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芳仪才拼着得罪那个前来搀扶的嬷嬷,也要把这个事情让孝庄自己说明白,板上钉钉才好呢。这边起了身,又被孝庄唤到身前,拉着手说话,芳仪其实背上已经冷汗连连了,才第一天,就差点着了道,而且还是明晃晃的阳谋,这宫里,果然不是好待的。
芳仪不认为自己想多了、孝庄根本没有这个意思,怎么可能?一个宫中生活多年,跟自己的姑姑和姐姐争宠,又保住了儿子的皇位的女人,怎么会连这点都没想到?这世上就最怕捧杀!
心里念头一晃,芳仪还是全副精神的和孝庄说话,在这个老太太面前,一点都不能马虎。虽然,芳仪也知道,现在孝庄一心要拉拢自己玛法,对自己面上会很好的,也不会真正对自己怎么样,可是现在也明白了,这老太太怕是要捏自己的把柄在手里,为以后留下后手。这不,没有把柄还要制造把柄呢。
“好孩子,那时我一见就喜欢你。现在看着果然是好的,礼数什么的一点也不差。皇上是个有福之人啊。”孝庄这话真是绵里藏针,既然前头的招儿不灵了,就送了顶高帽子,而且这帽子可真不好带啊,礼数不差,以后真有什么疏忽,那是不是就算明知故犯了?皇上是个有福人,什么意思,这个自己可得划得远远的。
“孙媳妇儿哪里当得太皇太后您老人家这样夸,这礼数什么的,还得跟在您老人家后头,有的好学呢。至于万岁爷,他可是九五之尊,这满天下的福气,可不都是他的?能得太皇太后您老人家以及皇太后她老人家和万岁爷的青睐,芳仪能跟着沾沾福气,已经是几辈子修来的了。”
“哈哈,好个伶俐的小嘴儿,果然是个会说话的,你就跟着皇上,叫我皇幺嬷就好。听说,皇上也喜欢听你说话,你们昨天聊了大半宿?”孝庄还是笑眯眯的说着。
“皇幺嬷~~”芳仪故作娇羞的叫着,一时看来,可真是其乐融融啊。
正文 057 同是天涯无奈人
“好啦好啦,我也不多说啦。你们感情好,自是最高兴的。只是以后还是要注意些才好,就是皇上兴致高,你也得多劝着些才是。这样吧,我把田嬷嬷给你使唤,她可是个历经多朝的老人了,给你使着你也方便些。有什么事情只管差使她就好了。”孝庄笑眯眯的说着,也不等芳仪开口,就见一个老嬷嬷出来行礼了。
芳仪一看,心就凉了,正是刚刚那个要扶自己而自己没给脸不让扶起的老嬷嬷,孝庄这样强势的指派这个人给自己是做什么,芳仪还是想得明白的,只是还是不死心的犹作网鱼之争,“皇幺嬷这是心疼芳仪呢,芳仪心存感激。看着田嬷嬷就知道是皇幺嬷身边得力的,若得了这样的嬷嬷在芳仪身边帮衬着,一定能省了芳仪许多的力气呢。只是芳仪不能因为自己的方便,仗着皇幺嬷的疼爱就这样厚着脸皮受了,哪怕说是长者赐不敢辞,也不能给皇幺嬷您添麻烦不是?”
“哈哈,光听这话我就开心了,果然是个有孝心的。只是,你们过得好,比什么都让我开心。田嬷嬷是个不错的,所以我也放心把她给你,你就不要推辞了。还是说,你喜欢年轻些的?要不就苏麻?”
