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嫣然忙不迭的放下手里的茶碗,解释的说道:“您明知道我们不是那样的人,原本想着,您做了贵妃,宫里的妃嫔们都要来给您请安,再加上选秀刚结束,那些新的贵人们还要来叩见,不是怕太忙了累坏了您嘛…我和婉儿也是好心,娘娘您不能不体谅我们的这一片苦心啊。”

撒娇的说着,慕嫣然露出了难得的小女儿姿态。

果然,宛贵妃开心的笑了,一边还埋怨的说道:“小丫头,几日不见,嘴巴像吃了蜜似的。早知道前几日就该跟皇上讨个旨意,给你也赐门好姻缘,总有人来治你…”

本是句玩笑话,从前宛贵妃也这么打趣过,有时候对象也会是贺婉茹和贺琳蓉,每每看着被打趣的女孩儿一脸羞红的明艳模样,宛贵妃都笑的乐不可支。

可今日,话音落毕,慕嫣然却顿时僵住了,脸上的神情,也不自禁的僵硬起来。

“好了好了,不开玩笑了…好些日子没见你们了,心里怪惦记的,所以才让丹青去唤了你们来,小厨房做了你们最爱吃的菜,一会儿就好了。日后记得啊,若是不忙的时候便过来坐坐,要不然我就差了丫头去拿你们。”

说罢,宛贵妃做出一副凶狠的模样,瞟了她们一眼,径自去了内殿。

再出来,宛贵妃的手里,捧了一个小小的四方锦盒。

坐到慕嫣然和贺婉茹身边,宛贵妃打开锦盒,取出了一对平安扣,递给二人一人一个,一边柔声说道:“这是前几日册封贵妃时皇上赏的,据说是从东边儿传过来的,也算是古物了,能辟邪消灾保平安。九月十二是你们俩的生辰,可十六就是太子和庐王的大婚了,那几日我怕是要帮着皇后娘娘处理好些杂事,到时候兴许顾不上你俩,所以今儿就借这日子提前把生辰贺礼送了。瞧瞧,可喜欢吗?”

心里暖暖的,慕嫣然满眼感激的抬眼去看宛贵妃,却见她也是一脸的柔情。

想问问她和六皇子,话都到嘴边了,慕嫣然想了想,又顿住了,万事都急不得,总要一步一步来,不是吗?

用了午膳,顾不得端茶给二人喝,宛贵妃柔声说道:“就不留你们喝消食茶了,人都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你俩慢慢的晃回夕颜殿,喝了茶,刚好歇午觉,快去吧。”

见二人起身,宛贵妃又疾声提醒道:“以后没事记得常来陪陪我,别老等着我差人去唤你们,显得我不招人待见似的…”

说着,还摆出一副我见犹怜的可怜模样斜了二人一眼。

出了漪兰宫的宫门,心里高兴的贺婉茹兴奋的说道:“嫣然姐姐,宛昭仪…啊,不,贵妃娘娘性子比从前活脱了好多呢,我真喜欢这样的她…”

“我也喜欢…”

想起她脸上散发着淡淡光芒的柔和笑容,慕嫣然点头应和道。

走了没几步,却听见身后丹青轻声的唤着。

二人停下脚步转过身,丹青已到了面前,贺婉茹一脸的诧异。

看着慕嫣然,丹青轻声说道:“慕小姐,主子方才才想起来,说上次送给您的‘墨染’怕是剩的不多了,说要再拿一瓶给慕小姐呢…”

原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贺婉茹看了一眼慕嫣然说道:“嫣然姐姐,那你回去取吧,我先回夕颜殿歇午觉了,要不然一会儿你又叫不起来我了。”

掩下心内的狐疑,慕嫣然点了点头,看着贺婉茹带着兰芝转身走了,才默默的回了漪兰宫。

“娘娘可是有事吩咐我?”

进了正殿,宛贵妃正在泡茶,慕嫣然走过去坐在她身边轻声问道。

不动声色的抬眼看了慕嫣然一眼,宛贵妃沏了杯茶递给她,方关切的问道:“出什么事了?我若是不问你,你就不打算跟我说了?”

