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场小说上一章:北平无战事
- 官场小说下一章:二号首长 1-4 全集
第八十章
这一上午,舒彦做了很多事。她见了黎兆林一次,交换情况,告诉他下一步该做些什么。然后,她赶到了广电大厦,通过关系复印了访客记录。广电这个单位比较特殊,被列为军事禁区,门口由武警把守,除非持有工作证或者会客证,否则根本进不去。此外,她又在广电找过很多人,和他们谈了一些情况。临近中午,她正考虑是不是约个人吃饭,同时了解点情况,电话突然响起来,是黎兆林打来的,他已经将银行卡的来往账单打印了,并且通过关系,搞清了汇款行的情况。事情非常凑巧,接受这笔汇款的那个职员,和黎兆林的关系不错,因为对方是汇给黎兆平,所以,她特别留意过。据她说,汇款人只有二十多岁,很年轻。当时,她输入对方的身份证号码时,就有些疑惑,看身份证号码显示的年龄,应该四十多岁了,怎么看上去这样年轻?舒彦觉得这个情况非常重要,沿着这条线索往下挖,说不定会有大收获,便和黎兆林约好一起吃午饭,并且商量一下具体方案。刚刚挂断电话,手机再一次响起来,是王宗平打来的。她接起电话,就听到王宗平说,是舒彦吗?她说,是。王宗平说,你马上来一趟。她问,现在?王宗平说,最好快点。然后将电话挂断了。她一面开车往市委赶,一面给黎兆林打电话。她叫黎兆林带着那些东西,立即赶到市委去。她赶到市委时,黎兆林已经等在门口。她拿过那些材料,正准备走,黎兆林叫住了她,问她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舒彦停下来,略想了想,问,你和那个银行职员的关系怎么样?黎兆林略愣了一下,然后说,这种事很简单。舒彦说,别吞吞吐吐,直说吧。你是不是给了她一笔钱?黎兆林说不是,只是以前和她有过来往。舒彦说,看来,你这个证据在法庭上会有些麻烦。这样吧,你想办法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想办法搞到周小萸的照片和签名,拿给那个银行职员辨认。第二,去银行找关系,看能不能拿到办理这笔业务的录像资料。所有银行都有录像资料的。黎兆林答应一声走了,舒彦重新上车,将车直接开了进去。来到王宗平的办公室,见他正埋头吃盒饭。舒彦说,这么艰苦吗?王宗平抬起头来,并没有答她,而是朝里面指了指。舒彦会意,向他挥了挥手,直接走到那扇门前,伸手敲了敲,然后推门进去。彭清源见到舒彦,立即说,小舒,来来来,一起吃。他面前的茶几上,早已经摆了两份盒饭。他说,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口味,我让宗平去食堂打了两份。你喜欢哪份就吃哪份。
第八十一章
舒彦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来,并没有挑,任意拿起一份,吃起来。彭清源说,第一次吃市政府的工作餐吧?舒彦说,准确地说,是第一次吃市委书记请客的盒饭。彭清源用筷子在她面前点了点,说,你这是骂我小气?又说,口味怎么样?不会比外面小摊上的盒饭差吧?舒彦说,当然不能差,外面小摊上的盒饭,是给像我这样的人吃的,市政府食堂的盒饭,是给父母官吃的,如果差了,那是对人民的犯罪。彭清源将那盒饭吃得干干净净,喝完了汤,又美美地抽了一支烟,舒彦才将饭吃完。王宗平进来将饭盒收走,再给彭清源续了茶水,也给舒彦沏了茶,谈话算是正式开始了。彭清源说,我听宗平说,你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说说看,你怎么会有那样的想法?舒彦又拿出一份复印件,这是周小萸前往电视台拜访黎兆平的记录。舒彦指着复印件说,你注意一下这两份记录的时间。这是周小萸去见黎兆平的时间,六月十一日,汇款时间是七月二十三日上午十点二十三分。两个时间相差了一个多月。我仔细调查过,周小萸认识黎兆平是五月初,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间,你是很清楚的。周小萸也承认,他们只见过两次面。从五月到七月二十三日,这笔汇款完成,周小萸只有惟一一次去电视台见黎兆平的记录。