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章氏留饭在榕院,暗中得知沈芳芸沈芳蓉姐妹表现得石氏和章氏,也顿时暗中咬牙黑了脸。笑脸招待石家兄妹的同时,下午姐妹们最后说话的空当,自然摈除了破坏气氛的苗头,至于被罚了抄写孝敬家规各十遍,甚至取消了十五出门的机会!
沈芳芸沈芳蓉心中是如何的怨恨怒骂不平,却是不在两人的考虑之内。特别是对于致力于想要恢复沈家祖上荣光,打造出繁荣看齐主支的章氏来说,任何会对身价的颜面抹黑的行为,都将被她封杀!
下午,芳华带着芳年与兄长们一起送别石家兄妹时,每一个表兄表姐,芳年都送上了一款符合自身喜欢特色的络子,三个姑娘更是每人还多了一双手绳!
别致的色彩搭配,恰到好处的点缀,再加上,亲自辅助分丝绦,又是亲眼见证这些精美的络子是在芳年的手下亲自诞生的,心中的惊喜满足更加不言而喻!
欢喜更甚的同时,石家兄妹对于芳年原本还有些陌生的关系,霎时间拉近很多,不再是表面的客气,而是真正深入内里,融入了感情。
次日,芳年也收到了几位表姐遣人送过来的礼物,当然,石嘉滢姐妹向来大气,除了特别感谢芳年的礼物,其他姐妹那边自然也都有,虽然并不一定珍贵,这一份心意却是足足的!
就连虽是没有明言,实质上,却是禁了足的沈芳芸沈芳蓉也没落下,不是讨好谁,而是这是做事的周全,是给姑母做面子。石家长辈们,在得到芳年出现在交际的范围内的消息,也一致给芳年以庆祝痊愈的名义送来了礼物。
对于芳年原先是什么情况,她们这些做长辈的倒是心知肚明,虽然不认同,但是那是沈家的事情,她们没法插手。现在人家想明白了,他们自然不会失礼,顺便让人带了消息,也邀请石氏带着几个孩子回娘家,让她们见见这个孩子····
第四十二章 出行
对于如今的日子,芳年基本上还是满意的。这一世沈家的血脉亲人,也比她最初预料的好相处许多。祖母对她虽然不热情,但有前两个庶出孙女不着调的表现,芳年安分守己,不吵不闹的性子,反而得到了她的两分青眼,赏了两回东西。
对于章氏来说,多一个嫡出的孙女,看五官胚子不差,以后说不定也能中的上大用。
父亲沈思成公务繁忙,少进内院,她也就托住在祖母章氏西暖阁的福,少许在晚上父亲来和祖母请安的时候见上一面两面。
有着前面留下的好印象,对芳年的态度可以称得上和颜悦色,碰了面多会关切的询问几声,让这榕院内向来心高气傲的大小丫鬟也不敢小瞧她,给了她立足的根本。
母亲石氏,对于她,到底有两份血脉之情,虽然比不上长姐,但是丁是丁,卯是卯,该是她的,也从不屈待,惯例的关心问候,也在每日请安的时候送达,一些关于做人立身的道理,也不吝啬讲与她听。
三位兄长在外院,虽然不怎么见面,但是就接触而言,对她的态度可以算十分友好,底子有了,以后持续维持。长姐芳华温柔大气,关切入怀,言传身教,十分有长姐的模样,也是目前来说,在她心底分量最重的一位今世亲人。
