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六点多钟,太阳落了山。靠在杨树干上抽烟的他撩了袖子,看表盘上的指针。
差不多了。
开车到孟小杉的饭店,包房里,一屋子人热火朝天的在聊。
路炎晨进去时,上菜的两个服务员小姑娘刚被路炎晨亲爹吼出来,老头只要一沾酒就这样,可还顿顿离不开酒。路妈老实巴交的,望了眼在门边上搂住服务员小姑娘,轻声安抚的孟小杉,内疚,可也不敢开口说话。
孟小杉见路炎晨露面,打了个眼色:开诚布公说吧,我们在这儿呢,压得住。
路炎晨迈进门,他爹正在吹嘘这两年修车厂生意好,赵敏姗估计是听父母说了,面色不善。可赵家老两口话也没说死,告诉女儿,一百一十万不是小数目,加上路炎晨亲爹还不知道这事儿,还有转圜余地。于是,猛瞧见路炎晨进来的赵敏姗,还带着几分希望被这个可能是未来老公的男人一眼就勾住了。
上午去,他看上去很不痛快,挺颓的。
现在倒爽利了不少,白色衬衣的领口敞了两粒纽扣,半截锁骨露在外边。寸头,高高的个子,背脊笔挺。当然,赵敏姗不是小姑娘了,心里也还是有把秤在权衡他战友那个孩子的事儿,还有路炎晨亲爹的酗酒打人的臭脾气。
小孩是肯定不能留的,假如真要结婚,就找个机会送回去。亲自送,算是给他面子。
至于路炎晨亲爹,赵敏姗倒不怕。老头过去来自己家喝多了还说人就这么几十年,顾着儿女的都是傻子,据说当年路炎晨奶奶瘫了,都被送到山沟的祖籍老宅,扔给左邻右舍点钱照顾到去世,也没再管。这种上不孝父母,下不顾儿女的未来公公,有什么好怕的。
大不了一拍两散,老死不相往来。
赵敏姗这厢还在打算盘,路炎晨站定了,接过秦枫递来的半口杯白酒,抬手,直接仰头一杯酒。路爸以为大儿子终于懂了要给自己面子,这是敬亲家酒呢,未料路炎晨手里酒杯落到桌上,就是这么句:“在座的各位长辈,抱歉,这婚我必须退。”
赵敏姗心忽悠,沉了。
话刚出口,满杯热好的白酒,劈头盖脸就泼过去。他微一偏头,避开大半酒水,全顺着脖颈往下淌,衬衫也湿了。
路炎晨抿了嘴角,半声没吭,眼睛里冰冰冷冷的。
路妈虽心疼,可犹犹豫豫不敢动,只顾着拉路爸:“干嘛啊,这大冬天的又拿酒泼孩子。”路爸推开路妈,撸了袖子就要抽上去:“小兔崽子,别以为从部队上回来,老子不敢揍你了——”
“三叔、三叔,有话好好说,好好说,”秦枫笑容满面,一米九零的大个子轻易就将一米七三的路爹挡下来,“不给孩子留面儿,也要给我个面子啊,三叔。”
孟小杉也跟着劝:“三叔三叔,你和我爸这么多年交情,可不能砸我们家的店啊。您别搭理路晨,让秦枫去给您开最好的包房,今儿我这生意都不做了!就伺候您!”
这两口子本就面子硬,又故意将最好的包房留下来预备这一出戏,死劝活劝将路爸弄出了这间房。没半分钟,孟小杉又回来,将赵敏姗爸妈请了出去。
灯光煌煌,包房里一个大圆桌对面,只剩了赵敏姗。
路炎晨从桌上餐巾纸盒里抽了几张纸,将下颏和脖子上的酒擦了,拽开椅子,坐下来:“还要我说什么吗?”
