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能缓解他们眼下的窘境。

谢朗不必说,卢仲夏和俞珉他们是因为家人本就是京官,但其他家境清贫的庶吉士过得却不是很得意,应酬来往多而囊中羞涩。

卢仲夏仔细地听着,一一地都答应了。

就在她不放心,打算再嘱咐些的时候,偏偏在此刻,一阵北风卷动枯枝打在窗上,惊醒了张孟野。

简娣也只好先把这事搁下,专心对付他。

他睡得时间很短,睡得也很浅。

在短暂的微懵过后,发觉到自己竟然睡了过去,他捏了捏眉角,“抱歉,叫你久等了。”

“嗯?这被子是你拿的?”低眼瞧见肚子上的薄被,张孟野问。

简娣:“我怕首辅睡着了着凉。”屋里就烧着碳,不盖被子睡觉也有可能着凉,她妈以前就一直跟她说,就算不像盖全身,也要盖点肚子。

出乎意料地没有将被子拿到一边去,张孟野仅仅往下拉了拉,好让他坐起来的时候,将膝盖盖上,“多谢你有心了。”

“庶常馆的事我已知晓,我这儿还有些事走不开,时间不早了,你先回去歇息罢。”

现在卢仲夏也好,简娣也好,已经习惯了汇报完学风纪律后,在张孟野家里睡一觉,就连张孟野家中的下人都已经对卢仲夏十分熟悉。

但是在这几个月的时日里,简娣还是没能看到宁皎皎一眼,看得出来,张孟野将她管得很紧,至少在卢仲夏来到府上的这一天。

在将做科举辅导教材的事尽数告诉卢仲夏,再一一地详细地嘱咐了遍后,简娣回到她身体不久就收到了卢仲夏的信。

只不过,信出了点问题,没能直接送到她手上。

花枝气喘吁吁地跑进屋,惊惧地告诉她,卢仲夏的信叫吴氏给截下了。

简娣心头顿时一声卧槽,将纸笔往桌角一推,下意识地就要奔出屋。

但在一只脚踏出门槛后,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她又硬生生地刹住了。

在当初她和姚鉴和离后,吴氏就计划着给她相亲的事,因为顾忌着名声一直没付诸于行动,而自入冬以来,简娣能感觉到吴氏已经准备想看了,对于再嫁这事提起的也比前段时间更加频繁。

吴氏虽然希望她能再嫁一个好人家,但她骨子里还是个封建家长,并不意味着她能高兴地接受她和别的男人私下里书信往来频繁。

眼下她得再镇定一些。

在屋里转了两圈,简娣想。

她急冲冲地就去屋里找吴氏辩解,到头来跳进黄河都洗不清,她不得冤死。

她和卢仲夏的信中谈的都是科举辅导教材一类的正事,没有什么值得挂心的,可能是因为这段时日书信往来的太过频繁,引起了吴氏的注意,吴氏在截了她的信后,一定会把她叫去谈话,她只要在屋里等着就行。

于是,简娣又一屁股坐回了凳子上,老老实实地等着吴氏吩咐人来叫她。

她果然没等多久,屋外就来了人说夫人喊她去屋里。

简娣拍了拍脸,晃了晃脑袋,叫冷风一吹,思绪清醒了不少,故作毫不知情的模样,一脸镇定地踏入了吴氏的屋。

吴氏正坐在一张圈椅上,喝着茶,旁边的小凳上坐了个丫鬟在做绣活,画面看上去宁静而祥和,没有任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

简娣走上前,喊了一声娘,行了一个礼,顺便暗暗瞥了眼吴氏手搭上的那张桌子。

桌角果然摆着一封信,看字迹确实是卢仲夏的。

“你来了?坐罢。”

“屋外头冷吗?”吴氏眉眼平和地问。

“有点。”

“往那炭盆里再加点炭,拨热点。”吴氏转头对正在做针黹活儿的小丫鬟吩咐道。

“诶。”

小丫鬟搁下绣绷,自去拨炭了。

吴氏把一杯茶推给她,“先喝杯茶暖暖身子,待会儿我还有事同你说。”

吴氏这拐弯抹角地一通,让简娣默默一个哆嗦。

该来的躲不掉的,不管是不是跨越古今,为人长辈差不多都一个模样。简娣几乎都能想象出吴氏的态度。

☆、第91章 相亲

等简娣咽下一口茶水后, 吴氏终于说明了找她来的用意。

“这封信可是你的?”将桌上的信推到简娣面前,吴氏问。

简娣装模作样地看了一眼, 回答道,“是女儿的。”

“方才我在门外,刚巧碰见有人送信来,”吴氏面色沉静, 看不出喜怒,“听说是受他家小相公的嘱托。”

“此人说的小相公是我一位朋友。”

吴氏皱起了眉, “朋友?”

