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皓言将姜顺毅的抱怨当笑话讲给缪祺兰听。戚皓言的意思是让缪祺兰以后做事别那么直接,低调点。千年咖啡店既然是复古店,那和历史完全不沾边是不可能的,但新品出来完全没必要说一就是一,比如那些点心,完全可以说成是咖啡店的特色小吃,至于是不是复制了千年前点心,那就是你猜我猜大家猜,这样既不会惹来那些考究党的关注,还可以顺带防止一批胆小的,担心侵权的店家有样学样。
可听在缪祺兰的耳朵里,她的愧疚心就出来了。外公舅舅他们对她一直是很不错的,而她却似乎一直在给他们添麻烦。想到小舅舅几次邀请她参与火星科研所遗址的考古研究,都被她因为不想牵扯太多而推脱了,虽然嘴上不说,他心里应该很不满的吧。今天外公来,说的这些话应该也有些小舅舅的因素在里面吧!缪祺兰越想越愧疚,决定以实际行动来弥补,第一次登陆了小舅舅很早前就给她的军部和考古研究所因为挖掘火星军事科研所遗址而设立的内部网站,看看能不能帮忙解答一些什么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补偿行动

公元4038年,联邦正式确认发现了千年前人类在火星的军事科研基地遗址,同年军部和考古研究所联合成立专案小组进行共同科考性挖掘,联邦军事考古联合研讨网站也应运而生。不过因为其特殊的战略意义,这个研讨网站属于半公开的性质,只在一定的圈子内流传。其中还有一个非公开的精英版块,W.I.P.,被戏称为‘双V.I.P’。如果说谁要是能够解答出W.I.P.的悬赏帖,那这个人保证一战成名,名利双收。
在网站设立之初,缪祺兰就被某司令让人注册成了论坛会员,而且还直接给予了精英级别的权限,可以自由出入W.I.P.。可惜她辜负了他的好意,一次都没有上网站去看过。
在被戚皓言挑起了对小舅舅的愧疚之心后,睡不着的缪祺兰坐到了大餐桌前,左手清茶一杯,正前方是复古型键盘,键盘前方是零食若干。古宅女标准配备,要知道动脑筋可是很消耗体力的。打开了墙面屏幕,登录论坛,简洁的星空蓝,干干净净的几个功能版块,没有任何的花哨美化,一如既往军人特色的简洁。
缪祺兰没有急着游荡论坛,而是随手打开了人物属性,除了实名捆绑和权限之外,一片空白,没有一点数据。昵称?缪祺兰想了一下,作为一名有着产业的商人,有必要随时想着怎么打响自己名下唯一产业的知名度,因此昵称很长:千年咖啡店之老板娘;三维人物影像啥的虽然不重要,但至少也要赏心悦目。其他的资料,缪祺兰就无视了,要找人,去咖啡店啊,搜一下,多简单的事情。
作为一名新进人员,缪祺兰很老实的从第一版块的置顶帖子、新手手册开始看起,遵守规则的会员才是好会员。看完新手上路,一心想要帮忙的某人并没有在论坛其他版块溜达,而是直接闯入了W.I.P.。W.I.P.的消息最新,问题给出的数据也全,不像对外版块,就算挂悬赏问题那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给出的实际信息并不全,显然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并不真的认为联邦知名专家教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民间还会有谁解答得出来,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那接下来好办了,就算不能直接‘收归国有’,也要注册在案了。
缪祺兰直接逛进了W.I.P.版块。什么能量恒冲的原理推断论证,什么合金金属的成分分析得出当时的冶炼技术的发展程度等等,翻了两页,缪祺兰愣是没有发现一个帖子的标题是她熟悉的!这很正常,她是两千年前的古人,而外星人入侵是一千年前的事情,而且就算是两千年前,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她也不可能知道当时的高科技到底已经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她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当时已经普及的技术,又或是道听途说。今天也算是好好学习了一回。以前军校里学的涉及的领域可没有这么广,而且猜测的论述也没有这么有趣…
