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类小说上一章:农家园林师
- 另类小说下一章:农门有甜病娇夫君小悍妻
窦占奎看他回来,眼神就怒愤的不行,“那个贱妇眼里只有她娘家,我们辛苦养大你,给你娶媳妇儿,给你招子女,你就是这么报答我们两老的!有了媳妇儿忘了娘!啥东西都顶她娘家去!不管我们俩老的,不管你妹妹!翠玲为了给你们招子女,自己闺女都被你们抱走了,你们就是这么报答的!”
窦传家还不知道咋回事儿就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爹…”
刁氏哭着乞求窦传家,“家里出事欠了债,翠玲连陪嫁都拿回来给你们还债了!你们看不上不要,逼的翠玲回家又卖地,你们又闹着不要。翠玲里外不是人!你们好了,就不能也帮衬翠玲一把吗?她对你这个大哥,一直都掏心掏肺!受了多少委屈,你都不知道啊!”
窦翠玲抹着眼泪让刁氏别说了,“我知道我一直都不讨嫂子的喜,大哥毕竟是和嫂子过一辈子的,我这个妹妹也就没啥好在意了。我没啥怨言,也不要家里的东西,只要大哥还记着爹娘的养育之恩,给爹娘养老送终,我就无怨无悔了!”
赵成志也叹气,“大哥!都是我没有本事,没让翠玲过上好日子,也没能帮上大哥还债!”
窦传家一看就知道了是因为龙须面的事,梁三智赵氏的娘家就是赵成志他们村的,知道了梁家学了龙须面卖的事。叹口气,“我去找你嫂子商量商量教给你们。”
听他还要找梁氏商量,刁氏就哭着自己对不起闺女,没本事给闺女撑腰,暗说梁氏仗着娘家撑腰作威作福,梁氏娘家嫂子是好的,她自己作为嫂子却视窦翠玲这个牺牲自己闺女帮他们招子女的妹妹为眼中钉。窦传家这个不亲的大哥果然跟窦翠玲不亲。
窦传家只能点头应下,肯定教她做龙须面。
窦占奎又阴着脸骂窦清幽私自就教给梁家做龙须面,骂窦传家跟梁氏一样眼里都是娘家,凭啥不能先教给窦翠玲!?
窦传家看看,偏偏窦三郎和窦清幽兄妹仨都不在家,梁氏也出去了。想了想,才刚吵过架,梁氏还怀着身孕,就说出去找梁氏,“我只会和面拉面条,水咋弄的我也不知道,我叫你嫂子回来教给你们!”
“那个黑石头不就在屋里!砸碎泡泡水不就行了!还有啥教的!梁家不就这样学会的!”窦占奎不让叫,就直接趁着梁氏不在家的时候也叫窦翠玲。
刁氏只犹豫了会,那边窦传家就被逼着答应了。
窦翠玲想了想,反正都要教给她,等她学会了,再等梁氏回来闹,她正好在村里说道说道她先教娘家又仗着怀孕闹事的事。
梁氏早就得了窦清幽的话,一直在窦婶家说话,没回家。
窦翠玲见她不回来,又想这么走,又咽不下这口气,学会之后就让窦大郎去找梁氏回来。
窦大郎直接就到窦婶家来找梁氏,并一副劝慰的样子告诉了窦传家已经教给窦翠玲做龙须面的事。
梁氏冷冷的哼笑一声,率先就走回家。
窦大郎还在低声劝慰,说啥都是一家人,应该宽宏大量,亲戚之间更应该团结。教窦翠玲家和教梁家一样,让她一视同仁,也能博个美名。
梁氏没说话,回到了家。
窦翠玲上来就道歉,说都是她的错,家里一说教给她也做龙须面,她就学了。并且之前窦传家就保证过也教给她,她以为嫂子也知道,却原来嫂子不知道。说着红了眼圈,眼泪往下掉。
梁氏虽然心里气的冒火,还是强压了下来,“你这是干啥?教就教了呗!都是亲戚,多个手艺也多个进项!公爹婆婆一直说你家穷,日子艰难,学了龙须面正好挣些钱补贴家里!你这哭哭啼啼,倒好像我不让教给你,我成了恶人一样!?不会是故意给我使坏的吧!?”
窦翠玲脸色顿时就僵硬了,忙说不是,“嫂子误会了!我之前还以为…”
“你以为我不让教给你们?原来我在你心里就这么小的心眼?”梁氏反问。
“不是的。我是怕嫂子生气,你和大哥再闹个矛盾…”窦翠玲委屈道。
“你想多了!你是妹妹,公婆让教给你,也是为了我们着想!婆婆就容易想多,你以后可不能想太多了!你大哥有时候都不知道我咋想的呢!”梁氏说着把纳好的鞋底放回屋里,“既然你们学会了,就回家去做了卖吧!”
