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宠文古言推荐上一章:我真的不是你们的陛下
- 甜宠文古言推荐下一章:笼中燕 玉阶遥 白糖三两
“时间不早了,等绘竹馆收拾完,妹妹还要向皇后娘娘复命,便不跟姐姐闲谈了,等改日得闲,再请姐姐去绘竹馆小坐。”朱少使客客气气笑着说完这番话后,刚转过头去便换了副神色,淡淡道:“走。”
待人走远了,翠梅才堪堪出了声:“您得势前,姬小主一向在您面前自视甚高,从来都只把您当附庸,如今竟也反过来,让她看您的脸色讨生活,真是痛快!”
朱少使牵唇笑起来,坐在步辇上的模样闲适自得,悠悠道:“这便是有恩宠的日子——你瞧她从前多风光,仗着自己是新妃中第一个得宠的,从不将本主真正放在眼里。时过境迁,如今还不是得巴巴地求着本主提携于她。”
末了,才仿佛对自己说话一般,冷冷吐字道:“痴人说梦。”
翠梅笑笑,福身说着:“小主说的是,您的福气更在后头呢,区区一个姬小主又算得了什么?”
说罢,她又想起了什么般,压低了声音:“小主,今日下午云良使身边的宫女来回话,说云良使的伤药用完了,还想请您再送一些,您可要……”
朱少使觑她一眼,神色讥讽:“太医署的伤药只能让她伤势痊愈,本主的药却能叫她不留疤,宫中女人哪个不爱美?她既愿意要,那便给她。左右这东西的坏处本主也挑明了说过,她既心甘情愿,便叫她好好记着本主给她的恩情。”
安稳的日子过得总是格外快,半个月很快便过去,转眼入了秋。
长安的暑气褪去,晨起和夜间的风都染上丝丝缕缕的凉意,这才叫人真真切切的体会到秋节已至。
这半个月里,伴驾最多的人便是宓贤妃和朱少使,而朱少使也成功凭借腹中的皇嗣讨了陛下欢心,尚未生产便破格晋到了宝林位。
即将到中秋家宴,太后侄女要在当晚入宫的事也在后宫中渐渐传开,不少人想一睹这位得了太后懿旨奉命入宫的陛下表妹是何模样。
更多的却是在好奇,她究竟会以什么位份入宫。
中秋宴当晚。
披香殿。
鱼滢和鱼霭侍奉着苏皎皎梳妆,凌霄则和凌云一同商议着为她挑选首饰。
中秋家宴是盛事,后宫嫔妃凡是选侍以上都会到场,又有其余皇室,无数双眼睛盯着,一丝仪态都不能乱。
何况回宫后这么久,苏皎皎一直不曾再见过陛下,她虽知道陛下是因宓贤妃小产一事未曾回神,心中也难免有丝不确定。
今夜所有人都会将自己最出众的一面展露出来,以期被陛下注意到,幸运的话能因此得到垂怜。
苏皎皎自然不能什么都不作为。
鱼霭捧着一套水绿色的宫裙过来说着:“小主,不如今日还穿这个颜色的衣裳如何?”
苏皎皎低眸瞧了眼,摇摇头:“不好。”
陛下与她初见时,她穿的就是这个颜色的衣服,后来端午时用纸鸢复宠,也是利用了当日陛下对她的惊鸿一瞥。
这一招虽好用,用得频繁了却容易起到反效果。
何况今夜宫外的那位新妃便会入宫,陛下就算注意到她,也十有八九会选择新人。
如此以来就失了穿这个颜色的意义,只会平白浪费掉机会。
苏皎皎容貌绝色是不假,可再美的容颜看久了也会觉得不过如此,不如新鲜感来的叫人稀罕。
她今晚只需叫陛下瞧上一眼,留下一抹痕迹在心中即可,无须强出风头。
在各色锦缎中选择了半晌,苏皎皎点上其中一件杏粉绣鸢尾花的诃子裙,外面罩一件淡紫色绣花大袖衫,配轻纱披帛,愈发显得她腰肢细软,眉眼盈水如雾。
她涂上陛下御赐的芙蓉脂,唇瓣丰盈,于宫灯下泛着莹润的光泽,煞是好看。
凌云为她将发髻梳得精巧,插上淡粉绢花,如此下来,连凌霄看着苏皎皎都赞叹了句:“小主生得貌美,便是不盛装打扮也足够光彩夺目了。”
苏皎皎弯唇笑起来:“都是你们的功劳。”
她施施然起身,带着凌霄和鱼滢两个人出了门,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里。
留守披香殿的鱼霭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张了张嘴,喃喃失落道:“小主有了凌霄后总是带着她,去哪儿都没有我的份儿了……”
凌云听得一怔,以指抵唇,示意她莫要乱说话:“你说什么呢?小主自是信任咱们才叫咱们留守,你瞧殿中做粗活的那些,可还有比我们更舒服的?”
