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主又狠又糙女主会撩的糙汉文上一章:与富江交往之后
- 男主又狠又糙女主会撩的糙汉文下一章:我的白莲人设不能掉(穿书)
“我真的很困。”他的声音有点闷闷的。
她真诚道歉。
“那你和我再睡一会儿。”他抱住她纤瘦的腰身。
“我睡不着了。”被他忽然揽住腰,她的脸颊红透,说话声音小下去。
他的指腹却碰了一下她薄薄的眼皮,令她下意识地闭起眼睛。
“睡。”他的声音还有些朦胧睡意。
“我都说我睡不着了。”她嘟囔。
“是你先捉弄我的。”
“你都捉弄我多少回了?”
“虫子爬出来了。”
“哪儿呢?”小姑娘的声音慌里慌张的,隔了会儿,铃铛声晃了几晃,她生气地喊:“谢缈你这个骗人精!”
东宫的掌事宫女柳絮才至殿外便回身朝那几名宫娥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几人一时立在外头静等着,只当不曾听见殿内那对少年夫妻的声音。
两人用过午膳,便说好去玉昆门外的紫垣河看一看,但到了那儿,谢缈又忽然起了兴致,命人去准备了鱼竿来,和戚寸心就在岸边钓鱼。
“李成元想认我做义女?”戚寸心只是随口一问昨天他去九璋殿做了什么,却不想这么一个消息忽然砸在她耳朵边,她差点没扔了鱼竿,神情愤怒,“他是不是真以为他杀了伯祖父,他做的那些事就没人知道了?”
“气什么?”
谢缈伸手在一旁的案上拿了块糕点递给她,“昨日当着父皇的面,我已经教训过他了。”
“你打他了吗?”
戚寸心满脸惊诧,“你父皇没有生气吗?”
“谁管他生不生气?”谢缈一双眼睛看向那仍未被秋阳蒸发的河面浓雾,“我这么做,他应该最高兴。”
“你戚家的仇还不算完,”
他忽而又侧过脸看向她,“李成元欠你们家的,都该还。”
如此平淡的语气,却又好似隐含几分微不可闻的沉冷意味。
戚寸心正想说些什么,却察觉到渔线的动静,她连忙站起身去拉线,一条鱼随之破水而出,一直趴在案上的小黑猫来了精神,跳下去围着她的脚边打转,喵喵叫个不停。
戚寸心看着小猫用爪子试探着去挠地上的鱼,又被忽然晃动的鱼尾巴吓得炸了毛,她笑个不停。
不远处的楼阁之上,立在栏杆畔的吴氏一身锦绣衣裙,她的姿态极为端庄,头上的金钗步摇只有细微的晃动,眼尾微微上挑的一双眼睛睨着那紫垣河畔被一众宫人簇拥着,悠闲垂钓的一对少年少女,瞧那姑娘仰面笑得灿烂,头上的鲛珠步摇犹如乱颤的金枝,腰间的金镶玉禁步也未能阻止她散漫随意的举止。
“也不知她如何入了太子的眼。”宫娥绣屏立在她身后,适时开口道。
吴氏闻声,轻瞥她一眼。
绣屏当即垂首,不说话了。
吴氏再去看那不远处的姑娘,那张稍微显露了些岁月痕迹的面容上浮出一抹冷笑,“她配一个疯子,如何配不得?”
铜铃的声音响起。
犹如遭遇一阵强风般,杂乱的铜铃声接二连三,响彻人的耳畔,雾气拂过人的面颊带了些湿冷的气息。
吴氏的面色忽然一滞,她下意识地抬眼朝那雾气弥漫的河面对岸看去。
戚寸心重新拿起鱼竿,初听这震颤耳膜的铜铃声,她不由抬头,而天光之下,河面的浓雾似乎减淡许多,隐约可见对岸紧靠蓊郁的苍山。
似是沉寂多年的机关开启,对岸似有整块地面下坠,翠竹间簌簌风起,铜铃声越发急促,随之而来的,是地下缓缓升起一座八角高楼。
八角檐上的每一只铜铃被风拉扯着发出凌乱的声音,河面万千波涛起伏,好似被剑气斩开的水波激荡,九重高楼拔地而起,而适逢戏水的白鹤展开双翅盘旋于八角楼顶,落于顶端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鎏金重名鸟的羽翅上,八角重楼之间朱红漆金的神秘图腾熠熠生辉,而吴氏立在楼阁上,只听那胡乱作响的铜铃声,她遥望那只巨大的,犹如趴覆于整个八角楼顶端,作展翅回首状的金色重明鸟塑像,便不由想起曾经谢敏朝同她说过的话。
“周靖丰……回来了?”半晌,她喃喃出声。
戚寸心的鬓发已被河面激荡而来的水珠沾湿,而她目瞪口呆地望着对岸那徐徐上升的八角高楼,阳光洒落于楼顶那身姿巍峨的金色重名鸟身上,便更晃了人的眼睛。
楼是八角,却有九层。
忽的,一道浑厚的声音破天而来:
“持我紫垣玉符者,何在?”
