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运却突然道:“儿子见到外公了,就是在福宁殿里,还见到好几次了。皇祖父说要外祖父当我的师傅呢。”
“真的吗?”瑶娘欣喜。
承运点头:“是真的。”
“你外祖父学问是极好的,也是朝中大儒,你一定要好好学呀。”
皇上亲自抚养承运,又为他挑选先生,是不是可以说承运离被封太孙也不远了。她是皇太子的妻子,是未来的国母,但未来成太后又是另一个说法了,若是承运成太孙,那么说明无论如何,她就是太后了。
她的事情向来不瞒着承运,瑶娘也把碰到黄如霜的娘说自己坏话,被迫赔礼道歉的事情说了,承运一听就火了。
“父王怎么如此心慈手软?这样冒犯您的人,应该仗责才对。”
瑶娘笑道:“当时我们是去微服游玩的,就没有闹大,况且闹大了,对我也并非好事。”无论如何,有高玄策替她出头,她就已经很好了。
不像有的男人,听到别人只喜欢他,即便人家贬损自己的妻子,男人们都觉得自己有魅力。
承运还是生气:“那怎么姑姑还让黄家的丫头给表妹做伴读呢?以前她欺负您的事情,姑姑又不是不知晓。”
“大概是世人都怜贫惜弱吧,看着你过的好了,别人过的差了。她就更同情弱者。”瑶娘也很感慨。
她也不能左右真阳公主,甚至因为真阳公主是洪皇后的女儿,她还不能得罪。
毕竟现在她上头还有婆婆,高玄策再护着自己,但后院的事情也没办法插手。
“母妃,等儿子日后出息了,必定不会让母妃受苦。”承运突然道。
他虽然现在在建章帝那里养着,但平素和瑶娘感情很深,几乎是瑶娘从小养大的,人又早慧,对宫中的事情和情势也了解颇深。
这个孩子还是和前世一样,很有孝心,只是不宣之于口。
瑶娘笑道:“多谢我的儿子,只是你还小,现在母妃都应付的过来,所以你就好生跟着师傅们读书习武就好了。”
承运口头答应的很好,但他天潢贵胄之人,怎么可能看着骂自己母妃的人的女儿还大喇喇在宫中出现。
只不过瑶娘似乎了解儿子的心情,径直道:“这些小事情不必纠结,将来等你父皇登基,我们就不必看任何人的脸色了。”
承运点头,瑶娘也松了一口气。
什么黄如霜真阳公主,这些都掀不起什么浪花来,最重要的是儿子能不能当太孙,这就很重要了。


第124章
孩子们的变化都很大,女孩子们更是长高了不少,瑶娘也让人送了礼物给婉婉,宫中诸妃也是一一送去,更不用提洪皇后那里了。
洪皇后嗔怪:“你又得了多少,竟然全部分了。”
“若非回来时途经汉中那边,也买不到这些,到时候反而失礼。”瑶娘也跟洪皇后提及她途经得地方。
即便昨日风尘仆仆的回来,儿媳妇依旧这么早来请安,还是很把她这个婆婆放在心上,也不表功,就是在这里陪她说话,态度还是很好的。
婉婉和黄如霜也来谢过瑶娘,瑶娘笑道:“你们两个好生读书就是,何必这般客气。”
她很少摆架子,因为这和穷人乍富故作姿态一样,丑态百出,还不如正常对待,反正旁人又不是不知道你是太子妃。
中午,她还留下伺候婆婆用膳,等她做午课了,瑶娘才回去。
然后,她就是无休止的睡觉,不知怎么瞌睡特别多,沾着枕头就睡,甚至睡到起不来了,全身酥软。
但睡觉起来,皮肤倒是真的变好了许多,这是意外收获了。
可下午诊平安脉才发现自己居然有了身孕,瑶娘大吃一惊,又想了想,脸有点热,好像有一次太猛了,那个什么昂贵的羊囊破了,所以她们就没有用,就那么一次,倒是怀上了。
这下连请安都不用了,洪皇后也亲自过来探望,瑶娘还有点不好意思,显然暴露了自己去探病,结果和高玄策鸾凤颠倒起来。
洪皇后倒是无所谓,年轻人嘛,不这么干柴烈火的,反而她怀疑儿子有问题了。
“你就好生在宫里养着,要吃什么喝什么只管同我说。”洪皇后喜笑颜开,还特地请皇帝为东宫设一个小厨房。
真阳公主听说了,也是很快进宫探望,她掰着手指道:“你呀,已经生了三个儿子了,现下再生一个女儿,保管最好。”
瑶娘听了也忍不住点头:“我也想呢,但是到底生什么我也没办法,这都是上天注定好的。但是若是个小姑娘,太子肯定会很高兴。”
说完,她又忍不住抚了抚肚子。
也不知道前线高玄策怎么样了?
