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娘两个躺一个被窝,说不完的话。
“青娘手倒是巧,对了,娘,二弟一家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怎么回家跟做客似的?我白天想问你还不让我问。”苏荷花问亲娘。
王氏叹了一口气:“唉,真是小孩儿没娘说来话长啊,你二弟一家分家出去了。”
“什么?为什么啊?”苏荷花大惊,她还以为二弟一家走亲戚去了呢!二弟走的时候,她根本都没注意到。
王氏对女儿倒是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从头到尾把事情说了一遍。
苏荷花听了沉默良久,对苏青青的喜爱淡了三分,任谁听到一个女孩子有这么个命格,还妨碍到自己的父母,心里都会不舒服的。
“二弟也是不容易”
“可不是,苦了我的老二了,他是我生的我还不知道吗?也没什么本事,一辈子就会种地了,听说他们家那丫头捣鼓出来什么香皂要做小买卖,那买卖是那么好做的吗?若是赔了怎么好?一想到这个,我整宿整宿睡不着。
可怜我的老二,将来来个摔盆的都没有。我到晚上想起来我儿子将来要做孤魂野鬼,就自己偷偷的哭上一场,还不敢叫你爹听见,你爹的心思比我还重呢!”说着说着,王氏又红了眼眶。
这话她不愿意对着儿子说,又不能跟儿媳妇说,天天憋在心里。如今女儿回来了,便一股脑的倾倒了出来。
苏荷花心疼亲娘,安慰道:“各人有各人的运道,说不一定二弟一家比我们这些人过得都好呢!难不成那些没有儿子的人家都不过了不成?从别处过继一个,从小养着,跟亲的一个样。娘也别操心这些了,您孙子都快要娶媳妇的人了,也该享享清福了。”
“享什么清福?你妹妹还没嫁人呢,家里多少事需要操持?过继的事是我也想过,总寻思他们万一还能再生一个呢!结果周氏那个不争气的,肚皮愣是没有了动静。”
这真是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操不完的心啊!
母女两个嘀嘀咕咕到天蒙蒙亮才睡下。
这一夜,苏家算是住了个满满当当,光苏荷花一家,就带了四个孩子,两个丫鬟,两个长随。
一群孩子凑在一块能闹翻天,本来还有些端着架子的吴家姐妹两个也被拉下了水,在一块疯玩了起来。苏荷花也不阻止,对孩子们来说,这可是难得的体验。
“二柱家的,快点,让家里人都去小池塘,要起鱼啦!”门口王大婶的大嗓门传了进来。
“好勒,老三,老四快去捞鱼,别忘了拿上大盆,多拿两个。”
这一听要起鱼,大伙都来精神了,一年可就这一回呢!


第三十七章 苏大忽悠
本来小池塘因为干旱的原因就已经没有水了,一场大雨之后水又涨了上来,上游的鱼也往下游来了,村里人早就组织人手往小池塘那里赶了,就为了过年吃上一口新鲜的。
“咱们也一块儿去看看吧!”苏仲文看着身后一串的弟弟妹妹,热情的邀请道。
吴析吴宸两个也是皮小子,当时就往外跑了,只有吴家姐妹两个略显踌躇,思考之后,也答应去了。
才走到小池塘边上,就发现周围已经围满了人,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热闹的像赶大集一样,
底下拉网的男人们“一二”“一二”喊着号子,不一会儿,一网大鱼就被捞了上来,岸上传来了小孩子们的欢呼声叫好声。
这些鱼就被放在各家拿的大盆里面,没有人会私自往家里搬,小孩子们就忙着在边上捡漏掉的小鱼,捡的那叫一个欢实。
“啊,蛇!”吴玉看见地上不停扭动的泥鳅,吓得尖叫起来。
“哈哈哈,表姐,这是泥鳅,根本不是蛇。”苏明瑞笑得前仰后合,都直不起腰来。
吴玉狠狠的剜了苏明瑞一眼,咬着唇不说话了。
这里的气氛很吸引人,不少半大小子也跳进了不深的池塘里,笑着闹着,大人们怎么赶都赶不走。
最后,苏家分了六条一尺来长的大鱼,各式各样的小杂鱼一盆,算得上是满载而归了。
中午吴玉吃了口油炸的鱼段,觉得十分鲜香,便问旁人:“这是什么鱼?”
