否公平?”

李华那时候眼珠子转了转,想皇帝这话,是有意诓她,明明是她捡对了但是要她动摇以便自投罗网,还是说,她真的有捡错了引起皇帝怀疑?

在屋里想找自己的人时,才发觉不知何时,屋子里自己的人,都被赶了出去了。

看到了她四处找人的眼神,万历爷冷冷地再哼一声,负手走到了窗户边上,看都不看她一眼。

没多久,十六爷被带过来了。

十六爷向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小腿那个骨折处刚治好,脚步迈的不是很利落。进来想给皇帝跪下时,被万历爷制止。

“你去看看那排珠子,这是朕要送给华婉仪和你母亲的珠子,你给挑出一些绿来,朕好做决定,哪些给华婉仪,哪些给你母亲。”

十六爷听见皇帝这话就疑问了:“皇上,绿珠子与红珠子有区别吗?”

小孩子,哪里能知道宫里的腥风血雨。有关李华眼疾的事儿,恐怕只传进了庄妃耳朵里,都没有传到十六的耳朵里。那是,十六自从上次摔断腿以后,一直被庄妃给关起来,不准再随便乱跑了,消息自然闭塞了许多。

万历爷冲儿子笑了一笑,那表情别提多和蔼可亲,说:“傻孩子,朕是想给你母亲和华婉仪配首饰。红珠子,绿珠子,串一块儿,不是挺好看的吗?你给朕仔细挑着点,朕年纪大了,眼睛不是很好了,生怕没有看清楚。到时候,朕送给你母亲的东西,也有你一份心意。”

【137】一个接一个

十六爷听见皇帝这么说,哪里能知道皇帝话里那些深沉的含义,只是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把像是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万历爷儿子多,不缺他十六这一个。这使得那些儿子们,只能是想尽法子在皇帝面前出头,争抢着引起皇帝的注意。十六爷之前非要出去玩,说是小孩子玩性大,还不如说是刷自己在父亲心里头的存在感。

十六对着皇帝忙点头:“皇上放心,儿臣肯定会把绿珠儿帮皇上仔细地挑出来,绝无错儿。”

在场的李华一听,立马着了急。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如此着急。明明,自己是分得清红和绿的,红的不就是梁柱,绿的不就是屋顶上的瓦片。这可怎么回事。

想给十六来个眼神,可十六那个小孩子哪儿懂得她那什么眼神。再者,她现在是被公公拦在了角落里站着,既不能和十六说话,给十六使个眼神都难。情急之下,李华揪断了手里的帕子。

十六这会儿走到铜盘面前,对着那白布上的十颗珠子,由于这是五颗五颗两排整齐排列着,他是没有看出这其中有什么蹊跷的,只以为本来是这样放着给人挑的。

看这排珠子时,十六说了句话:“皇上,这些珠子在儿臣眼里,色泽似乎暗淡了些。”

李华听见他这话似乎是如梦初醒,可是,照样想不出怎么回事。色泽暗淡了,莫非红和绿会因为这个分不清了。

明显不是的,十六嘴巴虽然这样说,手指却十分灵巧的,根本不用你迟疑的,马上把那些绿珠子挑了出来。只见,是在李华挑出来的绿珠子里面挑出了两颗,再在李华认为是红珠子里面的珠子里头挑出了四颗,说:“皇上,儿臣挑完了,这里一共有六颗绿珠子,四颗红珠子,给儿臣母妃以及华婉仪配串子的话,刚好是一对儿,皇上不偏不倚,正好。”

李华的嘴巴当即拧了下,快拧歪了。她早该想到的,皇帝怎么可能给五颗绿珠五颗红珠,到时候怎么分。这会儿李华完全是忘了皇上刚说给她们串珠儿那话是糊弄十六的。

听完十六这个话,万历爷像是眼中满含笑意,充满慈爱地伸出手,在儿子脑袋上摸了一圈儿,说:“十六挑的好,十六对庄妃的孝敬朕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好,朕这就赐庄妃一对比翼双飞如意棒,再赐十六一只雀儿,如何?”