第32章
“适成爱卿,听说成元爱卿昨日回去之后便病了?”
九璋殿内,端坐在御案之后的延光帝谢敏朝面上带了几分关切之意,“你也知道,太子年少,尚有几分少年人的轻狂,昨日之事,的确是太子冲动了。”
李适成低首立在底下,“陛下,此事无怪太子殿下,实在是臣的堂弟成元鲁莽,只想着敬佩戚家忠烈之门,便想将戚家孤女认我李家门下,好让她顺顺当当地嫁与太子殿下,却忘了妄与天家攀亲,本是大错。”
他这话说得有趣,看似都是李成元的错,却又字字流露出几分好心未得好报果的意味。
谢敏朝不动声色,隔了会儿,才又笑着说,“朕自然知晓成元爱卿一片赤诚,本意是为太子解忧,可适成爱卿不知,朕在这个小儿子面前都有吃瘪的时候,他啊,为我南黎去北魏做质子这么多年还能活着回来,已是不易,朕又如何舍得苛责他?便是他要娶个门第不合适的戚家孤女,他要强求,朕怕是最终也只能应他。”
他说着,还叹了口气,“让他在群狼环伺的北魏皇宫里待了六年,是朕亏欠他颇多。”
天子开口说愧疚,又是一番太子为南黎社稷在北魏受苦受难的话说出来,李适成一时竟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他甚至还未找到开口弹劾太子轻狂无状的切口,这话,便已经不能再说下去了。
李适成还未开口,太监总管刘松便匆匆从殿外走了进来,他神情激动,忙向坐在高位的谢敏朝行礼,“陛下,紫垣河对岸的九重楼现世了!”
“九重楼”三字一出,御案后的谢敏朝便一瞬站起身,而立在底下的李适成的神情也变了几变。
“天山明月……”
谢敏朝揉捻着这四字,想起自己也曾有幸在金銮殿上瞧见那满身酒气,提一柄名剑薄光于众目睽睽之下,怒斥他皇兄德宗皇帝的一道身影。
那令天下文人侠客皆心向往之的天山明月周靖丰。
“让裘鹏抽调禁军前往紫垣河守着。”谢敏朝敏锐地察觉到这皇宫之中,将要有许多陌生来客。
“是。”刘松擦了擦汗,忙去殿外寻禁军统领裘鹏。
“适成爱卿,九重楼现世,不若随朕去看看?”谢敏朝看向那垂着头,不知什么神色的李适成。
“是。”
李适成当即领命。
但在随天子走出殿外时,李适成将袖间的一枚羽令悄无声息地递给一名太监,然后便紧随谢敏朝御驾而去。
——
紫垣河中激荡的粼波平静下来,雾气越发淡去,那矗立在对岸的八角九重楼便更为清晰地展现在人的眼前。
戚寸心手里的鱼竿不知何时已经掉了,小猫瑟瑟发抖地爬上她的肩,她于一片灿烂的天光之下,仰望那座高楼。
那一道声音仿佛只是人的幻觉般,对面只有檐角的铜铃在晃动,白鹤在鎏金重明鸟塑像上停驻洗翅,却并不见人的身影。
“他来了。”
谢缈站在她的身侧,唤了一声徐允嘉。
“殿下。”
徐允嘉忙上前来。
“将东宫的侍卫都带过来,再通知舅舅,让涤神乡的程寺云也带人过来。”谢缈下令。
“是。”
徐允嘉领了命令,转身便去叫韩章等人。
“缈缈,有只小船。”戚寸心抬手指向那河面缓缓而来的一只小船,船上挂着一盏鱼灯,却是结满蛛网,不见灯影的。
谢缈看了一眼那河面上漂浮的船只,随即他的目光停留在重重高檐之上,忽然道,“娘子,如果现在你告诉我,你不想去了,”
他垂下眼帘,“也可以。”
“今天会来很多人吗?”戚寸心回望他,片刻后问。
“蛰伏于月童的江湖中人都在等这一日,能入南黎皇宫来的,多的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亡命之徒,”他的一双眼睛定定地看着她,语气沉静,“他们都在等你失败,你若失败,此后万千日夜,他们都会想尽办法来取你的命。”
“我不去,他们就不会了吗?”
