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出差啊?”归晓一溜烟趿拉着拖鞋过去,抱他的腰,“带我走吧,带我走吧,还有你的娃,还有秦小楠,一起行吗?”
路炎晨反手去摸她的小耳朵,低声说:“不行。”
“我知道,”她也就是发发嗲……听他语气这么严肃还挺不好意思的,探头探脑看他的表情,“逗你玩的。你去哪儿啊?什么时候回来?很久吗?”
“挺久的。”
路炎晨想交待什么,可在脑子里过了一圈,什么信息都不能说。只好又例行公事地和上回在基地关禁闭一样,强调他手机会被用特殊的东西装起来,防窃听,当然也防信号追踪,又是与世隔绝的一段日子。
“那有点儿麻烦,不能等领完结婚证再去吗?我急着去开准生证呢。”
“我提前打了报告了,等那边一有空闲就飞回来领证。”
归晓被这话弄窘了,还好她现在不是小姑娘了,要不然还以为刚怀孕就要被人甩了的架势……“记得我还要产检呢,怎么也要在三个月之前回来一次。去这么久……要是肚子太明显也不好办酒席,太难看了……在镇上办,肯定要有好多老同学来,丢脸死了。要不等生完再办酒吧?”
路炎晨应了,也没别的办法。
他今天一直在想怎么和她说要推迟婚礼,没想到归晓自己先提出来了。
如果是别的女孩,估计碰到这种情况难免起疑心病了,会想着,是不是怀孕了就掉价了,什么都省着来,赶着来,恨不得不办婚礼就凑合结婚完事了。幸亏归晓的性子他还是了解的,她没这么多弯弯绕绕的东西,要真这么想,就能真直接问你。
估计归晓难得做过三次弯弯绕绕的重大事件都和他有关:一是,开始就喜欢上他,伪装成不在乎;
二是,两年前在加油站见到还喜欢,假装是生疏了;三是,去二连浩特再见到,佯装着已经忘了。
半夜四点的专车,直接去机场。
就这样,他已经是最后一批出发的人了。
三点多路炎晨翻身想下床,归晓倒是没醒,就是压着他的胳膊,自发自觉地在睡梦里到处找他。路炎晨将她睡得乱糟糟的头发捋到枕头上,借着微弱的窗外月光,仔细看了会儿她的眉眼,将她的下巴轻掐住,将嘴唇压上她的。
睡得发干的唇,还有软绵绵的舌尖都被他吮弄了半天,归晓没醒,倒是回吻了。
应该还在梦里。小春梦。
要留什么话吗?还是算了,别吓到她。
虽然这是传统。
人出了房门,一直偷听这边声音的秦小楠也溜出来,悄悄声地问:“走啦?”路炎晨点点头,摸他的脑袋,再去瞥卧室门:“多照顾点儿。”小孩比归晓见识这种场面可多了去了,还是五岁时他爹就早将“身后事”交待好了,他倒背如流都没问题,特认真点点头,目送路炎晨下楼,拿了箱子悄无声息走了。
下楼时,专车等在小区外头,普通一辆黑色保姆车。
沈老很有心,考虑到路炎晨是有小家庭的人,特地让保姆车先绕到去接自己,再来接他,让小未婚夫妻两个多睡一会儿。上车了,路炎晨和沈老对视一眼,相互笑了笑。
车窗开着,透进来清凉的晨风。
路炎晨将手臂搭在车窗边沿,望一眼那幢楼,找到归晓卧房的窗口,还在短暂回忆着刚刚和她短暂的深吻。当初还没试过和人亲热时,他更在意得是未来要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可当对象确定为归晓以后,所有都变得不同了。
那是一种感觉,从没这么和人亲近,也没有这么考虑过一个人的感受。
