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脚步声,侍立在殿内的宫女、嬷嬷们看了过来,着老太监走了进去,远远地跪了下来,“臣妇齐氏给皇太后请安,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太后停止了的说话,微微眯了眯眼,“小玉,看看是谁来了。”

齐粟娘抬起了头,看向皇太后身边已是头发花白的玉嬷嬷,只听她笑道:“太后,是粟娘来向您请安了。那个给陈大胆儿做了十几双鞋,七月里就开始缝棉衣的粟娘来了。”

皇太后似是想起了什么,颤魁魁地坐直了身子,招手道:“你…你过来,让哀家好好看看。”

齐粟娘忍着心中的酸楚,站起走了过去。只觉那年老贵妇的视线落到她脸上,久久不放。皇太后接过玉嬷嬷递上来的眼镜,戴在眼前,握着齐粟娘的手,一点一点打量着她,“是…是那个十岁就能背《女诫》的粟娘吧?”

齐粟娘哽着嗓子道:“回太后的话,是民女齐氏。”

皇太后笑了起来,“哀家记起来了,记起来了,是齐氏,是粟娘。”转头看向那年老贵妇,“就是她,陈大胆儿的嫡妻就是她。皇上南巡回来,还特意和哀家说,她在县治上简朴持家,谨守妇德,身边连一个婢女都没有。除了做饭下厨,还自己喂鸡种菜。”

那年老贵妇笑道:“太后亲自调教出来的人,自然学到了几分太后的贤德。

皇太后连连笑着,“你又来哄哀家,你不就是打听着她是哀家跟前出去的人,特意才来寻哀家作主?你放心,这孩子是个实在人,呆呆愣愣的,不会弄那些狐媚子一般的手腕…”

天色渐渐晚了。紫禁城内外都掌上了灯来。偏帽儿胡同齐府地大花厅里。十四阿哥和九阿哥对视一眼。“觉罗老太太?礼地嫡母?”

德隆半跪在地上。恭敬道:“是。奴才打听得。觉罗老太太进宫向皇太后请安。还带着族孙女董鄂氏。”

慈宁宫地宫灯全亮了起来。齐粟娘借着觉罗氏身后地屏灯。看向阴影里低垂着头地旗女。她地脸背着光。便有些模糊。只隐约见得端正挺直地鼻梁。

十四阿哥皱了皱眉。“小傅子。去。宫门口等着。她出来直接领爷这里来。”

九阿哥看着傅有荣应声而去。瞟了一眼一脸忧色地齐强。笑道:“觉罗老太太和太后可是几十年地交情。她开个口。太后指个婚这样地小事。你也好意思去求情?说出来倒是她不贤德。”

觉罗老太太笑着道:“全仗皇太后作主。臣妇这个族孙女实在可怜。”叹了口气。“她十三岁时自己生了病。拖到十五才记名。眼见着要进来侍候主子们了。他额娘就是大病。半年就去了。她在家里守孝三年。已是过了选秀地年纪。其后他阿玛又时好时坏地。全是她在跟前侍候。什么事都拖了下来。今年已经是二十三了。去年他阿玛一去。家里也没了至亲。只来好投奔臣妇地儿子。她地族伯。臣妇见这孩子可怜。人又孝顺懂事。也就把她带在跟前。这孩子一直说侍候老身归西了。她也剪了头发做姑子去…”

十四阿哥叹了口气,“看她和我闹了半晚,最后还是这样。”

觉罗老太太看向齐粟娘,“陈夫人,老身这个孙女,在这世上孤零一个人,无人疼无人管,老身便是死了也闭不了眼。所以,才请太后召陈夫人进宫里来。陈夫人的贤名老身早就听说了,只是这孩子也是个贞烈性子,一直记着当年皇上要指婚地事,咬死了…”

“太后,皇上差魏珠来了。”

因着白日下了雨,紫禁城里的风带着一重又一重的湿意,将夜晚的空气吹得又沉又重。齐粟娘高一脚低一脚走在湿滑的宫道上,只觉着湿气中夹带着阵阵腐气,一点一点浸入的身躯。她疼得全身直打战,不自禁地想躲了开去,湿气与腐气却无处不在。

慈宁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但乾清宫已在眼前,依旧是金黄色的琉璃瓦,鎏金鹤顶地香炉,依依而上的熏香。康熙充满怒气的骂声从上书房内传来,“错了,全错!你们比陈变之还不如!”

