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呼啸着从他身边驶过,钢轮撞击着铁轨,蒸汽在越来越远的汽笛声中逐渐消散。格雷戈里从地上爬了起来。现在,这列装满煤炭的敞口槽车成了为他遮挡子弹的掩体。他跑着穿过剩下的几条铁轨。运煤车终于开远了,他走下了远处的路基,穿过一个小工厂的院子上了大街。
他看了看自己的手提箱。箱子边上有个弹孔。这一枪只差一点就打中目标了。
他快步走着,气喘吁吁,寻思着下一步该怎么办。现在他是安全的——至少眼下没有危险——他开始担心他的弟弟。他要知道列夫是否闹出了乱子,如果是的话,到底是什么乱子。
他决定从最后见到列夫的地方开始,也就是米什卡酒吧。
他朝酒吧走去,心里十分紧张,害怕被人发现。那样的话就太不走运了,但也不是不可能——平斯基有可能在街上闲逛。他把帽檐拉得很低,遮住额头,自己也不相信这样别人就认不出他。他遇到几个去码头的工人,便跟着他们一起走,但那只手提箱让他显得并不合群。
不过他还是平安到达了米什卡酒吧。酒吧里摆着自制的木头长椅和桌子。空气中还能嗅到昨天夜里的啤酒和烟草气息。米什卡在早上为无法在家里吃早饭的人提供面包和茶,但因为正在闹罢工,生意很清淡,里面几乎空无一人。
格雷戈里想问问米什卡,他是否知道列夫从这儿离开后去了什么地方,可没等他开口,便看见了卡捷琳娜。她看上去好像一夜未睡,蓝绿色的眼睛里布满血丝,金黄的头发乱糟糟的,裙子也皱巴巴满是污渍。她显得惨兮兮的,双手颤抖,脏污的脸颊上留着条条泪痕。这让格雷戈里觉得她愈发凄楚美丽,他真想把她搂进怀里,安抚她的痛苦。但他不能这样,便只能退而求其次,帮一帮她。“出了什么事?”他问,“到底是怎么了?”
“感谢上帝,你来了,”她说,“警察正在抓捕列夫。”
格雷戈里叹了口气。他没猜错,他的弟弟的确又惹麻烦了,而且偏偏选在今天这个日子。“他到底干了什么?”格雷戈里觉得列夫肯定不是无辜的。
“昨晚简直乱套了。我们本想从驳船上卸点香烟下来。”他们是去偷香烟的,格雷戈里估摸着。卡捷琳娜接着说:“列夫付了钱,后来那个看船的说钱不够,他们就吵了起来。有人开枪,列夫还击,然后我们就跑了。”
“你们都没受伤,真是谢天谢地!”
“我们没拿到香烟,钱也弄没了。”
“真是乱来。”格雷戈里看了看对面墙上的钟。现在是六点一刻。他还有足够的时间。“我们先坐下。你想喝点茶吗?”他招手叫来米什卡,点了两杯茶。
“谢谢你,”卡捷琳娜说,“列夫认为是某个受伤的人报了警。现在,他们在抓他。”
“你呢?”
“我没事,没人知道我的名字。”
格雷戈里点了点头:“所以我们要让列夫逃脱警察的追捕。他得偷偷摸摸躲上个把礼拜,然后溜出圣彼得堡。”
“他身上一点儿钱也没有。”
“肯定没有。”列夫从来都没钱买那些常用的东西,但他总能掏出钱来买饮料、下赌注或是款待女孩子。“我可以给他点儿钱。”格雷戈里不得不动用他攒下的盘缠,“他在哪儿?”
“他说他要在船上跟你碰头。”
米什卡端来他们的茶。格雷戈里很饿——他把粥留在了火炉上——便又要了一份汤。
卡捷琳娜说:“你能给列夫多少钱?”