赵敏姗被他呛得不行:“你这态度,我们没法谈。”
路炎晨一笑,不说话。
对路炎晨来说,赵家两位老人都还情有可原,毕竟一来是和路爹要不回来钱干着急,二来也是操心女儿的终身大事。可赵敏姗明明很清楚订婚的事他不知情,还一口答应了,不说有多大恶意,却也说不上光明磊落。
“路晨……你家的情况我很清楚,我家怎么样你也知道,我们两家都知根知底,也没有谁配不上谁的说法。你都三十岁了,难道还真把积蓄都还给我家?你怎么办?你爸一定不会给你半分钱,你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不是娶老婆生孩子吗?你没结婚过,入了婚姻的这个圈你就懂了,娶谁到最后还不是一样过日子。”
赵敏姗看他没答,揣着能把他说动心的心思,又柔声说:“这次我是真心想结婚了,你和我上学就认识,总比让你去找个陌生人要强多了吧?而且你如果要替你爸还钱,还要借钱,附近村子的人不用打听就知道你欠债多少了,到时候有谁乐意嫁你?”
这场谈话从始至终,路炎晨都没要谈的态度。
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过场,他必须要和赵敏姗谈谈,证明是试过了,也是真谈崩了。如此让赵家老两口和秦枫夫妇的面子上都能过得去。
赵敏姗眼见着一句句话都没回音,彻底来了脾气:“我就这么让你瞧不上吗?就算是我们瞒着你订婚,也是你爸先欠钱不还。你这样退婚,让我在镇上怎么呆下去?你爸妈连酒席都定了!”
路炎晨离开椅子:“你今天看到那小孩,会跟我至少五、六年。”
赵敏姗没想到他拐到这件事上,咯噔一下,心理上退了半步。
“你就说路炎晨这人有问题,带回个战友的孩子要自己养,这婚你结不了。”
话撂下,人头也不回走了。
那边,秦枫将自己爸也叫过来,父子俩陪着路炎晨亲爹喝酒。
孟小杉按照秦枫的意思告诉路炎晨,估计路爸这么一喝就要明天中午了,让路炎晨先回去。总之今晚和赵敏姗这个当事人当面锣对面鼓摊开来说了,就算走出一大步。
接下来肯定要善后,养精蓄锐,急不得。
她跟着路炎晨,一路走出大堂的落地玻璃大门,没忍住叫住他:“路晨。”
路炎晨回头。
孟小杉真是有满腹的话。说吧,觉得对路炎晨残忍,不说,又怕归晓吃亏受苦。
真是憋得自己难受。
路炎晨猜度到她想说的,对孟小杉直接点了头,说:“我会好好对她。”
这人……真是太聪明了。
孟小杉看那融到冬夜里的背影,鼻子被冷风吹得发酸。
等回到修车厂,下午就哭过鼻子的秦小楠拿了个银色扳手在敲水泥地,敲得地方是挨着墙角的桌子下的那块地方。他将秦小楠拽出来,瞧见地面上愣是被他砸出了坑,碎渣子一滩,露出了水泥下的黄土。
路炎晨咬着烟,将小孩扯到面前板正了,立正站好。一面去摸打火机,一面口齿不清地教训:“几小时了?还没好?”
秦小楠眼泪水转着圈儿,眨眼就掉,眨眼就掉。
路炎晨蹙眉,盯了他半晌愣是被逗笑了:“秦小楠,归晓给你灌什么迷魂汤了?我和你多少年交情了?她才带你几天?”
秦小楠脖子一扬:“我喜欢她。”
路炎晨眯起眼:“嗯?”
“我喜欢她,看她哭我就想哭,”秦小楠虽然是个人小鬼大特会说话的小孩,可也因为是被一堆当兵的带的,语言表达都很直接,从不打弯,“你利用归晓阿姨对你的感情,让她给我找学校。路叔叔,你这个人人品有问题。”
路炎晨点点头,烟也懒得点了,丢去茶几上:“我人品有没有问题,还有待商榷。可你说喜欢我媳妇儿这件事,性质太恶劣。敢有下次就把你扔回二连浩特,听到没有?”
秦小楠还哽着眼泪呢,被路炎晨这句话噎得呛得一阵乱咳嗽。
路炎晨抚着小孩的后背,顺便打量他身上这件新买的运动衫,秦小楠缓过一口气了,抓着他的手就一个劲儿追问,是不是说真的?是不是他下午出去真去追回归晓阿姨了?是不是中午来得那个长得和蛇精一样的阿姨不会再来了?不结婚了?
