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伙计指了一下刘克庄,向那中年男人道:“掌柜,就是这位公子找你。”
那中年男人走上前来,向刘克庄笑道:“这位公子,听说咱家的冬裘,你似乎不大满意。不知你想要什么样的,甭管多么稀有,只要你开尊口,我吴此仁一定给你弄来!”
宋慈认得来人,正是当年锦绣客舍的吴伙计,十多年过去了,其人身形容貌竟无多大变化,只是胡子长了不少。
“你就是吴此仁?”刘克庄打量了吴此仁几眼,忽然身子一让,朝身后的宋慈抬手道,“宋大人前来查案,要问你一些事情,你可要据实以答。”
“宋大人?”吴此仁眉头稍皱,两道精明的目光在宋慈身上打转,见宋慈如此年轻,实在不像是什么官员。
刘克庄一脸神气,道:“前不久连破太学岳祠案和西湖沉尸案的宋提刑宋大人,难道你没听说过吗?”
吴此仁顿时态度一变,笑道:“听说过,当然听说过。外面人人都说,太学出了位宋提刑,年纪轻轻,却是青天在世,我可是久仰大名了啊!”忽然咦了一声,“不知是何等案子,竟能劳动宋大人大驾,查到我这里来?”
宋慈开口了:“十五年前,你可在锦绣客舍做过大伙计?”
“十五年前?容我想想。”吴此仁掰了掰手指头,缓缓摇头道,“我是在锦绣客舍做过大伙计,至于是不是十五年前,我这可记不大清了。”
“你做大伙计期间,锦绣客舍曾发生过一起举子杀妻案,你可还记得?”
“举子杀妻案?”吴此仁挤了挤眉头,“实在太过久远,当真不大记得起来。”
“当时锦绣客舍的住客当中,是不是有一个右手缺失了末尾二指的人?”
吴此仁无奈地笑了:“我说宋大人,当年的事我实在不记得,你又何必……”
“那偷盗的事,你总记得吧?”宋慈打断了吴此仁的话。
吴此仁一愣:“什……什么偷盗的事?”
“你在锦绣客舍做大伙计期间,客舍里曾发生过多起偷盗案。”
吴此仁面露难色,道:“大人,我都说了好几遍,锦绣客舍的事,我是真记不清了,你这么翻来倒去地问我,我也还是记不起来啊。”
“你自己做下的偷盗案,怎么会记不起来?”宋慈语气一变,“锦绣客舍的掌柜祝学海,当年何等看重你,你不好好做你的大伙计,却去行那主守自盗之事。”
“我主守自盗?”吴此仁连连摆手,“这可从没有过啊!”
一旁的刘克庄听得一怔,他也觉得吴此仁有问题,但不清楚宋慈为何一见吴此仁,便如此断定对方是当年的偷盗元凶。
“当年锦绣客舍的偷盗案,全都发生在一楼的客房,窃贼趁住客外出时,从窗户翻入房中行窃,事后归咎于住客疏忽大意,出门时没将窗户关严。”宋慈道,“可是住客明明没有疏忽,明明是将窗户关严了的,窗扣也是扣上了的。若是窃贼从外强行开窗,窗扣必然损坏,但事后窗扣完好无损,那窗户只可能是从里面打开的。房门被钥匙锁住,钥匙都交由你这个大伙计保管,除了你之外,还有谁能进房开窗?”
“宋大人,人人都说你是堪比青天的好官,你可不能随口污蔑人啊!”吴此仁为自己辩白道,“我那时是锦绣客舍的大伙计,住客外出之时,钥匙是交给我保管的,可客舍里的大小事情都等着我去管,一会儿有伙计来问我各种杂事,一会儿又有住客来找我要钥匙,时不时还有新客人来投宿,我忙都忙不过来,哪有工夫溜进房去翻箱倒柜,行那偷鸡摸狗之事?”
“你不是时隔久远,记不起来了吗?”刘克庄忽然呛了吴此仁一句,“怎么这会儿你又记得清清楚楚了?”