庶出的两位姑娘,不过就是面子情,骨子里的不友好,芳年不是无知孩童,也能感知的道。只是,到底以后她的未来与这两个有些认不清情况的姑娘没太多关系,面子情维持着没彻底撕破脸就是。
幼弟幼妹可爱娇憨,不是任性难相处的孩子,她有些耐心,手下也有些巧,打了些小动物的络子配饰,关系也算亲近·····有前面的正名,她也没有引起什么风言风语,沈家的大小丫鬟婆子对于她,都算尽心,不再见怠慢。
这样盘算下来,她也算是慢慢在初初在沈家安稳的立了足,以后只要持续维持着现在这样的关系,有机会再亲近一些,表现些作用或者优秀,她的未来就不会被随意处理。至于更多打算,也要看后一步情况而定。走一步看一步,她要确认自己每一步,都是安稳前进。
一番一正,十五这一天照常到来,因为要准备出行,沈家人起了一个大早。芳年在洪妈妈采薇卷碧宝笙的服侍下,早早的净面起身穿衣。母亲石氏祖母章氏命人给她裁制的衣服鞋帽,这些天已经陆陆续续送过来不少。
今天要要去寺里上香,她是为表诚心而去,是以,那些喜庆喧闹的颜色却是不宜上身,这方面,无论洪妈妈还是采薇卷碧多少都有些概念,不用芳年吩咐,就给她准备好了一套颜色稍微浅淡不夺目的杏白云纹小袄,嫣红折枝葡萄纹六幅裙。
换好衣服,被洪妈妈安置在老夫人新赏的梳妆台前,在绣墩上安坐,洪妈妈亲自为她通发,将头顶两侧的头发多数挽起来梳了个双丫髻,仅仅用两条缀着银色小铃铛的粉色绸带扎住。
洪妈妈看看了,到底是出门,未免有些单调,就又给她一左一右别了两支同色小巧的杏花,正是石嘉湉送过来的精巧手艺,栩栩如生。这般清浅的着色打扮,反而更显露出芳年这个年纪属于孩童的生机,更为她增添三分的可人。
沈思成要上朝听差,来与章氏问过安以后,就率先出了门。今日就是去庙里进香,想着应该没什么事,芳年也就不想劳累洪妈妈,根据洪妈妈的推荐,定下今日让卷碧采薇随行。
本来采薇觉得自己以自己初来乍到,想将出行的名额让给宝笙,主子们难得出门一趟,她们这些侍候的丫鬟也一样,看得见宝笙眼里的艳羡,采薇自然体谅的推让。只是洪妈妈坚持宝笙性子跳脱,不够稳重,还要磨练两年,坚持让更稳重可靠的采薇随行。
“我自家的女儿自己清楚,宝笙这丫头,姑娘心软心疼她,对这丫头放松不可责,这丫头玩心重,让她跟去,净是随着姑娘出门玩,哪里能替姑娘做什么事。”洪妈妈摆摆手,直接替宝笙推举了诱惑,姑娘心疼她,不让她出门颠簸,那至少放两个妥当的人跟着,她才能放心!
事情既定,留卷碧洪妈妈收拾出门的东西,芳年先带着采薇宝笙去东边给祖母请安,陪着章氏连同早早的过来请安的芳华一起用过餐后,在外安排出行准备,晚来了一会儿石氏,带着抱着还有些犯困的瑞哥儿媛姐儿的奶妈妈簇拥着鱼贯而入。
石氏给章氏问安,两个还有些睁不开眼的孩子也糯糯的奶声奶气的叫着祖母大安。
看着两个小乖孙,章氏一叠声的招呼人将两个孩子放到怀里,一左一右的揽着,怜爱的拍抚着:“怎么把这两个小人家也叫醒了,天还早着呢,该多让他们睡一会儿,小孩子家吃睡痴长!看把这两个乖孩子困觉的,一会儿跟着祖母,咱们在车上再睡会儿!醒来闹没闹?”
