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可此时此刻,慕嫣然觉得,心里也暖暖的。

挽住秦素儿略带着凉意的手,慕嫣然抿嘴笑道:“是嫣儿许久不见姐姐,心里着实惦记,方才听丫鬟说姐姐来了,左等右等都不见姐姐进来,心里着急,所以才跑出来的。”

正说着话,已到了正屋门前,秦素儿朝慕嫣然一笑,松开她的手,跟在她身后进了屋子。

恭敬的给柳氏行了礼,秦素儿看着她态度亲热的说道:“二姨,后日是祖母的寿辰,虽说不是大寿,可娘还是想着要好好操办,只请了自家亲戚,所以娘嘱咐我请您和表哥表妹们去府里坐坐呢。”

看着出落的比从前愈发明艳动人的秦素儿,再看看她身边温婉如水的慕嫣然,柳氏的心里,说不出的妥帖。

摇了摇头,柳氏轻声推辞道:“替我谢谢你娘的一片好意,后日让你姨丈带着你三个表哥还有嫣儿去吧,我就不去了,这么些年不出面,好些人都不熟了,去了反而不自在,还得累及你娘照顾我,平白给她添麻烦。让你娘好好打点你祖母的寿辰,等忙完了府里的事,你们再过来玩,可好?”

看了慕嫣然一眼,秦素儿脸上仍旧和煦的笑着,话语却是执拗的说道:“二姨,您就去吧,娘说她就知道您会这么说,所以才没让管事婆子来请,嘱咐了我来的。娘说,十几年没走动了,那些往日该熟络的亲戚朋友,也该一点一点的走动起来了,等到日后也好有个帮衬。”

听秦素儿这么说,柳氏的神情,略微有了些松动。

想到日后若是柳氏当家,少不了还要和都城里的贵妇们来往,若是此时开始筹谋,定然要比临时抱佛脚好得多,想到此,慕嫣然坐到柳氏身边,撒娇一般的说道:“娘,您就去嘛,要不然,到时候跟着爹和哥哥们去,他们都在男宾席,素儿表姐又要照顾其它家的小姐,女儿一个人多孤单啊。”

心中本就踌躇,听女儿如此说,柳氏便迟疑的点了点头,答应了。

欢呼着从软榻上站起身,慕嫣然看着柳氏俏声说道:“娘,那我带素儿表姐去潇湘阁坐一会儿,午膳让厨房做几个菜送到我那儿去,让我们好生自在一番,可好?”

见慕嫣然露出一副小女儿的玩闹模样,柳氏正要苛责,却见她抱着自己的胳膊摇晃着,软语央求着:“娘,您就依我这一回吧,娘…”

心下一软,柳氏点头应下了,正要开口唠叨她们几句,却见两人极有默契的站起身屈膝朝自己一拜,生怕自己反悔一般的手拉着手急着走了,顿时,柳氏只觉得哭笑不得的无奈。

刚进了潇湘阁的正屋,便看见紫月正把食盒里的几样糕点往桌子上摆着,其中便有秦素儿最爱吃的芙蓉糕。

心头暖暖的看了一眼慕嫣然,秦素儿轻声说道:“如今,也只有娘和你,还记得我爱吃芙蓉糕了…”

话语中,带着一丝欣慰,可慕嫣然听到的,却更多的是惆怅。

摆了摆手示意紫云和紫月各自去忙,慕嫣然一边提起白玉茶壶给秦素儿沏了茶水,一边关切的问道:“如今是怎样的情形?姨妈可有和你说过?”

听了慕嫣然的话,原本一脸笑容的秦素儿,脸上的光泽慢慢的黯淡了下来,仿若方才那个巧笑嫣兮的少女并不是她一般。

摇了摇头,秦素儿低声说道:“娘心里也不好受,所以我也不敢主动去问,生怕惹她垂泪,可我心里已大概有数了,这事,怕是铁板钉钉,跑不掉的了。”

