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走廊里,一点都看不出这里和中九层的各楼层有什么不同,无非是各个房门之间的距离有大有小,不像是中九层的生活区,各房门都是等距宽。
第五名带着这一行二十来号人在一个小房间前停下,之所以是小房间,自然是因为这房间的房门与两边的房门距离比较小。
验过掌纹,房门打开,从外往里看,房间的确不大,大概就是一个宾馆标准客房的大小。门开时,室内灯光自动亮起,可见里面靠墙都摆放了一些奇怪的仪器,而房间中间的地板则画着不知道是什么风格的大圆形装饰花纹。
第五名向船长们挥手告别,带着霍冬和武松走进房间,三人站在那奇怪的花纹上,武松抓着霍冬的右胳臂,厚实有力的手掌透过薄薄的衣料传来让人安心的安全感,三人最后一次对门外的人挥手,第五名按下了墙边一台机器上的红色按钮。
仿佛只有一瞬间,却又觉得好像是永远,恍惚中以为自己化为一道流光划过天际,可清醒时仍然双脚踏地。
只是换了一个身处之所!
看到环境蓦然变样,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霍冬大惊失色,下意识的迈出一步,却不料腿软得居然无法承受自己的体重。
霍冬以为自己会摔个屁股墩,可是身体只歪了一半就被强行提了起来,是武松,他仍然抓着她的右胳臂,免了她的屁股与地面的亲密接触。
武松拍拍霍冬的脑袋,笑眯眯,“没事吧,第一次都这样,重力改变后身体不太适应,休息一下就好了。”
霍冬点点头,不敢再随便乱动。
“老板好。”
男男女女的异口同声让霍冬四散飘飞的神智重新归位并集中到了站在前面的第五名身上,在他们三人的对面,八个穿着欧洲古典深褐色仆佣服装、衣领上都别着一颗花形胸针的男女在向第五名问好,都是高鼻深目的西方人相貌,男的帅,女的靓,站在那群人最前面的一对男女的衣服明显要更高档一些,那个男的还戴一顶白色假发,霍冬一下想起看过的老港剧里那些在法庭上激辩的律师。
武松搀着霍冬走到第五名身边,立刻过来两个穿女仆裙的女仆接过武松的接力棒,一左一右的架着霍冬。
“武松你们见过的,这个是冬瓜。冬瓜,他是遥控板,她是可乐,我的二位管家,她们三人是桃花三姐妹,他们三人,这个是薯片、小杰克和芥末,他们这群人是我的先遣队,专门从北鸡肝过来做前期工作。”
叫遥控板的男管家一板一眼的向霍冬点头致意,“欢迎来到鲜虾条国首都虾球城。”
女管家可乐也笑得温婉动人,“这里是教会路110号,我们在这个国家的大本营。”
这两人一做完开场介绍,不等霍冬说话,架着她的两个桃花姐妹就直接把霍冬带离了这个房间,她甚至都没来得及好好参观一下这房间的摆设和布置。
“老板,最新资料已经更新,可以随时调阅。”
“嗯。”
第五名点点头,解下自己的腰包扔给遥控板,“把里面的货物放到库房。”
“是,老板。”
遥控板把腰包挽在手上,领着第五名和武松离开这个房间,其他人跟在后面。
从古色古香的木质弯曲楼梯上去后,是豁然开朗的明亮走廊和用贵重物品装饰起来的大厅,原来刚才那个房间只是一个地下室。
第一卷 出发,奔向新世界 第8章 刚来就有事做了
霍冬被送到房间去休息,只在古典电影里看过的房间布置,厚实松软的大床,绣花的垂地床幔将外面的光全部挡住,明明当地的天色还没黑,霍冬却还是一觉睡到了第二天天亮。
可乐来她的房间看她,给她做了一个小小的身体检查,确定可以下床活动后才让她去梳洗打扮,然后带她下楼吃早饭。
饭厅里一张长条西餐桌,所有人都坐在桌前吃饭,都是当地的食物,不论好不好吃,必须得习惯。
饭桌上霍冬再次了解了一下桃花三姐妹这个名字的来历,她们并不是有血缘关系的姐妹,只是因为她们的外号都叫桃花,在她们聚集到一起之前,她们在不同的基地,没有重名的困扰,当第五名调人做先遣队时才发现居然有三个姑娘都叫桃花,于是干脆就根据年龄排序,组成了桃花三姐妹。
而另三个男人则没什么稀奇的,薯片是因为他可以一天下来只拿薯片当饭吃,小杰克说是来自于他非常崇拜的一个偶像,芥末也是喜欢芥末才得了这个外号,霍冬亲眼看他在自己的三明治里面挤上绿芥末后吃得很欢。
至于可乐和遥控板这两个外号是什么来历那俩人没说,而且那时候大家的早饭也吃得差不多了,也就没人再聊这个话题。
