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类小说上一章:我给将军蒸馒头
- 另类小说下一章:东北往事6:黑道风云20年
“冯然,XX戏剧学院毕业的…”
肖开元强忍着不表现出惊诧来,真是强忍着。咋了?XX戏剧学院的学生也进军咨询业了?以前就听说这个学校出过不少电影明星,怎么…
“呵呵,冯然是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英美戏剧,虽然没在国外生活过,但他那英文是非常的好,大家写的英文报告,只要过了他的手多少润色一下,肯定让挺多英国人都觉得自愧不如,虽然他进入咱们公司也就是半年,但是…”冯然是个眼镜小帅哥,长的和肖开元有一拼。但是这俩人风格不太一样,肖开元是典型的江南帅哥,高鼻梁大眼睛皮肤白皙,身上显然有“越族”血统。冯然的长相更接近北方人,宽额浓眉。上海是个移民城市,浙江、江苏、山东哪儿的移民都有,肖开元属于原住民的后代,冯然则显然是移民的后代。
尽管骆三郎对于肖开元的这三个未来的手下都择其优点夸奖了一番,但是肖开元还是明白了,就这三个人,无论是从其职业履历还是所负责的工作来看,能在工作中真正帮上他的可能也仅有何华华一人。
这个团队,真是残兵败将。不对,得说是散兵游勇。如果说肖开元是个小将领,准备带兵打仗,那他手下的这些人有三分之一是炊事兵,有三分之一是文艺兵,只有三分之一是可以上阵打仗的,但就这可以打仗的三分之一,其实战能力还有待于检验。肖开元有点挠头。
接下来骆三郎的话,更加印证了肖开元的判断。骆三郎的话大概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点:
第一,骆三郎的前任,去年冬天带着几乎整套班子和客户资源,自己出去开公司去啦!自立门户啦!
第二,骆三郎目前旗下有两套班子,一套班子的头目是肖开元,带着三个人。另一套班子的头目虽然和肖开元负责的事情差不多,但职位比肖开元还高一些,是项目总监,但是手下更是少得可怜,就俩人。
第三,目前虽然项目需求不少,但是在做的项目却只有一个,而且这项目,还在另一套班子的手中。
第四,马上要大肆地进行招聘,所招聘的人质量要求可以降低一些,但是一定要先把数量补充上来,现在人手太短缺,已经短缺到什么事儿都干不成的地步了。听骆三郎那语气,只要是个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资历差不多的人,就可以招进来,跟国民党抓壮丁差不多。要知道,以前这公司那招聘要求可是非常的高…
肖开元越听心越往下沉,自己显然是被骆三郎抓了壮丁,但其实自己这壮丁也不是很壮,早已被生活折磨得焦头烂额。
而且,显然自己手下这三个人是没被骆三郎的前任带走的。为什么没带走呢?因为对公司的忠诚度高?不像,不太像,真不太像。更有可能的还是:这三个人工作能力差,没什么大用,人家根本就没想带…
不能想了,不能再想了,没法再想了。再苦,再难,也要挺过去。
会后,肖开元去洗手间洗了把脸,冷静了下,想想骆三郎那自信又温暖的笑容,可能,前景还是有一丝光明的。
肖开元站在自己的工位上,长长地舒了口气,他需要自我调节。他脑中浮现出了一个景象:一个遍体鳞伤的老黄牛,拉着一挂破到不能再破的破车,上路了。这破车,可能连车轱辘都没有,就靠着这老黄牛勉力地拖着。
肖开元有意无意地看了看自己的三个下属究竟在干什么:
何华华在玩泡泡龙,看样子她有点无聊。
张青打开了至少十个MSN窗口聊天,聊得很投入。
冯然貌似在干活儿,因为他在拿一个word文档写东西。但又不像,因为工作中所有的东西几乎都是英文的,但是冯然在那word上写的那一大坨一大坨的东西显然是中文。
这是办公室还是网吧?肖开元以前工作过俩公司,每个同事都忙得不可开交,如此悠闲的办公氛围,肖开元尚属首见。
七、工作开始了
看了十五分钟项目需求,肖开元进了骆三郎的玻璃罩。工作,真的开始了。“看了刚才的项目需求了吗?”
