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没怎么睡好过,明明很困,却怎么也睡不进去,这点让她很烦,更让她烦的是,她心里居然在忐忑。
穆冰莹又翻向另一边。
几分钟后,觉得自己一定睡不着了,起身下床,走到堂屋,看了眼墙上小挂钟。
下午两点半,他们才走了一个小时。
一般午觉要睡一个小时,再聊天,再从农场走过来,起码要到三点半,才能见到沈先生。
穆冰莹舀了井水洗脸,冰凉的井水接触到皮肤,提神醒脑,驱散了困意,也驱散了紊乱的思绪。
走进厨房,从咸菜缸里拿出一把雪里蕻,放到水盆里浸泡,又拣了两个夏山笋,剥了皮,焯水去苦味。
笋焯好水了,穆冰莹把雪菜拿到井台洗了几遍去盐味,用力挤干水分,切成小段,放进搪瓷盆里,再把笋切成丝,一起放进去,盖上菜罩。
中午的饭菜几乎都吃光了,晚上食堂不开火,她准备去外面摘个成熟的南瓜,一半用来煮南瓜粥,一半参白面做南瓜馒头,搭配雪里蕻炒笋丝。
光吃稀饭不抗饿,明早上家里人都得上工,吃了馒头,才有力气干活。
穆冰莹拿了剪刀走到门外,挑了颜色最红,个头最大的圆南瓜剪下来,抱进厨房,洗干净之后放在砧板上,对半切开,用勺子慢慢挖着籽瓤。
这是一件可以让人逐渐冷静下来的工作。
每挖一勺子,随着籽粒离开南瓜,她感觉心里乱七八糟的忐忑,也跟着被挖干净了。
只是在她决定嫁人的时候,来了这么一个比较合眼缘的人,但是合眼缘不代表就有姻缘。
穆冰莹想开这一点,状态便回到了之前,心情变得轻盈起来。
把没去皮的半个南瓜切成块,再把另半个去皮,切块放到煤炉上蒸,趁着蒸熟的空隙,拿着挖出来的南瓜籽到井边,仔细洗掉上面沾到的瓤,而后铺在耳房窗台上晾晒,留出颗粒饱满的籽做种子,剩下的晒干后炒了当瓜子吃。
“你没睡?”
“蒸什么,这么香。”
穆家人陆陆续续起床,围到井边洗脸醒神。
穆冰莹拿着洗干净篦子和蒸布走进厨房,“蒸了南瓜,准备揉面做馒头。”
董桂红想说中午吃了那么多好的,还蒸什么白面,喝点稀饭垫巴垫巴算了,但想到闺女中午没睡,肯定是想找点事做,便将话咽了回去,“行,你做吧。”
“妈,我把西瓜捞出来,估计农场那边快来人了。”王雨娟没心思管小姑子做白面还是玉米面,她只关心等下要听到的答案。
“捞吧,应该……哎!沈先生,来啦?”
全家人一齐望向门外,看到沈聪面带笑意走过来,心里顿时稳了稳。
王雨娟喜道:“沈先生,我刚准备把西瓜切了等你,你就到了,真是赶巧。”


第17章
听到热情的话,沈聪露出笑容,“那我真是赶巧了。”
“可不是,沈先生,快进门。”
一家人忙着把沈聪迎到客厅。
董桂红把西瓜对半切开,拿了条干净的湿毛巾覆在瓜面,递到沈聪跟前,“沈先生,这块拿回去分着吃。”
一家人盯着沈聪反应,看着他把西瓜接过去,一颗心彻底踏实下来了。
要是顾长逸那边不满意,沈聪这个媒人是不会接西瓜,而是趁此机会说出来了。
屋里气氛添了几分喜悦,董桂红不着急问了,将西瓜切成小块,先递给沈聪一块,再分给家里人,“边吃边聊。”
沈聪咬了两口西瓜,期间一直在观察穆冰莹的情绪,发现她面色毫无异样,没有一丝急躁,摸不准她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想了想,问道:“冰莹,今天这相亲对象你有哪里不满意的吗?”
“先生,怎么先问我。”穆冰莹笑了笑,“对方特地开了这么远的车过来,他有没有失望的地方?”
