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一时沉浸儿子失而复得的喜悦里,后又一直自责打伤了天鸣,现在被太后一提醒,也想起了这件事的起因。
十个皇帝有九个半都是有疑心病的,否则不说做皇帝,就是活命恐怕都成问题。
皇帝当时心里是有过动摇,但李嬷嬷出现时,人都有潜意识的相信,因为李嬷嬷是皇帝自己亲自派给莫离的,在皇上的印象里应给是不会欺骗自己的,毕竟李嬷嬷不是莫离心腹嬷嬷,在皇帝看来没有利益纠葛就少了陷害的可能,灯下黑,有时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赵良谊她们也用尽了心思,知道皇上小时候被荣王推下河过,心里对此类事情肯定先入为主一些,赵天鸣再得皇帝喜欢,可危害到皇帝亲生儿女时,恐怕也会毫不留情。
这件事也不是全无破绽,皇上沉思了下,吩咐秦总管:“秦大海,传朕的命令,让天字一号去查,调动各宫探子,朕要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记住,是全部事实。”
秦总管心中一凛,知道皇上是动了真怒,毕竟皇上已经多年没让天字一号办差了,这次这件事怕是难以善了了,若是以前看在皇上只有三位皇子的情况下,秦大海还会给他们遮掩下,现在嘛,有了赵天鸣恐怕,这个皇位和他们无缘了。
秦总管不敢耽误,悄无声息的出去办事去了。
太后看皇帝心意已决,也不再劝了,想想有皇帝在应该不会有事,就带着人回去了,毕竟她这几天也在病着,强撑着一口气到现在,已是筋疲力尽了。
等内侍拿来了烈酒,拿棉布浸湿后准备给赵天鸣擦擦全身时,皇帝接过了棉布,挥了挥手,让内侍下去,自己走到赵天鸣身边,轻手轻脚的把赵天鸣的亵裤亵衣褪下,期间昏迷中的赵天鸣不断的皱着眉头,口齿不清的说:“疼,我疼。”
皇帝刚刚平息下去的愧疚又淹没了上来,他做了十几年的地位,情感的控制也算是炉火纯青,压下冲上脑间的痛苦和难过,边擦拭着赵天鸣的身体,边轻轻哄着赵天鸣说道:“鸣哥儿乖,不要怕,父亲在你身边陪着你。”
身后的人离的很远,皇上靠在赵天鸣耳边轻轻的说道,特别是父亲这两个字更是只有赵天鸣和他自己听到。
皇上神情温柔,怎么看都觉得赵天鸣那儿都好,即使现在的赵天鸣脸色苍白,发型混乱,因为疼痛还时不时的鼻子眼里一把的流了满面,皇帝也不嫌弃,细心的把赵天鸣脸上的脏物擦掉,喂他喝水。
看的整天跟着他身边,一直以为皇帝冷漠的众人吓了半死,这哪是侄孙啊,恐怕自己亲身父母就是如此了,特别是现在讲究严父,只有孩子的亲生母亲才能和现在皇帝一拼吧。
皇上现在也没心思管下人想什么,他全部的心思都在赵天鸣的身上。
而赵天鸣现在却在一片白雾之中,赵天鸣醒过来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又穿越了,如果不是耳边有着声音的话,他向声音方向看去,只见一个和自己现代长相一模一样的人往自己这边走来。
任谁看见另一个自己也要吓一跳的,不过好在这个“赵鸣”说话了:“你不要害怕,我就是以前的赵天鸣。不过,现在我是以前的你了。”
赵天鸣以前有过猜想,毕竟他进了别人的身体,自己的身体应该也会被别人占据,于是他也不害怕,还和他打招呼:“你好,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会互换灵魂吗?”