又遭到了苏明瑞的嘲笑:“表姐,这就是把你吓一跳的蛇啊!”
听了这句话,吴玉的脸整整黑了一下午。
村里的冬季总是多姿多彩的,小羊拉雪橇、堆雪人、打雪仗、做冰灯,永远也玩不完的新游戏,从京城里来的孩子们都不愿意回去了。
开心的时间总是过去的很快,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苏荷花再舍不得也得走了。
“娘,留在这里过年好不好?”小一点的吴宸非常的舍不得这里,有点不想走了。
“你爹还留在京城呢,这样吧,明年夏天咱们再来好不好?这里夏天比冬天好玩的还多呢!”
吴宸也知道是留不住的,不过心里期盼白问一句罢了。
他们一家走的时候,三辆马车被堆得满满当当,除了人坐的地方,其余的都没地儿下脚了。
苏荷花一家走的那日,正是腊月二十四日,大年就快要到了。全家人顾不得伤感,都牟着劲儿要过个好年,期待明年能够红红火火,没有灾厄。
到了过年这几日,苏家正是最忙的时候,家里出了读书人,每日拿着红纸求春联的人都络绎不绝,苏正礼每天忙得手不停歇。
“哥哥,咱们赚点儿零花钱吧!”这次苏满满端茶的对象变成了大哥苏仲文。
“为什么要自己去赚零花钱?过年的时候长辈会给我压岁钱啊!”苏仲文有时候实在搞不懂妹妹在想什么,难道是零花钱不够了吗?
苏满满看苏仲文那眼神,就跟看那“何不食肉糜”的大傻蛋似的:“亲哥诶,压岁钱都是有数的啊。你看看你,想当年你给家里买只神仙楼的烧鸡,都得从咱爹那里抠钱,你说说你憋屈不憋屈?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你不珍惜,成天伸手管大人要,你羞也不羞?”
苏仲文这个正直少年让亲妹妹给说了个满脸通红,多长时间的事儿了,她还拿出来说嘴。
不过妹妹说的倒也对,他除了从家里头拿过钱之外,从没有自己挣过钱,半大小子的他也已经开始慢慢懂得金钱的力量了。
“钱是那么好挣的吗?你说说,该怎么个挣法?”
“哥诶,你可真是守着宝山不自知啊!你瞅瞅这是什么?”苏满满从桌子上拎起一张苏仲文刚写好的大字展示给他看。
“这不是我每天练的大字吗?没有什么啊,笔墨都很普通,纸张也不是上乘的啊。”
听了亲哥这句话,苏满满立刻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盯着他,苏仲文丈二摸不着头脑,这可不就是大字吗?难不成还能变成金子?
“大哥,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练字纸啊,这是你的优势啊,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就这脑瓜子,还想考秀才呢!你看咱爹,没事就在家帮人写春联,收的谢礼把咱家的仓房都堆满了。
夫子不是常夸你字儿写的好吗?咱们上大集上,你写春联儿我收钱,咱俩双剑合璧,那钱还不哗哗的来呀!”苏满满说得手舞足蹈,眼睛都变成了铜钱状。
“不成,不成。”苏仲文连连摆手,“我才多大呢,夫子虽然也夸赞过,可比咱爹可差远了,不成,不成。”
苏满满急了:“大哥,你怎么死心眼啊,就你这字横平竖直的,写春联儿足够了,你以为让你考状元啊!买春联的人又不挑字体,寓意好就成了,再说你写的这么工整,外面多少卖春联的字都不如你好呢!”苏满满不轻不重的拍了他哥一记马屁。
“真的?你可别胡说,蒙我啊!”苏仲文还在犹豫不决。
“哥,我就看不得你这优柔寡断的劲儿,也就几张红纸,一点儿笔墨,让你写俩字,你有什么损失?权当练字了呗,行不行一句话,渴死我了都。”苏满满一仰脖儿把给哥哥端的茶水给喝了个精光。
苏仲文一咬牙:“成。”
苏满满脸上立刻笑开了花:“这才是我英明神武的亲大哥嘛,不过挣钱可不能只咱们两个挣,得拉着我几个哥哥姐姐你弟弟妹妹们,一块干。”
“这又是为什么?”苏仲文闹不明白了,本来就是个小生意,那么多人去参与还能挣什么钱?