真阳公主羡慕道:“真好。”
只是回去时很落寞,她到底膝下只有婉婉一个,驸马又在前线,怎么可能不心酸。
翠英劝道:“公主只羡慕太子妃能生,但是她身上病痛也不少,奴婢听闻她生了三王子后,每次来月事十天才结束,淋漓不止,之前生了二王子后还崩尿。如今您身子骨比之前好上许多,何必和她比。”
这么一想也是,真阳也听说瑶娘照顾她家老三劳心劳力,一点小事情都睡不着,平日看着身子不错,其实妇人病也颇多。
“我知晓了,你们都劝我保重身子,我自己也省得,但是看到人家三哥儿子,又怀了一个,我也是难免会想自己若是能生一个倒也罢了,总能给婉婉一个依靠才是啊。”真阳公主心中始终遗憾。
翠英不好说,公主自己生不出,若是另外让妾侍服侍也不是不可以。
但天底下的女子,谁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
罗家人进宫探望瑶娘,郁氏也是这么说的,东宫太子身边除了瑶娘就无人了。
“您对太子好,太子也没有辜负您。您长途跋涉回来,一定要好生调养。”郁氏慈爱道。
瑶娘点头:“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的。皇后娘娘那里也是送了许多补品过来,小厨房也有了,现在要吃什么也方便。今日你们也留在我这里,看看我这小厨房的菜做的如何。”
先前只是建了茶水房,现下建了小厨房,也能留家人在这里用饭。
范氏则问道:“妹妹远赴千里回来,都说你是巾帼不让须眉,”
瑶娘笑着摆手,不以为意。
东宫多了个小佛龛,高玄策信道,瑶娘则是因为宫中更信佛,所以置办了一个小佛堂,摆着佛龛,就是常常忘记上香。
“你们替我进去点两炷香,不知怎么,我这个人的忘性越来越大。”瑶娘打了个哈欠,有点苦恼。
“有身子的人都是这样的。”郁氏倒是很能理解。
在旁看着郁氏这般宠溺太子妃,也暗自羡慕,无论如何有亲娘的孩子才真的有人疼,如果她娘还在世,肯定也是和郁氏一样。
瑶娘一拍脑袋:“是了,我听说圣上有意让父亲教导承运?这下就好了。”
“别说是太子妃您,就是我们也高兴。”郁氏当然知晓丈夫有多高兴,只是还没有明旨不好声张,而太子妃这么说,应该就是十有八九都是真的了。
罗家上下都是一喜,瑶娘又问题范氏和汪氏如何,这俩人都说家中一切都好,汪氏是小儿媳妇,略微活泼些,提起刚出生的儿子有说不完的话。
众人含笑听着,又说训哥儿醒了,他这几日逐渐和瑶娘熟悉起来,却越发依恋了,连着这半个月都是和瑶娘一起睡的。
乳母抱着他出来,歉意道:“主子,咱们三爷就是要您。”
“好啦,过来吧,训哥儿。看谁来了,是外祖母和舅母还有表嫂们都在。”瑶娘笑着对训哥儿道。
这孩子走过来稳稳当当的,听瑶娘介绍一一喊人,罗家女眷们也是都欣喜万分,再看到人家随意就把手里的幻方弄成一样的点数,又引起大家惊呼。
瑶娘就道:“还别说,您别看他年纪小,可是力气很大的,但凡机关器具,他都能拆开还能拼上。现在迷上幻方了,就是我跟着他也学了好些。”
王颂心想五姨其实和寻常妇人也差不多,相夫教子都一样,并未有什么特别之处。
又听白英进来道:“翰林院侍读学士兼詹事府少詹事……”
“原来是储端的夫人,你替我开库房送两根上好的长白山老参过去,就说这些不值当什么,让她们以老人家身子为重。”瑶娘吩咐。
白英匆匆出去,瑶娘继续和她们品鉴美食,闲话家常。
范氏倒是问了一句:“可是徐学士?”