鱼霭无心与她争论,仍是有些闷闷不乐地低头回了内殿:“我知小主是信任我们,可同样是信任,却也是分了层次的,你不如凌霄,我不如鱼滢。”
她说完这话便闷着头进了内殿,独留下凌云若有所思地看向鱼霭走的方向,情不自禁皱了眉。
自从小主去了避暑山庄以后,她便觉得鱼霭这丫头似乎变得和从前不大一样了,但是又似乎只是寻常小丫头吃味,算不得什么大事。
凌云细细想了想,并没发觉什么异常,只好将这想法抛之脑后,命人好生值守不得有误,这才跟着进了内殿。
越是临近两仪殿,四角点燃的宫灯就越多,一路白玉阶走过来,满满当当的初秋新菊,开得华灿流芳。
分明是圆月高悬的夜晚,两仪殿周边却亮如白昼,灯火通明,与殿选时截然不同的模样,端得是金碧辉煌,耀眼夺目。
苏皎皎入宫三年,却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隆重的家宴。
她挺直脊梁,素手提裙从台阶上一步步走去,微微仰头,望得见漫天星辰。
家宴内,皇后和宓贤妃都已到场,余下妃嫔也大多各自落座,彼此请安闲谈,一幅和睦共处热闹喜庆的模样。
皇后右下方的宓贤妃见到苏皎皎缓步过来,只冷冷看她一眼,却终究没说什么。
她虽不喜苏皎皎背着她魅惑陛下承宠,却也清楚自己小产与苏皎皎无关,真正用计巴不得她好的人,是王淑妃那个贱人。
宫中局势已然大变,苏皎皎再如何也是她手下的人,她得宠,总要比旁人得宠要有用些。
小产以后,宓贤妃对陛下的恩宠看淡了许多,也终于肯面对陛下从不可能只属于她一人的事实。
如今再见到苏皎皎,她以前千百介怀的,现在看来也和后宫中那些女人无甚分别,都是为了陛下的恩宠罢了。
苏皎皎柔弱地敛眸,不敢与皇后和宓贤妃直视,只规矩地向人行了礼,落座在了姝嫔的右侧。
她刚坐好,便见姝嫔微微俯身过来,低声说着:“我瞧宓贤妃对你虽冷淡,却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厌恶,兴许她也知道,最终想害她的人是王淑妃,不是你。”
苏皎皎假意喝茶,实则轻声说着:“陛下当众处罚王淑妃,宫中人人都认定了她的罪名,宓贤妃醒后自然也会知道。从前宫里是王淑妃风头劲,如今却是宓贤妃稳压一头,你且瞧着,有了这样的深仇大恨,宫中又要进新人,往后她们还有得要斗。”
姝嫔深感同意,却担忧隔墙有耳,淡淡坐直了些,不再和苏皎皎说话。
不出很久,阖宫家宴的人渐渐到齐,偌大的两仪殿内坐得满满当当,一眼望去美人如云。
门前传来高声唱礼:“陛下驾到——!”
诸人纷纷起身恭候圣驾,就见陛下神色淡淡迈步进来,朗声开口:“中秋家宴,无须多礼。”
他纵目环视四周,一眼就看到了落座在下方的苏皎皎。她与陛下隔空对视,但只一瞬,陛下便不动声色地挪了目光,转向了皇室中人那处,随意问了句:“玄王今日未到?”