一时间,屋内静悄悄的,二人沉默了起来。

大梁的女子,过了十二岁,便开始议亲了,等到及笄就会嫁过门去,可秦素儿今年已经十四了,从前还偶尔有人试探着询问一番,可自那年太后寿宴,宫中的晚宴上被皇上夸赞了一句“品性出众,堪称良配”后,都城里家世背景相当的人家都猜测,秦素儿,必定是将来的太子妃人选。是故,即便宫里没传出准话,可都城里的人家,却是不敢再打秦素儿的主意了。

于是,如今更是提都没人提了。秦素儿只能这样静静的等着,等到明年的选秀,自己被指给太子,或是…

若是指给太子,便是一门恩宠,说明皇上对曾是帝师的秦老大人仍是敬重无比,可若是没有,那秦素儿的一生,便是毁了。

选秀过后,秦素儿若是没被指给太子,那只有两条路了,要么被当今圣上纳进后/宫,要么就是自行婚配。前者,说明圣上已对秦氏一族有了忌惮之心,不愿他们再坐大,充盈后/宫给秦素儿一个光鲜的表面,而实际上却是要任由秦氏一族渐渐衰退下去。若是后者,失了圣心的秦氏一族会如何,还要看家里的后辈是否上进,可秦素儿却是再难找到好人家了。

想到此,慕嫣然的心里,对那个从未有机会得见天颜的圣上,多了几分怨怼。

天家之人,向来喜欢说那种意味不明的话,可只一句话,却害了一个女孩儿的美好青春,这,难道不是最残忍的嘛?

心内不忍,慕嫣然却装出一副明亮的笑颜,拉着秦素儿的手,亲热的说道:“从前我最不喜欢诵诗弹琴的时候,姐姐不是还劝我说,要把不开心的事往好的一面去想吗?从前你可是教训我是耐不住性子的泼猴儿呢,如今,我可也得了迎春花会上的花魁呢,可见你的话都是至理名言。所以啊,如今我便把当日你拿来训我的话还给你。明日的事情,且等到明日再说吧,咱们要开开心心的过好今日,别等到明日后悔,可好?”

说罢,慕嫣然讨喜的拿起一块芙蓉糕,殷勤的递给了秦素儿。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二十二章 寿辰

送走了秦素儿,慕嫣然径自怅然了许久。

前世时,圣上将兵马大将军家的嫡长女指给了太子,秦素儿果然落选了。

那个时候,秦素儿虚岁已经十六了,都城里家世年龄相当又未曾娶妻的年轻人虽多,可要么不是良配,要么,就是已有一堆妾侍通房且有了子女的,这样的男子,岂能配得上才貌双全正值妙龄的秦素儿?

柳如玫哭了好些日子,打听了许久,最终还是狠下心来,将秦素儿远嫁到了外地,给一个书香世家死了原配且无子无女的嫡长子做续弦。虽说已是最好的情况了,可毕竟离家甚远,三五年才能回来一次。便是慕嫣然自己,也只是出嫁前见了特意赶回来的秦素儿一眼,自那以后,便再未见过她,直至身死重生。

想起秦氏夫妇二人每每提及素儿便是满脸不忍的神情,想起出嫁前两人抵足而眠时问及她的夫婿对她可好时秦素儿话语中的怅然,慕嫣然的心里,仍旧有些钝钝的疼痛。

那个只比自己大两岁却事事护着自己让着自己的素儿,那个看见自己被慕敏然欺负时不顾形象的朝慕敏然的新裙子上扔泥巴的素儿,那个见自己不喜作诗弹琴便来软言软语的教自己的素儿…

往事一幕幕的在眼前闪现,慕嫣然只觉得鼻头有些酸酸的,而眼中,也渐渐的泛起了泪意。

从她出生后,眼中看见的,便是冷清的明徽园,到大了懂事时,便知道府里当家做主的是爹娶回来的二夫人,从那时起,倔强的她便只肯称呼沈雪冰为二姨娘。

虽慕敏然和慕依然不是府里的嫡女,可因着沈雪冰当家主事的缘故,府里大半的奴才们,却是把她们两个当做正经的慕府小姐对待的,所以每每慕嫣然受了她俩的欺负时,除了抱着自己暗自哭泣的母亲,便是围着自己细心呵哄的兄长。那时,只有秦素儿是真的像姐姐一般疼她护她,甚至还会教她一些小办法来回击慕敏然姐妹俩的刁难。

