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那雪崩声的刹那,集结在狼山脚下的多路部队,从打了鸡血的昂奋状态,转瞬间偃旗息鼓,一个个士兵和军官的脸色,都唰的变的铁青,毫无血色,极力地控制座下受惊的马匹。

“不要动!全部原地待命!”军官坐在惊慌的马匹上,大声喝止那些丢下军械拔腿就跑的士兵。

可是,几声叫喊,哪能阻止得了恐慌的情绪在军队里的急速蔓延。

太可怕了!

无论老兵新兵,只要想到前面进入狼山的那五百人活生生被雪和石头吞没的场景,全身仿佛掉入了冰窖一样打抖。遭遇雪崩,不止是命没有了而已,是尸骨都别想找回来了,一辈子与狼为伍,说不定骨头都变成狼和野兽们的腹中物。

跑,快点跑,跑出这个像是地狱的地方。傻子,才继续呆在这个地狱里等着被狼王收拾。

一支部队,几百号人,瞬间跑掉了一大半。军心涣散,士气大减。这样的军队,谁还敢继续进入狼山。而且,有人在听说郭子达根本没有想派兵过来时,终于醒悟到了大喊:中套了!

中了谁的套,一下子谁还真说不清。

可能只有率领前面队伍进入狼山遭遇到雪崩时的马家父子最为清楚。马德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儿子马余生忽然之间被山上滚下来的巨大雪浪吞没。排山倒海下来的雪狼,比大海上的飓风更加凶猛,不可抵达。

要不是身边的忠实侍卫在他的马匹腿上狠抽了一鞭子,他马德康,想必现在已经和儿子一块去见阎罗王了。

等轰轰的雪浪停止下来之后,马德康放眼一看,自己那五百号兵,无论人、马以及物品,全部都消失的干干净净,好像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存留过的痕迹。那一刻,他真的是连哭都哭不出来。

这输的简直没有道理!

毕竟他这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拿到了确凿的线索追到这里来,离要抓的逃犯,仅剩余他脑海里想象的,伸手便可抓到的距离。因为,奸细留下的线索是清晰可见,绝对没有错误。

唯一和他一块存活下来的参将,突然从他身边颤哆着声调喊:“总兵,狼,狼!”

后面忽然拨高的八度尖叫,让马德康还来不及从面前的惨剧中回过神来时,即将面对另一个人间地狱。

四周密集围过来的狼,一头头高大凶猛,发着嗜血的发绿的瞳孔,好像从地狱里来的使者,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这两头猎物。

他们这是想逃,都没办法逃。马德康刚想爬起来,发现两条腿全是软的。然后,他身边的参将,爬起来刚想尝试逃出去,结果,被在旁伺机的几头野狼猛然扑倒在地。紧接发生的一幕,是马德康毕生以来看过的最惨不忍睹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间,被狼牙狼爪撕成一块块一条条。

啊啊啊啊,那一连串划破天际的惨叫声,分不清谁和谁的了。

李敏盘腿坐在山洞里,闭目调息,现在,她是习惯每次休息的时候打打坐,利于凝神思考问题,也利于身体的调养。

念夏那个小丫头,听见外面传进来的惨叫声时,鼻子里冷冷地哼着,手指里捏着那支小树枝,摇呀摇,小声清晰地吐了句:“活该!”

追他们来进狼山的人是马家父子,这点,在之前孟浩明带人亲自去探查的时候,确定了其身份。

马家父子恩将仇报,这个下场,是他们活该得的。

李敏睁开眼睛的时候,能看到距离洞口一段距离守候的狼群里,白毫在里面冲着她懒洋洋伸出舌头舔弄狼嘴的样子。

对这头狼和它的狼军队来说,设置这样的圈套,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需要锁定目标。

消灭追兵,只能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真正要彻底解决的是,挖出队里的行踪是如何走漏出去的。

没有把马家父子抓回来审问,是因为没有了这个必要。

大山和泰庄主,站在山洞口,看着孟浩明走回来时一边拍打身上的雪。

孟浩明对他们两个点了下头。

“真的?”泰庄主到底是忍不住在脸上露出了一丝吃惊的神色。

居然,一个奸细在他们队里藏匿这么久,大家都没有发现。要不是李敏谨慎,真的是,这会儿大家全得栽了。

大山的眉头皱成了两座大山的样子。

孟浩明带着确凿的证据走进了山洞,在李敏面前跪下,从袖口里拿出了一样东西,仔细看,原来是一小块从树干上剥下来的树皮,说:“由于我们经常是在夜里行军,导致夜黑的时候,疏忽了自己队里的管理。有人,在树皮上留下了这样的记号。应该是出关以后,从猎户村出发后不久留下来的。”