皇后在一侧温声开了口:“陛下,玄王身子不适告假了,今日不能陪陛下小酌,倒是遗憾。”
沈淮淡嗯了声,说着:“他一贯随心所欲惯了,若真身子不适,不来也罢。”
他举起金杯,清冷发沉的嗓音回响在殿内:“今日阖宫家宴,朕与你们共赴中秋。大家不必拘泥,只当是寻常人家团圆即可。”
话音落,蔡山瞧着陛下神色,掸了下手中拂尘。
殿内伶人适时奏起宫乐,舞姬从两侧入场,随乐起舞,中秋宴席才算正式开场。
皇后举起桌案上的酒杯,温柔笑道:“陛下,臣妾敬您一杯。”
今日家宴,沈淮自然会给皇后面子,蔡山将酒杯斟满奉上,他方淡声说着:“皇后操持后宫辛苦,朕心甚慰。”
得到陛下夸奖,皇后唇边的笑意也更深了些,优雅地将酒杯放下,转而看向了场中的舞乐。
不多时,大公主沈岚英和大皇子沈南舟被乳娘抱过来向沈淮请安,恭贺中秋,沈淮眼中才带上丝笑意,率先接过大公主,说着:“岚英倒是沉了,皇后照顾的精心。”
他抱着大公主看向跟前站着六神无主的大皇子,不禁想起他的生母王淑妃,心中有些不悦。
但稚子无辜,孩子毕竟是一张白纸,他无论如何也不该同孩子计较母妃的过失,便将大公主放下,也抱了抱沈南舟,放轻声音哄了句:“舟儿乖,跟着温娘娘可要听话。”
沈南舟却突然闹起来,稚嫩的声音大哭大喊着:“啊不要……啊父皇……呜哇!”
沈淮微不可查地皱了眉,将他放在地上:“让温贵嫔将孩子带回去。”
见大皇子惹了陛下不悦,皇后眼中闪过一丝满意,随即才缓下声音说着:“将大皇子带回去好生照料,温贵嫔不曾抚养过孩子,若有任何不妥,便先送到凤仪宫去,本宫亲自照看。”
皇后这话想的周全,沈淮自然也没什么不满,嗯了一声便由得人去了,转而看向场内歌舞,却有些心不在焉。
观察到陛下神色,皇后适时开了口:“陛下,算算时间,清妩马上也要入宫了,臣妾提前将人安排在了永安宫主殿,您瞧如何?若是您怕委屈了她,臣妾再叫内侍省更换。”
沈淮敲了敲扶手,垂眸说着:“永安宫离太后的永寿宫最近,又新修葺过,让她住不算委屈,皇后有心了。”
皇后展颜一笑,温声道:“清妩入宫后若住得惯,那臣妾也就放心了。”
身为皇后,她十分清楚这位马上要入宫的人在陛下心中是什么分量。
算起来,她甚至比皇后自己认识陛下的时间还要早,在陛下还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微末皇子时便相熟的情分,自然不是宫中其他人可以比拟的。
一曲歌舞毕后,两仪殿门前再度传来高声唱礼的声音:“开国候嫡次女许清妩——携太后懿旨——叩见陛下——”
第36章 毓贵嫔
“表哥,清妩有话要对你说。”
听到声音, 殿内所有人皆情不自禁往殿门那处看去,想要一观这位惹人忌惮的太后侄女是何等的丽色。
宫门开启,走在最前的女子穿着一袭绯色宫裙, 愈发衬得她肤色白皙,云鬓娇容, 顾盼生姿,是个难得的美人。
便是在这样美人如云的中秋宴里, 她也是数一数二的出挑。
难怪宫中主位们提起她都讳莫如深。
苏皎皎打量了一番,自如地收回神色, 转而看向了正前方的陛下。
他看着许清妩逐渐走近,脸上虽带着笑, 却称不上惊喜。甚至深究下去, 根本没有一丝看到心悦之人的喜悦,而是带些她看不分明的复杂神色。
苏皎皎倒生了些好奇,她和陛下究竟是什么关系。
姝嫔扫过去一眼,见苏皎皎有些出神, 以为是她感觉到了些许危机, 低声说着:“长得是不错,但我觉得没你好看。”
苏皎皎微怔, 不禁低眉浅笑:“姝嫔姐姐惯会哄我开心的。”
她本就生的清冷柔媚, 不可方物,再加之她今日打扮的清丽不落俗, 在灯下展颜一笑, 甚美。
这一幕, 恰好被沈淮纳入眼底。
在沈淮眼中, 苏皎皎素来恭谨乖顺, 在人前柔弱怕生, 人后亦是惹人娇怜。
偏生这会儿众人都因许清妩而神色各异的时候,她却似乎毫不在意般露出这样的笑容,叫沈淮莫名的有些不高兴。
但他又说不清这不悦从何而来。
眼下许清妩已经走到了跟前,朝陛下和皇后行大礼,他才漫不经心地掀眸看过去,说着:“免礼。”
蔡山亲自下去从许清妩手中接过太后懿旨,双手承上,奉至沈淮跟前。
这懿旨是一早就定好的,沈淮自己也知道,如今不过是走个过场,将许清妩送入宫里罢了。
他点点头,嗓音清淡:“蔡山,宣旨。”
随即,蔡山捧出一册明黄圣旨,于殿前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开国候嫡次女许清妩,淑慎性成,柔嘉维则,承太后恩泽,特礼聘入宫,着册封为从三品贵嫔,赐封号为“毓”,钦此——!”
