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行不通,总有其他法子,这么多年来,陆氏若是没能在齐正匡身边安插几个自己信得过的人,那她就妄为齐家的当家夫人了。
好不容易等到一个齐正匡留在家里的机会,可惜他和唐先生在书房中谈话,陆氏便将这几天跟着齐正匡进进出出的小厮叫来了。
这小厮是李妈妈的侄子,也算是陆氏的心腹了。
“老爷这几天经常和汝南侯见面,还有汝南侯的世子,明天要跟江守备到…到楼里谈事。”李永对陆氏说起了这些天齐正匡的行踪,“还有几位大人,都是锦州有头有脸的世家。”
“都谈了什么?”陆氏拧眉问道。
李永一直微弓着腰,不敢直视陆氏,“老爷让小的在门外守着,只隐约听说,老爷和汝南侯似乎有意要结为亲家…”话说到一半,他顿了顿,眼角瞄到陆氏铁青的脸色,额头忍不住渗出冷汗。
和汝南侯结为亲家?陆氏心里冷笑,“就这些了?”
“小的会为夫人再打探打探。”李永急忙道,他怎么知道夫人突然对老爷在外头的事情感兴趣了,要是早知道,他肯定会打听更多一些,可是,有些话不是他不想说,而是说出来伤了夫人的心啊。
老爷他是天天往青楼院子跑,这事儿能说出吗?
“别的事用不着去打听,知道太多对你也没益处,你就去查一查,老爷是不是真的想跟汝南侯联姻,还有,是打算以哪个姑娘去结亲的。”陆氏淡声吩咐道。
李永松了一口气,“是,小的知道怎么做了,夫人请放心。”
“下去吧。”陆氏露出疲惫的神色,挥手让李永退了下去。
陆氏回到屋里,靠着美人榻静坐不语,夏竹和迎荷见了,也都放轻了脚步动作守到门边,不敢扰了她。
不知过了多久,夏竹才轻手轻脚走了进来,“夫人,赵夫人来了。”
“哦,快请进来。”陆氏回过神,收起脸上阴郁的神情,让夏竹赶紧将赵夫人迎到屋里来。
因为齐正匡到来的关系,她有几天没有针灸治疗了,昨日赵夫人使人来问她,是否方便继续治疗,她便请赵夫人今日过来了。

第二十四章 关系

赵夫人今日过来,是为了三件事,一是给陆氏针灸治病,二是考考徒弟的功课,三嘛…她还在考虑到底要不要跟陆氏提起。
替陆氏把了脉,赵夫人的眉头皱了起来,“你这几天本来应该心清气爽甜蜜滋润的,怎么脸色反而更差,肝火又盛,这可不是好现象。”
陆氏无奈地叹了一声,她不想在赵夫人面前露出自己的晦涩心情,没想到人家一把脉就知道她最近心中有郁结。
“怎么了?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了?”赵夫人在陆氏身边坐了下来,关心地问道。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家里一些琐碎烦心的。”陆氏苦笑摇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何况她所烦恼的事情又不是什么好事,说出来也没用处。
赵夫人不赞同地看着她,“谁家里没个烦心的事情,你又何必放在心上,解决得了的就不用烦心,解决不了的,也不要急着生气,反正天塌不下来。”
“我倒是想像你这般豁达。”陆氏笑道,赵老爷与夫人情深意重,连个小妾都没纳进门,哪里像自己的丈夫…这人与人之间,有些是相比不了的。
赵夫人看出陆氏不想说太多家中的事儿,就不好继续问下去,替她针灸的时候,见陆氏眉心仍堆着疙瘩,还是安慰说,“齐老爷不是来了吗?有了主心骨,你何必去烦心那许多,小事没必要烦恼,大事有男人,你说是吧。”
“我们家老爷?见个面都不容易。”陆氏自嘲地笑了笑。
“看来齐老爷也是个大忙人啊。”赵夫人眸光一闪,看来陆氏并不知齐正匡在外面做什么,她的第三件事果然是没有说的必要。
陆氏苦笑,“他可不就是个大忙人么。”
这语气似有幽怨,赵夫人在心里轻叹,不再多问,专心为陆氏治疗。
替陆氏做完针灸,赵夫人正想问一问齐莞在何处,就听到屏风外传来窸窣的脚步声,抬头望去,就见到齐莞明如皓月的脸庞出现在视线中。
“娘,师父。”齐莞得知师父来了很高兴,脸上掩不住喜悦地行了一礼。
陆氏嗔了她一眼,对赵夫人说,“这几天她就抱着你那两本书看,别的事儿也不做了,还不许别人打搅她。”
赵夫人含笑地问,“看得怎么样了?”
