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好消息。”史鼎人没进门,先闻其声。
“爹,什么消息啊?”史仲竹接口。
史鼎没想到小儿子也在,收声矜持得做到上首位子上,压了口茶,才说:“金陵传来消息,安才、云鹏哥俩都中了,这次族人中秀才的足有二十三人!”
“果真?好!好!好!爷,明儿我去给文曲星君烧香,给文殊菩萨烧香,哎呦,护国寺的菩萨都要烧香,好事,好事啊!”郑氏激动的语无伦次,自家爷接任族长,出孝后,整顿族学,关心族人,这是第一次大成果,郑氏怎能不高兴。
“爹,金陵的成绩和京城的成绩同一天出来,你怎么知道的?”史仲竹对自己朋友的水平心里有数,最关心的还是消息准确不。
“哼,是同一天张榜,成绩自然是早出来了,金陵知府亲自给我写的信。”
史仲竹得了确切消息,也为自己的朋友高兴,玩的好的人都中了,真是太开心了。
史伯松也给弟弟道喜,他不会参加科举的,也为弟弟高兴。
史仲竹高兴过了,想起一个重大问题。
“爹,我的庄子呢?”
史鼎嘴角抽了抽,心说,你还没忘啊。我就知道你看不得老子高兴,才过多久太平日子,又要折腾了。
“自然给你备好了,明早给你。”史鼎为了不厚此薄彼,也给了长子一个庄子,这钱花的高兴。
史仲竹得了庄子,则想,我的赚钱大业,终于要开始了。
第14章 出现新人物
史仲竹处心积虑,谋划了两年才得来的庄子是要干什么?还记得吗,史仲竹前世是学农的,农学专业博士。史仲竹想在庄子上弄试验田,现在的粮食产量多低啊,说不定他还能在今生做一回“袁隆平”。
史仲竹的庄子地理位置不是很好,地方小,还靠近山,说山其实就是个小土丘,估计不超过15丈(50米)高,这么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小土包,能拿来干什么。史仲竹站着说话不腰疼,京城是什么地方,寸土寸金,要这小土包有大用,哪儿还轮得到他。
京城东北面是燕山山脉,这里是皇家园林和避暑圣地,史仲竹知道的最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此时还没影儿。西边是著名的西山,西北方是护国寺所在,所有的名山都被瓜分干净了,只有南边这座小土包还在,这个地方正好离赵芝家近。
史仲竹到庄子上视察一圈,庄子虽小但土地肥沃,往年是种菜专供府里用的,因此还有一个冬天种菜的暖房。史仲竹看了非常满意,他的农业大计终于有了实施的底盘。
要进行主食农作物的培育,首先需要什么?种子?技术?信息?不,最需要钱!史仲竹实际操作的时候才发现,做个单纯的技术人才有多幸福,没钱寸步难行啊,当初接手庄子的时候,史鼎可是早就预防到了,和儿子约法三章,不支持他银钱的。史仲竹的月例和十年积攒下来的东西也不少,史鼎封爵的时候,圣人可赏了不少好东西给他,还都没有大内印记,可以融了当金银流通。
可只靠这些早晚坐吃山空,史仲竹烦恼着做什么赚钱。再三思考,史仲竹决定种花!对,就是他拿来当幌子的种花,靠种花卖的钱支持种粮。说干就干,史仲竹当天就吩咐下去,这个庄子以后种花。种花也要有讲究,市面上的花儿那么多,怎么保证自己庄子上话卖得出去,史仲竹决定干回老本行,先给花改良。
前世经验丰富,种花从最简易的罐头装,傻子都能养的,到高端装逼手段,天价兰花,史仲竹都了解过。学这个的,就是没有实践过,书总是背了不少,对经历应试教育的“高学历人才”来说,高分低能,嘴皮子利索。庄子上的活儿,史仲竹也只需要动懂嘴皮子,经验丰富的老花匠动手。
史仲竹在众多花儿中,选取了牡丹作为改良品种,从花型花色花香到开花儿时间都要改良,牡丹作为花中王者,肯定卖得多。
史鼎知道小儿子终于种花去了,嘴上骂开了,“小兔崽子,就知道坑老子的田庄,种花家里不能种吗?”