“不是从护国公府出发留下了记号,而是在猎户村出发以后,可能是第三日,才留下记号。这个人,具体来说,是个叛徒,而不是奸细。”李敏说完这话,抬起一双清秀的柳眉,眉底下的目光,是清冷素净,宛如外面的雪景一样,干净冰澈,让人无处可逃的寒冷。

冷冷的,打量着眼前几个被士兵按倒在地上的人。

“大少奶奶,奴婢是冤枉的!绝对是冤枉的!”李嬷嬷第一个,扑倒在地上时痛声疾哭,大呼委屈。

张嬷嬷披头散发,泪流满面,脸上一样尽然是委屈的神色。

尚姑姑和紫叶相对而言,要好很多,安静地被士兵按在地上跪着以后,一声不发,但是,那个神情,也不像是主动认罪。

“不是你们其中的某个人留下的记号?”李敏把那块留有记号的树皮,丢在了她们几个人面前。

李嬷嬷和张嬷嬷的脑袋,都摇的像拨浪鼓一样:“不是!奴婢不识字,怎么能留下记号?”

张嬷嬷随之吸口气说:“大少奶奶,为何怀疑起老奴而不怀疑队里其他人?队里那么多人,谁都有可能是叛徒,不是吗?”

“你这话说的没错。”李敏道,“但是,念夏和徐掌柜,如果想背叛本妃,早在多少年前可以把本妃弄死了,何必等到现在?孟旗主和孟旗主的人,不在京师里久居,如何和京师里的人勾结成为他人的走狗?泰庄主和大山,都是生意人,为本妃铤而走险,图的是利益,如果想背叛本妃,也何必等到至今?”

“大少奶奶说的都是理儿。可奴婢还是想不明白,大少奶奶又如何以为奴婢肯定会背叛大少奶奶呢?”张嬷嬷问。

“对。所以,本妃希望你们自己主动供罪,如果不愿意,那就自己提供证据证实自己的清白。本妃绝对不会累及无辜。”

张嬷嬷和李嬷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紧接,李嬷嬷说:“回大少奶奶,奴婢实在没有理由需要去陷害大少奶奶。奴婢是护国公府的家奴,和护国公府签了生死契的。倘若奴婢做出了什么对不起主子的事,主子可以把奴婢送官法办以外,根据护国公府家规,奴婢的家里人,一样逃不了相关责罚。”

李嬷嬷说完话之后,张嬷嬷接上:“奴婢和李嬷嬷一样,都是护国公府签了生死契。紫叶也是一样。当然,尚姑姑是大少奶奶带来的,是否有和大少奶奶签过生死契,奴婢就不清楚了。”

“这样说,尚姑姑的嫌疑最大了?”

李敏刚吐出这句话,李嬷嬷和张嬷嬷连声答是。

尚姑姑工整地跪在那里,不言不语,既不打算辩解自己的清白,又像是不肯低头认罪。

李嬷嬷这时候又说起了一件事:“之前,大少奶奶不是让奴婢去帮尚姑姑拎包袱吗?尚姑姑说是在大少奶奶的包袱里放了三十两银子,可奴婢后来怎么检查,只剩下二十两银子,为此,奴婢本想去和尚姑姑理论,后来想着或许是自己看守不力,被人偷了银子。所以,一直在找偷银子的人,说不定,这人,是大少奶奶要找的叛徒。”

“你认为可能有谁偷了银子?”李敏问。

李嬷嬷说:“奴婢知道这是大少奶奶的贵重物品,都是一直随身携带的,只是偶尔迫不得已,比如上茅厕时,委托给张嬷嬷保管。”

张嬷嬷听她这样一说,立马抢着插话:“奴婢是偶尔帮李嬷嬷看守包袱,可是,怎么可能做出这种偷银子显而易见的蠢事,这会让人都怀疑是奴婢做的?”