孝庄一副我是摆地摊儿的,要谁你随便挑的样子,把芳仪吓了一跳。就知道孝庄是个厉害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厉害。再这样下去,这田嬷嬷就更没脸了。宫里老人混到这个份上,就是争一个脸面了。苏麻自己哪敢用,孝庄也不存心给,只是这话要是说了不好,这苏麻和田嬷嬷就一块儿都给得罪了。绞尽了脑汁,才说道:“芳仪哪能有这种想头,皇幺嬷身边得嬷嬷姑姑都是极好的,哪里有我挑三拣四的?只是我心里过意不去,怕委屈了人家,更担心皇幺嬷离了人不方便罢了。”
“也不用想太多了,就这样吧。”孝庄一锤定音,芳仪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想着说了有一会儿了,心里还记挂着皇太后那里的时辰,就说出了告辞的话来。孝庄这时候倒没多留,只是把该赏赐的东西都给赐了,以劝了礼。足有八个小宫女端着匣子盘子等物,芳仪这边也有跟着的小宫女按这规矩接了。
等出了慈宁宫,芳仪才觉得贴身的小衣已经湿嗒嗒的粘在身上了,小腿肚子也有些抖,幸好,在宫里走动芳仪是用的辇驾,还可以在上头缓一缓。芳仪让田嬷嬷紧跟在辇驾边上,那是个贴身心腹的位置。随着小太监一声“起驾”,芳仪才偷偷的深深的吐了口气,心里整理着得失。
芳仪知道早晚要跟孝庄对上的,倒不是说两个人是对头,主要是因为这身份的使然。自己虽然是皇后,但这宫中权利最高的还是孝庄。一个是太婆婆,一个是孙媳妇,婆婆压儿媳妇,这就是习俗,更何况是太婆婆和孙媳妇。还有朝堂上的考量,为防着自己仗着外戚坐大,或外戚日后尾大不掉摆弄天子于股掌,现在总要那捏住自己一些才好。这是孝庄的无奈,也是芳仪的无奈。所以并不是存在谁看不顺眼谁或不喜欢谁的缘故,只是每个人的利益不同。宫墙内既是小朝廷,得失与否,与外面的朝堂息息相关的。
芳仪虽然对清史知道的不多,但后市拍了那么多的辫子戏,芳仪虽忙碌但也偶尔有看的,有关孝庄的还是知道一些的,自己一直是钦佩这个女人的,可是现在要在这个女人的势力范围内生存,才一个早上,已经是精疲力竭了。
其实指给芳仪这个田嬷嬷,并不是要在芳仪身边插个眼线,而是明明白白的敲打警告芳仪而已。老太太下的套子芳仪不是都没接吗?那就给你个你得罪了的老人在你身边,你还推辞不了,再推辞,就给你更厉害的,还让你一个接一个的得罪,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你得听我的才是。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一切都这么的光明正大,一切都摊在太阳底下晒着,可芳仪只能受着,谁让她现在要什么没什么的。其实,她并不想要权势不想要斗争,可是她即姓了赫舍里,而且进了宫做了皇后,这一些就由不得她自己了。为了活着,一切都为了好好的活着,她只能在心中披起站甲!
至于宫里各人的眼线,芳仪想着就好笑,这整个坤宁宫,这么多宫里旧人,还缺了眼线?还需要这样当着面给人?别说宫里旧人了,就是自己带进宫来的,难道就不是眼线了?
