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缓缓地点头,“对,刘榕那边也是同样的道理。唉,是我之前设定范围有问题了,走了弯路。如果没有婆子验身的事情,也许反而能更早查到这一步。”她十分懊恼地叹了口气。
蒋熙元却不以为意:“如果不是你,而是其他捕快,可能看见中衣亵裤上的血就直接认定被侵犯过了。所以,没有婆子验身的事,也可能会走其它的弯路。不必太介意,把伤验清楚本身并不是错的。”
夏初听完微微释怀,道:“现在许陆在查刘榕,咱们可以先查查方义定亲的事。”
宫中御书房中,苏缜也在问着安良同样的问题。
安良毕恭毕敬地低着头,垂手道:“皇上,您昨天回来问过奴才之后,奴才想了半宿,也找闵风帮着回忆了一下,总算是想起来了。”
“想起来就说。”
“是。”安良清了清嗓子:“去年年中与方公子定亲的是许延寿许大人家的长女,那次是已经下了聘的,后来不知道是为什么许家硬是退了婚。”
“那个长女现在嫁人了吗?”
“那奴才就不清楚了,许大人后来外放做官去了,家眷应该也跟着一起去了吧。”
苏缜点点头,端过茶盏来轻轻地抹着,“你继续说。”
“是。去年九月中的时候,洪政洪大人家的次女跟方公子定了亲,不过后来洪大人因为庶人苏绎的事情受到牵连,免官流放,当时又赶上先皇驾崩。奴才只知道洪家小姐死了,具体的时间实在想不起来了,约摸是去年十月的事情吧。”
“怎么死的?”
“好像是意外死亡,是不是被杀的不知道。当时事情多,奴才也就没细打听。”
苏缜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死在哪?京城吗?”
“应该是的。洪大人因为处理女儿的丧事而耽搁了启程的日子,要不然奴才连他女儿死的事都不会知道的。”安良停了停,又说道:“方公子定亲的事情,方大人该是最清楚的,皇上不如请方大人过来问一问?”
“笑话。”苏缜浅浅地蹙了下眉头。他一个一国之君,召见臣下觐见,问人家儿子定亲的事,这算什么?
但转念一想,自己现在问安良,仿佛也是有点可笑的。
何至于如此上心呢?夏初本就是国库掏钱养的捕头,这些事就该他自己去解决的才对,怎么自己就那么顺理成章的答应了要替他打听了?
苏缜不再多问了,让安良退了下去。也无须嘱咐,安良自然知道什么事可以说,什么事不该说。
空无一人的御书房里,苏缜半倚在榻上出了会儿神,最终还是起身走到了书案前,提笔将刚才安良所说的事情写了下来,封好。
既是朋友,就放下身段认真地去做朋友,帮个忙总是应该的。
苏缜这么对自己说。
下午的时候,刘钟刘大人找上府衙的门了,问他们刘樱的案子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结。夏初直接把刘钟请进了蒋熙元的书房,看着蒋熙元想掐死自己的眼神,她毫无愧疚的闪了。
晚上夏初搭着蒋熙元的车回家,下车时她对蒋熙元说再见,蒋熙元只是疲惫地挥了挥手,一句话都懒得说了。
夏初笑了笑,转身进了门。院门一推开,就看见地上扔了个白花花的方形物件,夏初捡起来方知是个信封,薄薄的,面上一个字都没有写。
她拿着信往外左右看了看,见没有什么人,这才关上门进了屋。
点上灯拆开信封,夏初展平信纸后轻轻地哇了一声:“太漂亮了。”
信纸是很普通的生宣,纵列的小楷如同打了格子一般,齐齐整整。单字结构匀称舒展,字字相连又如行云流水一般,笔锋抑扬的节奏信手拈来,颇见功力。
夏初不懂字,但好歹用毛笔写了这些日子,虽然自己的字没什么进步,但什么样的字称的上好,她现在还是多少能看出来点。比如刘起的字,她现在就不会再夸奖了。
落款一个‘黄’字。
夏初不经意地就笑了,手指沿着那个字的比划游走了一遍,又自言自语地赞叹:“字写的真好,果真字如其人…”
赏完了字,夏初这才开始看内容,阅后大喜,恨不得马上冲到蒋熙元那里,把他揪起来跟自己讨论一番,勉强忍住。
真好啊!黄公子简直就是古代活雷锋!太仗义了!