和对妹妹的袒护不同。对归晓,是更亲近的,不可言说的保护和占有欲,哪怕在和她做|爱的时候也在用各种方式,观察、体会,或是直接去问。在内蒙有一次她表现的格外投入,他也就延长了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最后离开时,枕头上都被归晓脸上的汗和眼泪弄湿了,她在身下气若游丝地小声,哑声问:“你今天怎么这么久啊……我都快昏过去了……”他也是难得尽兴了,扳过来她的下巴,去一处处亲她的嘴唇,脸颊,下巴。
……
“小路,当初怎么想去当兵的?”沈老拧开水杯盖,就着滚烫的热茶,吹了口气。
白雾被吹散开来,水仍是烫的。
路炎晨默了一会儿,想起曾影响自己的各种原因:“说不好。”
98年洪水看新闻,那些在洪流里身体连着身体的人,全是普通家庭里最普通的儿子们,少年们,一声令下前赴后继用人墙抗洪。还有小时候看过几本书,描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发生爆炸的时候,当时近五万士兵还有消防队员做了敢死队,不顾辐射去砌墙封闭辐射物,数年内全都死亡……还有很多这样的事。
不同的国度却有着相同的一类人,不论贫穷还是富有,以祖国为信仰,以忠诚为骨血。
最初就是想做这样的人,后来,更简单了:
他有这个能力,他也该这么做。
五点时闹钟响了,归晓再去找人,早就只剩下了自己。将枕头拽过来,还有路炎晨留下来的味道。她又将枕头胡乱揉在怀里睡了。
原定周末要去他家,这下没事儿干了,一觉就睡到快十一点,还是秦小楠给她叫醒的。归晓去厨房,见到她专门用来喝奶的玻璃杯洗干净了,倒扣在吸水的白布上,盯着,瞅了好久。
一个男人,不管他要去哪里,在离开家门前还不忘洗干净一只普通的玻璃杯。
光是想想他走前在这个厨房里洗杯子的背影,在水池左边,胯斜靠在那儿,再叼根烟……不对,怀孕后他就不在家里抽烟了。归晓知道他工作压力大,也没觉得戒烟是必须的,从小也早就习惯了……于是,脑子里又重新构图,继续想象上回他没有含着烟,仔细洗着玻璃杯,用手指滑过杯子口边沿。
再一甩,关水,晾去台子上——
“下次喝奶别咬杯子口,这杯子太薄。”
“哦。”
“干什么买这么薄的杯子?”
“好看。”
那时候,那男人不甚客气地斜过来一眼的时候,太有感觉了。
百看不厌。

第三十四章 忠诚与信仰(2)

路炎晨是最后一批到工厂的人。
老规矩,进场前先接受检查,一切私人用品上交,换上统一黑色作战服。
这里可不比基地的条件,路炎晨合计着自己应该没条件每天和归晓联系,于是在路上就和归晓说好了。她要定期发过来邮件,他有条件时会统一看,而她要随时保持一只手机畅通,他一空下来就找机会和她通话。
大家住在工厂宿舍里,一个三层宿舍楼。
一间房住两个人,上下铺,上铺放行李,下铺用来睡觉,简单朴素像回到了过去。大概两个月后,有天晚上回来,同屋子的沈老还没睡,打食堂要了点儿花生米,在就着白酒喝,见路炎晨进来了就招呼他过来坐。这一老一小在床边书桌上,喝起了小酒。
边喝着,边看桌子上打开的笔记本电脑里,是下载好的美剧。
他一看就笑了,这个离开家前,归晓经常看。
老头见他表情,也笑:“你们小年轻不懂,我们那年代国家和苏联老大哥关系好,大家学的都是俄语。没想到到现在,全是说英语了。老了老了,还要从头学起,刚学会不行,还要精通,还要与时俱进懂人家的新词。看这个管用。”
沈老说的这些路炎晨都懂。
