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抢着说:“不用借,你看哪个挑货郎骑自行车了?咱慢慢走着去,经过一个个庄子,虽说卖过的地方想买的人会少很多,但也有人重复买的,还有人让咱们带货呢。再说了,咱们每次卖的东西又不一样,这回去省里可以进些别的。”
苏醒摸着红梅稍显粗糙的手,“你说的也对,就是太辛苦了,你不比得我皮糙肉厚。”
红梅拍他的脑门,“别七想八想,比起以前干集体,能累到哪儿去?农村的女人还想躲绣房不见太阳啊,我倒是觉得卖货可比下地轻松。”
苏醒心里一阵热乎,将红梅压在身、下,狠狠吻了起来。
当他们情浓得不得不褪去衣物时,红梅情不自禁翻到苏醒上面。
“你学得还真快,果然是三好学生。”苏醒挑、逗地笑,然后半起身含着红梅的葡萄。


第四十二章

这回来到省里, 因为不像上次那样进派出所耽误了时间,所以这次当天下午两个人就去进货。
下午来进货的大多数人要赶回程, 小两口没排多久的队就把货都进好了。
红梅早就说想进些别的货,换换花样更能吸引顾客,所以手里还留了一些钱,打算第二天再做打算。
天色已晚, 红梅和苏醒吃过晚饭又来到上回的那家旅馆。
“老板娘,107那间房电路修好了没?”红梅问。
老板娘笑脸相迎, “修好了修好了,你们还要住那间?”
红梅却笑不起来,她盼着还没修好呢。
“那我们还是…不住了。”红梅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去找没电的, 会便宜一些。”
苏醒碰了碰红梅胳膊,“住吧, 咱们不差那一块五毛钱, 有电不比没电好?”
虽然用蜡烛和用电没啥区别, 就是睡个觉,但红梅也知道, 想在省里找个没电的房间估计还真有难度。
老板娘知道红梅是不舍得花钱,笑着摇头说:“真拿你们乡下人没办法。好吧, 我给你们便宜一点,算两块钱一晚。瞧你们大包小包的就知道你们是来省里进货的,以后只要来省里,你们就住我家咋样?”
“好好好, 谢谢老板娘。”红梅赶紧点头,然后翻小钱包拿钱。
老板娘一边登记一边说:“你呀,还真是会过日子,像我家旅馆这样好的房间,三块钱一晚都是很低的价了。再过半年,我攒够了钱,打算每间房里配一台电视,够高端吧。”
“每间房都配啊?”红梅张大了嘴,“你…你真有钱。”
“噗。”老板娘见红梅那模样忍俊不禁,“现在还没那么多钱,再等半年或许就差不多了,所以你们要一直在这儿住,划算着呢。”
红梅顿觉老板娘是个非常非常有钱的人,她见老板娘打扮也挺时髦的,“老板娘你这裤子挺好看的,多少钱一条,在哪儿买的?”
老板娘低头看了看她的裤子,颇得意地说:“这是今年最新款,叫喇叭裤,这省里还没几个人敢穿呢,不过倒也不是很贵,十二块钱一条。”
“这还不贵?”红梅喊了出来,平时买裤子或找裁缝做条裤子,都是两三块钱一条。十二块钱一条,那可是四天的工钱。
苏醒意会错了,说:“红梅,你想穿也可以买一条,十二块钱咱们还是有的。”
“去!我才不敢穿这样的裤子呢,就是好奇。”
老板娘是个做生意的,随时都能往生意上想,说:“你也可以进些衣服去乡下卖呀,我知道乡下一般是找裁缝做,这省里大多数人也是找裁缝做,但太慢了,至少得等半个月去。往东走半个多小时你们能看到一家服装厂,你们可以去那进货的。”
红梅觉得卖衣服肯定没有袜子和盆啊之类的好卖,因为衣服贵,至少得几块钱,袜子进价一毛卖个两毛,这完全不能比。
“呃…好,我们明天去看看。”红梅只不过随口应着,并没往心里去。
和苏醒进了房间后,苏醒问:“你真打算去服装厂看看?”
红梅想了想,“看看就看看吧,反正明天闲着,说不定去那边能碰到别的厂子可以进去瞧瞧。衣服那么贵,起批要百件的话,咱们也没那么多钱啊。”
“也是,咱们就去看个新鲜,看最近流行啥衣服。”
这回红梅有经验了,她带来干净的床单和枕头帕,和苏醒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
这次有电,房间里特别亮,比自己家那小灯泡不知亮多少倍。
“这灯泡多少瓦的,怎么这么亮,多费电啊。”红梅仰着瞧着说。
“亮多好,晚上也跟白天似的。”苏醒爬起来踩着凳子来看灯泡的瓦数,“哇,竟然是一百瓦的,难怪这么亮呢,咱家都是十瓦的,比蜡烛亮不了多少。”
红梅感叹道:“老板娘还真是财大气粗,这交起电费来受得了吗?”