夏初翻腾出纸笔来铺在桌上,十分认真地将苏缜的这封信誊写了一遍,写的比以往任何一份文书都认真,似乎不如此,她就觉得对不起这封信的内容。
等誊写完成,夏初将苏缜那封信又按之前的折痕折好,装回信封,放进了自己床头的矮柜抽屉里。
那抽屉里原本空无一物,现在躺进去一个洁白的信封,分外醒目。夏初拉着抽屉又看了看,这才慢慢地阖上,关好了柜门。
这厢夏初收到了苏缜给她提供的情报,第二天一早,许陆那边也给她带来了一些新的消息。
“所以说,刘樱与刘榕的关系不是不好,而是非常不好?”夏初眼睛一亮。
许陆点头,“面上可能看不出来,但就我调查出来的这些事情,我觉得说刘榕不恨她是不可能的,那得多宽的胸怀。”
这时,蒋熙元推门走了进来,看许陆和夏初两人脸对脸趴在桌上,俱是一脸亢奋的不知在说什么,心里一阵的不爽,“干什么神神鬼鬼的?编排上司呢?”
“大人什么时候疑心这么重了?”夏初推了推许陆的胳膊肘,许陆站起来把位子让给了蒋熙元,自己坐到了一边。
“我这不叫疑心,这叫推理。”
夏初笑着拍了拍桌子,顺手抄过桌上的茶壶,满满地给蒋熙元倒了杯茶。蒋熙元低头一看,满的无从下手,无奈地说:“很早就想说这个问题了,夏初,你知不知道什么叫酒满茶半?”
夏初一怔,急急地说:“啊?不是茶满酒半吗?”
“谁说的?”
夏初有点脸红,支吾了一声,“没…,没人说,我就好像从哪听过一耳朵。”
她以前穷的什么似的,哪有机会跟人喝茶。就算喝,也就是与同学在饭馆里凑一桌,点一壶免费的茶水,谁会讲究这个啊!
她还一直以为茶水就要倒满呢,此刻蒋熙元一说,她再回想起自己以前犯的傻,懊恼的不行。
“其实也没关系…”蒋熙元看她这个样子,觉得倒像是自己说错了什么,缓声安慰道:“无伤大雅的事儿,就是热茶倒得太满,不好端而已。”
“…这我倒没想到。”
“没事没事。”蒋熙元又拿过一只杯子来,捏着杯沿匀了半杯出去推到了夏初面前。怕她尴尬,忙换了话题道:“你跟许陆在说什么?”
许陆非常有眼力地接话道:“大人,刚刚我们在说刘榕的事。”
“噢?”蒋熙元扭脸看着许陆,“你查出什么新的情况来了?”
“刘榕的丫鬟没有去万佛寺,所以当时没有问到,这次我先去问了她的丫鬟冬梅。冬梅说刘樱对刘榕一向不太好,说是妹妹,却经常使唤着。”
蒋熙元看了夏初一眼,见她手扶着杯子,脸上尴尬的神色已经缓和了许多,这才说:“这个情况上次在万佛寺的时侯问过,刘榕也没有否认。”
“这倒不能称为作案动机。”夏初在一旁补充道:“不过刘樱欺负刘榕并不是光是‘使唤’这么小儿科的。冬梅说,刘榕最气刘樱的是,她在婚事上使的绊儿。”
72. 可怜的刘榕
原来,这刘榕比刘樱长得漂亮,虽是庶出确也得了不少人家的青睐,尤其是那些同为庶出的儿子。刘樱虽然瞧不上庶出的,但看刘榕抢手却也不爽。
坊间娶媳嫁女,约定俗称的是按齿序来,但定亲这事儿并不需要如此。可刘樱不答应,说妹妹定了亲而姐姐没有,她的脸往哪放?愣是拦着不让刘榕把亲事定下来。
刘樱的母亲是正室主母,当然偏向自己女儿。刘榕母女没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少优秀的适龄小伙子与自己失之交臂。
为此,刘榕暗里没少掉眼泪。
“这事儿从刘榕十三岁之后便开始了,到现在也是两年多快三年了。刘樱那边挑挑拣拣的总也定不下来,刘榕就也只能耽搁着。眼看着京城靠点谱的适龄男子都有了着落,她原本就是庶出,选择面越来越窄。”
蒋熙元听完,手指抹了抹下唇,似是十分不屑地嗤笑了一声:“刘榕呆板,刘樱骄纵。我就说,京城的姑娘都不过如此,无趣。”
夏初看着蒋熙元眨了眨眼睛,低声咕哝:“不是说自己不是断袖吗?”