这大概是万历爷对自己的第一次赏赐,十六高兴的无与伦比,像哈巴狗一样对皇帝点头:“皇上,儿臣一定会把雀儿养的肥肥的,让皇上到儿臣宫里看见时看了高兴。”

万历爷笑着,让张公公把孩子带出去,同时把礼物即刻送到庄妃宫里。

十六兴高采烈地出去了,其实一路上小脑袋瓜暗自吃惊着:原来要得到皇帝的夸奖是这么容易的,只要挑几颗绿珠子出来。

那盘十六挑完的珠子,在屋里冰冷地躺在白布上。李华突然间打了个好可怕的寒战。突然间好像才明白为什么皇帝让人端来时用的白布,而不是红绸。

白布本就是给人送终的。

倘若皇帝不是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怎会让人用白布端珠子过来。

李华这样想,倒是想多了。既然叫人分绿珠子和红珠子,底下做色衬的布怎么可能用红色,只能用白色了。

宫里的人都是这样的,只要有一点差池,都可以联想到十万八千里去。哪怕那个高高在上的男人,唯我独尊九五之尊的男人,皇帝都是如此。

万历爷心里现在想的全是:好啊,这一个个不知死活的,都想着来骗他,诓他,害的他子孙世世代代得病,这还得了!

在他眼里,静妃、李华这些,死几个脑袋都不够赔偿他万历爷。

“华婉仪,你记得你刚之前自己说的话吗?”

黑漆漆的屋子里,皇帝转身回来,那张龙颜在夜里就好像张口的猛兽一样,李华只差凄厉地尖叫一声,那个双腿一软,全跪在地上了。

“皇上,皇上!臣妾真不知道哪里做错了。臣妾从来都是分得清红和绿的,不然,皇上让臣妾再分一次红绿珠子,臣妾这回肯定认认真真,不会犯错儿给皇上挑明白了。”李华哆哆嗦嗦的音色在屋子里飘荡着。

“华婉仪这话是说,之前华婉仪给朕办事儿,都不是认认真真的,可以随便糊弄朕的?”万历爷的声音掷地有声。

“不,不是,皇上,臣妾是指,臣妾刚才是紧张了,紧张了所以,把红绿都混淆了。这好比背诗一样,一个紧张,诗句都背不对了。皇上可以明白臣妾此刻紧张的心情。”李华想拍胸部发毒誓。

“你确定?”万历爷的眼睛在黑暗里熠熠发光。

“臣妾确定。”李华咬了咬唇,想,无论如何必须熬过这一关。

“哼。”万历爷道,“华婉仪想清楚了,如果朕再给华婉仪一次机会,华婉仪再挑错了的话,要怎么担起责任?之前华婉仪可是口口声声说某人污蔑你和你母亲,但是,现在事实摆在面前。朕是个公平正义的,不会偏袒自己后妃的明君,这点,朕也和护国公隶王妃都说过了。”

李华愣了一下。如果再挑错的话,是给李敏反击的机会了。而且,她竟然心里此时此刻没有了一点把握自己绝对不会挑错。因为,万历爷绝对会比之前更严加审视她是否有作弊的行为,眼看她都挑错了一次,而且错的这样离谱和明显,显然是错的一塌糊涂。

“皇上——”李华忽然扑过去,抓住了皇帝的大腿和龙袍,“皇上,臣妾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臣妾明明可以分清楚红和绿的,怎么会分不明白了?”

“朕——”万历爷眯了下眼睛,俯视着她,那眼光里既是严厉,同时带了点可怜的样子,“朕平日里没有注意到,没有留意到静妃和你这些故意隐瞒的行为。”

“皇上,臣妾真的没有欺骗皇上,臣妾真的不知道自己有眼疾——”李华那两道眼泪刷的下来,不像静妃是装的,她是真真正正不知道这个事儿。

万历爷看她这两道眼泪,也看出一些不似装模做样的东西,可是,有了静妃在前面,皇帝怎么可能再轻易相信对方那句不是就是不是。喟然一口气叹出来,万历爷说:“其实,之前,隶王妃有说过,说你和你母亲,或许是不知情的。”

好笑!她和她母亲都不知情的眼疾,怎么在李敏口里就变成真的病了。

李华吸口眼泪,语重心长地说:“皇上,我母亲跟随我大舅,能略懂医术,倘若自己患有眼疾,怎么可能连这个都不知道?”

“这样说,你和你母亲是欺骗朕了?”

