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鶦时而清醒时而恍惚,神志像柳絮飘摇不定,眼前居然浮现出一片无边无际的原野。草长鹰飞,日升月落,这些早就与之绝缘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又再次出现,哪怕只是梦里。迷迷糊糊的只觉有人轻轻摩挲唇瓣,呼唤她的名字,柔和坚毅的嗓音,一如记忆中的熟悉。少辜,你不是舍我而去了吗,你又回来做什么?
她说不出口。对他的恨和思念一起让她努力睁开眼,眼前所见所听却不是那人。突如其来的光明给了眼睛一片刺痛,一滴泪落在眼角,轻轻颤动,滑下,悄然无息地渗入鬓间。江鶦睁大眼睛,江琮微笑着用素巾拭过她的嘴角,眼底的泪光还未消退。
“我答应过你的,只要你珍惜自己,我这就放你走,以后都不再骗你。”
江鶦轻轻凝视着他,口中还有甘苦的药味萦回不去,她忽然明白过来是谁把她从生死的边缘拉回这个世界。和药一样苦涩的笑意像被快刀不露痕迹地划过,云淡风轻的一道伤痕,内里肉骨却在岁月中开始腐朽。
—上部完—
第54节: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1)
下卷·天下定
内容简介
一生被困宫中,
唯一向往的只有自由,
这万千人上的身份显赫,
却不及平安快乐平凡一生来得淡然,
想要摆脱这牢笼,
却是要付出诸多的生命作为代价,
这一辈子,是否注定如此过一生?
皇后这个位置,
真真难坐啊!
第一章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永熙元年的秋天,从太傅左凌羽开始,圣国朝中展开了一场看不见鲜血的屠戮。
史书对此毫无记载,然而民间却纷纷传言这绵延不绝的暗杀都是针对昔日在朝为官多年却突然神秘告老还乡的肱股重臣。他们拥有同一个秘密,而且这个秘密并不会随着他们的死亡埋没下去。
这时候有一个人出现,他在人心惶惶的光天化日下叩开了容王府的大门求见容王,那些弥漫在群臣头上的阴云随着他这个轻微简单的举动竟然被不露痕迹地驱散。他拿着一柄羽扇,头戴博冠,有清雅温和的笑容,那种笑容只有在与世无争的文人书生脸上才会出现。
不久后便流传出这样一种说法:能让观棋君子不顾敌我立场出现在容王府的,一定是一个能让无数人人头落地的秘密。自从陆抉微离开王府,容王的野心似乎遭到了打击,他开始韬光养晦,每日的重心也不再只是针对异己。
永熙帝却一反常情,不顾群臣怨声载道和谏官的苦苦规劝,一意孤行地颁下诏书,封册容王为摄政王,恭顺之心溢于言表,并按照礼制择吉日,赐衣服、车马、乐则、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纒鬯等九锡之物,每件物品的规制都是史无前例的奢华。稍有血性的官员纷纷叹息,时局至此,圣国江山已完全沦为容王囊中之物。
当朝廷中遍响哀歌的时候,江湖上也正掀起一场腥风血雨。针对观棋君子的暗杀以五侯府为先锋逐步展开,而且这次,一向率性妄为的闲邪王及其族人居然并没有坐山观虎斗,置身事外地来看这场好戏,也许他们都已厌倦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决定正邪双方生死存亡的时刻,终于随着五侯府和闲邪王的结盟来临。
人们惴惴不安地迎来了新年。意料之中的飞雪,意料之外的军情。边关战事爆发,锦国二十万大军只在朝夕更替便攻陷了边境的定门,以此为据点长驱直入,势如破竹,转眼之间战火已经蔓延过十几个城池。
大雪纷飞的除夕之夜,一个内侍提着灯笼快步小跑,穿过重重宫门,险险迎面撞上巡逻的卫兵,受惊之余怀中折子摔落在地,这内侍顾不得其他,匆匆拾起来又接着跑。
“报!报——前营八百里急报!”
内侍被卫兵挡在门外,只闻听里面传出一浪一浪的莺声燕语:“皇上有令,天亮之前任何人不许进去。”
“军情紧急,请大人行个方便。”内侍堆出笑脸。
却被一把推开,“皇命难违,我等担当不起,有什么事等天亮再说。”
内侍苦苦哀求仍是被拒,无奈之余揣着折子急急离开。
朝央殿内的灯火刚刚昏暗下来,江鶦身怀六甲,行动多有不便,在侍女的搀扶下上床歇息,才盖上被子就听见外面一阵吵闹。
“出了什么事,是谁在外面?”放下的罗帐又被掀起,江鶦费力撑起上身。
一个婢女进来说:“是内侍陈绪,他说有要紧事求见,要不要奴婢把他赶走?”