帝王不加掩饰的愤怒之声捶打着齐粟娘的耳膜,她只觉眼前一边模糊。全身的力气已经在慈宁宫中耗去大半,克制住了急欲冲口而出的言词,寻找了无数的借口,严阵以待之时却被魏珠打断,再有下一次,她不知她是否还有这样的勇气,或者,力气。

“粟娘——”极细地呼唤声蓦然打破了交杂在她脑海中的阵阵声响,陈演担心的脸出现在齐粟娘的眼前,“粟娘你怎么了——”

上书房里传来了魏珠的禀告声,“皇上,恭人齐氏进见。”

“传她进来。让陈变之也进来。”

康熙不耐与烦躁的声音让齐粟娘醒过神来,她向陈演微微摇了摇头,陈演

了她一眼,“有我在。”便低头走了进去。

齐粟娘听了陈演的话,微微一怔,看着陈演地背影苦笑一声,慢慢走进了上书房。

齐粟娘正要跪下磕头,康熙不耐烦道:“免了。齐氏,你过来和他们说说‘借方根’这一段。朕说了半会,他们就是不明白。”

齐粟娘微微抬眼,见得上书房正中站着七八个年轻官员,俱是满头大汗,一脸通红。三阿哥站在左面,面带不安。

齐粟娘瞟向站在右面的陈演,只见他勉强忍着笑,丢了个眼色给她。

上书房里静得无声,齐粟娘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上前接过康熙命李德全递过来的《梅氏算学丛书》,慢慢讲道:“诸位大人,所谓借方根指的是…”

齐粟娘的声音在乾清宫上书房里回响着,开先带着些许颤抖与干涩,陈演的视线不时地扫了过去,慢慢地,那声腔儿便也平缓了…

康熙地脸色渐渐好了起来,一面听着齐粟娘讲解,一面微微点头,喃喃道:“总算还有一个不蠢的…”

上书房里的年轻满族官员们低着头,凝神听着。齐粟娘说了半刻,突地一顿,“以上是借方根的基本渊源,诸位大人,到此处若有不明,尽请直言。若是以上不得通明,以下便全然不通。”

几位官员互视一眼,俱是面带犹豫,便有一人出众施礼道:“先生,下官何图华有一处不明,还请先生指点。”

齐粟娘见得此人穿着五品官的补服,仪表堂堂,客气道:“大人多礼,妾身不敢自居先生,大人尽管直言。”

陈演一脸得意洋洋,看了看纷纷提问的满贵子弟,又看了看面色大好的三阿哥,再偷偷瞟了眼宝座上连连点头地康熙,暗暗嘀咕道:“要把人教明白,也要会教才行…”

康熙看着齐粟娘取了笔墨,拟出借方根习题,让何图华、宗文格、讷定苏三个最出色的自行验算,听着她语气沉缓,一个接一个给他余下四个满贵子弟们细细讲解着借方根。待得起更声起,何图华、宗文格、讷定苏三人对借方根已是通明于胸,余下四人也能粗粗领会,康熙点头笑道:“齐氏,朕原该想到你是个做女塾师的料子,难怪穆德士那样目空一切之人,当初也让你震服住了。”

齐粟娘双手奉还《梅氏算学丛书》,微微扫了一眼已露老态的康熙,“皇上夸奖,臣妇愧不敢当。原是在御前侍奉,习得一些沉稳进退之理,如何敢称塾师两字。”

康熙捋须轻笑,“好。天色已晚,你出宫去吧。陈演,等他们算完,你给他们讲‘西洋定位法’”。

陈演苦着脸应了,见得康熙更衣,三阿哥去看何图华三人解题,他悄悄儿拉着齐粟娘走到上书房门外,一脸丧气,“今天晚上怕是回不去,这西洋定位法我自己都没有弄明白,三阿哥完全不懂,皇上心里不痛快,就非要折腾我们…”

齐粟娘看了他一眼,从唇角泛出一丝笑,正要安慰他。陈演却看着她,柔声道:“太后召你说什么了?你方才脸色这般的差?和我说说。”

第十五章 北京城里的小夫妻[上]

粟娘看着陈演,犹豫半会,轻轻道:“噶礼的嫡母,想把那个族女指给你——”

陈演一脸愕然,“什么…这事儿还没完么…谁要和噶礼做亲戚…”他看向默默无语的齐粟娘,“皇太后已经开口了?”