问题不停,路炎晨含糊应对,将小孩拖到床上去,拽了被子将人裹住哄睡了。
差不多到十一点了,去冲了个热水澡,将身上的被白酒淋了的衬衫丢进红塑料桶里,换上干净衣裳,这才觉得饿了。
这一整天,半口东西都没吃。
懒得做麻烦的,他泡了包方便面端到厂房里,在一辆车旁的找到个还算干净的小凳子,坐下来,这么端着吃。热腾腾的汤水,酸菜,面,其实他都尝不大出什么滋味。
这算一个开头,接下来善后没那么容易。
没几分钟,泡得滚烫的汤面已经被吃得差不多了,路炎晨将泡面的纸盒、筷子放脚边的水泥地上,干坐在那儿十几分钟。
厂房里不知哪里在滴水,很轻,可他听得清楚。
一滴,一滴……听久了,让人连呼吸和心跳都跟着减慢,减缓。
不管是两年前的偶遇,还是内蒙那些天,还是今天,他其实都没和她好好说过什么话。十几年他就是在部队上,见着的女的不是医生护士,就是执行任务救助的老乡。
在和异性的正常交流上,趋近于零。
无论是客观现实,还是主观情感上,归晓对他来说就是纯粹的、独一无二的存在。可归晓呢?她读过多少书?有没有读到博士?认识过多少人?遭遇过什么?他都不清楚,甚至就连她现在的工作是什么,他都一无所知。
两个人,都还爱着。
可对彼此这十几年的了解却没比刚认识的人强多少。
第十三章 晨晓照归路(3)
心被堵得有些燥。
他在厂房里溜达着,房梁上一排排冷调白灯照下来的光将影子拖远了。
最后,他找了辆看上去挺顺眼的车,东翻西找弄了堆工具,千斤顶撑起来。拆。
到快四点,排查了不少保险外的小毛病,满胳膊蹭得一道道黑机油,够着厂房大门横梁又做了两百个引体向上,这才算耗过了大半宿。
回屋,秦小楠早踹了棉被。
路炎晨将那小胳膊腿都塞回去,开始收拾秦小楠的行李箱,衣服下压着几本新书,是归晓买的。里边唯一拆过封的是本英版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他拎出来上床翻看。
刚当兵那阵英语退化厉害,那时老中队长常教育他们,奥运时执行任务的核心特|警都要会英、法、日、韩、阿拉伯和西班牙六国的日常交际用语,越大的国际赛事,大学英语六级证书也会是选拔要求。虽这些和边防上的他们没太大关系,他也就听进心里,重新把丢掉的外文捡回来,平时混杂着俄蒙轮着学。毕竟算正经高考过的人,虽然化学物理公式搁他面前,他和它们肯定是谁也不认识谁了,外国语倒磨练的不成问题。
他将秦小楠裹到暖气边上,靠床头翻看了二十几页,察觉小孩醒了,在盯着自己瞧,偏头去看床头闹钟,刚四点半。
“继续睡。”他下命令。
“想听归晓阿姨的事吗?”秦小楠七分迷糊三分清醒,仍惦记着路炎晨的终身大事。
他捋着那小脑袋瓜子,也是无奈:“快睡。”
秦小楠咕哝着翻了身,没半分钟又裹着棉被蹭下去:“我去画她家地形图给你!”
