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亲生之子,她都那么疼爱,等以后,她有了自己的亲生孩子,她一定会待宝宝们特别好吧,一念至此,姜筠抛开刚才的怅然感伤,给逢春再夹一个包子,对她笑道:“瞧你瘦的,抱着都没几两重,再吃个肉包子,给我多长点肉。”
逢春听得差点喷包子:她吃成肥婆了,难看的又不是你!
第35章 逢春V
逢春原本穿着石榴红的薄袄,是姜筠强烈建议她穿的颜色,说是看着鲜亮明媚,他瞧着顺眼,女为悦己者容,逢春只好穿得花枝招展,然而,请个安用个饭的功夫,逢春就毫不留情脱掉了,望着逢春新换的浅紫色衣裳,姜筠捏捏逢春的小脸蛋,叹着气去书房念书了,与韩氏汇合时,瞅到韩氏落在身上的目光,逢春一脸柔弱的掰扯道:“有点冷,所以换了件厚衣裳。”其实,两件衣裳很薄厚相当,她只是不想太张扬。
妯娌俩一先一后上了马车,前往清平侯府。
关于清平侯府的人口组成,逢春也是做过功课的,除去今春刚挂掉的韩四爷,韩府现有三房子孙,两嫡一庶,韩雅是长房嫡长女,下头有两个兄弟,一正一庶,逢珍之夫韩越是二房嫡长子,下头有一弟一妹,均是正出,韩三老爷为庶出,十分年轻,比韩雅还小一岁。
到了清平侯府,韩家仆妇恭敬地将韩雅往里请,一脸恭维道:“大姑奶奶回来了。”瞧到旁边第二次来的逢春,态度也算随和,“亲家姑奶奶来的真巧,您娘家大伯母、母亲也刚到没多久。”
逢春微疑,随后温声应道:“那倒是巧了。”
那厢,韩雅却是轻轻蹙了秀眉,不会是韩越堂弟那边,又出什么幺蛾子了吧,没过多久,一个穿戴体面的媳妇迎了过来,福了福身子后,说道:“大姑奶奶,陶家两位夫人已去了越二爷院里,夫人也陪着呢。”这个媳妇口里的夫人,自指的是韩雅的母亲,侯府世子夫人裘氏。
韩雅点了点头,对逢春道:“既如此,弟妹,咱们直接去你姐姐那边吧。”
逢春对此没有意见,只凭着韩雅安排,在侯府后院步行一会儿,最后绕过一面石刻的影壁墙,进了逢珍在婆家住的院子,还没进到屋里,逢春已隐隐听到,屋里传来妇人的哭声,韩雅不由皱了皱眉,但已进了院子,自没有半道再撤走的道理。
妯娌俩一前一后进了屋里,除了卧病在榻的逢珍,曹氏、高氏、逢珍的婆婆刑氏,侯府世子夫人裘氏,以及韩雅的亲弟媳妇都在,服侍的丫鬟和媳妇们,都被撵在屋子外头,简略见过礼之后,只见高氏坐在榻边,搂着病骨憔悴的逢珍,想是刚刚哭过,高氏的眼角尚湿润着,神色间却盈满忿意:“…我闺女还没咽气呢,亲家太太就紧着去挑新儿媳妇,是不是也太过分了些。”
韩二夫人肯定不能承认这事,便道:“亲家这话可言重了,绝对没有的事。”顿了一顿,又轻轻冷哼道,“明知逢珍病着,需要静养,身边服侍的丫头还不省事,有事没事乱嚼舌根,什么有没有的事,都捕风捉影说给她听,这么没有规矩,合该全部捆起来狠狠打上一顿,叫她们都长点记性。”
高氏气得恨不得扇韩二夫人几耳光,她原本好端端的大女儿,如今却病入膏肓,已几乎到油尽灯枯的地步,强忍了心中怒气,高氏说道:“若真是误会一场,那倒罢了,要是确有其事,也太寒人的心了,我闺女自嫁来你家,哪怕没有功劳,总有些苦劳吧,她为了给姑爷留下骨血,拼着性命生了逸哥儿,却坏了自己的身子,现在,已经是熬一天算一天,亲家太太就让她安安生生过几天日子吧…”
伏在高氏怀里的逢珍,身形瘦弱,肤色惨白,眼眶也深深陷了下去,两行眼泪无声地淌在脸颊,高氏瞧得心酸难耐,忙拿手里的帕子给女儿擦眼泪。
高氏一片慈母心肠之话,却让韩二夫人听得火大,倏然站起身来:“亲家太太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逢珍病成这样,倒是我的过错了?是我不让她好好养病了?”说着,走到没怎么吭过声的曹氏旁边,说道,“那我可要请国公夫人给我评评理了。”
“自逢珍进了我家的门,我是打过她骂过她,还是短她吃喝穿戴了?”韩二夫人捏着手帕,嘴里的话跟豆子一样噼里啪啦地往外跳,“打她怀有身孕之后,我可有叫她过来服侍一天?我好吃好喝地供着她,是她自己胎位不正,这才导致了难产,这也要怨我头上么?”