刁氏和窦翠玲都没想到她竟然这么好说话,仿佛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所有气都自己憋到了肚子里出不得。
窦翠玲一时嘴快就跟她说,“镇上逢集的人多,到时候我们在另一个街头摆个小摊,保证不抢嫂子家的生意。”
梁氏暗自咬牙,“天底下的银子是挣不完的,你们卖去吧!”
窦翠玲想着,梁氏可能在她走后再闹,可她又不能住下不走,就只好憋闷的和赵成志走了。
没多会,窦三郎背着一竹筐的葚子领着窦清幽和窦小郎回来。
一看梁氏和窦传家的脸色,窦清幽就知道窦翠玲来过了,没有多问,喊了梁氏看他们摘的葚子,“很鲜甜,要不要吃两个?不能吃多。”
梁氏尝尝,“明儿个就送你姥爷那去吧!”
窦清幽应声。
刁氏看着就过来问,“四娘!你们摘这么多葚子干啥的?还送你姥爷家去!”
“酿酒。”窦清幽淡声道。
老窦家没人会酿酒,刁氏曾经也起过心思让窦占奎和窦传家跟梁贵学酿酒,只是梁贵家的洺流子酒也不太容易卖,没有窦占奎和窦传家出去做工挣的多。
听梁贵要拿葚子酿酒,刁氏眼神就闪了起来,“这葚子也能酿酒?能酿出啥样的酒?”
窦清幽扭头,幽幽的看着她。
第四十四章:分配
刁氏再一次认识到,这个该死的贱丫头看她的眼神瘆得慌,不由的就道,“我还打听你姥爷家的机密了啊!?”
“姥爷家有机密?”窦清幽问她。这个老婆子,一副正派柔弱可怜形象,窦占奎是一副无赖强硬嘴脸,如果她没有穿越过来,梁氏和窦传家都会被他们玩死。
这根本不是她问的话,也让她接都不好接,扯着嘴道,“我是问这葚子也能酿酒吗?”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重压下,更是有无限可能。家里欠那么多债要还,我跟姥爷就准备试试。能不能成再说。”窦清幽看着她回她。
说的好像家里欠的债是梁家在帮他们家还一样。刁氏又说不出旁的来,因为梁贵的确掏了家底帮着还了二十两银子。这二十两不定攒了多少年呢!
刁氏说不出啥来,就转身走了,边走边说,“要是能酿成,我们家也酿些,你大哥三哥都念书,要不少银子呢!年龄也都不小了!还得攒钱说媳妇儿!”
窦清幽没吭声,洗了手去做饭,她挖了不少春笋,正好炒笋丝吃。
窦小郎不喜欢吃笋子,窦清幽给他做了野菜煎饼。
刚让窦翠玲学走了龙须面,刁氏看着眼神有些不好,也没说啥,只道,“你大哥天天关屋里念书,很是辛苦,给他煎一个。”
“没病没有啥特殊情况的,没有吃独食的规矩。这野菜饼子都有份!”窦清幽回了句,把野菜饼子切成小块堆在盘子里。
梁氏冷眼斜了眼,心里暗骂老不死的老骚货!
窦大郎等饭端桌上了,才出来洗了手进屋吃饭。
尝过炒的笋丝和野菜煎饼,就笑着称赞,“娘做菜越发好吃了!”
梁氏嗤笑,“我怀着身孕,胎气不稳,才刚停了药不久,饭是四娘做的!只要她在家里,就没让我做过饭了!”
桌上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窦大郎尴尬不已。
“四娘是越来越能了,这菜都赶上你娘了!在你姥爷家没少学吧!?”刁氏笑着问。说窦清幽在梁家干的多,学会的。
梁氏瞥着眼,“四娘又不是娇小姐,不做饭不洗衣裳不干活儿的。家里欠债,我又胎气不稳不能干,还不是逼的!不指望她指望谁!?”
窦小郎眼珠子转,心里暗道接的好。
窦二娘咬着筷子,很快就委屈的眼圈就红了。
刁氏和窦占奎却还是不说让窦二娘帮着做家务的话,直说菜好吃,让窦大郎多吃点。
梁氏却不想让他们吃安生了,“以后家里的活儿就分着干吧!别传出去让人觉得不公平。四娘不小,也该分着干家务了。以后就和二娘一个逢单一个逢双做饭刷锅吧!”