九月初九,重阳节,太阳虽然没有了酷夏的火辣,但还是有这它的热烈的,只是大太阳底下,那个新成了大清皇后的小姑娘,虽然身上还穿这一重重的繁杂的朝服,可心底下却是一片冰凉的,再大的太阳,除了让她身上出了些许的汗,却没有让她的心底感到热气,而那一重重的朝服,却像是桎梏,紧紧地锁住了她。
身边的人提醒着芳仪快到皇太后居住的慈仁宫了,芳仪也收敛了心思,为接下来的朝见礼做准备。远远的看到了慈仁宫,门外并没有什么人等着,芳仪轻轻的松了口气,不过,却又马上绷紧,还不知道这皇太后,又用什么招数等着自己呢。
等到了宫门口,并未误了吉时,也不用芳仪吩咐了,宫里自然有宫里的行事规矩,芳仪这边马上有一个小太监前去通报。芳仪下了辇驾,在宫门口静候着。只是这回等的时间有点长,才看到有个太监急急忙忙的跑出来,自家的小太监跟在人后头。
那个太监到了门口,礼数周全的对着芳仪行礼,态度、语气、姿势等等可圈可点,只是这话里却有话,“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这时辰还未到,太后娘娘还以为皇后娘娘您还得在太皇太后她老人家那里多待会儿呢,哪成想您这就来了。皇后娘娘快请。”
正文 058 冰火两重天
芳仪客气了一下,也没多说什么,就跟着这太监,被接引至慈仁宫正殿。
跟在孝庄那里截然相反,皇太后并没在殿里候着,这是正常的,可诺大的一个殿里,连个小宫女都不见,又有些古怪了。连个看座的人都没有,当然,也没有座位,不过,即便是有,芳仪也不敢随便坐。
那个太监还是礼数周道,用着抱歉加一点惶恐的语气说道:“太后娘娘她老人家没料到您会早到,这会子怕还在忙着,奴才这就去看看。”
这话说的,芳仪哪敢啊,忙笑着阻止了那个太监,自己站着静静地等候着。芳仪虽然随从众多,可都不敢出声,连呼吸都压得细细的,整个正殿,鸦雀无声的,渐渐的,好像连空气都静默起来,于是,越发沉重起来。
芳仪虽然人静站着,心里转开了心思,这算什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今儿一早,可真是开胃啊,连冰火两重天都上了。还真亏自己早上吃得饱,平时身体又锻炼得不错,不然,这体力可就达不够啊。要是不小心撑不住昏了过去,人家可不会说皇太后让自己的等久了,只会说自己轻狂样儿。还有,这可是自己罚自己站了。这冰火两重天的极/致/快/感,一般人还真顶不住。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渐渐的里头传来了人声,芳仪索性把头低着,姿态做得足足的。果然,在一群奴才的簇拥下,皇太后从内殿出来了。一见到芳仪就说了,“哟,这是怎么了?皇后早就到了?怎么也没人给哀家通报啊?”这皇太后虽然在宫中多年,可还是说的一口蒙语,又快又含糊。只是即便如此,跟着伺候的人也听懂了,呼啦啦像是下饺子一样跪了一圈。
看,人家的坑都挖好了,就在芳仪脚边呢。只是这坑看着简陋了一点,没什么技术含量,跟孝庄真是没法比啊。不过,就是如此,芳仪也不能不识抬举,不往下跳。芳仪只能笑着用蒙语回道:“这可真不关他们的事情。是芳仪来得早了。所以在这里候着呢。这位公公倒是要去通报来着,却是芳仪拦着的。本就是芳仪来早了,哪有再来催太后娘娘您的道理?若真这样,反倒是芳仪缺礼数了。”
其实,芳仪本想顺着这太监的口气,称皇太后为皇太后您老人家的。这皇太后虽然位置尊贵其实年纪并不太大,也就是二十五岁上下,比上一世的自己还小呢。自己称呼她老人家,不知会不会让她膈应?如果太后真的听着不舒服了,芳仪也算是出出气。只是才一转念,就笑话自己,看来刚刚真是被孝庄刺激的不轻,差点犯了这口舌之争,因为这一点小事,出气到算了,这要是让太后记恨自己了,可纯粹是自己只要不痛快了。还嫌这宫里明的暗的对头少不成?