“赵鸣”神色有些不好,可还是说:“好像是因为我们投胎搞错了空间,现在是纠正过来了,你本来就应该是赵天鸣,我也应该是赵鸣的。”
“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没人告诉我啊?”赵天鸣好奇了,不带这么差别对待的好不好。
“赵鸣”脸红了:“好像是因为我比较好骗,他们怕被你敲诈,所以就告诉了我,让我再告诉你。”
赵天鸣气愤了,原来是这样啊,不就是欺负人家小孩是古人吗,单纯好骗,好过他这个在现代混过各大场合的人吗,太无耻了。
赵天鸣连忙问:“好兄弟,那你要没要赔偿啊?”
“赵鸣”摸着头不好意思的说:“他们也不是故意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不是都各就各位了,我就没好意思让他们赔偿。”
赵天鸣真的要吐血了,古人真的太好骗了!要给自己,不说那什么异能啊,随身空间啊,总要给个金手指吧,现在好了,全白搭了。
可看看天真可爱的前身,赵天鸣觉得还是不要把这么好的孩子污染了吧,自己是俗人,可也不能带坏这个小君子呀。
“赵鸣”看着赵天鸣说道:“我在现代会好好照顾爸爸的,也会好好的生活,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我在古代的亲人,我不在了,希望你好好照顾他们,同时你也要好好生活,开心快乐!”
赵天鸣点点头:“知道了,那个倔强的老头子就麻烦你了,虽然他有好多缺点,可他确实是个好爸爸,以前我脾气不好,可能现在的你更能照顾好他吧,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努力,开心生活。加油!”
“赵鸣”也做了一个加油!的动作。
赵天鸣醒来时,就感觉的身体的每个部位都疼的不行,他想明明应该是屁股疼的,为什么其他地方也疼,难道伤也是会传染的。
等他艰难的翻过身来,吓了一跳,只见皇上趴在他的床沿上睡着,看样子应该是守了一夜。
赵天鸣一动,浅眠的皇帝就醒了,他猛地一抬头,看见赵天鸣正睁大眼睛看着自己,也没管赵天鸣奇怪的眼神,温和的开口道:“鸣儿,有没有哪里不舒服,饿不饿啊?”
说完也不等石化了的赵天鸣回话,伸手摸了摸赵天鸣的头,等确定赵天鸣退烧了才松了一口气。同时喊人道:“太医何在,进了看看。”
等太医摸过赵天鸣的脉后,见了皇上说道:“回禀皇上,小公子已无大碍,只要每日在伤口上上药,再配上老臣开的药煎药服下,不出一个月就可以痊愈了。”
皇帝听后很是高兴,对着太医说道:“爱卿辛苦了,朕就赏你黄金百两,等着鸣儿痊愈之后,朕再重赏,来人,随太医去拿药煎好送来。”
赵天鸣这次真的是受宠若惊,昨天眼前的这位还对自己横眉冷对的,把自己打的躺在了床上,自己明明没做过又不听自己解释。
赵天鸣一想起来就觉得委屈,特别是屁股上有伤,他现在只能趴着,碰都碰不得。赵天鸣看皇帝这个样子以为他知道误会自己,后悔了才这样守着自己,不过,在现代赵天鸣就是个受不得委屈的主,来到古代在建安候府中也没人敢给他委屈受,现在他受了两辈子以来的第一顿板子,还是蒙冤的情况下被打的,赵天鸣就更委屈了。
如果是土生土长在古代,即使皇帝冤枉了你,只要给你平反,再给些赏赐,只要不是抄家灭族的仇恨,一般受害者都会感激涕零。
可惜赵天鸣是来自现代的赵天鸣,他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就要找回来,皇帝也不行。
于是他挂着小脸,嘟着嘴,整个一个“我不高兴,我很生气”的小模样。
皇帝本来还怕赵天鸣因为昨天的事心里怕了他,以后没法子亲近他,现在看着赵天鸣的样子,知道这小家伙在和自己使脾气,反倒放心了,对自己生气表现出来就好,到时候发泄一番,他还有靠近小家伙的机会。
于是他走上前去,神情温柔的问道:“鸣儿,还生气呢,我知道错了,昨天没有明察秋毫冤枉了你,害你受苦了。”