李敏像是赞同张嬷嬷这话,点了下头。

李嬷嬷赶紧改口:“奴婢这也不是说张嬷嬷偷了银子。奴婢与张嬷嬷关系一直很好,知道张嬷嬷为人,才会把包袱交给张嬷嬷保管。但是,无论是奴婢,还是张嬷嬷,夜晚睡觉的时候,是和紫叶一块睡的。”

怀疑的苗头,一下子转移到了紫叶头上。

紫叶和尚姑姑一样一言不发,谁也不知道这个小丫鬟是心里有愧,发虚,所以不说话,或是说是小丫鬟已经是被突如其来的局面吓到不能言语了。

张嬷嬷这时又来了一句话:“或许,尚姑姑交给李嬷嬷时,包袱里并没有三十两银子。李嬷嬷不知道有没有当面与尚姑姑清点清楚?”

李嬷嬷连忙说:“当时,奴婢是与尚姑姑面对面清点清楚银子的。”

按照这两个婆子的意思,偷银子的,要么是尚姑姑,要么是紫叶。反正,这两个人,其中有一个可能不是小偷就是叛徒。要说是李嬷嬷自己偷的,那肯定也是不可能的。李嬷嬷私吞了就私吞了,何必在节骨眼上说出来。

“手脚不干净,叛徒——”李敏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嚼着。

听她说话的人,胸口里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两个士兵走过来,忽然架起了在那里不动的尚姑姑。

李嬷嬷、张嬷嬷以及刚才还很镇定的紫叶,全部脸上都闪过一丝惊慌,接着,全部垂下头。

“有什么话要说吗?”李敏问。

李嬷嬷埋低的脸与张嬷嬷低下来的头相互交换眼神:这下尚姑姑栽了,尚姑姑要说什么?

地上突然一个磕头的声音,众人一看,见磕脑袋的不是尚姑姑,而是紫叶。

紫叶道:“奴婢以为,尚姑姑不可能偷银子。”

“你这是想为尚姑姑求情?”李敏的视线落到这个不喜欢说话的小丫鬟头上。

“奴婢不是想为尚姑姑求情。”小丫鬟说话,还是,战战兢兢的,声音里忍不住哆嗦,“奴婢只是实话实说。尚姑姑如果想偷银子,早可以动手了,而且,不需要把事儿做的这么明显,被其他人发现。”

“因为她掌管本妃的财库,何必偷十两银子,找点什么名头,都可以把偷的银子转成支出掩盖掉,而且,这样做对她来说得不偿失,是用绳头小利换取大利。把财库打理好,得到本妃的绝对信任,远比偷这十两银子得到的利益大。”李敏嘴角微微一勾,俯瞰那小丫鬟的目光里略带了一抹沉思,“你在府里干了多少年?”

“回大少奶奶,奴婢自小被卖到护国公府,在护国公府里干活已有多年,所以,耳濡目染的多了,奴婢说的这些事儿,不过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儿,大少奶奶一听奴婢说,马上就明白了。”紫叶说。

张嬷嬷和李嬷嬷气得嘴都歪了,这个小丫鬟是干嘛,什么时候变成尚姑姑的同盟战友了,难道不知道,她们几个都是一开始在护国公府里的人,这会儿更该同仇敌忾。

“既然你说尚姑姑不是偷银子的,那你认为谁才是偷银子的?”

李敏这句话,让在旁听的泰庄主,心里都犯起来疑问。李敏为什么每个人一个人一个人问,而且,不问叛徒,却问起谁偷银子的事了。十两银子,有比揪出叛徒更重要吗?

山外那些追兵,不可能就此放弃的,不说利益熏心,皇帝如果事后知道他们知难而退,肯定也要把他们砍头。叛徒一日在他们队里,一刻都有可能给外面的官兵通风报信。

难道?

泰庄主突然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念头,虽然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但是,很快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应证了他的猜测。

山洞外忽然响起狼嗥的声音,使得山洞里所有人的注意力,一瞬间被吸引出去了。

几头狼,在雪地里拖着一个人,直接拖到了山洞里。把人拖到了李敏面前以后,几头狼松开了口齿,听从山洞外首领的命令退了出去。虽然,那个人的双腿身上,被狼攻击,咬的遍体鳞伤,可是,面孔可以辨认,身上的服饰也可以清楚显示出是孟浩明底下的人没有错。