“我……”吴此仁被呛得无言以对,忽见那伙计正一脸惊诧地在旁看着,没来由地冲那伙计道,“看什么看?折银解库的邹员外要了一件冬裘,昨天就该送去的,还不赶紧送去!”
那伙计咽了咽口水,忙拿起一件冬裘,出门送货去了。刘克庄朝那伙计多瞧了一眼,只因那伙计所拿的冬裘,正是他昨天问过价的一件,他还记得价钱是三十六贯。
“你根本用不着翻箱倒柜,只需进入客房拨开窗扣,再锁好房门离开即可。你只这么一进一出,然后有同伙在外接应,趁机翻窗潜入房中,将值钱的东西偷个一干二净。”宋慈直视着吴此仁,“你身为大伙计,每天负责迎送客人,可以轻而易举地物色目标。看准哪个客人有钱,你便安排住在一楼的客房,一旦住客有事外出,你便纠集同伙,趁机行窃,事后再进房检查,指出窗户没有关严,把错归于住客自己,你倒是次次都能逃脱罪责。”
吴此仁争辩道:“当年那些偷盗案,明明都是错在住客,是他们自己没关好窗户,才让外贼有机可乘。宋大人,你不能平白无故冤枉我啊!”
“我岂会平白无故冤枉你?只因我便是那个扣好窗扣,关严了窗户的住客。”宋慈说出这话时,不禁回想起去百戏棚观看幻术的那一晚,禹秋兰叫他出发时,他正搭着凳子趴在窗边,看着巷子里偶尔经过的车马和行人。他一听可以出发了,高兴得不得了,但没有忘记将窗户拉拢,也没有忘记将窗扣扣上。然而观看幻术归来,行香子房却进了贼,窗户开了一道缝,吴此仁入房查看了一圈,说是禹秋兰外出时没有关严窗户。当时禹秋兰还看过宋慈一眼,只因窗户是宋慈关上的。宋慈记得自己明明关严了窗户,觉得很委屈,事后向禹秋兰说了此事,禹秋兰摸摸他的脑袋,说相信他关好了窗户。时隔多年,母亲的温言软语犹在耳畔,使得他始终忘不了这件事。他长大之后,每每想起此事,都很确信自己当时关严了窗户,但行香子房仍然失窃,而且窗户被打开了,窗扣又没有损坏,那只可能是有人从房内开窗。他由此怀疑上了保管房门钥匙的吴此仁,这才让刘克庄去打听吴此仁的下落。昨天他从刘克庄那里得知,吴此仁在锦绣客舍做大伙计期间,客舍被偷盗了很多次,吴此仁一离开,偷盗便跟着绝了迹,他由此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想。
吴此仁惊讶地盯着宋慈,见宋慈至多二十出头,十多年前只怕还是个孩童。他尽力去回想当年遭遇过偷盗并且带着小孩的住客,忽然想到了那起举子杀妻案中的举子。他不记得那举子的名字了,但还记得那举子姓宋。他一下子明白过来,脱口道:“你是那……”
话刚出口,便立即止住,吴此仁心下暗想:难怪你一见面就问十五年前的举子杀妻案,原来你是那举子的儿子。好啊,如今你做了提刑官,这是拿我问罪来了。
吴此仁虽然欲言又止,但宋慈从其反应可以看出,吴此仁已经知道他是谁。
宋慈问道:“当年你的同伙,那个翻窗入户的窃贼是谁?”
“宋大人,你这可问住我了。”吴此仁两手一摊,语气也不再如先前那般客气,“我当年做大伙计时,谈不上干得有多好,但也算是尽心尽力。这种偷盗自家住客的事,我根本就没有干过,更没有什么同伙……”
吴此仁话音未落,后堂忽然传来一个声音道:“吴二哥,一大早闹什么呢?吵得人睡觉也不安生……”伴随着说话声,一个獐头鼠目的瘦子一脸不耐烦地从后堂走了出来。突然见到宋慈、刘克庄和辛铁柱,那瘦子话音一顿,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宋慈认得这声音,更认得来人面目,竟是之前杨茁失踪案中,诬陷辛铁柱拦轿掳人的窃贼吴大六。吴大六自从出了提刑司大狱,十多天来不知去向,想不到竟会在这里遇到。
吴此仁眉头一皱,朝吴大六暗使眼色,示意他赶紧回后堂去。
吴大六曾被宋慈抓起来关入牢狱,也曾在辛铁柱手里吃过不少苦头,一见是这二人,转身便想走。
辛铁柱忽然箭步上前,一把抓住吴大六的肩膀。他面带凶色,两道刀子般的目光瞪在吴大六身上,喝道:“是你!”