“不,不是!绝对不是!皇上,臣妾意思是说,哪怕是,臣妾刚才一时糊涂,没有能把绿珠子和红珠子分清楚,那也绝对不是——病——”

万历爷的眼神猛的是一粟,发出了一股凶光,同时,那只脚忽然间踹开了李华抱住他大腿的手。

李华一个骨碌,在地上打滚,滚了两圈,才停了下来,满脸全是惊慌失措,赶紧抱住自己的肚子,以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看着皇帝:“皇上?皇上?!臣妾,臣妾怀着皇上的孩子——”

“朕的孩子?有你这样的母亲,这样的孩子,朕敢留吗?!”万历爷一声怒吼,犹如山崩地裂,屋顶上当响过一道轰隆隆的雷声。

李华只被这道皇帝的怒吼,给震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傻坐在那儿了。

到今时今刻,她还不知道自己刚说错了什么话。

“朕是糊涂了,糊涂了!你这样的混账话,居然能说的出来!分不清红和绿,竟然也敢说不是病!这不是病是什么?难道分得清红和绿才是病吗?连十六都可以一眼分出的红和绿,你居然分不出来还敢诬赖到其他人头上!真是用心险恶的女人!是非黑白都是由你说的算是不是!”

李华一口气一口气地喘着,她能怎么样?如果是病的话,她怎么办?她总不能承认这真的是病吧。要真是病的话,她肚子里的孩子,孩子——以后一辈子和她一样,都分不清红和绿了?

只要想到这儿,她心头打抖。

“让朕告诉你,你这分明就是病!隶王妃说了,你们这种病,会世世代代传给下一代,没法治的,因为你们天生缺陷了某种东西,早就不是健康人!像你们这种人,本来就猪狗都不如,奴才都不如,怎么可以给朕当妃子,给朕生孩子?!静妃是居心叵测,而你,更是愚蠢至极,连自己有病都不知道,还妄想诬赖天下所有人!”

李华的眼泪,犹如决堤的河水,哗啦啦地下着:“皇上,按照皇上这个说法,有病的人都不能活了是不是?”

万历爷一怔,没错,他刚才是在气头上,有些口不择言了,人家李敏告诉他这些也不是这个原因,人家只是告诉他这是事实真相而已。想到这里,万历爷胸口那口闷气涌上来,快要吐出一口鲜血,深吸口气方能找到声音说:“朕,只是不想再被你们蒙在鼓里而已。你们的错,在哪里你们自己很清楚。你们给朕生孩子,图的是什么,朕也很清楚。所以,朕才如此怒气,要知道,朕的孩子不比一般的孩子,朕的孩子,是要担负起天下的。你们入宫时,都应该知道这个责任,朕可以爱你们,可怜你们,但是,万万不能被你们这样给玩弄了,朕的天下,更不能被你们给玩弄了。皇室的血脉,朱氏的千秋万代,怎么可以被你们就此给玷污了。”

李华当即被万历爷这话给哽到,那句之前铿锵有力的尽忠尽孝丹心天地可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她想说自己爱皇帝,可是,这话,怕是被皇帝不屑一顾吧。按着她自己良心问,也知道这句话说出来何其可笑。

她凭什么爱皇帝,还不是贪图皇帝的荣华富贵。所谓的男轻女爱?皇帝年纪都可以当她爷爷了。

万历爷回头,看着她那一脸的苍白无血,像是一眼可以看穿她心里在想什么。正因为她没有办法说出那句我真的爱你,所以只能是满脸没有血色了。

宫里三千佳丽,真正爱他的女人,又有几个。万历爷心头像石头一样沉。当然,他心里真的有爱过一个女人吗?

“朕希望,华婉仪从今以后,清楚自己进后宫是为了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所以——”

李华一下子醒了过来,在皇帝这话没有说完之前,急急忙忙在地上磕起了脑袋说:“皇上,无论如何,这孩子是皇上的孩子,皇上你不可以将他抛弃,将他置之不理。血浓于水,皇上何尝可以忍心将亲生骨肉杀害?”

“那么,你是要朕看着他犹如三皇子一样一辈子被疾病困扰被人耻笑不说,还要继续传给自己的孩子?”

“既然皇上能容忍三皇子了,皇上不是委以三皇子重任和期许了吗?为何,皇上不能继续容忍这个孩子留在这个世上?”李华豆大的泪珠儿一串串地砸落在地上,看起来,真的是很爱护自己孩子的慈母。

万历爷却只是一双眼睛冷冷地看着她此刻的真情流露,道:“华婉仪如果真的是为孩子着想,不会不明白朕的话。三皇子当然是不同的,三皇子年纪大了,早已成人。可是华婉仪这个孩子,年纪太小了,朕的年纪可是很大了。今后,只凭华婉仪,如何给这个孩子挡风遮雨?华婉仪有做好为这个孩子付出一切的准备吗?”