第55节: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2)
“不用了,你让他进来吧。”
陈绪匆忙入内,扑跪在地上说:“这是军机处刚送来的折子,边关战事频发,刻不容缓,小人见不到皇上,自知耽误军情非同小可,这才冒死来求娘娘。”
江鶦也吃了一惊,待明白过来个中的利害关系,立刻披衣起身,“我这就去见皇上。”
女官担心道:“天黑路滑,娘娘和龙胎若有闪失,我等万死难辞其咎,还是让奴婢替娘娘走这趟吧。”
江鶦摇摇头,自怀有身孕以来,熙瑞不再碰她,却开始留意其他女子,从一开始的小心试探到肆无忌惮,他出现在朝央殿的次数逐渐减少,距离最近一次的见面大概也已过去两旬。
江鶦打起精神,“你们去还不是一样见不着,反正我也不累,别说了,替我传轿子吧。”
一行人提着灯笼打着伞慢慢往天寿宫的方向走,地上还未积雪,但是已有一层薄冰,众人小心翼翼地抬着銮轿,每一步都迈得胆战心惊。
天寿宫外的卫兵看到内侍回转,板起脸孔正要斥责,却看到了他身后的皇后,赶紧跪下,江鶦平了他的身说:“我知道大人的立场,这样吧,皇上怪罪由本宫一人担待就是。”
卫兵也不敢再拦。江鶦拿着折子进了内屋,一室熏香熏得人昏昏欲睡,再一看满地狼藉杯盘,心中不由得暗暗叹气。
熙瑞身边围了四个仅着薄纱的女子,大约早已玩得累了,熙瑞和其中一人相拥睡去,脸上带着孩童般天真的满足神情。
江鶦连唤几声不见回应,目光落在他怀里那女子身上,反感之情油然而生,推倒放在长杆上的香炉,哐啷声在熙瑞不远处骤然响起,那个女子大惊失色地坐了起来,看清眼前站的人后,慌不迭改坐为跪。
“奴婢见过皇后娘娘。”
“出去。”江鶦冷冷开口。
突然空去的怀抱让熙瑞幽幽转醒,伸臂想要留住那匆匆离去的温软,却抓了个空,睁着惺忪睡眼一看,顿时笑了,“鶦儿也来了?来,与朕同嬉……”
江鶦压下火气递上折子,“皇上,军情紧急,你快醒醒。”
熙瑞一把拽过丢到地上,“什么军情,有军情去找摄政王,朕只要享乐即可,人呢,人都到哪里去了?”
那折子被丢到打翻的香炉附近,火星一闪一闪,随时都有燃吞的可能,江鶦一惊,赶紧过去扶着柱子慢慢蹲下来,将折子拣在手里。
“娘娘,水来了。”一个婢女端着水盆进来。
江鶦厉声道:“泼他!”
“这……”婢女吓了一跳。
江鶦劈手夺过,连盆一起丢向熙瑞,那婢女吓得目瞪口呆,赶紧捡起铜盆跑了出去。
“谁?是谁!”熙瑞大发雷霆。
江鶦缓缓把门关上,一步步走回他面前,面无表情地递上折子,“皇上。”
熙瑞让水一泼,渐渐酒醒,苦笑着接过去看了几行,“皇后希望朕怎么做?宣朝臣入宫议事?拟定对策……朕早已失了民心,不要说天下,就是这皇宫里,朕每日朝夕相对的人中,恐怕也找不出一个和朕心意相通的来。”熙瑞合上折子,“这东西,一开始就不该送到天寿宫来,叫人拿去给摄政王吧。”
“原来在皇上心目中,臣妾这个妻子,竟不是与丈夫心意相通的人。”江鶦苦苦一笑,手中素巾擦去他脸上的水渍,“你是一国之君,名正言顺的天子,怎能甘心让旁人发号施令?”
第56节: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3)
“我不是皇上。”熙瑞突然凄声大笑,抓住了江鶦的手,“你失踪那几日,我什么都知道了。”
“知道什么?”江鶦心头起了一阵疑云,她忍住不去想预测到的答案。
“朕不是真命天子,朕只是一个替身。当年圣皇太子质留锦国长达七年,那些锦人在归还时动了手脚,容王他明明知道,十几年来却没拆穿过。”
江鶦大吃一惊,真假皇太子的迷案早在市井传得沸沸扬扬,她一直觉得那不过是民间的野史杜撰,不值一提。
“父亲……亲口对你说的?”
