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门突然被人推开,快步走进两人。翠儿抬起头来,看清来人,脸上的笑容一下凝固了。转头看了看爷爷,老人也一脸惊讶。
进来的正是刘彪与萧剑南。只见萧剑南神情和蔼,搬了张椅子坐到两人身前,向翠儿微微点头,说道:“翠儿,我们又见面了!”屋内一老一小交换了一个眼神,满脸狐疑。老人颤巍巍问道:“敢问,您…您二位是?”
刘彪嘿嘿一笑,指了指萧剑南:“这位就是咱们奉天城鼎鼎大名的刑警大队萧剑南萧队长!”老人睁大了眼睛,看了看刘彪,又看了看萧剑南,结结巴巴道:“您…您老就是…神探萧队长?”
萧剑南笑道:“神探不敢当,我就是萧剑南!”老人转头看了看翠儿,两人都是一脸惶恐。萧剑南从刘彪手里接过一个钱袋,正是老人被偷的那个,递给老人,说道:“这是您的东西,看看少了什么没有?”老人诚惶诚恐接下。
萧剑南又道:“老人家,翠儿,实在抱歉,今天要用这种方法将你们请来!”顿了一顿,道,“我将你们请到警备厅,是希望向你们了解一些情况。”
翠儿问道:“什么情况?”萧剑南沉吟了片刻,道,“关于你们那家小店!”翠儿一愣,冲口而出:“你们…全知道了?”老人也是一呆,醒过神来,使劲拉了拉翠儿衣角。
萧剑南微微一笑,点头道:“全知道还不敢说,所以希望从你们这里,进一步了解一些情况!”翠儿看了看爷爷,欲言又止。老人叹了口气,低下了头。
萧剑南和刘彪交换了一个眼神,刘彪道:“明说了吧,我们已经知道你们并不是开店的,这家小店,只是一个幌子!”
老人抬起头来,连声说道:“萧队长,我和翠儿…都是好人啊,我们…没做过犯法的事儿啊!”见老人如此慌张,萧剑南安慰道:“老人家,您不用害怕,我知道你们都是好人,如果我猜得不错,你们应该是被雇来的吧?”
老人看了看萧剑南,点了点头,张了张嘴,欲言又止。翠儿使劲拉了拉老人衣袖:“爷爷,到了这个地步,您就跟萧队长说了吧!”
老人沉默了片刻,长长叹了口气,说道:“唉,这都怪我贪财,早知如此,打死我也不应这份差了!”
老人与翠儿两人,确是被小店那书生模样的中年人雇来的!
祖孙两人原本祖籍黑龙江龙江府(注①),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黑龙江地区久剿义勇军不利,于是坚壁清野。其后不久,祖孙俩赖以生计的店铺被日军焚毁,人也被赶了出来。没有办法,两人靠一点绵薄的积蓄逃到奉天城。老人在路边支了个馄饨摊,勉强度日。
三个多月前一天傍晚,摊子上来了几位颇不寻常的客人。为首是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带了几个手下,个个面貌凶恶,而且行为举止流里流气,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路数。
翠儿与爷爷犯起了嘀咕。这样的人多是吃白食的,而且万一伺候不好,还会挨一顿臭揍,战战兢兢挨到那伙儿人吃完。为首的中年人不仅付了账,还多给了些赏钱,翠儿爷爷受宠若惊。那人很客气地问道:“老人家手艺不错,不知有没有兴趣,到敝号帮帮忙?”
翠儿爷爷一愣,问道:“不敢问掌柜的宝号是哪一间?”那人挥了挥手,一脸高深莫测的样子,说道:“这你就不必多问了,这样吧,凭您的手艺,一个月十块大洋,食宿全免,你们看如何?”