看着穆家人齐齐望过来,沈聪也笑了,“他很满意,对你没有任何失望的地方,觉得你虽然身体不好,但读书多,不娇气,勤劳,孝顺,是个踏实姑娘。”
沈聪没有吊胃口,直接说出来,穆家人听了笑容终于掩饰不住,喜气全都显露在面上。
董桂红连忙又递了块西瓜过去,“那好啊,真好,沈先生,这亲事要能成,你就是我们家恩人!”
沈聪看向穆冰莹,等着听她的态度。
穆冰莹心里自然高兴,不过经过中午的浮躁,这会听到准确答案,不会高兴到失态,“先生,他那样的条件,我知道我打着灯笼也找不着,不过,那天去找您,您说的话我记不大清了,他又突然上门,弄得措手不及,到现在对他情况了解的还没那么清楚……”
“是,先生,刚才我们就问了个大概,没好意思追着问。”董桂红把吃了一半的西瓜放回桌上,“他真实性子和今天表现出来的一样吗?家里情况,父母是干什么的,在军里到底是个什么职位,结婚后住到哪里去,咱都还不清楚呢,还得先生跟我们说说。”
穆德厚接话:“其他都是次要,主要是性格人品这方面。”
“我理解,一般人相亲为了让对方看上,当然是要尽可能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沈聪笑着道:“别的不说,他能出现在这里,已经证明他的人品。”
穆家人点了点头,都非常认可这一点。
不待人问,沈聪接着道:“其实这个学生,并不是我在学校教过的学生,是在他打小的时候单独教过他,他从小性子就冷,不好相处,不但一般小孩子怕他,就连我,用了很长时间也没办法跟他好好相处。”
王雨娟好奇:“性子冷?我看挺热心的,一来就下去救人,应该是外冷内热吧。”
沈聪点头,“我只是教过他那么一段时间,他就感恩在心,亲儿子都跟我断绝来往,他还时不时寄信寄东西过来。”
“军职我目前不太清楚,但小顾这个孩子,人如其名,逸才骄悍,听说军中绝无仅有,所以职位不可能会低,这点其实看他工资就知道。”
“他父亲是军人,离婚后好像一直没有再娶,母亲再婚了,是电台播音员,继父也是军人,家庭方面没什么可担心的。”
一家人听了全都震住了,没想到顾长逸家庭这么厉害。
“这什么家庭?全是军人!”董桂红咂舌,“播音员,是不是收音机里讲新闻讲故事的人?”
沈聪道:“是,就是珠台播音员,村里人都在收音机里听过的女声,就是顾长逸母亲。”
屋里一片寂静,平时话最多,叽叽喳喳的婆媳俩,罕见沉默下来。
穆冰莹反倒最平静,“他这家庭,怎么会来村里找我?”
本来就觉得他找什么样的都能找到,现在听完他家里的情况,就算他不去找,也会有一堆人主动上门找他才是。
“这孩子从小就有主见,你们也知道,那时候虽然破除包办婚姻,鼓励婚姻自由,但是像小顾母亲那样生了几个孩子,还再婚的人,非常少见。”沈聪顿了顿,解释:“小顾母亲再婚的事本质上没有任何问题,他父亲和继父是战友,当初是误传小顾父亲牺牲了,他继父主动愿意照顾他们母子几个,后来事情是有些复杂,但没有任何品行私德上的问题,只能说天意弄人。”
“这样啊。”董桂红理解点头,“哪里都少不了碎嘴的人,大人看不到的地方,孩子不知道得受多少罪。”
“没错。”沈聪叹了口气,“我后来在想,这孩子性子会那么冷,就是为了保护弟妹,不受别人欺负,毕竟他是老大。”
穆冰莹垂下长睫,经过这几天,对流言蜚语感受极深,比起她承受的,顾长逸小时候怕是要严重十倍百倍。
“就因为这些事,小顾很早就独立了,他父母拿不定他的主意,他的事都是他自己说的算。”沈聪笑了,“许是你们二人有缘分,我在信里提过你对我们的照顾,他就记住了,也许他也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能保持理智的人不多,觉得你们思想上有共鸣。”
全家看着穆冰莹露出欣慰的笑容。
“咱家莹莹这就叫好人有好报。”王雨娟脸上又恢复之前的喜气,“莹莹,你得跟沈先生说说你的想法,人好回去作答复。”
“冰莹,小顾各方面条件真的很好,就是他这性子,确实是冷性子。”沈聪顿了顿,“另外,军人是以国家人民为重,之前他去北疆都是一年半载才回来一趟,真结婚了要做好心理准备。”
穆碧莹思虑片刻,微微一笑,“军人都是以保卫祖国为重,我有心理准备,沈先生,既然他对我没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就相处看看?”