简娣也不辩解,而是将信又推了回去,“娘, 你尽管看。”

看封口, 吴氏似乎没有动过这封信。

这让简娣还挺意外的, 她都已经做好了吴氏和她妈一样擅自看完信的准备了, 没想到吴氏还有些**意识,对她颇为尊重,当然也有可能是看过又封好了, 但简娣想想, 觉得吴氏应该没她妈那么闲。

吴氏没有动。

“娘,你看罢,没事的, 女儿也不是当初那般不懂事了, 不会做出什么不知礼数的事。”简娣正直地劝道。

吴氏将信将疑地这才接过信。

简娣她也没看过信里的内容, 之所以敢给吴氏看, 完全是出于对卢仲夏节操的信任,信中绝对有事说事,不会牵扯到旁的内容,而看吴氏舒缓的面色,简娣觉得自己没信错人。

卢仲夏信中的内容似乎很短,吴氏简简单单一扫便看过了,将信还给了她,示意她自己看。

简娣展开一看,信中只提到了上次她说过的科举辅导教材的事,说有几个同僚愿意和她去一趟书铺,再行商谈。

“你何时认识的进士?”

简娣面色不改地胡诌:“是因吴丽娘认识的。”

吴丽娘毕竟是简露的闺蜜,吴氏也有所耳闻,她家境比简家要好上不少,因为她认识个进士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书铺的事?是何事?”吴氏若有所思地又问。

她写书稿的事,简家差不多都知晓,吴氏也了解一些。

简娣只好把她想做科举辅导教材的事一一和吴氏说了。

“此事你可有把握?”听完她的想法,吴氏不赞同地问,“你不过只念得几年的书,科举一事可是你能插手的?”

吴氏的话说得已经算客气,却也无怪乎她会这么想,毕竟科举在时人看来太过神圣,她一个女人想要在其中分得一杯羹,说不自量力尚且算含蓄,倘若有古板的,气得破口大骂的也属正常,就算大庆朝女子能为官,也不代表着一个女人能在其中赚钱。

简娣也清楚时人眼下在想写什么,当然不会和吴氏硬杠,只道,“娘,你误会了,不是我要做这事,是我合作的那间书铺想做,我不过在其中帮忙牵线搭个桥。”

但简娣没想到她这话一说,吴氏关注点又歪了。

“你毕竟为一个女子,怎可做这种事?叫人轻看了该如何是好?”

简娣无奈,“没人轻看于女儿的,那辛氏书铺的少东家本就是个开明的,我那翰林院的好友,更不会轻看朋友……”

没等她说完,吴氏抬手打断了她,“你那翰林院的好友,可是叫卢……”想了想信中的署名,吴氏继续问,“卢仲夏?”

简娣懵逼地停下了还没说完的话,“确实是叫卢仲夏。”

“他今年多大年纪?”

卢仲夏今年多大来着?

吴氏问出这个问题,简娣一愣。

她记得卢仲夏曾经提起过她的年龄,但她没在意,当时记住了转头就忘了。

“许是二十出头的年岁。”简娣含糊道,“此事,女儿也不清楚。”

“可曾婚配?”

这是问到什么地方去了,简娣心中大囧,老实回答道,“还尚未婚配。”

“可是京城人士?家中作何营生?”

“是京城人士,其父任刑部清吏司的员外郎。”

吴氏问的详细,简娣只好将自己对卢仲夏的了解尽数讲了出来。

她一讲,简娣才赫然发现,她对卢仲夏的了解少得可怜。

因为附身的缘故,她只知道他一些基本信息,对于他的年龄生辰却一概不知,唯一知道的就是他考了个己未科二甲第一。

没想到听到卢仲夏是当年二甲第一后,吴氏又却蹙起了眉,“你这位好友,平日里还是少结交为妙。”

“娘?”

“我不知晓你们之间是不是当真只为好友,”吴氏缓缓摇了摇头,“还是说有些什么旁的情谊。你也不小了,我不瞒你,”吴氏看向她,“我刚刚确实动了些心思,但眼下却散得一干二净,你毕竟为二嫁,我们家中攀不起这门亲事。”

简娣大囧,“我没这个心思。”

“你没这个心思最好,我是怕你有这个心思而伤心。”

吴氏摆了摆手,显然是放过了她,“你先回去罢,要我一人再想想。”

“这信你拿走,这事你既答应了别人,我不能叫你眼下就撒手,但帮他人牵线搭桥的事,以后莫要做了,这像什么话。”

简娣兴高采烈地点了点头,将信往袖子里一揣,松了口气,走出了屋门。

至于吴氏在想些什么,她心里也没个定数,不过十有八|九是她再嫁的事。

想到吴氏刚刚对她说的话,简娣心中涌出一股果不其然的情绪。

“看吧,就是这样。”

这也是为什么,她当初没有答应卢仲夏的原因之一。

有了姚鉴的前车之鉴,简泉和吴氏在考虑她的婚事上愈发郑重,既不愿她嫁得太低,又不愿她嫁得比简家好多少,只求个门当户对。卢仲夏家中在京城虽算不得什么,但比她家却是好上了不少,更何况他还考得好,考得太好了。