翠儿和爷爷吃了一惊。
东北沦陷后,伪政府虽发行了货币,但民国货币依旧在民间流通,尤其是大洋,也就是俗称的银元袁大头,极受欢迎。因为是硬通货,不贬值的。那中年人开出一月十块大洋的薪水,委实不少,要知当时国统区一个工厂壮工,也不过月俸两三块大洋而已。
见两人发呆,那中年人微微一笑,说道:“这样吧,也不必现在答复我,明天我还会过来,到时候再说。”说完话,拍拍屁股,带着几个手下扬长而去。
当夜翠儿与爷爷商量了半宿。按翠儿看,这伙人来路不明,又莫名其妙给这么多薪水,一定没什么好事儿,劝爷爷不要答应。老人也知道翠儿人小鬼大,说得有道理。不过如此薪水实在诱人,翻来覆去想了一个晚上,还是决定应这份差。
第二天傍晚,两人被领到那中年人所谓的“敝号”。这家小店真可称得上是间“敝号”,只几间简单的木房,四壁空空、陈设粗陋,看来是刚刚搭建而成。除昨天见过的四人外,店里还有另外两人,都是二十来岁,神色凶恶。
当晚那中年人将两人叫来,宣布约法三章:其一,前堂生意从现在起就交给爷孙俩负责。日后若有人过问,一概回答说小店生意不错;其二,无论生意如何,每日都要好好准备,把店里弄得热热闹闹,所有材料均多多备好,如果没有客人,大不了倒掉,但不能让小店显得冷清;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若没有特别许可,绝不可以踏入后院大屋半步。祖孙两人应了,当晚,两人就在小店安顿下来。
提心吊胆过了数日,并没有任何事情发生,两人最开始的担心慢慢放下了。东家似乎对两人不错,不仅按时支付薪水,而且生意好坏从不计较。那几个看似凶狠的手下,也从不来找麻烦。
如此过了月余,一切似乎风平浪静。可翠儿却慢慢感到,这家小店似乎平静得不太正常。首先是他们的东家,平日里他几乎整天把自己关在后院大屋,很少到前堂走动。两人也慢慢发现,东家似乎根本不关心店里的生意如何。
从两人搬到小店,生意一直可以说惨淡之极,每天最多也不过五六桌客人。东家对此几乎从不过问。不过有一次他却大发雷霆,原因是两人没有按照他的吩咐,多备材料。祖孙俩原本也是好意,因为那几日每天一个客人也没有,怕多备了材料,太过浪费。
翠儿记得很清楚,当时东家的原话是:“没有客人也就罢了,材料不多准备点,还像什么开店的样子!”翠儿一愣,马上想到,东家开这家店,难道真的只是在装样子么?那么东家实际的用意,会是什么?
于是从那天起,翠儿开始暗暗留意东家每天把自己关在后院大屋究竟在做什么。没想到这一留意,竟让祖孙俩大吃一惊:两人最初进小店的时候,一共八人,除翠儿祖孙两人,就是东家和那五个手下。其后不久,又来了一个女人,这样算起来,小店之中应该是九个人。翠儿观察之下却发现,原来后院的大屋住的,根本不仅仅是最开始见到的那几个人,而是更多!
听到这里,萧剑南突然打断翠儿,问道:“你说小店不止九人?”翠儿点了点头:“对!”萧剑南又问:“总共有多少?”翠儿道:“最少也有几十个人!”萧剑南眉头一皱,喃喃道:“果真如此,我原想他们几个人也做不了这么大的事情!”
翠儿问道:“萧…萧队长,你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了?”萧剑南微微一笑,说道:“你叫我萧大哥就行,对了,你怎么会知道小店之中不止这九人?”
翠儿道:“我和爷爷负责给他们做饭!”萧剑南点了点头。翠儿继续道:“最开始的时候,每顿给他们送过去两三斤包子就可以了,但后来却越来越多,最后每顿饭就要…就要…”
刘彪问道:“要多少?”翠儿咽了口口水,答道:“二三十斤!”