“正是他,他家夫人听说突然害了急病,正好我这里有老参,就送过去了。是了,我送去家里的土产你们收到没有,虽然不值当什么,好歹也是心意。”瑶娘说起来似随手给的那种,甚至并不居功。
可这才是王颂惊讶的地方,一般臣子哪里敢和太子走的亲近,虽然是要东西,那也说明人家对她们是当自己人看,否则,何必欠下这样的大人情。
仔细想起来细思极恐,无形之中,连詹事府的头头都拉拢了。
詹事府的詹事很有可能就是未来太子继位后的阁辅人选,拉拢这些人的目标是很长远的。
用完饭,瑶娘又赏了不少御膳房的点心回去,还特别指明一样道:“这是爹爹爱吃的银耳樱桃糕,我特地让御膳房做的。再有这种橘香绿豆糕是我自个儿做的,还让爹爹不要嫌弃。”
郁氏笑道:“老爷不知道多欢喜呢,怎么会嫌弃呢,太子妃娘娘,我们就先告辞了,您要保重身体。”
瑶娘颔首。
带着专门给罗至正的点心,罗至正嘴上说什么“难为她想着我,我哪里缺这一口吃的了。”
可私下特地拿出来显摆,连万年不在跟前伺候的秦姨娘都知道了,嘴上还嘟囔的对回来看她的时雨道:“你也天天回来看你爹,什么吃穿不进献来,现在好了,只记得那一位。”
时雨忍不住摇头:“爹爹何尝又对我不好了,否则,怎么你女婿这么年轻就已经成了侍讲学士了,也在詹事府任职。”
不是你有学问就行的,翰林院每三年都有状元榜眼探花和不少的庶吉士,可真的能熬出头的有几个,甚至是一辈子修书的人大有人在,自己的丈夫能够在十年间平步青云,没有罗家帮忙可能吗?
还有她自己,因为屡次得到姐姐的恩赏进宫,江家人也不敢来为难自己。
“算了,这么多年我也习惯了,也怪我,没能让你投个好胎,若是托生到太太肚子里又不同了。”秦姨娘感慨。
时雨摇头:“您又来。”
秦姨娘不免提起罗敬渊,“你哥哥又自请外放,我说他老这么在外跑也不是一回事儿啊。好好的京官当当难道不成吗?”
这又是暗示时雨替她哥哥说话,时雨也是没办法,她不禁道:“哥哥不是现在和施明宇施大人走的很近,兴许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施明宇?”秦姨娘皱眉。
时雨没察觉出秦姨娘的不对,还点头,只听秦姨娘道:“这个畜生,当年我在施家做童养媳,施明宇风光后就抛弃我了……”
时雨大惊。
此事也由郁氏传到瑶娘耳朵里,瑶娘忍不住道:“我就说这人啊,总要别人宽容,总觉得自己对人家做了错事不认错,还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轮到她了,她就这么生气。”
郁氏摊手:“是啊,当年黄姨娘百般提携她,等她上位,就全然不顾。”
“这就叫风水轮流转。”瑶娘笑道。


第125章
其实这也的确如此,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人人都很会说,一套又一套,但是一旦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就只顾着发火了。
这次意外有孕,让瑶娘惫懒了许多,她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休养。
再者,天儿也热了起来,尤其是七月,知了叫个不停,孕妇身上有燥热,因此屋子里放了冰之后,瑶娘彻底不愿意出门了。
一直到了八月,她肚子出怀了,胎也稳当了,因为中秋,瑶娘才开始往洪皇后那里去。