蒋熙元转头一挑眉毛,“你有意见?”
“我能有什么意见。”夏初动了动嘴,含混不清地说了一句,看蒋熙元吸了口气像是要有长篇大论蹦出,赶忙抢在他前面说:“冬梅还说了一个线索!”
蒋熙元一番话被噎了回去,心口直发堵,“说!”
“听许陆说吧,我刚才还没听完整呢大人你就进来了。”夏初说完看了一眼蒋熙元的神色,“我没别的意思啊!”
许陆接过话去:“我问冬梅最近这些日子刘榕有没有什么异常,冬梅说刘榕心情很不好。这刘榕一贯看上去都是郁郁的样子,冬梅若说她心情不好,我想应该是很不好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心情不好的?”
“说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她都有点记不得了,非要说的话,可能是从年前就开始了。说刘榕不爱出门,有时候一天连屋子也不出,她瞧见几次刘榕自己偷偷的哭。冬梅的意思是,刘樱欺负她欺负的狠了。”
“怎么个狠法?”蒋熙元和夏初异口同声地问道。
许陆一楞,随即笑着说道:“噢,说她时常听见刘樱对刘榕说‘我的亲事定了,你的也就快了,急什么?’,或者‘庶女就是庶女啊,这是命,你怨谁呢?’,大概就是这些话。”
“这些有什么吗?”夏初不解,“依照刘樱能让刘榕当她丫鬟伺候她的作为,这些话我估计刘榕早该听习惯了。”
“冬梅倒也是这么说的。不过她说刘榕这一段时间心情不好,听了这些话气的不行,还曾经在屋里砸了一套茶具。但冬梅也替自家姑娘辩解,说她性子一贯软弱,被姐姐欺负这么多年都没吱声,不会杀人的。”
“冬梅当然向着自家的姑娘说话。”夏初不以为然,伸手把许陆整理的笔录要了过来,一手捏着纸看,一手拿着茶杯一口口地饮着,微微地皱着眉头。
蒋熙元看她喝的差不多了,就把茶杯从她手里抓过来,倒了大半杯,再塞回她手里。动作顺畅而自然,夏初接的也很自然。只有一边的许陆瞧着,微微有些侧目。
“你们说…”夏初点了点手里的纸,“年前到现在,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了吗?刘榕为什么心情不好?”
蒋熙元低头想了一下,唇角一勾:“刘樱订亲的事。”
“对对!”许陆点头,“刘樱与方义的婚事告吹,那刘榕的婚事又要耽搁了。”
夏初却缓缓地摇了摇头,“那是上个月的事,年前…”
“我说了。刘樱订亲的事。”蒋熙元看着夏初,笑容不变,却多了一丝得意在里面。
夏初忽然也笑了起来,一打响指,“对!”
许陆一脸茫然地看了看自己的两个领导,忽然觉得特别挫败,“什么意思?”
“你再想想。”夏初没有直接回答许陆,从袖中把誊写的那份关于方义订亲之事的信笺拿了出来,递给了蒋熙元。
蒋熙元展开看完后,诧异道:“你哪查出来的?我让刘起去问,他都还没给我回信呢。你这个…,准确吗?”
夏初嘿嘿一笑,“我自然有我的道道。名字都这么详细了,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大人,你以前在刑部做事,如果是命案,卷宗最后是不是都归到刑部去?”
“嗯,如果府衙没有私自扣压或者出现疏漏,应该是在刑部。”蒋熙元扫了一眼那张信笺,“是去年十月的命案,那应该递上去了。如果不是命案,就没办法了。”
“喏,时间虽不甚详细,但也有个大概的范围了,拜托大人去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卷宗。”
“那你干什么去?”
“我去会一会刘榕啊!”
夏初再见到刘榕时,她比在万佛寺的时候憔悴了很多,也瘦了一些。神情中那谨小慎微的模样愈发深了。
刘榕看见夏初和许陆有点吃惊,在刘夫人审视的目光中,硬着头皮屈膝见了礼,“不知道二位官爷找我有什么事?”
