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没受什么伤,就别跟孩子计较了。”
崔氏怒道:“什么没受伤?你没看见我衣裳都湿透了!”
她不说这话还好,这话一说出口,周围又是一阵大笑。这个季节虽比不上夏日穿得轻薄,可也不过是穿一两件。崔氏在水里滚了一遭,她那身衣裳几乎是紧紧贴着皮肤,身形俱都显露了出来。
崔氏外头穿了一件绿色衣裳,里头却是大红色,甚至能看清楚那件小衣的形态,赫然是一件肚兜,她的胸膛随着她的声音一颤一颤,显得异常的伟岸。
杜三娘低下头,一副做错事儿乖乖受训的模样,心里却是暗爽,她就是故意的,谁让崔氏的心思那么恶毒?竟然撺掇着想让她去给人做妾!
第17章 没品的男人
崔氏这幅模样,
自然是引得周围的人笑得更大声了。
杜华盛夫妻忙活的地离河流很近,
崔氏嗓门又大,
刚刚那声杜三娘自然是被夫妻俩听见了。
杨氏赶紧就停了手里的活儿,
上了田埂,
往河边跑。
“你个死丫头,
你敢说你不是故意的?”崔氏的手几乎戳到了杜三娘的脸上。
崔氏不知道别人为何笑,
只当是她落水被人笑话,自然是对杜三娘恨得牙痒痒。
杨氏跑过来,一看崔氏指着自己女儿骂,
她深吸口气,说道:“崔幺婶,有什么事儿你跟我说便是。孩子若是不懂事儿,
我让她给你赔礼道歉。”
崔氏见杨氏来了,
立马像是找到了战斗目标,一下子火力全开,
对这杨氏就是一阵噼里啪啦的骂。
杜三娘抿了抿嘴,
让两个小的先上去,
她道:“崔幺婶,
我脚崴了,
确实不是故意的。”
崔氏不放手,
仍然叫骂着,周围人劝道:“好了,她一个孩子,
都各自退一步算了,
别那么计较。”
“我计较?合着不是你掉水里,站着说话不腰疼。”崔氏咄咄逼人,看着杨氏道:“今儿你不给我个说法,你就别想走!”
杨氏看了自己女儿一眼,“崔幺婶儿,孩子也不是故意的,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原谅她这次。”
崔氏挺了挺胸膛,声音越发大了,“原谅?你说得倒是轻巧,赔钱,你要赔钱!”
见她犯浑起来,周围的人看着纷纷直摇脑袋。
碰见这么个浑人,你还真是拿她没办法。杨氏皱了皱眉,说道:“崔幺婶,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也跟你道歉了,你还想怎么样?”
杨氏也被勾起了几分火气儿来,自己女儿是个什么性子她了解,她相信自己女儿不是故意的。
杜三娘走到杨氏身边,说道:“娘,刚才崔幺婶跟女说了好些混账话,还说村里的陈家五娘,回来的时候身边还跟着两个丫头伺候的,穿金戴银,家里都跟着享福,让我跟她学。女儿不愿听说这些,这才叫了弟弟妹妹准备回家,只是走到她身后一下子崴了脚不小心碰到她了。”
陈家的五娘,村里谁都知道给人做了妾,那主家的男主人年纪都五十岁了。而陈五娘还就是崔氏的男人张罗着卖出去的,如今村里人对崔氏一家子都有些鄙视。
崔氏听杜三娘说起这话,眼皮跳了跳,她大声道:“你个小丫头片子,敢乱说我撕烂你的嘴!”
杨氏冷声道:“上次你就拦着我,怂恿我把三娘卖了。我当时可是说了,要卖你卖你自个儿女儿去!你也是做娘的人,你这心肠被狗吃了不成?那黑心钱你家用着你就不怕半夜鬼敲门?这十里八村的人家,灾荒年月被你家弄走了多少姑娘,现在年月好了,你又跑来对我女儿说这些污言秽语!”