“路上怕着了风,就把他们叫醒了,这俩小家伙也惦记着出去玩呢,叫醒也没闹!”若说章氏对两个最小的孙子孙女是完全的溺爱,那么石氏在这种疼爱的基础上,却还有一些理智,对于孩子的规矩教养却同样也是看重的。
芳华携着芳年给石氏福身问安,两个小的也糯糯的拱手唤着大姐姐四姐姐好,都收拾妥当,等着章氏一声令下,也就开始出行了。到底外面天寒,一众人外面又在各自丫鬟的侍候下加了件斗篷罩上观音帽挡风。
在丫鬟婆子的簇拥下,一行人迈过垂花门,沈家三兄弟已经在此等候,给祖母母亲问过安后,三兄弟在前引领,直向正门而去。沿路上,外院的男仆小厮得了吩咐,早早的避讳开来,沈家大门前挺着两辆黑漆素缎马车和一辆普通车架。
第四十三章 色目人
章氏带着辛妈妈和瑞哥儿媛姐儿上了第一辆,石氏带着芳华芳年两姐妹上了第二辆,随性的丫鬟婆子跟在后面一辆车上,沈家兄弟则是骑马带着家丁拥簇在车子两侧充当护卫。带一行人坐稳后,居长的沈敬轩一个手势挥下,马蹄迈开,车子缓缓行进。
章氏这些年越发的信佛,虽不说吃素在家做居士,但却是每月有斋戒,时时做早课,捡佛豆,隔三差五,逢年过节,往供奉的庙里送香油钱。大昭寺正是章氏惯常前往拜佛的寺庙,寺内高僧举国闻名,香火鼎盛,可谓之国寺。
特别是其中的玄度,智空,慧远三位大师,更是神异大德,上有圣人看中,下有民众信服,中间还有达官贵族的追捧,可是一个怎么震撼了得!
大昭寺位于燕京城外,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城外的千云山,大昭寺就建在此间山顶之上。每当佛诞之日,大昭寺山顶佛光耀耀,举目同辉,大德有昭,故名大昭。
马车轱辘咕噜噜在青石板上滚动,沿着沈家门前的巷道一路向前,左行一拐弯,顿时进入了一个和方才安静的只听见车轱辘转动声音的巷道完全不同的热闹轩敞之地,叫卖声,招呼声,说话声···
声声入耳,人声鼎沸,不见其形影,已是可以感受到一个热闹喧沸的繁盛场景。这般场景,让芳年不由想到了曾经看过的清明上河图那般繁盛热闹的街景,将视线看向了严丝合缝垂落的马车窗帘!
芳年倾听着耳边的声音,心中难得起了兴致,说说来这个世界,已经六七年了,她还是第一次踏出沈家院门,还真没看过真实的属于这个时代的繁华街景呢!只是,芳年自动的收回视线,撩开帘子看窗外,那却是没有规矩的行为,她却是不用想的!
芳年心中虽然有些遗憾,但如今稳步最为重要,其他奢求要放在这个以后才是正确的选择,好不容易留下了些好印象,她没有挑战世俗规矩的权利地位,芳年心知肚明。若是一个人连自己的位置在哪里都没有定位好,只会像家里那两个庶出姑娘一样愤恨不甘,失去理智,
她不想,也不会,做被愚昧短视蒙住双眼的人。
“四妹妹想看看外面吗?”想着自己第一次出门的好奇,无意中察觉到芳年转移的视线,芳华不由侧首温柔的询问。外面那般热闹,就是以她的心性,也是想看一眼,何况是第一次出门,还是孩子的四妹妹。
“四妹妹,我们一起掀开车帘子一角看一看长长见识好吗?”
芳年心动,却还是有些在意的看了看石氏,“可以吗?会不会····母亲···”她欲言又止,有写踟蹰。正符合她这个年纪心动又怕被人责怪失了规矩的孩子形象!嘴硬说自己没有动心才,才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正常她这个年纪的孩子,再怎么乖巧懂事,有些好奇也是在所难免,没有才不像个孩子呢!
“无碍,只悄悄地掀起一丝空隙,影响不大,母亲不限制的!”是人都有好奇心,看两眼世俗事物,还有助于增长见识,石氏在这方面,倒是没有严防死守,她确实不想将女儿教养成不食人间烟火,不知疾苦的所谓才女,那都是自己酿的苦果,自己有的吃!