长子娶的这个儿媳妇,她本不中意,但自家老爷强要同意,她也没有办法,逢珍本就不趁她的心意,还不好生服侍讨好她,反倒挑拨她们母子关系,韩二夫人大怒之下,自然要使出点婆婆的手段。
曹氏拉着气鼓鼓的韩二夫人坐下:“亲家太太别急,有话慢慢说。”
韩二夫人坐下之后,却是越说越来气:“逢珍生下逸哥儿后,身子大伤元气,我为叫她好好养着不劳累,便说先替她照养逸哥儿,等她身子养好了,再送回来给她养,可她呢,好像我这个亲祖母会害自个儿亲孙子似的,对越儿说什么见不着逸哥儿,她寝食难安,心神不宁,不能专心养病,非要把逸哥儿抱回来养。”
“这也就罢了,母子连心,她舍不得,我能理解,为着她的病,这一年多花了多少银子,我可有说过她什么。”韩二夫人目光扫过搂在一起的母女,扯着嘴角冷笑道,“别人家的儿媳妇,对婆婆是晨昏定省,端茶递水,到了我这里,没落到儿媳妇的一点服侍,还要被说我苛待儿媳妇。”
韩二夫人拔胸挺背,怒道:“亲家太太若是觉着我家伺候的不周到,不如接回去自己养吧。”
听着韩二夫人夹枪带棒的一番话,高氏直气得眼冒金星,双手打颤,再压不住心中怒意,也火了:“我闺女一直养不好身子,难道亲家太太就没一点错?我闺女本就病的厉害,你又隔三差五的往她这里塞通房送妾室,不是存心给她添堵是什么?”
韩二夫人一脸讥诮的冷哼道:“她不能服侍爷儿们,就得委屈着我儿子?真真好笑,富贵人家里头,哪个爷们没有几个妾室通房?谁让你女儿没投个好胎。”言外之意就是,没有公主命,就别犯公主病,末了,韩二夫人又怪笑道,“亲家太太素来贤惠,不舍得委屈自己老爷,难道就没教过自己女儿‘善妒’不对么?”