围观的人群中,也有人在灾荒年禁不住崔氏这张嘴,卖了自己女儿,这会儿回想起往事,心头也不是滋味儿,若不是崔氏忽悠,又怎么会卖女儿。
“你个杀千刀的崔氏,你把我二娘还给我!你说,你把她卖哪儿去了!你个砍脑壳的,你说是去城里大户人家做工,哄骗我们摁了印。城里哪里有姓戴的大户人家,你简直不是人!”一个女人一边骂着一边朝崔氏扑了过来,倒是一下子将崔氏扑倒在地上,她坐在崔氏身上,对崔氏又是掐又是咬又是打,下手极重。
崔氏也反应过来,两人就在地上扭打在一起。这下子像是捅了马蜂窝,崔氏忽悠他们卖了女儿,如今崔氏还敢欺负人了,顿时当初卖了女儿的几家人也围了也上来,摁着崔氏打。
崔氏虽是长得身宽体胖,到底是抵不过几个人打她一个,没多久就败下阵来。
眼见打起了群架,杨氏忙把自己三个孩子叫到安全地方。那头杜华盛也过来了,看见几个婆娘扭着崔氏打,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河边的事儿,很快就惊动了村里的里正。
里正也姓杜,这个村里姓杜的人家不少,大多都是沾亲带故的。说起来,崔氏的男人,还得喊里正一声叔。
好不容易众人拉开了几个女人,崔氏此时披头散发,脸上被抓出了几道血印子,衣裳都被扯破了一块,甚至能看见里头大红的肚兜。
见到里正来了,崔氏哭叫道:“六叔啊,你可得给侄媳儿做主啊。她们欺负我啊…”
里正也不过六十多岁,身材瘦小,留了胡须,他板着脸道:“都给我去祠堂里说清楚!”
到了祠堂,里正坐在椅子上,看着几人道:“还不快说是怎么回事儿?”
崔氏的男人杜华林也过来了,他正在家里睡觉,是被人叫起来的,说他婆娘跟人打架,让他赶紧去祠堂。
崔氏抹着眼泪道:“都是杜二哥家里的三娘,这个臭丫头,都是她惹的祸。”
杨氏呸了一声,“你自己做了什么事儿,你自己清楚,别想给我家三娘泼污水。她们怎么打你,你心里明白得很,别想怪在我家三娘头上。”
里正头疼得紧,这两个都是杜家的人,他朝杜三娘看了一眼,说道:“三娘,你来说。”
杜三娘也不害怕,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她甚至将崔氏和她自己说过的话都复述了一遍,清晰明了,一目了然。很明显,崔氏说什么去大户人家里做工,不过是想撺掇她去大户人家做妾而已。
杨氏瞪着崔氏,若不是里正在,此刻恨不得上去撕咬她一口!
杜华盛看向杜华林,“华林,都是杜家的人,这按血缘,咱们两家可还是一个曾曾祖父!”
杜华林做的这些缺德事儿,里正也是知晓的,只不过都是杜家的人,再者他也没捅出大篓子,里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其中一个刚才参与打架的女人拍着胸口道:“连自己侄女儿都想卖去做妾,这黑心肝的啊。我家的闺女不定被卖到什么地方去了,我苦命的女儿啊…”
祠堂里顿时哭声震天,夹杂着女人的谩骂声。
杜华林只觉得脸都丢尽了,他做的这些事儿,自己也知道损阴德,干这事儿当初也是逼不得已,现在世道好了,他也不准备干了。可没想到他婆娘竟然撺掇着让杜二哥家的三娘去做妾!
杜华林赶紧道:“二哥,我对天发誓,我绝对没有想过要把你家三丫卖给人做妾,二哥,你可得信我。都是这婆娘自己的主意。”
杨氏道:“我呸!当初闹灾荒时,崔氏就想让我卖女儿,我没同意,杜华林,你敢说你不知道?”
里正被吵得头疼,他道:“哭什么哭,都别哭了!
这卖人,也是你们自己同意,签了字画了押,钱也是你们得了去,即便是闹到官府,事情也没法改变。”
说着他又看向杜华林,“华林,都是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你看看你干的叫什么事儿,现在竟然连自己家的人也不放过!”
杜华林忙道:“六叔,我也是被人给骗了,灾荒年月的,有人问我村里有没有人要卖妻女,我也只是个中间牵线的人,这价钱都是人牙子和他们谈的,我可一点没沾。我也后悔了啊,不准备干这事儿了。那些人牙子每次都说得好好的,说是城里哪儿哪儿的富户,我又不知道这些,也是他们说什么我信什么,他们怎么说,我才回来怎么跟人说。我也只是个跑腿儿的而已!”
里正道:“华林,我看你这婆娘就不是个好东西,成天东家长,西家短的,竟惹是非!这样的女人,你还把她留着干什么!”
杜华林忙道:“对对,平日里都是她在外乱说,便是这买卖的事儿,都是她告诉我的。都是这个女人搞的鬼,六叔,我休了她,我马上休了她!”
