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预料的一致,听说林喻城遇到困难来求助,淮阳王立马放下手中的事务出来相见。
“这事不难办,皇商吕家我也听说过。这姻缘确实与你不大般配,想来吕家也不是非你不可的。我倒是与淮阳布政司梁安交好,他家有个庶子,与吕家的姑娘也年纪相仿。吕家要是能把女儿嫁去布政司家,比嫁给你能得到的更多。”
他欣赏林喻城的聪慧和才华,也知道他是个有野心的。淮阳王相信以林喻城的上进,以后必然会有一番大作为的,他提前把林喻城拉在自己门下,就是赌他的未来。现在林喻城需要帮助,正是他赚人情的时候。
淮阳王总是一派谦谦君子之风,笑起来温文尔雅,全然是纯良无害的模样。但是林喻城从来不敢小看他,知道他的能力,这事他既应下了,就自然会办的漂亮。
“难怪被人惦记,确实你也到了年纪。这样吧,帮人帮到底,你要是相信我的眼光,等你院试高中我就帮你择一门亲事,你看如何?”
见淮阳王愿意做媒,林喻城自然没有不答应的。且听起他话里的未尽之意,可能已经有了人选,但是要等自己考上才能有资格提亲。
说完了亲事,淮阳王不免谈起了林喻城日后的发展问题,问他有什么想法。
“一切都听王爷安排。”
林喻城知道自己投到淮阳王门下,就要为他奔走,与其自己费尽心力,不如直接听其安排。
“好,好。等你院试考上被授官,最好就是外放几年,如今京都差不多的职位上都已经满了,与其熬着混资历,不如去外面闯荡一番,也能增加才干和阅历。到时候在外面多认识人,总是有用处的。”
果然淮阳王已经有了安排,林喻城听后心中也有了筹划。于今确实对他来说最好的路就是外放了,外面天地广阔,总不会少了他的出路。
不管是林喻城还是淮阳王,都已经为考上做计划了,丝毫没人想过林喻城会考不上。
结果也确实不辜负林喻城的期待,苦读十几年,他一朝及第,殿试发挥的也十分好,被圣人授予了探花。
其实按照他的才华,就是状元也使得。但是林喻城长的年轻俊秀,为了更加一段风流,圣人就将他点了探花。比起状元,历来探花郎都是最被人追捧的。
淮阳王也依着前言为自己的表妹,汝阳长公主的女儿何云嘉做了一回媒。
因着林喻城只提前告知了李氏,当汝阳长公主进宫求的赐婚圣旨送达府里时,陈良侯和林喻琪,乃至金氏,都十分诧异,表现僵硬,笑容都十分勉强。
送完传旨的黄门,陈良侯黑着脸看了林喻城一眼即拂袖而去。林喻琪眼见着李氏和林喻城春风得意,心里满是苦涩。
缓冲
呼呼的北风穿堂而过,抱着药盅的高挑女子抖了抖肩膀,微低着头加快步伐向正屋走去。
到了门前,还没等撩开门帘,一个梳着双丫髻的青衣丫鬟就迎了出来。
“是雪姨娘来了啊,怎么能劳动你再去跑一趟呢。拿药这种事我们来做就行了,快进来吧,夫人正等你呢。”
青衣丫鬟叫侍茹,是金氏身边得用的大丫鬟。她一手从雪姨娘手里接过药盅,一手打帘将她让进屋。
进门后雪姨娘见着金氏坐在窗边的榻上,赶紧走过去行礼,身子低到一半却被金氏一把拉了起来。
“你这丫头就是多礼,快起来吧,都说了从今后我只把你当亲妹妹待。”
“夫人大度待婢子好,婢子却是不能不知礼数的。”
有些惶恐的推辞了金氏的好意,雪姨娘坚持把该行的礼一丝不苟的做到位。行完礼后也没闲着,顺手接过旁边小丫头的活计,继续为金氏敲腿。
她本来是金氏的陪嫁丫头,叫侍雪,从小就在金氏身边伺候。
因着世子林喻琪宠爱通房采荷,为了压下采荷,金氏就将陪嫁侍墨也开了脸。
但是侍墨性格木讷,一直不得林喻琪的喜欢,不得已,金氏年初时又把相貌最出挑的侍雪给推了出来。侍雪既美貌又知进退,挺得林喻琪欢心。
看着侍雪恭敬的跪坐在自己脚下伺候,没有任何恃宠而骄的举动,金氏心中满意,因此口气也更亲近。