齐粟娘摇了摇头,“觉罗老太太正和我说着,皇上就差人来了。”

陈演左右看看,把齐粟娘拉到背光处,“你不用担心,我来把这事儿平了。别说我断不想和礼拉上半点关系,便算她不是董鄂氏,为了咱们俩,我也得想法子。”捏了捏齐粟娘的手,“你尽管放心,皇太后还没开口,我有法子。”

齐粟娘瞪着陈演,心中又是欢喜又是惊异,待要细问,却听得康熙更衣已毕,举步回上书房的声音,陈演匆匆道:“会馆到底不是家里,衙役我又都带了出来。我夜里不在怕你受惊。你去齐强哥府里,我出了宫再来接你。”便急步进了上书房。

齐粟娘看着陈演的背影,心中虽有些忐忑,彷徨痛楚之感却一扫而空,她向宫外走去,一时想着陈演到底用何法子绝了太后指婚的心思,一时又担心陈演违逆了皇太后之意,身遭横祸。她想到此处,心里翻腾滚沸,忧虑不安,一刻也安静不下来,但一丝欢喜之意却也不知不觉从心底透了上来,溢满全身。

傅有荣坐在车辕上,有一搭没一搭和比儿说着话,眼见着齐粟娘出了宫,立时跳了起来。他几步赶了上去,正要打千儿请安,被一脸笑意的齐粟娘拉住,“傅公公,咱们今儿晚上就别拜来拜去,客气个不停了,我在宫里头闹得有些脚软。”又奇怪道:“傅公公在这里等我么?”

傅有荣看了看她脸色,暗暗纳罕,笑道:“十四爷在齐府等着呢,请齐姑娘出了宫立时过去。”

比儿方才听了傅有荣的话,一边过来扶住了齐粟娘,一边小心看她脸色,齐粟娘笑道:“我正要去哥哥府里。”一边上车一边道,“比儿,今儿爷不回会馆了,咱们去你大爷府里过夜。”

比儿连忙应了。

玉顶檀木马车到了偏帽儿胡同齐府。初更鼓刚刚敲响。花厅里地夜宴正是热闹之时。齐粟娘远远听得里头传来戏子唱鼓词地声音。中间夹杂喝酒猜拳、娇嗔调笑之声。微微皱眉。停住了脚步。“傅公公。爷们正在耍乐。我不进去了。”

傅有荣陪笑道:“齐姑娘且站一站。奴才和十四阿哥禀告一声。也好交差。”见得齐粟娘点头。便急步进了花厅。

不多会。花厅里静了下来。先是三四名上妆戏子抱着三弦、琵琶退了出来。接着便是一阵细碎地脚步声。十余名钗斜衣乱地扬马苏戏齐齐退出。

齐粟娘又等了半会。齐强走到门口。“妹子。你来。”

齐粟娘把比儿留在外头。慢慢走了进去。花厅正中空出大片。中间摆着唱词扁皮鼓和几张春凳。三面摆了五张紫檀木高脚横几。正中横几边坐着十四阿哥和九阿哥。左面两张横几分别是连震云、秦道然、齐强、右面两张横几是宋清、狄风如、孟铁剑、罗世清。

齐强看着齐粟娘地脸色。一面小声道。“太后没指婚?”一面拉着齐粟娘走到了十四阿哥面前。

齐粟娘向齐强微微一笑,低头福了福,“九爷,十四爷。”

十四阿哥看了齐粟娘半会,“太后怎么说?”

齐粟娘摇头道:“太后还没说话,皇上就把奴婢招去上书房了。”

满座的人听得“皇上”两字,顿时都竖起耳朵,凝神细听,九阿哥从一字椅上挺起身来,“皇上召你做什么?”

“皇上召奴婢给三阿哥挑选的八位大人讲西洋算学。”齐粟娘看了九阿哥一眼,低声答道。

十四阿哥皱眉道:“三哥?他在皇上跟前?皇上和他说些什么?”