彭清源问,这能说明什么?舒彦说,假如说,周小萸汇出的五十万,确实是黎兆平授意的,那么,黎兆平提出这项交易的时间,应该接近汇款时间。周小萸说,黎兆平是当面要求她汇款的,并且是在自己的办公室提出这项要求的。这就出现问题了,要么,周小萸还有另一次没有登记的拜访记录,要么,周小萸说了假话。她不可能在黎兆平提出索款要求一个月后再汇出这笔钱。而周小萸汇款的时候,比赛进入尾声,前三名,已于两天前产生。此时,周小萸再给五十万,要求黎兆平操作吴芷娅进入前三,非常荒唐。彭清源说,这几样东西,好像并不能说明什么。舒彦说,我还得到一个消息。据说,周小萸一直想让吴芷娅当主持人,但黎兆平坚决不同意。不可能吧?彭清源说,我听黎兆平说过,这件事等过完年再解决呀。怎么说他不同意?舒彦说,问题就在这里。在这件案子中,我们接触到的所有与此相关的信息,似乎全都有两个完全对立的版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人制造了另一个与事实完全相悖的版本?目的何在?彭清源说,可是,我看不出这些与你那稀奇古怪的想法有多少联系呀。
第八十二章
确实很难联系上。舒彦说,不过,我们可以做一些推理。比如说,按照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被认为是事实的方向作一个推理。周小萸为了让女儿吴芷娅进入雍城之星前三名,求到黎兆平,黎兆平要求对方付五十万。周小萸通过银行给黎兆平的银行卡上打了五十万。但是,吴芷娅最终没有进入前三,仅仅止步于第四名。在黎兆平看来,第四名和前三区别不是太大,可周小萸不干了,愤而将黎兆平举报。彭清源显然想说什么,舒彦却制止了他,沿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下去,这就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事情发展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说,周小萸向谁举报的?显然不是向省纪委,也不是向哪个区的纪检部门,甚至不是向省市反贪局,不是向广电局纪检组。我通过关系,查过省和市两级举报登记,没有周小萸的举报登记记录。那么,周小萸直接向龙晓鹏举报的?且不说龙晓鹏表面上和黎兆平的关系很好,就算是公事公办,龙晓鹏也不应该抓这件事。一件五十万元的案子,根本轮不到市纪委插手,只要将举报信转给广电局纪检组就行了。其次,就算要调查这件案子,也不是先双规,而是先摸一摸底,这笔钱,到底是黎兆平索要的,还是有人栽赃的。彭清源站起来,叼着烟在房间里踱步。舒彦继续沿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她说,由于纪检部门的工作性质非常特别,龙晓鹏的做法,是否完全不符合规定程序?也并不一定,在几种情况下,他的做法是符合程序的。哪些情况下?第一,中纪委直接下达指令。第二,省纪委下达指令。第三,某位相当级别的领导下达指令。如果在这三种情况下,由市纪委来调查一名省里的干部,程序上就不存在越级问题。但是,这也需要走正常的立案手续。就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个立案手续不存在。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此案属于秘密调查。中纪委、省纪委以及某位相当级别的领导下达秘密侦查命令,都是合法的。似乎也只有这一种解释,才能体现此案没有立案没有上级部门领导知道这一事实。彭清源接过了话头,说,你的推理是,中纪委不可能为了一个五十万的行贿举报下达秘密侦查的命令,省纪委同样不会为了一个标的五十万的案子下达秘密调查指令。剩下来,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个指令,是由相当级别的领导秘密下达,指定侦办的。对,只有这一种可能。舒彦十分肯定地说,是相当一级的领导干部指办的,甚至可以肯定,这个领导干部不是市里的。否则,此事不可能越过你这个市委书记。彭清源问,这就是你的结论?