方才开玩笑时,慕嫣然的不自然只持续了一瞬,可还是清晰的落在了宛贵妃眼中,当着贺婉茹的面,宛贵妃不好多问,于是才找了这么个借口,又唤回了她。

“娘娘方才说…说要请皇上给嫣然赐份好姻缘,娘娘可是听说了什么?”

不再隐瞒,慕嫣然有些急切的问道。

一脸迷茫,宛贵妃顿时心内有些清楚了,摇了摇头,她不答反问的说道:“我是随口开个玩笑的,那你又听说了什么?”

有些丧气的垂下头,慕嫣然低声说道:“新进宫的玉贵人,是嫣然的远方堂姐,她说前日听见怡华宫的奴才说,淑妃娘娘跟皇上求了把我赐给焕王殿下做王妃,被皇上拒了,还说,淑妃娘娘要去求太后娘娘做主赐婚呢…”

声音愈发低沉,慕嫣然心情不好的说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扑哧”一声,宛贵妃忍俊不禁的笑了。

方才听她说前几句,宛贵妃的脸上,神色也凝重了起来,可最后一句,却不由的让她绷不起来了。

春葱般的食指轻轻的戳了慕嫣然一指头,宛贵妃娇嗔的说道:“小丫头,才多大点儿,这种浑话也敢说了,也就是在我面前,要是旁人听见,看人怎么笑话你…”

说罢,宛贵妃又赞道:“这个玉贵人,倒还真是个妙人儿,进宫才三天,这么机密的事都让她给听见了,若是让淑妃知道,怡华宫那几个奴才,怕是瞧不见明儿的太阳了。”

哭丧着一张脸,慕嫣然撅着嘴埋怨的说道:“您还笑…我昨儿一晚上愁苦的都没睡着,偏您还听了好笑话似的,早知道不跟您说了。”

若旁的主子,见慕嫣然说话这样没规矩,必定要大喝一句“大胆”,可宛贵妃偏还就吃慕嫣然这一套,宠溺的拍了拍她的肩膀,她安慰着慕嫣然的说道:“放心,淑妃便是真有这个主意,我保证她如不了愿就是了,你啊,且把心放在肚子里,该怎样还怎样,知道了嘛?”

面露疑色,慕嫣然不解的看着宛贵妃嘟囔道:“真的?”

肯定的点了点头,宛贵妃亲昵的捏了捏她耷拉着的小脸,扬声唤了丹青取了一盒香递给慕嫣然说道:“呶,这是前些日子无聊时调的新香,还没取名字呢,你拿去试试,若是喜欢,下次来,带着这香的名字一起来,若是我听着喜欢,便也不枉费我送你一场。”

小心的解开盖子闻了闻,慕嫣然笑呵呵的说道:“娘娘那儿还有吗?再赏嫣然一盒可好?”

见她只闻了一口便喜欢,宛昭仪心里欢喜,面上却装作薄怒的斜了她一眼,低声斥道:“贪心的丫头…”

说着,一边却还是唤了丹青又去取了一盒过来。

再出漪兰宫,慕嫣然已是一派欢天喜地的开心模样了,看着手里的两个小盒子,慕嫣然一边暗自想道:“头一份儿呢,若是分了给他,他定会高兴的吧?”

想到昨日听了苏若的话,自己惆怅的一晚上都没睡着,慕嫣然顿时觉得自己有些痴傻了,永成帝虽说是高高在上的君主,可到底不是个乱点鸳鸯谱的人,只看选秀过后那八个未入宫的女孩儿都得了好亲事,便知道他也是费了心思的。再说了,即便是乱点,有父亲在,有兄长在,他们都能护着自己,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淑妃又怎样,焕王又怎样,若是不喜欢,她绝不会委屈了自己点头答应。