先不提史仲竹忙碌这改良牡丹,史娘郑氏十分兴奋,儿子考了秀才,10岁,最小的秀才,过两年,12岁的举人,再跟着考,13岁的进士,哎呦喂,史上最年轻的进士,那进士的娘不也跟着名垂青史的嘛!
郑氏想想就觉得激动,为了让漫天神佛保佑自己的儿子,郑氏从三清到如来,不管道家佛家,就是孔夫子也拜过好几回。
今天郑氏到护国寺拜佛,一步步亲自走上去的,挨个大殿拜过,回来就觉得身上不好,请了太医。
太医来看着满院子的凝重脸色,还以为出什么大事了,搭手诊脉,好家伙,喜脉!当即把老褶子脸笑成了一朵菊花,“恭喜夫人,喜脉,将近三个月了。”
郑氏也惊讶,喜脉!生了史仲竹后就是接连守孝,守的年纪大了,还以为这辈子就松哥儿和竹哥儿两个孩子呢。
郑氏沉浸在欢喜中,方嬷嬷不糊涂,忙问王太医,“太医大人,素奴婢多嘴,夫人前两月还换洗了的。”郑氏也知道,忙竖着耳朵听太医怎么说。
“有些夫人怀孕了,也有来月事的。”王太医一个老头,说这些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只是,夫人要小心保养,来月事也可能是滑胎的征兆。”
郑氏听了忙点头,保证好好养胎。王太医开了一溜儿名贵保胎药,拿着红封,欢喜的去了。
史鼎回家,一家子下人笑眯眯的给他道喜,又不说什么事。到了正房,看郑氏把手放在肚子上来回摩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夫人怀孕了?!”
“是啊,太医说三个月了,我也没想到呢。”郑氏知道自己怀孕,声音都降低了八度。
“好好,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吏部的高侍郎给我透话说妹夫要调进京里来了,想来妹妹妹夫的书信就要到了,到时就真是一家团圆了。”史鼎高兴的对郑氏说。
史鼎嘴里的“妹妹”,并不是他的嫡亲妹妹,是他的庶妹。史鼎这一代只有三个儿子,因此就算是庶女也尊贵,当年老侯爷和老夫人忙着史大伯病弱的身子,史鼐和庶妹四娘都是史鼎带大的,关系十分亲密。
郑氏关心到,“妹夫何时进京?”
“约摸一月以后。妹夫这次调任左都御史,品级不变,任京官也算是升官了。”史鼎眉飞色舞,“魏家在京中的房舍年久失修,等妹妹妹夫来信了,看他们打算住在我们府上,还是魏家宅子里,若是住魏家老宅,还要劳烦夫人帮着把老宅翻新打扫。”
“没问题,我安排人打扫就是了。”郑氏不觉得打扫房舍有什么难的,翻新也按着原样子就是,万一住在侯府里就更简单了。
史鼎倒觉得十分过意不去,老妻怀孕了还要操劳。“该娶个媳妇进门,给你分忧了。”
“是啊,一晃松哥儿也十四快十五的年纪了,此时说亲最合意,你不说我都混忘了。”郑氏说道娶媳妇也是兴致高涨,这都快天黑了,就要让方嬷嬷打听适龄的女孩儿。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史鼎千劝万劝,才让老妻乖乖歇下。
要说史四娘嫁的这个魏家,也是赫赫有名的世家,今朝太/祖建国的时候,和前朝打得昏天暗地,魏家老太爷属兔子的,狡兔三窟,硬是在战乱中把家业保住了,顺利过渡到了如今。本朝几代皇帝都是打压世家、收拢皇权的,只分明显不明显罢了,但魏家此时仍十分显赫,不显赫史四娘也不会嫁去当填房啊!