“好丫头,要是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呢。”
从侍茹手中接过已经凉好的药,金氏仰头一口气都喝完,满腔的苦意似乎从嘴里直接浸透到了心里。
为了求子,她已经接连喝了许久的药了。原本因为无子金氏就立身不稳,更兼弟媳何氏入门两个月后就有孕了,又给她添了无比的压力。
本来嫡长孙应该她生出来的才名正言顺,反而先被何氏抢了先,连原本不着急嫡子的林喻琪也满心不乐,现在往她屋子来的时间也多了,希望能早日有嫡子。
可是奈何肚子就是没动静,金氏摸着小腹暗暗叹息。为了求子,她简直什么办法都试遍了,连大夫也说她身体没问题,但就是怀不上。
如今听了二夫人何庆芳的介绍找了据说很灵验的马道婆开了方子,可是吃了这么多服药也没见效。最令金氏恐惧的是就连老夫人张氏都对她心生不满了,要是自己这两年还不开怀,就要给姨娘放开避子汤了。
她是知道二夫人何庆芳的情况的,现在被生了儿子的二房骑在头上,自己万不想也落入那个境地。大房的长子,总要出自她肚子里。
要不是因为林喻城没有事先和家里说就娶了何氏,让张氏十分不满,二夫人只怕还是要被关着的。
想起现在每次李氏说起自己的孙子后都要装模作样的关心她何时有孕,还让她别着急,金氏就气得暗自咬牙。
可不是不想她着急嘛,李氏恨不得他们大房没子嗣承爵,以后好便宜了自己的孙子。
金氏现在觉得李氏的每一个举动都不怀好意,对上李氏时刻紧绷着心弦。
虽然林喻城被外放到宜州的新野做同知,何氏生完孩子也跟着去了,但是他还年轻,总有回来的时候。
本来林喻城考上了探花就给他们大房带来不小的威胁,更兼又娶个家世高的媳妇,他的野心简直昭然若揭。尽管现在陈良侯还没有想换世子的心,但是保不住林喻城和李氏往后使什么卑劣的手段呢。
金氏对于他们大房的未来十分担心,又有些埋怨自己的丈夫不争气,只知道每日出去和人胡混,仕途上一点进展都没有。要是林喻琪多下点力气,能够在东宫受到太子赏识,他们何至于要对林喻城如此忌惮。
喝完药简单歇息了一会儿,金氏下午又要继续处理府中的各项杂物。
管好整个侯府并不是件容易事,她每天要操心的事很多。说实在话,对于那么早说动张氏把管家权从李氏那里拿过来交到自己手里,金氏是后悔的。
她初进门时被林喻琪的冷淡敷衍刺激到了,心高气傲的一心认为有没有丈夫宠爱不重要。只要抓紧府中的权利,林喻琪总是离不开她的。
其实管家权早晚就是她的,还要急什么呢,白白被李氏逮到机会扣上个贪权好利的帽子。
如果自己一开始没有那么骄傲,小意温情的笼络着林喻琪,说不定这会儿早就怀上了,也不用再受这些罪。
将二哥写来的信与李氏一起细细读过,林喻乔靠在李氏怀里安慰她道,“二哥和二嫂好着呢,保不齐明年就再给您添个孙子,让道彦也多个弟弟作伴。”
想念着远在宜州的大儿子,李氏总觉得他们夫妻在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又没有亲友,会受很多苦。
“也不知道你二哥什么时候能回来,咱们一家人都安安稳稳的能在一块我这个心里才能踏实。”
“到时候二哥升了官为您挣了诰命,风风光光的回来才好呢。”
因为林喻城没有问过陈良侯的意见就擅自答应了婚事,还让长公主去宫里求了指婚的圣旨,陈良侯一直不给林喻城好脸色,为了给他个教训,更是通过自己的人脉将林喻城送到了新野这么个贫困县去做官。
陈良侯这个做父亲的打着磨练儿子的名义提出了要求,让即使已经帮林喻城安排好地方的淮阳王也没有办法。
如今只有靠林喻城自己努力做出成绩才能有机会走出新野了,林喻乔也很同情自己的二哥。
这几年几个哥哥陆续长大了,原先就泾渭分明的界限更是清晰,林喻乔同母的哥哥与世子林喻琪的矛盾已经是再也遮不住了。
