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等三人再回头,哪里还有还有什么妖艳的红梅?只是一片乱葬岗而已。
在孤坟野冢之间却依稀能够闻到梅花的香味,只是那香味嗅入鼻中却也成了那浓厚的血腥之气。
楚珏眉间微皱,他说:“幻术?”
玄冥子说:“连我们都没有识破的幻术?”
胡悦摸了摸锦囊袋,他凑近闻了闻说:“梅花香味。”
说完他拆开锦囊,里面有一张纸,还有一粒赤红的珠子。
胡悦说:“这……应该是花魂珠。”
楚珏和玄冥子也打开手里的袋子,分别也是一张纸和一粒珠子。他道:“三颗花魂珠,那等于就是葬送了三个五百年修行的花精精魄才能拿到的。这手法未免有些残忍过头了。”
胡悦把珠子收入袖中,他说:“过去残梅主人的邀请虽然也有玄怪之处,但是却从来没有像这次有那么重死气。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玄冥子道:“怪哉,怪哉!这次连其他人都没有看见,只有我们三人?莫非这次只有我们三人答对了谜?”
楚珏看着石桌上的画儿道:“也许,就请了我们三人。”
三人展纸一看,三个人上的内容都不相同。
楚珏的纸中写的是一句诗:高台竖镜人相对。
胡悦的纸张上又是一幅画,上面画者一个鸟面人身的恐怖怪物,怪物在一条河的边上,而在河的另一端是一扇门,门里有人,似是在刺绣。
而玄冥子则是一个字:倒。
三人的谜题互不相同,那么谜底不是有三个了吗?
三人拿着各自的谜题,但很快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放在了石桌上的美人图上。
楚珏道:“我的谜底是一个坐字。”说罢,他便坐在了石凳之上。”
另外两人却并没有动作,胡悦拿着扇子站立不动,玄冥子也是一动不动。楚珏伸手拿起画边的笔,下笔给画中的女子的眼中点上了一笔。
众人只听到一声哀叹,画中美人留下一滴泪。
届时众人看着画,画中人留下眼泪之后,画面却因为眼泪而化开。
还没有轮到胡悦为之叹惜之时,石桌地下居然射出了一支暗箭,楚珏几乎在箭发出的同时,侧身一闪,箭直接射出了亭子,楚珏心中也为之一寒。
玄冥子的神色也开始冷峻,他冷笑道:“这是要人命呢?”
胡悦低下头查看凳子说:“看来在破屋中出现的血字不象是开玩笑。”
玄冥子摸了摸背后的剑,他说:“就我们三个人来?我现在开始怀疑这是不是残梅主人的邀约了。”
胡悦站起身,展扇掩面道:“你的意思是移花接木?”
楚珏他站起来说:“如果这不是残梅主人的邀请,那么也一定是参与者。否则怎会知情残梅主人的邀请?而那个血字的用意就让人费解了。是提示还是陷阱,他一定知道这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胡悦再道:“而且这里根本不是什么残梅山庄。”
众人依然在一片孤坟之中,但是这里是哪里?
玄冥子抱着手臂,说:“这事有些玄了,你们还准备继续吗?”
胡悦微微一笑:“我想还是有可玩之处。现在也就楚珏手头的谜是解开,是一个坐字。我和你还没有解开呢?”
玄冥子冷笑道:“我可没你这个老疯子那么玩命,这里根本就是用尸体聚集而成的聚引地。门口那娃子也都是僵尸。”
胡悦依然浅笑道:“怕了?”
玄冥子冷哼一声,并不回答,楚珏指着山坡说:“提示是一个座字,但谜底却并非如此,坐下之后便是让我为画中人点睛,画中人便落泪,而后射出的暗箭也颇有寓意,箭也是往那里射的,射入乱葬岗之中的冷箭……如果我猜的没错,下一个谜题就在那里等着我们,而这一局是我所答,一人一谜,其实我们三人手里的谜题都是下面那些谜所拥有的提示。”
胡悦道:“坐下?美人落泪?暗箭?乱葬岗?”