崔氏一脸震惊的看着他,“杜华林,你敢休了我?”
“都是因为你,毁坏我的名声。”杜华林高声说道,似乎只有声音压过她才能凸显出自己也是受害者一样。
崔氏气得不行,男人不帮她就算了,竟还要休了她!哪有这么美的事儿!崔氏冲上来当场就和杜华林扭打在了一起。崔氏刚才虽是被几个女人围殴,可这会儿打杜华林却是绰绰有余,几乎是压着林华林拳打脚踢。
里正连忙让人将她拖开,杜华林的耳朵都被咬出血来,他嘴里道:“我要休了你,你这个恶妇!”
杜三娘对杜华林更加看不上眼了,崔氏在村里张罗吆喝,背地里怎么可能没有杜华林的点拨,可一朝惹了众怒,他就把女人弄出来当挡箭牌,这种男人,也真是贱得没边了!
杜华林杨言要休了她,崔氏两个孩子听见了消息,连忙跑来祠堂,一下子是哭声震天,两个孩子求着爹别把娘休了,杜华林在气头上,根本就不听。
这事儿闹到最后整个杜氏宗族的人都来了,有人赞成休,有人看在孩子的面上,说不休,给个改正的机会,这般吵闹到了晚上,最后杜华林还是领了崔氏回了家,并在杜家先祖面前发了誓,往后再也不干这种没良心的事儿。
第18章 搭车
天都黑了,
杜华盛才带着妻女回了家。
杜三娘看了爹娘一眼,
她道:“爹, 娘,
今日的事儿,
都是我不好,
我没忍住气儿。”
杨氏道:“不干你的事儿,
那等黑心烂肺的人,就是被人打死了也活该!”
一想到崔氏竟然撺掇自己女儿去给人做妾,杨氏心里就火大!
她说着看向自己女儿,
直言道:“三娘,娘跟你说,那妾可是那么好当的,
这大妇想怎么拿捏你就怎么拿捏你,
便是将人卖了,也没人说个不字。妾生的孩子,
还不能喊你一声娘,
就说陈家那丫头,
别看回来穿金戴银的,
听说在府上也是受不少折磨,
前头有个孩子都被弄下来了。”
怕女儿不懂其中的区别,
杨氏便把自己听说的事儿给说了出来.看着女儿那张脸,不是她说大话,自己女儿这模样,
寻常人还当真是比不上,
难怪崔氏那个狗东西起了那主意。
继而又想到上次去相看的那个年轻后生,心里打定如意,若是有了消息来,这事儿她就拍板同意了。
杜三娘早早睡下,第二日天不亮就起床了。
她背着一个硕大的背篓,那条娃娃鱼连带着水桶一并被她放在背篓中,周围又放了些自家种的菜,最后在最上面放了一个面筛,里头也装了不少的蔬菜,再用爹以前搓的麻绳牢牢的绑定好,这样一来,别人也就不知道她背篓里背了什么。
今日是赶集的日子,村子里也有牛车,只是若要顺路捎带一次,一趟要三个钱。杜三娘以前几乎没有坐过车,今日她咬了咬牙,决定放回血。
有牛车的这户人家姓单,也算是家里的富户,前头闹灾荒的时候,单家都还有肉吃。
单家在村头,杜三娘背着背篓出去的时候,单家人正好在收拾东西装在牛车上,看那架势,他们今日也要进城赶集。
“三娘,卖菜呢?”单老头看见她路过,出言喊了一声。
杜三娘点了点头,“家里的菜吃不完,拿去城里卖点几个钱也好。单爷爷,你们也要去赶集?“
那框子里也不知道装的是什么,用了两块布遮盖住了,只是看了一眼,杜三娘也不好意思细看。
“三娘,你等着,待会儿叔搭载你一程。”单长贵一边拿了稻草搓的绳子将几框东西固定好,一边对杜三娘笑着说道。
杜三娘抿了抿嘴,“
单二叔,其实我是…”
“长贵啊,咱家东西这么多,你让三娘坐哪儿啊。”单长贵的婆娘秋氏站在旁边出言道。
杜三娘听她这话,就知道人家不愿她搭便车。
“娘,待会儿我和爹挤一挤,定然让她三娘坐着去。”秋氏的大儿子在旁边嘿嘿笑着。
秋氏脸上顿时就不太好看,瞪了自己儿子一眼,伸手戳了戳他的脑门,“这牛车就这么大,你们两个大老爷们往那儿一坐,哪儿还有位置给她?”