皇帝没有用敬语“朕”而是用了“我”就是想潜移默化的走进赵天鸣的心里,为以后相认做准备。
如果皇帝不这么痛快的认错,赵天鸣还能忍一会,现在就更觉得委屈了,不管不顾的指责道:“你不辨是非,我都说了不是我做的,你还不相信我,打的我屁股开花,明明就是他们陷害我,你偏袒自己的儿女,就打我,我不服气。”
赵天鸣脑子冷静下来发觉自己失言了,毕竟皇帝怎么说也是九五之尊,怎么能这么明晃晃的指责他呢,一个不好,自己可是要掉脑袋的。
有些怕了的赵天鸣一想,反正都被打成这样了,要杀要刮随他便,赌气不去看皇上的脸,眼泪却流了下来,哭的无声无息。
皇帝虽然爱子心切,可被这样指责从登上皇位起还是没有过的,就是在做皇子时也没人敢这么干的,他心里有些恼怒,不过看到赵天鸣眼泪流了下来,再大的不快也没了,他心想:朕是偏心,可偏的那是他们啊,你这个小没良心的。
还是拿起帕子上前,一边帮赵天鸣擦眼泪,一边哄他说:“好好好,是我的不对,我没相信你,让你受委屈了,你啊,多大的人了,还哭!”
赵天鸣被皇帝温柔宠溺的语气动作搞得愣住了,反应过来也不好意思了,拿过手帕自己擦了擦眼泪,死不认账的说道:“我才没流泪哪,刚刚是沙子吹进了我眼里了,我是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
皇帝被他逗笑了,给他看了看伤口,想想自己还有早朝,于是拍拍他的头说道:“好好养伤,我一定为你讨回公道。”
赵天鸣不情不愿的回道:“是,皇上,我会好好养伤的。”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kingfly2012扔了一颗地雷,太感动了!各位亲们,如果你们对本文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给我些启发,谢了!
…34后续
皇帝去上了早朝,大臣们发现他们英明神武的皇上,今天好像不在状态,好几次都是神游天外,虽然皇帝做的还隐蔽,可能上朝的大臣们大多是老奸巨猾的人物,皇帝是他们察言观色的第一目标,他们还是非常心照不宣的能看得出皇帝今天的不对劲.
虽然说后宫不得干政,可是后宫和前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些妃嫔无一不和朝中大臣沾亲带故,皇子之争更是风起云涌,昨天的事虽然只在宫中流传,可那些世家大族该知道的还是都知道了。
赵老侯爷昨天一夜都没睡着,现在顶着满眼的血丝神情疲惫的站在朝上,看上去虽然不动声色,其实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焦急和烦躁。
那些和赵老侯爷有交情的且知道宫中之事的,心里都怜悯赵老侯爷,毕竟自己的外孙女和亲生子自相残杀,不管结果如何,赵家的力量大大损失了这是明摆着的事,一个不好,说不准赵家的辉煌也要成了昨日黄花。
赵老侯爷心中也是悔恨的要命,自己一时的妇人之仁把建安候府逼到如此的境界,昨日赵天鸣受刑的前因后果传回了赵家,赵母就昏倒了,醒了之后第一句话就是“如果鸣哥儿有个三长两短,赵府还是趁早选位世子夫人吧。”
赵老侯爷知道他儿媳妇的未尽之意,那之后长公主和建安侯府就是不死不休了,这样建安候府不仅可能失去了一个出色的继承人还树立了一个强大的仇敌,这样内忧外患的局面,赵老侯爷想想也发愁,特别是一向对他孝顺有加的大儿子也第一次对自己露出了失望和难过的表情,看样子也是不满自己对良谊这丫头的纵容和默许。
其实当年自己因为家族和大儿子,冷眼旁观了良谊这个丫头早产没了再生养的能力,这些年也都在补偿良谊,没想到最后却是这样的结果收场,这次无论如何自己的孙子是被皇上厌弃了,即使身体好了,建安侯府的荣光也要走下坡路了,自己一走,恐怕大儿子不会放过良谊的,作孽啊!做孽,都是自己做的孽啊!