“有人说容王是太后与外人私生,可我,我连自己父母是谁都不知道,也许我只是当时锦国皇室从街上捡来顶替的弃儿,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归还皇太子的意思。这事如果被阮皇后的人知道,必不会放我甘休,我只好把他们都杀了,可我还是很怕,我怕得睡不着,锦国那些人留着真正的圣皇太子,总有一天会把真相大白于天下,这些日子以来我不是有心要欺瞒你,可是你说,你说我该如何是好?”
江鶦被他抓着手腕一阵摇晃,心里也乱了起来,不知该怎么回答,原来他一直躲着自己,不是因为变了心意,而是被这天大的秘密压得喘不过气。江鶦怔怔地看熙瑞偎在她胸前泪流满面,一声叹息冲出胸膛。其实他何其无辜,从出生以来,一直被命运的洪流作弄,身不由己地走到今天,当发现一切都是骗局时,已经无力摆脱。
“你我本来都是一介平民,只是因为别人的选择而被牵扯进皇室之间的纷争,我们并无不同,所以,我不在乎你的身世。”
熙瑞抬起眼,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江鶦淡淡一笑,顺势将交握的手放在隆起的肚腹上,“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你还不清楚吗?我已经嫁给了你,就是你的人,你是谁,我就是谁,与旁人无关。”
熙瑞一怔,泪水慢慢涌出眼眶。他俯下身去贴着静静聆听,“外面还在下雪吗?你从朝央殿过来很辛苦吧?答应我以后不可以再冒这种险,只要你和孩子平平安安,即使我被天下人唾骂也心甘情愿。”
江鶦在恍然中转过头,目光落到他手中那本金印奏折上。那承载着至高无上权力的薄本,正泛出莫可名状的命运的光晕。
黎明时分,大雪停了,圣皇因边关战事紧急会见摄政王。
江鶦在回转朝央殿的路上突然叫了一声停,撩起轿帘,她似乎隐隐听到鸟类的悲鸣声。
“那是什么鸟在叫?这个季节京城里还有鸟儿吗?”
“鸟儿?奴婢不曾听到鸟叫呀。娘娘快回去吧,外面冷,别冻坏了身子。”
“我不冷,是你们几个穿得太少了。”江鶦真的听见有鸟叫,只是几个婢女一再催促,不忍她们陪着自己挨冻才又起步,一行人慢慢走过积了飞雪的殿廊。
来到宫苑时几个宫人正忙着清扫,地面泥泞湿滑,树枝被积雪压得快要承受不住,江鶦从轿侧的窗口抬头望去,天空好像刚洗过一样澄净安宁,不见飞鸟的痕迹。正要放下帘子,那悲鸣声又传入耳中,仿佛近在咫尺,连婢女们也都听到了。
“你们去找找,这叫声应该是大雁。”
轿子拐了一个弯,乍见雅安殿外的池塘边立着一个人影,听见咯吱咯吱的脚步声,那人回过身来,精巧脸廓半隐于钩边白狐裘下,怀里抱着一只大鸟,看起来已经冻僵。
第57节: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4)
火盆很快升了起来,暖茶也送到桌上。
“想不到你会救一只飞禽。”江鶦捧着茶碗,想起当日他倒吊家中鸳鸯来玩的举动,不由淡然一笑。
“我也奇怪它怎么坚持到现在还没死,这天冷得几个时辰就能把池子冻起来。”
江琮看着桌上的茶却不去拿,他戴着厚厚的皮子手套,上面是大雁羽毛上留下的雪化开后的痕迹,“它为什么没跟上雁群?它在京城徘徊很久了吧?”