出去交流说不好,是给国家丢人。国际支援,你不说得麻利点儿也麻烦。
两人相视一笑,沈老最后还指了指电脑屏幕上的画面:“就是搞不懂,这里边大姑娘小伙子都不停分手,又自由配对,每过几集就互相换次男女朋友……文化不同,难以理解。”沈老说是自己家最小的一个外甥女帮着下载的,没来得及看几眼就来了工厂,看着不太对劲也没法再换,只能等一个月后调休回北京再说了。
翌日天没亮,有人敲门。
沈老披着外衣就出去了,没一会儿回来:“小路啊,你多睡会儿,前面雷区挖出来了不得的东西,我去看看。”
等他人起来,天也刚亮了。
因为楼里排水管道出了问题,路炎晨在厂房的洗澡间冲了个凉出来,还拿毛巾擦着头发呢,早上把沈老急带出去的人回来,一额头的汗。见着路炎晨就大跨步跑过来,喘了口气,低声说:“人没了。”
水珠子顺脸往下淌,冰冷的水,烫过胸口。
路炎晨定了一定神,沉默着手往脸上一抹,甩掉余下的水珠子。
想问,一句没问出来,跟着人走出去了。
这个时间还没开工,高敞空旷的走路都有回音,他人迈出铁门时,迎面对上初升起的日光,眼睛被刺得避开来。
每一次吸气,胸膛都有沉重的震动。
后来他到现场,沈老的遗体已经被送走了。
没有耽搁的时间,路炎晨套上防护服,打个手势后,带着两个新助手走入雷区,经过那血迹时耳边像还在有老人家在抱怨的笑声:“这美国人的爱情观真是有问题,太开放了也不好。”
一个为了家国,这辈子都没打算结婚生子的人,对美好的爱情却有自己的一套标准。
……
完成后续任务,回到工厂已是中午。
路炎晨早就打了报告要去市区,此时没什么心情,但不能不去,都两星期没和归晓通电话了。于是跳上车,开了两个多小时进了小城,司机将路炎晨放到商业街街尾。人流很大的地方,年轻人特别多,路炎晨觉得这个时间点看到这么多学生有些反常,看了一眼腕表,周六。难怪。
他找了家面馆,在角落里从小黑袋子里倒了手机和卡出来,组装上。
键入归晓的号码,发了个简短的消息过去:空了回电。路晨。
归晓看到短信时,是半小时后,还是秦小楠把手机给她拿来的。
自从怀孕以来她很注意让自己不要生病,可还是感冒了,这天,流出鼻涕的一霎她心自由落体似的,吓傻了。主要是被普及怀孕千万不能吃药的观点太深入,彻底没办法淡定,慌牢牢地给表弟媳电话,拐弯抹角询问假设怀孕了感冒要怎么办?
她怀孕的事还是个秘密,没敢告诉太多人,毕竟挂着个“未婚先孕”的头衔在,也不是人人都能理解。
归晓电话里扯是自己一闺蜜。
表弟媳没怀疑,让她去煮大蒜蒸冰糖水喝,顺便还笑着说幸好不是归晓,归晓这个从来不碰大蒜的可就麻烦了。归晓闷不做声,自己去厨房里捣鼓出来,闷头喝了两口险些被蒜味呛到昏过去,一分钟喝完,反倒在洗手间漱口用了十分钟……
她还含着一口漱口水,腮帮子鼓着去照镜子,见着那短信,噗一口水全喷到池子里。
将手机夺过来,小孩子轰出去,回拨过去。
不夸张,电话没接通前,心砰砰乱跳,和少女时没两样。
想到要和“路晨”通电话了,就抑制不住的心神摇荡,面红耳热……
这里,空间安静,电话那边显然是热闹的地方,环境嘈杂。接通时,她正听到有地方方言在说一句话,依照发音判断,应该是“你的面”。
“路晨。”她低声叫他名字。
“感冒了?”他敏锐察觉。
“有一点,”归晓曲起食指,关节顶了顶鼻子,挨在洗手台边沿,“你怎么这么晚吃午饭?”那边回的很平静:“有点公事,耽误了。”
“那你先吃,吃完再说……你吃得什么面?”