夏初请她起身落座,琢磨了一下,转头对刘夫人道:“刘夫人,不知可否让我与刘榕单独谈一谈?”
刘夫人看了看刘榕,眼中的戾气一闪而过,对夏初说:“官爷,是不是小樱的死有眉目了?”
“惭愧,事情还在调查中。但是刘夫人请放心,我们一定会还刘樱一个公道的。”
“我岂会信不过官差。”刘夫人端起茶来,也不喝,只是捏着茶盖嘶拉嘶拉地刮着,余光瞥见刘榕正小心翼翼地看她,便将茶盅重重地往桌上一放。
刘榕似乎是下意识地哆嗦了一下,慌张地低下了头,脸红红的,像是要哭。
夏初微微蹙眉,又问刘夫人:“刘夫人?我与刘榕单独谈一谈,方便吗?”
刘夫人站起身来,“方便。官爷您尽管谈。”她走到刘榕面前,伸手重重地捋捋几下刘榕的头发,刘榕明显吃痛,却也不敢出声。
“官爷问你什么,你可要好好的的答!你的姐姐还没有瞑目,小樱她一定看着你呢!”话尾有些哽咽,说完,刘夫人转身大步而去,房门摔的砰然作响。
夏初纳闷地看着刘夫人离去的方向,一声低低的抽泣将她的目光拉了回来。
“刘夫人对你一直这样吗?”夏初问刘榕。
刘榕用手帕掩着捂着脸,耸动肩膀无声地哭了一会儿,这才抬起头来说:“母亲以前…,虽谈不上亲切,但也不是这样的。”
“那是从刘樱死了之后?”
刘榕点了点头,“姐姐的丧事办完后,母亲好像就看不得我了似的。有时候看着我出神,忽然又会勃然大怒,问我为什么活着,姐姐却死了。”
夏初默默地叹了口气,劝慰道:“丧女之痛,也难免如此。”
“可是那与我有什么关系!又不是我撺掇着她去与方家退亲的!”刘榕低声地说,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掉,又不敢哭出声来,忙用帕子掩住了嘴。
这几天她过的太艰难了,她想躲着刘夫人,可刘夫人却还总是找她。叫她过去后又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说她如何的不堪,说刘樱如何如何的懂事、知礼,说着说着就哭。哭了之后对她又是各种夹枪带棒的言语侮辱,简直就是个疯子。刘榕觉得自己也快被她逼疯了。
“这与方家退亲之事有什么关系?”夏初问。
刘榕的哽咽之声微微一顿,随即擦了擦眼睛,说:“母亲说,如果与方家定了亲,姐姐这次就去不了万佛寺了,要在家准备自己的嫁妆。如果不去万佛寺,姐姐也就不会死了。官爷,您说这算什么道理。”
“那你知道刘樱与方义的亲事为什么没定下来吗?”夏初问道,问完之后将她面前的茶推了推,刘榕抬起头来道谢,目光却没与夏初对上,便又低下了头去。
“母亲听说方公子的命硬。之前定了亲的姑娘没过门就死了,所以她死活非让爹爹把这门亲事给拒了,现在又后悔…”刘榕不满地嘟囔了一句,“亲事没定,姐姐不还是死了吗?命来着,与方公子又有什么关系。”
“方公子命硬?”夏初一听这话,便猜刘夫人大概是知道了方义之前定亲的事,“刘夫人听谁说的这话?”
“那谁知道。”刘榕的手指抠了抠茶桌上的桌布,神色恨恨,“之前见方公子一表人才,便一定要与人家结亲。等听了流言蜚语又那样对方家…。现在,谁知道是不是报应来的。”
夏初看了她一会儿,开门见山地直接问道:“刘榕,你对你姐姐的死,好像一点都不觉得难过。”
“我…”刘榕抬起眼来,手指的状态有些紧绷,神情颇为复杂的看着夏初。
“上次我问你的时候,你说你与刘樱的关系还可以,而实际上据我们的调查,似乎并不是这样的。我现在再问你,你怎么说?”
73. 刘榕如是说
夏初再问刘榕她与刘樱的关系,语气已经与在万佛寺时的询问迥然不同。
刘榕咬着下唇,胸口一起一伏的,显然憋在心里的话想要冲口而出,却仍是有些犹豫,有所顾及。夏初顺势往前推了推她的情绪,“她一直都那么欺负你吗?”