第八十三章
舒彦说,再更进一步推理,一件五十万的案子,上面绝对不会交办,最多也就是批转。如果一定是交办,那也就说明,这个五十万的案子,只是一个突破点,而不是真正的目标。彭清源问,那真正的目标是什么?舒彦说,如果我的猜测不错,应该是清水塘安居工程和融富中央国际项目。彭清源皱了皱眉头,说,这两个项目有什么问题?清水塘项目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那是前期遗留的问题,与黎兆平无关。融富中央国际是我亲自抓的工程,才刚刚启动,能有什么问题?舒彦说,你想过另一种可能吗?马上要召开的两级党代会。彭清源沉默了,点起一支烟,猛吸了几口,过了足足几十秒,才说,这不太可能吧?舒彦说,我也但愿不可能。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是大事了。这个我们不讨论了。彭清源说,说说你下一步的打算。舒彦坦率地说,我从没办过这样的案子,还真有点不知所措。不过,有人给我提过几个建议。彭清源的眉毛一跳,说,说说看。舒彦说,有人提过两个建议,第一,现在正在选省党代会代表,可以让黎兆平当选为代表。黎兆平一旦有了党代表身份,这件案子,就必须向省委办公厅汇报,就得摊到桌面上来见阳光,否则,就只能释放他。这是一个逼专案组将案情公布的办法。第二个办法,立案侦查龙晓鹏。现在的领导干部不经查,一查准有大问题。龙晓鹏在查黎兆平,我们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查龙晓鹏。他很清楚自己是不经查的,一旦知道此事,他背后的暗线,肯定会动起来。彭清源并没有说可以或者不可以,仍然在房间里踱步。舒彦无法判断他的真实想法,只好按照自己的思路往下说,另外,我可以作为黎兆平的委托律师介入此案。按照法律规定,作为受托律师,我有责任保证我的当事人在接受审查以及审判等司法程序中,得到合法公正的待遇,不被任何超越法律允许行为的滋扰。只要我取得了这样的权利,我就能在许多方面,与专案组交涉,并且有权询问诸如周小萸等当事人。彭清源停下来,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又开始踱步,走了几步,再一次停下来,抬起一只手,指着她,说,你的想法不错。可是,你所说的这些,适用于一般案件,对于双规案件,我不能确定是否适用。你是律师,接触的案例很多,你知道有这样的先例吗?舒彦说,我确实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先例。不过,以我对法律的了解,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规定双规案件不受包括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其他法律的约束。那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双规案件中,相关法律也是适用的。
第八十四章
法律方面的细节,彭清源并不十分了解。他问舒彦,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舒彦说,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类似案件,所以不十分了解情况。以我的经验来看,就算我拿到了什么手续,也不一定能直接介入此案。我想,惟一的好处,是给他们一些压力,同时,对黎兆平有点保护作用,使得他们用刑的时候,不敢太疯狂。彭清源说,你出去等一会,我打个电话。舒彦立即起身,来到外间。王宗平的办公室摆了一张折叠床,他已经睡着了。舒彦没有惊醒他,轻手轻脚走到沙发上坐下来。过了十几分钟,彭清源打开门,冲着她招手,她又走进彭清源的办公室。彭清源说,我刚才给省检察院的薛检察长打了个电话,他说,除非有确切的证据说明被双规人受到了非公正待遇……舒彦连忙拿过自己的包,说,我有证据……彭清源制止了她,说,如果是这样,你现在就去薛检的办公室,该怎么做,他会告诉你的。舒彦向彭清源告别,赶到省检察院。作为律师,她常常出入这里,对里面的结构很熟。检察长薛有天,她是熟悉的,只是没有深交。平常若想见薛有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预约。因为彭清源打了电话,事情自然就容易了,薛有天推了几件事,在办公室里等她。见了面,薛有天和她握手,又亲自为她沏茶,然后才问道,黎兆平的事,我也听说过一点,到底是怎么回事?舒彦知道,薛有天喜欢钓鱼,黎兆平为了搞好与某些官员的关系,在青鹿山买了一个鱼场,专门让人钓鱼的,薛有天是那里的常客,和黎兆平的关系不算差。但是,作为检察长,黎兆平的事出了这么长时间,他从没有主动过问,似乎也在避嫌。这次之所以主动问起,很可能与彭清源的电话有关。也可能仅仅只是一种客套。这些人,都是手握重权的人物,能够取得他们的支持,事情就要好办得多。舒彦将案情简要地介绍了一下,薛有天说,小黎会要她五十万?这事好像不太可能吧?舒彦说,这件事有几个疑点。疑点之一,黎兆平有很多信用卡借记卡,周小萸打钱的这张卡,是黎兆平的工资卡。因为是工资卡,这张卡的卡号,不具有保密性。工资只占黎兆平正常收入极小的部分,因此,他从未使用过这张卡,卡由他的妻子陆敏保管,陆敏也几乎不用这张卡。就可以查阅的数据来看,除了电视台按月支付的工资和这笔五十万的汇款,再没有第三宗业务。这张卡,几乎没有消费纪录。也就是说,这张卡,基本是死卡。疑点之二,据说,周小萸送钱以及举报,都因为一件事,她希望女儿进入雍城之星前三名,然而,汇钱的时间,比雍城之星第四名决出,晚了两天。也就是说,结果已经出来,她却汇出钱去争取改变已经有的结果,已经不具有可操作性了。疑点之三,周小萸说钱是她汇出的,但我们怀疑,这笔钱是另一个人汇出的。有关这一疑点,目前还在调查,没有最后证实。