杜三娘看着她,秋氏这是怕自己占他家便宜。
笑了笑,从怀里摸了三个钱出来,杜三娘道:“婶婶说的是,这牛车既然坐不下,那就算了。”
秋氏看她手里还有三个铜板,知道她原来是特意准备来搭车的,秋氏脸上顿时就堆着笑,说道:“你这孩子,背这么多东西,等你走去城里,那得多久,我让你叔儿挪挪,定有你的位置。”
说着不等杜三娘把铜板揣回去,秋氏就从她手里把钱给捡了起来。
单家的牛车,原本只是准备用来自家拉货用的,只后来村里人都知道他家有个牛车,便常常来借,秋氏可不愿意无偿借给人,要是顺路搭去城里,就收三文钱一个人,小孩不算在内。
虽是要收钱,可到赶集这日有些人想去赶早市,也愿意搭她家的牛车。
单长贵看了自己婆娘一眼,暗地怪她连孩子的钱都收。只是这会儿又有人过来,单长贵责备的话也就不好意思说出口了。
又有人来问还能不能走,秋氏自然是应到还有位置。
单长贵将杜三娘的东西绑在车上,对其他几个人说道:“你们坐驴车来,我这儿搭不了,还得去城里赶早市。”
杜三娘这才知道,原来单家不但有牛车,还有驴车,再看单家那几间大瓦房,看来村子里说单家是数一数二的富户,倒也不是吹牛。
单秋实开口喊道:“三娘,该走了。”
她就坐在两个篓子之间,单秋实两只脚站在箩筐间的缝隙中,弯着腰,双手抓住两个大箩筐保持平衡。
“三娘,你一个人去卖菜啊?”单秋实问道。
他说着还笑了笑,单秋实也才十五岁,长得跟单大叔一个模样儿,很是憨厚。
杜三娘嗯了一声,“最近地里忙,娘也走不开。”
清晨的阳光打在她身上,女孩儿那张白嫩的脸像是在发光一样,单秋实慌忙望向别处,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这牛车坐得她屁股疼,再者她窝在两个篓子之间,连动也不敢动,杜三娘暗暗叫苦,这可真是花钱找罪受。
“叔儿,你们待会儿在哪儿下车呢?”杜三娘问道。
单秋实不等他爹答话,自己就接口道:“我们去西市,你在哪儿下?要不我给你背过去?”
杜三娘摇了摇头,“不用了,秋实哥,待会儿到了城门口我便下去,不耽搁你们下货了。”
这篓子里恐怕是装的肉吧。听村里人说,单家从上几代开始就是干杀猪的活儿。
单秋实一番好意被她拒绝,面上有些失落。他又道:“三娘,待会儿我和我爹要去卖肉,要不要给你留点好的?”
杜三娘抿嘴笑道:“秋实哥不用给我留着,我这能不能卖,能卖几个钱还不一定呢。”
“咱们乡里乡亲的,肯定不会收你高价钱,你给点本钱就行。这猪是我爹在外头收的,专门来赶这场子。”
单长贵咳嗽了两声,说道:“秋实,三娘要去卖菜,你别耽误人家。”
单长贵说这话倒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这买菜又没几个钱,别回头没赚几个钱,还被自己儿子给忽悠着来买自家的东西。那下次碰见杜二哥和杨大嫂,他可没那么厚脸皮对着人家。
单秋实被他爹这么一说,也不敢开口了,心里却有些埋怨他爹。
他都十五岁了,他娘都在给他相看媳妇了。村子里的姑娘,他娘都没考虑过,只捡外村的瞧,可单秋实却看上了杜三娘,人长得好看,又勤快。
他们这帮小子平日里凑在一块儿,常常会说起她来。只是杜三娘很少出门,便是赶集也从不曾坐过他家的牛车,今日看见她来搭车,单秋实心里是美得直接冒泡。
单长贵可不知道自己儿子的心思,他只是个杀猪的,也只想着怎么多赚几个钱,对几个孩子他可没怎么管过。
一路上,杜三娘恨不得快点到城里,她只觉得屁股都快不是自己的了,路不平整,晃动得厉害,杜三娘得紧紧抓住身下的木板,才能不让自己摔下去。
杜三娘抿了抿嘴,想着若是待会儿能够卖些钱,她就割上两斤肉回家。
比起上回走路来城里,牛车明显就快多了。单秋实话很多,基本都是他再说,杜三娘偶尔回两句。
身边那少年一路上嘴巴就没见停歇过,杜三娘都不知道他哪儿来那么多话,以前只听说一个女人抵得上三只鸭子,照她看这位秋实小哥也是不逞多让。
好不容易到了城门口,杜三娘面露欣喜,她道:“单二叔,你就把我放在这里就行。”
单长贵道:“三娘,这马上就进城了,我也要去西市,我载你过去就是。”
杜三娘道:“单二叔,真的不用了。我不去那边卖的,我直接给老主顾送去。”
单长贵笑道:“你这样说,那叔就放你下来。”
停好牛车,单长贵让儿子给三娘把背篓扯下来。单秋实看着眼前的城门,暗道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单秋实还有些不舍,仍旧说道:“三娘,还是我给你背过去吧。”
杜三娘摆了摆书,摇头道:“不用了,秋实哥,我自己能行的。”
说着她就背起背篓就走了,单秋实心里酸酸的,说道:“三娘,你要买肉的话,就来来我们。”
单长贵扭头敲了儿子脑门一下,板着脸说道:“人家赚两个钱也不容易,你就让人来买你的肉?你叔婶下回看见你还不骂死你!”