“依然会。”
戚寸心闻言,再度看向那已至岸边的小船,在浅淡的雾气中,那船只在水面显得渺小又朦胧,有一瞬,她的脑海里又是那条仙翁江,是那河畔的蒲草,随即又幻化成她想象中,多年前姑母那样年轻,那样勇敢,手握一只竹竿,孤身一人乘着小船,为一个使命,为一身家仇决然地走上一条晦暗之路。
“我会像我姑母一样的。”她轻轻地对身旁的少年说。
为一条已经选择的路,绝不后悔。
谢缈凝视她片刻,于湿润翻滚的水雾里,他轻轻颔首:“那就去吧。”
天子御辇驾临,随之而来的禁军很快将这玉昆门紫垣河畔围得水泄不通,谢敏朝摆手让要来扶他的刘松退下,自己下了御辇,走到那身着紫棠银线四龙纹的少年身旁,他望着那个已经上了小船,撑竿往对岸去的姑娘的背影,“你还真由着她去闯九重楼。”
“她想去。”
谢缈嗓音平静。
谢敏朝负手而立,“她一无学识,二无武学根基,你说,她凭什么入九重楼?”
天下文人墨客想入九重楼,是向往那一座楼里锁着的万金难求的古籍名画,更向往与诗文天下一绝的天山明月周靖丰切磋对弈,若能得他指点,亦或是成为他的学生或朋友,也能因此而得到一个响亮的名声。
文人追逐声名,而江湖中人则追求武学造诣的极致,他们向往的是周靖丰自创的绝学,或者是与其比试切磋的一个机会。
但偏偏无论是学识还是武功,那戚家的孤女都一窍不通。
“她进退两难,这局面都是父皇您一手促成的。”谢缈的目光仍旧停留在那河面的船只上。
“朕以为她这样的小姑娘,会怕得躲在你的身后。”
现今瞧着那姑娘单薄的背影,这的确有些出乎谢敏朝的预料。
“她不会。”
谢缈立在岸边,看着那个姑娘用手里的竹竿一次又一次划开水波,她从来也没有回头过。
阳光渐盛,照得他弯起来的一双眼睛剔透如珀,他偏头看向身旁的谢敏朝,“父皇,您低估她了。”
紫垣河是南黎皇宫中的内河,并不如外头山川之间的江河广阔,戚寸心划船至对岸时,正好仰头瞧见那只在八角楼顶端的白鹤展开双翅,盘旋而下,在还未散尽的雾气里,它好似从传说里的云阙天宫之间而来,令人有一种身处天阙的错觉。
戚寸心踏上河岸,放下竹竿,抬头便望见那九重楼门上镶嵌着一只金色重明鸟,它的羽翅都是镂空的,其中似乎有极为精妙的机关转动,隐约还能听见其间运作的细微声响。
像是什么金属碰撞的声音“咔哒”一声,戚寸心脚下的地砖忽然下陷,她没有防备,直接掉了下去。
潮湿的洞穴,水滴的声音。
嶙峋石壁上嵌着几盏灯,火苗燃烧着,光线一片昏暗。
戚寸心摔在一潭冷水里,她挣扎着站起身,那水线已没过她的腰身,她一身衣裙湿透,鬓发滴滴答答地掉下来一颗颗水珠,击打水面。
也许是听到了什么不一样的响动,她十分警醒地转过身,正望见什么东西正露出水面来,它有一身深绿的鳞甲,头顶两侧的一双眼睛睁开来,犹泛森冷的光。
戚寸心惊叫出声,她转过身就要往岸边去,可衣裙浸了水重得不像话,她挣扎着才触碰到岸边的石壁,却听一道浑厚苍老的声音传来:
“玉符何在?”