跪着的几个丫鬟婆子中间,突然一人惊呼一声,两眼一翻,直晕了过去。

晕倒的人,是李嬷嬷。

张嬷嬷两双眼睛瞪的圆圆的,好像根本不清楚眼前发生了什么事。

在李敏的示意下,念夏拎了一桶冰水,直接泼到了李嬷嬷身上。李嬷嬷宛如惊弓之鸟,哗地一下,从冰冷的地面上挺起来,整个僵尸一样的动作。

“大,大少奶奶,王王王——王妃——”脸上那流水纵横的李嬷嬷,牙齿打着寒颤,字都咬不全,同时,却也不忘马上冲李敏跪了下来,“奴婢,奴婢不是不愿意说,是是是——”

“是你看见了装作没有看见。”

李敏这一句话,才真正让某些人的脸色哗然变了。

李嬷嬷不知不觉挪着自己的位置,所有人看的一清二楚,自称和张嬷嬷感情很好的她,突然间,朝远离张嬷嬷的方向撤退。

张嬷嬷像是呆了一样,犹如根木头扎在地上一动不动。

“你做什么?李嬷嬷!”张嬷嬷找回自己的舌头时,第一声炮轰向逃的远远的李嬷嬷,“是你背叛大少奶奶,你现在想诬陷我?!”

“才,才不是!”李嬷嬷脸蛋一红,“我怎么可能诬陷你,你不要恶人先告状!我都亲眼看见了,看见了你和他说话。”

他,指的是,地上躺着的那个被狼咬的士兵,最终导致这个士兵死亡的,不是狼咬的伤,而是,他自己咬舌自尽。

孟浩明这时向李敏单膝跪下,道:“是臣的疏忽,导致队里出现了叛徒,结果浑然不知,倘若不是大少奶奶英明,及时察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知道这人是什么来历吗?”

“大少奶奶今日刚和臣透露了这个信息,臣立马想到了可能是这个人。因为,此人的亲人,也是护国公府的家仆。”

原来,李敏中午虽然找了他们三个开会,没有在会上说明自己怀疑有叛徒,可是,孟浩明和她一样,在听大山说追兵如此之近的时候,一样在心里怀疑上了。李敏做决定时那抹犹豫和沉重,孟浩明看在眼里,知道有人和自己的猜想一样之后,马上着手进行调查。

没错,如果他带的人,都是久居京师外,那真的不可能与京师里的人有勾结。问题在于,他带的人里面,有一些是一家几口都在护国公府里工作的,这等于有可能通过自己亲人与京师里的人进行勾结。

破案的关键,当然是在他和李敏都不动声色,没有发出任何怀疑队里有叛徒的信号之下,对方肯定会继续留下记号给追兵。应该说这个留记号的人也很鬼,孟浩明哪怕在队里四处观察,一时也是难以抓住对方的作案证据。直到,白毫按照李敏的指示,让狼在他们的队伍周围进行戒严,谁在没有李敏的命令之下超出范围活动的,通通列为怀疑对象可将其捕猎。

果然,在马家父子遇难以后,这个内贼,第一时间肯定是要确定自己人的损伤情况,并且重新留下记号给陆续再追来的追兵。这一来,必定是要去发生雪崩的地方勘察。这个内贼,根本都还没有想到李敏他们已经怀疑有内贼了,才设了圈套让马家父子踩进去。

内贼的失利,直接导致了另一件事败露。

孟浩明说:“此人的家人,是护国公府里的家仆,是李嬷嬷亲口说的。”

所有人大吃一惊,只想李嬷嬷这句亲口说是什么意思时,张嬷嬷忽然站起来,伸出手直扑向那头跪着的李嬷嬷。那副凶神恶煞的面孔,无疑是要把李嬷嬷一口吞吃了。

李嬷嬷抱着脑袋在山洞里四处逃避,直到两个人,一块儿被士兵按住在地上。李嬷嬷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着说:“大少奶奶,你都看见了,她是叛徒,现在事情败露了,她就想杀了奴婢,杀人灭口!”

对李嬷嬷这顿哭诉,念夏只差没有吐出一口: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否则,怎么一直知情不报!害的叛徒一路得逞!