就是那些论证给出的数据和计算公式看得缪祺兰有那么点头昏眼花,催眠了…
缪祺兰打了一个哈欠,还是跳过吧…
坚持又翻了两页,缪祺兰老老实实地退出了W.I.P.,果然高科技啥的,不是她的专长,还好当初坚持不进科考小组,不然这脸就丢大发了。
武器机械等版块缪祺兰直接跳过,她有心让塞琳娜来看看,不过考虑到这个网站的特殊性,缪祺兰还是犹豫了一下,办这个网站的目的是解决疑问,而缪祺兰让塞琳娜进论坛的目的是学习,她不认为小舅舅会乐意她这样的假公济私,除非她真的能够体现出自己的巨大价值,有所贡献,不然就算再纵容,小舅舅也会心生不满的吧,更不要说还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可悲的是,她现在的贡献值还是零。
咦,基因类版块上显示的最新回复帖标题,缪祺兰扬起了眉毛,这个标题里终于有一个词是她熟悉的了:“有关新发现的类人克隆人的探讨。”克隆人,她知道,上辈子传得沸沸扬扬,全球立法严禁的。当然这种表面文章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心照不宣的。想想当年火星基地里看到的那些克隆人,缪祺兰就表示淡定异常。克隆人与自然人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脑部构造的复杂性,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结构,没有任何生物细胞可以替代。对于一千年的发展,克隆人可能出现进阶版,或是进化版,缪祺兰表示这是理所当然的。出于怀旧和开眼界的目的,她还是点开了帖子:先是阐述了一下火星基地发现的类人克隆人种与历史资料上记载的原始克隆人有着巨大差距的观点,然后是一连串的数据比对。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类人克隆人是介于自然人与原始克隆人之间的一种新型人类。
对于这样的结论,百家争鸣那是肯定的,有的认为是新人种,不能归类为克隆人,因为它已经从克隆人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并非简单的升级,可见在地球遭受外星人攻击之前,人类的基因学研究已经到了极度发达的地步,并非人们当初认为的那样;有的甚至猜测外星人之所以会攻击地球就是因为当时人类捕捉到了外星人类,然后进行各种实验,因此在生物基因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但也导致了外星人的报复性攻击。当然这也是有依据的,那就是外星人各种数据与类人克隆人、原始克隆人之间的对比。
难得看到一个有那么一点熟悉的话题,缪祺兰不想放过,谁知道后面还有没有什么帖子是她能够回答的。眨巴了半天眼睛,努力回想了有关于克隆羊啥的相关新闻,突然想起了一条前世在报纸上扫到的一条新闻,内容只看了句话,但因为标题唬人,所以她现在还能想得起来,组织了一下语言,缪祺兰在论坛留下了第一道痕迹:“在古时候食用被大致分为两大类,荤食(肉类)和素食(植物、菌类)。而在古代某些宗教规定中有不准杀动物这一条,也不能食用荤食。但有一点一直存在着争议,蛋类在孵化出生命前到底是属于荤食还是素食?当然这样的争论不是重点,但却可以作为打禁止克隆人法律擦边球的某种启示。相比高技术含量的克隆人,精子和卵子的细胞结构应该简单的多,人造精子卵子合成试管婴儿,成长起来的人类应该说是介于自然人类与克隆人类之间的半自然半人造人类,而其技术含量远低于真正的克隆人。”
看了一遍,又改了几个字,缪祺兰点击了回复,一看时间,就这短短的几句话,居然耗费了她整整四十分钟!果然是太久没有思考这么严肃的问题了,脑子有点生锈了。
虽然回复了一个帖子,但缪祺兰并没有打算进入这个和基因有关的生物学版块。之前的打击已经足够了,她也没打算再进学堂自虐。