“好啊!”沈聪十来年很少情绪这么外露,更少笑得整张脸都亮起来,“我现在就回去告诉小顾,他正等着呢。”
“别忘了西瓜。”
董桂红满脸笑容,热情捧着西瓜过去,“先生,真是太谢谢你了,谢谢你在关键时候,为我们家莹莹送来这么好的对象,你一定会好人有好报的。”
穆家其他人一一上前说了感谢话,喜悦浮现在每个人的脸上。
“都别送了,留步。”
沈聪抱着西瓜 ,双脚不似从前沉重,甚至有些步履如飞,离开穆家。
“真好!真没想到天上掉这么大个惊喜,我看以后还有谁敢说我阿囡嫁不出去,还有人敢说找不到比常文栋更好的人!”
董桂红关上门,不再收着情绪了,红光满面拉着女儿的手,“我就说我阿囡是享福的命,你看,你刚一想找,就有这么好的女婿上门了,一定要好好跟人处。”
穆江波洗完手起身,笑着道:“小妹是有福气。”
“跟小顾比起来,常文栋简直就是个癞哈蟆,怪不得这么多年都没能让莹莹看他一眼,原来是癞哈蟆想吃天鹅肉!”
王雨娟撩起袖子走进厨房,脸上红光不比婆婆少,小姑子要嫁出去了,了了一桩她的心事不说,小姑子还嫁得这么好,更让她做梦都能笑出来。
“莹莹你歇着吧,我来和面。”
“刚才没有问一下,小顾什么时候走。”穆德厚坐在门边点燃旱烟袋,一贯常皱着的眉头松开了,眼角藏着满意,“要是在村里住,晚上农场那边没什么可吃的,还有,既然同意处了,要是他去珠市了,隔着一百多里路,两人见不着,怎么处?”
“需要你瞎操心,处对象要想处,距离算什么,再说,小顾人家还有军车开。”董桂红从窗户口对厨房里面喊道:“等下蒸完馒头,拿几个出来,让莹莹送到农场去,晚上炒什么菜?一起送点过去。”
“妈,不用这么急。” 穆冰莹刚想进去烧火,就听到母亲的话,“才刚同意相处,我就上赶着送东西过去,不好。”
“有什么不好的。”王雨娟一边和面,一边给小姑子支招,“你得去,农场和知青点相隔不远,小顾条件那么好,开着军车,穿着军装,再加上支书今天中午在这吃饭,都听到他是军官,一下午时间肯定传遍整个村子了,那些知青做梦都想回城,万一出个胆大的往上送,你可就晚了。”
“真有这种情况出现,就他那力气,没人能近得了他的身。”穆冰莹心里一点不担心,“要是真成了,说明他乐意,那骨子里跟常文栋也没什么区别。”
“去去去。”董桂红忍不住了,绕进厨房,“你前面还说了一箩筐小顾人品怎么怎么好的话,现在又扯这些有的没的,人刚同意相处,就给人添堵,要真闹出没必要的矛盾来,你能给找着这么好的女婿?”