“亮好啊,今晚咱就亮灯睡觉。”苏醒说着钻进被子里,手已经摸红梅身上去了。
红梅哪里不懂他的意思,只不过平时都是熄灯睡,家里停电时倒是偶尔会忘了吹灭蜡烛。不过等两人尽兴后,还是记得吹熄的。
苏醒竟然要亮一百瓦的灯,天啊,顶着这么大的电灯泡,那事能做得下去吗!红梅想想都觉得放不开。
红梅小声道:“这么亮的灯,像是有人看着似的,我…”
“这样你就能把我看得更清楚啊,有什么放不开的。”苏醒坏笑着。
红梅咬唇,这样苏醒不也把她看得更清楚吗?
不过她最终还是受不住苏醒的诱、惑与挑、逗,和他在一百瓦亮的电灯泡下渐入佳境,换着各种妖(不)娆(堪)缠(入)绵(目)的姿势。
完全没有放不开!
一个半小时后,两人终于感受到电灯泡的影响,苏醒伸出一只手,关灯睡觉。
第二天两人丝毫不受昨晚各种折腾的影响,起得很早,去服装厂逛逛。
因为是上午,排队的人很多,红梅和苏醒也没打算排队进货,就绕着队伍去前面瞧热闹。
台前有人拿着价目单在打勾填数量,苏醒个子高,头稍歪过来瞧了一眼价目单。
男式成人短裤:两毛四
女式成人短裤:每条两毛五
男童短裤:两毛
女童短裤:两毛一
男童秋衣秋裤:一块(每套)
女童秋衣秋裤:一块(每套)
男式成人秋衣秋裤:一块三(每套)
男式成人秋衣秋裤:一块三(每套)
至于更多的外套和裤子,这些太多大小型号,苏醒嫌累没往下看。
他小声对红梅说:“这里的短裤和秋衣秋裤都好便宜,有小孩子的还有成人的,咱们还真可以进一些回去卖的。”
“到底什么价?”
苏醒把刚才看的价格一一说给她听。
红梅听了也很动心,可又摇起头来:“不行,一百件起批,咱们手里虽然还有六十多块钱,但只够进两样的短裤,要是卖不掉就压货了,下回进货手里现金就少了。“
红梅的话被那位正在填单子的人听见了,他也想多进几样货,货全些好卖,但每样货拿一百件实在太多,怕卖不掉。
他把苏醒拉了过来,小声道:“咱们两家合起来进货咋样?每样一百件咱们两家分。”
“好是好,可是…”苏醒尴尬地说,“我们只剩六十多块钱,想多拿几件,每样要不了多少的。”
最后那个人和苏醒、红梅三人合计好了,每样货他要八十件,苏醒和红梅得二十件。
拿到货后,红梅欣喜不已,因为一下进了八样的货。除了秋衣秋裤各进十套,其它每样进了二十件,件件都是好货,肯定好卖。
手里的钱花得只剩五块八,不过也够买返城的票和吃午饭了。
时间充裕,他们也懒得找车,硬是把货物扛在肩上走到火车站。
红梅扛的都是布线类的,不算太重,苏醒扛的可都是塑料盆桶类的,这些东西摞那么高,还真挺重。
不过他们俩都是干了多年的集体,扛这些东西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并没觉得有多难捱。
坐火车回到家后,吃饭洗澡再上床已经很晚了,但红梅显得有些兴奋,睡不着。
“苏醒,你说一块钱一套的小孩秋衣秋裤,咱们卖什么价合适?”