她不知道吴氏一个人呆在屋里想了什么,总之,简娣能感觉到,经过这一件事,吴氏对于她再嫁的事愈发上心了。

有一回,她和吴承泽因为书稿的事一块儿去了趟书铺,回来的时候竟然一不小心听见了简泉和吴氏谈及了她和吴承泽。

听得简娣尴尬不说,就连吴承泽也低咳了一声。

这么长时日的相处,简娣很清楚,吴承泽对她好,没有带上一丝男女之情,不过是寻常的兄妹情谊,因为她看上去是个小可怜,更加深了两分对她的在意和有意的回护。

“抱歉,爹娘最近在为我的事烦心,”简娣不好意思地道歉,“你也懂的。”

吴承泽点了点头。

好在简泉和吴氏不过随口一提,并未付诸行动。这么长的时日以来都没找到合适的,就在简娣松了口气,以为吴氏会暂时放弃这事的时候,刘芳洲和刘杜若兄妹俩上了门。

自从上一次打吴丽娘家中回来,上门拜访简泉起,刘氏兄妹俩跟着父亲刘发祥也来过几次,简娣对此已经习以为常,除了来的时候见一面,一块儿吃个饭,其他时候,为避嫌,刘芳洲都是跟着简尧和吴承泽在一起,而她忙着书稿的事,刘杜若也不来打扰她,则和简露在一块儿。

总体而言,相处十分和谐。

但这回,简娣明显感觉到了事情有了些变化。

“《梦生集》?”简泉温和地问,“你想看这个?”

刘芳洲不好意思地颌首,“小侄想看此书许久了,奈何市面上已寻不到,问了他人也不曾藏有此书,才记得,伯父书斋中似乎藏有一卷,便厚颜想求伯父借来一阅。”

“这有什么的。”简泉笑了起来,“不过借本书而已。”

简娣正扒着饭,便听到了脑袋上传来了简泉的声音。

“阿娣,你陪芳洲到我书斋去找找。”

简娣一愣:“啊?”

“芳洲不知道书摆在哪儿,你是知道的。”简泉道。

“可是……”

可是这不是还有简尧和吴承泽吗?

简泉笑道,“你们从小便一块儿顽,眼下不过帮忙找本书,这就不愿意了?”

脑袋一转,对上简泉催促的目光,简娣认命地搁下筷子。

要她还没搞清楚现在的情况,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好像简泉和刘发祥好像在有意撮合她和刘芳洲。

刘发祥心态这么稳?还乐意让自个儿子娶她?

依照简泉的性格,就算刘发祥愿意,他肯定也会没脸面同意。原主追着姚鉴,含蓄地撕毁了两家的婚约已经让简泉对自己这位老友足够愧疚,怎么今天他反倒特意将他俩支到书房里来了?

刘芳洲他也愿意?

按道理说,他一介进士,如今在礼部做事,算起来也是卢仲夏的前辈,怎么会愿意娶她?毕竟原主之前可从未看过他,一直闷头追着姚鉴跑,眼下又是个和离过的。从时人的阳光看,他何愁找不到媳妇,何必娶她?

如果真的是因为爱情,那这爱还真是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简娣一边没头绪地瞎想,一边闷头帮刘芳洲在书架上找着他要看的书。

余光无意中满目的书脊上一瞥,简娣轻轻地啊了一声。

“找到了。”

紧接着,便打算把书从书架上抽下来。

☆、第92章 情谊

紧接着, 便打算把书从书架上抽下来。

没想到刘芳洲快了她一步。

指尖轻触书脊的刹那, 却无意中擦过对方微凉的肌肤。

简娣眉心一突, 赶忙忙松开了手,偏偏刘芳洲在此时也好像吓了一跳,和她同步松开了手中的书。

书没了依靠“哐当”砸落在地上,发出一声闷闷的轻响。

简娣:“……”

刘芳洲:“……”

“抱歉。”对视了少顷, 他旋即回神,蹲下身将书捡起。

简娣静静地看着他捡书。

将书捡起后, 刘芳洲细细地察看了一番, 确认刚刚并无损坏。

书找到了后, 两人就陷入了相顾无言的状态。

简娣也很想打破眼下尴尬和古怪的气氛,但她发现自己压根就掰扯不出什么话来。

她现在唯一想的就是赶快回去。

“既然找到了书,那我们便回去罢。”简娣默默提议。

刘芳洲颌首同意了。

回去的路上和来的路上一样,也是一路无话。

在回到厅堂前, 要走过一段长廊, 冬日的寒风吹入廊中, 冻得人脸好像都僵成了石头。

因为晚上埋头写书稿, 简娣这两天本就有点感冒, 凛冽的风灌入鼻腔,冻得简娣直接打了个喷嚏。

她这一声喷嚏顿时打破了两人间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