楚珏道:“胡兄莫要忽视场景的变化,落泪的美人之后便是暗箭,随后丧气再也没有掩饰,所以我这里的谜底应该突变。由生到死的突变,其实就是死亡。”
玄冥子的表情也为之有些动摇,他摸着下巴说;“有意思,的确如此……我还不知我手头这个字到底何意。”
楚珏继续说:“现在我倒是根本不在意这是不是残梅主人的设局,就此局来说的确已经引起我的兴趣了。”
胡悦收起纸扇道:“那么二位请,还是那赌约,谁先猜到谜底谁便获胜。”
玄冥子哈哈大笑道:“果然是酒鬼,好,道爷我奉陪。”
三人朝着山坡上赶,必定要穿越乱葬坟,第三个谜题便是在这乱葬岗之内,到处都是破败的坟冢,现在此处的梅花香味已经荡然无存,腐败恶臭难以忍受,有些尸骨暴露荒野,惨不忍睹。
胡悦忍不住感叹:“真是反差呀。原先的梅林成了现在这般景象。”
三人无语向前,从这里走过总能感觉到那生死转变的残忍和无情。
楚珏皱眉道:“这局让人想到白骨枯相,略有生死的寓意。”
第7章 乌鸦之谜(下)
虽然是乱葬岗,却可以看到一些小路,这些路也不知道是如何在这杂草丛生的乱岗上出现的。它们非常的狭窄,纵横交错。
玄冥子问道:“这可有名堂?”
胡悦摇头,他道;“尚且不知,这些路看样子是被人踏出来的。”
楚珏道:“这应该就是谜题了,但是何用意就不知道到了。”
玄冥子抬头看着天空:“快下雨了。我们实在不行还是回到前面的亭子里,想明白了再来?”
三人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头绪,而这雨云已经聚集,看样子将是一场倾盆大雨。他们只能先退回去。
他们回到亭子,刚好天空就开始下雨。空气也逐渐阴冷下来。水雾之中,山岗也仿佛被虚化了一样影影绰绰。
三人围坐在石桌便,看着眼前的景象都没有话说。玄冥子道:“现在我们手上揭开了的谜也就花期和死亡。这里面并没有什么联系。”
胡悦道:“你还说漏了一个,乌鸦。”
楚珏看着雨中景色,忽然他一下子站了起来,他指着远处道:“你们看,那是什么?”
两人朝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雨雾之中那山岗上的景色发生了变化,在雨中出现了一队人马,行走得非常缓慢。他们中间抬着一口棺材。
但是更加古怪得是,他们居然是倒着走的。
玄冥子一下子站了起来:“倒!但是就一个字……怎么解呢?”
三人面面相觑,这已经说不清楚到底是何含义了。这里的谜就像是散乱的棋局一样毫无头绪。
玄冥子放弃地摇着头道:“哎,没戏了,没戏了。越走越没路。我们干脆就等时间到了就走吧。”
胡悦眯着眼看着队伍说:“倒着走的队伍,楚兄你可有头绪?”
他也答不上来。胡悦的眉头也有些发紧,的确线索到了这里根本没办法找到其中的联系,从一开始的乌鸦,到后来的花期,随后便是死亡,现在的提示只剩下了玄冥子和胡悦手上的两个,而玄冥子的那个倒字又能提示多少分呢?
玄冥子连连叹息道:“看来明年我们是来不成了。真是山穷水尽了。”
此时楚珏却突然说道:“那就该柳暗花明了。”
胡悦和玄冥子同时看着他,楚珏站了起来说:“我们就得往柳暗深处寻花明啊。”
他说:“道兄你手头得那张纸上写着一个倒字,不是么?你们想过为何到现在才出现?”
玄冥子掏出纸来道:“是一个倒字啊。你此言何解?”
胡悦突然恍然大悟,拍桌道:“好你个楚兄,果然有你的!”