再到了后来,慕嫣然渐渐长大了,慕敏然姐妹俩很少能找到由头欺负她了,可尽管如此,慕嫣然还是按着秦素儿教给她的,无事时便去慕昭扬那里送些小女儿家做给父亲的东西,有时是一双自己做的厚底靴子,有时是裁剪自制的几张书签。

无论柳氏如何,可对慕嫣然这个女儿,慕昭扬却是打心眼里喜欢的紧,自那以后,慕府的奴才再也不敢小瞧这位长着七窍玲珑心的二小姐了。

自己能有今日,多半都是秦素儿的功劳,想到此,慕嫣然暗下决心,既然生命重新来过,这一世,无论如何,她定要想办法帮帮秦素儿。

九月初六一大早,慕嫣然乖巧的跟在柳氏身后到柏松堂给慕老太太请了安,之后,陪着老太太用了早膳,才回到潇湘阁重新装扮起来。

慕昭扬和慕容言各有其职,慕容峻和慕容睿则去了书院学习,是故,柳氏便带着慕嫣然先去了,只等他父子四人忙完后再到秦府会合。

巳时,慕嫣然到明徽园陪着柳氏说了会儿话,母女二人起身到了大门处,坐了马车朝秦府去了。

秦府与慕府只隔两条街,可慕老大人是帝师,虽如今已在家颐养天年,可在朝中的威望还是有的,再加上二老爷秦洵是翰林院大学士,秦府在都城里,也是响当当排的上号的名门世家。

柳氏和慕嫣然踏进秦府大门的时候,院门处,已渐渐的热闹了起来,想来,已有临近的亲戚朋友陆续上门了。

进了二门没走几步,秦夫人身边的晴儿已迎了过来,熟络的把二人引到了秦老夫人所在的寿安堂。

寿安堂里,此刻除了秦老夫人和秦夫人,便是秦家其它几房的夫人们了,从前也都是认识的,朝几位点头微笑着示意了一番,柳氏带着慕嫣然走到秦老夫人身前恭敬的磕了头。

“如絮给老夫人磕头了,愿老夫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站起身,柳氏微微侧目,示意春兰将手里带来的锦盒递给了老夫人身边的老妈妈。

满脸慈祥笑容的招手示意柳氏和慕嫣然起来,秦老夫人和蔼的说道:“都是自家亲戚,还这般客气做什么。”

说罢,却是看着慕嫣然赞赏的说道:“嫣然愈发出挑了,听素儿说如今才识也愈发好了,快过来,让老婆子瞧瞧。”

羞赧的走到秦老夫人身侧,任凭她抓着自己的手不住口的夸赞,慕嫣然的眼角,却是不自禁的朝秦夫人身后的秦素儿求救的看去。

“祖母,孙女儿不依,眼下来了个比孙女儿更可人疼的,您眼里便看不见孙女儿了…”

从秦夫人身后疾步小跑着过来扭到秦老夫人怀里,秦素儿撒娇一般的嗔怨道。

宠溺的看着自己最疼的这个孙女儿,秦老太太故作埋怨的拍了她一下,慈爱的说道:“往日祖母还少疼你了?眼下你妹妹来了,祖母便是夸夸她,你都小心眼,还和你妹妹争祖母的宠不成?”

见怀里搂着的秦素儿和站在身前的慕嫣然眨着眼睛俏皮的看着对方,一副亲密无间的模样,秦老太太心里愈发欢喜,看着秦素儿慈声说道:“知晓你们姐俩亲热,一会儿客人多了,可没时间给你们说悄悄话了,眼下得空,素儿便带着嫣然去屋里坐坐吧。”

欢喜的站起身,两人又真心诚意的给秦老太太磕了头,方手拉着手朝后院去了。

出门的一瞬间,慕嫣然听见秦老太太关切的问柳氏:“可许了人家?”

脚下一顿,还来不及细想,慕嫣然便觉得秦素儿拉着自己走的飞快。

“不去你屋子里吗?”