高氏气得几欲昏厥,韩大夫人见势不对,忙开口打圆场,再这么吵说下去,可真要彻底撕破脸了:“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罢。”韩大夫人自己老公尚病着,实在没心情在这里多待,便对韩二夫人刑氏道,“弟妹,逸哥儿还小,那边离不开你,你去瞧瞧他,叫逢珍也歇着吧。”
虽对儿媳妇不满意,但韩二夫人还是很疼爱亲孙子的,便散了些许恼火的气焰,很给长嫂面子的应了,韩大夫人又对曹氏等人道:“我这里还有事,就不陪着了,你们多劝着逢珍,叫她好生保养,别为闲言碎语生气伤身,待她好了,逸哥儿还要靠她教养呢。”
韩大夫人左右打点了一番,又挽留来客中午留饭,再叮嘱几句继续陪客的儿媳妇,这才和韩二夫人、女儿韩雅一道走了,送走婆母三人,韩雅的弟媳妇很善解人意地离开屋子,叫她们娘家人自己说话,自己则去了外头的偏厅喝茶。
“春丫头,你今日怎么来了?”待韩家女眷都出去之后,曹氏问逢春。
逢春默默当了半天背景,这会儿终于能开口说话:“大嫂今天回来探望她父亲,我想着,上回来侯府,没见着四姐,便跟着她一块来了。”
曹氏点点头,目光温和:“你有心了。”然后指着歪在高氏身上的病弱女子,道,“这就是你四姐,你自失忆之后,应该还没见过她吧。”
“见过四姐。”经曹氏引荐之后,逢春规矩的行礼问好,方才高氏和刑氏唇枪舌剑时,她已偷偷观察过逢珍,形容枯槁,面无光泽,身形瘦弱的几乎就剩下一把骨头,瞧她虚弱无力的样子,差不多已是奄奄一息的地步。
逢珍虽偎在母亲怀里,目光却紧紧盯在逢春身上,从她秀美朝气的脸庞,看到她淡雅贵气的装扮,眼睛中流露着不自知的艳羡和嫉妒,逢春见她一直瞪着自己,脸上不见半分善意,心中顿时又浮起那种厌恶的情绪,便再道:“四姐安心养病,多重保养,一定会好起来的。”
逢珍虚弱地喘了几口气,断断续续道:“真能借你…吉言就好了…”
上回去看望逢夏时,逢春好似有说不完的话,今天对着病魔缠身的逢珍,逢春说了两句话后,嘴里就蹦不出别的词了,屋里的气氛更为沉重起来,曹氏心里叹了口气,再对逢珍苦口婆心叮咛道:“珍丫头呀,你身体一直不好,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将自己养好,别总和那些妾室通房斗气,斗来斗去,伤的不都是你自己么?”
逢珍的眼泪又缓缓留下来,气喘吁吁地哭道:“我也想养…好自己,但我那不安好心的婆婆,一直捧着那些小贱人,任由她们…气我,她就是见不得我好,想叫我死…”
见逢珍又哭出了眼泪,高氏忙给女儿再擦脸,口内柔柔的哄道:“珍儿,别哭了,快别哭了,你可禁不得再伤心伤神了,你要是有个好歹,叫逸哥儿怎么办,好孩子,你一定要撑着。”
想到还不足两岁的儿子,逢珍更是伤心难过:“娘,我舍不得逸哥儿,我不想死…”
高氏忍着眼泪,哄道:“别胡说,你才几岁,什么死不死的,别说不吉利的话。”
母女俩正抱头痛哭,忽听外头响起丫鬟的传报声:“二爷回来了。”
第36章 逢春V
一只脚刚踏进院里,韩越就又听到那些熟悉的哭声,自妻子难产静养之后,这出戏码隔三差五就要来一回,守在院中的丫鬟一通报完,屋里的哭声顿时压小了些,韩越绷着脸进去,穿过圆形落地罩,绕过多宝阁,进到屋子里头,只见妻子半躺在榻上,伏在岳母怀里哭,榻边不远处坐着岳家大伯母,以及站着嫁入嘉宁长公主府的妻妹。
韩越先向曹氏和高氏见礼,逢春再向韩越见礼,礼罢,韩越瞅着病榻上的逢珍,问道:“今儿可吃过药了?”
高氏将逢珍扶躺回枕上,又拿绢帕摁着自己的眼窝,哀声道:“她心里堵着闷气,怎么可能静心吃药,吃下去多少,就又吐出来多少…我说,姑爷啊,珍儿到底是你的枕边人,为了生下逸哥儿,才折腾到这幅模样,你就让她静静养几天病吧。”
韩越心中有些无语,对着长辈,又不能不敬,只能道:“小婿一直让她养着病,什么事也都不让她操心…”还想叫他再怎样啊,难道让他辞了差事,天天在家守着婆娘不成。
高氏直言挑明道:“你待珍儿好心,我知道,但你收的那些房里人,跋扈的跋扈,嘴酸的嘴酸,时不时就跑来珍儿这里扰她,你是这院里的正牌主子,就不能管一管她们?”