也就是在这里,她第一次见到丽贵妃的侄女沈惜音,她约莫十三四岁的年纪,额头饱满光洁,还有一个小小的美人尖,肌肤赛雪,细腻如瓷,蛾眉弯弯,明眸善睐。身上着白底绣粉荷的抹胸,腰间系轻纱百褶裙,披着湘妃色的衣衫,就如花凝晓露。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瑶娘称赞道:“沈姑娘还真是一位大美人呢。”
沈惜音也是头一次见到这位东宫太子妃,她进宫时听闻罗氏去了边关探病,等罗氏回来时,又有了身孕,在宫中养胎。
现下她也是头一次见到太子妃,暗中很是惊讶,这已经是她怀第四个孩子了,说起来年纪比自己大十多岁,但仍旧眼神清亮,绝美之姿,即便有孕在身,也并不容色稍减,反而衬得她雍容得如一朵牡丹。
“臣女给太子妃娘娘请安。”沈惜音赶紧行礼。
沈家自从丽贵妃这一代发家,到沈惜音时已经是官宦人家,丽贵妃之兄长还管着织工局,京里住着宅子,丽贵妃之父也有职务,因此沈惜音已经是官家千金的模样,行为举止比黄如霜这位宪国公府的外孙女,榜眼的女儿都要强几分。
瑶娘笑道:“起来吧,不必客气。”
不一会儿,丽贵妃和端妃等人过来了,端妃生了一位小公主,很受皇上宠爱,皇帝现在在丽贵妃和端妃处多流连。
这些嫔妃们能够受到皇帝喜爱的,可不仅仅只靠容貌,丽贵妃也是十分善解人意的。
就在瑶娘和她夸沈惜音时,丽贵妃就笑道:“说起学问,她哪里能和太子妃您相比,只盼您日后能指点一二她就受益无穷了。”
沈惜音被她姑母这么说了,竟然也不生气,还很柔顺的样子,就是瑶娘见着也忍不住点头,的确是个不错的姑娘。
这个时候洪皇后看了沈惜音一眼,又觉得瑶娘实在是太不警惕了,太傻了,后宫突然出现这样一个妙龄女子,绝对是冲着玄策来的。
实际上,瑶娘并非不警惕,而是不愿意把那些不好的词句放在年轻的小姑娘身上,并且,她很信奉一条,如果这个人很轻易就被诱惑了,被撬走了,那说明这个人原本就不属于你。
没有这一个,也会有那一个。
应该是高玄策教会了她,全心全意爱一个人是怎么样的。
就是丽贵妃见瑶娘这样,私下也忍不住对侄女道:“你看也难怪太子很爱太子妃,若是旁人,恐怕会生出不一样的想法,可她非但没有,反而很从容。”
沈惜音也知晓自己进宫读书,是托了姑姑的福,当然也是想为自己谋一份前程。
这宫里年轻一辈的男子中,太子固然身份最高,可她也是读过书的人,怎可愿意做人侧室?以她的身份做妾,即便是成为良娣,甚至一辈子成为似姑姑一样,做到贵妃。
可终究是困在宫中一辈子。
但这种事情不是她愿不愿意,就如父亲所说,若非姑姑,没有沈家的今日,她若不努力,沈家下代如何是好?
这就是她们的痛苦之处,谁不愿意做正室,谁不愿意光明正大,但家族如何是好?
瑶娘就没想那么多了,她正和洪皇后提起高玄策:“也不知道太子何时回来?”
“你放心,他若是回来了,皇上那里肯定会告诉我知晓的。”洪皇后道。
瑶娘点头:“是,儿媳只是担心罢了。”
上次怀训哥儿的时候,他去泰山封禅,还好最后赶回来,这次不知道能不能赶回来呢?
婆媳二人又说了几句闲话,婉婉和黄如霜正好抱着瓶子进来,见状,瑶娘看向黄如霜,平心而论,这个姑娘性子机敏,也很懂变通,比她娘要强很多。
不是瑶娘心胸宽广,而是她是一个大人,对一个小孩子不能过于苛刻。
且现在黄如霜也没有什么行为冒犯自己。
自己曾经也是被庄令仪甚至是汤慧君等人针对的,汤慧君甚至要毁容,还有洪淑怡什么时候都想着借刀杀人害她,如果她也一样,这样对人下毒手,那她和这些人有什么区别?