戚寸心才要上岸,却忽然一顿,她仓皇回头,却见那只鳄鱼仍在那里,半露着个脑袋,用一双眼睛盯着她,始终没动。
她的手紧抓着石壁凸起的边缘,浑身都在止不住地颤抖,但手指触摸到腰间的那枚玉符,她深吸一口气,还是重新落入水中,望向那石潭中央矗立的一座石碑,石碑上似乎有一块凹陷处,那形状似乎与玉符一般无二。
戚寸心一边朝石碑去,一边紧紧地盯着那只鳄鱼,或见它忽然张开满是尖利牙齿的嘴,她吓得双膝一软,险些摔倒。
水声激荡起来,鳄鱼忽然朝她过来了。
戚寸心勉强稳住身形,眼睁睁地看它以极快的速度正朝她而来,她的身体比脑子反应更快,转身就奋力朝那中间的石碑跑去。
在鳄鱼张开血盆大口靠近时,她迅速抱住石碑,双脚踩上石碑四周雕刻的莲花状石刻,她回过头,正见那鳄鱼的齿锋已经触碰到她的裙摆。
她双眼大睁,满脸惊惧。
眼看它一口下去,必将咬断她的脚踝,她本能地要往石碑上爬,却听“砰”的一声水波荡开,她低头便见那鳄鱼瞬间潜入莲花石刻之下,消失无踪。
洞穴里安静下来,只有她身上发上的水珠落于水面的声音清晰可闻,她剧烈的喘息声渐渐平复下来,隔了会儿,她的目光落在自己紧紧抱住的这个石碑上。
上面镌刻了密密麻麻的名字,有许多都是伊赫人的名姓。
伸出早已经僵冷的手,戚寸心将玉符放入石碑上凹陷处的刹那,便见玉符之间的那颗金珠开始飞快转动。
随即洞穴上方忽然垂下来一个秋千。
上面漆黑一片,戚寸心望了一会儿,她伸出手抓住秋千的绳索,脚踩莲花石刻用力一蹬,坐上秋千。
秋千的绳索骤然开始往上收缩,她随之迅速上升。
戚寸心紧闭双眼,只觉得湿冷的风擦过她的脸颊,有些刺疼。
“小姑娘为何而来?”
那道声音问她。
戚寸心一下睁开眼睛,晦暗的光线令她有些看不太清周遭的情况,但听见这道声音,她便从秋千上站起身来,定定地朝着一个地方,说,“为了见周先生。”
“你既无武学根基,那么便是为这楼内藏书名画,珍奇异宝?”
那道声音缥缈沧桑。
戚寸心摸了一把脸上的水珠,“我没学过武,也没念过多少书,我不为先生的独门武学,也不为楼内的藏书名画,奇珍异宝。”
“我持紫垣玉符而来,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它在我手里,我来,他们会取我性命,我不来,他们还是不会放过我。”
“姑娘何惧?你的夫君是天潢贵胄,太子之尊。”那道声音又落在她耳畔。
“我知道。”
戚寸心浑身冷得厉害,她的鼻音渐重了些,牙齿有些细微地打颤,“若我没有玉符,我还有夫君。”
手指触碰到腕骨上的银珠铃铛,隔着一条紫垣河的距离,它已经不会响了,“可我有玉符,它是令一些人以刀剑向我的祸根,却也是我的机会。”
“我不会下棋,也不懂论道,我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会,所以我想来问一问先生,我可不可以做先生您的学生,请您教我读书明理,知天下事。”
小姑娘虽已冻得声音发颤,却也字字坦诚。
或许是未曾料到她会这么说,那道声音显露几分兴致:“看你脚下。”
戚寸心闻声,下意识地低眼,便正见自己原来脚踩着一幅浮雕鎏金的画卷,却零碎地分作金属硬块,混乱地组合起一副畸形的轮廓。
“拼好它。”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若你错一步,你就会重新落入底下的鳄鱼潭里。”
那道声音添了几分笑意。
戚寸心想起那只鳞甲坚硬,牙齿森白锋利的鳄鱼,她仍旧怕得厉害,脸色也有些发白,也许这回掉下去,它正好饿了呢?
“后悔了?”
