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客气了。”慌的薛太太也赶紧回了礼,又和陈煜一起坐下,陈煜看了看四周,薛太太会意,命丫头们出去,同福会意的带着丫头们出了房门,她站在门外守着。
陈煜喝着热热的茶水打量薛家的摆设布置。
应是刚刚做完丧事的关系,薛家的厅堂布置的很简朴,不过却也透着几分雅致,倒是真不符合薛家那巨富豪甲的身份。
陈煜也见过一些豪商,家中莫不都是金璧辉煌,恨不得把地上都铺满金子,家中使用的器具也均为金银所制,上面镶着各色宝石,暴发户的身份一览无余。
而薛家就显的文雅的多,倒是比那么些个人家更有底蕴气度。
他又哪里知这些都是宝钗的主意。
说起来,薛家虽有钱,可离那些世家大族差的远着呢,又是商贾的身份,以前,薛家人均是穿金戴银,用奢侈的生活来补平心理的差距。
薛太太出身王家,王家以军功起家,在子女教养上便差了许多,薛太太并不识得多少字,自然见识上就差了,嫁到薛家以后也随着薛家人学会了奢靡。
本来这也没什么,薛家相交的都是这样的人家,瞧不出什么来的,宝钗前世嫁到贾家,贾家是那种更花团锦簇,使个东西都要有几百种名堂的人家,宝钗也不觉得薛家的行为有任何的差池。
后贾家抄家,宝钗为了生存接触了许多各种各样的人,这才知那些世家大族是如何的处事,家中又是如何的布置摆设。
等她重生过来,看到家中的摆设,便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顺心,便抽空和薛太太商量着把家里的布置换了个样子,也便是陈煜看到的这种。
看过了薛家厅堂的归置,陈煜轻咳一声放下茶杯:“本来陛下是不允你家这事的,陛下的意思如今国库丰盈,百姓安居乐业,一个小小的地震不算什么,不乐意买卖朝庭爵位。”
“多谢陈少爷周旋了,您的大恩我们薛家没齿不忘。”薛太太一听便有些明白,赶紧起来道谢。
薛蟠还有些糊涂,不过听薛太太这么一说也明白过来,这里边陈煜应是出了不少力的,也有带着十二分的感念道谢。
陈煜摆摆手:“我哪里出了什么力,只说你家姑娘和我家表妹要好,陛下瞧在表妹的份上,又瞧着你家多灾多难之时还想着百姓,实在是称得上一片苦心了,便赏了爵位,只是,陛下还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薛蟠嘴快的问。
陈煜笑笑:“陛下想让你们搬去京城,和贾家走的近一些,顺带打听一下贾家和那些老牌子世家都有什么动向,你们要真心为陛下做事,陛下也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薛太太听的心中翻起巨浪,有万般的不愿,可当着陈煜的面也不敢讲出来。
怎么说,贾家那位王夫人是她的姐姐,她如何能够去陷害自家姐妹。
薛蟠瞪着一双眼睛不知道说什么,半晌才道:“这,这,这怎么能…”
陈煜笑眯眯的敲敲桌子:“陛下的话我已带到,要如何论处是你们的事,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说话间他站起来拱了拱手,掀袍角便走,薛蟠赶紧去送,哪料到他脚下飞快,薛蟠一路小跑都跟不上。
陈煜和薛蟠出去,薛太太一屁股跌坐在椅中,屏风后宝钗转出来扶住薛太太:“妈?”
薛太太紧攥着宝钗的手:“宝钗啊,妈要怎么办?”