想阻止,可小孩已经光着脚丫子抱了纸笔回来,打着哆嗦缩在稍许温热的暖气旁,似模似样地画起来,还边画边讲。
路炎晨也就没拒绝,单手撑着头,将小孩的被子仔细掖好。
借着光去看纸上的图。她的家。
……
归晓这趟出差有十几天行程,途径广州、成都、台北、澳门,最后到武汉。
她往常是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历来都借着出差四处旅游,唯有这次是多一个小时都不肯在外边耽搁。最后人飞去武汉前,硬说自己还有急事要返京,将要开会的一大伙人约在了机场餐厅。边吃边聊,吃完就登机回北京,被负责人概括是:三小时武汉机场游。
这么赶只有一个原因,表弟安排了初五下午带路炎晨去见见秦小楠的新班主任。
归晓左右都不放心,上飞机前和路炎晨通了电话。
快半个月没见,两人只通过两次电话,一次是她离开北京登上飞机前,一次是她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关机前的半分钟。归晓始终没敢问他和赵敏姗的婚约如何了,想着他要处理好了会告诉自己,也因为这件事梗着,和他说话总保持着若有似无的距离。
怕逾越那条道德线。可能因为深受其害过,她对破坏婚姻关系这个罪名看得非常重。
哪怕是被迫的,可婚约确实存在。
到北京是中午,飞机很争气,没晚点。
归晓取了行李随着天南海北的旅客走出登机口,四顾望着,路炎晨没找见,倒是先看到了许曜。那个男人胳膊上搭了件休闲西装,衬衫纽扣一丝不苟系到领口,连表都没有,倒是干干净净戴了个结婚戒指。归晓瞄了眼那戒指,普通的,没牌子。
“找个地方坐吧,我还在等人接我。”归晓走近。
许曜想替她接箱子,她没让。箱子小,完全可以自己拎。
因为许曜要赶飞机离开北京,两人就约了机场碰头,随便找个咖啡店坐下了。
背包扔到沙发上,她探手就拿了咖啡店的宣传牌,把店名给路炎晨发了过去,等把牌子放回原处,又担心他找不到这里:“你能给我描述一下从停车场到这里具体怎么走吗?我发给接我的人。”
许曜看神经病一样看归晓:“你约的是十岁小孩吗?”
归晓摇头:“他没来过这个航站楼,估计也没怎么坐过普通飞机。”
“你朋友恐飞?”
归晓又摇头。
许曜简略给她描述完,递了张便签纸到她眼前,上边写着账号、开户行和开户名。
归晓按照他叙述的路线给路炎晨发过去后,看了眼便签纸,收好。然后挺抱歉地和许曜解释:“我最近手里要留着一笔钱,不能都给你。你要借的只能先打三分之二,等下个月有个理财产品到期再补给你,来得及吗?”
“没问题,”对方颔首,没想到自己也有找归晓借钱的一天,“刚看你从出口出来,想起十几岁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没想到小姑娘顺利长大了,还混得不错。”
归晓知道许曜指得是什么,笑了:“你看没看过一个视频?有个挺成功的女华裔,在受访时说每个人都要努力赚一笔fuck U money,就能有资格在工作不如意的时候,甩一句fuck you,辞职不干。”
许曜头一偏,看到了走近店里的路炎晨,猜想这就是归晓等的人。
归晓坐得地方沙发背很高,看不到斜后方的人:“我倒是不想fuck working,工作多好啊,再不如意也能让我吃饱饭。我就想拼命工作赚笔fuck life money,下半辈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用再对生活折腰。”
许曜微抬下颏,示意归晓:她身后有人。
归晓随之望去,在看到路炎晨的一瞬,目光软了不少,轻轻柔柔地说了句:“我还怕你找不到,想去接你呢。”
她往边上挪了挪,路炎晨落座。
许曜看归晓这小模样倒挺有趣,又去打量路炎晨。他刚见这位就能下定论,这是个当过兵的男人。前几天自己结婚时也有一桌宾客是家人的战友,精神气和他差不多,其中还有驻港部队和维和部队呆过的。而眼前这位与他们相比,气场更深更不可捉摸。幸好是小白脸类型,能将锐气降低不少。
念头到这里,已经被路炎晨凛然的目光打压下去了,这让他莫名想到那句很有名的雷锋语录: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他看看咖啡店墙壁上的钟,抄起搭在椅背上的外衣,站了起来:“你那想法是不错,就是姑娘家的别总fuck来fuck去的,不好听。我这儿急着走,你们慢聊啊。”
一口咖啡没喝就撤了。
归晓满腹心思都在刚来的男人身上,将服务员端上来的咖啡轻推到他面前:“喝吗?”