是的,填房,史家上一代唯一的女儿,当嫡女教养的女儿,嫁给魏家的继承人魏岩当填房了。当时,魏岩的原配夫人生产,没满半年就去了,只留下襁褓里的女儿。魏家对外说是难产伤生,真相谁都知道魏夫人的娘家牵扯进了蜀中侵地案,圣人下令严办,整个家族都大厦倾倒。魏家在这个时候没有休了魏夫人保存家族,也没有让她病逝的意思,奈何魏夫人听到这个消息,遭受不住打击,加之在世家大族里看的多了,怕自己不死牵连女儿,硬生生把自己耗死了。
魏岩与魏夫人也是少年夫妻,新婚燕尔的,老婆去了,心里也不好受。寻摸继室人选的时候,就想着要照顾好女儿才行,因此选了家事高贵,又是庶女的史四娘。当年史老侯爷觉得这桩亲事还成,前头原配只留下一个襁褓女婴,魏家世家大族规矩也是好的,遂同意了。
史四娘嫁到魏家也循规蹈矩,这世上让人称赞的继室凤毛麟角,人人喊打的恶毒继母也不多,大多数人不功不过、不温不火,史四娘魏夫人也是这不功不过中的一员。
魏岩妹夫一家人来的时候,正是八月,天气热得很,郑氏的胎也四月份了,可肚子看着太大,王太医来看了,说是双胎,可吓坏了史鼎,郑氏年纪大了,还怀了双胎,这可怎么是好哦?
因此,妹夫妹妹一家远道而来,郑氏没有出门相迎。魏史氏带着先头夫人留下的女儿魏贞娘和自己的大儿子魏靖、小儿子魏康来拜见,魏康还是个裹着襁褓的“无齿之徒”。
郑氏站起来告罪道,“妹妹恕罪,都怪嫂子身子笨重,没能远迎,恕罪、恕罪。”
“二嫂几年没见,到和我生分了,一家人讲究这些干什么。”魏史氏也是个爽利人。
双方寒暄过了,魏史氏就把儿子领过来见礼,指着一身嫩绿衣裳的女孩子道:“这是我的长女,名唤贞娘。”
魏贞娘袅袅走上前来,声音清脆,福身行礼:“贞娘给二舅母请安,二舅母福寿安康。
看魏贞娘的穿着打扮都是最时兴的样式,行礼的姿态也该是专请人教导过的,郑氏待她多客气一分,亲自扶起,道:“不必客气,在二舅母家里就和你自己家里一样,二舅母最喜欢你这样懂事的好孩子。”说完亲自把见面礼中的一支月桂簪子插在她头上。
“妹妹,可真是好福气,真么钟灵毓秀的女儿在身边,羡煞我了,可怜我整天对着两个皮猴,心都操碎了。”郑氏笑着打趣。
“嫂子要真羡慕,我把女儿舍你了,过个三五日,你就该抱怨我了。“魏史氏凑趣道。
郑氏眼光一闪,也不知妹妹是有意还是话赶话说道这里,也不接口,看向旁边的小男孩儿,问,“这就是我大外甥了吧。”
“外甥魏靖给二舅母请安,愿二舅母万事如意,祝新弟弟妹妹平安康健。”魏靖才5岁,说起话来板着张小脸,更可爱了。
“好个巧嘴,二舅母借你吉言了。”说完,也命方嬷嬷奉上见面礼。魏史氏的小儿子魏康则有奶嬷嬷抱着行礼,郑氏也按例给了见面礼。
“妹妹,因我怀着孕,连冰盆都用不得,这厅里太热了,我们去西花厅可好。”
“全听二嫂的,我看孩子们也热,让贞娘和康哥儿到抱厦稍作休息,靖哥儿到前头书房去见见他二舅,如何。”魏史氏建议。
“抱厦再好不过,这天气最是凉爽。”说完就让丫鬟引魏贞娘和魏康奶嬷嬷下去休息,又吩咐人领魏靖到书房。
到了西花厅,分主客坐下,郑氏说些京里亲戚境况。“三叔辖着禁军,今日值班去了,三弟妹快要生了,今日就都没来,等你们休整好了,再相见不迟。”
“来日方长,小妹不急。”魏史氏在闺中的时候,和二哥三哥关系都好,待嫂子进门也没有底气做个为难新妇的小姑,所以和二嫂三嫂的关系也不错。十多年没见,几句寒暄,熟悉的感觉就回来了。
既是一家人,魏史氏也不废话,直接说道:“二嫂,你看贞娘如何?”