齐莞眼色微敛,认真地回答,“书都看完了,有的地方能理解,有的地方不明白。”
“哪里不明白?”赵夫人对齐莞这个徒弟本来没那么期待,可是如今却忍不住觉得惊喜,或许齐莞入门稍显晚了,但天赋不错,说不定将来成就不小。
“这两本书所记载的都是适合针灸的病例和方法,若是遇到不适合针灸的呢?行针入穴,又怎么知道病人不适合针刺法呢?”齐莞疑惑地问,她早已经将那两本书的内容都熟记在脑海里,同时又衍生出许多不明白的问题,这些都是她之前没想过的,但不知为什么,看到书里的内容,她就忍不住会考虑更多。
赵夫人笑了起来,解释说,“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适合针灸,若是病人行针之后头晕胸闷,有的甚至会恶心抽搐,就是不能针刺治疗的表现,这些以后会慢慢教给你,我给你看那两本书,是想让你先了解,看来你理解能力不错,明日开始,你到我那儿去,每天挤出一个时辰学习穴位,认全了人体的穴位,你才有拿针的资格。”
齐莞眼睛一亮,这是她期待了好几天的事情,看完了这两本书,她每时每刻都在想什么时候能进一步学习更多,如今师父要亲自教她了,她怎么能不觉得高兴兴奋?别说一个时辰,就是几个时辰甚至一整天,她也愿意的。
“师父,那我什么时候去你那儿合适呢?”齐莞问道。
“你不是还得去女子学堂吗?早上去了学堂上课,下午就到我那儿去吧。”赵夫人笑着说,对齐莞的好学感到欣慰,不怕天资愚钝,就怕无心学习,齐莞不但有天赋,还是真心喜欢学针灸,将来肯定是事半功倍。
啊!差点忘记了,她还要去女子学堂的,明天学堂就该开课了,她可以不去吗?
“娘…”齐莞想跟陆氏撒撒娇,她其实不必去学堂也可以的。
陆氏虽没反对齐莞学习针灸,但不赞成她落下其他功课,“就听你师父的,上午去学堂,下午再去学针灸。”
齐莞脸上闪过一丝失望,“是,娘。”
赵夫人交代了齐莞明日该准备什么之后,就告辞要离开了,她家里有事儿,今天不能留下陪陆氏用膳了。
“师父,我送您。”齐莞不等陆氏吩咐,就已经站起来送赵夫人出门。
齐莞和赵夫人并肩走着,问起陆氏的病情。
“你母亲这几天心情郁闷,她的病情好不容易才有了起色,不能忧郁太重,否则对她的身体无益。”赵夫人轻声说着,“你父亲亲自来看望她,怎么心情反而更差了?”
“我父亲若是不来,母亲说不定还心情更好一些,虽说父亲来了锦州,但除了第一天,我至今也没能见他一面,更不知他在忙什么。”齐莞这话带了一点故意的心态,她猜想齐正匡既然在锦州城拉拢关系人脉,那么肯定不会漏掉赵知府,她不希望师父误会她和母亲的刻意接近是因为齐正匡的关系。
赵夫人沉着脸,轻轻地点头,“你要多劝劝你母亲,要放宽心胸,不要什么事儿都放在心里。”
“我明白,我会劝母亲不要思虑太重的。”齐莞最是担心陆氏的病会因为齐正匡的到来而受到影响。
出了大门,赵夫人转头看着齐莞,压低声音说,“有件事我本来想跟你母亲说的,不过你母亲的身体…阿莞,你是个早慧的孩子,有些事情可能你已经心里很明白了,我就不跟你兜圈子,你父亲昨天去找过我们家老爷,原因无非是希望我们老爷能够为太子效力,但我们赵家向来不参与什么朝堂之争,何况我们老爷只是个知府,又是远离京都,想来是够不上太子的眼,令尊的意思我们是明白了,不过…”
赵夫人顿了一下,“其实我是昨日才知晓,原来令尊早在前段时间就派人跟我们老爷联系,我们老爷婉拒之后,令尊似乎很生气…”
“师父。”齐莞听得脸色剧变,心中对齐正匡充满了恼怒,齐正匡对赵知府采取什么手段拉拢她是最清楚的,先君子后小人,一向是他的作风,她忍不住打断赵夫人的话,低声开口,“皇上正当壮年,虽已立嫡但将来如何我们并不知晓,不管我父亲做什么说什么,赵大人大可不必理会,师父,此时独善其身只忠于圣上才最是正确,这个道理我明白,也理解赵大人的做法。”
赵夫人深深望了齐莞一眼,当初在平安庙的厢房中无意听到她在隔壁跟陆氏说话,便知道这个小女孩不是一般人,如今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赵夫人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阿莞,你能如此想就好了,往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但愿你我师徒情谊都不会变。”赵夫人说。
齐莞敛衽行了一礼,“一定不会的,师父。”
她最怕的,无非是师父会因为齐正匡的关系而对她疏远,甚至不再医治母亲和教她针灸,如今能够说开,不受齐正匡影响,齐莞心中总算松了一口气。
想当日赵言钰对她冷漠逼问,也是因为齐正匡对赵知府做了什么事情吧!