管理妾室通房仆妇丫鬟,本就是主母的事情,若后院有什么事,都叫他出面去管,他还娶什么正房奶奶?韩越再次说道:“逢珍病着,不好理事,这院子里的事情,现在不是逢珍身边的妈妈在管么?有什么事,叫她们裁夺着处置就是,该训的训,该罚的罚,我又没偏帮过哪个。”韩越自认,他一点也没宠妾灭妻。
高氏接着再道:“那些挑头来闹珍儿的,后头都有着靠山,谁敢打罚她们?”
这是变相说他母亲呢,韩越面上一硬,淡淡问道:“那岳母想如何,叫我把她们全部发卖了不成?”
高氏巴不得女婿把那些小妖精全卖了,但是,她心里这么想,嘴上肯定不能这么说:“娘没有这个意思,娘是说,叫她们都安分点儿,别…”高氏后头的话,逢春没有听清楚,因为曹氏已经拉她离了屋子。
韩雅的弟媳妇虽然在偏厅喝茶,但叫丫鬟一直盯着,若有什么事,也好及时通知她,得知曹氏和逢春离了屋子,忙从偏厅里走了出来,对二人面带歉意道:“我公爹正巧也病了,大姑姐又特意回来,母亲实在分|身乏术,这才离了这边。”
曹氏和善的笑笑:“谁家还没有点急事,无妨。”
韩雅的弟媳妇正要说‘天儿冷,请到屋里喝杯热茶吧’,却见韩二夫人身边的一个妈妈过来,态度恭敬且和气:“二太太派奴婢过来,说国公夫人要是出来,就赶紧请到太太屋里去,可巧夫人就出来了。”
曹氏嘱咐丫头到里头说一声,然后带着逢春离了逢珍居住的小院。
“春丫头,你去看你大姐姐了?”逢春跟着曹氏去韩二夫人刑氏的院里时,忽听曹氏问道。
逢春规矩地走着淑女步,应道:“嗯,前些天去过一回,大伯母怎么知道?”跟她去过赵家的人,应该没谁有闲功夫跑陶家打小报告吧。
“噢,我前两天出府,恰巧路过赵家附近,便折道去瞧了一下。”曹氏目带怜惜,微微叹气,低声和逢春说话,“这才知道,逢夏怀相不妥,对了,你荐过去的那位乔太医,的确医术精湛,你姐姐吃了他开的方子,已渐渐止了红,把她喜的不行,我回去与你祖母说了,你祖母直夸你是个好孩子呢。”
逢春羞涩的笑笑:“大家同为姐妹,互相照应是应该的。”
曹氏拉过逢春的手,握在掌心轻轻拍着道:“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呢。”曹氏心明眼亮,像乔太医那种级别的御用太医,肯定是逢春去求了姜夫人,“这事儿,我们既已知道了,你以后就别再插手了,你在婆家也不容易,多顾着自己些。”似逢春这种高嫁的姑娘,能同时讨到婆婆和夫婿喜欢,十分不容易,她要做的事情,是赶紧生个嫡子,让自己在婆家立的更稳些。
逢春应道:“嗯,我听大伯母的话。”
曹氏拉着逢春一边走,一边细细瞧她,印象中那个安静内向的小姑娘,似一朵绽放开了的柔嫩花苞,纵然穿着素雅,装扮低调,依旧掩不住一身的清艳丽姿,但凡有点怜香惜玉之心的男人,只怕都会喜欢她,也不怪姜家二爷宠着她了,宠到逢春连去探望姐姐,都是自个儿亲来接送。
到韩二夫人那里时,她正在逗孙子韩逸玩儿,满脸都是慈祥悦色,见曹氏和逢春到了,捉着活蹦乱跳的逸哥儿作揖唤人,逢春上回来时,特意给韩逸带有礼物,是一只翡翠雕琢而成的小兔子,这回依旧没空手,拎了一串红绳拴着的小金猴。
“又叫你破费了。”韩二夫人先对逢春说道,再捉着韩逸哄道,“逸哥儿,还不谢谢你五姨母。”