楚珏道:“目前我们所有得线索都没了,但是天无绝人之路,这是一局残棋,残棋没办法下完,那是因为落子无悔。但道兄手里得那个字却叫我们”收子“”
楚珏说:“我们都认为必须要走出乱葬岗才能知道下一个谜题。实际上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要解开最后一个迷的时候了。现在我们解的便是最后第二题,把所有的线索都倒着连起来便是谜底。”
楚珏伸手拿起石桌上的笔墨,在石桌上他写道:“首先是乌鸦,其次是花期,而后是生死变故,这一个谜则是倒字,那么我们就得把这前面三个谜题倒过来看。”
楚珏看了一眼胡悦,胡悦笑着说:“楚兄得意思是不是就是,其实先有生死变故,随后是花期,最后是乌鸦。但是这其中又有什么联系呢?”
胡悦话音刚落,就看到四周的景色再一次转变,那乱葬岗依然不见,又恢复成了之前红梅妖娆之景。
但是在这景色之中却多了一口鲜红的棺材。梅花洒落在棺椁之上。
胡悦看着棺材,他走近一看,在棺材之中躺着一个孩童,这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那个给他送请柬的童子,童子此时脸色已呈青黑色,身上也开始浮肿,看样子再过不久就要腐烂了。
而再孩子的脖子上挂着那一串三足乌银铃。
楚珏道:“这孩子……就是最后一个谜面了。”
胡悦看着孩子死状摇头道:“此子已经死了多时,但是用术法将他的灵魂封在体内,逆行天道,而今已经拖不久了。这就是最后一个谜题,而我手上的就是最后一个谜的提示。”
他打开纸,上面的怪物,那条河以及那扇门,胡悦合上纸他看着二人道:“乌鸦是慈鸟,以孝道为本。这谜底相比二位也猜到大概了吧。”
其余二人没有跟话,因为这个谜却让人觉得非常的无奈。
楚珏道:“这……”
玄冥子和楚珏也无法继续说下去,最后一个谜底并不是他们猜不到,而是他们也无能力为。他们看着孩子的尸体,又看着那张纸。
胡悦伸手摸了摸孩子的脸,他的脸非常粗糙,就在胡悦摸完孩子的眼睛之后,那个孩子突然睁开双眼,瞪着眼前的三人。
他开口道:“你们果真来了,先生说最后能看到我的人就是能帮我的人。”
胡悦微微笑道:“你想要我们帮你什么?”
孩子的身体并不能动弹,他继续说:“能替我把铃铛送还给我的母亲吗?”
胡悦看着他胸口的铃铛,他开口道:“你的魂魄之所以不散完全就是有此物,如果取走你必定化为虚无。”
孩子道:“我知道,先生告诉过我,他说如果铃铛离开我,我便不复存在。但是我的身体已经不能再等了。我没有办法象过去一样侍奉母亲,但我不忍她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就请诸位带着铃铛送于家母。就当是我还伴在她身边。”
楚珏道:“你的意思是你已死之身在你母亲身边侍奉了很久?”
孩子:“是的,已有60日。先生说乌鸦反哺60日,是谓慈孝。”
楚珏默默地点了点头。
孩子继续恳求道:“三位是先生请来的客人,先生说只要能猜出题目,就会明白我的苦衷,我年纪尚幼,但突遭横祸,先生怜我,答应让我以来60日为期限,待在母亲身边侍奉,但如今时间已经到了。”
胡悦道:“花期已至,花开花落不由人,原来是这个意思。”
孩子无法移动的身体,他艰难地移动着脑袋说:“请您一定要帮我,但请别告诉我母亲我已死的事实,他如若问起,麻烦公子就说我和主人云游修道去了。”
玄冥子道:“你母亲不一样不能见到你么?”
胡悦道:“生离好过死别啊。”
孩子的眼角流着泪。胡悦继续说:“难道你没有遗憾?”
孩子不停的流泪,他道:“怎么能没有?我虽然有这60日的时间,但是却不能更加长久,而现在时间到了,作为本已经死去的人,自然就要永远离开母亲,是我不孝啊!”
胡悦道:“如果我帮你以另一种形势留在你母亲身边,但是代价是无法轮回转世,你可愿意?”
孩子激动的说;“当然愿意。”
玄冥子阻止道:“老怪物你可想好了,这孩子就没办法再世为人了?”