“什么?二三十斤?”刘彪呆住了,看了看萧剑南,道:“那不…那不要四五十人?”翠儿点了点头。
萧剑南眉头紧锁,沉默了片刻,问翠儿道:“东家不让你们进后院大屋么,你们怎么给他们送饭?”翠儿道:“我和爷爷做好饭后,端到大屋门口敲门,他们自己拿进去,吃完后再把碗筷送出来。”
萧剑南道:“这么说,你从来没进过那间大屋,也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翠儿听到萧剑南这句问话,面上瞬间闪过一丝恐惧,愣了半晌儿,喃喃说道:“萧…萧大哥,我…我进过他们的大屋!”说到这里,翠儿下意识抓住一旁爷爷的手,似乎非常害怕,身子微微发抖。
萧剑南与刘彪交换了一个眼神,回过头来,拍了拍翠儿肩膀,安慰道:“翠儿,不用害怕,有萧大哥和刘大哥在,你慢慢讲。”
翠儿点了点头,说道:“就在昨天晚上,东家他们好像突然遇到了什么高兴事,让我和爷爷做两桌好菜送过去。菜做好后,我们像以往那样把酒菜送到大屋门口。吃完后,东家两个手下把碗筷送回来,吩咐我们,说东家累了,准备休息一会儿,叫我们不要去打扰。他们前脚刚回大屋,我忽然想起刚刚给东家熬好的汤药还没端过去。东家那几天受了风寒,每日都是我给他熬药。”
说到这里,翠儿停了下来,使劲咽了咽唾沫。刘彪问道:“后来怎样?”翠儿抬头看了看刘彪,继续道:“后来,后来我马上端药过去,也就是那两人前脚儿刚进屋,我就到了。我敲了敲门,里面没有人答应,又敲了一会儿,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我当时就奇怪了,心想,这么多人,怎么一个都听不到呢,莫非都睡着了?我又喊了几声,还是没人理我,于是我轻轻推了推房门。门并没有锁,我就大着胆子走了进去,但是一进门,我就发现,就发现…”
翠儿再一次停了下来,神色惶恐,使劲攥住老人的手,指甲都几乎陷入爷爷的手里。老人拍了拍翠儿的手背,安慰道:“翠儿,不要怕,有萧队长给咱们做主呢,你尽管说!”
萧剑南也点了点头,但没有催。翠儿缓了好一会儿,说道:“我发现…发现…”说到这里,翠儿瞪大眼睛,满是恐惧,似乎又看到了昨晚大屋内的场景。
刘彪急道:“翠儿,你究竟看到了什么?”
翠儿再次使劲儿咽了口口水,说道:“我…我看到,整栋大屋里面,一个人也没有!”
刘彪一下子呆住了,愣了片刻,问道:“他们…是不是都出去了?”翠儿拼命地摇了摇头:“不可能!别人我不知道,那两个人是我亲眼看着他们进去的,我回屋端药再走过去,最多几分钟时间!”说到这里,翠儿转过头来,一把抓住萧剑南的手,叫道:“萧大哥,他们一定不是人,我…我一定是撞到鬼了!”翠儿声音尖厉,显然已经害怕之极。
萧剑南拍了拍翠儿的手,微微一笑,安慰道:“不要害怕,没有鬼的!你告诉我,送药的时候,有多长时间,你的视线没停留在那间大屋上?”
翠儿想了想,答道:“我眼瞅着他们进大屋,忽然想起药还没送,就立刻回屋去取,到我再出来,最多只有半分钟时间。”
萧剑南点了点头,又问:“你进入他们的房间,里面都有什么?”翠儿神色茫然,摇了摇头:“我当时吓蒙了,没注意别的,而且马上就退出去了。”
萧剑南问道:“有没有注意床铺,上面有多少被褥?”翠儿思索了片刻,道:“好像…有十几床。”萧剑南问道:“你确认么?”翠儿皱着眉想了想,肯定地答道:“没错,差不多就是十几床的样子!”
萧剑南点了点头,站起身踱了几步,又问:“除了刚才讲的事情,还有其他怪事发生么?”翠儿低下头仔细回忆,忽道:“对了萧大哥,还有一件怪事,不知和这有没有关系?”
萧剑南微微点头。翠儿道:“是这样的,去那里以前,爷爷一直有夜里睡不着觉的毛病,经常起夜。我睡觉也很轻,稍有动静就会醒,他一起我就知道。但自从搬过去,我夜夜睡到大天亮,后来问爷爷,他起夜的毛病也好了,你说怪不怪?”