“哥,苏家可是一个大整体啊!不能你自己吃肉,让别人光喝汤吧!众人拾柴火焰高,你说对不对?”
苏满满哪里想让别人分钱,这不是把自家的文曲星忽悠去做买卖了,怕挨揍嘛。人多了,法不责众,少挣几个就少挣几个吧,还是自己屁股的安危要紧。


第三十八章 苏满满要管钱
就这样,苏家第一个由小辈组成的家庭会议,在腊月二十四的下午召开了。
一听说要赚钱,一个个都眼睛瞪的老大,苏仲文黑线,感情都知道钱好花呢,就他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少爷啊!
本次会议由苏仲文打头,苏满满敲边鼓,没一个人说不参与的,全都跃跃欲试。
“卖春联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具体还得大伙儿讨论讨论才能实施,大伙有什么好意见都说说吧!”苏仲文很快进入了领导状态,既然想做,自然要尽全力去做到最好。
“我先说,我先说,明天就是镇上一年一度的大集了,这个大集,一直到腊月三十呢,正是卖春联的好时机啊!”苏兰兰岁数相对来说大一点,对年集的日子记得很清楚。
“那还需要买红纸啊,上哪去买?”这回说话的是苏云云,她的心比较细,说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
“我不知道,不过我可以给大哥磨墨。”说这话的是苏来宝。
一帮立志要挣大钱的小伙伴们傻眼了,东西都没买齐呢,上哪儿挣钱去啊?
“红纸家里有,我看见了。”苏明瑞说道。
“那可以先暂时用家里的,明日大集再去买一些回来就是了,不过,那些红纸就需要分出人手来裁剪了。”苏满满说道。
“红纸就先按满满说的办,我这里还有一些钱,先买东西,写字自然由我来。接下来大伙说说你们自己都能干什么,有什么出色的能力,咱们也好分头行事,不能一帮人一窝蜂的去了,然后手忙脚乱吧!”苏仲文再次发话。
“大哥说的对,那红纸我来裁吧,我现在已经开始学做针线了,剪刀使得还不错。”苏兰兰回答道。
“那我帮忙把卖出去的春联给人家包起来,我手脚麻利,可以干这个活。”这是苏云云说的。
“那我刚才说了,我会磨墨。”这是苏来宝。
“所有的活你们都干了?我干什么呀!”苏明瑞有些着急了,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二哥,你既手脚麻利,又能说会道,你就给客人推荐啊,你这个位置是特别重要的,推荐的好,卖的就好,挣得就多。”苏满满给安排活儿了。
“对对对,还是满娘了解我,我就干这个了。对了,满娘,你干什么呀?”
大伙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小豆丁是多余的。
孙满满白眼一翻:“好哇,小瞧人了不是?我要干的是最最最重要的活儿,收钱啊!”
“收钱?”众人异口同声,全是反问句。
苏满满运了运气,决定不跟这帮子有眼不识泰山的人一般计较。
“收钱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活儿,你要是想干这个活计,可是需要经过所有人的考核,通过了才行的。”苏仲文以为苏满满一开始是开玩笑的,没想到还真是想要收钱。
“切,小瞧人,你们现在就考,我要是皱一下眉头,我就跟你们姓。”
“那不还是姓苏吗?”众人反应过来后,笑作一团。
“好了,我来问吧,答不对,可不敢让你管钱,到时候不许哭鼻子。”苏仲文提前打上预防针了,“那咱们现在就开始吧!五加九等于多少?”
“十四。”
“九加九呢?”
“十八。”
“十九加十八?”
“三十七。”
“一百三十三减七十二?”
“六十一。”
“三百一十一减四十五?”
“二百六十六。”
竟然真的一个错都没有,苏满满几乎是张口就来,没有丝毫停顿。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其实就够用了,没想到她一百开外的也会算,就连苏仲文也需要在心里扒拉一阵子呢!
见众人败下阵来,苏满满得意一笑,小样,姐当年可是学霸呢!
“行啦,管钱的事就交给满娘了,接下来说一下我的打算。我打算写一些现成的春联儿出来,当做例子摆出来。你们每个人都需要背诵,就算是背不会,也要知道人家要的是哪一副才行。明瑞,你是一定要背会的,方便给人家推荐。”
“保证背会。”苏明瑞胸脯拍得啪啪响,胸有成竹的样子。
“就这点儿了,开始准备吧!”苏仲文这就要散会了。
苏满满急了:“等一下,这么多人肯定是要坐牛车去的,谁来赶车?桌椅从哪儿拿?现成的春联儿又摆在哪里?”