“看到了,这个研究课题按常理来讲倒是不难,我觉得这个课题的难点在于我们对这个领域接近于完全未知,几乎没有任何二手资料可以参考,而且目前很多应用案例都是机密级的,具体成功了多少例和当前的应用情况,太难调查出来了…”
听着肖开元的话,骆三郎微笑着频频点头。
据说,微笑着频频点头是骆三郎的标志性动作。他对待下属永远都给予足够的信任和鼓励,无论这下属的能力究竟如何。他几乎从不打断下属的话而且极少正面批驳下属的观点,无论这下属的观点有多离谱。
肖开元觉得骆三郎虽然小有名气,但好像没什么主见,只知道频频点头。在这以后,肖开元懂了,这是本事,这就是骆三郎的本事。这本事,真的不是谁想有就能有。
“嗯,我的意思是说,我觉得这项目有些难度。”
“对,你说的很好,你和我的想法差不多,项目的难度的确不小,那你有信心做这个项目吗?”
“尽力。”
“有信心吗?”
肖开元不太敢打包票,踌躇了一下。
“呵呵,我对你有信心!”骆三郎说。
肖开元抬头讪笑,有点不好意思。
“你在我们以前公司是有名的专门操作高难度项目的项目经理,我对你绝对有信心!”
“谢谢…”
骆三郎端着手里的茶杯站了起来,优哉游哉地溜达到了肖开元的身边,拍了拍肖开元的肩膀。
“小伙子,努力吧,这个项目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你可能问为什么这么重要。那么我说说吧!你也看到了咱们部门现在的情况,我觉得吧,其实以我们公司的名气,咱们部门实现盈利那是早晚的事儿,这个我一点儿都不急。但是有一点,现在咱们部门的人士气有些低落,一定要让这个项目把大家的士气提升上来,这,才是最重要的。明白吗?”
的确,没有什么能比啃下一块硬骨头更能振作士气了。
“明白,但是,现在我部门里的这些人…”肖开元的话说到一半不说了,他也不太好意思直接质疑他那三个下属的能力。
“…磨练,会让大家一起成长。”骆三郎依然是那自信的微笑。
“…对!”肖开元点了下头,骆三郎这句话,对于肖开元来说,太励志了。
“按着这个项目需求,去写标书吧!多长时间能写完?”
“三个工作日。”其实对于肖开元这样的咨询业老油条来说,写一份普通的标书恐怕只要几个小时,因为过往有太多的模板。他一张口就说了三个工作日,是真的想认真把这个标书写好。
“呵呵,给你四个工作日,周五早上给我,我们一起讨论。”
骆三郎说完,端着茶杯出了玻璃罩,倒水去了。看得出,骆三郎很轻松。
举重若轻是一种人生境界。
肖开元也被骆三郎的气度所感染,回到了工位就开始准备。
其实这个项目的客户要求倒无特别之处,简单地说就是四部分。
(一)ABAB软件宏观市场情况分析。
(二)ABAB软件竞争对手现状。
(三)ABAB软件现有用户应用情况。
(四)综合以上三点的结论及客户方自身情况,做出相应的市场战略规划。
这基本上是每个行业研究案例的套路。客户的要求再怎么变,也只能是深化一下细节,其脉络肯定还是这一套。肖开元看着这套熟悉又有点陌生的东西,有点像是见到了一个失散了一两年的旧情人,千般哀怨万种思念一齐涌上心头。肖开元要是不离开这“旧情人”,或许情况还不会如此糟糕。
肖开元看了看表,哟,十一点五十五了,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早已不习惯这种紧张忙碌的肖开元一旦找回了忙碌的节奏,还真忘了时间。肖开元想,吃过午饭一定得给他们开个会,安排一下工作,就算没事儿也得给他们安排点儿事干,他们如此松懈,一旦项目真的接下来,工作真的展开,那该怎么办?