窦二娘咬着嘴,“四娘不是要去梁家沟学酿酒,也经常不在家的。”
“她不在家,也没吃家里的了。我帮着打下手。你要不在家的时候,就让婆婆来帮手吧!”梁氏直接分配,“有觉得分配不公平的,还是觉的这规矩不行的?”
“我没意见,很公平。”窦清幽道。
窦三郎和窦小郎都说没意见,很公平,会竭力帮家里干活儿。
窦大郎这个没干过啥活儿的,面带愧疚道,“我现在没多余的空闲帮家里,待明年我下场,考中了功名,家里就好了!”
梁氏心里冷哼,这个碍眼的小畜生拿念书科考当借口,窦二娘这个小贱人看她拿啥说!
窦二娘看躲不掉,也只得委委屈屈的应了,“我一直帮着干活儿呢。”
“那以后就分谁的活儿谁干!”梁氏说下。
刁氏说不出反对的话,连窦占奎也说不出,要说媳妇儿伺候婆婆,可窦四娘是小的,她都干了,没道理比她大了几岁的窦二娘不干。
窦大郎看着也说教似的劝慰了窦二娘两句,意思让她表现表现,她可不小了。
梁氏刷了锅,看窦传家去喂猪,过来交代窦二娘,“今儿个早上我做的,晌午你奶奶做的,晚上四娘做的,就从明儿个开始吧!你做双,四娘做单!明儿个早起来,你爹还要出去卖面条呢!”
窦二娘只能应了,坐在刁氏屋里掉眼泪。
刁氏看着皱眉,“你也不能啥都不干,被那贱丫头比下去了。她要说媒还有好几年,你可没有个几年了!要不是家里出的事,你今年就该说媒的了!”
窦二娘一听赶紧擦了眼泪,委屈的应了,“我知道了,姥姥!我不是一直都有干嘛!”
私底下她还是叫刁氏姥姥,刁氏觉的更亲,也更偏疼她。
“有我给你帮着呢!”刁氏就说。
窦二娘这才回了屋准备睡觉。
梁氏拉着脸嘀咕着铺床。
窦传家知道她心里不痛快,“好了,你少说两句,赶紧睡吧。”
“咋着?说两句都不能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家要不是因为那小贱人也不会欠债。欠了债,四娘和小郎都在帮着挣钱,干活儿,你见过她干啥了!?还敢再在村里说家里活儿都是她干的,我看有没有那个脸!”梁氏立马喝了回去。
窦传家脸色一僵,看看肩膀瘦弱小小的窦清幽,叹了口气,“过两年就嫁出去了。”让她别太计较。
梁氏也一直这么觉得才一直听信他的,现在她不愿意听了,要不是那该死的小贱人,家里根本不会欠债!日子不说多好,也绝不会像现在这么穷困!
次一天,天不亮窦传家起来,窦清幽睡的早了,也能起的早,跟着一块起来拉面条。
梁氏看看天,窦二娘还没起来的动静,就过来叫她,“都这个时辰了,还不起来做饭。你大哥还等着吃了饭去学堂呢!”
窦大郎其实不想在家吃了早饭,直接起来去,在镇上吃了也方便,他拿着钱,虽然不能随意买,但总比在家里好些。
之前也是头一天晚上就回镇上了,这次没有回,也是因为窦三郎不提前走,他提前走怕有说的。窦二娘也说他不在家的时候杀了鸡,还吃过肉,让他和窦三郎一块走。
梁氏叫了半天门,刁氏都起来了,见她还没动静,就气恨起来,“一点活儿也不干,这是想干啥?当自己是千金小姐了!?”
刁氏也过来叫门。
窦二娘这才懵懵懂懂的起来,虚弱的过来开门,“姥姥,我…我好难受,我发烧了。”
------题外话------
噢~我也好难受~我也发烧鸟~噢噢~快来个暖被窝的~
第四十五章:厉害
一听她发烧了,梁氏脑子蹭的一下就冒火了,“小贱人!让你干点活儿你就装病!”
窦二娘哭起来,“真的没有,娘!我这会头疼头昏的厉害,要不是你们叫我,我都醒不过来。不信你摸摸我额头,滚烫滚烫的。”
梁氏还就不信,伸手摸她额头,脸色僵了,是真的烫。
“娘!你过来!”窦清幽听窦二娘发烧病了,过来叫梁氏。
梁氏看她眼神,拉着脸过来。
刁氏在那边扶着窦二娘咋呼着心疼,让她回屋歇着。
窦二娘假意拒绝,“我还得做饭呢!家里人都还等着我呢!”