眼看秦素儿带着自己朝与她的闺房相反的方向走去,慕嫣然诧异的问道。

脸上闪出一抹促狭的笑容,秦素儿瞥了一眼慕嫣然,低声说道:“今儿可巧身边没人跟着,我带你去花房看那株紫金白玉兰,平日里可没这机会呢。”

一听能看到那株奇花,慕嫣然的眼中,闪出了一抹兴奋的光芒。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二十三章 赏花

因着秦老太太喜爱花草的缘故,秦府东南角的露天花圃后,还专门修了一座花房,里面种植着好多名贵的品种,除了特别的日子会摆放出来,其它时候,轻易是不得见的。

众多的花草中,秦老太太尤爱兰花,是故儿孙们总愿意去寻了各式各样的兰花来孝敬她,如今这个花房中,摆放的大多也都是兰花。

香味浓郁的蝶瓣春兰、色彩烂漫的蕙兰、健壮挺拔的四季兰、风韵高雅的拜岁兰…

溜进花房,看着苗圃里那一丛丛生机旺盛的兰花,闻着那丝丝缕缕沁人心脾的芬芳香味,秦素儿和慕嫣然相视一笑,眉眼中竟是促狭淘气的笑容。

拉着慕嫣然的手走到花房的最里面,秦素儿冲她眨了眨眼睛,瞥向那株小树一般的花枝。

这是一颗单独栽培着的花,说是花,倒像是一颗小树,粗壮的树干,翠绿的枝叶,这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极为寻常,可仔细看去,每一个树枝的顶端处,却都开着一朵或洁白或莹粉的花朵。

绽放开来的花朵神似兰花,可又看不出到底与哪个品种的兰花更相像,间歇散发出的淡淡冷香,更是让它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莫名的神秘感。

站在单独砌成的小苗圃前围着这株花看了几圈,慕嫣然感叹的说道:“天地灵秀,这世间竟有如此奇特的花,倒真是长见识了。这便是姐姐说的那株紫金白玉兰?”

点了点头,秦素儿低声说道:“这是前年番邦使节来觐见时带来的,说是一株百年难遇的奇花,能开出七个颜色的花朵,所以当做奇珍异宝带来了都城,打算敬献给圣上呢,可是一路驶来,原本开的好好的花竟全都凋零了,及至到了都城,已是光秃秃的仅剩叶子了。那使节觉得寓意不好,况且有欺君之嫌,便再没把花呈上去。当时负责接待那使节的就是我爹,他们走的时候,把这花送给了我们,去岁的时候,只结了几个零星的花苞,也没什么看头,可今年竟开出了两色的花朵,祖母觉得兆头好,愈发上心了,还差了人专门侍弄这株花呢。”

详细的讲解了这盆花的来历背景,秦素儿拽了拽慕嫣然的袖子,轻声说道:“爹爹说,事出反常必为妖,这株花必是不祥之物,可祖母偏生不信邪,反而起了个极好的名字给它,祖母说,定要看着它开出七色花朵来。”

惊讶的挑了挑眉毛,慕嫣然犹疑的说道:“怎么就知道那使节不是骗人的呢?这天底下,哪里有能开出多色花的?”

不以为然的斜了慕嫣然一眼,秦素儿轻声说道:“有什么不可能的?天地之大,无奇不有,这不,你可是亲眼瞧见了的,眼下开出来的花可是白色和粉色呢,那边还有几个花苞,虽未开,可顶端却是淡绿色的,所以祖母才这般要紧的使人看护着呢。”

连连称奇,慕嫣然愈发觉得造物主神奇,竟能造出这般奇特的花木来。

两个人围着这株花观察了许久,又谈起了两人从前看过的《四海志异》一类的古籍,可对这株花,却始终没有一点眉目,正低声打趣的聊着,却听见花房外由远及近的传来了平稳有力的脚步声。

心内一急,秦素儿顾不得许多,一把拉住慕嫣然,闪身躲进了苗圃一侧开着小门的暗房里。

这是一间极小的暗室,摆放着几个花盆,以及平日种花要用的工具,墙角处堆放着的麻布袋中,也许是种花要用的肥料,散发出一股腐败难闻的气息。

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秦素儿紧紧捏着慕嫣然的手,低低的呼吸着。

依稀能听出是两个人,一前一后的朝里侧走来,直至走到了紫金白玉兰处,方停下了脚步。

“呶,这就是了…”