她热切地望着他,这种眼神总会让他觉得她无论让干什么他都会答应。他看着别处。“他需要多少就给多少。”他说。
“你真好。”
格雷戈里耸耸肩:“他是我弟弟。”
“谢谢你。”
卡捷琳娜心怀感激,这让格雷戈里很是满意,但也让他感到尴尬。汤来了,他开始吃起来,很高兴能把话题转开。吃了东西让他变得乐观起来。列夫总是麻烦不断。这次他也会像以前一样,再一次逃脱困境。这并不意味着格雷戈里会错过他的远行。
卡捷琳娜一边看着他,一边喝着茶。她已经不再显得狂躁不安。列夫让你身处危险,格雷戈里想,我前来搭救,可你还是喜欢他。
列夫现在大概已经到了码头,躲在塔架的阴影里,一边等待,一边惊惶不安地看着外面有没有警察。格雷戈里应该动身了。但他可能再也见不到卡捷琳娜了,一想到要跟她说再见,他就难过得受不了。
他喝完了汤,看了看挂钟。快到七点了。他不能把时间掐得太紧。“我得走了。”他很不情愿地说。
卡捷琳娜跟他走到门口:“别对列夫太严厉了。”
“我严厉过吗?”
她把手搭在他的肩上,踮起脚尖,轻轻吻了一下他的嘴唇:“祝你好运。”
格雷戈里离开了。
他快步穿过圣彼得堡西南面的一条条街道,这片工业街区到处是仓库、工厂、货场和拥挤的贫民窟。几分钟后,那种让人羞耻的想哭的冲动渐渐退去。他走在背阴的一边,帽子压低,垂着头,有意避开空旷地带。如果平斯基把列夫的相貌通告出去,一个机警敏锐的警察很容易逮住格雷戈里。
但他最终顺利到达码头,没有被人发现。他要搭乘的“天使加百利号”是一艘锈迹斑斑、客货混装的旧船。现在,它正在装载一只只坚固的木箱,上面标着全市最大的皮毛商的名字。在他的注视下,最后一只箱子落入货舱,船员们关上舱盖。
一个犹太家庭正站在踏板前,出示他们的船票。就格雷戈里的经验看,犹太人都想去美国。他们的理由比他更充分。在俄国,法律规定禁止犹太人拥有土地,不得进入公职行当,也不能担任军官,此外还有其他无数禁令。他们不能在自己喜欢的地方生活,上大学也有配额限制。这些人能在这种环境生存下来简直是个奇迹。如果他们在逆境中生活仍然很富庶,要不了多久人们就会群起而攻之——通常是平斯基这类警察从中挑拨——他们会被人痛打一顿,家人受到威胁,窗子被砸烂,财产被纵火烧毁。这种情况下,有人愿意留下才是怪事。
大船的汽笛响了,招呼大家上船。
格雷戈里没有看见他的弟弟。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列夫又改变了计划,还是他已经被逮捕了?
一个小男孩扯了扯格雷戈里的袖子:“有个人要找你。”
“什么人?”
“长得跟你一样。”
感谢上帝,格雷戈里心想。“他在哪儿?”
“在木板后边。”
码头上放着一堆木材。格雷戈里急忙绕了过去,发现列夫正躲在后面,紧张地抽着烟。他显得烦躁不安,脸色惨白——这倒是难得一见,往常他总是快快活活的,就算遇到事情也满不在乎。
“我有麻烦了。”列夫说。
“不是第一次了。”
“那帮船员全是骗子!”
“大概也是贼。”
“别挖苦我了。没这个时间。”
“你说得对。我们得把你弄出城,直到这件事消停下来。”
利夫摇头表示否定,嘴里吐出一股烟雾。“驳船上的一个船员死了。我被当成谋杀犯通缉。”
“见鬼。”格雷戈里一屁股坐在木架上,两手抱住脑袋,“谋杀。”他木然地重复了一句。
“特罗菲姆受了重伤,警察抓了他去审问。他说是我干的。”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半个钟头前我见到了费奥多尔。”费奥多尔是个吃里爬外的警察,是列夫的熟人。
“真是个坏消息。”
“还有更糟的。平斯基发誓要抓到我,说是要报复你。”
格雷戈里点点头:“我怕的就是这个。”
“那我该怎么办?”
“你得去莫斯科。圣彼得堡对你来说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安全,也许永远都会有麻烦。”
“我不知道莫斯科够不够远,现在警察都有电报机。”
他的话不错,格雷戈里也想到了这一点。
船上再次响起汽笛声。那块跳板马上就要撤回去了。“我们只剩一分钟了,”格雷戈里说,“你到底打算怎么办?”