“贞娘,乍看没什么不妥,你这是什么意思?”
“嫂子~~我什么意思您还不知道?您看贞娘配我们竹哥儿可好?”魏史氏直接说到。
“贞娘可是前头留下来的孩子,你急个什么劲儿。”郑氏并不着急,自己儿子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日后前途无量。
“嫂子,您是不知道做继室的艰难,这些年,先夫人留下的嫁妆都是老仆掌管着,贞娘到了7岁,公爹就做主把嫁妆嫁给了贞娘自己做主,防我跟防贼似的。”魏史氏外嫁多年,好容易逮着个机会和娘家人说说苦楚,眼泪都下来了。
“我管她吃穿、教她交际,看魏家人的意思,想着嫁人就不用我操心了,谁知防我的时候当我是贼,现在用得到我了又不管不贵的让我做主,我哪里敢做这个主。”
“我私心想了,嫁到自己娘家是最可靠不过的,就是我亲身女儿,最好也就这样了。嫂子,您看好不好。”魏史氏说到自己当后娘也不容易,不顾女方矜持,只想早早把人嫁了,好省事。
郑氏为难到,“这事我一人做不了主,还要听侯爷的意思。”
“我明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应该的。”魏史氏也了解,不再多劝嫂子,只介绍魏贞娘的基本情况,今年10岁,只比史仲竹小几个月,嫁妆丰厚,管家交际出色,样貌也是看得见的好,最后赌咒发誓,有什么不好也不敢嫁进娘家来。
“松哥儿还没有着落,竹哥儿的亲事暂不急,贞娘也还小,咱们当娘的且疼疼人。”郑氏打断了魏史氏的推销,把话题转到西花厅窗外的花草上。魏史氏顺着话题,夸赞窗外桂花香,残荷有意境。
郑氏含糊听着,心里则想,“该给竹哥儿定个什么样的媳妇?”
第15章 吉祥龙凤胎
前院书房,史鼎和魏岩相谈甚欢,史伯松、史仲竹前来拜见姑夫,也得了丰厚的见面礼,魏岩一家在保龄候府用过晚膳,满意散去。
史鼎晚上回卧房,郑氏迫不及待的同丈夫说了妹妹的意思,史鼎喝酒喝得发晕的脑袋瞬间就清醒了。
“怪不得,我说妹夫今天没口子夸竹哥儿是为了什么,你细细打听打听魏家姑娘,满意的话,定下来就是了。”史鼎想了想魏家的政治立场,魏家没什么大问题,不然当年史四娘就不会嫁给他,如今他们家也没有牵扯进什么风波里,结亲无妨。
“说的这是什么话,竹哥儿一辈子的大事,你当爹的半点不上心。”郑氏万分不满史鼎的态度,捂着肚子骂到,“我的竹哥儿怎么这么命苦哦,摊上你这么个爹。”边哭骂,边拳头伺候。
“哎,哎,我哪里不上心了,魏家没问题,你看人家姑娘喜欢就定下来,不喜欢就算了,什么都依你,我这不是以你为重吗?”