萧剑南点了点头,眉头紧锁,思索了片刻,对翠儿祖孙两人道:“好了,咱们就聊到这儿。”翠儿问道:“萧大哥,他们,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萧剑南道:“这件事情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们。你们先在这里休息一会儿…”沉吟了片刻,道,“小店是不能再回去了,这样吧,你们先在警备厅待一段时间,等事情过去了再说!”
说完话,萧剑南站起身来。翠儿道:“萧大哥,你…能不能放我们走?”萧剑南微微一笑,答道:“当然可以,不过现在还不行!”
走出审讯室,刘彪道:“萧队长,幸亏咱没轻举妄动!真没想到,那小店后面大屋里,竟藏着几十口子人,弟兄们要是去了,肯定吃亏!”
萧剑南停下脚步,看着刘彪,道:“小店并没有几十号人!”刘彪一愣:“没有?那他们一顿饭怎么…吃那么多?”刘彪瞪大眼睛,看着萧剑南。
萧剑南注视着刘彪,缓缓说道:“原因很简单,大屋内的人,正做着一件极重的体力活!”
刘彪一惊,问道:“萧队长,那…他们到底在干什么?”萧剑南沉默了片刻,一字一句道:“盗墓!盗掘奉天北郊的皇太极清昭陵!”刘彪张大了嘴巴。
其实早在第一天接触那间小店,萧剑南直觉就感到:这伙人在如此荒郊僻壤开设这样一家店铺,无疑在掩饰一件其他图谋。具体是什么,其实还不得而知,萧剑南当时的怀疑是,会不会是一些抗联分子,利用小店在做地下抗日活动?若是这样,自己大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然,除非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祁老三正在其中!
不过没有多久,他便推翻了这种假设。原因就是那天早上,他在店外树林中与翠儿东家几人的“偶遇”。当萧剑南走近那几人时,其中一人明显将手里的东西往身后藏了藏。萧剑南事后回忆,那人手里拿的,正是只有风水先生才会用到的罗盘!
风水先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替人寻找风水宝地,以埋葬去世的亲人。古来大墓,多是死者生前由风水先生选址。不过反过来讲,风水先生既然能根据风水之学为人选择墓葬地点,自然也更能根据风水学说,寻找到何处埋有大墓。自古以来,风水与盗墓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盗墓贼多是风水大师,例如唐末五代时期名动江湖的杨筠松,早期便以盗墓为生,相传着名的风水之学三部宝典《撼龙经》、《疑龙经》、《辨龙经》,均是出自他手。(注②)
当萧剑南回忆起那三人确是手持罗盘,脚踏方位,似乎正在寻找着什么时,他马上想到,翠儿东家这一伙儿人,会不会正是在利用堪舆之术,寻找墓穴真冢,伺机盗墓呢?
他立刻在记忆中搜索了一下,不错,关外三省陪葬最富庶的几座陵墓,确实都在奉天北郊外。而其中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更是就在小店东北不远处!
萧剑南做事谨慎,从不会轻举妄动,想到这一点之后,他又反复斟酌了良久,但随着继续推敲,他对最初的判断又产生了怀疑。原因很简单,历来盗墓者很少掘盗皇陵!
其缘由有二,一是皇陵的真冢位置很难精确确认,地宫位置更是难找;另外一点,皇陵地宫往往机关重重,结构亦是复杂牢固,绝非一两人之力就能打开!盗墓是极为隐秘的行当,不可能大张旗鼓进行,自古以来,最多也就是两人搭手而已。
除此以外,清昭陵于民国十六年便被奉天市政府改为北陵公园,现下正是旅游旺季,游人不绝,这时候盗掘皇陵,似乎不大现实。惟一的可能,就是从小店处掘土,但小店位于北陵宝顶近两公里远,从这里开始盗墓,除非那人是疯了。所谓土木之工不可擅动,从几公里外长距离挖掘,先不说如何控制误差,即便土方量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萧剑南反复推敲,始终有四点问题无法落实。其一,如果这帮人是在盗墓,如何解决皇陵地宫精确定位问题;其二,如何突破地宫厚重的花岗岩以及重重机关;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何在几公里外精确定位,能够准确挖到地宫,这么长的距离,误差如何解决?还有,也是最要命的,换气问题如何解决?