王雨娟尴尬一笑,“妈,我这不是为了劝莹莹过去么,我知道,小顾才不是那样的人,人家洁身自好得很。”
“算了,莹莹说的也没错,刚同意相处,马上就上赶着送东西过去是不怎么好,农场也不是不能开火,明早上工再送过去吧。”董桂红将坐在炕洞前的女儿拉起来,“你这些天休息休息,别干这些活,雪花膏别省着用,手上也抹点。”
“您歇着吧,我来就行。”
穆冰莹没起来,将旁边的板凳拖过来递给母亲。
“妈说得对,莹莹,你不光把脸养养好,手也要养一养。”王雨娟非常愿意接下这些家务粗活,“就他这家世,还不知道有多少姑娘想着他,你看那些下来演出的文工团姑娘,个个细皮嫩肉,你可不能差了她们。”
穆冰莹拿了一根树枝,拨动灶洞里的柴火,调整火势,“我结婚是要过日子的,不是去演出跳舞的,家里活该做肯定少不了,他都看到我什么样了还同意处,说明不在意那些。”
“是,刚才沈先生就说了,小顾觉得你踏实,他是军人,肯定想找个能把家里弄得条条道道的媳妇。” 董桂红忽然想到沈聪后面的话,有些担心,“不过,男人结婚前和结婚后是两个样,结婚前方方面面都好,结了婚就会觉得方方面面都不好,小顾再怎么说也是男人,万一过了这个热乎劲,变回冷性子,不好相处,可怎么办?”
这点穆冰莹刚才一直在想,现在已经想通了。
婚姻是相辅相成,很少有人能够相爱到老,就算开始感情好,也会因为生活琐事,观念冲突慢慢消耗干净,甚至变成仇人。
比起天天因为鸡毛蒜皮小事争吵的人,性子冷,不好相处这点,穆冰莹反而觉得不是什么大事。
刚才沈先生说了,军人有时候一走就是半年,这样的话,冷点也不怕,反正根本没时间多相处。
穆冰莹是这么想的,但不能跟母亲这么说,真这样说,只会让她更不踏实,“妈,你刚才让嫂子别说,现在你又吓唬我。”
正一脸担心看着女儿的董桂红,脸色一顿,露出之前儿媳妇脸上的尴尬笑容,“妈不对,你还开始处,我就拿别人的失败经验吓唬你,我阿囡福气最好,小顾肯定不是那样的人,再说冷点怎么了,他是军人,有部队管着,不会像那些人一样搞三搞四,而且能挣钱,能让你过得好,妈没什么不放心的。”
穆冰莹笑了,认为母亲说的没错。
真要与顾长逸结婚,再怎么糟糕,也不过是这个局面,比起很多人,她幸运多了。
不过想到床底藏着的书,穆冰莹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
听了顾长逸的家庭状况,她不单单担心自己家人,更担心对方家人,万一因为她那些书,对方家庭被人抓住把柄,那她可能要愧疚一辈子。
……
第二天早上,鸡刚打鸣。
穆冰莹还没有带着南瓜馒头去上工,顾长逸就提着一袋富强白面粉,一只乌鸡,一只三黄鸡上门了。
穆家人还没起来全,穆冰莹刚洗完脸把辫子编上,就从门缝中发现他的身影,急忙快步走了出去。
门一打开,顾长逸便回过头来,他站得笔直,身姿如门口的白杨树,眉毛上沾着晨露,看到她,眼里立马就出现笑意,“起来了。”


第18章
“你来多久了?”
穆冰莹忙把大门彻底打开,“快进来。”
顾长逸一手提着面粉,一手提起两只绑在一起的鸡,走进大门,“给,还没吃早饭吧?”
穆冰莹刚才就盯着他手上的东西看,还以为他是买了送到农场,没想到是送来她家的,微微惊讶问:“给我?”
“给你。”顾长逸走到厨房门口,将东西放下,“白面和乌鸡养人,你不要舍不得吃。”
穆冰莹小步跟在后面,还是没完全反应过来。
这一袋子白面起码有二十斤,还是富强高筋面粉,普通面粉一毛八一斤,富强面粉一斤要两毛五,二十斤就要五块钱,最重要的是除了粮票,还得要定额面票才能买到。
这才相亲第二天!
“哟!这是!”
穆家人起来看到顾长逸先是笑了,再看到他旁边的白面粉和两只鸡就惊讶住,等再看到白面粉居然还是富强高筋面粉,就更惊了。
这得对他们家莹莹多满意哪!