最下面,也是最大的一个版块就是文字版块。文字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如果可以确认某个字或是某些常用词的含义的话,无论对于哪个领域的考古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可偏偏在外星人入侵前,人类虽然依然处于国家分治的状况下,各国语言已经开始走向求同存异,音同字不同、传声字、半边体、直译词等等,更不用说那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新潮词了。这给翻译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原本就有一词多义,因为这些原因,使得词或字所包含的意思又多了许多的可能性。幸好在正统的学术场合,那些新潮字、传声字并不会出现。只可惜各种正统的古语流传下来的也极少,或者说是不全。因为当外星人入侵的时候,大家第一时间想的是生存,而语言交流是不可或缺的,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什么人还坚持说自己的母语,他们要的是能够听得懂别人说的话,并且能够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意思。所以即便光脑的学习系统再强大,在没有足够的数据面前,它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所以和联邦许多普通人一样缪祺兰以为的网络光脑可以翻译各种古文字语言,其实那只是假象,因为光脑的词库足以应付普通人的需求。直到进入版块,缪祺兰才真的吓了一跳,这问题还真多啊!有的甚至已经被改观定案放入光脑词库的单词,在这里依然可以发现争论帖。
外语全部跳过,就算英语是第一外语,缪祺兰依然选择放弃,虽然不能够给出什么证据,在这样的学术场合,缪祺兰依然希望给出的答案是最有把握的,至少她自己认为是百分百正确的。
第一帖:‘走’的含义。‘走’这个字缪祺兰当然认得,不过她没想到这个字除了某个众所周知的含义之外,居然还有其他的意思。好奇地点开了帖子,原文是一长串看不懂的文字,其中除了古中文的‘走’字特别显眼之外,还有些英文字母,不过这些字母合在一起的单词含义是什么,缪祺兰表示她需要求助光脑。当然更有效的动作是直接将帖子上移,看下面的回复帖。回复帖中确认,这段文字有着大灾难前的通用文字的显著特征,可惜的是网络光脑能力有限,无法翻译这段文字,哪怕是断章取义,提取某些字符串解析含义都是无解。跟光脑比学识,那是傻瓜才干的事情,更何况是一千年前的文字,而她是两千年前的古人,缪祺兰自认无能为力,帮不上忙。当她正打算关帖的时候,扫到了下面各种猜测可能性排行第一的论述:文件加密显示的乱码,不具备任何真实的意义。
加密?缪祺兰似乎抓住了什么,她关帖子的手停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点心‘卖糕’

加密在科技时代就是运用某种算法将文件隐藏。当然,光脑加密的东西由光脑来破解自然是最有效的。可惜光脑对于那段文字至今还没有找到破解的规律。而另一种更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采用另一种语言。一种完整的语言体系相比算法的破解要困难得多。二战时期中途岛的胜利就在于密码的破解,而米国的密码直到战争结束一直都没有被破译,就是因为他们采用了某个极其稀少数族群的土语。土语,这个词点亮了缪祺兰大脑角落某处的记忆点。上辈子读大学时有不少的留学生是靠业余上英语课赚外快,其中有一位黑人老兄就曾经为了活跃气氛介绍过两个和汉语写法一模一样的母语单字。这两个单字中的一个就是‘走’字,更神奇的是,这个‘走’字连读音都一模一样。他是一名来自中非不知名小国的公派留学生,这样的巧合令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不已。因此缪祺兰猜测,这个帖子可能不是加密文件,而那个中非国家的土语,字不过这种语言没有被联邦知晓,绝迹于历史的长河了。