这猪肉也不便宜,便是他常常收猪宰杀,家里也不是常常吃的,每回不过是留一些边角回家罢了。
单秋实摸了摸头,“爹,我们便宜些卖给她不就是了,叔婶儿才不会说骂我。”
单长贵懒得跟儿子继续理论,驾着牛车去了西市。他在西市和人合租了个铺子,生意还算过得去。
第 19 章
杜三娘背着背篓,
直接就去了颜府。
她理了理衣裳,
又擦了擦脸,
走到上回来过的侧门,
抬起手敲了敲。
不多时,
门房的打开门,
杜三娘见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人,
她面上堆着笑,说道:“刑叔,又见面了。”
老邢对这小丫头有印象,
毕竟卖了钱,还愿意拿钱请他喝一角酒的人还是头一次碰见。
“是你啊?”
他看了一眼她背着的东西,见上头都是菜,
说道:“小娘子,
你这些东西,恐怕咱们府上现在是看不上眼了。”
他说的是大实话,
如今灾荒年月已经过去
,
府上的主子也就刚开始对这些青菜喜欢,
时间长了,
也就腻味了。
杜三娘笑道:“邢叔,
不是这些小菜,
府上家大业大,我也不会拿这些寻常东西来。我家里人在山里捉了个稀罕物,我今日背过来了。邢叔能不能通报上次那位赵叔一声?”
按着上次那管事的出来的时间算,
她这会儿来,
那管事儿应该还没出门。
老邢看了她一眼,笑道:“你还知道我们赵管事儿?”
杜三娘浅笑着,嘴边有个小酒涡,“赵叔是个好人,上次他说若是咱们家里有什么新鲜东西,可以拿来给他瞧瞧。”
说着她又道:“要是这回卖了钱,回头我给邢叔买半斤酒喝。”
这话老邢听了喜欢,他道:“那好吧,我过去问问,成与不成,我可不能保证,你先等着吧。”
说着他便将门一把关上,杜三娘便站在外头守着。抬头看着这高高的围墙,她心里也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把东西卖掉。
过了没多久,门又打开,杜三娘顿时来了精神,一看面前当真站着上次那位管事儿,杜三娘开门见山的说道:“赵叔,我家弄了个稀罕物儿。”
赵管事对她印象深刻,当即笑道:“是什么稀罕物让我瞧瞧。若是得了老爷的欢心,自有赏。”
杜三娘赶忙点头,将背篓里的木桶提出来,拿掉上头遮挡的芭蕉叶子,说道:“赵叔,这是大鲵,又名娃娃鱼,可是鱼类中的佼佼者,寻常根本找不到,也是我爹花了不少功夫才弄回来的。\\\"
说着杜三娘将它从水里捞了起来,那娃娃鱼顿时叫了几声,跟着赵管事一起出来的一位小厮儿惊奇的道:“哟,这声音还真像孩子的声音。”
杜三娘一直看着赵管事,心里也是紧绷着一根弦,若是他不要,今儿她可真是做无用功了。可她不敢追问他,只在心里盼着他能收下她的东西。
赵管事儿眯了眯眼睛,看着她手里的东西,并未开口说话。
他的沉默,让杜三娘心里七上八下,若不是内心成熟,她这会儿只怕是根本坚持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