眼中闪出一抹惊诧,秦素儿的神情,有些轻微的放松。

这声音,显然是她四哥秦仲怀的声音。

伸出四根葱管般细长的手指冲慕嫣然晃了晃,秦素儿抿嘴一笑,松开了抓着慕嫣然的手。

“果然有点意思…”

一道陌生的声音响起。

“现下知道我没有骗你了吧?不要以为这世间的好东西都在皇家,只这株花,怕是大梁能拿得出来的,屈指可数。如今就我所知,只我秦府一家有,其他各地可是听都不曾听闻过的。”

洋洋得意的炫耀着,秦仲怀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自豪。

“可如今,我也不曾输与你,是你说这花可开出七色花朵的,可眼下…”

磁性而又内敛的声音,透着一股子慵懒,可听入耳中,却是说不出的清爽。

“这…眼下还不是时候呢,你没看好多花苞还没开吗?且等过些日子花苞尽开了,我再带你来看,到时你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话语中底气不足,透着一股子心虚,可秦仲怀仍旧执拗的坚持着自己的意见。

“好吧,那我就等着吧,反正你也飞不出这都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若敢耍赖,我便去找令尊秦大人,到时候,你莫怪我不讲义气…”

说罢,那声音渐渐远去,两个人先后退出了花房。

又等了片刻,再未听见外边有动静,秦素儿探出头去打量了一会儿,才深呼了几口气拉着慕嫣然快步的出了花房。

“哼,定然是四哥又跟人家打赌了…”

气冲冲的说着,秦素儿一脸的气愤。

柳如玫所出的大少爷秦仲晖和四少爷秦仲怀是秦府嫡出的少爷,其它庶出的兄弟姐妹虽多,可秦老太太最疼的,仍旧是嫡出的这两位,尤其是四少爷秦仲怀。

“想必赌注也并不是什么要紧的物件儿,四表哥不会胡闹的,你就别担心了。”

宽心的劝慰着秦素儿,慕嫣然挽着她的胳膊,两人一起朝秦素儿的闺房走去。

身后不远处假山上的凉亭里,一个玄衣男子看着二人远去的背影,唇角露出一抹笑容。

“看什么呢?”

石桌旁,一个白衣男子轻声问道。

“赏花。”

简洁的说完,玄衣男子转过身,一脸正经的走回石桌旁坐下。

方才在花房内,他便听到有两个女子刻意屏住的轻微呼吸声,此刻看到人,却比他想象中的更有意思。

“你说,皇兄若是知道他心仪的女子也有如此淘气的一面,会不会惊讶的掉了下巴?”

开着玩笑,玄衣男子一脸促狭的表情,看向白衣男子问道。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二十四章 所求

在秦府用了午膳,又听了两出戏,慕嫣然才恋恋不舍的告别秦素儿,跟在柳氏身后,回了慕府。

进了潇湘阁,慕嫣然从书架上取出了那本描绘四季花卉的《九州花卉》,粗略的翻了一遍,仍旧未找到与秦府那株紫金白玉兰相似的,不由泄气的将书放在了一旁。

平日用了午膳还要小睡半个时辰,今日本就起的早,方才听戏时被喧闹的锣鼓声吵着还不觉得,此刻松懈下来,慕嫣然直觉的困意阵阵袭来。

俯在美人榻上,任由紫月给自己盖了薄毯,慕嫣然还未睡去,便听见紫云轻声走进内屋,低声唤着她说道:“小姐,宫里来了位公公,说是太后娘娘有话要传,这会儿刚进了大门朝柏松堂走呢,二夫人已经带着大小姐和三小姐赶过去了,夫人让小姐也快些过去呢。”

听了紫云的话,慕嫣然猛的一下子清醒了。

这个当口,太后派人来传话,莫非沈氏见娘如今不像从前一般呆在明徽园,托了人在太后面前念叨了?

转念一想,慕嫣然又觉得自己太高估沈氏了。她毕竟也只是太后的侄女儿,莫说还不是亲的,太后又怎会为了宰相府里的一件家事而兴师动众的出面给沈氏撑腰呢?