肖开元过去只当过不到一年的头头,更多的时间,他只是普通员工。以前他之所以成为小头头,主要原因并不是他的管理能力,而在于他平日的努力用心工作。肖开元“杵窝子”的性格实在不太适合当领导。往那一坐闷头闷脑的,该管人的时候他不管,不该管的事儿却瞎管,到最后,一个部门的活儿,至少百分之六十都是他一个人干的。以前的同时曾经评价肖开元,他这辈子,最多也就是像现在这样当个项目经理,管个三四个人。因为三四个人的活儿他自己咬咬牙,能勉强完成,要是他管十个人,累死他也没这本事。
肖开元也知道自己性格的缺陷,但他希望这次来到新公司上班,尽量树立个新形象,别让大家看出他的弱点。
“走吧,吃饭去!”张青走到了何华华的工位上。还真是一分钟都不差,十二点她准时站了起来,看来,她早就等着这一刻呢。
“等一下,等一下…”何华华显然没张青那么闲,她忙着呢,忙着玩儿泡泡龙呢。
“哎呀,别玩儿了,”张青开始伸手打扰何华华了。
“催,催,又输了…”何华华抱怨张青。
听见她俩的对话,肖开元又开始坐在工位后面生闷气了。任何一个公司都明令禁止在工作时间打游戏,轻则口头警告,重则扣钱。可这俩人居然当着他的面儿讨论打游戏的事儿,何等的明目张胆。这俩人,是真没把他放在眼里。肖开元越想越气。
“一起吃饭去吧?”张青朝肖开元挥了挥手。
“…哦,我一会儿下去吃,现在手头有点儿活儿。”肖开元勉强笑笑。第一天上班,实在不好发作。
“冯然,一起去吗?”张青又叫冯然。
“我写点东西,你们先去吧!”冯然头都没抬。
听到冯然这话,肖开元心里敞亮多了。三个人,总归还有一个人在干事。等着,下午一定给你们俩也安排点儿活干,让你们闲!
肖开元没出去吃午饭,叫了个外卖,生着闷气,咬牙切齿地把饭吃了。这期间,肖开元还接了俩电话,全是催他还钱的。俩债主都是他同学,欠的钱也不是很多,但是不接总不成吧?
肖开元头有点大,虚汗直流。他总不能老在办公室里接这样的催债电话吧,被同事听见怎么办?每接一个电话他都得出去,急匆匆地走到消防栓旁边儿小声接打,还得贼眉鼠眼地看着有没有同事误闯进来。
还是把手机关静音吧,虽然昨天刚刚把情景模式调成了正常。
肖开元已经能够不畏惧这催债的铃声了,但是他毕竟还要在乎身边人的目光。
肖开元把手机静音了,自己也平静了下。他发现,何华华、张青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正在和另外一个女同事一起叽叽喳喳说话。
本来就被催债电话弄得心情烦躁的肖开元的汗都下来了,他生平最惧怕的声音就是几个女同事聚在一起聊天。每天午饭后,几个女人往某个工位上一聚,一个坐着的,几个站着的,话题从生活到工作到明星八卦无所不包,动静虽然不大,但对于被动听众来说,甚于五台大拖拉机,甚于三台重型挖掘机,甚于一个大型集约养鸡场。
肖开元擦了擦汗,看了一下电脑上的时间,她们顶多再说十分钟了,顶住,一定要顶住。肖开元对于她们的话题实在不感兴趣,但女孩子说起上海话,总是急促又快速,机关枪似的,句句都崩到了肖开元的耳中。
“昨天晚上你相亲,怎么样啊?”张青问何华华。
“有点胖,不喜欢。”
“那你喜欢什么样儿的?”
“反正我拒绝一切有小肚子的男人。”何华华说这句话的表情挺倨傲的,就好像她是上海滩的女王,全上海的男人像是一群被买卖的奴隶一样被绳栓着走到她面前,然后她轻描淡写地说一声:把有小肚子的男人全给我拖出去斩了。
“我也不要有小肚子的男人。”张青马上表示认同。
“对,男人长的也不用太帅,但一定不能臃肿。”另一位女同事说。
“就是,而且男人不能没品位。”何华华接腔说。
“你想找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呢,说说呗?”