胡悦看着孩子,他道:“这就是让他来决定,而残梅主人约我三人来,其实也为此意。”
玄冥子还要再言,却被楚珏抢先一步:“最后的谜底应该是回家。要我们送这孩子的魂魄回家。但是胡悦,你这样做会不会……“胡悦道:“孩子,这是你的决定。当然再你母亲阳寿已尽之后,你也可入轮回。”
孩子的声音有些颤抖:“谢谢公子,我愿意啊。”
胡悦看着孩子说:“那么你闭上眼睛,之后便随着心思回家去吧。”
孩子含笑闭上眼,最后只说了一声谢谢。
孩童的身体越来越虚幻,最后只剩下了那一串银铃挂在梅花枝上,胡悦拿起银铃,他看着铃铛说:“真是个好孩子呢。”说罢便朝着空中抛去,只见银铃飞入空着化作了一只乌鸦,盘旋于上空三圈之后朝着远方飞去。
胡悦道:“乌鸦果真是慈鸟啊。此心不变,他便不会消失。”
楚珏看着天际消失的乌鸦,又看着胡悦道:“我们这次到底算谁赢了呢?作为主人,道兄还是应该表明一下吧。”
玄冥子为之一愣,他尴尬道:“楚兄何意思?”
楚珏道:“作为残梅主人,道兄怎么能不给我们彩头呢?而且我们还帮了你那么个大忙,对不对胡兄。”
胡悦点头道:“真是的,没想到你个臭道士那么有钱,既然这次我们都猜到你的谜底,你总要给打赏吧。”
玄冥子咳嗽道:“你怎么确定是我?”
楚珏道:“第一次怀疑,是在破庙之中,你进来之后马上就猜到我是胡悦带来的,而不是我受到单独邀请的,而此时只有当初那个童子知道,那么也就是说只有残梅主人知道我二人的关系,第二次便是当我们刚刚看到那本残卷的时候,你马上就能猜到这本书是什么?这可不容易啊。”
玄冥子嘿嘿一笑,他说:“的确不容易呢,既然如从那就算是在下输了。的确这次我本来就想请胡悦一人,因为他可是出了名的善通鬼神,既然如此那就由他来给孩子送最后一程吧,但是我由担心童儿的肉身已经无法保存了,所以便答应他再带一个人当做帮手,哎,楚兄你不知道啊,我每年雪化之时便来请他,他都不理睬我,我可是伤心的很呐。”
说的好像真的要摸一把泪似的,胡悦皱着眉看着他,心想怎么能那么做作。玄冥子一改前面的失落之态,说:“既然二位替我的童子解决了问题,又猜对了谜题,那么这一次我作东,二位请吧。”
再看一眼,眼前已是梅满枝头,春色刚好,而那个为报母恩的乌鸦,是否已经飞回故里了呢?
第8章 核桃记(上)
情之所困,今之惘然,阴差阳错之间,尝贻余核桃一。
清明刚过,郊外的荒冢阡陌之上还有些许的纸灰,偶尔间还能看到一些已经发黑了的供品吃食。虽是春景已盛,但是只要望见这些事物,无论再美的春色都无法掩饰最终的落寞。说到底一场繁华总是一场空而已。
“田间酒一壶,不知祭何人。阡陌枯纸灰,雨后一场空。”
胡悦手里拿着随身携带的酒壶,骑着一头租来的驴子沿着绿柳小道慢悠悠地往城外走。他的脸喝得绯红,眼神就更加的轻佻迷离,他随后从边儿上的柳树扯了一根柳条,捏在手里一边哼着小调,一边喝着小酒。
连路过的人都觉得这个书生模样异常俊俏的男子未免太不修边幅了,白白浪费了那样好的相貌,不过他本人却一丝都不在意别人异样的眼神,反而是越喝越醉,越醉越混儿,差点儿就从驴背上摔了下来,惹得边上踏青回来的小娘子一阵的讥笑。
胡悦打了个酒嗝,把最后一滴酒都吞入肚内:“空了,都空了,唯独酒壶不能空啊……”他痴痴得嘀咕几句,放好酒壶这才肯好好的赶路。
就在路过景阳门的山郦书院,那里一反往年的冷清,聚集了许多读书人。胡悦的眼神也被那拥挤嘈杂的人群所吸引过去。
他牵着驴往人群里挪,他问了一个就近的书生道:“请问这儿发生何事?为何那么多人聚在此处?”