“一大家子,哪个还不能做一顿饭!要你一个生病的人硬撑着伺候!?”刁氏说着,扶她回了屋,又说要请郎中的。
窦二娘忙说家里有药,熬点喝了也就是了,“不能再费请郎中的钱了。”
“难道看着你病倒,连郎中都不请!?你这可不是其他的小病!”刁氏暗讽窦清幽小病小灾就请大夫郎中。
窦二娘却执意不肯。
刁氏到厨屋来,梁氏已经在做饭了,窦小郎也没跟着窦三郎背书,而是帮着烧锅。她抿抿嘴,找了几味草药出来给窦二娘煎药。
“厉害不厉害?还是请郎中来瞧瞧吧!”窦传家关心道。
“整个人都烧糊涂了,二娘怕花钱,不让请郎中!最近都快跟郎中成亲戚了!”刁氏脸色不好道。
“是啊!不是我被气病,就是四娘被打伤,的确没少见郎中。回头还是找个先生算算吧!最近真是霉气死了!”梁氏立马就接上。
刁氏心里气恨咬牙。这个贱人啥时候嘴这个利索了!?之前是乱骂,最近总骂到厉害处。
梁氏更厉害的还在后面。
窦传家带着窦小郎去卖面条。
窦大郎和窦三郎也跟着去了学堂。
梁氏就拿着一块豌豆黄到村里到处请人,说是给窦二娘请郎中,她怀着身孕不方便跑。
清水湾没有郎中,一个郎中媳妇儿娘家是清水湾的,又离得近,就顾着两三个村子。
豌豆黄虽然不贵,但村里的娃儿多是不舍得买的,一看那金黄酥软的豌豆黄,就慌着来接,一溜烟跑去隔壁村请郎中。
梁氏也不回家,就在村里等着。
他们家又请郎中,村人以为是窦清幽又咋了,有过来打听的。
梁氏脸色不好的叹口气,“是二娘又病了!昨儿个才说她和四娘一个做双一个做单,把做饭刷锅的家务分摊了,今儿个就又病的起不来了。”
这话听在耳朵里,要说之前还有人想是梁氏又来抹黑抱养的闺女,看二娘是眼中订肉中刺。但经过打坏人家雷小姐定亲的玉佩之后又一串的事儿,村里也有人擦了擦眼睛。
从那之后就没见过二娘在村里玩,但也没见过她出去割草干活儿。家里摆摊,窦清幽和窦小郎都上手帮忙,却没见过她帮啥忙。
而且听梁氏说又病的起不来,这难道是以前也不干活儿,拿病当借口!?
就有人笑着跟梁氏说话,说没吃过他们家龙须面。
梁氏就说哪天想吃,提前打声招呼,让窦传家留一些在村里卖。
当即还真有人想买,“走亲戚不知道拿啥,又没多的钱割肉买鸡,就拿一兜鸡蛋,再买些你家龙须面拿着吧!我爹可一直想吃呢!”
梁氏一看她,就问,“你娘家不是跟赵庄没离多远?说不定你爹已经吃上了。我昨儿个找她窦婶学做鞋的功夫,翠玲已经过来也学了龙须面咋做的,说是一边在镇上摆摊,一边卖面条呢!”
窦清幽教给梁家做龙须面,因为樊氏想着她们赶集摆摊忙,也为了等梁贵,拖了两天才过来拿水。之前又有窦清幽被打的吐血的事,这事就过去了。
现在家里没打招呼,刁氏就叫闺女悄悄学了龙须面也去摆摊,这就是偏心亲闺女,要抢生意吧!?
梁氏嘴再欠,再待大郎和二娘不好,那窦大郎也念着书,欠债也没辍学。窦二娘出个门,穿的衣裳也都是没有补丁的鲜艳衣裳裙子。
站着说了半天话,梁氏就把窦二娘细皮嫩肉,手指头细嫩的小葱似的话说出去了。
郎中过来,要给窦二娘把脉。
窦二娘眼神闪了下,“我喝了药,烧已经下去不少了。”
郎中把完脉,给了两包风寒的药,很快就走了。
村人看郎中走那么快,八成窦二娘是没啥,有好说嘴的就说了,“前天跟老窦家的二娘赶到一块洗衣裳,还别说,她那小手还真细皮嫩肉的,倒不像咱们家闺女,干多了粗活儿,皮糙,还一手的茧子。”
起先也没多少人在意这个,但有了这个头儿,后来村人再见窦二娘,就下意识的看她的手,的确细嫩的很,不像之前说的干过很多活儿的。
梁氏看窦二娘喝了药,就说跟窦清幽一块去送葚子,背着一筐葚子,搭了牛车去镇上,买完东西,再赶去梁家沟。
家里已经去卖面条了,梁三智赶着牛车,带了梁五郎跟车,防止他前面赶车,有人在后面偷拿。
马氏会钻营,家里还拉了不少龙须面和刀削面,就在附近几个村挑着挑子卖,她和黄氏一块,谁家想要吃龙须面,没有钱买的,可以拿鸡蛋玉米麦子换,左右地方近,也就附近三两村子,挑回来也不算太累。
“我咋没想到!清水湾挨着几个村子,都不远!”梁氏有些懊悔。
窦清幽想到了,可家里没人干,为了那几个铜板,也不能压的太紧,指着葚子,“赚不完的钱呢!这不也是钱!再说你现在首要任务不能拼着干活儿。”
梁氏就扑哧笑,“这丫头现在管家婆一样!都快像她是娘了!”