花厅里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听得见,齐粟娘斟酌道:“皇上没和三爷说什么,皇上就在听奴婢给八位大人讲西洋算学。”顿了顿,“不过,三爷今晚应该不会回府里,会一直在宫里陪着皇上,听外子给八位大人讲算学。”

“陈变之也在?”九阿哥看向秦道然。

秦道然慢慢道:“陈变之既也在,应是为了编制律算全书之事…”

九阿哥缓缓点了点头,靠回到椅背上,满室里地沉抑紧绷之声慢慢散了开去。十四阿哥面色舒展,瞅着齐粟娘笑道:“倒让你逃了这回,下回怎么办?爷倒是想替你去说说,只是这一说,你的好名声可全完了。”

齐粟娘看着十四阿哥,笑了起来,福了一福,“奴婢多谢十四爷关照。”

十四阿哥哈哈大笑,“行了,你也坐。齐强,叫方才那几个戏子来唱鼓词,其他人不用叫进来了。”

九阿哥微微笑着,“对,不用叫进来了。咱们就听听弦子书。”

宋清瞟了瞟正慢慢喝酒的连震云,心中一哼。齐粟娘拧了拧眉头,看了看九爷,琢磨半会,走上两步低声对十四阿哥说道:“十四爷,方才我在太后宫里吓得头晕脚软了。”

十四阿哥愕然失笑,“累了?想回会馆里去?”

齐粟娘摇了摇头,“外子今天不回去,他叫奴婢在哥哥这里呆着,奴婢去嫂子院子里。”

十四阿哥转头向看九阿哥,“明日去何处?”

九阿哥看了宋清一眼,“宋大当家作东,三庆园听戏。”

十四阿哥点了点,看向齐粟娘,“那明天去听戏。”

齐粟娘摇了摇头,“不合规矩。”

十四阿哥眼一瞪,“要不今天坐下,要不明天听戏,你自己选。”

齐粟娘想了半会,仍是摇头:“都不合规矩。”

连震云持着酒杯放在唇边,嘴角含笑,宋清和狄风如互视一眼,看向秦道然。秦道然皱着眉头,半晌没有说话。罗世清悄悄拉了拉齐强,“十四爷是不是对你妹子…”

齐强瞟了一眼连震云,又瞟了一眼十四阿哥,琢磨半会,“谁知道,反正我妹子要拧起来,十四爷也没办法…”

十四阿哥瞪了齐粟娘半会,恼道:“当初是怎么和爷说的,寻到机会到爷跟前卖好儿就是你的福气?现下我还没叫你卖好儿,坐一会,听场戏,陈变之就会休了你么?”

齐粟娘奇怪看向十四阿哥,“卖好儿也要讲规矩…”

九阿哥看着十四阿哥的脸色,勉强忍住笑,十四阿哥咬着牙一拍桌子,“齐强!把人都给爷叫进来!”齐粟娘二话不说,“奴婢告退。”也不管十四阿哥应不应,三步并作两步,比齐强更快地奔了出去。

第十五章 北京城里的小夫妻[下]

色微明,北京城飘着一层白雾,除了赶早市的吃食~大街上冷冷清清。

齐府的晚宴到四更方散,安生特意守在门前,眼见着两个扬州府的衙役进了胡同,连忙使人到后宅去知会齐粟娘。

陈演在齐府门前下了马,“舅爷还未起罢?”

安生恭敬打了个千,“回姑爷的话,大爷送了九爷回府,快五更才歇下。”

陈演微微叹了口气,却未再说。

齐粟娘一宿未睡,早早儿起床梳洗了,只等着陈演来接。她匆匆走到了大门前,眼见着陈演一脸微笑,实是看不出究竟。她扫了一眼四面的下人,忍了又忍,上了马车。

齐粟娘在车厢里坐立不安了半会,终是忍不住揭开玉顶檀木马车新换上的青绸窗帘,小声叫道:“陈大哥,陈大哥。”

陈演回过头来一笑,调转马头走到窗边,弯腰小声道:“放心,办妥了。咱们回去说。”

齐粟娘满心的欢喜和惑,好不容易挨到了江浙会馆下车,进了双虹院。

眼见着小连和衙役们留在了外头,比儿也退了出去,齐粟娘正要说话,两个媳妇捧着热水走了进来。

齐粟娘默默侍候陈演洗漱换衣。比儿进来。在炕桌上摆了笋丝松仁粥和六般下粥劝碟。又将碗筷布置妥当。看了齐粟娘一眼。领着两个媳妇退了出去。

齐粟娘地忍性儿已是到了头。急走两步把内室门紧紧关上。转头蹿到陈演身边。“陈大哥。怎么回事。你快说说。”

陈演见她一脸急态。恨不上扑上来撬开他地嘴。不由哈哈大笑。搂着齐粟娘坐在炕桌前。“这事容易办得很。我只是假作不经意在皇上面前提了提。皇上知道了。这事儿就成不了。”

齐粟娘惊异道:“皇上?皇上以前不是想替你指婚么?怎么又不乐意了?”