陈良侯想要他们几个兄弟都对林喻琪这个大哥恭敬信服,如同二老爷一样。可是他们与林喻琪并不同母,不仅林喻琪不能信任他们,他们也不想对一直高高在上的林喻琪信服。
现在他们虽是一家子人,却明显分成了两个派系,彼此仅仅维持着面子情。林喻乔的大嫂金氏也联合起被放出来的二夫人,与李氏互相你来我往的使些小动作。
三哥林喻峰已经过了乡试,年底也要娶亲了。
林喻乔未来的三嫂是李氏兄长的女儿,林喻乔的表姐。对于这种亲上加亲的婚事,林喻乔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人其实并不支持,但是这个时代讲究父母之命,大人决定的事她也没法掺和,只能暗自希望以后的小侄子小侄女都健康。
一转眼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这么多年了,林喻乔从一个白生生的嫩团子抽条成小少女,真正开始进入了发育期。
这几年她不仅读书练琴学针线,李氏还给她请了女师傅,调香,歌舞等技艺林喻乔也都一一学了。等她过了八岁生日后,李氏还给她请了宫里退役的大龄宫女作供奉嬷嬷。
教林喻乔的这个嬷嬷姓孙,大概三十来岁,梳着一丝不苟的团髻,人看起来也有些严肃,教林喻乔规矩时没少罚她。
但是相处久了,林喻乔也能觉出孙嬷嬷的好来。一个教的很用心,一个学的也用心,倒是越处越好。
因着长期练舞和生长发育的关系,林喻乔已经脱离了原先的婴儿肥,像抽条一样,不仅身姿娉婷,相貌也愈加出色。
对于自己这世的长相,林喻乔最满意不过了,果然像她早就想的那样,是个十足的美人儿。
就像二哥林喻城一样,林喻乔也承袭了李氏和陈良侯身上最好的地方,巴掌大的小尖脸,盈盈水润的杏眼,看起来顾盼神飞。腮凝新荔,鼻腻鹅脂,左侧颊边还有个小小的酒窝,笑起来时清甜又活泼。
加上李氏从小就汤汤水水的不断喂养,林喻乔肌肤水润细滑,孙嬷嬷来了后又教了她很多养身的方子,每日用牛乳和花瓣泡澡,身上每一寸肌肤都嫩滑白皙的似奶豆腐。
虽然林喻乔现在才十来岁,但是李氏已经早就开始给她攒嫁妆了。
也由于李氏总是在库房里为林喻乔挑选贵重的物件备嫁,也引来了金氏和二夫人何庆芳的许多怨念。
金氏是心疼那些东西,毕竟她觉得整个侯府都是他们大房的,如今李氏给林喻乔准备的那些东西,都是在挖他们的墙角。
但是被李氏以“你们就这么个嫡亲的妹妹,做哥嫂的哪能不疼她”为由,硬是给挡了回去。金氏到底是做媳妇的,也不敢当面争辩,不然李氏是真能到处去宣扬的,到时候落下个苛待妹妹的抠唆名头她可不愿意。
而何庆芳是心疼自己的女儿林喻玫,林喻玫比林喻乔还大呢,之前因为她被关着的原因也没人看顾,很是吃了一些苦头的,东西吃的用的都不如林喻乔不说,还经常被下人克扣。
而张氏虽然也疼林喻玫,但是到底年纪大了,也没那么多心力。何况这个孙女也不算出挑,因此也就不怎么上心。
林喻玫又不是李氏肚子里爬出来的,李氏没看在何庆芳的面上落井下石就不错了,哪能再顾着林喻玫,金氏这个做大嫂的也是面子情。
所以林喻玫现在不仅请的师傅供奉都不如林喻乔,甚至很多该学的东西林喻玫也都落了下来。
等到何庆芳被放出来后,看着李氏为林喻乔攒了那么多好东西,也要照样为林喻瑄挑拣好的留起来。但是金氏虽然和何庆芳联合在一起,心里却始终没有真的把何庆芳看在眼里过,对林喻乔尚且舍不得,更何况是堂妹了。
为了几样物件,甚至何庆芳和金氏险些闹翻。最后两人各退一步,又重新为了各自私心联合在一起。
何庆芳与李氏本就有旧怨,为林喻玫没多得些东西,更是把这一笔又记在了李氏头上。
端倪
晚上回到府里,林喻琪难得的先去了金氏的院里。
被丫鬟伺候着更衣梳洗完,林喻琪坐在榻前捧着杯茶表情阴郁。
本来还在逗着小儿子说话的金氏,看着林喻琪像是有话要说,就让奶娘把哥儿抱了下去。