一个仰着脖子踮着脚的小个子书生回头看了看他,就觉得此人一身的酒气,便皱眉道:“见你也是一个读书人,居然不知此处的夫子,那人有一个本事,那就是只要你写一篇文章给他看,他就能测出你是否能考中科举,已经有好多人被猜中了,分数那是一丝不差,简直比拜魁星还要准呢,有人说他是当今主考官的老师。”
胡悦打了个酒嗝,那小个子书生露骨地摆了摆手,便不再理会胡悦,胡悦倒是摸了摸脖子,也学着小个子的样儿往里打听,忽然他在人群中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静静地站在人群较远的树林边上,手里和他一样拿着一个酒壶,一脸平静地喝着酒看着人群,但是俊朗的眉宇之间却像是在思索什么。
此人正是楚珏。
胡悦眼睛一亮,撩起袖子朝着楚珏那边儿挤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了他的身边,正当胡悦要喊住楚珏之时,就听楚珏边上有人喊道:“大家快排好了!老规矩只测前头的五人,其余的就请下次再来吧!”
这一喊,人群更是骚动异常,硬生生的又把胡悦给挤得东倒西歪,胡悦只觉得脚上不知道被踩了几下,头上扎好的方巾也被挤的散了开来,一头墨发披散在身后,胡悦身边的一个书生见到胡悦这般相貌,一下子竟然看呆了,忘记了来此的目的。胡悦哪管的了那么多,拼了老命得往边上挤,眼看着就要摔倒在地之时,一双手稳稳当当的拦住了他的腰,胡悦抬头楚珏已经站在身边。
楚珏挑着眉毛道:“贤弟怎么会在此?”
胡悦拉住他,随后两个人齐力挤出人群,胡悦这才吐了一口气道:“当今世上最是可怕的便是科举考试了,你瞧瞧这些人,哪个不是恶鬼罗刹,你再晚一步拉我,我就被他们踩成肉泥了。”
楚珏含笑地替胡悦整理着头发,而胡悦一脸不知所以地问道:“这群人到底是干什么的?你怎么会在这里?”
楚珏道:“因此处的的山长(山长是历代对书院讲学者的称谓,清代有所改称)而来。”
就在楚珏要再细说下去,突然就听见人群中传出一声:“不好了!夫子不见了!快和我进去找找!”
楚珏一个箭步,直接把胡悦拉开人群,所有的人都像发疯一样的往书院的门里钻,有些学生不幸地被门槛绊倒,后边的人一脚踩了上去,一片哀嚎。胡悦见着那个嫌弃他酒气的小个子书生便被踩了好几脚,人已经不会动了。
他连忙冲了上去,一把拎住小个子的衣领,一把把他给拽出了混乱的人群。只见那小子已经咬紧了牙齿,脸色铁青,看样子被踩的不轻,胡悦朝着楚珏伸出手道:“楚兄借你的酒一用。”
楚珏递上酒壶,但是小个子没法直接灌酒,胡悦喝了一口就要对嘴,楚珏一把拉住他说:“你干嘛?”
胡悦嘴里有酒,鼓着腮帮瞪着眼表示他要救人。楚珏眼角不停的抽搐,从腰间掏出一粒药丸,硬是塞进了小个子的嘴里。很快那小子的脸就由惨败转为有了血色,开始大口的呼吸,直嚷着疼。
胡悦一口咽下酒,楚珏白了他一眼,小个子睁开眼看着两人,又看了看胡悦拉着他的手说:“感谢公子搭救!”
胡悦笑了笑说:“救你的不是我,是这位公子。”
那个小个子看到楚珏立马端正衣冠,深深拜道:“在下有礼了!”
胡悦问道:“你来此处到底有什么事情?”