李嬷嬷继续辩解:“奴婢这也是没有办法,被她这个恶人给胁迫住了。尚姑姑交给奴婢的包袱,明明三十两银子,可是路上被奴婢弄丢了十两。奴婢如今身上身无分文,无论如何也弥补不上这个损失。张嬷嬷答应奴婢,不把这事告诉大少奶奶。但是,如果奴婢把她和儿子认亲的事说出去给人听的话,马上拿奴婢是问。奴婢真不知道她做了背叛大少奶奶给敌人通风报信的事儿,否则,不管怎样,哪怕因十两银子丢失做错了被大少奶奶责骂,奴婢豁出去了,都肯定会告诉大少奶奶的。”

“她说她和儿子认亲的事,不能被外人知道,你不觉得奇怪吗?”

“有。”李嬷嬷说,“但是,她对奴婢说了,说是因为自己之前犯了一些事儿,怕主子因为她私生子的关系,对她印象不好。”

这个人,是张嬷嬷的私生子,即是,张嬷嬷有原配的老公的,但是,后来和其他人鬼混生下来的儿子。

护国公府家规严格,其实怎么容得下这种人进府里。于是,要说起,张嬷嬷怎么进护国公府的。其一,孟浩明的人,不是第一次进京师的,之前,在护国公先前化妆先潜回京师的时候,这人因为跟着孟浩明到京师护主,曾经进过了一次京师。这人的父亲告诉过他,自己母亲是京师里的人。他带着寻找母亲的目的,在京师里委托人寻找自己的母亲。有个人,出于想报恩护国公府的目的,得知这件事以后,出手帮了这对母子一把。

这个人,正是提督府傅仲平的姨娘蓉儿。

蓉儿把张嬷嬷买下来以后,靠一些关系,帮助张嬷嬷进了护国公府。由于张嬷嬷做事伶俐,而且,照顾孩子有经验,据说曾经帮助过难产的产妇顺利生下孩子,很快受到了方嬷嬷的重用。方嬷嬷却是哪里知道,张嬷嬷是为了和儿子团聚,才进的护国公府,只当是这人是有可靠门路介绍来的,忠心耿耿,办事老道有经验,没有任何怀疑。

确实,张嬷嬷是想着到护国公府好好做事的,和儿子一块在护国公府里侍奉主子,平安过完这一生的。事情坏就坏在,当初,张嬷嬷跟随其他人分批通过燕门关时,被李莹看见了。

李莹与提督府的三姨娘蓉儿,自从在瑞祥轩那一次冲突之后,结下了仇怨,早就派人用力盯着蓉儿的一举一动了,甚至知道蓉儿为了报答李敏所做的一切,包括怎么把张嬷嬷弄进了护国公府里。李莹是认得张嬷嬷的样子,本来还想着什么时候拿这个事来生事,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到了。

和马家父子说了这事以后,马家父子拿到从李莹得到的消息,火速赶回了提督府。

傅仲平马上把蓉儿以及蓉儿身边所有的家奴吊了起来严刑拷打。蓉儿或许不说,蓉儿身边一些贪生怕死的,肯定招了。

张嬷嬷家里还有些什么人,一块都进了傅仲平的名单,变成如何逼使张嬷嬷背叛李敏变成叛徒的最有力的人质。

“那天夜里——”张嬷嬷见儿子死了,事情全败露了,跪在地上,脸色灰白,也就什么都招了,“我走在后面,和儿子走在一起,帮着打扫马车队留下来的痕迹。三姨娘当初送我们两个到护国公府的时候,说了,说过要我们努力帮三姨娘报答护国公府,我们都答应了。所以,当看见天空里有三姨娘平常和我们通信用的飞鸽过来时,我们没有怀疑,接了鸽子。”

蓉儿在后院里养的一群飞鸽,本来都是替傅仲平养着的,目的是以备不时之需。蓉儿帮张嬷嬷等人进护国公府,却不让护国公府知道这件事,主要原因,提督府和护国公府一直都是不冷不热的,她做这样的事,最好是在底下做,要是放在台上做,怕被傅仲平知道以后,对她的擅自主张颇有微词。

可是,蓉儿毕竟是看清了大局,始终认为护国公府才是大势所趋,为的也是为自己的男人傅仲平留有一条后路。除了帮张嬷嬷母子相认,蓉儿另一个出发点,当然是为了同时在护国公府里安排自己的一道眼线,作为备用。