“学历么,大学本科就可以了,研究生也可以。博士不要,在国内读博士的更不要。二十六岁到三十岁之间,我不接受姐弟恋。身高在一米七八到一米八三之间最好,可以不是上海人,但也必须是浙江或者苏州、无锡的。也没必要太有钱,但一定要专一。房子必须要有,工资也不用太高,只要…”
肖开元第一次认真地端详了一下站在离他仅有四五米远的何华华。何华华是典型的上海姑娘的身高和长相,白白的皮肤,约一米六五的身高,看起来多少有些丰满,但绝不胖。仔细看看五官,除了鼻梁特别高基本没有什么优点,当然也没什么缺点。鼻梁高的人总是让人感觉气质不错,但坦率地说,何华华最多最多也就能打七十五分。
听着何华华那通喋喋不休的择偶要求,肖开元心想:或许你要求的男人在上海的确能找出一些来,但人家为什么要选择你呢?
此时肖开元又抬头看了看冯然:嗬,这哥们儿,貌似连外卖都没叫,一直在那埋头写东西,对于耳边那些拖拉机什么的似乎真能做到充耳不闻。忍耐已经接近极限的肖开元是真佩服他,他的这种境界,肖开元绝难达到。
…终于,捱到了下午开工的时间,这五台拖拉机、三台挖掘机、一个养鸡场终于消停了。
“一起去会议室,简单开个小会。”肖开元是狠下心给大家安排工作了。
会议室里,肖开元给他们三个人每人都多少安排了点工作,工作量不大,但是要求他们三个下午下班前必须交给他点儿东西。尽管肖开元的年龄和冯然、何华华两人差不多,但是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肯定远胜此二人。
肖开元给他们的任务是做探索性研究。探索性研究通常是做行业研究的第一步,是为了撰写策划书准备。
冯然的任务是:搜集一些网上的关于ABAB软件的二手资料,有多少搜集多少,搜集完以后,简单的整理到一个word文档里。
何华华的任务是:在自己的电脑里和公司服务器的共享文档里找出一些以前公司所做的类似项目的策划书,找到后,打包发过来。
张青的任务是联系一些外部的资源,跟公司的访问部门简单地联系一下,问一下他们在客户的竞争对手公司里有没有熟人,如果有,那么先简单地了解一下行情。如果没有,那么去联系一个肖开元以前认识的人,或许他能够提供一些基本的信息。
他们这三个人都是死任务,必须在下班儿前完成。
肖开元是个一向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他安排以上三件事儿,一般老资格的咨询顾问都不会安排人去专门的干,自己简单地了解下也就可以了。总是以刚刚毕业第一天上班新员工的精神来认真工作,这是肖开元的优点。
果然,肖开元的工作态度也多少带动了些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毕竟是新来的小领导,总归得给点儿面子。
这一下午,每次肖开元抬头,看见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何华华不泡泡龙了,开始一个文档一个文档的整理,偶尔还打个电话问其它部门的同事要一些相关的文件,看来挺认真。
张青的MSN的窗口虽然还在开着好几个,但是显然聊天的频率显然低了很多,更多的时间是在不停地打电话。
冯然也在一大陀一大陀的往word上粘贴文字。
尽管不知道这三个人究竟能把活儿干成什么样儿,但肖开元还是很开心的。虽然这三个人的能力有待考验而且以前的工作态度比较不端正,但是干起活儿来还是像模像样的。而且,一下午也没接到催债的电话,这让他更加开心。
快下班的时候,肖开元又接到了骆三郎的电话,要跟他沟通一下这项目的事儿。
“临走时,麻烦把做好的文件发给我!”肖开元嘱咐冯然和何华华。
八、以“闷骚”惊天下
“好久没这么忙了吧!”骆三郎与其说是与肖开元谈项目,倒不如说是在谈心。“休息了一段时间,现在紧张起来,感觉还不错。”
“对于你这样的人来说,这点工作的确不算什么。刚才客户又给我打电话了,我问他大约有几家公司在竞标这项目,他没具体说几家,就告诉我反正该来的公司都来了。”
“那竞争还挺激烈。”
“这个标,一定是咱们的。”
“客户跟你承诺了?”