列夫说:“我可以去美国。”
格雷戈里紧盯着他。
列夫说:“你可以把你的船票给我。”
这种事情格雷戈里连想都不愿想。
但列夫仍继续着他冷酷无情的逻辑:“我可以用你的护照和文件进入美国,谁也不会知道这里面的差别。”
格雷戈里仿佛看见自己的梦想在暗淡下去,就像涅夫斯基大街的索雷尔电影院上演的电影临近结尾,观众席的照明灯亮了起来,展示出真实世界灰土土的颜色和肮脏的地板。“把我的船票给你。”他重复着列夫的话,绝望地拖延着决定的时刻。
“这样你就救了我的命。”列夫说。
格雷戈里知道他不得不这样做,意识到这一点让他的心口一阵刺痛。
他从这件最好的外套口袋里掏出证件交给列夫,同时递上自己攒下的所有旅费。接着,又把带着弹孔的纸板手提箱给了他。
“我会给你寄钱,好让你再买一张船票。”列夫热切地说。格雷戈里没有回答,但他内心的怀疑想必已经写在脸上,因为列夫抗议了:“我肯定会的,我发誓。我会存钱的。”
“好吧。”格雷戈里说。
他们拥抱了一下。列夫说:“你总是照顾我。”
“是的,是这样。”
列夫转身朝船那边跑去。水手们解开绳索,正要拉起跳板,但列夫喊了一声,他们便等了几秒钟。
他跑上了甲板。
他转过身来,靠在栏杆上,朝格雷戈里挥着手。
格雷戈里无法让自己也挥起手。他转身走开了。
船长啸一声,他没有回头。
格雷戈里的右胳膊没了手提箱的负担,感到一种奇怪的轻松。他穿过码头,低头看着深邃的黑色海水,脑子里闪过一个怪诞的念头:他可以往下一跳,一了百了。他抖了抖身子,他绝不能被这种愚蠢的念头俘虏。不过他仍然觉得沮丧,满心苦涩。生活从来没有让他成为赢家。
他无法让自己振作起来,悻悻地原路返回,穿过那片工业区。他眼睛盯着地面,没心思去提防警察。现在就算他们逮捕了他,也没什么要紧了。
该怎么办呢?他觉得自己提不起精神去做任何事情。等罢工结束,他们会让他回工厂做原来的工作。他是个好工人,大家清楚这一点。眼下他也许应该去那儿,看看争端有了什么进展——算了,他还是别去自寻烦恼了。
一个小时后,他发现自己正在往米什卡走。他打算径直从旁边走过去,但往里瞥一眼的工夫,他看见了卡捷琳娜,她还像两个小时前一样坐在那里,面前放着一杯冷茶。他该把发生的事情告诉她。
他走了进去。酒吧里空空荡荡,只有米什卡一个人在扫地。
卡捷琳娜站了起来,一脸惊恐。“你怎么还在这儿?”她说,“你没坐上船吗?”
“不完全是。”他不知该如何把那个意外消息说出口。
“那是怎么回事?”她说,“列夫死了?”
“不,他很好。但他受到了谋杀通缉。”
她盯着他:“他在哪里?”
“他不得不离开。”
“去哪儿?”
实在找不出什么委婉的说法了。“他让我把船票给他。”
“你的船票?”
“还有护照。他到美国去了。”
“不!”她尖叫起来。
格雷戈里只是点着头。
“不!”她又喊道,“他不会离开我!你别这么说,永远不要这么说!”
“冷静点。”
她一巴掌打在格雷戈里脸上。她不过是个小姑娘,他甚至没有躲闪。
“卑鄙的家伙!”她尖叫着,“是你把他打发走的!”
“我这样做是为了救他的命。”
“浑蛋!卑鄙小人!我恨你!我恨你愚蠢的嘴脸!”
“你说什么都不会让我更加难过。”格雷戈里说,但她根本不听。他不再理睬她的咒骂,转身离开,出了门,也就什么都听不见了。
尖叫声停了下来,他听见一串脚步声沿着街道追上他。“等一等!”她喊着,“请别走,格雷戈里,别丢下我不管,对不起。”
他转过身来。
“格雷戈里,列夫走了,现在你得照顾我。”
他摇了摇头。“你不需要我。整个城里的男人会排着队来照顾你的。”
“不,不会的,”她说,“有件事情你不知道。”
格雷戈里想:又是什么事?