宝钗咬牙:“我们只有答应了,并尽力去办。”
“你说什么?”薛太太咬牙瞪着宝钗:“那可是你姨母家,贾家那位老太太又最是个慈祥和善的,当年你出生的时候老太太还捎了礼过来,你怎么能…”
“妈。”宝钗咬着下唇坐在薛太太身边,思量一下道:“你难道没听出来么,那位陈家少爷转达的是陛下的意思,妈不太读报纸并不知道,如今朝庭分为新旧两派,新派人物都是陛下和首相提拔上来的人,有许多寒门子弟,他们要一腔热血的改革朝政,而旧派则是老牌子世家,他们因循守旧,总想着祖上的荣光,要阻拦朝庭改制,如此,这两派已经是水火不容,而陛下和首相大人可都是向着新派的,旧派,总有一天会撞的头破血流,这一战无可避免,姨妈家,他们家…”
“如何?”薛太太是个内宅妇人,并不曾费心这些家国之事,只她有一样好,就是对宝钗充分的信任,很信服宝钗的话。
“姨妈家本就是世家豪门,他们家处事太过嚣张,犯了许多国法难容之事,陛下早就有意要动他们了,便是咱们不出头,贾家落魄也是早晚的事,若咱们不答应,到时候是两家一块灭亡,而咱们要是答应了,虽然说有些对不住姨妈,可以后咱们家起来了,也能接济姨妈一二,这是最好的法子了。”宝钗握着薛太太的手给她力量:“妈,咱们不说谁又知道这事,就算是有愧于姨妈,可以后咱们想法子补偿,总比两家一块落魄,咱们一起要饭的好吧。”
说这话的时候,宝钗心头一片的火烫。
贾家,她心内冷笑,前世贾家的下场仿佛又出现在脑海当中,贾家抄家以后,贾家人对她的辱骂苛责,她那好婆婆对她的苛待殴打,宝钗都记得死死的,一下都不敢或忘。
贾家人指责她一个商家女妄图嫁入贾家,攀权附贵,又岂之她薛氏宝钗的心愿,她从来便没有奢望过贾家那个凤凰蛋子,若不是那时候哥哥获罪,眼瞧着就要杀头,而宝玉那玉也丢了,整个人痴痴杀杀的,贾家逼着她去冲喜,她又怎么会嫁给那么窝囊又不负责任的男人。
真以为她占了贾家多少便宜?
若不是她薛宝钗撑着,就贾家那些软骨头的人,早在贾家抄家灭族这后便活不下去了,尤其是她那对好公婆,一个迂腐一个贪心不足,要不是她费尽心力的四处省钱,后来又带着几个留下来的丫头做针线,做小买卖,恐怕,那两位早饿死了。
可便是如此,她也没落到一点的好处,最后,她的儿子还是被他们给害死了。
提起贾家,宝钗便是一腔怨言,如今,即能用贾家来换取自家的荣光,宝钗又如何不取。
第三十八章 宝黛相见
薛太太是王家教养出来的女儿,王家那来自骨子里的自私自利她也没少什么。
表面上,薛太太是听从宝钗的劝导才接手探听贾家消息的任务的,实际上,与自家的荣光比起来,一个姐姐真不算什么,更何况,薛太太闺中便与王夫人不和,姐妹俩的关系并不如表面上那般融洽呢。
在薛蟠回来时,母女两个已经把大事商量定了,在薛蟠哀声叹气中,薛太太把他拉到身旁,一迭声的叹道:“我的儿,与你的爵位比起来,旁的人什么都不是,你莫再愁闷这件事了,咱们应下就是了。”
“只是?”薛蟠还是很重情义的,总觉得用坑害姨母来换取自家的荣华有些不地道。
“我儿,你当陛下真拿贾家没法子了,便是我们不去做,那皇家手中的秘探也不是摆着好看的,只是陛下看陈小公子替我们求情的分上才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若我们不抓住,以后惹恼了陛下并陈家,我们恐再无翻身的余地了。”
薛太太仔细的给薛蟠分说明白。
薛蟠虽然还有些别扭,可他刚得了爵位,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爵位带来的荣光,没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自然不乐意撒手,再想想,反正贾家那位只是自家母亲的姐姐,自己又没有见过她,管那么多作甚,有那劳什子功夫在这里愁闷,倒不如索性放开手去做。
薛家三人将事情商量定了,便开始做起了进京的准备。
在宝钗看来,进京宜早不宜迟,即是陛下开恩给了爵位,薛家便该好好的做出个样子给陛下看,证明自家没有辜负陛下的恩典。
因在热孝中,宝钗也不方便会友,均写了书信递到同窗家中,讲明了自家要进京,向各位同窗道别。
并且写了信往扬州邮寄出去给黛玉,说明自家进京,进京之后会写明地址给黛玉,教黛玉莫再往这里投信,免得收不着还要退回去。