这个孩子是金氏费尽周折才得来的,因此看的跟眼珠子一样,等闲不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
不过让她不太高兴的是,林喻琪这个做父亲的,对于儿子兴哥儿却十分平常。
目前兴哥儿是他唯一的孩子,却不受宠爱,让金氏以为林喻琪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原因,才对自己生的儿子冷淡,更是对林喻琪暗生怨忿。
金氏庆幸自己当年在采荷堕胎时使了手脚,让她绝了子嗣,不然依着林喻琪对采荷的宠爱,她有了孩子,兴哥儿在林喻琪心里更是要退后了。
但现在让金氏担忧的是采荷虽然不能生了,林喻琪这几年又纳了两房姨娘,还是在东宫的署僚送的。金氏是个顾及名声的人,不想动作过大传到外面去,因此想做点什么手脚都没找到机会。
“三妹妹今年也十四了吧?”
看着金氏坐过来,林喻琪突然开口道。
“是啊,已经好相人家了。”
听着他没头没脑的话,金氏没转过弯来。
更是为刚才兴哥儿在时林喻琪眼睛都没往他身上瞄过而气恼,因此回答也不怎么热情。
“你说把三妹妹送到东宫去做太子宫人好不好?”
刚捧起茶来抿了一口,就听到林喻琪说了这么个劲爆的话题,金氏直接呛住了。
没顾得上咳嗽完,金氏立即激烈的反对,“你疯了?三妹妹是那边的人,让她去东宫还能有你的好?”
金氏想着依林喻乔的相貌,真送到东宫得宠几乎是铁板钉钉的。而且林喻乔性格可不软和,人又精着呢,自己就没从她身上讨过好,也不是他们能拿捏住的,何必费那个劲为他人做嫁衣。
其实这几天听说东宫要选几个美貌的良家子,林喻琪也十分犹豫。
现在将近而立了太子还没有儿子,要是他把自己的妹妹推荐过去,送进东宫以后生了儿子,林喻乔又是侯府嫡女,出身也有了,以后提了身份,靠着儿子说不定会有大造化的。
而他也能借着这层关系,以后受到太子赏识和重用。
可是小时候还好,大了以后他和林喻城矛盾愈发加深,与林喻乔也不再亲近。让他难以打定主意的就是,如果林喻乔在东宫得势,确实头一个想着的也不会是他。
特别是这几年林喻城发展得格外顺畅,先是在新野做同知时连续三年考评优秀,因为政绩卓着加上淮阳王的操作,林喻城从新野出去后就去了兖州。虽然一直外放没回来,但是相比于自己的五品典仪,接触不了东宫的核心事务,林喻城在发展势头要比他强上不少。
这几年林喻琪全部的心力都用在了仕途钻营上,想着总有一样要赢过林喻城才行。
另外还有一件事林喻琪也不得不顾忌,虽然他是侯府世子,但是侯爵是虚封,只有体面尊荣,不会带来太多权势,整个林氏宗族更认同的是能力。
就像陈良侯,既是侯爷又是宗族的族长。二老爷也不是特别有能力的人,虽然官职高可是性格优柔,因此不管是侯府还是宗族陈良侯都能压得住。
可是到了林喻琪这里,林喻城太过出色,如果将来得势,说不定侯府的继承人和宗族的族长不是一个人的情况也可能发生。
他是,宁死也不会让这样的事出现的。他只是现在没有机会,如果他受到太子的重用了,一定就能出色的办好差,证明林喻城永远是赶不上他的,只能在他身后仰望。
偏偏太子只信任自己这边的亲戚,父亲也不支持他向太子靠拢的太近,毕竟未来难料。他一个人孤军奋斗,总是觉得压抑,看不到出头之日。
“二弟是跟着淮阳王的,到时候转投太子后,太子未必就肯信任他。三妹妹进了东宫早晚就会明白,谁才是真正能帮上她的。”
与其是在说服金氏,不如说林喻琪是在找理由说服自己。
“你怎么能确定!二弟在外面名声也高,万一太子爱重他的才名要收为己用呢。”
金氏还是觉得林喻琪太欠考虑了,林喻乔绝对不能嫁去东宫。并且为了以后让林喻城那里的威胁小一些,林喻乔只能像林喻玫那样,嫁个宣慰使司佥事这样的人家。
既轻省,没有那么多亲戚要往来,夫君官职虽低但胜在安稳,那有什么不好?