殿下,许清妩微不可查地蹙了眉。
虽心有疑惑,但此时人多眼杂,许清妩自不可能当众询问表哥为何只给她一个从三品的位份,仍然十分妥帖地行了大礼,接过圣旨,鹂音曼曼:“臣妾谢陛下隆恩。”
形式走完,宴内才逐渐热闹起来。皇后笑着开了口:“雨荷,还不带毓贵嫔入座。”
她眉眼温和:“你便坐在温贵嫔左侧。”
毓贵嫔点点头,先是看向了坐在正中的陛下一眼,这才挺直脊背,落座在了宴席上。
宓贤妃冷冷看着坐在下方的毓贵嫔和一侧温柔贤惠的皇后,牵唇讥笑。
当初陛下刚被先帝指给太后抚养时还未被立为太子时,太后便为了稳固这段脆弱的母子情分,亲自给他挑选了如今的皇后做皇子妃。
如今,又早早从自己的母族里将刚及笄的侄女礼聘入宫,生怕陛下会记不得惠及太后的母族开国候府。
就算入了宫又如何?
孩童时稚嫩的情分,陛下是如何看待的,而今又能记得几分?
皇后如此热心的拉拢毓贵嫔,为她处处打点,也不知毓贵嫔领不领她的情。
宓贤妃举起一杯酒仰头喝下,美眸冷然。
不论是谁,都别想挡在她的前头。
场内歌舞环绕,沈淮同诸位喝酒闲谈,气氛倒也算融洽。
不多时,两仪殿的宫娥端着各例佳肴从两侧一水儿地上来给诸人布菜,桌案摆的满满当当,饕餮仙宴一般。
一轮敬酒后,几杯薄酒下肚,连不怎么爱喝酒的苏皎皎都有些脸颊发红。
她眸色发亮,遥遥隔着距离盯着陛下看了会儿,但陛下一直同身侧的王爷说话,也不曾向她看过来,便有些失落地收回了目光,低头乖乖捧着一杯茶,出了神。
沈淮饮下一杯温酒,余光恰好看到苏皎皎从他身上挪开转而低落的眉眼。
她似乎是喝了酒,白皙的肤色带了些粉,从双颊到耳根,粉红的一片。也不同人说话,也不抬头,就极乖巧地捧着瓷杯坐在那,不知想着什么。
模样可怜又可爱,像被主人忽视的猫。
喝醉了?
沈淮沉吟片刻,似随口一提般,淡声吩咐了句:“去给怜贵仪送醒酒茶。”
一侧听到声音的皇后微微一怔,随即温柔的笑着:“陛下心疼怜贵仪,当真是她的福分。”
“幸好如今宓贤妃身子大好了,怜贵仪在避暑山庄时祈福那一个月也算将功抵罪,如今才能再得陛下怜惜。”
话音甫落,一侧的宓贤妃却生了恼。
“皇后娘娘舌灿莲花,什么好听话都被您说去了,竟这般会慷他人之慨。”宓贤妃的声音自一侧凉凉传来,只见她眼里带霜,怒道:“不知道的,还当小产时险些丢了命是皇后,而非是我。”
宓贤妃心中郁结,冲着皇后说话的时候也毫不留情。
她特意加重了最后的“我”字,冷冷看向怔住的皇后,愈发觉得这中秋家宴可笑至极,干脆起身说着:“陛下,诗槐身子不适,先回宫歇息了。”
她将这话一撂,只向陛下行了礼,旁若无人地带人离了两仪殿。
皇后当众被宓贤妃使脸色,一时脸色发青。
但陛下就在身侧,且并未责难于宓贤妃,她只得忍了又忍,主动向沈淮说着:“臣妾不曾想过贤妃妹妹仍这般在意,倒是臣妾的不是了。”
沈淮神色淡淡地喝下一杯酒:“贤妃失子不久,心中悲痛,难免会情绪急躁些,皇后素来宽宏,也不必跟她计较了。”
他毕竟宠了宓贤妃这么几年,她又一向把他的话都记在心里。何况第一个孩子没了,任谁都会悲痛万分,她本就骄纵,再多些小性子也无伤大雅。
宴席中,御前的宫女将醒酒汤悄悄送到苏皎皎案上时,周边好几个妃嫔都眼尖地瞧见了。
她怔怔抬头,小声问:“陛下赏我的?”