脱脂拿铁里的奶泡微晃荡着,一个小小的糖浆做的心也随着在打晃。
路炎晨摇头。
“原来你们不习惯喝咖啡。”她明白了。
路炎晨摇头:“我喝黑咖啡。”
归晓又立刻纠正了错误:“原来你们也会喝咖啡。”
路炎晨笑了声。从这三言两语就发现她对戍边子弟兵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误解,决定暂时不和她探讨这个问题。
路炎晨不说话,她也就拿着勺子默默搅着自己那杯咖啡。银色带着镂空雕花工艺的小勺子捏在两指间,在陶瓷杯里撞出轻响。
这半个月她没事就查资料,就想多了解路炎晨的过去,可别说具体的,就连新闻报道都寥寥无几。后来她又打电话去问那堆小学同学,各有说法,大意是和普通人没什么差别,脱了那层皮还喜欢玩dota呢……可归晓觉得,应该每个地方的差异都很大,就像在云南边境的和驻港部队肯定不同,而他又是戍边反恐的,应该更不一样吧?
乱七八糟问了一堆也没有用的,比如生活习惯这种问题,简直就是空白中的空白。
桌下空间狭窄,他的板鞋就顶着她的皮鞋尖。
这种互相挨着、靠着的感觉,特让人踏实。思绪也飘了。
当初刚在一起时,她正面临中考,他也在准备高考。
路晨怕影响她,在学校里从不表现出两人有任何那方面的关系,私下里每隔一两天就会在晚上来看她。因为怕开车太醒目招人非议她,他都是骑着车去的。
从修车厂到她姑姑家,最快也要一小时十分钟,可也只能见她一个小时。
每次来,他都骑车带着自己避开家属区,从家属区骑车到军事区,经过学员兵住得一幢幢宿舍楼,再一路到底,在燕山山脉脚下的小门才停下来。
那个地方偏僻,还有几个土坟包,大半夜的阴森恐怖。她就偎在他怀里,和他聊天,还要随时被路过的巡逻兵望几眼。那时她脸皮薄,每次有巡逻兵经过都会用他肩膀挡着自己大半张脸,脸上又热又燥,害羞的要命。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路晨想和自己做什么亲昵的事,骑车带她离开大院就行,可他从没这么做过。
有些事等长大了,成熟了,再去深想就会懂,身边人究竟孰优孰劣,孰好孰坏。
两人也没多在机场耽搁,赶在三点前到了约定地点。
表弟媳是个特会来事的人,备好了礼,在上去的电梯里叮嘱他们:奉承话要说,苦情也要卖,当然搭腔过渡也必不可少,总之要为孩子转学创造最优良的环境,班主任这关是必须要过的。到老师家门外了,表弟伸手敲门。
没半分钟,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姑娘开了门,在看到众人刹那,原本礼貌微笑的脸僵住,有惊讶,也有不敢相信,不停回头:“妈、妈!有人找。姐夫,姐,快来,有客人。”
说完就不停客气对众人说不用换鞋,快进来。可那双眼睛闪闪烁烁的,像有千言万语,只盯着路炎晨。众人都察觉出不对,也不知不对在哪。
进了屋,众人落座。
两姐妹嘀嘀咕咕,笑着,妹妹还不停去推那个戴眼镜挺斯文的姐夫。秦小楠的班主任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女老师,挺严肃的,看家人这么不懂礼貌倒很生气:“你们闹什么呢?”
“妈,我们是看到熟人了,”姐姐解释着,到沙发边上对路炎晨点头示意:“请问,你过去是特|警吗?”
“武|警。”路炎晨纠正。
有区别吗?那个姐姐愣了下,略过这个不重要的问题,接着就揪过来自己妹妹,讲起了他们在几年前国庆假期的那趟惊险的自助游。
那时,姐妹俩约了七八个同学去西北部旅游,碰上了火车站大批旅客滞留。
当时就是坐在沙发上的这位路队带人来和另外一批警察碰头,维持现场秩序。那晚有不少是等了十几个小时的逗留旅客,天南海北的人,鱼龙混杂,到后半夜也不知是谁先挑头闹了起来,混乱一触即发。就是他们这些人搭着人墙,让旅客一波波自觉排队过渡到安全区域。这些姑娘们起初都不太当回事,还都乐呵呵小声讨论着要不要趁着拥挤,撞上下指令的这个大帅哥身上,撞出一段浪漫情缘……
直到人群突然爆发大骚动——
“当时就是你,端着枪压在我肩上,把我们拨到你战友身后的,”妹妹望着他,“你还记得吗?我同学是直发,很长,到腰这里。我是卷发,棕色的长卷发。”
那可是小姑娘这辈子初次,估计也是唯一一次被迫接触真枪实弹,实在难忘,在现代社会被英雄救美太难了。真是太难了。
这句话问出去,大家都饶有兴致等着答案。
而当事人路炎晨就在七、八双眼睛注视下,波澜不兴地回答:“没印象了。”
第十四章 晨晓照归路(4)
“你真没印象了?”