“四娘更加懂事了!”樊氏夸道。
窦清幽笑笑,把拿来的葚子酿上。
梁玉娘已经帮她准备好炭火盆,知道她这两三天住下,招她过来,“等卖了钱你也买些针线,我教你绣花儿,你先用我的。”
窦清幽想了下,绣活儿和练字都是沉淀性情的,只是她现在并没有多余的钱来练这两样,看着梁玉娘温柔的目光和笑,点头,“好。”
梁家的闺女做绣活儿的钱都是自己的私房钱,算是闺女娇养的了。梁玉娘绣活儿不错,也有不少零花。
看她跟着玉娘挑针线,梁凤娘沉着脸拉她一把,“你又住这不走了?”
窦清幽扭头看她,点头,“沥了酒走。”
梁凤娘脸色更不好,“你天天住在这,外面人都说我们在养媳妇儿了!”
------题外话------
愚人节啦~每年都愚别人~今年就愚一下自己吧~(@^_^@)~
第四十六章:换摊
说梁家养媳妇儿?谁说的?窦清幽有些惊疑的看着梁凤娘难看的脸色。
外面的确有些传闻,说梁贵樊氏不管一大家子,把家底掏了给老窦家还债,肯定不能白借的。
就说窦四娘长的标致齐整,经常在梁家住着,还都是梁五郎带着她玩儿,俩人年纪相当。樊氏疼外孙女,又不愿意外孙女被强买去当丫鬟,就想留在自己家,亲上加亲。
窦四娘如今又常常住在梁家,那就是先养着呢!
梁凤娘不喜欢窦四娘,就凭长的讨喜,爷爷奶奶都宠惯着她,把他们这些亲孙子孙女都排在后面。吃个啥好的,也都给她留着。自己啥都不会,啥都不干,回回过来都是吃完再拿着,还要零花钱。
她只有五郎一个弟弟,要不是钱被她们家都借走,弟弟也上学堂念书去了。她出嫁脸上也有光,也不会因为没有银子置办嫁妆了被人说嘴笑话。
让她弟弟娶窦四娘,她头一个就不同意!现在都宠着她,她恃宠而骄,以后还不得当祖宗供着她!?
她毕竟才十几岁的小姑娘,再早熟也不如窦清幽这个混迹商斗多年的成年灵魂,心里想的几乎都摆在脸上。认真告诉她,“你放心,你出嫁之前,欠的银子就还上,不会让你没有银子置办嫁妆的。”
“你…”梁凤娘没想到她说的是养媳妇儿的事,窦清幽却说她办嫁妆的事,一时间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梁玉娘尴尬的红着脸,拉了拉梁凤娘,“大姐!那只是有人那么说了一嘴,当不得真。”让她别说了。四娘还小,回头再气哭了。再说又不是天天住这。
梁凤娘拉着脸哼了声,“谁知道!”
梁玉娘拿着针线篓子就拉窦清幽到她的屋里去,教给她最简单的绣花儿。
住了三天,又沥了一大坛子葚子酒。
窦清幽就回了家。在家里用水练字,帮梁氏做些家务。
窦二娘病了三四天,也终于好了。
梁氏虽然忍不住怒恨,却还是没说啥,她说不得劲儿就不得劲儿,要歇着就歇着。只是村里不少人都知道,分配做饭了,窦二娘发烧风寒了,一连病了几天。
连氏不经意间跟人说起,“身子这么弱,也不知道好不好生养。”
娶媳妇儿就是为了传宗接代,要是窦二娘太弱,那就不好生养了。谁家也不会娶一个不好生养的媳妇儿回去。
窦二娘在家里看窦清幽一回来,就上手做饭,也不得不跟她平分,她做双,窦清幽做单。
又到了逢集的日子,一家人早早起来到镇上去摆摊。
窦翠玲一家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