第八十五章
薛检察长说,有关这类情况,高检是有规定的。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当事人知道这笔钱,因为这类做法不能排除栽赃陷害的可能,因此,只能进行调查,而不能立案。如果仅仅只是这么个情况,黎兆平的案子是根本不存在的。这里面,会不会还存在你所不了解的情况?舒彦想说清水塘和融富中央国际工程的事,转而一想,别搞复杂了。还不清楚薛有天的背景,他如果知道有这样的大背景,会不会退了?她说,肯定还有很多我所不了解的情况。不过,就这件案子而言,他们目前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希望通过审讯黎兆平得到相关证据。这是典型的有罪论。薛检察长似乎不太相信会出现这样的事,说,按理说,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呀。会不会还有别的证据?舒彦从包里拿出一只U盘,对他说,我这里有一些证据,证明他们正在对黎兆平刑讯逼供。他们审讯的目标,也只有我说的受贿五十万,并没有别的。薛检,你要不要看看?薛有天指了指办公台前的电脑,说,那就看看吧。舒彦走到他的电脑前,熟练地将U盘插入。她将得到的资料进行了剪辑,分别存在好几个U盘中。她知道,如果将原始资料送给领导,一是会暴露现场有人录像这一事实,二是太过冗长,领导没有时间看完。向不同的领导汇报,需要不同的说词,所以,她分别做了几个汇报方案。这次,她的目的在于证明黎兆平受到刑讯,里面只有龙晓鹏打他的几个关键镜头。看过之后,薛有天勃然大怒,骂道,胡闹,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无法无天了?舒彦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等着薛有天。薛有天思考片刻,对她说,这样,你写个报告。薛有天显然在考虑这个报告怎么写,停了好几秒钟,才继续说,你这样写,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介绍一下黎兆平案的相关情况。不要指名是被双规,注意强调一下汇款的情况,用词上,可以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既像是受贿案,又像是被人栽赃。至少,让人觉得有栽赃可能存在。第二部分,有一个不太明确的证据证明黎兆平受到刑讯。你现在这个证据不行,有人从严密看守之中,把这样的证据交给了你,会连带引出另外的案件,事情就麻烦了。何况,不到最后时刻,这样的证据,你不能提供。你能不能找一个更像是从远处拍到或者看似偶然获得的证据。比如透过长焦镜头拍到的照片。第三,你作为代理律师,请求对你的当事人进行保护。这个报告,你最好今天就写好交给我,明天上午的检察长例会,我会提出来讨论一下。
第八十六章
舒彦打开随身带的大包,从中掏出一个文件夹,准备拿出什么东西。但听了薛检的话后,她又将文件夹放了进去。做了这么多年律师,舒彦早已经成了江南省十大知名律师。有人说,她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她有一张漂亮的脸蛋,肯跟法官上床。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只要是成功的漂亮女人,人们往往会想到她的成功之路,是从床上铺出来的。只要你漂亮,只要你肯跟男人上床,你就一定能成功。或许确实有人这样成功了,也或许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捷径,但床上之路,只不过是一条路而已,和别的什么路,并无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你所走的每一步,是否跨对了,是否到位了。就如现在这件事,舒彦早在前一天,便将所要做的一切准备好了,她从来都不打无准备之仗。此前,她已经想到,若想更进一步深入此案,自己就一定要以律师身份介入。而以律师身份介入的惟一途径,便是取得许可。但是,到底得到谁的许可?她心中并没有明确目标,这个许可,可能来自法院,也可能来自检察院。当然,既可能是省高院或者省检,也可能是市中院或者市检。因此,她早已经准备了四份报告,以备不时之需。刚才,薛检说话的时候,她就准备将报告掏出来递上去。只不过,她的报告,和薛检刚才所说,有些出入,她才改变了主意,将报告放回了包里。这个细节,薛检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脑子还在高速运转,并且很快意识到,这个报告,似乎没有必要如此繁复。他对她说,算了,我想还是简单一点。你就说,作为代理律师,你和你的委托人,怀疑你的当事人受到了非公正待遇,请求对办案程序进行法律层面的监督。这和舒彦最初的设想一致了。但她仍然没有将那份报告拿出来,她需要薛检最后确定。薛检想了想,最后认同了这一方案,她才将报告拿出来,双手递给他。薛有天颇有点吃惊,接过报告,匆匆扫了一眼,果然是简简单单几行字,正是他最后确定的方案。他看报告的时候,眼睛越瞪越大,视线慢慢从报告移到了舒彦的脸上,似乎要将她的面容牢牢记住一般,盯着她,看得十分仔细。舒彦有点不好意思了,说,薛检,我脸上有什么?薛有天说,有,有四个字,令人震惊。舒彦妩媚地一笑,说,薛检,你真会开玩笑。他说,难怪你会这么出名。一个人取得成功,肯定有它的道理。怎么样?到我们这里来当我的办公室主任,先给你一个正处级,过一两年,我提你副厅。干不干?舒彦说,薛检,你太抬举我了,我哪里是干这个的料?