脚步轻快,慕嫣然疾步回了夕颜殿,等歇了午觉起来,自然又是一番神清气爽。

下午再上课时,慕嫣然的脸上,已没有了晌午那般的呆愣和出神,一朵残荷,硬生生被她绣出了傲然的风姿,引得陈小蝶不绝口的狠夸了几句,一旁,是长乐郡主有些微青的脸。

心情好,看什么都顺眼,便连长乐郡主临走时又对自己冷嘲热讽了几句,慕嫣然都没在意。

等终于完工抬起头,芷兰阁内,已空无一人了,慕嫣然一边低声埋怨着贺婉茹,一边收拾着绣架,一转身,却看见了那个心内惦记了好几日的人。

看着慕嫣然呆呆的盯着自己,随意的坐在窗口的六皇子笑的倾国倾城,开口说道:“喂,才十几日没见罢了,怎么就成了这幅模样了?惦记我惦记的傻了?”

一瞬间,慕嫣然觉得脸颊烫的吓人。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一百三十四章 惦念

第一百三十四章 惦念

不知道是紧张还是怎的,慕嫣然只觉得胸口有小鹿乱撞一般,有些喘不过气来,掩饰一般的转过身,从小方桌的抽屉里取出了中午宛贵妃送给自己的香,慕嫣然走上前去递给他,一边轻声说道:“这是宛贵妃娘娘新制的香,我得了两盒,这盒给你…”

脸上的笑,渐渐的渗进了幽深的眼眸,少年狭长的眼眸中,便泛起了细微的光芒,如同夏日竹林外的湖面,轻轻一阵风,荡起了细密的波纹。

三哥慕容睿已十八岁了,可平日里跟慕容瑾笑闹起来,顽皮的如同孩子一般,可面前的少年,分明才十五六岁,一身的清冷风华似乎拒人于千里之外,可眸子里的潋滟,却灼热的让人抬不起眼去对视。

慕嫣然低垂着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鼻尖飘来了一股熟悉的清香,慕嫣然抬起头,却见六皇子打开了盒盖,浅浅的嗅着。

“淡泊清心,雅之所成…”

六皇子轻声呢喃道。

“倾心?对,就叫倾心…”

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慕嫣然扬声说道。

话毕,脸色羞赧的垂下了头,嗫喏着说道:“贵妃娘娘说香制好没多少日子,所以还未取名,说等我下次去漪兰宫,要带着香的名字去…”

他又没问,自己何苦去解释?

说到最后,慕嫣然恨不得咬下自己的舌头。

温润如玉的俊朗容颜,再次浮上了一抹柔和的笑容,六皇子将盖子盖好,把盒子小心的收入袖袋,看着慕嫣然轻声说道:“你送的东西,我很喜欢…”

轻柔的声音,带着一股低迷的魅惑,夹杂着“倾心”的淡淡幽香,飘进了慕嫣然的心里。

淡淡的摇了摇头,慕嫣然低声说道:“是贵妃娘娘的东西,不算是我送的。”

“我说的,是你前次送我的东西…”

跃下窗户,六皇子走到慕嫣然身前,低声说道。

一抬眼,他已到了自己面前,慕嫣然心神一慌,不自禁的朝后退了一步,却忘了,身后是自己的绣架。

触碰到绣架,慕嫣然还来不及反应,身子已整个朝后倾去。

轻咬着嘴唇紧张的闭上眼睛,慕嫣然心内低呼,等待着摔落在坚硬的青石板地面上,不料,却落入了一个轻柔温暖的怀抱。

犹疑着睁开眼睛,头顶上方,是六皇子清澈见底的眼眸,慕嫣然还能看到深邃的眸底,是自己惊慌失措的面孔。

“谢谢你…”

匆忙的道了谢,慕嫣然直起身子,离开了他的怀抱,浑然未觉,自己已羞的面色嫣红,如窗外的杜鹃花一般,明艳动人。

“去假山上的凉亭里坐一会儿吧,这会儿不会有人…”

微笑着留下一句话,六皇子的身影,跃下了窗户。

脸颊两侧泛着温热,慕嫣然深呼了几口气,陡然想起自己应该拒绝的,平日里这个时辰,自己已经坐在出宫的马车上回府了。

可等再抬眼追到窗口,窗外早已没有了人,慕嫣然懊恼的自责的几句,收拾好绣架,打开门出去了。

假山并不高,慕嫣然心思忐忑的爬到山顶,凉亭内却并无六皇子的身影,慕嫣然顿时觉得,自己有些莽撞了。

他是皇子,一向随性使然的皇子,而自己,却是循规蹈矩的相府小姐,若是被人瞧见了,损的却是自己的清誉。

刹那间,慕嫣然的心中,已有几番心思来回反转,等她后悔着要下山,一转身,却看见来人正一派闲适的斜靠在廊柱般静静的看着自己,眼神中的专注,如同欣赏这世上最美好的画卷一般。

“来无影去无踪的,你是想吓死人嘛?”