松了口气,慕嫣然赶紧起身,妆扮好疾步朝柏松堂去了。

柏松堂内,除了慕老太太,便是柳氏和沈氏,以及各自的女儿了,人到齐后等了一会儿,院子里传来了傅妈妈恭敬的说话声,旋即,明萃掀开厚实的天青色门帘,请进了那位宫里来的公公。

“咱家给慕老夫人请安了,代太后娘娘问候您。”

拱手朝慕老太太一拜,那位公公细声说道。

“太后娘娘记挂着老身,让老身着实惭愧,他日进宫必定亲自谢过太后娘娘,此次,便劳烦廖公公替老身给太后娘娘磕个头。”

示意傅妈妈请廖公公坐下,又端上了茶,慕老太太和气的说道。

点了点头应下,廖公公开门见山的说道:“此次咱家来,一是替太后娘娘来瞧瞧慕老夫人的身体,太后娘娘说了,慕大人是朝廷的股肱之臣,便是为着这份忠直,也要好生抚慰慕府家眷。二来,倒是皇后娘娘的口谕。”

看了一眼沈氏和柳氏,及各自身后的女孩儿,廖公公扬声说道:“九月十二是长公主的生辰,宫里的小主子们,与长公主同岁的极少,所以皇后娘娘才下了口谕,请了各府里与长公主同岁的小姐们进宫陪长公主过生辰,所以,到了那天,还请两位夫人带着小姐们进宫去玩玩。”

脸上快速的闪过了一丝诧异,慕老太太轻声问道:“若老身没记错,长公主如今十二岁了吧?”

点了点头,放下手里的茶碗,廖公公朗声说道:“是呢,九月十二正是长公主十二岁的生辰。”

九月十二。

看到慕老太太随意一瞥的看向自己,慕嫣然倏地低下了头。

大梁如今的皇帝是永成帝贺自翔,二十年前登基至今,政绩斐然,是以如今大梁国内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样。

后/宫由皇后文氏统领,除了正一品的皇贵妃一位悬空至今,从正二品的四妃,到正七品的贵人竟是满满当当。

而诞下子嗣的,却少之又少。

如今宫里的三位成年皇子,太子贺启源、庐王贺启之、焕王贺启智分别由皇后、贤妃和淑妃诞下,而其它未成年的皇子皆出自位份较低的嫔妃。

成年的公主都已出嫁,如今宫里最大的公主便是皇后诞下的长公主,贺婉茹。

“如此说来,可是我家嫣儿沾了长公主的福气了。”

笑呵呵的说着,慕老太太再次看向低着头的慕嫣然。

“哦?”

随着慕老太太的目光看向柳氏身后的那个身形秀美的小姐,廖公公的语气中有一丝不解。

“我家二丫头嫣儿的生辰,正巧也是九月十二呢。”

慕老太太悠悠的说道。

话语落毕,慕嫣然顿时觉得多了几道目光盯在自己身上。

“那可真是巧了,皇后娘娘和长公主知晓了,定然高兴。果真是二小姐的福气。”

感叹了一句,廖公公不再继续往下说了,只说明了十二那日进宫的时辰,便接过慕老太太嘱咐傅妈妈递过的锦袋,告辞回宫了。

临出门前,廖公公特意又多看了慕嫣然一眼,一瞬间,慕嫣然觉得身上嗖嗖的发冷。

“廖公公说的话,你们也都各自记下,这几日,你们姐妹几人便将从前学过的规矩都好生的练过,到那日进了宫,务必庄重些,谨言慎行,莫要丢了你们父亲的脸面。若无事,便散了吧,嫣儿留下。”

疲倦的摆了摆手,慕老太太发了话。

看了柳氏一眼,慕嫣然转过身,走到慕老太太身侧,乖巧的给她揉捏起了肩颈。

“祖母,您从前在宫里可见过那位长公主吗?”