萧剑南一生谨慎,自四年前错抓了倩儿的哥哥谭青,每逢破案,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他绝不会动手。思量再三,他决定用几天的时间,找到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再作打算。
之后整整三天时间,萧剑南驱车奔驰了数百公里,分别拜访了隐居在吉林琵琶顶子的前清盗墓高手,楔子于三以及全东北最着名的土木工程专家万启琛教授。
于三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二十年前就已收手,不问世事。几年前因为一件意外事件,萧剑南和老人打过交道。萧剑南与老人整整谈了一晚,于三告诉他,如果有绝顶的风水高手,寻求皇陵真冢的位置应该是没有问题,除此以外,要想精确定位地宫,还需要借助一种特殊工具——洛阳铲。
至于皇陵内部机关就不好说了,但只要功夫到家再加上不怕死,是一定可以破解的,因为机关毕竟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而萧剑南一直搞不懂的长距离挖掘的误差问题,老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有关换气的事情老人告诉他,只要有洛阳铲换气不是难事。
放下电话,萧剑南暗自思量,这件事情看来有些蹊跷,盗墓的事情跟日本人有何关系,怎么会突然横加插手?
思来想去,萧剑南暗下决定,无论如何绝不能让这帮匪徒就这么跑了,万一祁老三在里面,自己将追悔莫及。如果日本人再不松口,自己只有私自行动了。
主意打定,看了看表,时间已指向八点半。翠儿祖孙两人已在警备厅呆了多时,再待下去,恐怕要打草惊蛇!
萧剑南出了房间,直奔审讯室。翠儿祖孙两人刚刚用过晚饭,见萧剑南进屋,翠儿问道:“萧大哥,我们能走了么!”萧剑南点头道:“我现在就放你们出去,不过,你们还要回小店一趟!”
老人和翠儿齐声问道:“还要回去?”萧剑南缓缓点了点头:“对,一定要回去,不能打草惊蛇,我们现在暂时还不能行动!”翠儿看了看爷爷,回过头来,问道:“为什么?”
萧剑南道:“来不及解释了,记住,回去以后找个理由搪塞他们一下。晚上你们照常睡觉,千万不要有异常举动。”祖孙两人点了点头。萧剑南又道:“还有,千万不要睡着,找湿毛巾把口鼻捂上,等到十二点半整你们悄悄起来,用枕头放在被子底下装作床上有人的样子,马上离开小店,我们会在外面接应你们。”两人狐疑地点了点头,但没再问什么。
将两人送走后,萧剑南回到办公室,焦急地等候。刘彪一连进来催了三次,都被萧剑南轰了出去。
十一点整,厅长终于来了电话。告诉萧剑南他已顺利联络到鹿传霖。皇上知道此事后立刻给长春关东军司令总部施压,日方已同意奉天警备厅与日军协同抓捕,由中方人员——也就是厅长与萧剑南全权负责此事。抓捕时间定在今晚十二点三十分整!