“兰州拉面。”
归晓竖着耳朵听,没什么动静。
“你能吃得大声点儿吗?”看不到,听得到也行。
……
手机被搁在桌上。
还真挺听话的,尽量让自己吃面出了一点声响,就是背景音太强大,都遮住了。有人交谈,有女孩子在笑,还有人在教育孩子,尘世万象,如临眼前。
洗手间不透气,她走出去,穿过客厅看到秦小楠在看抗战片,对他蹙眉,瞥楼上,意思是臭小子去看书。见小孩上楼,她才进了书房,推开窗透口气。
大概三、四分钟后,路炎晨重新拾了手机:“感冒了就去看医生。”
“又不能吃药,也不想多跑医院,万一被传染上别的病呢?我多喝点儿热水就好了,”归晓手肘压在窗台上,“路晨?”
“嗯。”
“你穿得什么,现在?”
“白色短袖,迷彩短裤。”
“短袖有图案吗?”
“没有。”
“头发现在有多长了?”
“和在北京时候一样。”
“胡子刮了吗?”
“嗯。”
“帅吗?”
路炎晨似乎挺无奈,还是配合着说:“还可以。”
“什么叫还可以,”归晓话音里夹带着小得意,“我可没见过比你帅的。”
这回,那头的男人是真被逗笑了。整日阴霾被强行扒开一道缝,透过来的光,落在了心坎上。
关于这个议题,从小归晓就喜欢和他讨论,似乎,她格外热衷于强调爱上了他那张脸。这是两人之间的小乐趣,当然,路炎晨也问过她,难道除了一张脸还能入眼,就没别的优点了?她的回答是:长得好看的人本身就占便宜,她初见他就打了一百分,没想到,越接触越能加分,样样好,最后自然是,百分之两百地爱他。
如果娃生下来能和他一样好看,那他的贡献就更大了,百分之三百也不含糊。
俩人废话了半晌,归晓想到正题:“路晨你这人太不靠谱了,让你三个月前回来领证……这都过了,你再不回来我真生气了。”
“过两天,就这周,”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一定回去,你做好准备。”
这周?
单是这两个字,就像点燃了一簇小小的烟火,飞溅着火星烧到心底眼底。
归晓忍不住咬着唇笑,一笑就不停,话音都有着欢喜雀跃:“好好,我做好准备,所有证件都背在身上。你一回飞机落地,咱们就直冲民政局。人家是五点下班,你回来可别误了点儿。”
他答应着,看时间,该和司机碰面了。
留了五分钟在这里逛逛,给她买小礼物。
说实话,他除了当初送过归晓一个手机,还有后来的结婚戒指,没给她买过东西。两人又是聚少离多的,也不清除她真喜欢什么,倒是看到她书房有一面墙的柜子,上百个小格子被摆满了各种东西,说是每次出差带回来的。他留心记过格子尺寸,估摸着大概长宽高,买了一套穿民族服饰的泥娃娃,每个都在笑,笑得都像归晓。
回了工厂,正近黄昏。
路炎晨从食堂打了份土豆焖豆角,两个馒头回了房,路上被人叫住喊去了办公室。
里边坐了两个领导,都是部队里出来的人,并肩坐在沙发上一人一饭盒在吃饭,见路炎晨进来,其中一个用下巴指了指椅子:“边吃边说。”
路炎晨拉了椅子坐下,三人开始说起来,从沈老追悼会说起,说是上边的意思毕竟是北京基地的人,一定要回北京开,遗体这两天就送走。而后,又说到了:“三个月内就伤了两个死了一个了,上边的意思是,让我们两个专家配合一组做,不能再一个人带两个助手了。”这是合情合理的建议,可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就要拖慢进度。
拖慢一日,危险就多存在一日。
原本计划是秋天时结束所有工作,这么一合并,怕是要折腾到明年了。三言两语说完情况,其中一个脾气急些的领导将没吃完的盒饭往玻璃茶几上一搁,原地转了两圈:“这么着,还是调人吧,多申请点儿专家来。”
另一个戴眼镜的笑了:“全国又不是只有我们这儿有任务,你哪弄那么多专家啊?”