吴大六只不过被辛铁柱用手抓住,却如被铁钳死死夹住了一般,连连叫痛的同时,不断拍打辛铁柱的手,试图迫使辛铁柱放手,却只换来辛铁柱越来越重的力道,肩膀疼痛加剧。
吴此仁上前阻止道:“有话好好说,你怎能平白无故动手打……哎哟哟!”
辛铁柱可不是多费唇舌之人,另一只手倏地探出,一把拿住了吴此仁的手臂。吴此仁的手臂也如被铁钳夹住了一般,痛得直叫唤,整个身子都歪斜了过来。
“这位辛兄,那可是武学中拳脚第一、刀剑第一、弓马第一的大壮士,落在他手里,滋味可不大好受。”刘克庄笑道,“宋大人问话,你既然不肯老实回答,那只好由辛兄来问上一问了。”
“老实……我一定老实。”吴此仁忙道,“哎哟,壮士快快松手,快快松手!”
“辛兄,既然他这么说了,不如你暂且饶他一回。”
辛铁柱听刘克庄这么说,当即松开了吴此仁,对吴大六这个曾陷害他入狱的窃贼,却是将其双臂反剪过来,令其动弹不得。
宋慈看了一眼吴大六,对吴此仁道:“他叫你吴二哥,又是同姓,这么说你二人是本家兄弟?”
“我与大六不是兄弟,只是同乡,打小认识。”吴此仁揉搓着手臂道,“我在自家排行老二,大六比我小两岁,打小便叫我吴二哥。宋大人,我这说的都是实话,可不敢诓你。”
“既然不是兄弟,那他怎么住在你这里?”
“我与大六同在临安,偶尔碰个头,一起喝点小酒,聊些故旧。”吴此仁向吴大六看去,“他昨天就是来看看我,夜里喝多了酒,便在我这里睡下了。是吧,大六?”
吴大六连连点头,道:“姓辛的,你轻点!要断了,要断了……”他的胳膊被辛铁柱反剪着,能感觉辛铁柱的劲力越来越大,胳膊好似快被折断一般。
宋慈正要继续问话,裘皮铺外忽然走进来了一人,搓了搓有些冻僵的手,抬起一张有些青肿、像是挨过打的麻子脸,张口便道:“吴……”看得铺中情形,不禁一愣。
“哟,这不是贾宝官吗?”吴此仁忙道,“你怎么亲自来了?你要的冬裘,我早已备好,还说明天得了空,便给你送去柜坊呢!”又转头向宋慈道,“宋大人,客人来了,我得带他去取一下冬裘,还请你稍等一下。贾宝官,快这边请。”说着领着来人,快步去了后堂。
刘克庄一眼便瞧出了异样,只因客人上门拿货,拿的是冬裘这样的轻便之物,又不是需要搬搬抬抬的重物,掌柜通常都会让客人在铺面上等候,哪里会让客人跟着进入后堂?他以为吴此仁是想找借口开溜,正打算上前阻拦,宋慈却冲他微一摇头,任由吴此仁去了。
吴此仁一入后堂,径直将来人领进自己的卧室,关起门来,压低声音道:“我说贾老弟,叫你在家看着那老不死的,别让那老不死的报官,你少说看上个三五天吧。这才半天不到,你怎么就跑来我这里了?”