第二十五章 老爷辛苦了

(姐妹们节日快乐,今天必须好好对待自己啊!嗷,本来快要被挤下首页PK榜了,感谢虚彩和koko童鞋又帮我上去了,今天加更哟,过节必须加更~顺便求评论求票~不要怪俺贪心,虽然我的确有点贪心。)
赵夫人走了之后,齐莞才慢慢地走回上房,她在想,齐正匡到底对赵大人做了什么?她记得上一世齐正匡对赵言钰也是势在必得,但最后没成功将人家拉拢到太子的阵营里,原来在赵言钰之前,齐正匡已经对赵大人出手了。
赵知府虽然只是知府,但赵家的先祖曾经跟大周的太祖爷打过江山,只不过在一代又一代之后,赵家落魄了,是到了赵大人这一代,才重新出仕,当今圣上还曾经当着满朝文武百官说将锦州城交给赵大人是最放心的。
锦州城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皇帝这么信任赵知府,自然不是因为纯粹的信任,赵知府这个人虽是个文官,但却是将门出身,而且带兵打战绝对不逊色朝中其他大将军。
这也是太子为什么迫切要拉拢赵知府的原因。
只要师父不会因为这件事而疏远她们,只要师父还愿意替母亲治病,不管齐正匡要做什么,这都和她跟母亲没有关系。
到了上房,齐莞便见到陆氏歪在美人榻上蹙眉沉思,她轻轻地走了过去,在旁边的木杌坐了下来,“娘,师父说了,让您要放宽心情,养病先养心,您又忘了这句话,若是让那些人知道几句话就把你气住了,那岂不是便宜了她们。”
陆氏牵了齐莞的手放在膝上,语气幽冷地说,“你这个道理我怎么不懂,就算我不花心思去算计别人,别人也会算计到我们头上。”
“既然如此,那就想个一劳永逸的方法好了。”齐莞淡淡地说,“娘,连姨娘根本不足畏惧,您何必将她放在心上,只要是父亲做主答应的事情,她难道还敢不从?就算父亲念她旧情,不是还有爷爷吗?”
齐家的老太爷一直很看重陆氏这个儿媳妇,连姨娘想要利用齐正匡的宠爱在齐家作威作福那是不可能的。
陆氏笑了笑,“我还没将连雪心看得那么重,只是你父亲这几日在外面的作为,我虽不完全了解,但有所耳闻,我实在是担心…你父亲为太子做这许多事情,反而会连累自己。”
最后可不就是为此付出代价吗?齐莞在心里想着,如果这一世她能改变命运,那齐家就不能和太子牵连在一起,至少无辜的人不能被牵连受死。
“娘,不如您劝一劝父亲?虽然已经立储,可最后结果谁也不知道,父亲不能将所有的赌注都放在一人身上。”齐莞低声说。
陆氏轻轻点头,“这话没错,只是你父亲未必会听我的劝,只能尽力试试。”
齐莞并不认为齐正匡能听得进劝说,她不知道齐家将来还会不会被太子连累,但她相信有些事情是能够改变的,只不过时候未到,她暂时还什么都不用做。
母女俩聊了一会儿,陆氏就把齐莞打发回去了,明天要去学堂,应该早些去做准备才是。
到了旁晚的时候,齐正匡难得地进了内院,要跟陆氏一起用膳。
这是个机会,陆氏打起精神吩咐丫环去准备晚膳,心里琢磨着该怎么试探。
“老爷这几天总是在外面奔波,想来必然辛苦,老爷还是要顾着身体。”陆氏在齐正匡身边坐了下来,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
齐正匡望了一眼依旧娇美温柔的妻子,含笑说,“谈不上辛苦,都是在为殿下做事,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老爷到锦州来也没好好地休息,就是殿下知道了,肯定要说您几句,您可是殿下的左膀右臂,殿下怎么不心疼你?”陆氏嗔了他一眼,笑着说。
齐正匡哈哈笑了起来,随即不知想起什么,笑容微微一敛,哼道,“其实已经是差不多了,只不过有几个冥顽不灵不听劝说的家伙在添堵。”
朝中又不是只有太子一人得势,四皇子的母妃是圣上的宠妃,朝中不少大臣都站在四皇子那边的,难道锦州城就没人已经被四皇子收买吗?这话陆氏只是在心里想着,没有说出来,“还有谁能让老爷不高兴的?”