她说:“列夫不想让我告诉你。”
“说吧。”
“我快要生孩子了。”她哭了起来。
格雷戈里一动不动站在那儿,琢磨着这句话。列夫的孩子,这是肯定的。列夫也知道。但他还是去了美国。“孩子。”格雷戈里说。
她点点头,仍在不停地哭。
他弟弟的骨肉。他的侄子或者侄女。他的家人。
他伸出胳膊把她拉到自己怀里。她哭得浑身颤抖。她把脸埋在他的外套里。他抚摸着她的头发。“好了,”他说,“不要担心。你不会有事的。你的孩子也会好好的。”他叹了口气,“我会照顾你俩的。”
在“天使加百利号”上旅行是件苦差事,甚至连圣彼得堡贫民窟长大的孩子都觉得难以忍受。船上只有一种低价的统舱,乘客的待遇跟船上的货物没什么两样。船上既肮脏又不卫生,尤其遇到大浪,乘客们纷纷晕船的时候。即使如此也无法抱怨,因为没有任何船员会说俄语。列夫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哪国人,他一知半解的英语和仅有的几个德语单词根本无法跟他们交流。有人说他们是荷兰人。列夫从来没听说过荷兰人。
尽管如此,乘客们的情绪都十分乐观。列夫觉得自己逃出了沙皇监狱的高墙,终于获得了自由。他正在前往美国,那里不存在贵族。海面上风平浪静的时候,乘客们一个个坐在甲板上,互相交流他们听来的有关美国的故事:水龙头能直接流出热水,甚至连工人都穿着上好的皮靴,最重要的是,人们可以自由信仰任何宗教,加入任何政治团体,可以在公众场合陈述自己的见解,不用害怕被警察逮捕。
第十天晚上,列夫跟大家玩牌。他是庄家,但他输了。大家都输了,只有斯皮利亚一个人赢。斯皮利亚看上去很单纯,他跟列夫年龄相仿,也是一个人旅行。“斯皮利亚每晚都赢牌。”另一个玩家雅科夫说。事实上,是每次轮到列夫发牌,斯皮利亚就会赢。
轮船穿过浓雾缓慢前行。海上风平浪静,舱内一片寂然,只有发动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列夫一直弄不清楚他们什么时候才能靠岸。人们的答案都不一样。最有学问的一个说这要取决于天气情况。船员们则一直讳莫如深。
夜幕降临,列夫两手一摊,表示认输:“我的钱都输干净了。”事实上,他的衬衣里面还有不少钱,但他看出除了斯皮利亚以外,其他人的钱已所剩无几。“只能这样了,”他说,“等我们到了美国,我得想尽办法让哪个富婆看上,住在她的大理石宫殿里,就像她的宠物狗一样。”
其他人哈哈笑了起来。“可人家干吗要你这个宠物?”雅科夫说。
“老妇人晚上会冷,”他说,“她需要我的取暖设备。”
牌局就在玩笑之间结束了,众人散去。
斯皮利亚走到船尾,倚在栏杆上,看着尾波消失在浓雾中。列夫朝他走了过去。“我的那一半正好是七个卢布。”列夫说。
斯皮利亚从口袋里掏出钱,递给列夫,他用身子遮挡着,不让任何人看见这笔交易。
列夫把钱揣进衣袋,然后填满烟斗。
斯皮利亚说:“我想问你一件事情,格雷戈里。”列夫用的是他哥哥的证件,所以他告诉别人自己叫格雷戈里。“如果我拒绝给你这份钱,你会怎么做?”
说这种话是危险的。列夫慢慢收起烟丝,把还没点着的烟斗放进外衣口袋。然后,他抓起斯皮利亚的衣领,把他使劲按在栏杆上,让他的半个身子滑到外面,背对着下面的滚滚波涛。斯皮利亚比列夫高,但没他强壮。“我会拧断你这倒霉的脖子,”列夫说,“我俩一块弄到的钱就全归我了。”他使劲把斯皮利亚往外推了推,“然后我就把你抛进这该死的大海。”
斯皮利亚吓了个半死。“好吧!”他说,“放开我!”