傅仲平得知蓉儿平常用飞鸽和张嬷嬷联系以后,马上放飞了所有的鸽子,总有一只鸽子,到了某天能遇到张嬷嬷他们,把消息带给张嬷嬷。

张嬷嬷得知自己家人全部遭到绑架,要是自己不帮忙,家里人都得死以后,只好叛变了。

说来说去,张嬷嬷认为,自己和儿子的恩人是蓉儿,是提督府,而不是护国公府。

所有人听到这里,全部无话。

要说各自人内心里的私利,肯定是有的。有些人,不是从一开始进入护国公府,即认定了护国公府是自己一辈子的主子。只能说,张嬷嬷这个错,从一开始就是个错,护国公府招人时出现的纰漏。这个纰漏,还是在尤氏掌管护国公府人事的时候出现的。况且,如果不是发生了变故,张嬷嬷不一定叛变,或许和自己儿子,一辈子都还是护国公府的人。

凡事事出有因。最恶毒的人,无疑是把这一切利用起来的她的妹妹李莹。

“李莹出现在燕门关的时候,你们没有人告诉本妃?”李敏微眯起来的眼睛,扫过眼前一排人。这里面,大都是她忠心耿耿的家仆。

念夏和徐掌柜是不知道。尚姑姑是以为她知道了,因为孟浩明也看见了,应该有和她说过。孟浩明之所以没有说这件事,是觉得李莹不过是个女子,手里没有兵,什么都没有,办不成事儿,不成气候,哪比得上十爷,郭子达那些人。

“哎——”徐掌柜摇头,叹气。

孟浩明轻看了李莹,其实是理所当然的,是所有不懂得李莹的,都会做出的反应。

“臣只以为,尚书府三小姐,除了能认出大少奶奶身边那几个尚书府的人以外,没有——”孟浩明头一低,承认,“是臣掉以轻心了。”

“这事是怨不得孟旗主。本妃那个妹妹,本妃以前,常被她蒙在鼓里,吃了大亏。像这样,能把提督府姨娘都盯上,因一点小事记在心里头一辈子的,想必,除了三小姐,也不会有其他人了。”

念夏听到李敏最后那句话,要不是不合时宜,早一口大笑喷出来了。李敏形容的太准确了,李莹那个小气心思,天下一绝,连李华都比不过。

现在儿子死了,自己败露了,提督府肯定不会饶过自己的家人,张嬷嬷一头朝山洞的岩壁撞上去,因为活着已经毫无意义了。结果,当她要把脑袋撞上去一死了之时,被两个士兵再次按倒在地。

李敏冷冷地看着她那一心要寻死的面孔,嘴角微勾:“想死,本妃不是不成全你。可是,王爷和本妃说过了,护国公府最不能饶恕的人是叛徒。对待叛徒,只是让其死,太仁慈了一些。”

张嬷嬷喘着气,问:“你想怎样?”

“本妃其实不喜欢杀人。孟旗主,你有什么更好的法子解决这个难题吗?”

孟浩明一下子明白了李敏的意思,眉毛扬了一扬,答道:“回大少奶奶,野外不止野狼多,饥饿的野狗也多。把人,绑在树上,等着野狗来处理叛徒,王爷曾经也说,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照王爷的话做吧。”李敏淡然一挥手。

张嬷嬷的脸,这会儿比死更难看了。他们这是准备把她拖出去,让野兽撕下她身上每一块肉。

一块布塞进她嘴巴里,防止她和她儿子一块想着咬舌。她儿子的尸体一样不能幸免,被扔出去喂野狗。

没有人敢看一眼张嬷嬷的脸色,都知道她下场只有更惨。这是护国公府坚决不容忍叛徒的态度!

叛徒处置以后,李敏低头再看张嬷嬷给追兵留下来的记号。

这个记号,倒不难留,是在树干上,或是石头上,划出一个类似箭头一样的符号。为什么之前,队伍里一直没有人察觉呢?直到追兵临近,才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

可见,真是半点的掉以轻心,都能是致命的。

徐掌柜趁着其他人都把注意力放在张嬷嬷身上时,一把拉住念夏:“叛徒出一个,能出第二个。”

念夏那颗本以为此事就此解决的心,一瞬间再次吊了起来。

“可能能对大少奶奶完全忠心的,只有你我了。”徐掌柜说,“现在,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之前,大少奶奶对用小李子时,一点担心都没有。”

“为什么?”念夏问。

“因为大少奶奶,对小李子的底细一清二楚,但是,对队里很多人,像张嬷嬷,是一点底细都不清不楚的。所以,大少奶奶情愿相信小李子。”