“小路,你有什么好建议没有?”急脾气领导看路炎晨,那眼睛能冒火了。
路炎晨掰开半个馒头,两口吃下去。
短暂的安静里,他在思考,另外两个在看着他。
“借人吧,我过去带过一个排爆班,虽然经验没这么丰富,但也能当大半个专家用。”
那急脾气的一拍桌子,笑了:“就等你这话了!今晚你先给你老领导通个电话,说明说明情况,支援一下。”
嗯,他当然知道,这两位就在等这句话。
要是从工厂这里打报告回北京,再一层层下去借人要等几天,最后还不一定批,批了也不一定能要到合适的人。毕竟是从一线借人过来,没那么容易,二连浩特那里也要考虑到人员分配问题。可从他这里走消息就快多了,哪个人适合?他最清楚。如何能满足这里的需求,又保证二连浩特那里人员布局不受影响?还是他最清楚。
“没问题,晚上我去借人,”路炎晨点点头,“就是这周我要先回趟北京,要两天。”
俩领导对视,没太明白,这位平时除了有对外电话需求,连调休都不要的人,这究竟是家里发生什么大事了要回去?
路炎晨将最后那块白面馒头吃进去,缓缓咀嚼着,彻底吃干净了才说:“我老婆怀孕快四个月了,要回去领个证,”话停一停,他又说,“沈老没儿子,和我关系也不错,我这次送他回去一趟,也算是给英雄扶棺送终了。”

第三十五章 忠诚与信仰(3)

这晚路炎晨给沈老收拾遗物,手指滑过笔记本的触摸板,没密码,蓝屏消退后跳出来的还是昨晚暂停的那个青春美剧。他心里压了整天的情绪一股脑涌了上来,无处宣泄,拽过来椅子,坐在书桌前,缄默着看了大半宿。
这一路回去,先是汽车,再飞机,最后落地交付了遗体。
基地领导都在,和路炎晨短暂交流后,将他需要办结婚手续的档案袋递过来。
归晓父亲就在不远处慰问沈老的家人,按道理路炎晨并不是家属,只是送人回来的,又因为和归晓父亲隔开了几个级别,没什么交谈的机会。
可他走入玻璃门前,还是多看了归远山一眼,毕竟今天要娶人家女儿。
归远山似乎也察觉了,抬眼,也看了眼路炎晨。
“真没想到你要结婚的是我老领导的女儿,”顶头上司笑着拍他的肩说:“去吧,车在外边等着呢。你岳父那里没问题,是他亲自签字批的。”
这一点路炎晨没想到,归晓一定在这段他离开的日子里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而现在他没时间多琢磨这些,当务之急是赶去民政局办手续。
归晓还在等。

归晓早早就到了。
自从怀孕了也不敢开车,打车来的。
七月的天气,热得她眼冒金星,起初还很有毅力站在外头,觉得一定要在门口等到他一起迈进民政局大玻璃门才有纪念意义。可汗出了一趟又一趟,挨不住进去吹起了空调,从有人等到没人,最后,除了工作人员和保安,就剩下她这么一个人。
她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张望外头,再看表,分秒跳过去,眼看就要五点了。
那边婚检桌子前的两个老阿姨开始收拾东西……
归晓将手里的保温杯缓缓转着圈,等着,眼看一辆白牌子的车停靠在马路边,心忽地一下飞起来,车门滑开,路炎晨一步跨下,将帽檐抬头望了眼民政局的门牌,确认是这里没错后,视线里出现了穿着白连衣裙的归晓。
他没告诉过她,她穿白色最美,像那个夏天,简单一件白衬衫就足够。
路炎晨因为送沈老的遗体回来,穿得挺正规的,将外衣拎在手里,几步跨进门,就被归晓挽住胳膊,小声嘀咕:“还好你来了,要不然人家下班时候我再灰溜溜走,也太丢人了。”几个月没见的身子挨近了,到处都是她的气息。
路炎晨将帽子也取下,将手里的档案袋递给归晓:“碰到你爸了。”
“哦,”她笑,“不怕,我搞定他了。快。”
两人走到柜台前,那负责办手续的阿姨已经等不及了,一个劲儿替归晓埋怨路晨:“你老婆坐在那儿等了三个小时,还怀孕,要不是看她等得这么不容易,就该把你挂在门外边让你长个教训。娶老婆怎么能这么不上心?”