列夫松开手。
“上帝啊!”斯皮利亚喘着气,“我不过是问了一句。”
列夫点着了烟斗。“我不过是回答了你,”他说,“好好记住。”
斯皮利亚走开了。
浓雾散去,他们看见了陆地。虽然是在晚上,但列夫能看见城市的灯火。这是到哪儿了?有人说是加拿大,也有人说是爱尔兰,但谁也说不清楚。
那片灯光更近了,船慢了下来。他们就要靠岸了。列夫听到有人说他们已经到达了美国!只用了十天,看来很快。可他怎么知道呢?他带着他哥哥的硬纸板手提箱站在栏杆前。他的心跳得更快了。
手提箱提醒他,现在到达美国的人应该是格雷戈里。列夫并没有忘记自己对格雷戈里许下的誓言,一定要把船票钱寄给他。这是他必须信守的承诺。格雷戈里或许还救了他一命——这已不是第一次。我真幸运有这么一个哥哥,列夫想。
他在船上弄了点儿钱,但还不够快。七个卢布什么事情也干不了。他需要大赚一笔,美国是块充满机遇的土地,他要在那儿积累自己的财富。
列夫好奇地发现手提箱上有个弹孔,象棋盒子里还嵌入了一粒子弹。他以五戈比的价钱把象棋卖给了一个犹太人。他纳闷格雷戈里那天怎么会挨上这一枪。
他想念卡捷琳娜。他喜欢挽着她这样的女孩招摇过市,让所有人都嫉妒他。不过,美国那边肯定会有不少女孩。
他不知格雷戈里是否已经知道卡捷琳娜怀了孩子。列夫心里一阵难过:他以后能够见到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吗?他告诉自己用不着担心卡捷琳娜一个人抚养孩子。她会找到别人来照顾她的。她有求生的能力。
午夜过后,船终于靠岸了。码头上灯光昏暗,看不见一个人影。乘客们扛着袋子,手上提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上了岸。“天使加百利号”上的一个职员指挥他们进了一间小屋,里面放着几条板凳。“在这儿等着,早上会有移民局的人来接你们。”他说,表明他终究还是会说一点俄语的。
眼下的情形实在让那些积攒多年、好不容易来到美国的人灰心丧气。女人们坐在长凳上,孩子都睡了,男人们抽着烟,等待黎明的到来。过了一会儿,他们听到轮船的引擎声,列夫走到外面,看见那艘船慢慢离开系泊处。那些装毛皮的板条箱或许是在别处卸载。
他努力回想着格雷戈里跟他说过的话,他们偶尔谈起过到达一个陌生国家后都要做些什么。移民必须通过健康检查,这一关很让人紧张,因为不合格的人会被送回去,他们的钱会白白浪费,希望也破灭了。有时移民官会给人改名字,以便适合美国人的发音。维亚洛夫家的代表会在码头外面等着,然后带他们坐火车去布法罗。到那儿以后,他们就会在约瑟夫?维亚洛夫开的酒店或工厂工作。列夫弄不清布法罗离纽约有多远。只需花一个小时就能到,还是要用一个星期?他后悔当初没仔细听格雷戈里的话。
太阳升了起来,照在数千米长的拥挤码头上,列夫又感到兴奋起来。老式的桅杆和索具鳞次栉比,一根根烟囱冒着浓烟。码头前沿耸立着富丽堂皇的大楼,也有摇摇欲坠的破烂窝棚。有高大的起重机和低矮的绞盘,梯子、绳索和推车随处可见。内陆方向,列夫可以看见密匝匝装满煤炭的铁道车厢,有好几百——不,足足好几千个,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超出了他目力的极限。让他感到失望的是,他没有看见著名的举着火炬的自由女神像——它可能在海岬的另一端,他猜想。
码头工人出现了,一开始是三三两两,很快便成群结队。这条船刚刚离开,另一条船就开了进来。小屋前面,十几个女人开始从一条小船上卸下一袋袋土豆。列夫有些着急,不知移民局的警官什么时候才能来。
斯皮利亚走了过来,好像已经原谅了列夫曾威胁过他。“他们把我们忘了。”他说。
“好像是。”列夫困惑不解。
“要不我们出去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会说俄语的人?”
“好主意。”
斯皮利亚对一个年纪较大的人说:“我们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人十分紧张:“我们应该听从指令,不能离开。”
他们不去理他,朝那几个卸土豆的女人走过去。列夫朝她们礼貌地笑笑,说:“你们有人会说俄语吗?”一个年轻女人回以微笑,但谁也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列夫感到沮丧,他讨人喜欢的招数对这些听不懂他说话的人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