轻声问着,慕嫣然的心里,对方才祖母特意在廖公公面前提起她与长公主同日生辰的事有些忐忑。

柔和的笑了笑,慕老太太接过慕嫣然的话说道:“我见她的时候,她还是个刚会走路的小丫头,哪里能看出她的性子来?不过,依那廖公公的话,长公主的脾气性格怕不是太好,到那日你们陪着小心哄着她高兴些就是了。”

附和的点着头,慕嫣然低声说道:“比她大的公主都出嫁了,比她小的又都还小,还是出自中宫皇后娘娘膝下,主子们宠着,奴才们敬着,她的性子必定不会温婉就是了。”

见慕嫣然担心,慕老太太拉过她坐在自己身侧,轻声问道:“你心里一定奇怪,方才我为何要提起你的生辰与长公主同日吧?”

坦然的点了点头,慕嫣然一脸疑惑的看向慕老太太。

“长公主身边,必定缺少同岁的玩伴,而她的性子,必不会主动去搭理旁人,所以若得知你与她同日生辰,心里便先亲近了几分。日后你们慢慢的相处,若是关系好了,有求得她的地方,岂不是比你爹爹去求人要方便许多?”

慕老太太沉声分析道。

“求人?我求她?”

慕嫣然愈发诧异起来。

“明年便要选秀了…”

幽幽的说罢,慕老太太满脸深意的看了慕嫣然一眼。

顿时,慕嫣然的心内明亮了起来。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二十五章 计较

“老太太真这么说?”

明徽园正屋内,柳氏搂着慕嫣然坐在软榻上,看着她柔声问道。

点了点头,慕嫣然揣摩着问道:“娘,祖母为什么认定我会有事要求到公主那里去呢?到底是什么事啊?”

摩挲着女儿手腕上的羊脂玉镯子,感受着那细腻的触感,柳氏柔声解释道:“依着宫里的规矩,皇子和公主们从五岁起便要在上书房跟着师傅学诗书礼仪的,等过了十岁才隔开,从那时候起,皇子们多了学武的课程,而公主们,则要学习琴棋书画以及刺绣等等,可是,皇子公主们身侧不能总是随从或是宫女们跟着啊,所以,会从朝中大臣们府上挑一些适龄的孩子进宫做伴读。”

说到这儿,柳氏顿住了话语,满眼考量神色的看向慕嫣然。

心中想着柳氏的话,慕嫣然自言自语一般的说道:“这两年,都城里从未听说谁家的小姐被送进宫去陪伴长公主了,许是皇后娘娘怜惜长公主年幼,许是长公主自己个儿的原因,所以伴读的事情就耽误了。可如今长公主已经十二岁了,再过几年就要及笄了,再不学这些就太晚了,所以,这次长公主生辰请了都城里的适龄小姐进宫,与其说是去玩,不如说是皇后娘娘要给长公主相看几个合适的伴读?”

见柳氏点了点头,慕嫣然又继续说道:“做了长公主的伴读,明年选秀的时候,就不会被选进圣上的后/宫了,祖母的意思定是这样的。”

看着慕嫣然,柳氏叹了口气,低声说道:“怕就怕,你祖母意不在此啊。”

犹疑的挑眉看向母亲,慕嫣然惊讶的唤道:“娘?”

看着女儿出落的愈发姣美的容颜,柳氏叹了口气说道:“自古以来,公主身边的伴读,皇上是不会选进后/宫的,可是你想,能选出来做伴读的那些女子,大多也是要家世有家世要品性有品性的好女孩儿,所以,被赐给皇子的可能性,却是极大的。”

听了柳氏的话,慕嫣然的心内一沉。

若慕老太太是为了让她避开充盈后/宫的命运,她还能接受,若是为了攀上公主进而能嫁给皇子,这样的机会,她宁可不要。

攥紧了手,慕嫣然抬起头,一双清澈的眼眸静静的看向柳氏,轻声说道:“娘,祖母一向疼爱女儿,必定不会如此思量的,您且放宽心吧。再说了,宫里的事,贵人们自有决断,也轮不到咱们分说,眼下,也只能顺其自然,见招拆招了。”

欣慰的看着女儿点了点头,柳氏将心内的一丝担忧压了下去。

映雪堂内,看着温婉的坐着的慕敏然和一脸兴奋雀跃的慕依然,沈氏叹了口气,沉声说道:“老太太好算计,以为我们都看不懂,就她一个聪明人呢,哼,这府里,可不止二丫头一个适龄的小姐。依然,后日起身你到娘屋里来梳洗,娘亲自着人给你打扮,我就不信,这宫里的贵人还能像老太太一般,看不出好坏来?”

