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芳一边说着,还一边煞有介事的用一根小树枝子点着姐姐云华的心口,脸上写满了‘我这全都是为了你好’的神色。
“你,你这丫头,”云华苦笑不得的一侧身,点出了云芳的心事,“你做的萝卜干这么好吃,大家都不是傻子,都识货呢,集市上的人们啊都会抢着买的,你不用担心了。”
好像故意和云华唱反调一样,她的话音刚落地,院子的大门‘吱嘎’一声被推开,哥哥大山的抱怨声就响了起来,“哎呀,这些人真是的,都觉得好吃,就是不肯花钱买,这都是什么事嘛。”
听到哥哥的声音,云华和云芳都顾不上再斗嘴,一起跑了出来。
云芳最惦记的还是萝卜干的销售情况,她直接蹦到了车上,只见早上带去的大半缸的萝卜干只是卖出去了一半左右,还有一半的萝卜干又被原封不动的带了回来。
云华最关心的还是小石头,见只有哥哥大山一个人回来,云华忍了忍还是问出了声来,“哥,他呢?他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
大山一愣之后才反应过来云华问的他是谁,他佩服的一昂头,大声的说,“石头这人勤快的真是没话说了,咱们回来的路上,听说附近的芦花村有人办喜事,他让我先赶着牲口回来,他咬了几口菜团子,挑了一些萝卜干就赶了过去了,说是要去那户人家碰碰运气。”
云华高兴的抿了抿嘴,没好意思再说什么,云芳也是暗自点头,一个新品种开拓市场就需要小石头这样的探索精神,不怕辛苦,到处寻找销售的商机才行呢。
就在兄妹三人说话的当口,爹和娘也循着院子里的动静出来了,娘一一检试着集市上买回来的东西,一边夸奖道,“小石头这孩子真是没话说,选了这样的一个女婿,我放心了。”
爹先是帮着大山一起把牲口卸了下大车,拴到了一旁的树桩上,又取了半簸箕玉米粒子,让牲口吃着,他才又回到了大车边。
爹把一袋子土豆搬了下来,打开了口袋,仔细看着,招呼道,“他娘,你看他们买的土豆子,一点芽都没长,真是好呢。”
“是啊,他们这一次买回来的菜都挺好,”娘也笑着说道,“刚才我送到屋里去的那捆细芹菜也很好呢,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不知道人家是怎么放的,大冬天的还能这样。”
“爹、娘,今天集市上的新鲜菜不少呢,我和小石头都觉得是从山那边暖和的地方运过来的,眼看着要过年了,那些人要赚一笔了。”大山听了爹和娘的话,大声的说道。
“是这样啊,”云芳饶有兴致的挑了挑唇角,帮着把一小布包的佐料拿了下了车子,然后兴致勃勃的说道,“哥,你们今天见到的新鲜事也不少吧,快给我们说说。”
“就知道你这个鬼机灵的小丫头啊,在家等着也不放心。”大山大声的笑了,顺手把车上的最后一袋子洋葱拿了下来,才继续说道,“走,咱们这就进屋,大哥这就说给你听听。”
046 滞销
“你们有什么话啊,等吃了饭再慢慢的说,你们一个个的都不饿啊。”娘笑着嗔怪道,“这孩子,一听新鲜事,连饭都顾不上吃了。”
“娘,还不能吃,咱得等等小石头,他还没吃呢。”大山一梗脖子,大声的说道。
“没事的,咱们先吃吧,”云华轻轻的笑着,说道,“他去了人家结亲的人家了,怎么着也会有口吃的,咱们不用管他了。”
“话是这么说,理也是这么个理,”爹郑重的说道,“可是我们不能让那孩子寒心,他既是咱们家的一分子了,咱们就得真心待他。华儿,你给小石头留出饭菜来放在锅里热着,剩下的咱们再吃。”
“对,对,对,”娘恍然大悟的连声附和着,“你爹说的对,这些年小石头都是一个人,东一口西一口的,以后他和华儿订了亲,就是有家的人了,咱们是应该给他把热乎饭菜留出来的。”