“啊?”众人傻眼了,做个生意这么麻烦啊!
这一讨论,就讨论到了半下午了,在敲定了春联儿,写好了成例,这已经是晚饭时分了。
因为没有人会赶牛车,只能找大人们帮忙,这个消息就在饭桌上面透露了出去。
“什么?不行不行,一个个这么大点的孩子,让人拐走了怎么办?坚决不行。”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王氏,而且她的态度特别的坚持。
“家里缺你们吃了?缺你们喝了?几个小屁孩子这么大点儿挣什么钱?又能挣几个钱?”李氏也不同意。
“你们几个也太胡闹了,大街上人那么多,乱七八糟什么人都有,你们几个也没有大人看着,肯定要吃亏的,快打消了这个主意吧!”说这话的是陆氏。
大家都想到会遇到家里的阻力,没想到现在就已经有一半人不同意了,其他人都还没发表意见呢。
苏仲文是老大,他自然要迎头顶上的,对着大伙先是一揖,接着便侃侃而谈:“我觉得这次的春联买卖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几个年纪已经不小了,也该知道世事的艰难。
这件事情,既能锻炼能力,又能锻炼心智,还能体会到人生人生百态。
在长辈的羽翼下,我们是过得比较轻松,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需要成长,还望长辈们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证明一下我们自己会做的更好。”
苏满满发现原来大哥的忽悠功力也不弱啊,愣是把赚钱说的那么高大上,这样一来,谁还忍心拒绝他啊?
果然反对的长辈们都卡壳了,这还叫人怎么说?反对的话,不就是不让小辈们成长吗?


第三十九章 摆摊喽
“咳咳,这个嘛,老大,你看呢?”苏二柱也毛爪了,只能看向大儿子,谁让他是皇上都夸过的呢!
苏正礼却是老神在在:“你们能有这个想法非常好,看见你们就仿佛又看见了当年的我自己啊。必要的历练是需要的,摆个摊又没有多大难度,又能增加见识,何乐而不为?我是非常赞成的,可你们也不能张张嘴一说就要做吧,有没有具体的想法呢?说出来说服一下大家,让大家也支持的心甘情愿啊!”
苏仲文一见亲爹这样说,就笑了,这事儿十有*成了:“当然有了,我们巴拉巴拉。”
他把事情的具体分工,大家的特长能力,还有遇到的困难和需要的帮助,全都具体说了一下,给大家铺陈开来。
一桩桩一件件,听得大伙频频点头,看得出这帮孩子是真的做了功课,没有莽撞行事,是真心想要做这件事的。
“看来你们是真的想做好这件事情的,你们遇到的困难需要家里帮忙解决的,家里都会给你们支持。但是,一定要带一个大人在身边,大人不会干预你们,但你们也不能拒绝。”苏正礼点头说道。
“可以。”
众人都同意了。
苏二柱总结发言:“既然有心做事就好好去做,只要是有利的事,家里都会全力支持你们的,不要有顾忌。”
饭毕,大家伙都回去做准备工作去了,该背诵的背诵,该裁纸的裁纸,,忙忙碌碌都没闲着。
这件事算得上是苏家里头的大事件了,一大清早,全家人都早早醒了,给孩子们预备起东西来,简直比自己的买卖还要上心。
为了早早去占个好摊位,谁都没有睡懒觉,匆匆吃了早饭,一行人跟着三叔叔苏仁义一起出门了。
昨晚定下的跟随的人选就是苏仁义,谁让他又会赶车,长得块头又大,正好用来镇场子,妥妥的保镖人选啊!
一辆牛车又要拉桌椅,又要拉六个孩子根本坐不开,苏满满的“咩咩”牌座驾又派上了用场,大大减轻了老黄牛的负担。
一干人等都兴奋极了,还从没有这么早出过门呢,一想到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都激动的恨不得跳起来,仿佛,以此可以证明他们就是大人了一样!