“我知道有官差找过冬梅了,既然您都知道了,我也就不瞒着了。”话一出口,刘榕的表情便松快了一点,似哭似笑地扯动了一下嘴角:“官爷,您说的对,姐姐的死我是真的不太难过。听到她死讯的那一刻,我甚至还是有些开心的。可死者为大,她死了这些日子,我倒也不觉得自己如何讨厌她了。”
“那么,三月三日晚上的事,你之前与我说的是不是有所隐瞒?”
刘榕楞了一下,转过头去似乎是在回忆,夏初不着痕迹地探了探头,却看她眼睛向下看着,并不是回忆的样子。
刘榕回过头来,神色笃定地说,“那天晚上我伺候她梳洗之后,她又说了许多不中听的话,所以我才跑了出去,并不是特意要出去散步的。那晚我回来的时候…,姐姐好像是不在房里的,我也没理会就去睡了。”
“她不在,你不觉得奇怪?”
“姐姐不在我高兴的很,奇怪不奇怪的也就没有多想。”刘榕没什么感**彩的说。
“第二天大家漫山遍野找人的时侯,你怎么不说?”
刘榕轻轻叹了口气,“如果我能知道之后的事,我晚上发现她不在时就会说的。可我已经隐瞒了,就只好接着装作不知。否则母亲肯定会斥责我,我不想平白地受她拖累。我是确实没想到她竟然死了。这种事…,谁能想到呢?我猜想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她与人私会,污了自己的闺誉罢了。”
倒也在情理之中。夏初点了点头,“你说刘樱那天晚上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你还记得她说什么了吗?”
“还不就是那些话。说让我多去烧香,保佑她亲事定下来,不然我也休想好过。”
“你的亲事一直都没有定?”
刘榕沉默了一会儿,呼吸略有点急促,恨道:“我的婚事?我怕是没指望了。姐姐未嫁而丧,倘若我嫁人,母亲不知道会刺心成什么样了。她如何见得我好?我过的越好她就越生气。”
“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刘榕话到嘴边冲口欲出,却又泄了气,“我也不知道。大不了落发出家去算了。”
这时,许陆停了笔抬起头来,问刘榕道:“刘小姐,请问你认识方义方公子吗?”
刘榕飞快地看了许陆一眼,又看了看夏初,点点头,“怎么了?”
“例行的问话而已。”夏初替许陆解释,又补问了一句:“你什么时候认识的方公子?”
“谈不上认识吧。以前见过一面,后来他与方大人到我家里来过。”
“这次,你在万佛寺见过他吗?”
“见过。万佛寺就那么大的地方,难免碰见的。二位官爷为什么这么问?”刘榕有点警惕,沉默了片刻后忽然坐直了身子,手按住茶桌的边缘,道:“你们不会是怀疑方公子吧?”
夏初笑了笑,“为什么这么觉得?”
“你们不要胡乱怀疑,不可能是他!”刘榕站起身来往后退了一步,看上去似乎是生气了:“方公子绝不可能做这样的事!”
“噢?那又是为什么?你很了解方公子?”
刘榕盯着夏初,嘴唇微微地动了动后又沉默了一下,随即仰起头说道:“你们之前找了冬梅,现在又来找我,定是觉得我有嫌疑。”她冷笑了一下,“无妨,若是觉得我有嫌疑尽管带我去府衙。反正这家里我也呆不下去了,母亲既然见不得我的好,那干脆拿我的命去赔了姐姐的命算了!”
“人是谁杀的就是谁杀的。我们不会胡乱抓人抵罪,当然,也不会让真凶逍遥法外。抓人基于证据,定罪基于律法,刘小姐若是自身磊落,尽可放心就是。”夏初说完,十分坦然地看着刘榕。
刘榕什么都没有说,但眼中的神色看上去并未放松半分。
夏初心里叹了口气,知道刘榕的抵触情绪上来了,今天再问下去恐怕也问不出更多的东西来了。
夏初与许陆起身,准备告辞。
刘榕依旧微微仰头站在那里,依旧以一种防卫且警惕的神情看着他们俩,有些憔悴的面容上,那双眼睛显得格外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