那道声音慢悠悠的。
“不后悔。”
她几乎是毫不犹豫。
“我会努力拼好它的,先生。”
戚寸心仰面喊了一声,连忙蹲下去,伸手慢慢移动嵌在鎏金池里的黄铜块。
紫垣河畔,高檐之上已暗藏诸多身影。
“陛下,来的江湖人士并不少。”禁军统领裘鹏立在谢敏朝身后,低声道。
“他们若只是好好待着,就不必管。”
谢敏朝一扯渔线便是一条鱼上钩,或见有只小黑猫跑过来伸出爪子抓了两下鱼,他挑了一下眉,伸手要去将那猫捞过来。
可紫棠衣袖一晃,那只猫便已被一只手拎着后脖颈儿提了起来,随即小猫顺着他的手臂爬上他的肩,乖乖地趴着不动了。
“儿子,你的猫?”谢敏朝一手撑着案几,颇有兴致地问了声。
“我娘子的。”
谢缈嗓音冷淡。
“怎么我摸一下也不行?”谢敏朝啧了一声。
“不行。”
谢缈拒绝得干脆。
见他如此态度,谢敏朝竟也不生气,他面上甚至还带着笑,瞧着谢缈垂着眼在看腕上的铃铛,手指还偶尔拨弄一下,谢敏朝端起茶碗抿了口茶汤,“看着那铃铛做什么?”
“等我娘子。”
谢缈那张明净的面庞露出一抹浅淡的笑意,眼睛却是沉静的,“等她的虫子死了,我就去对面找她。”
谢敏朝闻声一顿,迅速伸手去掀开他的衣袖,只见那手臂上包裹着的白色细布已经渗出鲜血,更有血液顺着他的手臂流淌至腕骨。
“你果然对她的蛊虫做了手脚。”
谢敏朝抬首,对上少年那双神情寡淡的眸子,他的语气泄露几分惊异。
第33章
谢詹泽来时,正瞧见谢敏朝掀开谢缈的衣袖,露出来他手臂上那一截浸满鲜血的白色细布,又听得谢敏朝那一句话,他亦是满面惊诧。
“繁青,周靖丰不会让她死在里面。”
谢敏朝面上的笑容消失殆尽,他盯着坐在旁边的这个小儿子,发觉自己一时竟有些看不懂他。
“我知道。”
少年肩头趴着的小黑猫蹭了蹭他的脖颈,他也分毫没有反应,只径自整理着自己的衣袖。
谢敏朝将茶碗放在案上,“你既然知道,又何必喂血给她那只蛊虫?”
少年垂着眼睛,微微一笑,却并不说话。
昨夜雨声烦乱,他半睡半醒被细碎的铃铛声吵醒,坐起身时,身侧的姑娘还在熟睡,只是不知梦见什么,眉头是皱的。
他忽然想起夕阳日暮,朱红宫巷里,他背着她走,而她趴在他肩头说她的害怕。
她耷拉着脑袋蔫蔫地说:“我一点儿也不好。”
他坐在床上盯着她看了会儿,动作极轻地解开她的铃铛,放出来那只蛊虫之前,他割破了自己的手臂。
“缈缈,也不知道周先生什么时候回来,他要是回来了,我应该就要去闯九重楼了,也不知道他会怎么考我,会不会很吓人啊?”
今晨,小姑娘上一刻还在骂他骗人精,下一刻又在惴惴不安。
“你在里面要是害怕,就捏紧这颗铃铛。”少年满眼倦怠,手指碰了一下她腕上的那颗铃铛。
“那么远的距离,它又不会响。”她说。
“它会。”
“响了你能听到吗?”
“听得到的。”
寄香蛊虫血饮满碗,它的躯体就会变得比以往还要大,只要她轻轻捏住铃铛,它就会死,而它一死,谢缈的这只蛊虫就会瞬间发狂,躯体骤然缩小。
这样一来,他的铃铛就会响。
“父皇。”
谢詹泽走上前来,先朝谢敏朝行礼,随后看向谢缈,面上带了几分关切,“太子这是怎么了?到底因何受伤?”