“你知道什么,还要竹哥儿自己喜欢才行。”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一个毛都没长齐的,知道什么,媳妇娶来孝敬你的,你满意就好。”史鼎满不在乎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媳妇娶来大半时间都在婆婆跟前,婆婆满意了,儿子不敢有什么不满。
“算你说的有理。那柏哥儿的亲事怎么办,妹妹也是直接就说与了竹哥儿,柏哥儿都还没有定下来呢!”郑氏为两个儿子的亲事伤脑筋。
“妹妹是有自知之明,魏家女哪里够资格做史家的宗妇,如今史家保龄候、忠靖候一门双侯,出仕为官的爷们不计其数,必要娶家中子嗣宽裕、有生母教导、家世高贵的女子,才担得起这样的责任。”史鼎把史忠柏当做继承人培养,他的妻子自然要十全十美才行。
“那我抽个空办赏花宴吧,今年的桂花开得也好。”郑氏如此打算。
“且等一等,你怀着双胎,不易操劳,待明年开春再选不迟,男孩子等等无妨。”
“那也让方嬷嬷先把名单理出来。”
魏岩一家住到由郑氏翻新打扫好的魏家老宅,公事上交接妥当,请史鼎、史鼐一家赴宴暖屋,一大家子团团圆圆过了中秋。
期间,郑氏细细观察魏贞娘,魏史氏也配合,郑氏把魏贞娘的脾气摸得七七八八,和史鼎说了,再找时间透露给史仲竹。
“什么,姑姑的女儿?我们是兄妹啊?”史仲竹咋一听这消息,顿时就炸毛了,近亲结婚啊,而且怎么先前一点风声都没有,我来连魏家姑娘是圆是扁都不知道。
“你嚷嚷什么,什么兄妹,你们是表兄妹!天底下表兄妹成亲的不计其数,怎么到了你这儿就不行了。”郑氏不满意了。
“娘,我人都没见过,听都没听过,这不是一时没反应过来。娘别生气,我不是冲娘大小声,娘好好给我说说这魏家姑娘。”史仲竹也觉得自己大惊小怪了,只要自己不同意,爹娘还能牛不喝水强按头。忙接过小丫头手里的美人锤,给郑氏锤腿。
“这魏贞娘相貌美艳,绝不会委屈了你,最重要的是中馈管家拿手,你日后分家出去,不得有个能拿主意的媳妇儿。德容妇功样样出色,脾性和我也合得来,你看呢?”郑氏轻言细语的解释。
【脾气和您合拍】史仲竹心想,是我娶媳妇,还是您娶媳妇,就是她是个仙女,表兄妹结婚,我也接受不来啊!
“魏贞娘是先头夫人留下的唯一子嗣,生母嫁妆丰厚,全都留给了她。她外家当年掺和进了蜀中侵地案,早已败落,娶妻看的是当爹的能耐,外家不重要。当然,要是像史湘云的外家似的,刘夫人天天往我这儿跑,我也不耐烦。你放心,魏贞娘的外家,一家子差不多死绝了,不会给你添麻烦。”
史仲竹终于捕捉到了最重要的信息,“先头夫人”,不是亲表妹就好,不然跟乱/伦似的。史仲竹对魏贞娘也存了个大概映像,没什么可反对的,重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他就没有想过找个“情投意合”的妻子,他也不是同性恋,先结婚后恋爱不也很好吗?
史仲竹对自己的婚事并不怎么上心,反而关心起未婚妻外家的八卦来,又问郑氏,“大哥的亲事定下来了吗?”
“暂未,只拟了几个有意向的人家,等我生了这两个小讨债鬼再说。”
“娘,大哥的亲事都没定,先定我的是不是不好。”史仲竹可不想这么早结婚,他才十岁好不好?
“定亲又不是成亲,早晚有什么不同?”郑氏不解。
“那我什么时候成亲?”史仲竹问。
“哟,刚不还不乐意嘛,现在又心急火燎得想娶媳妇儿,最早十五以后,你要愿意,十三也成,你想先建功业,加冠后再娶也行。”郑氏对儿子娶妻的年纪到没有执念,同一个世道也有百种活法,有人十一二岁就娶妻为的是培养感情,早日传宗接代;有人及冠再娶,要先立业再成家,有名士三四十娶妻的有,当然世上还有一种坏榜样的名士——不娶妻!