“不行,你拎回去留着自己吃。”穆冰莹觉得不能占这便宜,“票子珍贵,你训练量应该挺大的,多吃点照顾好身体。”
听到媳妇关心自己,顾长逸拍了拍肩膀,“你看我像吃不好的样子么?部队食堂不会饿着军人,这是特地买给你吃的。”
穆冰莹皱眉还要拒绝,顾长逸看她表情就知道接下来会听到什么话,抢在她前面开口,“不然这样,我得在村里待几天,我不是村里人,没资格在食堂吃,这个你收下,家里要是做什么,你去农场上工的时候,给我带点过来。”
“小顾,你要在村里待好几天?”
董桂红高兴迎上去,“多待几天好,想吃什么就到家里来,不用带这些,这面粉紧俏,你快拿回去给你家里人吃,或者给沈先生吃也行。”
“老师那边我送过了,这个是特地给冰莹养身体的,您就收下,别客气了。”顾长逸这边说完,转移目标看向堂屋门口的王雨娟,“嫂子,麻烦拿进去一下。”
王雨娟立马笑嘻嘻走过来,“行,我拿进去,妈,莹莹,你们也别劝了,再劝不是拿人当外人吗。”
穆冰莹看了眼男人,见他嘴角抬起一丝弧度,眼神满意,不自觉跟着弯了弯嘴角。
昨天蒸好馒头,一直犹豫要不要送过去,怕立马主动上赶着送吃的,会让对方不自在,最后到底是算了。
晚上睡前又在想,第二天上工,肯定是要带馒头过去,两人同意相处后,她先送东西到底好不好,会不会让他觉得她上赶着,然后他就不珍惜了。
毕竟书里都这样写,太主动的女人,会把男人惯坏。
但是不送馒头,又该怎么开始处对象。
穆冰莹没谈过对象,为难了一晚上。
一直到了早上才下决定。
——他还在村里,她就是东道主,送几个馒头没什么,是应该的待客之道。
没想到刚纠结完,他就拎着面粉和两只鸡上门了……
穆冰莹心里自然是高兴的,而且是很高兴。
她肯定不会像书里那样,对主动的男人不珍惜,也不会被惯坏。
“南瓜馒头吃吗?”
顾长逸连忙点头,“吃。”
穆冰莹烧了热水,拿干荷叶和野生干枸杞冲了壶茶,连托盘一起端到堂屋,让男人坐着和父亲喝茶聊天。
“荷叶茶?”顾长逸看到荷叶,心里微暖,抬头道:“村里这时候应该是挖藕季节?是不是还有很多鲜荷叶?”
穆冰莹不明所以点了点头,“今天村里社员继续插秧,农场里的人去挖藕,你怎么知道?”
“哦,我听老师说过。”顾长逸喝了口茶,清香顺着喉咙滑下去,沁入心脾,不自觉神情放松,“我听说你还会做一道特别好吃的菜,荷叶豉汁鸡?”
男人眼底闪烁着一种渴望。
看到那种渴望的光芒,穆冰莹咽下准备问出口的疑惑,点头道:“你想吃的话,等下上工一起去藕塘里摘荷叶,正好你买了三黄鸡,中午就可以做。”
大约又是沈先生在信里提起过。
沈先生的文笔自是不用多说,他笔下的菜,让人看了仿佛能闻到味道,勾的人饥肠辘辘,垂涎三尺。
顾长逸看了,肯定要念念不忘。
“好!”顾长逸略显激动,“你指挥,我去采。”
又是指挥。
穆冰莹想笑,但没有笑出声,“要是不和你口味,不要嫌弃。”
话是这么说,但穆冰莹对自己的手艺很自信,尤其是这道荷叶豉汁鸡,更是自信,味道绝不会比沈聪先生描写的差。
“不嫌弃,昨天已经尝过你的手艺了,肯定好吃。”
顾长逸心潮翻涌,眼神紧紧盯住穆冰莹。
这道菜他在后来那些年里想了成千上百次,梦了成千上百次。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吃上,满足多年渴望。
穆冰莹被他看的不自在,也被父亲和大哥隐隐憋着笑的样子弄得不自在,转身离开。
到了厨房,直接拆开富强面粉袋。
“干什么?”董桂红站在锅台后面,“是还要烧什么?”