不管如何,赵老侯爷心里知道赵天鸣被赵良谊陷害的可能性最大,现在赵天鸣被杖刑了,身子骨从小就不好的他肯定是受不住的,赵老侯爷决定拼着老命也要把赵天鸣带出宫来,这都是他种的因,可不能让无辜的孙子去承受这样的结果。不管从家族还是情感上来说,天鸣是万万不能再有差池的。
于是,赵老侯爷不顾老友对自己使眼色,出列,跪下,对着皇上三叩首,说道:“陛下,老臣教孙无方,连累了宫里的贵人,实在是罪不可赦,可是老臣的孙儿才刚过十岁,还是个什么都有不懂的孩子,都是老臣没教好才使老臣的孙儿不懂规矩,老臣的孙儿体弱多病,家中只有这么一位嫡子,他若有个好歹是要了老臣全家人的性命啊,老臣请求皇上重罚老臣,赦免了老臣的孙儿。”
赵老侯爷说的是真情流露,老泪纵横,真是闻者伤心,听着流泪,可皇帝却越听越不是个味。
皇上现在真是对赵天鸣各种关心体贴爱的时候,听着赵老侯爷这么一说,反而是赵天鸣各种不好,这让孩子的亲爹情何以堪,在人家亲爹面前说人家亲儿子,皇帝那个怒啊,自然脸色就不好了。
可这看在别人眼里就是皇帝厌恶赵天鸣,现在更是连向皇帝为赵天鸣求情的赵老侯爷也一起迁怒上了,这平时和赵老侯爷不对付的户部的孔尚书幸灾乐祸为首,因为和二皇子结亲,已然以二皇子马首是瞻,当然比赵老侯爷知道更多的详情,现在更是义不容辞的跳出来指责赵老侯爷。
“赵老侯爷说的无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赵天鸣只是你建安侯府的一位小公子,对皇上大不敬,你不但不重罚于他,还在为他求情,老夫真要怀疑你对朝廷对皇上的忠心了,还是在你眼里冒犯了皇上不打紧,你家孙儿才是紧紧重要的.”其实孔尚书更想说赵天鸣他谋害皇嗣,可现在皇上还没宣旨,太后也护着赵天鸣,孔尚书不想落个偷窥皇室后宫之事的罪名,才改口说是冒犯皇上,不管怎么样,赵天鸣被皇上打了,这冒犯二字不为过吧。
皇帝听了眉头更紧了,这些人也真是的,时时刻刻都在提他昨天做下的蠢事,现在还这么说鸣儿,皇帝心里嘀咕:鸣儿这么温文尔雅,乖巧懂事,怎么会冒犯朕呢,这些大臣都是不知所谓。
心眼偏到胳肢窝的皇帝,选择性忘了今早上,赵天鸣还和他耍脾气来着,就是想起了皇帝也会给赵天鸣找借口,说不准还认为是和他撒娇呢。
看着赵老侯爷跪在地上,皇帝想起了赵天鸣,自然想起了那个死去的“四皇子”一大半都应该是赵老侯爷的亲孙子,这样一想,难得的皇帝心中愧疚了,毕竟人家孙子为自己孩子挡了灾,自己还是得对赵府众人好些。没法子,子债父偿,天经地义啊!