姝嫔看她似乎是喝多了,生怕她酒后失言,急忙开口道:“你放下即可,怜贵仪怕是喝多了酒,本主替她谢恩便是。”
那送汤的宫女诶了声,将汤端起放在苏皎皎面前,这才屈膝离去。
苏皎皎拿银匙尝了一口,明明是入了药口感不佳的醒酒汤,她也喝出了滋味般,弯眸笑道:“我没喝醉。”
姝嫔狐疑地看着她,觉得苏皎皎这会儿不大正常,但又觉得以她的心智,总不可能在这样的场所喝醉,狐疑道:“真的?”
苏皎皎轻轻应声,敛下眸说:“陛下看着我呢。”
这句话一出,姝嫔登时僵了半边身子,怔了一瞬,才状若自然地举箸去夹菜。
果然,如苏皎皎这样精明的女人又怎么可能会在家宴上喝多,恐怕醉酒是假,引了陛下的怜爱才是真。
当真是连她都防不胜防的手腕。
不远处的萧才人见陛下独独赏赐苏皎皎醒酒汤,心中更加觉得忿忿不平,刚想再喝一杯酒来消愁,又不禁想起自己如今恩宠平庸,贤妃表姐也不多同她来往,愤然扬声道:“喝了酒的岂止她一个,怎么偏生就她会这幅做派!”
殿内如今歌舞喧哗,萧才人的声音虽大,却只有周遭几桌听得到,并不惹眼,因此听到声音看过去的人也只寥寥几个。
萧才人跋扈,仗着自己的家世和宓贤妃的关系在后宫中趾高气扬,人缘并不好。
她虽有心挑起大家对苏皎皎的不满,却没有人应和她,白白落了个愚不可及的印象。
见无人附和,萧才人也觉得面上无光,下意识便喊了在座中她唯一还算看得上的钟美人,说着:“钟美人,难道你不觉得?”
钟美人性子清冷,和萧才人一向不是一路人,此时贸然被提起,她也只是优雅地抿了口清茶,淡淡道:“怜贵仪位份比你我都高,你如此目无尊卑,莫要拉我下水。”
萧才人当众被人抹了面子,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愤然道:“你这般明哲保身帮着她说话,可不见她将不将你放在眼里!”
钟美人性子安静,且本就不喜萧才人为人,如今萧才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揪着一点小事不放,更是叫她心中不满。
这还是她头一次,中秋佳节不在家中度过。
身为钟氏嫡女,钟美人在家中一向受尽宠爱,众星捧月,如今到了宫中见不得父母双亲便罢了,好好的中秋还要被萧才人这样的人拉上,心情更是不佳。
她将手中杯盏搁下,淡淡偏头看向萧才人:“萧才人,若你再不住口,我就去禀明皇后娘娘,你目无尊卑,以下犯上。今日陛下也在,娘娘定会当众惩处你。”
“你!”萧才人一听这话便有些坐不住了,差点起身要和钟美人理论。幸而萧才人身边的宫女及时劝诫,将她稳住,这才没有闹出更大的乱子来。
相隔几桌的位置,苏皎皎懒倦地支着头看向钟美人和萧才人的方向,笑着对姝嫔说:“钟美人平时看着清冷,今日倒是还有些意思。”
”兔子急了也要咬人的,何况钟美人出身世家,自是从小就有些傲气在身上。”姝嫔顺着她目光看过去,轻声说:“这个萧才人如此不安分,又是个容易惹事的,迟早要出问题。”
中秋宴会进行的如火如荼,热闹非凡。
与此同时,后宫内冷僻一角,却安静得如同荒蛮之地。
夜间秋风瑟瑟,一阵风吹过卷起庭院内的落叶,安静得只听得到沙沙声,宫殿破旧荒凉,四处都生了蛛网爬虫,阴暗的室内一股子霉味儿。
因着中秋,冷宫值守的侍卫也都得了天家的赏赐,轮着放风喝点小酒,正是值守较为松懈的时候。
“我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宫女雪苓,奉皇后娘娘的命,前来给江庶人送些中秋吃食。”一个穿着黑衣斗篷的宫女提着食盒宫灯走到宫门前,出示了皇后的令牌。