低低的埋怨了一句,慕嫣然转过身去,坐在了离他较远的长椅边。

顺着目光直直的望过去,是开满了残荷的荷池,黄绿交加的荷叶匍匐在湖面上,偶尔还有游鱼从水中略过,荷叶便颤巍巍的,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波痕。

静静的看着,慕嫣然的心头,却猛地浮起了“岁月静好”这般美好的字眼。

“这些日子,长乐那丫头又张狂起来了吧?”

径自寻了个能看见台阶的地方坐好,六皇子手搭在栏杆上,语气轻松的问道。

点了点头,忽然发现自己和他是背对着坐的,他瞧不见自己的表情,慕嫣然低声说道:“总归也就是言语上让她占些便宜罢了,随她去吧,再怎么说她也是郡主,我也犯不着去惹她。”

修长的手指轻轻的叩击着栏杆上的桃木,六皇子轻声说道:“那丫头惦记着要做襄王世子妃,以为清远翁主颇得父皇的宠爱,兴许能如了愿,却不成想,襄王妃却瞧不上她,只怕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过那丫头却以为好事将近,所以这些日子愈发嚣张了,从前我教你的那句话,如今倒是也用不上了。”

转过头看了一眼撑着手肘斜倚在廊柱上看荷池的慕嫣然,六皇子叮嘱的说道:“平日里你跟在婉儿身边就好,那丫头吃软怕硬,婉儿治得了她。她若是再拿言语挤兑你,你别理她就是了,等到将来心愿落空,你且等着看她哭鼻子就是了…”

见他说得好笑,慕嫣然抿着嘴浅浅的笑着,脸颊边的小酒窝,愈发添了几分俏丽,让回过头来的六皇子微微一呆。

轻咳了一声,六皇子不再出声,一时间,二人就那么静静的坐着。

微风拂起,扑闪扑闪的飞鸟声响起,芷兰阁檐角处,停了一对通身洁白的白鸽。

两个灵动的小家伙紧紧的依偎在一起,时而啾啾低鸣,时而亲热梳羽。落日的余晖倾洒过来,给两个小家伙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愈发显得缠绵不已。

慕嫣然唇边挂着一抹柔和的笑容,静静的看着。

直到歇息够了,两只白鸽展翅飞起,盘旋着朝远处去了,直到飞远了只能看出是一对小黑点了,还是能辨别出他们比翼齐飞的身影。

收回缱绻的目光,六皇子低声问道:“若我不在,你,可会惦念我?”

“啊?我…”

被他的话语惊到,慕嫣然瑟缩着移回目光,转头去看着那墨绿的荷叶,仿佛那上面绣着花儿一般的好看。

“喂,问你话呢。”

并不死心,六皇子转过身目光灼灼的盯着慕嫣然的背影朗声问道。

“我,我自会想起你…”

紧紧的抓着微微有些扎手的栏杆,慕嫣然低声答道。

“是偶尔,还是时常,嗯?”