第八十七章
王宗平从彭清源的办公室里出来,立即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听了一下,没人接,他将电话放下来,抓过鼠标,开始在电脑上玩牌。面前的电话响起来,他接听了一下,说,今天没时间,老板已经安排了。随即将电话挂了,接着玩牌。牌局刚刚开始,手机响了,他拿过手机挂断,然后回了一条信息:过二十分钟打过来。彭清源拎着公文包,从里面的办公室出来,站在门口对他说,你在这里等一下?王宗平说,电话没接,估计一会儿会打过来,我等一下。彭清源说,我先走了,有事打我的电话。说着,走出门,王宗平仍然坐在电脑前玩牌。桌上的电话响起来,他看了一眼号码,并不理会,继续玩牌。电话长时间没人接听,挂断了,没过一会儿,又响起来。他再次看了看号码显示,接起来,夹在耳朵和肩头之间,继续玩牌。他问,干嘛呢?不接我的电话了?对方说,刚刚在隔壁讨论案子,没听到。王宗平说,晚上有时间吗?去三十八楼打牌。对方有点犹豫,他便说,怎么,有安排了?对方连忙说,没有没有。就算是有,老同学具有绝对优先权。都有哪些人?王宗平说,我整天忙得像陀螺,哪有人?人你来约。房间我已经订了,我们今晚喝剑南春。三十八楼这个俱乐部虽然没有名称,但每个房间是有名称的,这名称也是黎兆平取的,分别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军用车牌系列,一个是全国名酒系列。俱乐部共有两层楼,分别是三十八楼和三十七楼。三十七楼,被分成了两个区,甲区和乙区,三十八楼也是两个区,丙区和丁区。其中甲区的第一间豪华房,酒名叫茅台,序号是甲零一。九十年代中国军牌中,甲零一是中央直属。当初,舒彦觉得这种取名方法怪异,很不妥,没料到效果出奇的好,人们相邀约,一句话就可以说清,并且好记,喝五粮液。好久没喝杏花村了,咱们也来当一回牧童吧。你这个著名的酒鬼,当然只能与酒鬼为伴。接电话的是王宗平的大学同学冷青。这位老兄上错了学校,因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当福尔摩斯,岂知阴错阳差,进了师大中文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学校当老师,可是老不安心。后来,王宗平当了市委副书记的秘书,这位副书记恰好分管政法,王宗平近水楼台,帮冷青的忙,将他调进市公安局刑警队,现在是刑侦支队的一名中队长。冷青说,现在都是下班时间了,大家都有安排,临时约人恐怕不容易。
第八十八章
王宗平说,我难得有一点空闲,就想玩两把。我不听你这些鬼话,你现在就出发,在路上约。总之,你今天如果约不到人,我把你的头拧下来当球踢。冷青又问,要不要我过去接你?王宗平说,不用,我自己过去。说过之后,挂了电话,一边关电脑,一边拿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他将手机夹在耳边,手机那么小,他竟然夹得稳稳的,不过头偏得非常夸张,看上去怪怪的。他的手并没有停,而是在清理公文包。电话通了,传来是一个嗲嗲的女声。说,宗哥,你在哪里?王宗平说,我在办公室,你过来接我吧。对方仅仅说了一个字,好。挂了电话。放下电话,王宗平开始集中精力清理自己的办公桌和公文包。王宗平是个讲究条理的人,他所有一切,都需要整理得有条不紊。如果遇事紧急,他不得不匆匆提着杂乱的公文包出门,心里会一直有什么东西梗着。比如他的钱包,一定是多层的,哪一层放什么东西,他早已经设置好,绝对不会乱,用的时候,是极其方便的。当然,这样也会有一个麻烦,比如打出租车,司机找回来的零钞,他得分门别类在钱包里放好,往往比别人需要更多的时间。有时候,同行的人在车下等着,连出租车司机都不太耐烦了,他还在清理自己的钱包。朋友们笑他,前世一定是女人托生,甚至是女人,也没有他仔细。