同时,宝钗还和薛太太开始遣散家中一些下人,又开始叫人买了金陵的特产,准备进京时走亲用。
拉拉杂杂的准备了好些日子,终于百日热孝期过了,薛家就要进京。
这一日,宝钗才和薛太太商议要走哪条路线进京,是走水路还是陆路,便听到家中下人说邮局的人送来信件和一些从扬州寄来的物什。
薛太太赶紧让人抬进来,却原来是黛玉和林如海寄来的信,还有林家送来的一些扬州特产。
拆了信瞧,竟是贾家老太太打发人接黛玉进京,林如海念着黛玉没有兄弟姐妹扶持,再加上她兄弟母亲去世后,她整日悲痛,身子却发的瘦弱,便想叫她出去散散心,便同意了,哪知道老太太打发来的均系仆佣,没有一个主子来,倒是叫林如海有些作难。
他原还有些生气,后来一想贾家那两位舅兄都是有官职在身的,不便离京,家中小辈也只有一个贾琏还精干些,只怕家中琐事也少不了他帮忙周旋,恐怕也是离不开,下剩的那些小辈都还没有长成,哪里能千里迢迢来接人,便也看开了,只把黛玉交给仆佣到底是不放心的。
正巧听人说薛家不日就要进京,想及和薛家平时里也有书信来往,黛玉和薛家姑娘一来二去竟成了笔友,便打起了让黛玉和薛家众人一起进京的主意,因此上,便来了这两封信。
林如海信中字里行间尽是托付,而黛玉文字间有一种雀跃和欣喜,那是一种对慕名多日的朋友相见的欢喜,纯真而又热烈,教宝钗读了信心下好不羡慕,不管怎么说,前世的黛玉便是纯粹的,那种一直活在自己理想中的女子,百折而不悔,今世黛玉还是这般的透净,宝钗是极羡慕黛玉这种恣意的生活状态,只她是做不来的。
咬了咬唇,宝钗想及黛玉进贾府后的情形,私心底下也有一丝心疼。
后把信折好收起来,心内冷笑,不管怎么说,便是为了护住黛玉这番纯粹,她也会尽力保她周全的。
因着林如海的托付,薛家的行程延迟了两日,这两日,便是采买了一些黛玉用的物品。
虽然薛太太和宝钗都明白林如海定会给黛玉准备随身之物,只是林如海到底是男人,如今林家没有女主子,难免细节上疏忽一些,便尽心尽力了准备了一些黛玉或可用得着的物什。
宝钗对于黛玉是了解的,她一样样看过采买的东西绝对会合乎黛玉的心意。
想及黛玉前世时在她和宝玉成婚时惨死,宝钗说不出来的酸痛愧疚之情,虽然嫁给宝玉并不是她情愿的,可到底是因着她黛玉才去了的,这一世,宝钗是打定主意要补偿黛玉的。
这般等薛家动身的时候已是秋日,一家子拖家带口坐上运河的船只,因着这次搬家有可能不再回金陵,薛家把家什都搬去了不少,这船也雇了约有七八条,一路上遮风挡日的倒也显的浩荡。
不知不觉间到了扬州,才进码头便见到许多人站在码头相迎,薛家的管家先下船去问了,得知是林家人,便回了薛蟠,薛太太带着宝钗也上了岸。
岸边林如海带着瘦瘦小小的黛玉上前,黛玉还是先世那般娇娇怯怯的模样,只是若仔细看她的眼神,却发现通透明净,还带着几分坚毅和果决,便知她也不是那等心性弱小之人。
宝钗忽见故人,竟是呆了,直勾勾盯着黛玉瞧。
“这便是林家姑娘吧。”薛太太拽拽宝钗,上前一步扶起欲要行礼的黛玉:“当真是长的标致。”
黛玉起身,看到宝钗时也愣了片刻,方小声道:“这位姐姐我似是哪里见过。”
宝钗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才对,只薛太太笑道:“这便好,你们姐妹怕是前世的缘份,竟是这般合意投缘,以后啊,你们只在一处顽,宝钗有个能说得上话的,我也放心了。”
林如海抚着胡须笑着点头,又拉过黛玉嘱咐了几句,这才让管家把给黛玉收拾的随身物品搬上船,并有林家送去贾家的许多东西,自然,那些物件并没有放到薛家船上,林家自然是雇了船只跟随的。
第二卷
第一章 称呼
“薛姐姐,我下这里。”
黛玉把白子放好,俏皮的看着宝钗,想看她怎么破自己布下的局。
宝钗笑笑,透过窗子远远看到繁忙热闹的码头,哪里还有什么心思下棋,把黑子随意放置:“这次我输了。”
黛玉应是看出宝钗心思没在这上面,便让丫头把棋子收起来,她也朝窗外望去,看了好一会儿才恹恹道:“这便到京城了,只不知外祖家是个什么样子。”
黛玉神情有些忐忑,宝钗知其原由,林如海也是新派人物,对女儿的教养自然和旧派之家不同,黛玉自小便当男儿教养长到如今,闺阁那些规矩倒真是不熟悉,她许是心中害怕到了贾家被管束的紧了吧。