“爹娘,你们心疼他,他能明白的,”云华眼睛里亮晶晶的,带着浓浓的鼻音说道,“往后就是一家人了,他会孝敬你们二老的。”
“好了,好了,”娘心头一酸,掩饰的摆了摆手,“一家人就不说两家的话,吃饭,吃饭,咱们吃饭吧。”
“哎,我这就去准备。”云华飞快的说了一句,赶紧转身进屋,掀开了热腾腾的锅盖,按照爹和娘的嘱咐,把白菜拨出了一小碗,又盛了一大碗玉米粒子饭,这才把剩下的白菜端上了桌子,又没人盛了一碗玉米粒子饭端了上去。
大山正是能吃的时候,又在集市上忙了大半天,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咕’的叫了。现在,既然已经给小石头预留出来了,他也就没有什么顾忌的了,面对着热藤藤的饭菜,他立即吞了口唾沫,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云芳心不在焉的扒拉着碗里的饭,好不容易等到大山一大碗饭下了肚,抬起了头来,她立即催促道,“哥,你就快说说吧。”
“是啊,”爹也放下了饭碗,“大山,你细细的说说集市上的事,人家怎么说咱们的萝卜干的啊。”
大山点了点头,认真的说了起来。
集市离的松坡屯并不近,尽管大山和小石头两人起了个大早,但是当他们赶到集市上的时候也快到巳时(注:也就是快早上九点)了,集市上已经熙熙攘攘的有不少人。
尤其是街口上,那些卖东西的都已经摆开了摊子,显眼的位置都被人家给提前占上了。
大山和小石头无奈只好在稍微靠后点的地方停住了马车,按照临行前云芳出的主意,从菜缸里盛了几小碗萝卜条摆了出来。
因为食盐紧缺的原因,这个时代的人们没有人这么做过萝卜,几乎路过的人都被这样清爽的萝卜条吸引了目光,纷纷围拢了过来。
“小伙子,这是什么啊?”一个老大娘看了老半天,首先问到。
“大娘,是萝卜条,用大水萝卜做出来的。”小石头机灵,赶紧回答道,一边说还一边用筷子夹了一条,往前一递,殷切的说道,“你,你老来尝尝,很好吃的。”
大娘伸手接住了萝卜条,却迟疑着没有送进嘴里,而是仔细端详着,犹豫着问道,“这,这东西真的能吃么?不会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
“哪能不干净呢,都是自己家里亲手做的,今天早上我们一家人还吃来着,”大山赶紧解释道,一边说还一边夹起了一根萝卜条放到了自己的嘴里,‘咯吱’、‘咯吱’的嚼了起来。
可能是大山自己当众试吃起了作用,也可能被大山吃的一脸陶醉模样感染了,老大娘终于放下了戒心,把自己手里的萝卜条放进了嘴里。
大山吃的香并不能真正的打动围观的人们,只是让大家多了一份期待而已,现在看到有人首先尝鲜了,纷纷禀住了气,等待老大娘的说法。
老大娘似乎知道大家伙都在看着她,她品尝的也就格外仔细,过了一小会儿,她长着皱纹的脸上终于绽放了一个满意的笑容,点着头,客观的评价道,“这东西是听挺好吃的,有酸有甜,咸味也够,吃起来还脆生。”
听到老大娘这么说,大家纷纷跃跃欲试了起来,七嘴八舌的喊了起来,
“来,小伙子,给我来一根尝尝。”
“尝尝。”
“来一根,来一根。”
…
随着大家的招呼声,大山和小石头忙活了起来,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就分出了两小碗萝卜条出去。
好东西就是好东西,不大一会儿,淳朴的人们就露出了赞赏的笑容,纷纷的赞扬着:
“好吃,挺好吃。”
“确实不错,虽然都是萝卜,但是这两个小伙子的萝卜条就是比自己炖的白萝卜好吃。”
“是啊,都是一样的萝卜,味道差别这么大呢。”
“这萝卜条这么好吃,放的东西肯定很多,光盐这一项就少不了。”
“不知道这东西能放得住不?”
“是啊,这萝卜条怎么卖啊?”