饭后,第五名去看资料,武松去街上走走收集情报,霍冬开始新一轮的入职培训,其他人该干什么干什么。
可乐带着霍冬把屋子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转了一个遍,告诉她房屋结构、房间格局、这条街的历史、两边的邻居。
教会街是条历史悠久的老街,至少可乐是这么说给霍冬听的,街名就来自于这里曾经是属于教会的土地,有一个全国最大的教堂,但毁于历史上的一次战火,只有街名留了下来,另外还有各种豪宅,这里是传统的名人区和富人区的中心区,随便哪个宅邸都可能是历史上什么名人故居,而他们住的教会街110号的豪宅是从一个破产商人手里买来的,带前后花园和门房。
豪宅大门口,两旁的大树上时不时的飘落下几片花瓣,这正是鲜花烂漫的仲春时节,霍冬看着街上往来的马车和街上行人的服饰,那一刻,她以为她穿越了时空,来到了19世纪的英国。
“我没穿越吧?”
“我刚来地时候。也曾经这么以为。”可乐牵着霍冬地手。带她回屋进行下一步地培训。
在一个有巨大落地窗可以看到后花园地房间里。长方形地茶几上已经放了一杯气味芳香地茶。在茶几另一端则放着一撂半尺厚地文件资料。
可乐带着霍冬来到这个房间。让她先喝掉那杯茶。再看资料。
霍冬端着茶杯。扫了一眼那堆资料最上面地那页纸。上面地文字不在她所知道地所有文字范围之内。看来就是这个国家所使用地文字了。
能在有生之年来到一个崭新地智慧星球对霍冬来说就已经是人生中最有冲击力地事了。再发生什么稀奇古怪地事也不能够撼动她地神经了。因此。她像喝水一样。把那杯茶一饮而尽。
茶是好茶。喝完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明明是热茶。可是咽喉处却略感清凉。而且这凉意还幽幽地直窜脑际。倒像是清咽润喉醒脑地一味药茶。
放下茶杯,霍冬去拿文件,还想着怎么没有老师来教她文字,可再看到资料上的内容时,终于惊诧的张大了嘴。
那原本是完全陌生的文字,在一杯茶下肚后,居然就变成了如同母语一样的东西,再没有一丝一毫的陌生感了。
那杯茶是好东西啊,要是拿回太阳系贩卖的话,所有人学习外语都不痛苦了。
“这些一定要记熟,走出去不能丢老板的脸,让别人说老板家的人都没有家教。”
“嗯,知道了。”
“那你先看,我下去做事,有什么事就来找我,看完这些东西我们再上其他的课程。”
“好的,你忙。”
可乐给霍冬带上房门,霍冬就坐在沙发上翻看着这些东西,这些都是鲜虾条国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政治、人文等等诸多方面的文献资料,尤其是政治和经济篇,甚至连这个国家现在的三个政党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让霍冬对这个国家的国内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鲜虾条国当然不叫这个名字,这个国家有自己的学名,但是发音过于绕口,还是鲜虾条好听些。首都虾球城也不叫虾球城,而是叫希林恩浦。以中国人的习惯,当然名字简单一点方便记忆,所以她也自动忽略首都的学名,而把虾球城这个名字记在了脑袋里。
君主立宪国家,国王是摆设,霍冬粗略浏览一遍,连国王名字都没记下来就翻到了后面的政党简介,三个政党的名字首先就让霍冬忍不住嘴角抽搐,洋葱党、丸子党和石头党,摆明了就是第五名的起名风格,这名字真亏他想得出来。
现在执政的是洋葱党,党主席为现任总理大臣,是一个锐意进取坚定不移的走改革路线的改革派;另两个是在野党,丸子党高层都是125斤以上的胖子,中立的保守派,怕改革后影响自己的利益,因此不愿改变现状;石头党则更进一步,大部分人都是极端保守派,也是好战派,经常和洋葱党对着干,洋葱党提什么改革议题他们都要反对,是上一届的执政党。
看到这,霍冬想起那个风力电站项目,琢磨着就算改革派的洋葱党上台,这工程也不一定能重新提起啊,只要两个在野党联手,执政党想做点什么事将会无比艰难。
老板干嘛要挑这么不好啃的骨头啃?