宝钗笑着安抚她:“你也不必担忧,林姑父交了信给我哥哥,让他代由交给老太太,只说你住在贾家,一切使用都是自己家的,另说让你于京都上学,林姑父已经去信拜托了故友,给你我在京城女子学院报了名,我们去了若是考核合格,自然是要进学的。”
听她这么一说,黛玉这才欢喜起来:“若能和姐姐一起进学,当是人生一大乐事。”
再见黛玉,隔了一世和她相处,宝钗对她的认知更加清醒,黛玉骨子里有着普通女儿所没有的洒脱和清贵,大有魏晋时的风骨,和她记忆中有些尖刻的黛玉又有些不同。
大概是还没有经过贾府众人苛待碾压吧,宝钗如是想。
正思量间,便见莺儿打帘子进来,微一施礼笑道:“姑娘,林姑娘,太太吩咐快到码头了,让姑娘们准备起来,一会儿便要下船。”
宝钗赶紧拉黛玉起来,转到内室去打理妆容。
她和黛玉均在孝期,是要着素衣的,宝钗看看黛玉一身月白长裙,并放在榻上准备要披的青色斗蓬,再见她头上只戴了一朵小小白花,不由摇头,这身装扮若是去别家倒也罢了,可贾家是什么样的人家,若果真这么去,难免会被那些势利下人瞧之不起。
三两下给黛玉挑了一身浅青色的长裙,长裙上没有什么装饰,花纹绣样一概皆无,只那料子却是江南织造厂最新研制出来的新料子,据说这料子每年产量极少,便是京城,也没有多少能穿得起的。
由这条裙子便可见林如海对于黛玉的疼宠,如此珍惜的料子都能给她想法子弄回来。
“换上这条裙子,到底是去别家,穿的太素也不像。”宝钗一句话,黛玉便忙着换了衣服,在船上这么些个日子,黛玉打真心接受了宝钗一家,不管是薛太太对她的怜爱疼宠,还是宝钗打真心给她的呵护,或者薛蟠虽然憨憨的,可却是实心实意的拿她和宝钗一样待,都让黛玉很是感动。
宝钗又从自己和黛玉的首饰匣子里挑了一支珍珠的簪子,簪子是由十八颗珍珠镶成的,中间一颗为合浦南珠,珠子又圆又大,光泽也很好,也算得上一声难得,她拉黛玉过来,给她把簪子插上,又拿出一朵精巧的白色纱堆茉莉花给黛玉戴好,这才笑着拍手:“果然这样好看了许多。”
等黛玉梳妆完毕,宝钗也挑了一件浅浅的绿色长裙换上,头上戴了银饰,腕上套了白玉镯子,和黛玉站在一起春兰秋菊各有胜处,倒像是一对姐妹花。
两个人才妆换好,薛太太便打发丫头过来催,莺儿扶着宝钗,白鹭扶着黛玉出了船舱,此时船已停稳,正有健壮的仆妇站在岸上一个个的扶着丫头上岸。
见宝钗和黛玉过来,几个仆妇赶紧见了礼,又仔细的扶着两位姑娘踏到陆地上。
这一上岸,宝钗和黛玉不由都松了口气,两人相视一笑,便听薛蟠着急忙慌道:“两位妹妹,马车已经等着了,赶紧上车,省的码头上混乱,有人冲撞了你们。”
宝钗牵起黛玉的手跟着薛蟠往旁侧的马车走去,才走几步,就见一个约有三四十岁的妇人穿着藕合色的衣裙快步走来,见到宝钗和黛玉先是打量了两眼,便蹲了蹲身子见礼:“周瑞家的见过林姑娘,宝姑娘。”
这一句话,宝钗差点眼睛都红了。
林姑娘?宝姑娘?
她怎的连这件事情都忘了。
前世她在贾府的时候,上上下下都管她叫宝姑娘,开始的时候她并没有在意,后来贾家破落了,她才在苛责中知道了这称呼的含义。
她原是商家女,薛家上下没有这方面的教养,也因此,她也疏忽了过去,并不知道这些称呼中含着对她的蔑视,后来知道了,才明白自一开始她那好姨妈便没有把薛家当回事,更没有把她放在眼中。
贾家的几位姑娘都是由着排行称呼,黛玉在贾家,上上下下都管她叫林姐姐,林妹妹,林姑娘,便是史湘云,也是呼其史大妹妹,史大姑娘,后来到贾家的邢姑娘,并李家姐妹,也是称其姓氏,只有她一个,就是丫头婆子都叫她宝姑娘。
宝姑娘,好一个宝姑娘啊,倒是真拿她当青楼窖姐般叫了。
贾家那些姑娘们,并黛玉几个叫她宝姐姐,她倒是能谅解,到底她们年幼,跟着旁人称呼起来,倒是没有恶意的,可像周瑞家的这些个人年长世故,又怎会不知道这里边的因由。
就比如这一世她才见黛玉的时候,黛玉可没呼她宝姐姐,而是极尊敬的称她薛姐姐,表现出了足够的敬重之意。
可现在周瑞家的一个陪房下人,竟然都敢在码头上众目窥窥之下叫她宝姑娘,宝钗思及前世,又见垂手站在一旁的周瑞家的虽则低眉顺目的,可眼中到底还闪过了一丝的不屑,便知她就是故意的,或者,这也是王夫人的意思。
“薛姐姐。”黛玉是极敏感的,感觉到了宝钗和周瑞家的之间有什么,便有些担忧。
宝钗握握她的手,叫她稍安勿燥,冷笑着看向周瑞家的:“你可是周姐姐,是姨妈叫你来接我们的?”