【153】被抓

叛徒出现的事,终究是让队里的气氛变了。恐怕许多人,都没有想到自己身边的人就是叛徒。

“张嬷嬷是叛徒,你怎么想?”念夏突然间和紫叶这个小丫头走近了。以前只觉得这个小丫鬟胆小如鼠,但是,等这个小丫鬟为了尚姑姑挺身而出,才发现这小丫鬟不像自己之前想的那样懦弱无能。

“奴婢感觉,张嬷嬷对大少奶奶是在背后发了不少牢骚,和李嬷嬷很好。”紫叶声音依然很小。

“是不是觉得,最后李嬷嬷背叛了张嬷嬷?李嬷嬷也不算是什么好人。”念夏说这话时,可以扫到李嬷嬷一个人孤单的背影。

李嬷嬷现在在队里被孤独了,所有人都知道她帮着张嬷嬷做事。但是,李敏并没有把她赶出队伍,毕竟之前她确实不知道张嬷嬷是叛徒,只知道张嬷嬷的私事儿。

还有一点是,本来,尚姑姑遭张嬷嬷攻击的时候,她本可以不出声的,可是,她后来突然出声主动把银子丢失的事供出来,让自己身处危险,说明,她其实有悔过之心,在这个时候听说有叛徒出现,想到了张嬷嬷的可疑。

一事归一事。这个李嬷嬷并不是真心想背叛护国公府。杀一个人是容易,但是,如果杀了一个最不该死的,可能会在人心不稳的队伍里引起连锁反应。

现在,队伍里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

李敏叫来所有人,先是把紫叶这个二等丫头提为了一等,暂时替代了春梅的位置。尚姑姑照老样子负责管理财库,李嬷嬷协助尚姑姑处理事务,其余的惩罚处置等到了北燕再说。

队伍里所有人听见这个决定时,一方面能感受到女主子对于叛徒的零容忍,另一方面可以感受到女主子黑白是非清清楚楚,奖赏分明,该仁慈的地方尽显仁心。一群人慌乱的心里,不由重新感到了一股踏实感。最少,这个主子不会乱杀无辜。

李敏沉稳的视线扫过队伍里的每个人:“不要以为,找到了队里的奸细,我们的危机已经结束。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是黑风谷,那是一个亡命徒聚集的地方,后面朝廷的追兵并不死心,来势汹汹。本妃只想告诉你们,当个叛徒,当个奸细,或许容易,可是,既然你都能在本妃这里当叛徒当奸细了,对方能不怀疑你见风使舵哪天再次来个内里反?把你收拾掉只是迟早的事情。所以,护国公府决不容忍叛徒,既不容忍自己内部的叛徒,也不会容忍从对方来的叛徒。”

一群人仔细想她这话绝对是真理。搞了叛变,等于品格坏了,宣告天下你是个不足以被人信任的人,还能有谁愿意再信任你。当叛徒,是自掘坟墓的行为,是愚蠢的行径。

泰庄主欣然点头,望着李敏的目光里又多了一分赞赏的锐意。他身旁的大山,则不言不语。

说回到京师提督府,马家父子惨死以及两个奸细的尸体在雪山被发现的消息,相继被传回来以后,实在是让提督府主人难以坐安。

傅仲平在书房里来来回回地走着,自昨晚收到消息以后,他起来后睡不着了。

旁边一个新纳的宠妾给他倒了杯水,他一把将其推开,瞪了眼。

那小妾知道他为什么心情不好,跪下来说:“妾身和三姨娘不一样。”

傅仲平冷哼一声,坐下来,让她就在自己面前跪着。手指头敲打茶几,心里头的烦闷不言而喻。得力大将死了,追逃的线索断了,他现在手里决胜的法宝一下子全没了。难道要轮到他自己像郭子达一样亲自出征?

话说那个郭子达真够狡猾的,关键时刻把他的人当成了探子,自己留在后面观察动静,保全了自己,坑死了他提督府的人。

院子里穿过一个人影,走来的侍卫在门前跪下,对着帘子里的傅仲平说:“大人,人带来了。”

“带进来!”傅仲平大手一挥。

穿过院子的两个孔武有力的婆子,拖着一个满身伤痕的女子,像拖麻袋一样抛进屋里的地板上。仔细看,那张娇美的五官不是三姨娘蓉儿又能是谁。

蓉儿扑倒在地上,她的双脚被打断了,没有办法站立,口角流的一条干涸的血迹。抬头,看到傅仲平,蓉儿冷冷地发出一声笑:“恭喜老爷。”

傅仲平一刻心头某个伤疤被揭开了,脸膛大怒:“贱人,还不知死活!”