“不说这些无趣的人。”齐正匡挥了挥手,好像要将那些人从脑海里挥走似的,“这几天我和汝南侯相处,对方似有意要跟我们齐家结亲,你觉得怎么样?我见过汝南侯的世子,长得一表人才,配得上我们的女儿。”
陆氏心中一跳,恨恨地想,这男人果然是要牺牲阿莞!她心中震怒,面上笑容不变,“汝南侯虽然不是一流的勋贵,但勉强也与齐家配得起。”
“你不反对就好,那我就可以给个准话了。”齐正匡很满意陆氏识举。
“女儿能有个好姻缘我怎么会反对,之前进宫的时候,贵妃娘娘还问起来呢,家里除了阿莞,还有两个姑娘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阿莞有贵妃娘娘替她做主,我是不用操什么心,可是茹儿和雯儿虽不是我所出,但也是我的女儿,我能不记在心里吗?”陆氏笑着说道。
齐正匡愣了一下,“你说什么?贵妃娘娘要给阿莞做主婚事?”
“是啊,这件事我不是跟老爷您提过吗?”陆氏疑惑地看着齐正匡,当初在京都她是进宫了,贵妃娘娘也提起过阿莞的婚事,但她以阿莞年幼搪塞了过去,如今却能拿到当借口。
陆贵妃是陆氏的堂姐妹,颇得皇上信任宠爱,膝下只有一名七岁的幼子,不足以构成太子的威胁,反而能成为助力,齐正匡还想利用妻子的关系拉拢陆贵妃。
“我答应了汝南侯,会将齐家的嫡女许给吴世子,这么一来,我岂不是失信于人?”齐正匡紧皱眉头,烦躁地在屋里度步。
陆氏满脸诧异,“这…这怎么办?要不我跟陆贵妃回一声,婉拒她的好意?”
“不可!”齐正匡立刻否决,陆贵妃和汝南侯比起来,哪个更重要,齐正匡心里是有数的,“陆贵妃看重阿莞,是阿莞的福气,我们若是拒绝了陆贵妃的好意,反而落了个不识抬举。”
陆氏看着齐正匡,在心里苦笑,却一句话都不说,想等着他自己说。
“得想个办法才行!”齐正匡自言自语,他是两边都不想得罪。
“老爷,您不是还有其他女儿吗?”见齐正匡只顾着度步,丝毫没想到重点,陆氏忍不住开口。
“可我答应了汝南侯,让嫡出的女儿嫁给世子…”齐正匡没好气地说。
“那就把茹儿过到我名下,她不也是嫡出的二姑娘吗?”陆氏说。
齐正匡一怔,拧眉沉思起来。

第二十六章 上课(加更)

(谢谢豆豆元宵、lillian00、L.M.G童鞋的票票~~~~)
让齐茹过到陆氏名下,那就成为名正言顺的嫡女了,不管是对他来说,还是对整个齐家来说,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他虽然不怎么管家里的事情,但也知道陆氏和雪心之间的关系并不如表面看到那么融洽,他知道陆氏是个心胸宽广温柔贤惠的夫人,但这么大度地要将雪心的女儿过到名下,还真是有点出乎意料。
“让茹儿过到你名下?”他再一次不确定地问道。
陆氏拉着齐正匡的手重新坐回凳子上,“老爷,这件事我只是自己在想,茹儿是个挺乖巧的孩子,我知道您疼爱她,她是您的女儿,难道就不是我的女儿吗?我当然也希望她有个好姻缘,只是…这事儿不知连姨娘愿不愿意。”
齐正匡此时已经完全被说动了,只认为陆氏通情达理懂得为他着想,哪里还会怀疑她的目的,“这事儿轮不到她愿不愿意,既然阿莞的婚事有贵妃娘娘,我又不能失信汝南侯,那就只有这样决定了。”
“老爷同意了便好,那我修书回去,跟连姨娘说一声,然后再请父亲代为主持,这样,您就能答应汝南侯这门亲事了?”陆氏柔声问道,心里却想,果然连雪心根本没跟老爷提起这件事,幸好她没有直接说出来。
“好,你去安排,我也会再给父亲写一封信,交代清楚一些。”齐正匡含笑地点头。
陆氏笑着答好,亲自服侍齐正匡用膳。