“你想想。这是什么时节。我听说皇上私下召见了一回太子。立储地事难说得很。皇上虽是宠信礼。但他到底是九爷地姻亲。你地哥哥是九爷府里地管事。若是我还要娶噶礼地族侄女——江浙两省税赋占天下大半。何等重要?噶礼身为两江总督。皇上自然知道以他地能耐掌控两省大员不是难事。只有我和张伯行——”

齐粟娘想了想。“不是还有三大织造?算是皇上自己地班底。”

陈演摇了摇头,“曹寅病重,眼见着不行,他的儿子听说身子也不好。现下三大织造以李煦为首,我在扬州就听说他现下和八爷走得很近。皇上最近心里不痛快,年纪又大了些,以往那不动声色、进退有余地气度不免就减了,疑心自然就会重一些…”

齐粟娘慢慢点头,“我也觉着皇上有些…有些不稳,当初他对太子何等的包容?虽是因着宠爱太子,何尝不是因着皇上正是年富力强,自信十足,眼里虽看得见,却不往心里去。索额图那样的声势…现在对八爷却…太子论才干远不及八爷…”

“索额图和八爷可不一样,索额图再如何,也得打出太子地旗号。八爷可是皇上的儿子,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再有能耐也不能比皇上更有能耐不是?”陈演抱着齐粟娘沉思,“你知道我头天进宫,皇上和我说些什么?”

齐粟娘抬头看着陈演,陈演亲了亲她的脸,“除了问我算学、扬州的事,皇上不经意地问起,江浙会馆的规模大小。我立时就明白了,皇上正睁大眼睛看着呢。我当时背上就止不住地淌汗,明知道我和这些事儿扯不上关系,但只要一步走错,失了皇上的信任,绝没有好下场。所以,我今日也就不经意地提了提,顺道表表我地忠心。皇太后和皇上,那就是一个鼻孔出气,只要皇上不乐意,皇太后绝不会乐意。”

齐粟娘顿时笑了出来,搂着陈演的脖子,重重亲他,咯咯笑道:“陈大哥,你说得对。皇太后一向以皇上的意思为先,尤其是这些大事儿,更不会和皇上对着干。”说话间,脸上一板,瞪着陈演,一把把他推到炕上,用力拧他的胳膊,“你说,若不是为了向皇上表忠心,你会不会看上那个董鄂氏!?觉罗老太太嘴上说,她是个贞烈性子,记着当初皇上要指婚,谁不知道那是鬼话!分明就是她上回出来给你敬酒,看中你了!你说,你上回和她说什么了!她怎么就非你不嫁了!?”

陈演一边叫痛一边逃,却被齐粟娘死死拖住。他嘴里大笑着,“我什么都没说,我就喝了杯酒,还吐了大半到手帕上。她要看中我,我有什么办法?她那样的姿色,及不上你十分之一,我怎么可能看得上她?”眼见着齐粟娘满脸是笑,手上松了,立时挣脱出来。

陈演两三步窜到门边,对着齐粟娘笑道:“自古道妻贤妾美,我就算要纳妾,也要纳个比你美上百倍的美妾,否则怎么对得起你这样的美貌贤妻?”一边说着,一边揭开红毡门帘,飞也似地逃了出去,抓着外室门大叫道:“若是再打我,我就不回来睡觉了!”

齐粟娘又气又笑,追到内室门边,挑帘骂道:“谁打你了?亏你还嚷得唯恐别人听不到!被老婆打很有体面?你如今厉害了!竟敢逃了!还知道嚷着不回来睡了?还不回来吃饭,吃完饭收拾了睡觉!”

屋外院子里,比儿听着屋内隐约传出来的声响,掩嘴轻轻笑着,正要转身回房,却见得小连一脸古怪地笑容,走了进来,“比儿姐姐,外头有个…有个哥哥…有个兄弟…反正有个人找你…”

比儿奇怪看着小连,“什么哥哥兄弟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没有亲族了。人呢?我去看看。”说话间,便向双虹院门外走去。

“就在院门口。”小连追着上来,嘻嘻笑着,“比儿姐姐,他——”比儿走到院门外,一眼看着一身红衣,赤着胳膊,面上忐忑不安的翁白,惊了一大跳,立时举袖遮面,转身便走。

第十六章 长成了想说亲的翁白

小连见得比儿退走的样子,吃了一惊。翁白一眼看到追了上来,“小姑娘…你别走…俺是来…”眼见着要追上,小连立时拦到两人之间,“这位大哥,你是比儿姐姐的什么人?”