两个小时后,归晓在他车的副驾驶座上,还是没忍住问了。
“对那个时间点和任务有印象,对人没有,”路炎晨左臂抵在车窗玻璃上,撑着自己头,右手去打方向盘,“当时旅客两千多,记不住人脸。”
而且那阵子暴恐分子猖獗,他们这个中队是临时调过去的,时间紧任务急,又要避免大范围踩踏事故,又要排查不法分子趁机闹事。满耳都是尖叫和怒吼,恐惧和咒骂,眼前一张张脸都是惊恐的,每个人都拼命想挤出去挤到安全地方,每个人都怕被人推倒在人群下,又本能地去推搡周边一切,觅路逃生。
那种时候,他没闲心去留意人的五官有何不同,长发还是卷发……
归晓想想也挺有道理。
她转而去看窗外,仍旧是车海无涯。他们和表弟的两辆车本是先后开出小区,去归晓家附近的金宝街吃饭,却被戒严封路截断了。
表弟那里都到了,他们还和成百的车等在挂满彩灯的街衢。西单。
“我高中经常来这儿逛街,”归晓指路炎晨左侧,“一个是这里,一个是动物园旁边的服装批发市场。我有个表妹特别会砍价,每次都带着她能省好多钱。今天你见到那个表弟,小时候就是个跟屁虫,我们都不愿意带他逛街,就把他甩在家里,他还哭鼻子告状。”。
路炎晨手搭在车窗边,迎着冷风去打量外头密密层层的行人和各式各样的灯光,大厦的,路边的,还有那望不到底的店铺招牌灯光。
这就是他和兄弟们在边关誓死守卫的“安定繁荣”。
俗世气息浓郁,对路炎晨却是陌生的。
他少年时住在北京远郊,不太常进市区,后来考大学又是在南京,大二入伍一走就是十几年。除了在归晓提出分手后返过京,就真的再没回来。所以路炎晨对这个户籍所在地的知名商业景点的熟悉度近乎为零。
为什么说是“近乎”?
因为昨晚他翻过地图,研究了从机场到那个班主任家,再去归晓家的路线。
很快,道路管制结束。
车海仍旧移动缓慢,导航里,单调温和的机械人声不时冒出来,提醒路况。车从西单大路口开到金宝街那个饭店的地下车库竟然又用了半小时。
归晓想给表弟拨电话,让他们可以开始上菜了。低头去翻号码时,她肩上的头发滑下来,抬手去捋,瞧见他在看自己。
“我给潘浩打个电话。”她说。
“晚五分钟再打。”
“……好。”
车内安静着,她想他应该有话说,等着,琢磨着,还以为会听到多长的一段话能让他准备这么久,结果到最后不过一句:“赵敏姗那件事,结束了。”
每个字,都跳跃着,在车里漾开来。
归晓微微地笑起来,心情忽然好到不行。
路炎晨看她低头也是微笑,偏头去看窗外也是微笑,就清楚她的开心。
别看这句话简单,过程却几多周折。
路妈心软,替赵敏姗跑了好几次修车厂劝路炎晨,都被路炎晨冷回去了;反而是路爸一听说儿子要还债,不用花自己的钱,身边又有镇上最有钱有势的秦枫夫妻俩在那斡旋,直接两手一拍,表态不管了;最后只有赵敏姗想不通路炎晨一个穷当兵的,光棍一个,却宁可还一百来万也不愿娶自己,死活跨不过心里那一道坎,不肯松口。
路炎晨对此态度坚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扯别的就没意思了。
这件事他也认为赵家没什么大错,最多是嫁女心切,又想着他一个刚退伍回来的人必然急着娶媳妇,以为是一桩美事。可他真不能娶,如果赵敏姗想拖就拖着,拖几年他倒无所谓,反正婚是不会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