终于,议论纷纷的人们开始说到主题了,大山一阵兴奋,他站到了车辕子上,大声的说道,“大家听我说,我们这萝卜条是已经腌好的了,买回家去,吃上十天都不会坏的。”
“价钱呢,小伙子,价钱呢?”有人等不及的,大声询问了起来。
“这位大哥,这个问题问的好,”大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才又继续说了下去,“刚才,大家都已经尝过了,咱们的萝卜条里面放了很多的好东西,至于价钱嘛,”
大山说着话,抬了抬手,小石头会意,赶紧把一小碗盛的满满萝卜条递到了大山的手里,大山接了过来,指着碗里的萝卜条说道,“大家请看,这么满满的一碗萝卜条,只要两文钱。”
“两文钱?!”立即就有人跳了起来,“这么贵啊,这东西好吃是好吃,可当不了盐吃,两文钱太贵了。”
“是啊,是啊,”马上就有人附和道,“要是两文钱的话,可以买一小把盐巴了,买回家去,可以一直放着,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吃到什么时候就吃到什么时候呢。”
“话也不能这么说,”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人家卖的是这个味道,你自己买了盐回去,能做出这样的味道吗?来,小伙子,给我来一碗,买回去给孩子们解解馋去,这大冷的天里,什么好吃的也没有,孩子们都憋坏了。”
“也对,也对,”人群里有人认同的附和道,“我也来一碗,这快过年了,提前给孩子们解解馋。”
047 初战失利
大山和小石头一人盛了满满的小瓷碗萝卜条,倒到了人家的瓷缸里,每个人收了两文钱,两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可惜,这一代的人们太穷了,即使他们认同了这萝卜干好吃,这个价格也公道,可是却没有多余的闲钱来买这份口舌之欲,他们还都挣扎在生存线上呢,大多数的吃食是自家种的,闲钱也就是用来买盐了,对于美味也只能恋恋不舍的告别了。
因此,围绕着大山和小石头的人虽然不少,要求试吃的也很多,很踊跃,但是真正的掏钱出来买的,也就寥寥无几的几个稍微富裕点的了。
大山和小石头吆喝吆喝的忙活了几乎一个时辰,萝卜条一根根的都送出去了五小碗了,也才卖出去十几碗而已,缸里还剩了一大多半呢。
眼看着太阳一点点的爬上了头顶,大山和小石头心头着急了起来,面对着那些总是围观,总想着多蹭吃几根萝卜条却不会掏钱购买的人们,他们两个只有相对摇头,一点办法也没有。
最后还是大山一狠心,说道,“咱们不能这么干耗下去,这一回来集上,咱们还有别的事呢,咱们收拾一下去买东西吧。”
小石头也是一脸的无可奈何,只得点了点头,“我听大山哥哥,咱们先去买东西。”
大山和小石头揣着卖萝卜条得来的三十多文钱,收拾起了小瓷碗和竹筷子,妥当了放在了大车上,在那群人有些贪恋的目光中,离开了集市口。
因为快到过年的原因,这次大集上卖青菜的也多了起来,大山和小石头还看到了几个穿着打扮有些不同的外乡人,似乎是看准了年关,前来赚上一把的。
由于这些外乡人的加入,集市上菜的品种和质量也高了不少,大山和小石头挑拣着好的。两人商量着,买了半袋土豆子,十几个洋葱,半袋子胡萝卜,甚至还买了昆绿油油的细芹菜,从人家厚厚的棉毡下面拿了出来,马上又盖在了自己的破棉被底下。
这么一路买下来,刚才买萝卜干换来的大子也就花的差不多了,小石头又从内口袋里掏了一些大子来添上,这才买齐了东西。这时候,日头也爬到了正头顶上,集市上的人们渐渐的开始稀疏了起来。
由于松坡屯离着集市比较远,大山和小石头不敢再耽搁,两人牵着牲口的缰绳开始向集市口赶,准备回去了。
刚刚出了集市口,好巧不巧的竟然遇到了第一个尝吃他们萝卜条的那个大娘,看到了他们两人出来,大娘大声的招呼,“小伙子,小伙子,你们是不是松坡屯的啊?”
“是啊,”小石头勒住了牲口的缰绳,停了下来,应声道,“大娘,我们俩个松坡屯的,你认识我们?”
“不,”老大娘摇了摇头,“我不认识你们,我认识一个叫蓝庆生的,他去年的时候给我们家盘过炕,我看那个小伙子跟蓝庆生长的有些像,所以才问问你们的。”
“大娘,你好眼力啊,蓝庆生是我爹,我是他儿子哪。”大山一听,立即接过了话茬,带着笑问道,“你们家在哪啊?我们有大车,稍你一段路啊?”