相比较花团锦簇,外界流传的名声,石氏看重的更多还是实际。姐妹俩的对话,石氏在一旁停着,闭目养神,却是没有阻止。华姐儿有分寸,她放心。见石氏没有反对,芳年也就大着胆子,放心的跟着姐姐就着稍稍敞开一丝侧边的帘子,看向外面。
那摩肩擦踵的人群,宽阔的青石板道,两边热闹纷繁的店铺,小摊,高高飘起的各种招牌旗帜,热气腾腾的大包子,馒头··一切都是那样鲜活····入目之间,古色古香,比那清明上河图更加真实繁华的盛景,生机勃勃的出现在芳年的眼前,不由让芳年为之深深地震撼!
没有接触亲眼看到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凭空想象,亲眼看见,她才真的确信,这是一个真真正正,活生生的世界,她甚至还看到了一个金发蓝眼身高健硕穿着黑袍挂着十字架的西方人,不由微微的瞪大了眼睛!
这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时代,不在她所熟知的历史,这个时候,已经有西方人飘摇过海,来到这片土地了吗?
顺着芳年的视线,芳华一样注意到那个万花丛中一点绿的特别,她以为芳年是被吓到了,不有安抚道:“年姐儿别怕,那是外海色目人,不是妖怪的!”
“色目人?”这是这个时代,对于西方人的称呼吗?
“嗯,从别的地方过来的,也还算有些稀奇的传闻博得了圣人的喜欢,这两年才允许色目人出现在燕京行走,不过,还是有限制的,他们也只能在这些规定的坊市出行,越界一样要被驱逐!”
沈思成虽然不在家中和姑娘说朝上的公事,但一些显而易见的传闻消息,他却是不介意说给女儿们增长见闻,开阔眼界,特别是嫡长女芳华,更是得到他时不时的亲自教导,这也是让沈芳芸沈芳蓉嫉妒的眼中冒火的又一根源。
姐妹俩说着话,马车也缓缓穿过了热闹的集市,再往前走,直至从南城门出了燕京,沿着大道,直往千云山的方向奔去。走过热闹的区域后,不等同车的母亲石氏催促,姐妹俩很有分寸的放下帘子那一丝不过指头大的缝隙!
能够有幸隔着帘子缝隙看一眼外面的世界,已经足够让她们满足了,再过,就是贪心不足。
比起那些死守三从四德的人家,她们的母亲已经可以算是十分的开明!马车出了城,也就开始加速,官道虽然还算平整,但是这个时候,没有减震弹簧设备的马车的颠簸,还是让习惯了记忆中车子平稳的芳年有些不适。
第四十四章 供奉
当耳边再次传来热闹却不喧沸的人流声之时,她们已然到了千云山脚下。
千云山香火鼎盛,附近商人小贩寻摸着在入口处摆摊售卖各种香烛护身符佛门器具,后来见大昭寺只是让人维持一下秩序,并不驱逐,感念佛家慈悲的同时,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商贩,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坊市,只是却是注意佛家清净地,不敢高声大语喧哗吵闹。
马车慢慢穿过坊市,再向前行有一段时间,在芳华的护持下,慢慢习惯马车的颠簸的芳年,只感觉到,马车停顿了脚步。石氏芳华同时罩上幕篱,素色的绣花轻纱从头罩到了脚裸,下方缀着金银坠角,防止有风吹起时候,被风吹起了幕篱轻纱。
芳年年纪还小,倒是还用不上这个。后方的各自所属的丫鬟上前撩起了帘子,车夫放下马凳,沈培轩沈益轩这一对双生兄弟,下马上前前往章氏车前帮着章氏将两个幼弟幼妹抱了下来,又一左一右搀着章氏踩着马凳下了马车,这边沈敬轩也一样下马到了石氏的马车前。
“四妹,到大昭寺了!”沈敬轩俊逸的面容上唇角微扬,伸出双臂将芳年抱了下来。而后,又将石氏芳华一一搀扶下来。