“意外所致,多谢二哥关心。”谢缈抬眼看他,语气散漫。
“詹泽,你母妃在玉昆门的楼阁上已站了许久,她身子不好,你去瞧瞧她,别让她再受寒了。”谢敏朝眼底流露几分慈和,又轻抬下颌去看右侧不远处那楼阁之上的栏杆内,正在眺望紫垣河岸的贵妃吴氏。
“是,儿臣这就去。”
谢詹泽拱手应了一声,才转身走出几步,却又回头看了一眼那坐在谢敏朝身边的紫衣少年。
而后才朝玉昆门去。
“儿子,你对自己够狠。”
谢敏朝端起茶碗,看向身边少年苍白的侧脸。
——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昏暗的光线里,戚寸心的发鬓间已不知是残留的水珠还是汗意,被分割出不同形状的黄铜块每一次都要她用一双手用足力气才能移动,也许这本不是为她这样的小姑娘准备的谜题,却终究意外地等来了她这个最不合适的人。
她分毫不敢走神,每一块的拼接都严丝合缝,错乱的浮雕鎏金画卷逐渐在她一双僵冷的手下显露半面真容。
是嶙峋的山壁,是汪洋江河,多少城阙残破,万千烽烟燃烧,衣衫褴褛面容枯瘦的百姓,曝尸荒野的汉人军,跪倒平原的战马,被作伊赫人打扮的兵士踩在地上的“黎”字旗帜。
黄铜冰冷,每一块拼接起来的,竟是触目惊心的破碎山河。
是甘源之战。
是仕人之耻。
是那一年,边关大破,伊赫人铁蹄踏过中原以北的土地,屠杀大黎百姓的血淋淋的画面。
戚寸心握住最后一块黄铜浮雕,用双手奋力地将它移动到最终的位置,拼凑出一个身穿貂裘,手握弓弦,大半张脸满蓄胡须的伊赫人,他在隔断南北的一条江河之上,用一双眼睛看向对岸。
那里是南黎。
机关“咔哒”一声响,那个拼凑完整的伊赫人像忽然下陷,以北的半幅画卷随之陷落,要不是戚寸心及时抓住边缘的黄铜块,她整个人就又要落入底下那黑沉沉的,好像个旋涡一般的石洞里。
底下正对着的,就是那个鳄鱼潭。
“我拼好它了,先生您这是做什么?”戚寸心一双手紧紧地抓着拼图边缘的黄铜块,仰着脸朝上面喊。
“底下的鳄鱼不吃人,只要你松手下去,自有一道门向你敞开。”
那道苍老的声音传来。
“我要是下去,就算是失败,对吗?”戚寸心几乎不敢去看底下黑洞洞的一片,她高声喊,“先生,我拼错了吗?”
“无一处错漏。”
那声音里隐含几分笑意。
“既然我没有拼错,那先生又为什么要我离开?”戚寸心的声音止不住颤抖。
“你是为你夫君而来。”
那道声音却说。
“先生为什么觉得我是为我夫君来的?”戚寸心已经冻得麻木,可她还是咬紧牙关,不肯松手。
“世间传道授业者众,若为读书明理,姑娘本有千万选择。”
他蓦地停顿片刻,话锋一转,故意道,“你来,是要为你夫君多添一道助力。”
“就算我真的做了先生的学生,那您会帮他吗?”戚寸心反问道。
“谢家天下,与我无关。”
那道声音里不带丝毫情绪起伏。
“您都说了不会,”戚寸心仰着头,却仍看不清上方晦暗之下隐藏的境况,“为什么就不能相信我是为我自己来的?”
她话音才落,周遭忽然静谧下来。
“先生?”她试探地唤了一声,却始终无人应。
双手的力气逐渐不够,眼看她就要落到底下的水潭里,但她才紧闭起眼睛,却忽然感觉到有什么绳索忽然缠住她的腰身,轻轻松松地将她带了上去。
双足落于地面,戚寸心才发觉自己的腿已经麻了,她摔倒在地,却听那道声音重新响起:“你的右侧有一方书案,接下来要做些什么,你一看便知。”
光线忽然明亮了些,照出那一方书案上,摆放的各类书籍,笔墨纸砚,还有一个棋盘,两只棋笥。
因为儿时被母亲带去东陵,此后多年一直没有什么机会多读些书,更不必说分辨名家字画,这些她都一概不知。
但偏偏摆在她眼前的试题都避不开这些。
所幸的是,她发现摆在一旁的书籍有几处竟是试题上提到的,她望了望四周,小心翼翼地问了声,“先生,您放这些书在这儿,是允许我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