当初小儿子痴迷道学的时候,郑氏都当担心他出家当个居士,现在看他对亲事这么热衷,也把心放下了。
史仲竹就这么接受了自己有个10岁未婚妻的时候,一点也没有反抗“封建压迫”的意识,真是给穿越者群体丢脸了。史仲竹想的是,我为什么要防抗?早晚都要结婚的,现在闹翻了,以后兜兜转转还是要回到结婚围墙里来。对人选也没有什么异议,史仲竹至今十年的人生中除了自己娘亲和丫鬟,见过几个女人?社会环境对女人的压迫大,不用担心结婚后离婚,婚姻里只要男人做到位,想闹矛盾也难,因此,史仲竹心平气和接受了自己准已婚人士的身份。
刚刚郑氏说道史湘云,史仲竹倒是惊醒起来。按照时间推算,神瑛侍者也已经降生成贾宝玉了,一僧一道也该来京城了,可惜自己没有注意,日后想他们再来京城应该是林妹妹6岁的时候了,到时候要多注意才行。
说实在的史湘云在这个家的存在感不强,史仲竹几乎要听人指名道姓的说起来,才意识到自己有个堂妹,她现在年纪还小,每天憨吃憨玩,没什么烦恼。
郑氏怀的是双胞胎,略有早产,预产期在阳春三月,万物始发之时,结果二月,这两个小家伙就迫不及待的出生了。
郑氏在产房里挣扎了一天一夜,终于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哎呦喂,接生婆乐得嘴后合不拢,接生了这么对有福气的兄妹,日后请自己接生的人还不得排到东城门去。
史鼎更是高兴坏了,亲自到大门上挂了弓箭和红布,抱着新生的小宝贝,一脸痴汉笑容。看着窗外迎雪吐艳,凌寒飘香的红梅,决定了小儿子的名字就叫史叔梅,至于小女儿就叫史季兰吧,和男孩儿一个排名,自己的一双龙凤胎生得好啊,京城这么多年,谁家有过龙凤胎,史鼎兴致高昂,决定大办洗三!
洗三这日是刚出月子不久的史三婶李氏操持的,郑氏的亲娘郑老夫人第一个给龙凤胎添水赐福,连宫里的圣人都赐了长命锁,保龄候府的两个小婴儿,刚出生就受到了强烈关注,妥妥的主角待遇啊!
史家这两年喜事连连,史仲竹中了秀才、魏史氏一家回京、史三婶生了个名叫史孝楠虎头虎脑的大胖小子,史叔梅、史季兰的出生把这两年的的喜气推向高/潮。
龙凤胎的满月礼比洗三更盛大,这时候新生的婴儿基本稳妥了,抱出去展示给客人也方便了,史仲竹则在双胞胎的满月礼上干了见出风头的蠢事。
史仲竹贺弟弟妹妹满月的贺礼是一盆牡丹,一盆并蒂牡丹。要知道牡丹的花期一般在谷雨前后,牡丹又是怕热的娇贵花种,如今惊蛰刚过,满打满算也要一个多月才开花,史仲竹怎么就拿出这么娇贵的花儿。
这盆牡丹型色惊艳!在深绿色花叶的衬托下,正红色的那朵,颜色近“火炼金丹”,红的热烈、奔放,犹如将军般堂堂正正的气质,犹如河水般浩浩汤汤的气势。最难得的是与它并蒂而生的另一朵是粉色的,粉色的花朵边缘还有白色的镶边,令人忍不住新生喜爱。粉红和正红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伟丈夫,一个是美娇娘,一个是大气泼辣,一个曲径幽深,一个如北方皇城壮丽,一个如江南园林秀丽。这样的牡丹就是两朵单独摆出来,也要震撼人的眼睛。如今既是并蒂花儿,又是三月开,喜爱花卉的贵妇人们不必说,就是自诩大老爷们的大人们也忍不住靠近,看个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