韩逸得了金光闪闪的小猴儿,白皙粉嫩的小圆脸上,满是欣喜之色,在刑氏的笑哄下,奶声奶气的说道:“爹爹我泥母。”韩逸尚不足两岁,吐字发声并不清晰,除了最后常说的‘母’字,其余四个字一律是类似的谐音。
“哟,这小子真像他爹,跟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曹氏瞧着许久未见的韩逸,笑着说道。
刑氏抱着宝贝大孙子,笑得眉花眼笑:“可不是,瞧着他,就跟瞧着越儿小时候一样。”说着,又将孙子交给乳母丫鬟,叫她们领着到隔壁去玩,且一再嘱咐要仔细看着,不许摔了碰了,慈爱喜欢之情溢于言表,等一众丫鬟婆子出去了,韩二夫人对着曹氏幽幽叹气道,“刚才在越儿院里有些失礼了,国公夫人别见怪。”
曹氏吹着热茶,没有答话。
逢春更不会接话。
韩二夫人也不以为意,只继续说道:“国公夫人也是有儿媳妇的人,可将心比心替我想一想,你家的儿媳妇上能孝敬婆婆,下能抚育幼儿,你忙不过来的时候,还能替你分担些家务,更别提照顾体贴自己的夫婿,我这边呢,逢珍什么都做不了不说,还得越儿反过来照顾她,可越儿也是谋有差事的,天天在外边劳累,回到家总不能没人照料吧,我这才拨了几个丫头过去,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拨过去的几个丫头,我也都吩咐过,若有谁服侍过越儿,事后一律要喝避子汤,就这,逢珍还又哭又闹,我这哪是娶了个儿媳妇,简直是抬进来一尊活菩萨。”
曹氏轻轻叹气,说道:“逢珍病着,难免心绪不好,亲家太太也稍体谅她一下。”到底是陶家姑娘,她总得有个偏帮,说实话,要是她摊上一个病怏怏的儿媳妇,她也少不了抑郁,当然,也少不了宽慰一下刑氏,“便是不看在咱们亲戚的面上,好歹看在逸哥儿的面上吧,他还这么小,若是没了亲娘疼着,以后多可怜呐。”
韩二夫人接着道:“都是当过娘的,谁会放心把亲生的骨肉,交给后娘养活,这道理我当然明白,所以,不管逢珍看病抓药,要花多少银两,我哪回没舍得了,可她就是心思太重,不专心养病,老和那些丫头们闹气,恨不得越儿只守着她一个,这气性,这醋劲儿,也是…国公夫人,您说说,要是您的儿媳妇也这样,您心里怎么想,您气不气。”
曹氏无语片刻,便转移了话题:“我和逢春过来前,瞧见四姑爷回来了。”
韩二夫人扯起嘴角道:“逢珍每和越儿哭闹一回,她身边的丫鬟哪次不回娘家,把她的好母亲搬过来,这一年多来,越儿早习惯了,丈母娘来了,他能不回来露个脸?怕是忙完差事,就紧着跑回来了,连我这个亲娘都没来瞧呢。”
曹氏又默语片刻,继续转移话题,和韩二夫人聊些别的家常,再不提及关于逢珍和韩越的话题,逢春继续当哑巴,两位长辈说说笑笑一会儿后,只听丫鬟在外头喊道:“二爷来了。”
逢春默默无语地继续准备起身,辈分小真吃亏啊,过了片刻,只见帘子一挑,韩越抱着逸哥儿走了进来,韩逸手里还抓着逢春送的一串小金猴,嘴里咿咿呀呀的说着话,韩二夫人笑道:“我才叫这小猴儿去玩,你又把他带过来。”