喜滋滋的应下,慕依然满脸不解的问道:“娘,大姐不去吗?让大姐给我打扮不就行了,娘您还要早起理事呢。”

见女儿仍旧不知发生了何事,还在为能进宫而高兴,沈氏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无奈的说道:“你大姐已许了人家,如今不好再抛头露面了,再说了,此次进宫可不止是给长公主庆贺生辰,怕是还要给长公主选伴读呢,依儿,到时候进了宫,要听娘的话,娘怎么说,你就怎么做,万不可让旁人夺了这荣耀。”

眼珠一转,慕依然乖巧的点了点头。

看见慕依然的模样,坐在她身侧的慕敏然顿时知晓她心中在想什么,目光凛冽的看了一眼门外,慕敏然厉声说道:“若是旁人家的小姐被选作了长公主的伴读,也就算了,若是让二丫头抢到你前头去了,日后这府里怕是更没你的地位了。娘说的话,你也往心里听进去着点,否则日后二丫头处处高你一头,到那时,你可莫说娘不趁早为你打算。”

撅着嘴瞪了慕敏然一眼,慕依然低声说道:“下人们都说,她才是这府里正经的嫡出小姐,本就高我一头好不好?难道我被选做了长公主的伴读,就能压过她一头不成?便是爹爹依,祖母也不会依的,祖母她老人家可是最看重嫡庶的,要不然,这么些年了,看着娘这么辛苦的打理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祖母怎么还是一如既往的待娘?我觉得她对明徽园那位就亲热的很。”

本是在谈论后日进宫的事,此刻提到这里,沈氏愈发觉得心里憋了一口气。

不屑的嗤笑了一下,沈氏撇了撇嘴说道:“老太太想法最是固执,她心里总是想着柳如絮进门来恭敬侍奉她的那几年,所以,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何况,柳如絮还给慕家生下了三位嫡出的少爷,这于慕家,可是天大的功劳呢,所以无论她如何做,老太太都惦记着她的好,我的好,老太太又何时放在眼里了?”

看了一眼脸上略有不甘的大女儿,沈氏安慰的说道:“敏儿,你也莫要觉得娘偏颇,那宋公子,你父亲和娘可是托人千方百计的打听了的,相貌堂堂,人品也不消说,所以宋府提亲时你爹才应了的。怪只怪,那长公主早几年不选伴读,否则以你的条件,许个皇子或宗亲世家,定是不成问题的。”

心内舒服一点的慕敏然点了点头,带着一丝乖巧的笑容,柔声应道:“爹娘疼爱女儿的心,女儿怎会不懂?更何况,就是嫁了皇子宗亲,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只不能轻易回娘家孝敬双亲这一条,就实非女儿所盼,如今便很好了。”

欣慰的看了慕敏然一眼,沈氏满意的点了点头。

一旁,心不在焉的听着沈氏和慕敏然说话的慕依然抬眼看向沈氏,嘀咕着说道:“给长公主当伴读有什么好的,到时候时时刻刻都要守规矩不说,还要被师傅们抓着学诗书刺绣,一点儿都不自在,女儿宁可不要被选上。”

方才听了慕依然的话就有些生气的沈氏,好不容易被慕敏然哄得心情好了些,此刻听她说出如此不争气的话,顿时脸上显出一抹怒容。

狠狠的瞪了慕依然一眼,看了一眼身旁梨花橱里的钟漏,想着慕昭扬马上就回府了,沈氏无力的摆了摆手,厉声说道:“这样的混账话,不要再让我听见,否则,我定要把你关在屋里几个月让你好生学学规矩,免得早晚有一天会被你气死。”

说着,沈氏转过头看着慕敏然轻声说道:“敏儿,你回去细细跟她说说这其中的厉害,到后日出门的时候若是还没长进,这趟宫,我看不进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