“莫非蓉儿对大人说的话有错吗?恩将仇报,最终命丧黄泉,老天爷果然是开眼。”

“你自己对护国公府做的,还不是恩将仇报的事?”

蓉儿对此眉眼稍稍一沉:“妾身只能说,妾身跟错了一个男人,本以为这个男人顶天立地,结果,原来这个男人不过是某人的一条走狗。妾身苦苦相劝其不要变成狗都不成——”

傅仲平站起,猛的那手犹如铁爪,抓起她细嫩的下巴,一瞬间把她骨头捏碎的力道:“你知道,本官有多宠你吗?之前为了你,把自己夫人都得罪了。结果,你就这样对待本官?”

“那是大人之前心身并没有受到利益诱惑,现在大人的心灵,已经被利益这个魔鬼吞噬。大人,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蓉儿是对的。”蓉儿对着他的眼,眸子里没有一点畏惧。

傅仲平冷笑:“你放心,本官会留着你这条命,看看,是你对,还是本官对。这个天下,是谁的。你和本官都看清楚了。”

说罢,放开了她的下巴,对旁边站着的小妾说:“你把三姨娘扶到房里好好时候。”

“妾身遵命。”小妾低头答应。

傅仲平官袍一挥,出了门,骑着马是进了屋门,去见万历爷去了。

那日清晨,由于万历爷身子不是很舒坦,没有上早朝,在屋里拿着折子看时,听说傅仲平来了,忽然对身边的张公公说:“朕听闻,近日京师里出了一样稀奇的东西,正好可以解决朕这个眼睛老了看不清东西的毛病。”

张公公一听皇帝突然问起这个,愣了一下,随之双手抱拱,恭敬地回答:“皇后娘娘让人给皇上是在市面上寻找了这样东西,听说叫做眼镜,放在奴才这儿搁着,皇后娘娘说,只等皇上哪天觉得眼睛不舒坦了,让皇上试试。”

“皇后自己没有试吗?”万历爷问。

张公公答:“皇后娘娘说自己父亲眼睛也不大好,用了这个眼镜,确实是看东西清楚多了。”

“原来是老岳丈用的东西觉得好,想献给朕不好启齿,干脆交给皇后了。”万历爷眼睛里似乎荡漾起一丝许久未见的笑意。

在张公公看来,皇帝的心情犹如京师里这几日降下来的大雪,早些天,是天天阴霭不散。今日,终于露出点阳光的样子。

傅仲平垂手低头弯腰进入皇帝的屋子时,刚好碰上张公公捧着个银盘,上面放着皇后说的眼镜走进皇帝的屋子。傅仲平只差没有突然跌破眼球地爆出一句惊问:这是什么?

到了屋里,等万历爷试戴皇后进献来的眼镜时,傅仲平一直站在旁边努力隐忍。

“咦!”万历爷突然发出了一声惊异,鼻子上戴了这个古怪的东西,一开始有些重量似乎不太适应,可是眼前突然变的和年轻时一样清亮的世界,让万历爷整个人精神焕发,油光满面,雾霭的天顿时消失的干干净净。

明亮的世界和模糊的世界,果然是很不一样的。

“哎呀,傅仲平,原来,你老了这么多。”万历爷忽然看清楚了屋里的每一样东西,直接对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傅仲平发出了一句评价。

傅仲平一张脸全红了。他能不老吗?他都多少岁了。话说做到他这个官位的,不是皇亲国戚,肯定是要靠年龄来积累的,老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万历爷之前不说这个话,突然爆出这一句话,好像是说他老了没有了能力似的。

“臣,臣——”傅仲平再想到自己的失利,很快联想到皇帝或许说这句话是给他台阶下,马上识务地跪下来,承认,“臣自知没有能办好皇上叮嘱臣办好的差事,来玉清宫请皇上降罪的。”

万历爷并没有让他起来,不,是好像根本没有听清楚他说什么话,自顾戴着眼镜,感受这个新东西给自己内心和身体带来的震撼,嘴角里溢出:“这东西是好东西。为什么朕以前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