来人是正月十四那晚,与吴大六勾肩搭背醉行街边,还尾随韩絮去过锦绣客舍的贾福。他嘴巴向外一努,道:“外面那宋大人是什么来头?莫非昨晚的事已经露……”
“露什么露?他是来查其他案子的。”吴此仁道,“亏得我反应快,把你叫成宝官,说你是来拿冬裘的,不然事情就坏了。”
“昨晚得手的金银,可是说好了的,我拿七成。”贾福把手一伸。
吴此仁道:“不是说了去解库换钱之后,再分给你吗?你怎的这般心急?”
“那些金银本该全归我,我分了三成给你们,你们该知足了。”贾福摊开手掌,“快些拿来,我自去解库换钱。”
“行行行。”吴此仁有些气恼,从床下拖出一个罐子来,里面装了不少金银珠玉。他从中挑拣了一大堆,取一件冬裘包裹起来,道:“你亲眼瞧见了的,我可是说到做到,这里面包的金银珠玉,怕是不止七成。这下你满意了吧?”
贾福一把接过冬裘,拍了两下,听得里面各种金银珠玉哗啦乱响,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道:“这就对了,走了!”话一说完,转身就走。
贾福背过身去的一瞬间,吴此仁的脸上掠过了一丝阴狠之色。他旋即恢复了笑容,随着贾福走出后堂,又当着宋慈等人的面,笑呵呵地将贾福送出了裘皮铺,这才回到宋慈的身边,道:“宋大人,你问话就行,我都老实回答,你就让这位壮士先放了大六吧。”
宋慈没理会吴此仁,而是在刘克庄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刘克庄点点头,快步离开了裘皮铺。
刘克庄走后,宋慈看向吴大六,并未让辛铁柱放人,而是问道:“吴大六,你来临安多久了?”
吴大六想起当日在提刑司大狱里的遭遇,哼了一声,似乎不打算理会宋慈的问话。
辛铁柱猛地一用力,喝道:“说!”
吴大六痛得龇牙咧嘴,这才开口道:“有十多年了。”
答完话后,辛铁柱的力道才稍微一松。
“十多年是多少年?”
宋慈的问话一出口,辛铁柱立刻又加大力道。吴大六忙道:“姓辛的,你轻点!我又没说不答……我是淳熙十六年到的临安,算起来有十六七年了。”
吴此仁的念头转得极快,想起方才宋慈问过他同伙是谁,道:“宋大人,你该不是怀疑大六是当年偷盗客舍的窃贼吧?”
吴大六本身就是个窃贼,宋慈正是有此怀疑,才会问吴大六来临安的时间。他对吴此仁的话不予理会,道:“吴大六,十五年前锦绣客舍的行香子房曾发生过一起举子杀妻案,你还记得吧?当年你入房行窃,曾躲入衣橱之中,目睹了凶手行凶,是也不是?”
此话一出,吴大六和吴此仁都面露惊色,连平素少有惊讶之色的辛铁柱,也是如此。
“什么行窃?什么行凶?我……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吴大六说出这话后,能感觉到辛铁柱的力道骤然加重,但他仍不改口,“姓辛的,你便是拧断我胳膊,我也是不知道!”
“宋大人,这些根本就没有的事,你要大六怎么承认?”吴此仁有些恼怒了,“你这般所为,岂不是用刑逼供,栽赃陷害?我敬你是所谓的青天好官,才一直对你客气,别以为我是怕了你。你再这样,休怪我告到官府去!”
宋慈看着吴此仁和吴大六,心中翻涌起一股恨意。当年禹秋兰死后,衣橱里少了一双宋巩的鞋子,其他东西则被翻得很乱,似乎凶手有意将衣橱翻了个底朝天。祁驼子曾怀疑凶手是为了寻找某样东西,之前行香子房遭遇行窃,或许也是凶手所为,也是为了寻找这样东西。但祁驼子还曾提及了一处不起眼的细节——衣橱里的衣物上有一些灰土。禹秋兰一向爱干净,住进行香子房的头一天,将衣橱里擦拭一新后,才把干净的衣物鞋袜叠整齐后放入其中,短短几天时间,里面根本不可能出现灰土。他由此想到了另一种情形,衣橱不但被人翻找过,而且有人曾进入过衣橱,因为鞋子踩踏了衣物,衣物上才会出现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