举目四望,高高蔓延向上的阶梯上方,一座座连绵的殿堂群落延绵开来,在阳光的映射下,庄严壮观,勾檐斗角,香火渺渺,拾阶而上的人们进阶一副庄严朝圣的虔诚模样,悠远的钟声远远飘荡,带着一股沉淀数百年的沧桑大气,相似在述说着大昭寺庄严地历史。
这是一座名山古刹,据芳华的普及,芳年更知道,这个地方可谓是大秦王朝,最高规格的寺庙,可以说是国寺也不为过,大昭寺现在的匾额,就是当年大秦王朝开国帝王亲笔书写,风风雨雨已经近百年光阴,仍是庄严大气的悬挂在大昭寺莫大的山门之上。
大昭寺门前是九十九级阶梯,为表诚心,也是有皇室成员亲自登阶而上,似乎就形成了习惯,虽是稍微有些底蕴的人家都会有滑竿这种便利工具,但却是没人使用,都是虔诚的亲自一阶一阶拾阶而上。
是以,在章氏在辛妈妈石榴的簇拥下率先拾阶而上,石氏也带着几个儿女一致抬步跟上,芳华牵着芳年跟在石氏身后,后面则是沈敬轩沈培轩抱着瑞哥儿媛姐儿以及沈益轩,最后才是随行的下人奴婢。
“好大,好大!”沿路上,媛姐儿娇憨的拍手称赞,瑞哥儿却是学着长兄端肃着一张小脸,颇有些让人喜乐不已的傲娇。
“四妹,累了吗?要不让三哥抱你上去!”行至一小半的时候,芳华担心芳年人小身子骨弱耐不住,不由轻声建议道。
芳年摇了摇头,笑着感谢道:“三哥,我还好的,一定能爬上去呢,实在不行,我再和三哥说佛祖看我心诚,一定会保佑祖母父亲母亲几位哥哥姐姐还有瑞哥儿媛姐儿的。”
她的耐力还好,这些年知道自己身体差,又知道古代医疗水平不怎么样,一场风寒都有可能丢掉小命,她自能走以后,就有意慢慢锻炼身体,怪异的锻炼不能做,平时却趁着那些心思不存的丫鬟不在,在小院里竞走活动手脚。
“好,芳年累了,一定和三哥说,三哥很有力气的!”小小的三头身个头,这么懂事乖巧,实在是让沈益轩稀罕的不由轻轻的揉了揉芳年的小脑袋,以前真是委屈四妹受委屈了!有媛姐儿对比,他们知道,小孩子也不是天生就乖巧懂事,心中不又更多了些怜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十九层阶梯虽然看似高不可攀,却是在一步步中,登上山门之前。山门之前一个诺达的三尺来高,五尺来长二尺来宽的阴刻着梵文*字文的方鼎,鼎中新查的佛香渺渺。章氏伸手,一旁侍候的辛妈妈接过婆子递上来的檀香点燃双手递给章氏。
章氏虔诚的深深鞠躬,心里念叨着求佛祖保佑沈家昌盛兴隆,保佑成儿安顺宁康,三拜之后,将每一根都有手指粗细的檀香插入鼎中香灰之中,香烟直顺向上,缭绕盘旋。章氏双手合十,与一旁等候的知客僧见礼。
“慧能大师,又劳烦您!一点儿心意,还请大师帮老身添些香油供奉佛祖!”章氏轻轻招手,辛妈妈默契的上前,递了一个荷包给慧能身后带的垂首避讳的年轻僧侣。
“檀越有礼,请!如施主这般虔诚,一定会心想事成!”慧能单手合十放在胸前轻轻鞠身一拜感谢后,一手做引,请章氏随他入内。章氏也是大昭寺的老香客,平日里,多是慧能接待,也就少了那些客套。也就因为这样,才有慧能这个慧字辈的知客僧接待章氏。
肃言庄重,一路直行进入大雄宝殿,台上佛祖金身高大庄严,章氏带领着家人,再一次给上香虔诚拜跪。这一次,章氏奉上的檀香,却是慧能亲自代为插上。章氏惯例的请过平安签,得了个上上,眼中满意不言而喻。
趁此时机,芳年伸手,拿过卷碧手中的包裹,上前两步先向祖母母亲见了礼,又对着慧远福了福身:“慧远大师,这是我为祖母家人亲手绣写的几册经书,可能请慧远大师供到佛前沾染香火愿力加持,求得佛祖庇佑,赠与小女的祖母和父亲母亲!”