“我……”
江鶦正要开口,一声接一声的嘶鸣从外面传来,剧烈后是一片安静,只有雪花从树上簌簌往下落的声音。
片刻后一个婢女走进来,脸上有掩不住的憾色,“启禀娘娘,那只大雁死了。”
江鶦神色一黯,可是想想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算了,你们找个地方把它埋了吧。”
“它真的死了?”江鶦一怔,回头看去,江琮望着外间,脸上一片恍然的迷茫,“早知道不救它了,苟延残喘这么久,结果却一样,听说冻死是最不痛苦的死法,可我居然延长了它的痛苦。”
“你怎么会这么想?”江鶦一阵诧异,突然失手将茶碗打翻在地。
瓷器摔碎的声音把江琮的视线拉回身边,只见江鶦攥紧了桌上铺着的锦缎,脸色煞白,豆大的汗珠濡湿了鬓发。“你怎么了?”江琮一下子慌乱地站起来,“来人,快来人!”忙乱之余他反应过来应该把江鶦抱到床上去,那些雪水的湿印留在手套上,让他想起了前一刻还在怀中垂死挣扎过的大雁。
“御医在哪里?御医来了没有?”江琮突然抓住靠近床畔的婢女。
对方吓得连连点头,“已经派人去传了,世子留在这里不太好,请先去外面等一下吧。”
罗帐在面前合上,江琮跨出殿外,止不住地回头望过去,那只死去的大雁正埋到一半就被丢下,所有人都转而为皇后之事忙碌起来。
不一会儿两名御医匆匆赶到,都进入诊治,一人诧异道:“胎儿尚不足月,临盆还早,怎会如此?”然后又问起饮食作息。
婢女们搜肠刮肚,一半人想另一半人答,说到昨晚冒着大雪深夜求见皇帝,道路湿滑轿子难免颠簸,而且还听见二人在屋里争吵,两名御医一个吃惊,一个叹气。
江琮默不作声地听完那些婢女的七嘴八舌,一股心火从胸中直直冲上脑门,就要控制不住,这时为首女官反应过来,“得快些去禀报皇上!”
走到外间却被江琮拦住,“我去。你们留下照料皇后。告诉那两个御医,如果皇后有什么闪失,我绝不饶他活命。”
密谈刚刚结束,熙瑞送走了容王,身心都已疲惫不堪,却奇怪的毫无睡意。想起昨夜那些荒唐行为,脸上一阵阵地发热,懵然念及绝望深夜里江鶦那双平静无波的眼睛,一股暖意在心中奔流。他拿起折子,又缓缓放下,终于下决心去朝央殿,哪怕只是拉着她的手而已。
刚刚打定主意,就见江琮推开两个内侍闯入,脸上被浓浓的怒气笼罩,“你昨晚都做了些什么?”
“我……朕做了什么?”熙瑞诧异地抬起头望着来到面前的江琮,被他居高临下地逼视自己。
“什么事值得姐姐深夜找你,你心里清楚。”皇帝几个月来拈花惹草淫乐后宫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江鶦漠视丈夫荒淫行径的做法多少让江琮心有宽慰,却也憋了不少怒气,就是这样无能的一个男子,却拥有和她共枕的权利。
第58节: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5)
“江琮,你是不是刚去见过你姐姐?”熙瑞意识到什么,神色惊乱起来,“鶦儿是不是出了事?”
江琮定定看着他脸上的惶然,紧张……心里突然窒闷。起码,只有关心她这一点,是真的。
江琮慢慢松开揪着熙瑞衣领的手,后退一步。
“御医说她快要生产,可是胎儿还不足月……”
熙瑞狂乱冲出,留下江琮一个人怔怔站在殿内,踯躅许久才循着来路走回去。
朝央殿还是和他离去前一样忙乱,他从那些人焦急纠结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希望,心一点点沉下去,天又阴暗下来,飘起了硕大的雪片,却没有风。江琮看着那些雪花无声轻盈地笔直落下,无所不至,越下越大,不一会儿居然掩埋了庭苑里那只埋到一半的大雁。不知为什么他的心剧烈疼痛起来,一种生离死别的预感分割了身体和神志,这种揪心的痛楚他似乎已经经历了好多次,却始终无法麻木。每一次,都比上回更加稚心刺骨,泪水慢慢浸润了眼睛,就在模糊扭曲的视线中,他忽然听到一声婴儿的啼哭,宛若阳光撕破乌云,那样清晰明朗。
无论是朝野内外的怨言,还是锦国大犯边境的军情,都无法消减圣皇初为人父的喜悦,一个近身服侍的宦官在喝醉之后说起他记忆犹新的一幕:抱着襁褓中哇哇啼哭的婴孩,皇帝忽然泪流满面,他不顾那身皇袍,感激涕零地跪在地上感谢上苍。也许就是从那时起他忽然认清了一个事实,他身上背负的东西不多,却重得失去不起,即使用多少人的性命来换也在所不惜。
据说锦国的艨艟紧接骑队之后,已经出现在两国交界的芙蓉江面上,战况胶着,战线不断拉长,而长干城中的贵族却在大摆筵席,从皇子降世一直庆贺到满月再到百日,时光在夜夜笙歌中流逝。有醉生梦死的人,就有忧国忧民的忠义之士,一次次地冒死进谏,请求减少欢宴次数,扩充军饷,圣皇只是压下奏章,待积满一批,便差专人全部送去摄政王府。
众学士渐渐绝望,有些心灰意冷辞官离去,有些激愤难平,大骂朝政昏暗,没过多久,这些人统统像他们递上的奏折一样石沉大海,音讯再无。
在那一个个弥漫着危机和流言的夜里,江鶦开始习惯了提一盏昏灯,穿过重重宫门,去为自己的丈夫添上寒衣。他没有哪次不是愁眉深锁,没有哪次不是在她踏进门时急着抚平眉头,笑颜迎对,江鶦目光扫过案头那本摊开的金印奏折,御笔蘸了朱砂停在一旁,迟迟没有落下。
“前方仗打得怎么样了?听说今天城里又多了一批逃难来的灾民,你打算怎么安置他们?”