楚珏说:“我和这里的山长颇有交情,前段日子他派人捎信给我,说要给我看一件东西。我守在门口却不见有人来迎我,干脆就在门口等了一会。”
小个子书生名叫万年,这个名字好,但是问题是他的等级只是秀才,于是连起来就是万年秀才。从此一路科考名落孙山,仿佛只有过了万年之后他才有可能中举。说着说着眼角居然就挤出眼泪,说哭就哭的本事不知道从哪儿练出来的。
胡悦一脸无所谓地说:“这有什么的,考不中就考不中,回家种田一样过日子呗。”
万年白了胡悦一眼,也因看在楚珏的面子上,但是依然酸溜溜地说:“在下不才,虽然屡次孙山之后,但这不代表着我会就此放弃,圣贤之言在下不敢半刻忘怀。天降当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却不知阁下看似一个读书人,却毫无读书人的风骨节气,孔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再看看阁下未免太辱没斯文了。”
就在胡悦笑嘻嘻地要继续损这个万年秀才的时候。
就在此时,在书院边上的梧桐树丛中突然刮起了一阵怪风,其他地方没有一丝动静,但是树林内的树枝却抖得厉害,从深处传来了非常微弱的声音。
三人一直盯着树林深处看,忽然一个转头,发现在树林的入口处站着一个儿童,他看着书院的眼神非常怪异,他机械的转过头,看着三人,万年秀才才看了第一眼,便吓得差一点又晕过去。
他怪叫道:“鬼啊!”
那个孩子看着胡悦,机械的眼中透着一丝说不出的神色。一下子便蹿入了树林。
胡悦要赶去追,却被万年一把拉住说:“你不要命了么?他是鬼啊。”
胡悦歪头咧嘴笑道:“万公子,孔圣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也。”
万年见他这幅嘴脸,但又一时找不到说辞,脸拉得更长,紧张地说:“阁下有所不知,这孩子的画像我在书院西堂里看到过,据传言来头可不小,但却不知到底是何方神圣,传说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神童,这画像挂在墙上怎么都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你说我看到一个长得和一百多年前的人一模一样的孩子,我能认为他还是人吗?还有这孩子的脸白得和石灰似地,能是人吗?怪哉怪哉,难道这世道……真的出妖孽了?”
胡悦抽出腰间的扇子,他敲着手臂说:“一百多年前的孩子出现在了这儿,这和那位能预测功名的夫子有关系吗?”
万年道:“我记得前段时间的上巳宴中,书院的管事的确也说过书院近来夜里有闲杂人士闯入的事情,管事儿的说是可能有人来偷书,但是却抓不到人。”
胡悦两眼一亮,哦了一声,他敲着脑袋,突然问万年:“对了,你说的那个能够预测科举考试的夫子又是谁?”
万年说:“此人来历也甚是神秘,只知道他从北而来,操着北方口音,平日从不多话,貌似也就和山长有所接触,但是自从他开始点评学生的文章之后,他就能推测出这个学生的前途,非常厉害。但是深居简出,一个月只给五名学生看文章,但每一个被他指点过的学生都学业大进,但他平日根本见不到人。”
胡悦继续问:“他从不在此授课也不在此著书?”
万年点头道:“四书五经他一个都没教,但是山长都对他很是尊敬。”万年忽然想起什么,他拍着手说:“对了,有人说他曾经善于策论。而且据说有一个得意学生很是了得,但是此人是谁却没人知晓。”
楚珏喃喃道:“策论……当今圣上的确推崇盛唐时期经邦论道、极而言之的招才政策。”
万年两眼放光,胡悦敲了敲他的脑袋说:“想什么呢,策论乃是谈天论地,一言兴邦之技,八股同样也是可以兴邦,殊途同归,只看你如何运用,圣人之说也是为现人所用,圣人之德也是为黎民苍生所留,如若不是为了黎民,再深的学问也只是空谈,学以致用,不枉费自己十年寒窗,无论哪一点你抱着什么心态去求,便就踏上了那条不同的道路。只是一味的追求功名,那也只是十年寒窗掉书袋,如为苍生而谋,即使你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介书生,依然是学圣学之道的子弟。这不在于你念多少书,而在于你为了什么而念那么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