翁白眼见得比儿躲入了院内,心中着急,却也知道不能把小连打开,“俺是来向她赔罪的。俺上回说错话,得罪了她…俺当真是…”想起宋清对那个极凶狠的姑奶奶说的话,结巴道:“俺当真是无心…无心之过…”

小连听着他这样说着,再看他脸上神情,只觉倒也诚意,却不知道到底为了何事,只得转头看向院子里的比儿。

比儿站在院墙后,听了他赔罪的话,叹了口气。

她透过墙上的花格看了过去,翁白的身板儿比已经十七的小连壮了许多,他满脸局促站在院门前,双手用力地搓着,央求小连,“这位小哥,还烦你和小姑—和比儿姑娘递个信儿,请她出来,俺向她当面陪礼。”

小连摇着头,翁白似是急了,胳膊一伸,双手抓向小连的肩膀,比儿一惊,想着他还是个七岁的孩子,光有力气不知行事的规矩,害怕小连受伤,轻呼道:“小连——”

她的话还在嘴边,翁白的手却已是缩了回去,紧紧贴在身侧,低着头看向小连,“对不住,俺一时忘了规矩——”

小连经历过的事儿已是不少,镇定如常,只是瞅着翁白笑道:“我不知道你多大,不过,现下你这行事儿,看着倒也有几份大人样了。”

翁白面上一喜,连忙道:“俺这一两日半步没有出房,把宋爷以前教我的规矩细细想了,俺会识字读书,俺不笨,俺能想明白。俺以后事事用心,再不会被人当乐子耍,也不会冒犯——冒犯比儿姑娘了——”

小连不自禁笑出声来,比儿想着那日府门前见到他时,虽是行止无礼,但确是未存坏心。现下再听了他这些话,只觉翁白确是明白了些事理,见他诚心认错,便也不拿他当七岁的孩子看,便开口道:“小兄弟,那日地事儿我不怪你,你回去吧。”

翁白听得比儿地声音。一双眼立时看了过去。脚下动了两动。却终是忍住了没有推开小连。“你不生气就好——”他似是怕惊到了比儿。压低了声音。涨红着脸说道:“比——比儿姑娘。俺知道俺小。但俺读了书识得道理。那事儿俺不是说玩笑话——俺——”

比儿一怔。立时截断。“小兄弟。你还小。以前地事就不用再说。你回去罢。”

翁白急道:“宋爷找大夫给俺看了。大夫说俺天赋异禀。已是长成了。俺——俺——所以俺就来寻你说这事——只要你点头。俺马上回去求宋爷来说——说亲事——”

小连卟哧一声笑了出来。比儿在墙后听得脸上泛红。转过身子便要离开。

翁白见得她要走开。顿时急得跳脚。拨高了声音。“俺真地没骗你——宋爷一连请了五位大夫过来。个个都这样说。大夫来地时候。不单宋爷在。连大爷几位当家地也在——不信你可以问他们——俺绝不骗你地—俺当真是诚心——”

比儿脚步一顿。转过头来看了翁白一眼。翁白伸长脖子看了过来。额头上满是急出来地细汗。眼睛里全是慌张与期盼。嘴里反复说着。“俺当真不骗你地——俺当真是诚心——”

比儿站在了原地,看着比十七岁地小连还高了个头的翁白,苦笑一声,终是默默无言。

小连一脸好笑,挡住了翁白,惑道:“你到底多大?”

翁白一呆,半晌没有出声。

院子里响起一声轻轻的叹息,比儿慢慢道:“他只有七岁,小连,你送他出去罢。爷正在里头歇息,若是让奶奶听到了——”又道:“翁—翁白兄弟你慢慢和宋爷学本事,再过几年,寻个一般大小的姑娘说亲事罢。”

翁白急得还要再说,却听得院内脚步声远去,知晓比儿已走,不由一脸沮丧。小连张大了嘴,看了翁白半会,“你七岁?比儿姐姐已经十七了。”

翁白恼道:“俺也想七岁,俺这样子像七岁么?你们地奶奶,开先明明还说俺和她看着年岁般配。”

小连骇笑着推他向外走,“可不能让我们奶奶听着了,否则你可没好果子吃。我们奶奶一心想着给比儿姐姐找个如意郎君,但凡差了一点半点,都入不了我们奶奶的眼,更何况你…你实在是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