霍冬的记忆力是很好的,这些东西看了三天就差不多把该记的重点都记住了,也实在是材料程度不深,又不是搞学术研究,没必要看太深奥的东西,知道点常识走出去不会闹笑话也就够了。
看完资料,霍冬进行下一步最重要的培训,学习上层社会的通行社交礼仪。
这可就要了她的命了,每天从吃了早饭要一直练到晚饭后,走路的姿势和站立的姿势是重点中的重点,另外还有说话的敬语和用词,对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说话方式,要使用不同的敬语,尤其是现在国内炙手可热的几个大贵族,可乐甚至还要霍冬把他们的家庭情况都背下来,有朝一日总有用到的时候。
这个培训耗时最久,一遍一遍的反复练习,直到变成条件反射才算合格,霍冬练得那是腰酸背痛腿抽筋,但当她结束封闭训练回到人前时,大家的掌声给了她最好的安慰和奖励。
可乐给霍冬拿来了新衣服和一个陌生的护照,天知道护照的颁发国家是在这个星球的哪个角落,也鉴别不出这护照是真是假,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护照等于国籍,这是她在这个星球的身份文件,上面的入关时间在两个月前,是在他们真正来到这里还要前面的时间。
至于衣服则是深褐色的女仆裙,在这个国家,褐色是仆佣的颜色,就算是最穷的平民都不会穿褐色的衣服,他们通常穿浅麦黄色的衣服。花形胸针也一样,这其实是一个无线对讲机,在这么大的屋子里,有这么一个对讲机实在是工作生活的好帮手。
霍冬现在的身份是第五名的贴身女仆,有钱的男主人出门时身边跟个年轻女仆是现在上层社会的风尚,尤其是男人们聚会的时候,若是有青春靓丽的女仆随侍在旁的话,这实在是很养眼的风景。
类似于珍妮纺纱机一样的东西已经在这个国家出现,算是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钟表也已在中产阶级家庭中普及,便于携带做工精良的怀表是男士们用来炫耀身份的日常用品。
但他们没有富兰克林,因此若要让他们自己走进电力时代还不知道得多久,第五名就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介入了进来,没有基础科学不要紧,他用现成的科技直接把这个国家带进电力时代。
这个国家没有电,但是他们住的这房子却是有电的,这房子买下后就做了一番修整,房顶铺了太阳能板和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做的就像是屋顶装饰物一样,室内牵了电线,把屋顶上收集到的电能都储存在蓄电池里供应日常电器所需电力,自然,这些电器都要藏起来用,不能让外人看到,至于是怎么瞒着周围邻居做这么大一番装修的,霍冬就不得而知了。
“老板是想搞经济殖民吧?”霍冬坐在书房里,在电脑上给第五名整理当地的重要人物名单,他们有一长串的人要挨个打通关节。
“让他们都得上拉美病是我的终极目标。”第五名毫不隐瞒他的目的,商人嘛,无利不起早。
“但是这个国家的国情很复杂,党派斗争得厉害。”中学政治课本上就讲到的政治关系,霍冬很清楚党派斗争会给一个国家带来什么危害。
“我知道,现在就是我们的机会,大陆北边的海苔片国已经在试点风电灯塔,等他们尝到甜头之后就会大建电站,他们是这个星球上现在最富裕的国家,你说到时候,这根大虾条会怎么做呢?这两国家可是不同种族的呢。”第五名嘴角上扬,眯着眼睛笑得好像一只偷到了腥的猫,天知道他此刻又在算计什么。
“对哦,那个国家不用管吗?”