金氏觉得何氏给林喻玫选这样的人家才是真正疼女儿的,李氏一心为林喻乔挑身份贵重的人家,必然是想要攀附权贵。
唉,林喻琪叹了口气,表情更加阴郁了。金氏的话也在理,他不能不考虑到这些。
“依我看,到时候给三妹妹相当个寻常的人家就行,虽然母亲那边必是不会同意的。我们要趁如今她还在选人家时,提前挑好了回给老太太,让老太太把这事先定下来。就不怕他们到时候反对,出什么幺蛾子了。”
拍了拍金氏的手背,林喻琪也表示同意,把选人家的事交给了金氏去办。他觉得金氏到底是嫡妻,考虑事情如此周全,比那些空有美貌的妾室更帮得上他。
说完事情后,林喻琪习惯性的往外走,要去姨娘的院里。
仕途不顺,弟弟越发优秀,被比下去的紧迫感一直压着他,在家里也无法缓解这种压力,林喻琪只有在姨娘处的软语温言里,才能稍稍放松些。
望着林喻琪走出去的背影,金氏已经都习惯了。
以前没孩子时立身不稳,如今有了儿子,金氏也就对林喻琪更加不甚在意。爱去哪去哪,只要不威胁她儿子的地位,她才懒得管。
他看不上自己,自己还看不上他呢。
林喻琪是怎么样的人她早就摸透了,从小到大不管是父亲还是祖母都事事顺着,让他觉得自己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似乎谁都得捧着他。
用着时就指着你,用不着了立马甩在脑后。
这样的人,他心里除了自己还有谁呢。金氏在心底暗暗冷笑。
再说林喻乔,她如今已经来过葵水,在大秦就要被当成大人来待了。
十四岁这个年纪放在现代,还是读初中呢,家长老师都在围追堵截的防早恋,而现在她竟然都快结婚了。
想想林喻乔都觉得咋舌,她在现代二十九了还没嫁出去,如今包办婚姻就啥都解决了。
李氏早就开始教她管家,以后嫁了人作为当家主母就要主持中馈了,这些她不能不懂。因着李氏已经没有管家权了,这些都得靠李氏教了然后去跟着大嫂金氏实习。
林喻乔的大嫂在这一世可不如书上写的那样如意顺遂,不仅林喻琪有了其他女人,与金氏关系疏离,关键孩子也怀的比原先晚好几年。
“马道婆的方子真的有用么?”
金氏据说是因为马道婆给的方子才怀了孕,后来也因此对马道婆更加迷信了,林喻乔表示相当的好奇。
“她那是自己作的,没的刚成亲连夫君都不笼络,等后来感情淡了又想起生孩子了,没毛病也让她吃药吃出毛病了。什么马道婆的生子方,你看她再怀过吗?”