当然,他这种性格也有一大好处,跟在领导身边,领导需要什么,他往往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因为这种性格,他的朋友中,便传说着一个关于他的故事,说他做爱的时候,也一定要仔细。有一次,他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带到了宾馆房间,两人开始是激情四射,难以抑制,但进入关键程序的时候,麻烦来了。那女人急呀,两人还在接吻,她便开始脱自己的衣服,也脱他的衣服。一边脱一边扔,结果扔得宾馆房间里到处都是。两人终于赤诚相见,女人便在床上躺下来,等待着他的驰骋。左等右等,没有动静,女人觉得奇怪,睁开眼一看,见他全身赤裸着,在旁边那张床上叠衣服呢。女人好生奇怪,不动声色地看着他。他将两人的衣服从地上床上捡起来,仔细地叠好,她的衣服摆在一个位置,他的衣服摆在另一个位置。他的衣服还没叠完,女人已经烦了,将那些叠好的衣服抖开,穿在身上,扬长而去。这故事在朋友圈子里流传,他既不否认也不承认,谁也没法证实。等他清理好自己的物品,提着公文包下楼,在门口等了一下,才有一辆红色奇瑞停过来。他打开车门,坐上去。驾车的女人很年轻很漂亮,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她叫阳春玉,自己开一间广告公司。圈内人都知道,她这间广告公司的业务,大多是王宗平介绍的。
第八十九章
去哪里?阳春玉问。王宗平说,去三十八楼。阳春玉显然有点不太乐意,犹豫了片刻,还是启动了汽车。他们到的时候,冷青已经坐在里面。冷青说,玉儿,你越来越年轻漂亮了。看来,你这棵草,种在宗哥的田里,是种对了地方。阳春玉说,你的田里,草种得太多了,所以,田都瘦了。冷青说,有什么办法?我没有家草呀,野草比较吸肥。王宗平坐在一旁,一言不发。如果是初次相见的人,说不定认为阳春玉和冷青是一对,绝对不会将她往他身上联想。阳春玉和冷青调侃了几句,王宗平从面前的茶几上抽出房卡,递给她,说,你去点吃的。冷青说,不用了,服务员一会儿会来的。王宗平没有说话,伸出的手也没有收回。阳春玉十分识趣,接过卡,问冷青,冷哥,你想吃什么?冷青说,我无所谓,只要能把我喂饱就成。王宗平说,替我点一个鲍汁捞饭,辽参汤。给冷青也来一样的吧。阳春玉说了声好,迈着轻盈的步子,嘴里还哼着小调走了,离开时,将门轻轻地带上。冷青已经意识到,王宗平是有意将阳春玉支开的。今晚约自己来,并不完全是为了打麻将,而是要谈重要的事,便正了正身子,面对着王宗平。王宗平说,省人民医院有个叫周小萸的,你认识吗?冷青既不说认识,也不说不认识,而是反问,有事?王宗平说,你去查一查她。冷青说,行。过了一会儿,见王宗平不说话,便又问了一句,查什么?王宗平说,能查的都查。冷青本想再问几句,嘴已经张开了,却将话语又咽了回去。他知道,没有必要问太多,如果能说,他早就说了。既然他不肯说太多,肯定是有些话不能说,自己问了,反倒显得不成熟。果然,王宗平又说了一句,有什么情况,随时和我联络。然后,将话题转了。问冷青,最近有什么好玩的事。冷青说,最近没什么新鲜事。也不是没有,主要是我没有去关心,雍州新城的案子,搞得心烦。冷青提到的雍州新城案子,指的是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案。这件事王宗平是清楚的。雍州新城是雍州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之一,雍州新城一期,平均售价只有三千一百元,二期平均售价也只有三千六百元。这样的价格,在雍州中心区,连买八十年代建的旧楼都不够。人们自然会算账,如果在中心区有一幢七十平方米的旧楼,出租后,月租金可得一千五百元。若在雍州新城买一套百平米的新房,单价在三十万上下。首期十万元,再以城区旧房的一千五百元交月按揭,等于用十万元,便买了一套新房。所以,雍州新城的销售极为火爆,首期三千套住宅,半个月不到,就售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