李华惊愕的神色,立马写在了眼泪未干的脸上。

只看她这个表情,皇帝都可以知道她想的什么。她想要这个孩子生出来,不过是想保住自己在后宫的一份地位,哪里有想到他皇帝死了以后,倘若新登基的皇帝拿这个孩子开刀,她又能怎样。只怕到时候这个险恶的女子,顾得自己却早顾不上自己孩子了,反正孩子是有残缺的。

万历爷猛然一拂袖,怒气冲冠走了出去:“传朕的旨令,从今日起,华婉仪到霄情苑随静妃守着那口井吧。”

冷宫!

她这是要被发落到冷宫度过自己的下辈子了吗?

李华全身,抖的犹如落汤鸡,口唇微张,刚要喊出皇上时,万历爷冰冷如雪霜的声音再次飘了过来。

“既然华婉仪非要这个孩子生下来,母爱至上,朕,容得下这个孩子生下来,免得世上说朕无情无义,连一个孩子都放不过。但是,这个孩子的身份,不用入宗籍了,随华婉仪过一辈子吧。朕想看看,华婉仪的母爱至上,天地可鉴。”

李华啪,坐在了地上,手掌心忽然捂住了自己的肚皮,冷汗直流。

她忽然觉得自己肚子里怀的不是个孩子,而是个妖魔鬼怪。这个孩子一旦生出来,既然是享受不了皇室的荣华富贵,而且,要被人嘲笑一辈子都是红和绿分不清的怪物。老天!她还得供养这个孩子一辈子!

如果这个孩子没有生出来的话,是不是更好呢?她最少还年轻美貌,总有机会可以逃出去的。

万历爷疾走几步,刚要坐上轿子时,后面忽然传出来说李华胎儿不稳的消息,万历爷即冷冷地哼了一声:“让王太医即刻到咸福宫给华婉仪保胎,如果胎儿保不住,华婉仪和王太医的脑袋,都可以给朕摘了。”

听出皇帝这会儿说的都是真格的,张公公不敢怠慢,赶紧派人快马去请王兆雄过来。

王兆雄本来是听到宫里不好的消息后,自从妹妹被抓进宗人府以后,一直都是不敢抛头露面的,都是藏在自己房子里不敢出来的。

他早就知道,早就知道一入宫门深似海,到最后,能不能整尸出来都难说。他都在书房里拟好了告老还乡的辞呈,只等合适的机会到来,比如说他外甥女华婉仪某天生下小皇子,皇上龙心大悦了,自此他可以趁机荣誉归乡,皇上那会儿八成也忘了岳母犯下的错事。

可是,事情忽然再次变故,宫里一道急令传来,听完圣旨的王兆雄,头也抬不起来,是想直接晕倒栽死在地上。

王兆雄满眼昏黑地站起来,伸手接过公公的圣旨,小声问:“公公知道,华婉仪是受了什么刺激吗?”

看来这个王兆雄,是躲到都不知道今日宫里都发生了什么大事。为此,公公的眼睛,是忽然冲着他的眼珠子看了起来,带了一丝嘲讽的语气问:“王太医的眼睛,是不是也分不清红和绿?那怎么成?连自己的官帽上戴的是红珠子或是绿珠子都不知道的话——”

“什么?”王兆雄是近期都躲在家里避祸,什么事儿都不想沾,因此宫里的消息都慢半拍,今日刚发生的事儿,定不是马上能传到他耳朵里。

公公那个突然的好心肠,贴着他耳边说:“杂家这也是有点看不过眼了,觉得华婉仪和王太医分明是被人欺负来着。实不相瞒,等会儿王太医入宫给华婉仪保胎,也不能去咸福宫了,得去霄情苑。”

“霄情苑?!”岂不是冷宫?怎么一日之间,全变天了。王兆雄不得不大惊失色,急忙让家里人再拿来些金子银子疏通公公,让公公再给他透露一些情报。

掌心里掂着金子的公公,露出分疑惑来,质问他:“王太医是真不知情,还是假不知情?”