加紧防范,不让别人害自己,提防些很正常,但是来个貌美的女人就如临大敌,甚至想先下手为强,甚至到了陷害残杀别人的地步,那只能说明自己和他们没有两样。
人应该谋取的是自身向上,而非毒害别人。
“太子妃。”黄如霜倒是很亲近瑶娘。
“黄姑娘,你好呀,这些日子不见你们,不知道你们学的如何了?”瑶娘摸着肚子闲适的问她们。
黄如霜道:“我们在书斋里,先生正讲《诗经》呢。”
瑶娘又考察了一下,却发现黄如霜学的太花哨,什么都看似懂一点,但什么都不太精通,这就不太好了。
但她也不是好为人师的人,仅仅婉转的说了几句,黄如霜似乎没听出来。
反而是婉婉,还问瑶娘:“舅母,你肚子里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呢?”
瑶娘摇头:“我也不知晓,若是个小姑娘就好,和我们婉婉一样可爱。”
“舅母,你前儿送来的青橘绿豆糕我好喜欢吃。”婉婉舔了一下嘴唇。
她是很想吃这个,听说是舅母亲手做的。
瑶娘平日只要下厨就会送一份到婉婉这里,现在听她这么说,刮了一下她的鼻子:“小馋猫,等舅母下次若是下厨就打发人过来,好不好?”
“好,舅母最好了。”婉婉笑眯眯的。
有时候,婉婉想舅母这么好,舅舅会不会更好呢?
她私下和黄如霜讨论:“黄姐姐,你见过我舅舅吗?舅母对我这么好,或许等舅舅回来,会待我更好呢。就是不知道舅舅喜欢什么。”
黄如霜笑道:“太子殿下英明神武,灭西戎,征东胡,封禅泰山,定然是好的。”
在小姑娘们的心目中,太子是个大英雄,太子妃是美人,自古美人配英雄。
怀揣着舅舅回来肯定对我更好的这种期盼,高玄策虽然迟了点,但是在重阳节之前赶了回来。
有他在,东胡人不敢放肆,尤其是对阵东胡,败了几局,但也打了胜仗,马上入冬了,东胡人早已弹尽粮绝,不敢再继续。
而高玄策所在之地,大肆种植容易生长的主食,反而士兵劲头很大。
甚至高玄策的军队不拘一格,里面有吕宋的黑人,还有朝鲜人,甚至是红发人,只要好用,他都放在里边,听说这次这些人立了大功。
建章帝亲自出城去接儿子,他和很多掌握实权的男人年老了不同,他似乎对权利没有那么大的掌控欲,甚至做不出来弓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
甚至罗至正都隐约担心太子年富力壮,皇帝却开始老了,会不会生出忌惮之心。
哪里知晓,建章帝见儿子骑马回来,冲上前去,一路拉着高玄策不放。
“宝宝,咳咳,太子,一路辛苦了。”
高玄策英明神武的形象被这声宝宝毁了,他还得硬着头皮笑道:“儿子有负父皇所托,在扎哈所被东胡人打败,索性后来亡羊补牢。”
其实前面所打,那是高玄策还在路上,并不关他什么事情,反而是他成功吓阻东胡。
且用兵之神,无人出其左右。
他还高大健壮,建章帝乐颠颠的跟内阁介绍自己的好大儿。
饶是高玄策脸皮还算很厚的人,都十分羞赧。
都这么大了,哪里还需要人介绍?但高玄策绷住了,待下翩翩有礼,双目炯炯有神,说话言之有物,很有见地。
实在是精明强干之人,众人哪里还敢小觑。
而高玄策只想见到瑶娘,边境一别,也不知晓她如何了。
瑶娘也撑着头,等丈夫回来,训哥儿都看出他母妃有些心神难安,还道:“母妃,儿子方才说的话,你有没有听到?”