齐正匡心情大好,用过晚膳之后,也没去和唐先生说话了,而是留在上房和陆氏说话,晚上自然歇在这里。
一夜无话,略过。
翌日,齐莞在天微明的时候就起身了,梳洗之后,银杏已经端着早膳进来。
今天她要去女子学堂上课了,对于这个女子学堂她只是听说过,从来不曾接触过,只知道名声不错,再过两三年,还会成为大周朝最有声望的女子学堂,凡是从锦州女子学堂出来的姑娘,几乎都是多数世家想要的媳妇人选。
即使是这样,齐莞依旧没有太大的热衷去上课。
想去上房给陆氏请安,到了远门外,听说齐正匡昨天留在这里,如今尚未起身,齐莞闻言,只好作罢,带着沉香径自去了学堂。
齐家的别院在城里的西边荣安街,左右两旁住的都是达官贵人,而女子学堂在城里的南面桃花山下,从荣安街到桃花山得小半个时辰的时间,趁着这段空闲的时间,齐莞又将那本针灸的书拿了出来,虽然内容都已经记在脑海里,但她就是舍不得放下。
马车辘辘向前走着,沉香回头看了齐莞一眼,转头看着窗外,不知想起了什么,眼角微湿。
沉浸在书中的齐莞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不知过了多久,便听到沉香低声说,“姑娘,到学堂了。”
齐莞将手中的书房到马车中一个匣子里,整理了一下两鬓的头发和衣裾,才撩起车帘,踩着脚凳下车。
抬头望去,入眼便是气势磅礴庄严的书院大门,门匾是虬劲有力的金漆大字,云麓书院。
女子学堂就在云麓书院的一个角落。
沉香以前随谢淑静来过学堂,所以认得路,齐莞就让她领着自己来到女子学堂。
穿过了一个不算小的花园,花园里还有水色清澈的小湖,湖边是一排垂柳,另一边则是一片小树林,林中隐约见到有石凳,约是供书院的学生用的。
女子学堂就在书院的后山,离桃花山的桃花林只有一小段距离。
“咦,阿莞,你也来学堂上课了?”刚走进学堂的大门,便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在前面不远响了起来。
齐莞看了过去,见到了好几个熟悉的身影。
谢淑静没想到会在女子学堂见到齐莞,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惊喜地朝她走了过来。
“谢姑娘。”齐莞对着谢淑静轻轻点头问好,眼角又瞄到吴盈带着几个闺蜜往这边而来。
早应该想到的,谢淑静和吴盈怎么可能没到女子学堂上课呢?齐莞有点头疼,觉得以后的日子恐怕没那么安静。
“齐姑娘,昨天就听韩夫人说,你今日也会到学堂来,让我今日为你介绍这学堂的情况。”吴盈正眼都没看谢淑静一眼,来到齐莞面前,抬高下巴看着她。
齐莞淡淡一笑,“那就有劳吴姑娘了。”
谢淑静撇了吴盈一眼,笑着对齐莞说,“阿莞,那我一会儿等你一块上课。”
“你喜欢的课齐姑娘未必喜欢,自作多情。”吴盈鄙夷地看着谢淑静,觉得她这种对齐莞自来熟的态度很讨厌。
“你又怎么知道阿莞不喜欢?”谢淑静没好气地还嘴。
吴盈冷笑一声,“与你多说无益,齐姑娘,我带你到学堂各处走走吧!”
齐莞巴不得赶紧离开这里,吴盈和谢淑静每次吵嘴,都会引来不少人围观,这种受人瞩目的感受不是那么好的。
女子学堂分有乐科、礼科、艺科、书科四大学科,有四个不同的课舍,这里的夫子不会要求每个学生一定要将四个学科都熟练了,而是由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学习什么,就去哪个课舍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