韩逸甩着手里的小金猴,也跟着大喊:“小胡,小胡…”一脸憨态可掬的模样,逗得韩二夫人和曹氏齐齐发笑,韩越也忍不住拍一下韩逸的屁股,笑骂道,“真是个傻小子,连个小猴都不会说。”挨了父亲一记小巴掌,韩逸不哭反笑,扑到韩越脖子上,口齿清晰的喊:“爹,爹…”
韩越抱着儿子坐下,韩逸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顺着韩越的大腿,就溜了下来,他走路并不稳定,一摇一晃的像只笨拙的小鸭子,先溜去自个儿祖母跟前,嘻嘻的傻乐一会儿,又绕到曹氏腿边,摸她裙摆上的花纹,然后又拐到逢春身边,掰她的手指玩。
逢春见韩逸似喜欢她的蓝宝戒指,便抬手要褪下来,韩二夫人见状,忙拦道:“小孩子什么都不懂,瞎闹着玩的,你别当真…”说着,示意乳母将韩逸哄离逢春,又朝逢春顽笑道,“倘若这小淘气摸什么,你就给什么,那你这一身的行头,只怕都得交代在这儿了,你上回送了一只翡翠玉兔,这回又给逸哥儿一串小金猴,已是很疼逸哥儿了,下回再来,万不可再破费了。”
韩越瞧了逢春一眼,很快收回目光,只捉着重回腿上的韩逸,问道:“五姨母送了逸哥儿小兔和小猴,有没有谢谢五姨母?”
韩逸说出来的谢谢,仍旧是:“爹爹…”闹过些许笑料之后,韩越再将儿子交给乳母带着玩,韩二夫人笑的有些嗓干,喝了口茶润过嗓子,问儿子,“去瞧过你丈夫娘了吧。”
韩越不欲多言,只道:“瞧过了。”
韩二夫人又瞧向曹氏,说道:“国公夫人,不是我想在背后说亲家太太,她心疼女儿,我理解,我也不是不欢迎她来,但她隔三差五就往这儿跑,知道的,说她是想念生病的女儿,不知道的,只怕该说我家多苛待逢珍,叫她这个亲娘如此放心不下。”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后半辈子是要在夫家渡过的,不仅要和婆婆妯娌搞好关系,且要和娘家保持应有的距离,太和娘家亲近了,夫家自然会有意见,对于刑氏的话,曹氏能说什么,只能道:“她也是爱女心切。”
已快到午饭的时间,韩大夫人裘氏派了丫鬟来请,叫刑氏、曹氏、逢春过去一同用饭,高氏那边也有人去通传,一张雕着富贵如意图案的大圆桌旁,曹氏、高氏、裘氏、刑氏、韩雅、逢春、韩雅的弟媳妇依序而坐,大户人家吃饭,讲究一个食不言,但如今有外客在座,自不可能主客一起哑巴。
韩雅、逢春以及韩雅的弟媳妇是小辈,她们鲜少主动开口,给长辈们加菜劝饭才是正经事,高氏神色哀戚,眼眶通红,基本没啥食欲,逢春看着高氏没食欲的脸,自然更没有食欲,甚至还有些倒胃口,简而言之,就是和高氏待在一起,会让她生出膈应厌恶的情绪。
韩雅应承过姜夫人,会在外头照应逢春,见逢春吃了半天饭,碗里的米都没落下去多少,不由问她:“可是饭菜不合口味?”
逢春忙道:“没有没有。”脑中灵光一转,逢春立即有了一个顶好的借口,神色郁郁道,“看四姐病的厉害,我心里有点难受。”
和高氏才吵过一架,此时和她同桌用饭,刑氏也食欲不佳,听了逢春的话,便道:“你倒关心她,以前她好着的时候,侯府里凡有喜事宴饮,几乎不曾见过你来,环姑娘、兰姑娘都来过几次,那个瑶姑娘来的最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