皇太后还要搭搭架子,“还是他们不好,不过芳仪为他们讲情,哀家这会就不同他们计较了。”
跪着的人忙称着皇太后仁慈什么的,也有要称谢芳仪的,马上被芳仪甩到皇太后身上了。
芳仪按着司礼太监的赞礼,给皇太后行了礼。皇太后笑眯眯的受了,然后让人给赏赐了东西,只是这回比太皇太后那里少了些,是有六个小宫女捧着东西的。这些都不在芳仪的眼里,只盼着顺顺当当的全了礼,自己也好早点万事。这样一圈下来,还真是劳神费力的。
只是,天不从人愿,皇太后拉着芳仪让芳仪称自己皇额娘不算,还拉着芳仪左看右看的,就在芳仪巴望着早点了事时,皇太后开口了,“你这孩子哀家越看越喜欢,来人,把那块碧玉佩拿来。”
就有人答应着,一会儿递上来块玉佩,这玉倒是好玉,通体碧绿,绿得像要滴出水来,不见杂色,看着价值不菲,上头还雕琢着花纹,只是一晃间芳仪没看清。
皇太后笑着说道:“这还是先帝爷和哀家大婚时赐下的,据说还有个吉祥的图案,只是哀家于这汉人的东西上头不太通顺,听说这柿子桃子就叫作诸事遂心的好说法。今儿个就赐给你了,也算是借着这好说法,如了先帝爷的意思。”
这回,芳仪也不知道该说着皇太后傻缺还是歹毒了。顺治爷独宠董鄂氏,一废了她姑姑大博尔济吉特氏,后来还差点儿二废了她这个小博尔济吉特氏,现在她还拿出了这个玉佩给自己,还说要诸事遂心?那到底是怎么个遂心法?又遂了谁的心?
芳仪现在就像是看到自己吃的苹果上有半条虫子一样,这回可给膈应的不轻,虽然自己在后世不太知道这段历史,可是现在就算不知道宫里辛秘,可这些闹到朝堂民间皆有耳闻的事情,自己怎么会不知道?自己以前是不迷信的,可现在自己都穿越了,还真有点相信这运气彩头什么的了。这不是明打明的触自己霉头吗?想着自己刚刚不膈应这皇太后,现在人家可不顾什么,给自己好瞧的了,还真当自己是软柿子,随便她怎么揉捏了?有些事情可以忍耐,可自己也是有忌讳的,自己还盼望着诸事遂心,自己不难产,儿子不被废,然后没准自己也能活到弄个太后来玩玩的时候。这叫什么来着,叔叔可忍,婶婶不可忍?
不过,皇太后老人家笑眯眯的,芳仪也不能恶声恶气地不是?芳仪先就好声好气的推辞着说道:“这个好东西,芳仪可真不敢受了。这可是先帝爷留给皇额娘您老人家的,还是大婚时给的,有着厚重的含义呢。您老人家可是留了这么多年了,现在能天天看着,也是个念想儿。芳仪要真受了,那可真就不孝了。芳仪就是沾着皇上的福分,也担不起这一重一重的寓意呢。还望您老人家顾念着芳仪,别让芳仪没脸子去见皇幺嬷,也没脸子去见皇上。”
正文 059 窘窘有神的称呼
芳仪听说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其实是不对付的,当初太皇太后还是皇太后的时候,生了重病,可当时还是皇后的皇太后,却没有去侍疾也没去探望,因为那时皇太后怨恨太皇太后让顺治爷娶了她,而顺治爷的专宠他人却冷落她。而这个事情也给了顺治爷要废了皇后的借口,虽然最后没得逞,但也是夺了她的印禁了足。这事闹得大,朝堂上都知道。芳仪是后来和八卦主播殊兰交好时,这些旧事八卦被殊兰翻出来讲给芳仪当故事听的。
所以芳仪才猜测皇太后的傻缺或歹毒,本来是想少树敌的,可现在人家这样恶心自己,自己也不能一味的软弱,况且,芳仪不认为这样触霉头的事情,太皇太后和康熙就真能不在乎。更何况,芳仪虽然和康熙接触的还不多,却隐隐觉得,他,不会喜欢一个任人拿捏的皇后的。
说时迟,那时快。这些念头可是一转就成的,芳仪一边推却着,一边却求助似的看着田嬷嬷。这田嬷嬷可是孝庄给自己的,看样子在孝庄身边也是有身份的,虽然不见得就能压得住皇太后,但如果这皇太后还有脑子的话,怎么也应该尊着太皇太后,给太皇太后身边的老人一个面子的吧?