按理说不好给没出阁的女孩说这个,但是因为觉得女儿就快出门子了,李氏不想让她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万一以后像金氏一样走错路,那可就哭都找不到地方。
上一世金氏作为世子夫人什么都好,多风光啊,把自己收拾的那么凄惨。可是现在一进门林喻琪就有了采荷,金氏的阵脚就自己乱了,越往后昏招越多,再也不是前世那个胜利者了。
“乔儿可记着,万不可轻信这些神乎其神的方子。我从小就为你精心调养着,现在健健康康的,只要以后笼络住夫君,根本不需要什么方子。”
怕林喻乔也迷信那个,李氏赶紧又嘱咐。
说着说着,林喻乔这个听的没什么反应,李氏反而不好意思起来,觉得自己暗示的太过了。想着林喻乔到底年纪还略小些,也就没再继续深入说下去。
李氏想着,好在是母女的贴心话,也没外人听着,不然自己跟一个大姑娘说这些,像什么话。
看李氏表情讪讪的,林喻乔忍不住在心里吐槽,她娘真的是太保守了。
在现代她初中学了生物就什么都懂了,没穿越前岛国的健康教育片也没少看,虽然缺乏实践,但是理论知识说不定比李氏这个结婚这么多年的人都强。
想归想,林喻乔也不敢跟她娘说“你放心大胆的继续吧,我啥都懂”,怕她娘吓着。
李氏现在就开始带她出门了,有了交际后林喻乔更觉得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自信。无他,颜好秒杀一切。
因为目前见过的所有姑娘都没有比她好看的,因此林喻乔心里十分自得,觉得她将来肯定会比两个堂姐强很多。
林喻乔的大姐林喻瑄,长的只略清秀些,性格上也沉不住气,嫁出去后压不住夫君房里那些妖妖娆娆的通房,日子过得很一般。
而林喻玫因为二夫人被关起来的原因,很是受了几年委屈,性格也由原先的骄傲变得内敛起来。知道自己长相上没优势,就说动二夫人选了官职比较低的人家。到时候有侯府做后盾,日子就好很多。
不过她可不敢把自己的想法暴漏出来,知道李氏可不会赞同她的观点。
因为李氏本身长得就出色了,看林喻琪长相,陈良侯原配长的肯定不如她,可是一辈子就硬是没被陈良侯喜欢过。
所以在李氏看来,聪明识大体,努力生儿子,以后把儿子教出色才最重要,靠着颜色被夫君喜爱总不是长久的,至于情情爱爱的更是压根不在考虑之列。
但是林喻乔到底前世连恋爱都没有,她现在又是少女,心态也自动切换到了少女情怀的频道。
她是想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毕竟她爹那么渣都没姨娘呢。以后她嫁了人,又美又会卖萌,还会暖床,怎么可能拴不住男人。到时候相爱了,夫君心里只有她,自然也不会有姨娘什么的来膈应她。
林喻乔自己想的倒是美,李氏也在慎重的给她挑着人家。
她们都没想到,竟然金氏擅自为她相看好了人家,并且专注坑他们一百年的爹和她祖母张氏还都答应了。
不经过她同意,也不用相看,竟然就想要把她嫁出去?
作为最后一位知晓的当事人,林喻乔气的简直想去咬金氏了。
慈母
“我绝对不同意!”
对于张氏想把林喻乔定给永乐侯府的小侯爷,李氏出离的愤怒,想也不想的就拒绝。
“永乐侯府难道还配不上乔姐儿么?等一朝太子即位,太子妃就是皇后,永乐侯府的小侯爷可就是国舅了,乔姐儿要是能嫁过去,以后可以享受多大的体面和尊荣!”
张氏怒其不争的看着李氏,觉得李氏眼皮子太浅了,这么好的机会都不想把握。
“永乐小侯爷还没娶亲屋里就一堆姨娘,成日撩猫逗狗不学无术,整个京都谁人不知!也不知道是哪个坏了良心的说了这个媒,这不是把乔儿往火坑里推么!”
不敢冲着张氏来,李氏就对着金氏恨恨的骂道。
都是金氏这起子黑心的,自己想攀附富贵,还要拿她女儿当垫脚石踩。
李氏心中郁气冲天,为自己的孩子们委屈。府里一个两个的都拿着她孩子们的亲事做文章,好不容易前面几个儿子都磕磕绊绊的娶了媳妇,到了最小的这个上头,竟然又遇到了这样的事。
听着李氏这番话,张氏觉得她就是在含沙射影的骂自己,因此口气也更加不客气起来。
“你不要再继续碍事了,这事我已经和侯爷说定了,永乐侯府是太子妃的母家,乔姐儿嫁过去也不算辱没了!等过几天你就正式回过永乐侯府,准备两家相看”
把下唇都咬出血来,李氏听着张氏这样完全不考虑自己的意见,直接一锤定音,再也忍不下去了。她嫁过来的这些年做牛做马的努力讨好她,可是一点用都没有,到头来她连自己女儿的婚事都说不上话,张氏的心和陈良侯的一样,都是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