对此,缪祺兰也无能为力,因为上辈子她也就知道两个字,而且其中一个现在也半点都回忆不起来了。不过缪祺兰一点都不介意分享一下自己知道的这条信息,也许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挖遗址的时候挖到相关的信息呢。回复了帖子之后,缪祺兰安奈住了自己原本有些得意的心思,别因为穿越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古文化大儒。‘走’这个帖子她之所以能够回答出来,那也完全是因为运气撞上了天花板,反弹的结果。如果当年她没有参加那一场英语角;如果那位黑人老兄没有为了活跃气氛而介绍非洲当地的母语;如果介绍的两个字中没有那个‘走’字…多了任何一个如果,她都不可能回答得出那个问题。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帖子都是如此高难度的。也有不少引得缪祺兰捧腹大笑的。比如点心‘卖糕’的论证帖:“摘自火星科研基地后勤部队第三小队李荣杰下士的日记‘3月12日,天:晴(五羊城),今天是到达基地的第108天,和胖头鱼打赌居然输了。这头该死的鱼不但汤包、小笼包、春卷,卖糕,居然还点了芙蓉糕,看来接下来的日子只能靠营养液过活了…’其中汤包、小笼包、春卷和芙蓉糕都有资料可查,唯有卖糕没有留下任何的信息。但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推测出卖糕应该是一种糕点。比如‘烧卖’是古东方的一种点心。据考证,其名源自于‘烧了就卖’,而古汉语中‘卖’又同音于‘麦’。小麦刚好是米饭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烧卖’的核心又是猪肉拌饭。以此为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卖糕’亦是一种由小麦为主体的点心类食品。”
看到这样的论证帖,缪祺兰扑桌了,文字的艺术果然博大精深,她是手疼、胃疼、脸颊疼。缓过了口气,缪祺兰开始回帖:“楼上的推理有理有据,让人震惊且感佩,用句古语来说已经突破动物牛名字A的境界,可惜没到达动物牛名字C的程度(P.S.这是绝对的赞扬,不包含任何的贬和讽刺)。古中文‘卖糕’同音源自于古英文‘My God’,这是古西方的某一宗教用语,后因为宗教势微,而逐渐演变成感叹词,表示惊讶、震惊等。因此无论你是想要卖上帝还是将上帝挫骨扬灰做成神肉叉烧糕,这样的言论,在十九世纪之前的欧洲大陆,你都毫无疑问的会被当成异教徒,绑上火刑柱烧死的。”
这类帖子不少,让缪祺兰有一种参加中文托福考试的感觉。这个时候,通讯器突然响起,把缪祺兰吓了一跳,特有的提示音让缪祺兰不用看也知道是戚皓言。
“你没睡?”看着缪祺兰的黑眼圈,戚皓言不赞同地皱起了眉头。
“之前听了你的话,觉得有点对不起小舅舅呢,所以就上了火星的那个军研网,看看能够帮上什么忙,一下子把时间忘了。”缪祺兰解释道,看到视频里戚皓言整齐的军装,她有些了然,“要走了?”
“原本就只是轻伤。住进来也是想着可以跟你见个面,说上两句话,只是没想到妈她…”戚皓言脸露歉意。
“时间很多吗?干嘛说这些。”缪祺兰岔开话题,婆媳问题古来有之,反正她们也不常见面,见面客客气气的这种简单的事情,缪祺兰完全可以做得到,没必要让戚皓言夹在当中难做。再说,他们夫妻见面的时间不多,浪费在讨论这种事情上实在是不值得。
“还有三十分钟。”
“哦,爷爷他们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会看着的。你自己当心点,英雄救美这种事情少做,就算有能力也要量力而为…”
听着很窝心,感觉真的就像是一对老夫老妻了,但戚皓言还是及时阻止了缪祺兰的唠叨,时间不多:“别光说我,像今天熬夜的事情不许再干,要是被我知道了,我就告诉缪爷爷,让他天天盯着你。”他很清楚缪祺兰的坏习惯,一专注于某件事情,就会轻易忘记其他一切。
“偶尔么。”缪祺兰坚决不承认自己‘劣迹斑斑’,她都几岁了?如果还让爷爷监督几点睡觉,这传出去她就不用见人了!这个话题绝对不能继续下去,“上了论坛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本来还想着能帮上什么忙的,没想到只解决了一些因为基础不扎实而出现的小问题。我果然太高估自己了。如果那些人是正统的科班出身的话,那些问题根本就不会出现。”
科班出身?戚皓言咳嗽了一声,那些历史学院古中文系的不都是科班出身吗?而且能够进入论坛成为会员,敢于发帖回帖的还不是一般的科班生。很显然缪祺兰口中的科班和他想的应该不是同一个意思:“你的意思是…”戚皓言踌躇了一下,“他们够专业,只是基础太差?”这话说着怎么感觉这么别扭?