若是连太皇太后的面子也不给,哈哈,那就不是皇太后跟芳仪之间有问题了,而是皇太后跟太皇太后对上了,那,自己还怕什么?那时牢牢抱紧太皇太后和康熙的大腿就行了。虽然皇太后必然比太皇太后活得久,但太皇太后对康熙的影响可是不一般般的,而且,这还要自己能度过生产大关以后的事情呢。
打定主意,芳仪也不看皇太后有些泛青的脸,只是一直用一种恳切的眼神看着田嬷嬷。
兴许是芳仪的样子太可怜,也兴许是田嬷嬷也觉得皇太后此举不妥,又兴许是田嬷嬷要树树威,在兴许是…反正是,田嬷嬷一直被芳仪这样看着,终于不能只装做壁花?壁草?壁树?还是壁什么的,上前行了个礼,斟酌着开口劝了皇太后:“皇太后娘娘,这物件也实在太贵重了,皇后娘娘虽然贵为皇后,但毕竟是岁数轻些,您看…”
田嬷嬷态度很恭敬,把姿态放得很低,她知道主子给你脸就是有脸,若一个不小心,自己被打了骂了或者杀了,虽然太皇太后会给自己作主,但自己这亏已经是先吃了,甚至连命也没了,有人作主也描补不回来的。所以这会儿,田嬷嬷虽然不得不出手,但低眉顺眼的,可不多说什么犯忌讳的话。
皇太后终于还是消停了,扯了个极难看的笑脸,说到:“既如此,倒是哀家考虑不周了。也罢了。这里也全了,哀家也乏了,就退了吧。”说着,也不给芳仪脸面了,起身就要走。
不管皇太后如何,芳仪礼数还是要做足的,马上低头恭立行礼,嘴上还要说着礼节上的话。等皇太后不见身影了,还要多摆一会儿姿势,才能抬头。
等芳仪再次坐上辇驾,心里真想骂娘,这些个婆婆,一个都不好伺候,太精明的面上虽然能都照顾到了,可这阴谋阳谋,自己摆明给折腾。而不精明的,给自己穿小鞋发狠劲玩横的,自己又不能像她那样什么都不管不顾。难!难!难!才一会儿,自己比赶两台大手术都累啊。果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而有这样两个极品女人的地方,可以预见自己日后的生后是怎样的多姿多彩!
唉!还得想好了,及早把今天这些事情跟康熙说说,自己是知道的,同一件事,不同语气说出来,就有可能别变成不一样的事情了。自己,可得占着先机啊!老天爷,这才是皇宫第一天,不是皇宫一日游啊!
不过再怎么累,芳仪还是把背挺得直直的,随时随地的,得有母仪天下的范儿。芳仪又瞟过一眼田嬷嬷,心里觉得要对这个老嬷嬷重新评估一下。先头在孝庄太皇太后那里,只顾着全副精力的陪着那老太太绕圈子了,对于田嬷嬷也没怎么留意。可是后来在皇太后那里,才发现,这田嬷嬷不简单。也是,孝庄身边得用的,哪里会有简单的?
虽这样,只要自己用得巧妙,是不是就算得了个人形兵器?用老太太的茅攻他人的盾?貌似不错啊!不知老太太知道后有啥感想?不过,只要老太太不给自己使绊子,自己就要坚决以好好活着为中心,围绕太皇太后和康熙这两个基本点,坚持走有芳仪特色的大清康熙元后之路。神马历史啊都是浮云啊浮云,难道自己还要为了坚持历史让自己那么早领盒饭?