归晓看到他来就乐翻了天,此时再有不明情况的人帮自己教训他,更是笑个不停。将自己的档案袋和他的都打开,尽数倒出来,推上前:“他有任务,难得回来一次。”
人家看了看路炎晨那个档案封,再看开得身份资料,懂了。
还有半小时下班,他们成了今天最后的一对新人。
所有办手续的人都上赶着给两人引路,将俩人送上台子后照结婚照。
归晓人往他身上又凑了凑,摸摸路炎晨的右手,马上被他紧紧攥在了掌心里,握紧。顺便用手背去摩挲她的隆起的小腹。陌生的,心心念念的,有着自己孩子的归晓。
快门按下,一叠照片剪裁出来,穿着深绿色迷彩背心的他,还有白裙的她。
归晓捧着看,被工作人员问要不要婚检。
可人家刚问完又笑着说:“都有孩子了,这一步倒可以省了。反正不是强制的。”
归晓摇头:“要做,他要做。”
她一手去指路炎晨。就结这么一次婚,当然要全套的,否则以后都没机会了。
对方笑着递给她两张表,让两人直接上楼去了。
婚检分开两个房间,各有男女医生。那女医生看到归晓怀孕,就简单为她做了几个检查,就放人走了。而路炎晨为了满足归晓的求知欲,被她盯着进了房间。
白色长木椅,归晓坐在上头,在包里翻自己要喝的酸奶,化验的单子已经被放在了窗台的小塑料筐里。她将吸管戳破酸奶的盖子,去看化验单,主要是看路炎晨,没什么问题,也就放心下来。那扇门还关着,似乎还要等一会儿的样子?
归晓走马观花似的看二楼的宣传海报。
最到底个房间黑着灯,没人,还在放录像,她挑了个正中的椅子坐下来瞧得挺认真,动画片,生命的旅程,类似于小蝌蚪找妈妈的画面……路炎晨找来时纪录片刚好到结尾,他没头没尾的,没搞懂归晓在看什么,倒是看到旁边柜子上摆着几十盒杜蕾斯,猜想这是夫妻婚前性教育的房间——
归晓见他来了,迎过去:“你检查什么了?”
“内科、外科。”
“还有呢?”
“没了。”
归晓怀疑地瞅他的眉眼,看他有没有说谎:“我看网上说,还要检查你那个有没有问题……查了吗?”据说还要有什么长度啊,外观啊,是否有缺陷啊之类的……
她光想想就要笑……
路炎晨没理会她,将那验血单子抄过来,仔细看她的项目,虽然清楚这里的项目简单,没太多参考价值,但还是认真看了一遍。
“查了吗?”她紧追不舍。
“没。”路炎晨将单子叠好,踹进兜里,准备到家再去网上查查。
归晓仍不信,斜瞟他。
路炎晨回看过去,就知道她想追问心得体会,可惜没能如愿:“医生看到你怀孕了,问我还查什么?我说,我老婆从小就好奇心重,一定要让我进来。没查,聊了会儿天。”
……
一切顺利完成时,也到了五点。
他们名副其实成了今天最后一对办完手续的人,结婚证递到她手边上,簇新的。
她指腹去摸上边的金字,再摸国徽。莫名觉得这个国徽,还有上边那一行带着弧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应和他的职业。
其实,每个人的结婚证都是一个模板。可她就觉得,自己和路晨的不一样。
路炎晨看她这犯傻的小动作,手掌压到她脑后,低声说:“走了,回去还要做饭。”
归晓应着,将结婚证塞进事先准备好的红色信封里,又夹在一本书里,这才放进背包,转身离开。
他上飞机前就叮嘱归晓,让她准备想吃的菜和食材。
到家后人一刻没耽搁,挽起袖子进了厨房,却发现根本没多少东西。回来前,天天在电话里说列了一百多道菜要他做给自己吃的女人,等他人真回来,倒是先舍不得了。不光菜品少,还都洗净切好,放了四个盘子,摆在水池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