“他们并不笨,或是应该说非常的聪明,有许多人单凭一点点的相关信息就可以猜出字的真实含义。所以许多问题其实并不难解答,我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人只要了解部首、音节等最基础的知识,轻易就可以推断答案来。难道说现今的发掘中连一本语文课本都没有?”缪祺兰奇怪地问道。
“这个问题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吧。”戚皓言耸肩,怎么说他只是一名军人,对中古文化和兴趣和同龄人一样,远远及不上对机甲的热情。不过在爷爷的强势感染和老婆的影响之下,对于中古文化的了解,戚皓言也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更何况缪祺兰手里有着考古研究所里的内部通行证,可以查阅的资料可比他多得多。不过,“部首是什么?”戚皓言好奇地问道。他学古中文都是爷爷拿本书,一个字一个字念给他听,解释给他听的。缪祺兰说的什么部首、音节的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部首?缪祺兰张张嘴,她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部首就是部首啊,你不知道?那你当年是怎么学中文的?”
“死记硬背,背得多了,字自然也就认识得多了。”戚皓言解释道。就他所知那些家里要求必须学母语的,用得都是和他一样的方法。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套完整的语言教学方式并不是那么容易建立的,需要大量的信息,再结合前人的经验,经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得出一套针对大多数人来说相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这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非一两人,一两年里可以弄出来的。就算是联邦最强大的光脑系统也只能从现有的信息中分析结合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而无法做到完全的无中生有。
不是吧?历史前进了两千年,教学方式却倒退了一千年!这算啥?教学方式的返祖?
看到缪祺兰惊讶的表情,戚皓言想到了一种可能。缪祺兰接受传承的方式与他们不同,也许她的传承库里面有着完整的教学方式。现在所有知情人都自以为是地认定缪祺兰在古文化方面的造诣完全来自于她在火星上的‘奇遇’,对于这个误会,缪祺兰只感到庆幸,一点都没有要这个误会的想法。
“你知道的学习方法是怎么样的?”戚皓言好奇地问道。
“当然是从A、B、C学起啊。”缪祺兰回答道。
“A…B…C?这不是古英语字母吗?”戚皓言疑惑道。
“对,学这个有助于标准发音。”缪祺兰点头。
“你要不要开一家教授基础古汉语的学习班?”戚皓言有些期待地问道。在他想来,缪祺兰传承里的教学方式肯定已经实施了几百年,经过不断地改进,是一种很完善的教学方式,至少比他们或囵吞枣的死记硬背要强上许多。
“我又没有教师证。”对于这件事情,缪祺兰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开班授课当老师可是要教师文凭的,这种文凭读出来可不容易,不单单是某一学科要学,还有什么少儿心理学等等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对于当年军校文科考试破纪录的缪祺兰来说,她已经有笔试心理阴影了,读书啥的,特别是有考试的文科类,还是算了吧。
“不是让你开正规的虚拟学校。如果只是开一个教学网站,或是直接挂靠在教育部网站下面的培训班的话,不一定需要教师证,不过所有的教学视频都必须通过审核。如果教育部审核通过,并且同意专门设立考场的话,考核的成绩和证书整个联邦都会承认的。”戚皓言解释道。
“这样也行?”缪祺兰有些意外地问道。
“当然。有什么困难找爷爷,他是校长,跟教育部的事情他可以帮忙。你会开这个班的是吧?” 戚皓言说到这里,自己都感觉心跳有些加速,有些激动,作为一名体内流着大多数华族血的人,他看到了古汉语复兴的希望。突然间,戚皓言发现他能够体会出一些爷爷和姜上将他们这辈人的感受了。爷爷当年就曾经讲过,他小时候也是讨厌死记硬背这些完全弄不懂的古中文,可等老来再想要学,已经太迟了,有太多的东西都已经错失。而现在,毫无疑问的,缪祺兰的教学会带动起古汉语热,更多的历史疑团会因此而解开,万年的传承将会延续下去。如果当初他知道缪祺兰传承了完整的古汉语学习系统的话,说不定他就会建议她不要开咖啡店,而是直接改成古汉语学习班了,当然现在也不迟。
看到戚皓言眼中的激动和期盼,缪祺兰无法理解戚皓言的感受,因为在她看来,她只是单纯地复制上辈子自己幼稚园和小学的语文学习,而且在现代高科技的帮助下,她只需要向教程模板输入内容就可以了。
戚皓言还想说些什么,病房的提示音响起,通知他该走了,“自己当心,别太累着。想你!”