六皇子站起身,缓慢的走到慕嫣然身边,沉声问道。

感觉到他逼人的气息从身后传来,慕嫣然有些紧张的站起身,目光躲闪的看着他结巴着说道:“时辰…时辰不早了,我…我该出宫了,改日再陪殿下说话。我…我先走了…”

急不择路的想要从他身边略过,刚走了一步,身前一暗,去路已被他封住,慕嫣然涨红着脸看着他说道:“我真的要回去了…”

又羞又怕,慕嫣然急忙转过头去四处张望,生怕有人看到凉亭内有人。

面前的女子眼神清澈,乌黑的眸子中,显出一丝慌乱,愈发透出一股娇媚,六皇子淡笑着拦住她的去路,诱哄着说道:“你答了我的话,我就放你下去,否则,便是追到相府去,我也一定要问到答案不可。”

声音温柔低沉,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魅惑,慕嫣然只觉的耳根边拂过了一束清凉的气息,脸颊,却是无可抑制的又热了起来。

“我…我…”

顿了半天,仍旧答不出来,慕嫣然有些气恼的抬起头瞪着他,一眼望不到底的黝黑眸子里,也浮起了一丝委屈的湿意,说不出的潋滟动人。

“你,你就会欺负人…”

小脸涨的通红,慕嫣然低声说着,眼看就要哭出来。

脸上有些张皇失措,六皇子显然没想到,自己竟把她逼急了。

手忙脚乱的从袖中取了帕子给她擦泪,还未触碰到她,手中的帕子已被一把夺过,少女径自转过身去一边擦泪,一边,还轻微的抖动着肩膀,显是真的哭了。

“对…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

眼中闪出一抹慌乱,六皇子低声道歉。

一方天青色的四方帕子,上面,还带着淡淡的青草香气,擦干了泪水,慕嫣然转过身不好意思的将帕子递给他,一边轻声说道:“我要走了,太晚了…”

“好,我送你到宫门口…”

未再犹豫,六皇子干脆的说完,率先迈下了台阶。

一路上,两个人都沉默着,直到看见了宫门,六皇子面色一急,疾声说道:“过些日子,我可能要出趟远门,我不在的日子,你…你照顾好自己,多去陪陪我母妃。”

想到宛贵妃,慕嫣然的心内一软,不自禁的点了点头,柔声答道:“嗯,我会的…”

旋即,她侧着头低声问道:“你要去哪儿?去多久?”

摇了摇头,六皇子不再做声,显是不想说。

只觉得心里说不出的沉闷,慕嫣然顿时觉得心头怅然若失的难过。

宫门在即,六皇子低声嘱咐道:“快去吧,自己小心些…”

点了点头,慕嫣然转身欲走,方走了两步,慕嫣然咬了咬嘴唇,转过了身 ,却见他仍旧呆呆的站在原地。

羞赧的低垂着头,慕嫣然抬眼定定的看着他,轻声说道:“若你不在,我会时常惦念你,时常…”

女孩儿清澈的眼眸,如同清晨花瓣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娇艳的脸颊,也似天边明艳的晚霞,一时间,六皇子觉得,心里如同滴了蜜一般,暖暖的,甜甜的。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一百三十五章 密谈

第一百三十五章 密谈

乾安殿里,六角的龙翔九天浮雕鼎上,漂浮着丝丝缕缕的龙诞香,殿内静悄悄的,仿佛上古的永恒,让人心生肃穆。

永成帝坐在金銮座中,看着手中澄蓝色封面的奏章,神情严肃的凝望了许久,不发一言,愈发让身边的奴才垂眉敛目,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过了许久,永成帝轻轻的放下奏章,靠在椅背上,沉沉的叹了一口气。

轻微的脚步声响起,苏平走到案桌前细声通禀道:“皇上,六殿下来了…”

“宣…”

笔直的坐起,永成帝深不见底的眼眸直直的看向大殿门口。

门外,六皇子狠狠的捏了捏拳,像是给自己支撑的气力一般,抬眼看了一眼上首处的永成帝,深深的呼了几口气,他迈开步子踏进了大殿。

“儿臣叩见父皇,愿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六皇子拜倒在地,朗声说道。

“谢父皇。”

俊朗的容颜,依稀能看到自己年轻时的模样,可那眉眼,却是像极了宛贵妃,通身的清冷,更是像极了。

永成帝静静的打量着他,走下龙座来,亲切招呼着:“走,去偏殿吧,咱们父子俩好些年没好好说话了,一边喝茶一边聊…”