“人家拿来的面粉,当然要给人家第一个吃。”穆冰莹用小碗,舀了两碗面放到搪瓷盆里。
“舀那么多?”王雨娟面上全是心疼,“莹莹,你要做啥?这都快上工了。”
“摊几个鸡蛋油饼。”
“啥?几个?”王雨娟连忙走过来,“我们不吃,你别添水,再倒回袋里去,留点摊两张给小顾吃就行了。”
“是,这是高筋面粉,精贵得很,摊油饼浪费了,留着做包子吃,这种面粉蒸出来的包子又软又蓬松。”董桂红跟着心疼,“你早说做油饼,我都不能让你拆,拿咱家柜子里的白面做不就好了。”
“对,赶紧倒回去,用普通面粉做就行了。”
王雨娟抢过搪瓷盆,把面粉倒回袋子里,又主动打开面缸,舀了一碗白面放到搪瓷盆里,“给,快做吧,是不是还得打鸡蛋?我去给你拿。”
穆冰莹噙着微笑,全程没阻止。
她刚才要是直接用家里的面粉,嫂子心里说不定要不舒服。
但她拿顾长逸拿来的富强面粉,嫂子不但不会不舒服,还会因为心疼主动去盛面,盛完了还觉得赚到了,心里不会有一点疙瘩。
穆冰莹用一碗面粉,一个鸡蛋,添了水搅稀稠,摊了三张油饼出来,两张给顾长逸,一张是给小侄子壮壮。
南瓜粥和南瓜馒头端上桌,穆冰莹把油饼放在顾长逸面前。
顾长逸一怔,“不是有南瓜馒头?怎么还单独摊了鸡蛋油饼?”
“对你好呀。”王雨娟知道小姑子害羞,她得来帮忙,让顾长逸知道小姑子对他的好,“莹莹特地给你摊的饼,怕你吃不好,她自己都没舍得吃呢。”
男人眼神瞬间变得像第一次刚见着那样炽热,穆冰莹耳根红了,端起小碗喝粥,挡住半张脸。
刚喝完放下,刚递出去的油饼又回到面前。
“你吃,南瓜馒头太香了,我想尝尝看。”顾长逸说着就拿起半个馒头咬下去,“叔,这是自己家里种的南瓜?”
看他转移话题,穆冰莹知道再说下去只是拉来扯去,最后落个油饼凉了,端起盘子走向厨房。
再回来时,两张油饼被横竖斜着划了几刀,分成了好些片。
“爸妈,大哥嫂子,一起吃吧。”
“嗐,我怎么感觉日子突然变美了似的。”王雨娟拿起馒头乐道:“南瓜馒头一个月都吃不上一次,我们觉得美得很,小顾,你就别客气了,这是莹莹的心意。”
顾长逸没想到媳妇会这么做,吃完半个馒头,不再客气,夹了两块油饼一起塞嘴里,嚼完咽下去,然后把盘子又端到她面前。
“我吃饱了,你赶紧吃,我们去藕塘,我要是帮你干活,算不算帮你挣工分?”
穆冰莹愣了愣,“我不用下水挖藕,不按数量记工分。”
顾长逸看向旁边,“那我帮叔和大哥干活?”
小伙子勤快没人会不喜欢。
穆德厚笑着摆手,“不用,你们应该难得休息,就在村里好好玩玩,不用帮着干活。”
“沈先生那边也不记工分,你去帮忙是白干。”这才刚同意相处第一天,穆江波怕他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活上,“就让莹莹带着你逛逛,她是记分员,有空。”
别说有空,就是没空,依村支书昨天那样,也会给小妹空出时间来。
顾长逸这才罢了,催促道:“冷了就不好吃了。”
穆冰莹夹了块油饼咬着,垂下眼睑轻轻笑了。
……
穆冰莹每天上工时间要比其他人早十分钟,因为要提前到,拿着记分本去记不出工,晚出工的人,晚上下工时要扣分。
她这个记分员比生产队的记分员要轻松些,因为农场里几乎没有上工迟到的人,干活踏实勤奋,没有生产队那边会跟记分员撒泼闹的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