“朕已传令放粮赈济。”熙瑞牵了她的手坐下,“玉书睡了吗?”
“我出来时已经睡着了。”
“转眼他都快周岁了,看来又得开始筹措庆典才是。”
江鶦无奈一笑,“玉书只是个婴儿,何必为他破费,眼下战乱频起,又连逢灾情,北方颗粒无收,还是百姓的死活要紧。”
熙瑞微微颤抖了一下,然后慢慢地伸出手来抓住江鶦的手腕,摸索到十指扣住,柔声说:“朕都听你的。”
江鶦察觉到他有一丝异样,忙出声问:“你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熙瑞沉吟良久,终于苦笑一下,“今天锦帝派使者送来了一份诏书。”
“锦帝的诏书?”
“他们打着清君的名义起兵,逼我退位给真正的圣皇太子。我若不答应,他们就会在一个月后将此事昭告天下。”
第59节: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6)
江鶦吃惊得说不出一句话来,好半天才慢慢平静,“他们凭什么说他们手中那个才是真的皇太子?为何早不起兵晚不起兵,却在这时大动干戈?这样叫天下人怎么信服他们的说辞?”
“阮皇后曾与锦国大贵族宁家交往甚密,你也知道朕对阮皇后的人一律采取扑杀,那些残余的终于选择投靠宁家,他们手上的证据当然也都跟了过去,锦帝是个谨慎的人,绝不轻易言兵,如今刀剑相向,看来必然已有充分的理由。”
江鶦沉默一阵,“那么……摄政王怎么说?”
熙瑞跟着沉默,两人在安静中抬起眼来凝视对方,熙瑞扣着她的手指在悄然无息中紧了几分。
“皇叔当着群臣百官的面撕了诏书,处死使者,指斥对方拥戴的圣皇太子认贼作父,没有资格继承大统。”
“这么看来,和谈已然无用了。”江鶦淡淡一笑,“这仗必须打,而且你不能败,若认输,就只有死路一条。”
“可我的确不是真的,我怎么能……”
江鶦的眼神忽然寒厉,猝不及防击碎熙瑞的软弱,“事到如今你已经不能再躲在父亲背后,你要站出来证实自己,哪怕只是为了尊严。当初是锦国把你推入这个漩涡,这些人从没有顾及你的死活,现在终于到了他们自食其果的时候。”
熙瑞在她清凛的目光中沉静下来,身不由己地点点头。
江鶦微微一笑,抖开手中寒衣,“夜深了,皇上早些歇息吧。”
“你别走,留下来陪我。”熙瑞祈求地看着她,双手迟迟不愿松开,“我不知道还能这样拥着你多久,你别怪我任性贪心。”
“不会的。”江鶦眼眶一涩,抬手轻轻抚过他的双鬓,“你我本是不同世界的人,居然都能够相遇相守,这缘分就不会轻易消散。从现在开始我不会只站在你的身边看着你,我会尽我全力,那些想对你不利的人,我不会留情。”
第60节: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1)
第二章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初春的寒气终于在越来越柔润的阳光中逐渐褪去,前后不过短短数天,凛冽不再,气候温和,晴空澄澈得一如碧玉。车马出了宫城,小拐几个弯便取道直往无尘山上去,江鶦坐在车中,不自主想到自己经年的赏花行径,她其实并不是那么喜爱花花草草,若不是江琮的缘故,哪会劳神费力只为了看几眼转瞬即逝的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