“不用,那里已经完成了布局,剩下的事其他人会去办,我们现在的目标重点是啃这块骨头。”
“搞定这个国家后,另两块大陆的四个发达国家肯定也坐不住,到时真的就是财源滚滚了。”
“对,就是这样。”
霍冬两眼放光,头一回觉得自己真的是有祖先庇佑,第五名这个几乎可以说是从天而降的老板实在是来得太对了,就像她母亲说的,等实习期结束,那些在一流公司坐办公室的同学得到的东西绝对没有她多。
实习实习,不亲自参与到一桩星球贸易中,从头到尾走一遍了解各个细节,又怎么称得上是实习呢,这种经验千金难求,祖坟一定冒青烟了,等什么时候有机会,一定要写信给母亲让她扫墓的时候多烧几柱香。
第五名看出霍冬情绪亢奋,淡淡一笑。
情绪亢奋的霍冬工作效率超高,整理出来的名单打印了四张纸,上面不但包括了必须得打交道的各个内阁大臣,还有他们的得力下属,同时还有这些男人的妻子、孩子和情人,甚至还包括岳父母,基本上只要是认为能说得上话的人都在这份名单上,形形色色,各种职业出身的人都有,严重考验社交能力。
“老板,我们是不是应该搞个舞会什么的,告诉他们社交圈又有新人了。”
“是应该搞,但不是现在,我们得先找点事做打响知名度。”
霍冬耐心的等着听第五名的下文。
第五名打开书房的通讯器找遥控板:“武松回来了吗?”
“刚回来。”
“让他到书房来。”
片刻之后,武松来到书房。
“最近有什么新消息?”
“交通大臣提了议案,想修一条从首都到南边国界的国道,与流经国家罗尼河互为补充。如果能通过的话,这是目前最大的工程,其他的就没有了。”武松把手里的一份报纸放在第五名的桌上。
霍冬立刻在脑海中搜索交通大臣的资料,嗯,一个猥琐的色老头。
“这个议案通过的机会大不大?”
“应该比较大,这条路一旦修成,得益的不光是经济方面,还有军事,石头党的那些好战顽固保守派们也对这条路充满期望。”
“好,冬瓜,拟个信给交通大臣,就说我们初来乍到,听闻有这么个议案,如果通过了,我们有兴趣捐一笔资金作为我们来到这个国家的见面礼。”
“我现在就写。”
商务文件的写作格式也是学过的,对霍冬来说不难,照着格式往里面套内容就是了,然后在外面再套上一件这个国家通行的文件格式的外衣,基本上一篇信函就差不多完成了。
下午时分遥控板亲自去送信,他们这支先遣队早在执政党更替前就来到这里做前期准备,到如今差不多在这里生活了将近一年,已经经营起了一个小小的人脉网,他能叫得出这条街上所有住户的名字,甚至还能攀谈几句,那些人多多少少对他那个从来没露过面的主人有些好奇,因此这封信一送必然会引起反应。
遥控板去了小半天,回来说信送到了交通大臣的四秘雷纳先生手里,那人也住在这条街,两人还算有点点头之交,他答应会把信送到交通大臣手上。
说是四秘其实并没有这个职位,这是第五名这帮人为图方便好记自己弄的。这个雷纳先生平时也就是处理一些文书信件,并不接触机密,做个送信人倒也蛮合适的。
第五名笑,这样就行了,既送到了信,也适当的引起了一些人的好奇。
只要有好奇,哪怕只有一点,那也足够了。
第一卷 出发,奔向新世界 第9章 传统出口品魅力无敌
每天清早,霍冬都要跟着可乐去市场上买菜,借以学习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了解街道布局,卫星地图看了无数遍也不如自己实地走上几遍来得印象深刻,而且也便于她收集这个城市的商业情报。
第五名是个大方的老板,教会街110号的豪宅里的所有员工都领两份工资,一份是正常的工资,还有一份就是在这个国家生活用的生活费,霍冬的各种培训结束之后她就从可乐手上领到了她那份生活费,2张5元面值的纸币和10元零钱,以这里的物价和收入水平来说,是绝对的高薪,要知道这里一般女仆的年薪都没有20元。
这里的货币带不走,所以可乐他们都是有钱就花,或者存上一定数额用来买些当地独特风格的金银饰品或者地方特产,日后带回家去也是个纪念。
和地球上的花花世界相比,这里的城市节奏简直慢得像乌龟,工作效率不高,霍冬觉得她现在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度假,整日悠闲的不知道干什么好,地球上她的家乡已经算是慢节奏城市了,可是跟这里一比,她家乡都可以媲美北京上海那样的城市节奏了。