苏醒想也没想就说:“两块吧。”因为之前卖东西,红梅都是差不多翻倍卖的。
“不行,小东西可以翻倍卖,一毛翻倍才两毛,人人买得起。但整套的东西翻倍谁买啊,而且卖太贵我有点说不出口,一块转眼就变成两块,跟捡钱似的,这样我心里会发慌。”
苏醒将红梅搂在怀里,笑道:“你呀,一件货挣一块钱你就心里发慌,真的只适合做小买卖。要不这样,小东西翻倍卖,大件就加价五成吧,一块五就能买一套秋衣秋裤,够便宜了。”
“嗯,这还差不多。”红梅突然想起什么,她瞅了瞅家里的灯,“不比不知道,这一比,感觉咱家这暗乎乎的灯有跟没有没啥差别。”
苏醒抬头瞧了瞧,“怎么,想念大亮灯了?要不咱也买个一百瓦的大灯泡。”
红梅推他,“扯什么呢,要真买那么亮的回来,爹妈肯定以为咱俩发疯了。”
苏醒眼睛骨碌骨碌转,“哦,是想起昨晚大亮灯下的事了。”
红梅身子一缩,“今晚不行,忙一整天了。”
“你昨晚不是说,明天还要在上吗?”苏醒伸手进去。
“对呀,我是说明天,又不是今天。”
“小调皮,跟我玩文字游戏,真把我当文盲了。”
红梅被苏醒摸得浑身痒,咯咯直笑。


第四十三章

红梅和苏醒又开始挑担出门了。
因为要走远路去徐家村, 怕货重,小两口并没有带多少货。本以为到徐家村那边才开始卖货, 没想到还没到那儿呢,货已经卖了一半。
剩下的货在徐家村第一个队就卖完了。由于路远,这时已是中午,小两口拿出早上煎的饼和水煮鸡蛋当午饭吃。
等回到家快下午三点了, 苏醒和红梅还去地里干活。
苏荷花说这几天不忙,又把他们俩赶回家休息了。
红梅正好拿出织一半的毛衣坐在门口接着织, 苏醒在井旁磨着砍柴刀,打算明天下午去砍柴。
苏醒边磨边说:“家里的柴烧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几天下午都得去砍柴。”
“我也去,以前娘家的柴主要是我和秀梅砍的。”红梅说话时手里勾着线, 十分熟稔地织着毛衣,天蓝的颜色, 看来是给苏醒织的。
“‘醒大个’!‘醒大个’!”二婶慌忙跑了过来, “我那两个儿媳又打起来了, 两个儿子不争气也跟着打!”
苏醒回头很淡定地看着二婶,然后“哦”了一声, 他已经拉过好几回的架了。巧的是,每回两个堂弟和堂弟媳打架时, 二叔都在后山较远的地里干活,二婶只好来喊他。
苏醒放下砍柴刀赶紧过去,红梅也小跑地跟上。
这一去瞧,红梅可吓着了, 她没见过妯娌打架能打得这么狠的。二婶大儿媳的脸被抓出好几条血痕,脖子上还有一条,估计要破相了。但二儿媳可没好哪儿去,头发被扯掉不少,额头上头皮都渗血了,如果额头上扯掉的头发不长起来,就要秃了。
两人还揪在一块儿呢,二婶越拉她俩越打得狠,所以最近几回打架都是喊苏醒去拉,他力气大,控制两个女人丝毫没问题。
只见苏醒上前一把扼住一人的手腕,再扼住另一人的手腕,两人都使不上劲了。
苏醒再将两人往两边扯开,“你们打架打上瘾了吗!”
另一边,他的两个堂弟也还在打,两人扯着胳膊推推搡搡,然后两人扯在一块儿倒在地上接着打,怎么瞧着像两人玩摔跤。
苏醒又过来拉扯他们兄弟俩,二婶也过来边拉边骂,“不争气的臭小子,我养你们干啥,为了点东西整天吵架,活没干匀就玩命打,是嫌我跟你爹还没死是吧!”
二婶的两个儿子都比苏醒小一些,两个堂弟一个刚满二十四,另一个二十二,可人家都各自生两个娃了。
二婶还有两个女儿出嫁了,一个前年出了嫁,一个去年嫁的。他们一家子现在有十口人吃饭,每天鸡飞狗跳的。
以前两个儿子刚结婚时还算平静,后来两个儿媳先后生了孩子,家里矛盾就越来越突出。
老大和大儿媳勤快,两个孩子是两个小姑帮着带。老二和二儿媳都懒一些,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两个小姑带的,现在刚生的这个是她和婆婆两人一起带。因为两个小姑子出嫁了,帮不上忙。
由于家里有四个小孩子,二婶从去年春天开始单干后就没下地。
就这样,大儿媳看不惯,说老二和二儿媳懒,现在开春了,活儿都是公爹和她男人以及她自己干的。老二干活还不如一个姑娘,干一会儿歇一会儿,半途还要跑回家看他那出生没多久的儿子,二儿媳只知道吃饭睡懒觉,喂了奶就把孩子扔给婆婆。
更重要的是,老二家的大儿子总是打老大家的小闺女,偏偏老大家的儿子也不知道帮小妹妹。家里的鸡蛋也几乎是老二家的大儿子抢着吃,其他人还没拿筷子呢,鸡蛋就被吃完了。
刚才就因为老二家的大儿子抢老大家的小闺女手上的糖吃,大儿媳过来帮小闺女抢回来,二儿媳恼了,说嫂子怎么抢小孩子东西,跟个小孩子计较什么。
这下好了,大儿媳本来就恼,过来拉扯二儿媳,结果就打起来了。
老大和老二见她们打起来,都想帮自己老婆,结果他们兄弟俩也打起来了。
说起来每回吵架打架都是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可最后都打得两个女儿血淋淋的。
拉开后,二婶抹着眼泪说:“等你们的爹从地里回来就分家!”