“没有。”
“你跟其他的几家大公司打了招呼?”
“没有。”
“我们有其他公司都不具备的特有的资质?”
“没有。”
肖开元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理由让骆三郎如此自信。
骆三郎也不说话,盯着肖开元笑。
“那你告诉我为什么这个标一定是咱们的吧。”
“有两个原因。”
“嗯,说说?”
“第一,这个项目难度太大,以我的经验没有几家公司愿意接这烫手的山芋,多数来竞标的都是应付事儿,都是走走过场而已,未必有决心要拿下。别人是在走过场,而我们是志在必得。走过场和志在必得的区别,明白吗?”
“…那,还有呢?”肖开元没想到骆三郎这样的成熟经理人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自信理由”。
“还有?还有就是,我们的项目经理是你。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别的公司有你吗?”
“我…”
“对,就是你!好好干吧,小伙子。我在以前的公司里看过你写的东西,你做这行,绝对有别人不具备的天赋。”
“骆总,实在实在不敢当。”肖开元的汗都要流下来了。
“我说有就一定是有。天赋这个东西不是靠刻苦和努力就能具备的,每个人都在某一方面有天赋。而你,绝对有成为顶级咨询顾问的天赋!”
“骆总…我…”
尽管二狗和肖开元是最好的朋友,但肖开元做咨询顾问是否有天赋这个二狗也不清楚。如果让二狗认真评价一下,坦率地说,二狗倒觉得肖开元未必有天赋,他之所以在过去的几年中升职加薪比较快,是因为他能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
但今天在业内已经混了十几年的骆三郎此番“天赋”点评,让肖开元平添了几分自信,平添了几分工作热情。
这也是骆三郎的本事。
“现在下班了吧?回去收拾收拾,早点儿回家吧。”
“我让冯然他们准备了点儿东西,他们刚把邮件发给我,我加会儿班。”
“以后尽量别加班儿,要是工作量太大,跟我说。”
“嗯…”
重入职场的第一天就被赏识、被照顾,让肖开元有点儿小感动。这样的温情,他好像很久都没经历过了。跟那些放高利贷的和赌球的后庄沟通,这样的温情,永远都不会有。
肖开元回到自己的工位后,发现何华华等人早已打卡下班,偌大的办公区里,就剩下了自己。他又查了查自己的信箱,发现除了冯然外,何华华和张青都已经把邮件发到了他的信箱。肖开元按照贴在自己面前的联系名录,拨通了冯然的手机:
“冯然,我是Eric,我让你整理的东西,怎么样了?”
“在我电脑里,那个叫SecondaryResearch(二手资料研究)的文件夹里,我电脑密码123456,你自己去找吧。”
“…开你的电脑,不好吧?”
“没事,没事。”
“那我就开了。”
“好的,没事。”电话那边儿,冯然笑了。
挂上电话,肖开元就去开了冯然的电脑找到了那个文件夹,也找到了冯然收集的二手资料。肖开元简单地看了下,整理得还不错,有用的信息不少。
正当肖开元想打个压缩包把这文件夹发到自己信箱的时候,目光突然被桌面上一个名为“警察柏芝制服诱惑,风流冠希图穷匕见”的word文件给吸引住了。
尽管肖开元在过去的几个月中被生活折磨得体无完肤,但他对春节期间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还是略有耳闻的。
带着点儿好奇的肖开元忍不住点开了这个文件。本来肖开元挺本分的,绝对不会随便点别人电脑里的文件,但是那天,也不知道怎么,肖开元就这么鬼使神差的一点——
肖开元哪知,他这顺手一点,点进的根本就不是一篇普通的评论,而是一个堪称天下第一闷骚男的内心世界。
直至今日,肖开元再回忆起冯然的这篇文章来,依然赞叹不已。
这篇《警察柏芝制服诱惑,风流冠希图穷匕见》,是以心情札记的形式写的,并且,在该word文档上方还很专业地配了一张身穿蓝色警服黑色短裙头戴大檐帽的张柏芝,原文大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