王兆雄苦笑不已:“本官这段日子由于腰痛的毛病,真是哪儿都没有去,很久没有去宫里奉职了,怎么知道呢?”

“不是。王太医误会杂家的意思了。”公公嘘声说,“王太医真是没听明白红珠子绿珠子的故事吗?”

“什么红珠子?绿珠子?”

“你看看杂家这串腰牌上的穗珠子,看看,哪颗是绿的?”

王兆雄虽然听不出所以然,但还是照公公的话做了,对着一点烛光看了看公公给他看的那串珠串儿,看了会儿,说:“本官看,这个第三颗是绿珠子。”

公公猛的打了个寒噤,那眼光,再看到王兆雄身后站着的儿子孙子,几乎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公公的这串珠儿,颜色肯定没有皇家的首饰那样鲜艳,所以,红的,绿的,都是颜色比较暗淡的。可是,正常人,都是能看出哪颗是绿的,哪颗是红的。绿的是前头末尾那两颗,中间的,全是红的。王兆雄说第三颗是红的,岂不是说明了和李华一样,红绿不分。

这家人真是够悲催的,世世代代都要红绿不分了。

公公那双可怜的目光射过来,王兆雄紧跟着莫名其妙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问:“公公,莫非本官说的不对?”

摇头的公公,慎重地再摇了摇脑袋:“错了,这串珠儿,只有第一颗与第六颗是绿的。”

王兆雄的脸上猛的晃过一丝煞白。

公公想着既然事情都如此了,不如说的更明白一些,告诉王兆雄:“要不,你问问,你的孙子哪颗是绿珠子?”

或许公公自己眼睛花了,王兆雄想,毕竟公公年纪也有,可是自己什么时候这么快也眼睛老花了,王兆雄都快想不明白了,于是,按照公公的话,把自己那四五岁的小孙子叫过来。

小孙子听到爷爷的命令走上来,说是挑绿珠儿的游戏,和十六那样很兴奋很仔细地挑着,结果挑出来的珠子,让王兆雄更大吃一惊。

“爷爷,这颗珠子是绿的,对不对?”小孙子挑出来的是第五颗珠子。

公公自此,对他们一家人的表现只能说怜悯至极了来形容,对王兆雄说:“不知是哀还是幸,杂家都说不清了。不过,早知道这回事也好,对不对,王太医?”

“究竟是怎么回事儿!”王兆雄都察觉到哪儿肯定是不对了,激动地叫着。

“隶王妃对皇上说的,说这是人的眼睛天生缺陷,有些家族可悲一些,一代传一代,怕是千秋万代,都是红绿不分了。”公公说到这儿,对王兆雄一拱手,“本来,皇上以及杂家,都觉得隶王妃的话太匪夷所思了,都听都没有听说过,哪有这么玄乎的事儿。可是,杂家现在,对隶王妃只能信服到五体投地。要是王太医聪明,杂家看,还是学学静妃娘娘吧,多费点心思教孩子们怎么掩饰这个缺陷,毕竟是治不了的。”

王兆雄要是装不明白的话,站在王兆雄身边的王夫人,定是听明白了。王夫人那双吃惊的眼神像要吃了自己老公一样,没等公公离开,马上冲着丈夫咆哮大骂:“你这是欺骗我吗?欺骗我吗!”

“欺骗你,我欺骗你什么了?”王兆雄的小胡子哆嗦了两下,不敢看妻子的眼睛。

“那你告诉我,我这头顶上戴的珠钗,哪颗是绿的,哪颗是红的?”

小孙子见爷爷被欺负,忍不住再开声:“奶奶,你头上戴的珠子哪是绿的红的,分明是灰的。”

王夫人听见孙子这话,突然间,两眼一黑,直直地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要不是李敏说起,谁能想到,竟然有人有着连红绿都分不清的一双眼睛。

太医院里的众太医们,像沸腾的大锅议论这个事儿。

毕竟这件事儿,比起李敏之前拿什么神药去给大皇子治病,是更神了。

“据闻,皇后娘娘宫里有人已经猜测隶王妃是神仙。”

“如果隶王妃不是神仙的话,怎么可能连人,上天赐给人的双眼会红绿不分这样的事儿都能知道?”

“你给说说!要是隶王妃真是神仙的话,会是什么样?”