永成帝的背影很宽厚,迈出的步子也极是稳健,六皇子微微一愣,跟在他身后进了偏殿,一旁,苏平早已招呼小太监沏好了茶,将紫砂壶放在小铜炉上,唤了小太监一前一后的退出了偏殿。

“你的奏章我看了,写的很好,可见这些年是用了心的…”

沉声夸着,永成帝抬眼看了他一眼说道:“你不知道,上书房那些夫子来朕面前告你的状的时候,朕有多为难。许夫子力保你,说你是大才,不应拘泥于小节,而陆夫子却说严已律己方能成大事,那两个人争起来,能把朕的乾安殿屋顶给掀了…”

脸上露出了一抹无奈的笑容,永成帝如同平常人家训导儿子的父亲一般,亲切,随和。

指了指炕桌前的紫檀花椅,示意六皇子坐下,永成帝将茶碗端给他,定定的看着他说道:“奏章写的好,是一回事,可真正付诸于行动,却是另一回事。你要去边关军营中历练几年,有这样的想法,朕很欣慰…可朕不会同意。”

“砰”的一声,飞快的将茶碗放在一旁的条桌上,六皇子站起身跪在永成帝脚边疾声说道:“父皇,儿臣并不是一时莽撞才如此行事,儿臣等今日已等了十六年,请父皇酌情考虑。”

叹了口气,永成帝轻声说道:“你母妃的一片苦心,你可能体会?”

不待六皇子回答,永成帝轻声说道:“她唯有你一个儿子,平生最大的愿望,也只是希望你能在她眼前平安长大,快活一生,若你去了边关,一旦战事起,莫说快活,便是平安都是最大的奢望了…”

挺起背,六皇子抬眼看向永成帝,沉声说道:“父皇,大丈夫立于天地间,若不能自保,还谈何成事?儿臣就是因为体会了母妃的这一片苦心,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儿臣若是碌碌无为,等到年满二十去了封地,做一个闲散的富贵王爷,那样,父皇和母妃大抵心内安定了,可儿臣不愿…儿臣希望,总有一日,儿臣能凭借自己的能力,为父皇开疆护土,为母妃遮风避雨,这偌大的后/宫,不会再是母妃忌惮或是担忧的所在,而是她守望父皇和儿臣的家园…”

见他执拗如此,永成帝眼中露出了一抹欣慰,口中却坚持着说道:“你才十六岁,可以晚…”

还未说完,就被六皇子迫切的打断:“父皇,林大将军十二岁便已上阵杀敌,十六岁时,他已是军营里的一个千总了,便是父皇,十六岁时也已代替祖父去边关巡兵…父皇,我大梁的将士,有几个,不是自小厮杀长大到了今日,荣誉总是伴随着艰辛的铁血生涯一起的,儿臣不怕,父皇…”

叹了口气,永成帝伸出手拉起了他。

看着已与自己一般高的儿子,永成帝欣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有这样的想法,朕很高兴,可是,你是皇子,大梁的疆土,自有忠心耿耿的将士浴血奋战,你不必亲力亲为。”

扶住永成帝的臂膀送他坐在炕边,六皇子站在他面前沉声说道:“父皇,大梁有这么多的将士,是父皇之福,可儿臣说句不孝的话,父皇百年后,这些劳苦功高的将士,可还会一如往前般忠心的为太子皇兄守护疆土?”

浓眉微耸,永成帝面色不变的抬头看着六皇子坚毅的面孔,不再做声,而手指,则轻轻的叩击着炕桌边缘。

“儿臣知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历朝历代,功高震主的武将,若是存了叛逆之心,怕是更不好对付吧?远东大将军如今军权在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日若是他起了不轨之心,父皇自然有把握调派其它将士抗击,可若是太子皇兄登上皇位,一应将士均是父皇昔日的臣属,若他们意图不明,太子皇兄又该如何?”

沉声说着,六皇子忽然放缓了声音说道:“父皇,儿臣不是怀疑太子皇兄的能力,太子皇兄将来必定会如父皇一般,做个英明睿智的君主,儿臣所说的,是万一…可既然有能力,父皇为什么不把这种万一早早的扼杀呢?”