等回到了坤宁宫东暖阁,芳仪才坐定,就开口道:“看茶。”忙了一早上,又是出汗又是说话的,这水分也流失的快了些。只是再怎么渴,这样子还得端着。好容易等着慢慢的啜饮了一口,这司礼太监又来请了。这回,是别人向芳仪行觐见礼。
这觐见礼还得分两拨儿,今儿个是内命妇。等明儿个皇上昭告天下后,还得接受外命妇的觐见。
听太监来报,说是几位贵人都在宫门外候着呢。芳仪心里直抽抽,得,还没缓过劲来呢,就要赶着让丈夫的小老婆来拜见了。只是面上还是微笑着说,“快快有请。”
芳仪重新整理了下仪容,在宫女的搀扶下,就迈向外头正殿去了。等芳仪出去了,看着外头等候的莺莺燕燕,心想着,幸好,自己自从穿越过来,想到这古时的三妻四妾的,就没把心思放在“丈夫”这个人物上,只是把这个当成一个需要经营的事业,不然,以现代人的三观,要扳过这个劲儿还真不容易。
只是等着众人行完了礼,芳仪也给了赏赐,又让人看了座儿,坐下来开着老婆班会时,一声“姐姐”,让芳仪窘窘有神起来。
正文 060 乘车还是要买票的
芳仪作为老婆班当仁不让的班长,坐着受了一干小老婆们的拜见之礼,而那群前来行觐见之礼的贵人们,不管心里是不甘也好、妒忌也好,面上都要显露出恭敬和喜庆的颜色,因为能前来行礼,还算是有身份的呢,一般的女人,那怕是被万岁爷宠幸过了,还没这个资格呢,也就是说,光被皇上承认还差一点,只有能加入老婆班,得到班长的认可,才真正算得上小老婆。皇上要提哪个女人的份位,还是要同皇后通声气的,就算晚上歇在哪个班级成员那里,也要班长盖章的。这样,起居录里的记载才算名正言顺的,不然,就跟民间家里的老爷偷睡了小丫头有差不多的说法。
在这干人里头,钮钴禄氏噶卢岱是和芳仪很熟的,虽说以前不像和殊兰那么要好,可是也算得上是闺蜜了。芳仪虽然知道这个人不简单,但是面上的情分还是要给的,不然,让人说芳仪一当上皇后,连旧时密友都看不起了,又岂是好听的。所以,她对这噶卢岱格外的亲厚一些。再者,噶卢岱家里也是辅臣的身份,这上头的那几位肯定是也要好好笼络她的。可是等一干人全了礼坐下闲聊时,噶卢岱对芳仪的称呼却让芳仪差点保不住皇后的范儿,幸好这时芳仪没有喝茶,不然,这一口茶准保喷了。
姐姐,这个词语,在芳仪心中还是有点分量的。上辈子,她没有姐姐,只有一个血脉相连的哥哥,这种手足之情,很难向人描绘,却又是割舍不了的。这一辈子,一开始,她并没有把芳颖当回事,可是渐渐的,这声声的姐姐也让她渐渐的忘记了口不对心的敷衍。可是她没想到,这会儿,一直叫着她芳仪妹妹的噶卢岱会称呼她姐姐。
芳仪知道,这个姐姐的含义是不同的。这个世上的姐姐,还有另一种的理解方式,就像是格格并不都是女儿一样。自进入父系社会,男人渐渐三妻四妾,于是,也不知道是哪个聪明人发明的,让这些大小老婆互相姐妹相称,以示妻妾相合,就如骨肉般的互相扶持,而男人也就心安理得的左拥右揽,以享齐人之福,全不管是否嘴上称这姐妹,下面踢脚使坏的。
正妻自然是姐姐,而妾侍自然得下居为妹的,而且,这个妹妹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只有贵妾或稍有头脸的才行。所以,在娘家府里,烟羽不敢称呼少福晋为姐姐的。
以噶卢岱的身份及与芳仪的交情,称皇后一声“姐姐”,很正常。可是,芳仪实在是对这个词有点过敏,况且,芳仪明明是在座年纪最小的,却被一口一个姐姐姐姐的,怎么会不让芳仪窘大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