“小檀越孝心可嘉,佛祖定能看到,慧能定当不负所托,亲自将这些经书供奉佛前,七七四十九个时辰!”而后,他又对着章氏赞道:“檀越子孙贤孝敦睦,这都是檀越诚心福气!一路风尘,檀越可到客舍休息!”
“托佛祖的福气,不知智空大师,慧远主持可在?”章氏双手合十,再次与慧远见礼,玄度大师,那是圣人都轻易见不到的高人,她不敢奢求,就是智空大师,也不一定有指望,也就慧远主持,还能有一些指望。
第四十五章 初现
佛前心诚,她伸手接过石榴带的帖子,简单说了下情况:“我这四孙女曾被道士无稽批命,恐有碍名声,不求亲自得智空大师慧远大师亲自接见,但求两位大师看一眼小女的生辰八字,但能得大师一言,足可已正名声,还请大师怜她一片孝心!”
章氏将写着芳年生辰八字的素贴递上,“还请大师会心,不管成与不成,老身还有劳大师再为佛祖捐三百两香油钱翻修旧舍!”
只要能得这两位大师,任何一位为四丫头批命判言,断定四丫头从前的名声真的是污蔑无稽之谈,她这颗心,才是真正能放下心来。对她来说,儿子和沈家才是最重要的,不能有一丝一号的不确定因素。
“这···?”慧能有些犹豫,按说,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他们要婉拒的,不然,每一个来大昭寺的香客,无不是冲着大昭寺的名声,冲着玄度师叔祖,智空师伯,慧远主持师兄来的,每每都毫不拒绝的答应的话,这三位定海神针也早该累坏了!
只是,不说章氏的许诺的香油钱可以算十分丰厚,还有就是这位沈家老夫人可谓是他们大昭寺的常客,逢年过节,香油钱,不舍从未断过,经常有之,有这般情分在,却也不好生硬的拒绝,更何况,她求得也就是让主持师兄看一眼命格,不求深入,也不是什么难事。
想了想,慧能却是不敢表露的太过轻松,面带难色,一副出家人慈悲为怀的道:“也就是檀越,我给您试试,成与不成,另说!智空师伯在接待贵客,我给您找主持师兄看看吧!阿弥陀佛!”
“后院客舍有几株绿萼梅开的很是喜人,檀越且和家人赏玩一番,贫僧去去就来!”接了章氏的帖子,慧能道了声佛号交代了身后的小僧一番,缓步离去,顺手,也带走了苏璃隽写刺绣的经书。
“施主,这边请!”得了慧能的嘱咐,引克小僧在前引领,带着沈家一众人前往后院的精舍。一路上,遇殿进殿,遇佛拜佛,大小菩萨罗汉,沈家人都在章氏的带领下一一拜见。
待到精舍之中,章氏落座,她心中有事挂心,就打发沈敬轩兄妹几个出去自由安排。“别走远了,敬轩看着点儿弟弟妹妹们,出去看看吧,难得出来透透气,就别再这里陪我老婆子浪费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