“那敢情好,”老大娘裂开嘴笑了,用手指了指前面,“我家就在李子沟,去你们松坡屯正好路过,小伙子和你爹一样的心善,我今天运气好,搭一段大车了,真是谢谢你们。”
“正好路过的事,大娘别客气了。”说着话,大山一伸手把老大家拉上了马车,笑着滕了个地方,“大娘,你坐这吧。”
老大娘坐稳当了,小石头也跳上了车辕子,轻轻的一甩鞭子,马车晃悠悠的启动了。
坐在摇晃的马车里,老大娘瞅了瞅大山大门剩下的大半缸的萝卜条,惋惜的叹了口气,“哎,你们这么好吃的东西也没卖出去多少啊。”
“可不是嘛,”大山丧气的说道,“大家都觉得好吃,就是不肯买呢,咱家的萝卜干用料足,绝对值这个价的。”
“小伙子这话说的不假,”老大娘认同的点了点头,闲话一般的建议到,“你们这萝卜干啊就是能放的时间太短了,不及盐巴禁放哪。你想想啊,大家手里都紧巴巴的,自然会选择买盐,而不是买你们的东西了。”
“你们来集市上卖啊,还不如找那些办喜事的人家呢,这年底了,办喜事的人家也多,你们卖的这萝卜干好吃,价格公道,又是个新奇东西,办喜事的人家肯定喜欢买的。”
老大娘说着无心,聪明的小石头却是听者有意,他扭过头来,眼神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认真的说道,“大娘这个主意好,今天我们正好把萝卜干带出来了,不知道哪村有办喜事的呢。”
“可真是巧了,”老大娘也是眼神一亮,她抬头看了看太阳,拍着手说道,“我们村里就有意见结亲的,估摸着这个时候,新娘子也就刚刚接近门,正在拜堂,还没有开席呢。”
小石头一下子高兴了起来,他兴奋的说道,“大山哥,你先赶着大车回去,我挑着咱的萝卜干跟着大娘去碰碰运气。”
“不行,”大山摇了摇头,“家里肯定眼巴巴的等着咱们吃饭呢,咱两个一块出来,就我一个人回去,他们会以为我把你给弄丢了了。”
“大山哥,你放心吧,从这里回家的路我认识的,”小石头自信的说道,“我这还揣着一个菜团子呢,咱们自己还有萝卜干,我也饿不着。再说了,人家开席面办喜事呢,我怎么着也不会饿着了。”
“蓝家小伙子,你就别担心了,”老大娘也在一旁帮着劝到,“我看这小伙子说的在理,你们剩了这么多萝卜干回去,也是压着本呢吧,早点卖出去也好早点回本啊。”
“那,我和你一起去卖,多个人也多双手。”大山也被老大娘说的动了心思,跃跃欲试的说道。
“大山哥,我一个人去就行了,咱们买的那些青菜怕冻,你早点赶着车送回家里去,也好让家里人放心哪。”小石头有条有理的说道。
大山想了想,终于还是点了头,他赶着牲口一直把小石头和老大娘一直送到了李子沟的村口上,把一部分萝卜干放在了背篓里,让小石头背着,他这才赶了牲口,一路赶着回到了家里。
大山说完了这段经过,发愁的叹息了一声,“唉,我把这事想的太简单了,实指望到了集上这些萝卜干就能被大家抢着买了呢,没想到竟然是这个样子,这萝卜干叫好不叫价,唉,…”
第一次卖萝卜干是这样的结局,也有点超出了云芳的预料。不过,她很快就释然了,集市上的那些人们说的对,这里的人们手头并不富裕,有点闲钱也要攒起来,只会买那些必须的生活用品,比如说盐巴。
现在,自己腌的萝卜干加了醋和糖,还有酸梅,口味上是好了一些,可是成本也跟着上去了,为了爽脆的口感,又不能放置太长的时间。这样的产品放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可不就是较好不叫价的奢侈品嘛。
就比如她在现代社会里,人家都说三文鱼鳞小刺少,肉色橙红,肉质细嫩鲜美,口感爽|滑,从岛国空运来过来的三文鱼更是绿色健康又美味可口,是上佳的菜肴。
可是,这样的美味食材从单从营养角度上来讲是不错,却不会进入中国老百姓的餐桌上,原因就和云芳他们现在腌制的萝卜干一样,实在是太贵了,远远的超出了大家目前的消费水平。
048 改良办法
云芳反反复复的想到了很多,终于明白了在这件事上还是自己想简单了,她原来是蓝丹溪的时候虽然也是做得农业生意,可是那里的农村和这里还是有着一些不同的,尤其是基本物质方面,她能从那个时代借鉴也只有技术方法和经营理念,至于市场,那必须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认真的重新摸索啊。
想通了这一点,心中也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既然产品不符合周围消费人群的水平,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寻找其他的高消费的群体,另一个就是改进产品,使之适应这一带老百姓的消费水准。
第一个办法,聪明的小石头已经去尝试了,他带着萝卜干去了办婚事的人家,为了席面上好看,主人家会采买一些好吃的东西,花钱也相对的舍得。可是,这样的时候并不多,即使成功推销了一些萝卜干,也不能作为常规的销售手段来用,必须另想办法。
既然,第一条路走不通,那么就只能走第二条路,在自身的产品方面另想办法,既要降低萝卜干的成本,又要让萝卜离开了自家的大缸去了消费者家里之后能长时间的保存。
云芳低头不语的思量着,爹‘啪嗒啪嗒’的嘬了几口大烟袋,开口了,“集市上那些人说的对,咱们这萝卜干放的时候不长,两文钱一小碗又太贵了点,你还有别的办法不?”