通讯断开。余音绕耳,缪祺兰瞪着黑了的屏幕半晌,突然感觉屋里有些冷清,她已经开始想他了
作者有话要说:


论坛骚动

缪祺兰却不知道,她的回答帖已经使得整个军研论坛一片混乱了。因为军研论坛的特殊背景,基本上不会出现刷帖这种情况,如果只是单纯支持楼主的观点,按一下帖子右下角的支持钮就好,除非能拿出新的证据来支持或是反驳,否则一般都不会回帖。可现在突然出现了一个与论坛齐岁,却从未发过一帖的超级幽灵会员,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这位幽灵会员莫名其妙地大爆发,一夜之间回复了两页多的帖子。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联系论坛版主,有黑客入侵!他们同时也在赞叹这名黑客的胆子大啊,瞎闯也不看看地方,这摆明是对联邦军部的打脸行为啊。
技术部门的动作绝对是迅速的,在接到投诉的三分钟内就有了行动,扫描漏洞,查找入侵痕迹。
一切正常。没有任何人为入侵或是机器刷帖的不正常现象。
再查看登录IP和记录。没有任何掩饰,登录IP显示来自于麦伦城。至于刷帖…几名技术人员同时不屑地撇了下嘴,才两页半,这也能称之为刷帖?这也太瞧不起人了,不对应该是太瞧不起他们技术人员了,随随便便从网上下个刷帖捣蛋程序,都可以弄出现今帖子数乘以N次方来。这怎么看都像是第一次登陆论坛者好奇心起的结果。如果不是军研论坛的特殊性,这样的情况根本就不会有人关注,太正常了。至于帖子内容的审核就不在他们监察范围之内了,他们可以肯定的是,从技术方面来看,这位访问者是以常规方式正常登录的,也就是拿钥匙开门进来的,没有撬门。于是,那些被打了鸡血,准备大显身手的技术人员得出结论,这些搞学术的就喜欢有事没事一惊一咋的大惊小怪。技术人员撒手不管了,他们可是很忙的,一大堆任务等着他们去解决呢。
军营某处,一大清早就被吵醒的某版主不得不从回复帖内容上审核是不是胡乱回复,给那些个会员一个交代。如果缪祺兰在旁边一定认得出来,这位版主就是自己许久未见的表哥,姜启伦。机甲天赋比不过弟弟姜启震,运气比不过戚皓言,因此在军校他虽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机甲系,但最终他的机甲之路还是未能走远。他很快就依从了家族的安排,进入了南太平洋军事基地的信息部,现在是一名少尉副官,军研网是他负责的任务之一。在外人看来,姜启伦是军部两大派系利益争斗的牺牲品,因此才会被发配到门不当户不对的信息部任职。想想堂堂一名四大军校出来的机甲兵,不上战场,不进舰队捞军功,年纪轻轻在大后方当什么考古网的版主,怎么可能还会有出头之日!而且相比戚皓言,姜启伦对于历史的东西更是缺乏热情。如果说他很高兴负责这个网站,那绝对是骗人的。但他很清楚的知道,南太平洋基地可以说是姜家在军部的大本营,二伯父让他负责这个针对火星军事科研所遗址挖掘而设立的讨论网站肯定有其深层意思,只不过二伯父不会告诉他,只会让他自己去思考挖掘,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思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