值守的两个侍卫看了眼,这才露了恭谨的笑,说着:“皇后娘娘为人纯善宽宏,连冷宫弃妃都还惦记着,真是她的福分。”
雪苓客气一笑,不可置否,转头从食盒里取出一壶酒来,放进其中一人怀里:“入了秋冷,两位大哥也暖暖身子吧,我进去后即刻就出来。”
“既然是皇后娘娘有命,那姑娘便进去吧,左右快些出来便是。”侍卫很爽快地将门打开,让出了一个身位。
雪苓低头屈膝,提裙进了冷宫内。
冷宫无灯,入眼是大片的黑暗,雪苓提着宫灯轻步走在地上,不知踩到什么东西,仿佛有老鼠尖叫着飞速跑过,在这夜间格外显得阴森可怖。
“江庶人?”雪苓试探着喊,举起宫灯找到了门的方向,以斗篷掩口,推门进去。
腥臭呛冷的空气骤然扑面而来,雪苓的脸色隐隐有些发白,她奉命前来寻江庶人,只想赶紧将话带到然后离开这个阴森可怖的鬼地方,谁知竟然怎么都找不到人。
但雪苓清楚,以她如今是不可能还有地方可以去的了,定是藏在哪个角落,生怕自己是要她命的人。
雪苓干脆不走了,将食盒放在地上,轻声说:“江庶人,这中秋佳节,你独自一人在冷宫也怪可怜的。娘娘心思善,特意叫我从宫中取了些好酒好菜来带给你,你可要好好珍惜。”
“冷宫里的馊饭馊菜你想必也是吃惯了的,若是这些好东西你无福消受,那我可就拿走倒掉了。”
“放心,这里面没毒。”
见得不到回应,雪苓便作势要打开食盒。
谁知刚弯腰准备动作,从一侧飞快窜出来一个蓬头垢面的瘦小身影,飞速将食盒掠到怀里,抱着盘子就开始撕咬里面的蜜炖肘子。
雪苓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将宫灯举到她脸边,确认了此时这个仪态全无,如饿狼一般啃食的女人就是曾经的江才人,这才缓下声音,说着:“滋味可还不错?”
江庶人不知多久没有吃饱饭了,抱着食盒吃的飞快,大块大块地往嘴里塞,她双手的指甲已经长得很长,此时被油浸的又腻又脏,实在叫人倒胃口。
得不到回应,雪苓也不打算再废话了,轻声说着:“江庶人,我今日来,除了给你送些吃食,也实在是因为我家娘娘觉得你可怜。”
“你原本也算是陛下府上的老人了,非但不得宠,还被怜贵仪压了一头,如今又被送进了冷宫,实在是叫人于心不忍。”
提起怜贵仪,江庶人往嘴里塞饭的动作停了停。
雪苓见有效,便继续游说着:“正巧,我家娘娘如今也对其恨之入骨,巴不得她死呢。若是江庶人也不甘心被她坑害到这种境地,不如听娘娘的话,也好报你血海深仇。”
“若江庶人愿意,娘娘自是愿意每天好酒好菜地送过来,必不叫你的日子再过得这么凄惨……”
江庶人怔了半晌,才艰难地咽下嘴里的饭,嗓音如同干裂一般,嘶哑难听:“我自然想要那个贱人死。”
“可我身在冷宫,又能做什么?”
见人被说动,雪苓轻轻笑了笑:“那得看江庶人有没有决心了。”
“什么意思。”江庶人的头猛地抬起来,在黑夜中死死盯着雪苓,想要看出她黑色斗篷下的真实身份:“你想做什么!”
“娘娘说了,若是江庶人狠得下心,那你的父母双族,娘娘都可替你照拂一二,在事成之前,也会日日着人送上好饭菜,叫您轻松愉快的,走到那天。”雪苓的嗓音很轻,在这冷风萧瑟的秋日里形似鬼魅,有着蛊惑人心的力量:“其实你应该好好想想,凡此重罪,就算是不死,活着也会影响族人……何况陛下绝不可能开恩放你出冷宫,你在冷宫苟活,那胜得过大大方方地死呢,死前也享受了,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