“两文钱一小婉怎么能说贵呢,”娘不愿意了,扮着指头仔细的算起来了账来,“咱们这萝卜干加了不少的醋,加了甘蔗熬成的水,这些都不便宜呢,幸亏咱们的盐没花钱,要是算上盐钱啊,卖两文钱咱们还亏呢。”
云华想了想,小脸上一阵为难,“娘算的不错,就是这么个卖法,如果不是盐方面省了钱,咱们是要亏本的。可是,人家说的也有道理,同样的钱,人家直接买盐巴来吃,比买咱们的萝卜干实惠多了,大家手头都紧巴,自然不会花钱买咱的萝卜干了,这也怨不得人家。”
一家人愁容不展的议论的时候,云芳的脑子里又飞快的转了起来。这一次她是在努力的回想自己小时候,去外婆家看到的那种整个的大萝卜的腌制办法,腌制那种大萝卜不需要糖、醋等其他的佐料,就用盐就可以。
当然了,那样腌制出来的萝卜,只有咸味,口味上和现在他们做的酸甜爽脆的萝卜干就没法比了。不过,那种大萝卜却胜在能长期的保存,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正适合目前的状况呢。
想的清楚,云芳抬起了头,认真的说道,“其实,要改进腌萝卜的办法也不是不可能。就是口味上差了些,咱们能直接用盐腌,其它的什么也不放,咱们的本就没有多少了,可以卖的便宜些,让周围的都能买的起。”
“那样腌出来的萝卜能放长久了?需要准备些什么?”爹首先想到的还是存放的问题,盯着云芳追问了一句。
“嗯,”云芳肯定的点了点头,“那种方法腌出来的萝卜想放多长时间就放多长时间,咱们也只需要准备萝卜、盐,还有大缸就行。”
“他爹,咱家的萝卜没剩多少了呢。”娘担忧的插了一句。
“这个好办,”大山接口说道,“咱们这一带家家户户都种的有萝卜,现在天冷都放不住了,在集市上很多人卖呢,就是没有多少人买,只要咱们肯买,不用花什么钱就能买一车来。”
大山的话音刚落,就听到院子的大门‘咯吱’一声轻响,小石头的声音传了进来,“爹、娘,我回来了。”
随着话音,小石头喜滋滋的迈进了主屋,他在衣襟里摸索了一番,从里面拿出了三十多枚大钱来,双手捧了送到了爹的面前,兴奋的说道,“爹、娘,这是我在李子沟卖萝卜干的钱,一共二十六文。”
“行啊,”大山高兴的喊了起来,“咱们在集市上忙活了半天也才卖了三十几文,你去了一趟李子沟就卖了二十六文,不错,真不错啊。”
“大山哥,账不是这么算的,”小石头谦虚的笑着,说到,“要不是咱们在集市上给人家品尝,怎么会遇到李子沟的大娘呢,没有她提醒咱们也不会想到去办喜事的人家,而且啊,那个村子正好还有尝过咱们萝卜干的人,在一旁给说和着,人家这才买下了咱们的萝卜干,又在席面上添了一道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