说罢,六皇子再次跪倒在地,表决心一般坚定的说道:“儿臣知晓,九月底远东大将军将再次回去镇守边关,儿臣愿追随林大将军麾下…”

“启暄…”

轻声唤了一句,永成帝顿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一时间,父子二人一坐一跪的僵在了那里。

不知过了多久,永成帝深深的叹了口气,摆了摆手说道:“你起来吧,让朕再想想…”

挣扎着抬头看了看他,六皇子站起身坐在紫檀木花椅中,轻轻的端起茶喝了一口。

碧绿的茶叶,如同一个个笔直的银针一般,直直的垂立在水中,茶水沁入心中,那丝微微的苦涩,却顿时让烦乱的心神渐渐安定了下来。

永成帝看着那个面容有些稚嫩,可表情却万分执着的儿子,轻声说道:“当日,你甫一出生,你母妃就跟朕求过,这一生,不为皇位,不为强权,只要你能平安长大,做一个闲散的富贵王爷,她便安心了。朕也如此…这么多年,你母妃心里的苦,怕是朕,也不能体会万一。你吃的苦,朕看在心里,却放任不管,你可曾怨过?”

犹豫了一下,六皇子点了点头,诚实的说道:“在皇子所的那几年,除了乳母待儿子好,其它的嬷嬷和太监,总是欺负儿子,那时候,儿子怨过,可后来大了,儿子不怨…”

六皇子深深的呼了口气,目光孺慕的看着永成帝说道:“可怜天下父母心,父皇和母妃的一片苦心,儿子能体会…”

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由的让永成帝又抬头深深的看了六皇子一眼。

“你能这样想,朕心大安。”

永成帝朗声说道。

思量了许久,一回头,见他仍旧目光灼灼的紧盯着自己,永成帝不由的哑然失笑,一边打趣的说道:“若朕答应了你,朕的耳根,怕是不得清净了,你母妃不会放过朕的…”

明朗的笑容展现在脸上,六皇子顿时觉得,一直紧绷着的身体,渐渐的舒缓了下来。

放松了后背依靠在椅背上,六皇子不再做声,一旁,永成帝却语气轻柔的问道:“将来呢?你是怎么打算的?”

抬头看了永成帝一眼,见他神色肃穆,六皇子素正表情,沉声回道:“父皇,林大将军已老了,他手里的军权,迟早要交出来的…儿臣志在做一个将军,为父皇,也为太子皇兄守护疆土,即便儿子能力不足无法胜任,最起码,儿子能在前线做父皇的眼睛,知道哪些人可以为我所用,哪些人应该远离。”

赞同的点了点头,永成帝像是做了决定一般的朗声说道:“朕给你这个机会,但是,朕也不能不体谅你母妃,所以,两年,朕给你两年的时间,到那时,凭你的军功,再来跟朕谈条件,如何?”

见永成帝答应,六皇子面色欣喜的站起身跪在他脚下朗声谢道:“儿臣叩谢父皇圣恩,儿臣必定博出个前途,绝不辜负父皇今日的信任…”

拍了拍他的肩膀,拉着他起身,永成帝目光柔和的看着他轻声说道:“凡事尽力便可,朕是你的父皇,先是父亲,然后才是皇上,做父亲的,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的长大成人,而不是用命,去为自己博什么前途。”

眼中隐有泪气,六皇子低垂着头掩饰着,重重的点了点头。

“去吧。”

叹了口气,永成帝说道。

眼中显出一抹犹豫的挣扎,六皇子低声请求道:“父皇,这件事,先别告诉母妃,等大军出征之前再让她知晓,可好?”

面色微变,永成帝的脸上,浮出一抹不解。

“儿臣心意已决,不愿让母妃这些日子跟着难过,到那日离别后,母妃心中即便难过,事已至此,也会尽快调整过来。这一次,是儿臣最后一次让母妃难过,此生,绝不再有。”

说至最后,六皇子的话语,已坚硬的铿锵有力。

点了点头,永成帝的眼中,浮起了一抹又是欣慰又是担忧的神色,似乎只有在这一瞬,他才真正看懂了这个一向清冷疏离的儿子。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婚

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