交通大臣的回信在一礼拜后送到了教会街110号,没说什么内容,只说是想与第五名面谈,信的下方留下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不是在交通大臣的办公室,也不是在四秘的家里,而是在街上的一间茶馆里。
“你们猜,是谁来和我谈?”第五名抖抖手中的信纸,脸上表情似笑非笑。
“不管是谁,总不可能是交通大臣亲自来谈。”遥控板斜靠在门框上掏耳朵,他一本正经的大管家形象只在外人面前维持。
“也不会是心腹一秘,他和那老头子一个步调,我们对他们来说,还是需要防备的陌生人。”武松撒手撒脚的坐在沙发上放松身体。
“如果四秘知道信件内容的话,他应该也不会允许二秘三秘来抢他的功劳。”可乐出于人性的正常反应推测。
“那就应该是四秘来谈。”霍冬做最后总结。
第五名把信放回到桌上,一拍桌子,“还坐着干嘛,去拿礼物。”
可乐和霍冬坐着不动。遥控板和武松眼神交战了一番。遥控板败。转身出门。不多会儿工夫。抱来两个沉甸甸地瓷器盒子。
遥控板把怀里地东西放在大书桌上。打开盒盖。里面是两套西式四人套瓷器茶具。茶具地形质都一样。只是装饰花纹和颜色不同。一个画地花。一个画地鱼。
“很普通啊。批发市场一百多块钱就能买到。普通家庭地日用品。”霍冬曲起手指弹弹壶身。声音不是很清脆。“拿这个送礼。他们要是不识货怎么办?不是说这个世界只有陶器。连个瓷片都没烧出来过?不过他们玻璃制造倒挺发达。生活器皿都有玻璃制品。”
“地球上地古代欧洲。他们也没见过瓷器和绸缎。结果呢。这些都是古代中国地传统出口品。外汇金银地主要来源。”
“不识货不要紧。就直接告诉他们这是独一无二地艺术品。上层社会不管懂不懂艺术。附庸风雅是始终地风尚。”
嗯。一百多块钱就能买到地家用茶具。到了这里就变艺术品。这买卖做地。当真是一本万利。奸商啊。
“我们为什么不先开一家高档茶馆呢,等以后还可以兼卖咖啡,再引进一家手工巧克力店,吸引那些上流人士来消费,让他们在我们店里开聚会,我们也就顺便打入他们的社交圈了。”
霍冬敢出这主意,都是这几天逛街得来的信息,在上层人士经常出没的地方,没有一家咖啡馆和巧克力店,可乐也说这个国家没有咖啡和巧克力,也许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有可可树和咖啡树,或者也可能没有,毕竟这个星球不是地球。
“是个主意,正好这次一起办,让这个四秘再为我们多出点力,不能因为他帮我们送封信,就白得我们一套茶具吧。”第五名还真把这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茶具当昂贵的艺术品看待了。
老板发了话,下属自然分头准备,可乐和霍冬每天早上买菜后返程又多了一个任务——在合适的路段寻找合适的店面留作备用,遥控板去准备外国人开店需要办理的文件,武松则混迹在上流人士经常出没的地方打听那个道路工程议案的进展情况,第五名则稳坐钓鱼台当姜太公。
到了约会的那天,第五名带着武松和霍冬一起出门,遥控板做车夫,把他们三人提前送到目的地。
霍冬和武松一人抱一个盒子走在第五名身后,第五名在门口向服务生报出四秘的名字,服务生就把他们带到了一个隐蔽的雅座,那个四秘雷纳还没来。
霍冬和武松带着礼物坐了前面一个座,隔着高高的花架也看不到第五名的脸,但他们俩的位置却对着大门,必须得经过他们身边才能到第五名的位子上。
三人都各自点了一杯茶安静的坐着,服务生没有听到招呼也不会过来打扰,一时间这个安静的角落里就只有他们。
那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四秘没有让他们等太久,或许是职业习惯的因素,他也是提前过来,只是和第五名他们比起来,他仍然晚了一会儿。
在经过霍冬和武松身边的时候,他扫了他们一眼,然后就把注意力放在了第五名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