他们觉得自己来的算是早的了,没想到还有来得更早的,这个时候大集上已经来了有一半的人了,还有源源不断的人继续涌入着。
几个人选了一个相对宽敞地势有利的位置停了下来,开始了一天的准备活动。
一溜儿摆开三张长桌,后面摆上三张长凳子,身后竖起两根长竹竿,在中间拉上两根长绳。
等把所有的样品都一个个挂上去的时候,大集上的人几乎都已经到齐了。
红纸所剩无几,苏仲文带上钱和三叔急匆匆去别的摊位买了一些,买东西从来不讲价的他,这回跟人家摊主为了几文钱争论的面红耳赤,不过总算没有空手而归。
这里苏仲文的担子是最重的,如果人多的话要不停地写字,为了纸张供应不紧张,几个人在还没有顾客临门的时候一起剪了一堆,剩下的边边角角也全被苏满满给裁成了正方形,可以写上福字做搭头啊!
众人恍然大悟,生意原来还能这么做啊!
天渐渐放亮,天空也出现了太阳的影子,一抹阳光照在人们的身上,让人们都感受到了一丝丝暖意。
喧闹声渐渐变大,早有住得近的居民出来购置年货了。
“哎,瞧一瞧看一看水灵灵的豆腐,今早刚做的豆腐啊!”
“年糕,全糯米做的年糕诶!”
“快来看,快来瞧,今天刚杀的猪五花便宜喽!”
一个个小贩顿时鲜活起来,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极了。
别人都是热热闹闹的,唯有苏家的摊子尴尬极了,谁知道春联儿怎么叫卖呀,大家伙你看看我看看你,都张不开嘴,抹不开面子。
苏满满再次翻了个白眼儿挤到人前,张嘴就来:“瞧一瞧,看一看,秀才公的儿子写春联诶!”
旁边就有好事的人问了:“秀才公多了,哪个秀才公啊?”
苏满满做鄙视状:“这都不知道呐,咱们这镇上哪一个受过当今皇上的嘉奖,就是哪个。”
那人连忙拱手:“失敬失敬,竟然是苏秀才的公子,给我来一幅吧,咱们也沾沾福气。”
“好嘞,春联一副,来来来,这些事咱家的成品,不知你想要什么样的?五谷丰登的?升官发财的?年年有余的?”
“年年有余的吧!”
“年年有余一幅,好嘞,大哥,写年年有余一副,诚惠您”
嘎,苏满满卡壳了,他们好像忘了打听价钱了
不过她多机灵啊,马上问道:“这位大叔,别的摊多少钱一副啊?”
那大叔也是个实诚人,也不撒谎:“这样的对子都是五文一副的。”
“好嘞,您是咱开张头一个顾客,收您三文钱,对送福字一对。”
“那可太好了,借福,借福。”
那边苏仲文的对子也已经写好了,冬天寒冷,字迹干得特别快,随写随干。
苏满满接过大字,从福字堆里头抽出两张,递到苏云云面前,苏云云如梦初醒,手忙脚乱地把春联用绳子给系了起来。
三文钱被稳稳地装进了苏满满的挎包里。
众人看苏满满的眼神都不对了,她咋这么熟练涅?
苏满满一瞪眼:“看什么看?不知道依葫芦画瓢啊,快点儿,上来人了。”
被她这么一搅和,众人也不尴尬了,苏明瑞学的特别快,连那个扯虎皮做大旗的那一套也学会了,把自家秀才老爹用了个淋漓尽致。
老百姓都有个从众心理,一听是被皇上夸过的秀才公的儿子在卖春联儿,都过来凑热闹了。
再一看,虽然与别的摊价钱一样,可是还多送一对福字呢!划算!!便都决定在这家买了。一个吸引一个,摊位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第四十章 挣钱啦
本来大集上人就多,苏家的噱头又足够吸引人,不大的摊子立刻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大家你一副我一副的挑着,苏仲文忙的恨不得长八只手,只能怨自己准备不足,昨晚要是多写一些也不至于这么手忙脚乱了,明天一定要准备充分才行。
除了一开始的慌乱,几个小的倒是很快适应了过来,慢慢的开始都做得有条不紊了,有那手脚快的看见手脚慢的就上来帮忙,一上午竟忙得连一口水都没喝上。
等到中午人潮散去,几个人才能坐在长凳上喘口气,歇上一歇。
“真累啊,嗓子都要冒烟儿了。”苏明瑞几乎要将全身趴在桌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