“听到了,对不住,母妃方才走神了。”瑶娘摸摸儿子的头。
小儿子很安静,平日欢喜玩机关,再有她住东宫,离御花园远,不能像以前那样带着孩子去跑,因此这也是瑶娘期盼高玄策回来的原因。
有父亲在,这一点总是很好的。
“母妃,儿子不怪您。儿子最喜欢您了。”训哥儿突然从一大堆机关器具里抬头突然说了这一句。
瑶娘不知道怎么,突然热泪盈眶:“谢谢你。”
她真的很幸福,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的孩子们都对他很好。
丈夫是晚上回来的,高玄策有说不完的话要同瑶娘讲,走到东宫的时候甚至脚底生风,可当他看到瑶娘肚子的时候愣了一下。
“这……这是何时……”
瑶娘甩开他的手,横了他一眼,高玄策生怕被瑶娘关在门外,赶紧进门,又似乎意识到什么,连忙道:“是了,是我不好,真的,都是我的错。”
说完这话,高玄策懊恼不已。
他是真的不愿意瑶娘再如此了,真是没想到她一夜疏忽,居然就有了身孕,日后一定不能如此鲁莽了。
瑶娘看他态度如此,也软了几分:“这是最后一个了,我真的不想再有身孕了,这胎咱们盼着生个女儿,好不好?”
“好,都听你的。就是瑶妹妹你又要受罪了?”高玄策满眼都是心疼。
“嘘,别让肚子里的孩子听到了。”
……
夜晚归来,瑶娘睡下,高玄策搂着她,十分满足,居然也是一夜无梦到天亮。
只是夫妻俩都不知晓训哥儿晚上闹着不肯休息,平日都是他和母妃一起睡,因为两个哥哥大了,都有自己的院子,只有他年纪还小,又不必读书,天天和母妃一起。
现下父王回来,他就要一个人睡,训哥儿难免有些生气,他对乳母道:“嬷嬷,我想去母妃那里,不愿意留在此地。”
“我的好三爷啊,您的父王回来了,他在里边,您如何能去呢?”乳母也是急的不行。
原本宫里养孩子就没有太子妃这样的,几乎把乳母的活儿都干了,孩子也更依赖她这个亲娘,但是对于乳母们而言就不是很好了。
因为孩子太依赖太子妃了,偏偏太子也没有别的妾侍通房,只有太子妃一个,人家怀孕了,他还搂着她睡。
乳母时千哄万哄,训哥儿抽抽噎噎的才睡着。
一大早,高玄策开门,就看到一个小团子在门外门槛上坐着,还吓了一跳。
乳母连忙道:“太子爷,这是训三爷,一大早就吵着要太子妃,奴婢也是没办法?”
原来这就是老三呀,高玄策一把抱起他,他却很倔强:“我要见我母妃。”
“你母妃还在睡觉呢,父王带你出去玩儿,好不好?”高玄策不能让儿子吵到妻子。
哪里知晓他身后传来瑶娘喊“训哥儿”,训哥儿立马从高玄策怀里下来,奔跑到瑶娘那里。瑶娘知晓自己这个小儿子,他总有别人不懂的那种灵透,但也有自己的主见和坚持。
“母妃,儿子想你。”训哥儿小手拉着瑶娘不肯放。
瑶娘笑道:“母妃也想你呢。但现在又多了个人陪你呀,方才怎么没有听到你喊父王呢?你的父王也很厉害的。”
训哥儿很会爬,手脚并用的爬到床上,窝在瑶娘怀里,好奇的看向高玄策。
这个时候高玄策才知晓瑶娘到底是怎么在带孩子,哪怕洪皇后那么疼他,也没有带他睡过觉,因为宫中自有规矩,甚至孩子给更高级别的人带反而是恩赐。
只有瑶娘这般,是真心实意的带孩子,而且也不图什么回报。
可是做儿子的长大了却还有唯利是图的,母亲若是不受宠,照样攀高枝,他二哥就是这样的人。
高玄策意识到自己想多了,按照瑶娘的吩咐走过来,蹲在训哥儿跟前。
瑶娘则说起儿子的长处:“但凡是机关,他都非常擅长,我每天都陪着他玩儿,现在玩幻方大人们都不如他呢。”
“真的么?”高玄策也喜欢看一些奇门遁甲之术,不曾想自己的儿子居然擅长这个。
瑶娘亲了训哥儿一口,才笑吟吟的道:“我们训哥儿给父王看看,好不好?”
机灵的白芷已经把幻方拿来了,训哥儿随意弄了几下,甩在一旁,还和瑶娘撒娇要喝骆驼奶,高玄策却是惊呆了。
“我的天,你怎么这么厉害?”他还是真的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