“是太太吩咐的,太太这些天一直数着日子盼着姨太太和姑娘们。”周瑞家的一笑,心头一松,暗说一个小小姑娘又是出身商家,便是家里得了爵位又能怎么样,到底教养上还是欠缺的,她又怎么能听出这称呼间的差异。
第二章 挑拨
“可给姨妈请安了?”
黛玉似是觉察出什么来,不由问了一句。
“已经见过姨太太了。”周瑞家的低垂头:“姨太太叫我来见过姑娘们,这便回府。”
“是该回府了。”宝钗笑着看看黛玉:“林妹妹,咱们自此分别吧,你跟周瑞家的回国公府,我和妈还有哥哥回家整理一番,明儿去国公府请安的时候再找妹妹顽。”
黛玉一听要分别了,掉了两滴泪,分外的不舍:“薛姐姐,我…”
宝钗也很是不舍,拿帕子拭了拭眼角:“好妹妹,你且先去吧,等你走了我再回家。”
“林姑娘,宝姑娘。”周瑞家的称呼上还是不变:“太太吩咐请您二位都去我们府上,姨太太和薛少爷也去。”
宝钗心下更怒,冷笑一声:“姨妈怎么会这般吩咐,是不是你自己这般想的,打着姨妈的旗子讲出来,周瑞家的,你是王家的家生子,又在国公府那么多年,你告诉我,哪家子的规矩搬了家不回自家府上收拾打点,倒是灰头土脸的去亲戚家?”
周瑞家的不说话了,呐呐的脸色有些不好。
“薛姐姐自去吧,我去见了外祖母并舅舅舅母,若姐姐还不来寻我顽,我就带人去你府上吃住,不把姐姐吃苦誓不回还。”黛玉笑着打趣了一句,让刚才有些尴尬的气氛活跃起来。
周瑞家的笑了笑:“可见是大家子出来的,说话行事就是周全,是我想忿了,实在是对不住,讨了宝姑娘的嫌也是应该的。”
软钉子扔了出去,宝钗现今也不会狠得罪周瑞家的,便也笑了笑:“周姐姐不和我一般见识是你大度,我自来最是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若是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还请周姐姐见谅,回去代我和母亲哥哥问姨妈好,就说我们且先回去把家里收拾干净了,也把自己个儿打理好再上门拜见老太太,现如今这般满面尘灰的实不敢过去吓老太太呢。”
周瑞家的笑着应了,叫人拉了马车过来,黛玉带着丫头进了贾家的马车内,宝钗见周瑞家的转身服侍黛玉,冷笑一声,叫莺儿去寻了薛蟠,教他帮着贾家那些个人把黛玉带的箱笼装车。
一时收拾完毕,瞧着贾家的人浩浩荡荡的远去,薛太太才上车,一上车便对宝钗笑道:“周瑞家的还是那个样子,最是老实头。”
宝钗抚了抚额,想及周瑞家的是王家的家生子,自家母亲闺阁时必是熟悉的,应是对周瑞家的印象不错,又是一阵头疼,她想了想,决定要好好的破坏一下周瑞家的在母亲心中的形象。
“周瑞家的即是见过妈了,为何还过来叫我和林妹妹一起去贾家,莫不是妈答应了,要真是如此,我驳了她倒是不好。”宝钗笑笑,依着薛太太小声说话。
马车行驶起来,这四轮的马车行驶倒也稳当,不觉丝毫晃动。
薛太太抚抚宝钗鬓边碎发:“我儿,我原说要回自家家里的,周瑞家的却说你姨妈着实想你,又说你年纪小,便是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早一日过去见过老太太和你姨妈,省的让她老是惦记,我想着你自来有主意,恐是不愿意去,便让她自己去问你的意思。”
宝钗点头:“原是如此,她倒是没这般说,只说妈和哥哥也去国公府,我想着不是这么个理,便说了她几句,她不会生我的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