傍晚,方荷花和苏保国回来时听说了这事,就过去瞧瞧二婶,顺便看看侄子侄媳妇伤得怎样。
不瞧不觉得什么,反正他们总是吵呀打呀没个完。可这一瞧,方荷花心里怕怕的,她可是有四个儿子呢,往后都成了家,要这么打起来,那还不得出人命啊。
二婶说等吃了晚饭,叫方荷花和苏保国过去帮着分家,还说老公公和老婆婆过世得早,苏保国和方荷花是孩子们的大伯大婶,如果分家时分得不好,也不好当着大伯大婶的面打起来。
吃晚饭时,方荷花看着四个儿子和红梅,沉默了一阵,说:“亲兄弟要相互体谅相互帮衬,你们要是像二婶家两个儿子那样,我和你爹就干脆早点死了得了,免得被气死。”
苏醒听这话饭都吃不下去了,“妈,说什么死不死的,我们兄弟四个不会的。”
苏福和苏庆、苏喜心里都在嘀咕,要真打起来,还不是大哥打他们的份,从小到大都这样的。
方荷花瞅了瞅苏醒,又瞅瞅那三个儿子,说:“老大,以后你少打三个弟弟。你们三个呢,要学大哥那样勤快,为家里出力,别总想着偷懒耍滑!”
“哦。”四个儿子同时应声。
苏保国见四个儿子挺听话,美滋滋地吃着小菜,说:“我儿子不会,我管教得好。不像你们二叔只知道干活,他几个孩子从小都是放养,小时候孩子们在外面打架或是被别人欺负,回到家你二叔问都不愿过问一声,哪能不出事。”
方荷花斜眼瞧她男人,心里在想,那可不一定,这还是老大刚结婚,以后的事谁知道。
她再看看红梅,想说什么又吞了下去。那个严桂芝还不一定能成为家里的二儿媳呢,往后几个儿媳会相处得怎么样,方荷花心里还真吃不准。
不过看眼前表现,红梅应该不是那种爱计较的人。
吃了晚饭,苏醒和红梅以及弟弟们又去河对面看电视,方荷花和苏保国去帮忙分家。
待苏醒几人看电视回来,方荷花把二婶家分家的事说了,无论田和地,还是家具碗盆之类的,都分得很均匀。
苏保国感叹一句,“他们十口人要分三口锅做饭,真是浪费柴,还浪费劳力!不过也好,各自过各自的,往后应该打不起来。”
方荷花哼了声,“那可不一定,同在一个屋檐下,能分得那么清?你就等着瞧吧。”
接下来几天,苏醒和红梅卖货都挺顺利,卖了八天货都卖完了。
苏醒再休息一天就要去砖厂了,正好这一天苏保国要带着苏福去严桂芝家提亲。
虽然请了李光礼当媒人,方荷花仍然叫老大跟着一起去,这样李光礼看在好朋友的面上肯定更尽心一些。
红梅赶紧把婆婆借的那三十五块钱还了,因为上门提亲肯定要花钱的。
苏保国接过三十五块钱,和苏醒商量着去镇上买啥东西去提亲。苏醒说,和他当时去红梅家一样吧。
苏保国和方荷花觉得老大说得没错,儿子娶亲花费各方面都一样,到时候就不会扯皮说偏心谁了。
红梅跟着婆婆和苏庆一起去山上砍柴,红梅砍着砍着就砍出心事来了,如果福子提亲成功,紧接着就要订婚宴请,彩礼钱也不知啥时候要给,到时候家里就要花大钱了。
今天带去的三十五,估计订婚宴请后就花得光光的,婆婆手里再没钱了。过年前那些赊猪肉的人只有一人来还钱,到了端午节要送节礼怎么办?如果严家急着要彩礼钱怎么办?