皇帝出声道“赵爱卿快请起,鸣儿聪明伶俐,乖巧懂事,甚得朕心,赵爱卿生了个好孙子啊,不仅朕喜欢,太后更是爱的不行,一日都离不开他,所以赵爱卿放宽心,天鸣在宫中,朕一定待他视如己出。”
赵老侯爷听了心里迷糊了,天鸣不是得罪了皇帝惹了皇帝的厌,怎么听着皇帝的语音,好像不是这么回事,甚至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的错觉,皇帝说道天鸣的时候声音比平时要多些温度。
在朝中屹立不倒的赵老侯爷心思也通透,既然皇帝这样说了,就是说明天鸣在皇帝那儿甚得皇宠,看来昨天的事有变数啊。
孔尚书觉得风向不对啊,看皇上还是甚为宠幸赵天鸣啊。孔尚书能做到户部尚书自然了解上意,既然皇帝都如此说了,作为明白人,孔尚书当然是不会去触皇上的霉头的,自然不做声了。
早朝下了之后,秦总管就禀告皇上昨天的事情的前因后果。
其实事情在皇帝看来很简单,莫离记恨赵天鸣,结果被皇帝罚了,还派了嬷嬷去监督她,莫离心中愤恨不已,跟了赵良谊商量,赵良谊和赵天鸣素来就不和,现在唯一的女儿又被赵天鸣连累,她不会想是莫离的错,错都是别人的,新仇旧恨,擅长于后宫争斗的赵良谊可比莫离手段高多了。
她先让莫离和赵天鸣道歉已减轻赵天鸣的防备,可惜赵天鸣避莫离如蛇蝎,把本来心里就恨着赵天鸣的莫离更是恨他恨的要死,原打算和赵天鸣亲近亲近,好方便莫离就近陷害,结果赵天鸣不上当。
本来赵天鸣有齐释和太后明里暗里护着,她们想找茬也找不到机会,可淮南王生辰快到了,齐释身为人子自然要有所表示,而第一年来京,齐释听从身边人建议去大齐久负盛名的相国寺去为淮南王祈福,已表孝心,于是齐释于前天去了相国寺,准备为淮南王吃斋念佛三天。
而赵天鸣最大的保护伞太后她老人家,却是因为旧疾复发需要静养,赵良谊一伙才觉得机会难得,要好好的报复赵天鸣。
本来赵良谊母女是想不起用苦肉计陷害赵天鸣的,想着给他按个其他罪名,可淑妃知道后派人把皇上小时候曾经受过的事透露过去,并且还透露二皇子和三皇子路过溪河的时辰,赵良谊果然上钩,让莫离去溪河等着,自己派人把赵天鸣引来并把他身边的人引走。
赵天鸣看见莫离就想装作没看见直接走人,可惜被莫离拦下,逼着赵天鸣给她捡风筝。赵天鸣装聋作哑就是不做声不行动,让莫离一拳打在棉花上,没劲极了,想想二皇子和三皇子快来了,莫离下下狠心,直接自己跳了河,赵天鸣发现不对,呼叫“来人,公主落水了。”可半个人都没出现。
赵天鸣虽然恨莫离恨的牙痒痒可也知道莫离在他面前出了事,即使他再怎么有理,可莫离可是皇帝的女儿,于是无法只得下水先把莫离救上了,费尽心思救了莫离刚上岸,就看见二皇子和三皇子在岸边站着。
二皇子的第一句话就是:“大胆赵天鸣,竟然敢谋害公主,推公主下河,来人把赵天鸣拿下。”刚刚喊破喉咙也没半个人影,现在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一大堆侍卫宫人,押解了赵天鸣去了莫离的宫殿。赵良谊更是乘此机会上去不问缘由的连打了赵天鸣几个耳光,一副为女儿受伤歇斯底里的样子。
至于三皇子为什么会附和二皇子的话,那是因为二皇子手里有三皇子的把柄,虽然不是太严重的事,可是相比于被皇上骂一顿还要得罪自己小心眼的二哥,附和他二哥说一句话也就不是那么的大惊小怪了,毕竟赵天鸣在他们看来也不过是侯府的继承人之一,连世子都算不上,他们是要问鼎天下的人,即使没了建安侯府的支持也是不打紧的。
再说即使被皇上知道他们有错,他们也自信他们的父皇不会为了一个大臣之子就重罚皇子,大不了就是被骂几句,两厢权和取其轻,自然赵天鸣的死活就不是那么的要紧了。