萧剑南松了口气。厅长又告诉他,上面有命令,关于这件事情要严格保密,对外只能宣称抓捕抗日分子,日本人会立刻派出一个小队配合他行动。
半小时后,日军派来支援萧剑南的山田小队长带一队鬼子兵赶到。萧剑南皱着眉将行动方案做了简单布置,按照他的命令,所有参与行动人员再次整装检查装备,五分钟后出发。
十一点四十五分整,卡车载着萧剑南和他的几个手下,以及十几个鬼子兵悄悄驶出了奉天城。按着萧剑南的指示,卡车在距离小店一公里左右的地方熄火停下原地待命,所有队员徒步包抄到小店。
〖注①:龙江府,即今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注②:杨筠松,唐代风水大师,字叔茂,号救贫。生于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卒于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拜国师。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杨筠松避难至虔州(今江西赣州),为当地风水胜境吸引,于是定居下来,潜心研究风水,后留下了《青襄奥语》、《撼龙经》、《疑龙经》等风水学传世之作。至于书中所提杨筠松早年盗墓一说,史料上并无记载。〗
第九章 深夜抓捕
-9-
民国二十三年六月,深夜的奉天北郊外密林中,疾走着一队身揣武器、劲装结束的汉子。为首一人二十七八岁年纪,手执驳壳枪,满脸英气,不过若细看可以发现他眼角已现皱纹,眉头微蹙,嘴角微微下垂,让人感觉到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沧桑凄苦之状。他正是奉天警备厅刑侦大队长萧剑南。
萧剑南身后,是副队长刘彪及八名手执长枪的警员。队伍最后跟着十来个手端三八式步枪、身材矮小的鬼子兵。一行人脚步轻盈,落地无声,在密林中急速而行。
行不多时,来到密林尽头一处岔路口,众人停下。萧剑南轻轻挪至林边,四处观察了一番,挥了挥手,大伙儿四下散开。
众人在密林间隙处一座土冈伏好,萧剑南看了看手表,十二点二十分。放眼望去,四围里一片漆黑,沉寂中透着一股肃杀的气息。
虽已是六月天时,夜晚依旧寒冷,呼吸之间还可以隐隐看到白雾。不过萧剑南拿枪的右手已微现冷汗,他将枪交左手,在裤子上擦了擦,放眼向土冈下面望去。
土冈下面不远处,正是那家神秘的小店。星光之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整座小店除后院正中一间大屋外,均已熄灯。大屋内灯影绰绰,似乎还有人在走动。
关外的夜晚,露水颇重。大伙儿的衣服很快被露水打湿,又冻上一层薄冰,感觉刺骨的寒冷。不过萧剑南没有心情顾及这些。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等待的时间显得异常漫长。四下里一片死寂,只有萧剑南手腕上的夜光表,还在发出轻微的嘀嗒声响。
不知过了多久,副队长刘彪悄悄爬了过来,低声问道:“萧队长,到时候了,怎么不见动静?”萧剑南再次看表,已是十二点三十分整,抬眼往小店前屋望去,大门紧闭,没有任何反应。莫非翠儿祖孙两人忘了时间?
刘彪道:“会不会出什么岔子?”萧剑南摇了摇头,低声道:“再等等!”刘彪不再说话,在萧剑南身旁伏下。
又等了大约一盏茶工夫,黑暗中猛然间传来一阵“吱呀呀”的门响。深夜的寂静中,这一声响动显得异常刺耳,小店后院树上的老鸹呱呱叫了起来,扑棱着翅膀飞向远处。两人放眼望去,小店后院那间大屋房门已经打开,两名大汉正抬了一口沉重的木箱,慢慢从门里走出。另有一人身背包袱,往后院走去。借着门里传出的一点微光,萧剑南猛然注意到,大屋不远处正停着一辆套好牲口的大车。
刘彪低呼道:“不好,兔崽子要跑!”萧剑南微一沉吟,抬枪瞄准了当先那名大汉的右腿。“啪”的一声枪响,那人身子一晃,但没有倒下,一个踉跄闪到大车后面。几乎同时,萧剑南注意到他迅速抬起了右手。萧剑南本能地拉住了身旁的刘彪,二人伏下的同时,“啪啪啪”三颗子弹贴着两人的头皮飞了过去。
“好枪法!”萧剑南不由得暗自喝道。回过头来,一旁刘彪早已吓得脸色惨白。此时萧剑南八名手下与十来个鬼子兵也已开火,小鬼子的歪把子突突起来,瞬间小店周围枪声响成一片。
萧剑南不敢再抬头,低身退了下来。嘈杂的枪声中可以听出,匪徒的火力并不猛。没有重武器,清一色二十响快慢机。不过枪声异常沉稳,即使在机关枪与几十只长枪的压制下也丝毫不乱,每一个点射之后,这边就会有一支枪哑了。
“他奶奶的,这回遇到高手了!”刘彪已经缓过神儿来,一边还击,一边向萧剑南大声呼道。萧剑南已迅速换到另一处隐蔽位置,再次抬起头来时,大屋的灯已经灭了。枪声中可以判断,对方有一支枪是从大屋窗户打出来,另外两只在大车后面。萧剑南皱了皱眉,对方一共十几号人,莫非只有三支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