“什么什么样?你没有听说过吗?皇上今日本想赐隶王妃国医的头衔,可是隶王妃拒绝了。而且,听说隶王要带隶王妃回北燕。”

太医院里竟是抽寒气的声音。

神仙如果随着隶王回了北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李敏和丈夫坐的马车,一路朝护国公府驶去。由于走的是大道,刚好,街道两边,一些商铺夜市张灯结彩,红绿灯笼华光流离,美丽堂皇。

大明王朝在万历爷的统治下国泰民安多年,造就了京师今时今日的如此繁华。平心而论,这个皇帝,做的是一代明君,至少,京师的百姓多数都是安居乐业,有的吃有的穿,冬天过的暖和。

李敏极少有这样的机会在马车上欣赏京师的夜景。

太美了,繁华的古都,那些挂着灯笼的客栈酒楼,比古代电视剧里的场景更美,因为真实,这些人,都是真实地活在这个世界里面,为了一斗米辛勤劳累。

不知道今晚上为什么丈夫突然是心情好了起来,竟然有了带着她逛夜市的想法。本来,他在离开锦宁宫的时候,心情貌似是低气压的,黑云密布的。

只怕这个男人,其实都不知道自己气什么,因为,他是个素来冷静的人,不会让自己轻易发脾气。

马车突然停在了一家酒楼前面。

他靠在马车那只虎皮上绣了两只小龙的软枕上,冲她慵懒地射来一个眼神,说:“据说,上次王妃在一枝香吃了一个叫做小笼包子的东西,感觉十分入口,多吃了好几个。”

李敏听说他这句话,只差没有给他个白眼:这有什么好妒忌的?啊?

她不过是那天在十一爷强行拦车的情况下,被迫和小叔上了一枝香吃了点东西。但是话说回来,一枝香的名气做的那么大,人家聘请的顶级大厨,确实也不是盖的。

在一枝香里头,她找到了几样小吃,做的味道很是正宗,一如她在现代吃的一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点心一样的味道。大概是触景怀乡之情作祟,她就此多吃了几个,哪里知道这样一点小细节,都能被小叔给抓住了向他高密。以为她真稀罕那几个皇子请她吃大餐吗?

朱隶瞧着她脸上那丝郁闷,就知道她会错意了,从软榻上直起身来,对着她眼睛,深醉迷人的声音说:“总不能让王妃以为本王真是一个寒酸至极的人了。”

以往,她都从不知道他有过上酒楼的,再说,他向来都和她更喜欢在家里吃多一点,护国公府里作风属于朴素,不喜欢铺张浪费,她就此认为,他是舍不得花钱上酒楼奢侈的。

其实,倘若真是如此,正好。她喜欢这样简朴的男人。虽然自家有银子,但不代表可以无所顾忌地浪费。天下多的是吃不饱饭的贫民呢,要多想想这些人。

点了下巴,对着他眼睛说:“妾身是不爱上酒楼里吃饭的。可能王爷之前误会了。”

他那只白皙漂亮的手指尖儿,像是妖孽似的,在她的小下巴上捏了一下,道:“本王自然是知道自家夫人持家勤俭朴素,堪为良妻。然而,本王总得惦记着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吃得饱吧?为了孩子的肚子,抛几颗金子,本王是出的起这顿饭让孩子吃饭。”

对着他那双黑黝黝的里头却像是放出狼光一样的眼睛,李敏顿然毛发竖立,脸蛋红了一半儿,同时是找不到话来驳斥他的嘴。

他担心她吃不下饭,继而影响到孩子发育是没有错的,他这样做,作为父亲是应该的。

她该高兴,他为孩子和为孩子娘着想的想法。

“下去吧,去一枝香。趁这个机会,本王也可以了解了解自己王妃的嗜好。”

听他这话,分明是又想歪了。

嘴皮子痒痒的,李敏不禁回了一句给他,哪有被他一直口风占上风的道理,说:“酒楼里有啥?来的客人多是公子爷。爷们哪个不是喜欢听歌女唱个小曲儿。”

听她意思,风流的男人无论是酒楼或是去青楼,都是找女人找乐子。这话本是没有错。但是,人家爱风流,不关他护国公的事。他护国公的作风不是这样的。

朱隶忽然黑了脸,对伏燕说:“去,进酒楼里告诉掌柜的,爷今晚上,要找几个男角小生,唱得好的,唱给本王和王妃听。”

李敏因他这话差点儿脚下一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