李嬷嬷的事更简单,因为李嬷嬷的侄女在淑妃宫中做了个二等宫人,那天她托人送信说性命不保,李嬷嬷关心则乱,想想莫离公主近来表现的不错,就告罪了莫离公主去了淑妃那里,虽然最后只是虚惊一场,可李嬷嬷已经听到了莫离落水之事。
严格的来说要治李嬷嬷个失职之罪那也是可以的,李嬷嬷平时因为自持是皇上身边出来的嬷嬷并不怎么给莫离身边的人好脸色,先下她有失职之罪,那些人一个个的都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李嬷嬷想说她是和莫离公主说了的,可是看莫离公主一脸沉默的样子也知道她是不会认的,到了这个时候生活在宫中半辈子的李嬷嬷还不知道自己被算计了,那也是白活了,可现在她也是辩解无门,只能吃这哑巴亏了。
当莫离给她指了条明路,既能卖个好给二皇子和三皇子,更能免了自己的失职之罪,至于陷害一个无辜的人,在宫中这么多年李嬷嬷的心早已坚硬如铁,为了自己这样的事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的很。
听完了事情的照顾经过,皇帝很震怒,他相信自己的儿女重打了天鸣,可是自己的那些儿女却是要置天鸣于死地,差一点自己就要成为打死天鸣的侩子手,还借了他的往事给天鸣下套子,这让皇帝心里很失望和心疼。
失望于二皇子的颠倒是非,三皇子的不分黑白,莫离的心狠手辣;心疼赵天鸣的蒙冤受屈,白遭了打。
秦总管眼关心鼻关耳,静静的站在皇上身边,不敢讲话,皇帝过了一段时间开口道:“来人,传朕旨意,莫离居心叵测,心术不正,革去公主尊位,降为郡主,无昭不得出殿;其母包藏祸心,蛇蝎心肠,扁其婕妤之位,领七品采女俸禄,禁足殿内。”
身旁的小太监一惊,不过反应极快的去宣旨了。
皇帝心里犹豫,最后下想起赵天鸣奄奄一息的模样,心中一痛,开口道:“二皇子巧言令色,传旨打三十大板,三皇子不辨是非,打二十大板。”
秦总管说道:“皇上,不可如此,这样一来不是置小主子于风尖浪口,更遭其他两位皇子的恨了吗,如此一来,即使皇上您和小主子相认了,两皇子也不会善罢甘休的,到时候朝中也会有人质疑小主子是否不顾手足之情,挟私报复的。”
秦总管还没说出口话是:皇上啊,您这样做不是让他们手足相残吗?您确定您不是在为小主子拉仇恨?
作者有话要说:编辑通知明天入V,谢谢亲们的支持!
…35当年
皇上当然知道皇子被打板子,羞辱更胜于疼痛,也更让人难以接受,可皇帝也有着自己的打算,不在一开始就震住他们这群胆大包天的,到时候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直接上刀子伤了赵天鸣了。
于是皇帝高深莫测的说道:“朕现在还不会认回鸣儿,当年,朕原以为凭着九五之尊,保住一个婴孩绰绰有余,可是,却让朕痛失鸣儿十一年。先下宫中三妃已成气候,她们各自有子,相互制衡,如果认回鸣儿,鸣儿的太子之位可是在他出生那年就封了的,虽然是追封,可人是活的,朕又没再立了太子,鸣儿就是实至名归的太子爷,那么三妃肯定会一致对付他的,朕饱尝此等艰辛苦楚,可不想让鸣儿做靶子,再说,鸣儿的外家乔家,虽然有太后保驾护航,可也没多大的实权,建安侯府本来是鸣儿做好的助力,可惜,一旦他们知道他们的亲孩子替鸣儿亡了,是不是会迁怒鸣儿,即使不迁怒,也难以心中没有疙瘩,朕可不能把鸣儿身后放了这样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