苏醒说了,福子订婚结婚和送节礼等全都要和他一样。
红梅在心里算了算,提亲时送礼大概十五块钱的东西,如果女方不同意,这些东西倒是可以退。订婚宴请女方来吃饭要花二十六块钱,端午节还要送四十多块钱的礼。
如果苏醒在砖厂干活的钱及时能发,他上交给公婆后,这些倒也刚刚应付得过来。
这还没算彩礼钱呢,不过彩礼钱可以等卖了西瓜和花生凑出钱再给。
可家里这么多人要过日子,再怎么紧巴巴着过,也得要一些花销吧。
想来想去,红梅觉得到时候可能只有她和苏醒出钱了,她手里现在有两百八,其中还包括苏昌盛借的五十,其实她只有两百三。
按理说,她也挣了不少,最开始她和苏醒两人凑起来只有九十多块。
可是这两百三只够她进一次货,本来她还想等着攒多些钱进更多的货,免得总是跑省里。
现在看来,想多进货是不可能的,估计到时候还不如以前进的货多。
想到这里,红梅心里确实有些烦闷。


第四十四章

苏醒和他爹、福子以及李光礼四个大男人提着礼浩浩荡荡去了严家, 严家还真没想到苏家这么快就来提亲了,而且来这么多人, 看来很重视这门亲事。
苏福见到严桂芝就把红梅帮忙一起买的那个头箍拿出来送给她了,严桂芝淡淡地笑了笑,没说什么。
令大家措手不及的是,李光礼一说是来提亲, 严家就同意了,没多费一句口舌!严桂芝虽然表现极淡, 但没有说一句反对的话。
李光礼有点懵,准备了一肚子的话竟然没机会说出来。
苏保国就说,那好,赶紧订婚吧。
他和严桂芝爹妈商量着三月十五订婚, 因为严桂芝年纪较大,就不像别人那样订两年了, 订个一年吧, 今年底或来年春结婚, 具体日子得看两人的生辰八字。
苏保国问严家要严桂芝的生辰八字,这样才好确定到底哪月哪天结婚吉利。
他结果接过严桂芝生辰八字一看, 严桂芝比苏福还要大上七个月!
苏保国看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
紧接着两家又商量彩礼的事, 苏保国说希望一切和家里老大一样的来,多的没有,少也不可能,都是儿子不可能偏心。
严家都没啥意见, 只说希望彩礼钱秋季赶紧送过来,因为要拿钱提前准备嫁妆,给晚了就来不及打桌椅和嫁箱啥的。
严家虽然有几百块钱存款,但也是有两个儿子的,且都结了婚有孩子,严桂芝的哥嫂是不可能同意家里拿钱出来,哪怕提前先垫着都不可能。
苏保国想了想,秋季已经收了西瓜和花生,彩礼钱是能凑出来的。
但是想到还要打梁床、衣柜等各种家具,还有“三大件”,这些钱可都没着落啊。不过这些苏保国是不可能说给严家听的,只是一个劲的点头。
苏福见这事都说定了,连订婚的日子都定好了,他也是要娶老婆的人了,心里那叫一个欢喜。
他瞧着严桂芝总是忍不住笑呵呵的,可是严桂芝并没有回他一个笑容,而是转过头去,很冷淡地倒茶或干家务,好似与苏福订婚的并不是她。
一旦苏福说起齐爱华,她才会跟着搭话,眼神也亮了不少。
坐在旁边的苏醒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心里挺为二弟担忧的。不过他也在想,或许严桂芝跟二弟结婚后会那颗心会慢慢变热乎的,这种事不能着急。
中午他们父兄三人回家了,方荷花见事情这么顺利,乐得有些合不拢嘴。
“前几年天天担心儿子们会打光棍,没想到去年老大一年内订婚结婚,现在老二的事也定下来了,咱家以后肯定是人丁兴旺。”
苏保国拿出酒瓶硬是喝了一小盅助兴,两个多月滴酒未沾,他有些憋不住了。
可这么一小盅他实在没喝过瘾,但方荷花拦着,他只好把酒瓶盖起来,不知怎么又想到烦心事了。
“严桂芝会成为咱家二儿媳那是板上钉钉的事,但钱…一年内是怎么也挣不来的。”
方荷花低下头吃饭,嘀咕道:“到时候再说吧,走一步算一步。”
她心里却已经在筹划这事了,比如从儿子们的两个姑姑那儿借些,再从他们的两个舅舅和小姨那儿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