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娘的弟弟,珠儿自然要唤他舅舅,今儿开始,珠儿就要改口了,记得莫叫错了,好不好?”

慕嫣然拍了拍珠儿的头,柔声哄道。

乖巧的点了点头,珠儿从椅中跳下来,走到慕风身边拽了拽他的衣袖道:“舅舅,我们去看小马驹,好不好?”

心里充斥着莫名的欢喜,慕风的眼睛,泛起了一层亮晶晶的兴奋,点了点头,也不顾还在屋内,慕风将珠儿抱起来转了一圈,放在肩膀上扛着朝外去了。

出门的时候,珠儿低垂下头,紧紧的搂着慕风的脖子,尽管如此,后背还是在门匾上磕了一下,院落里,传进了两人的欢笑声,听起来,是那么的无忧无虑。

似是想到了什么,慕嫣然扬声唤进了白薇问道:“之前和你说过,挑两个利索些的小丫鬟在珠儿身边伺候,可有合适的人选?”

抿嘴笑着,白薇回道:“早就挑好了,只等着主子看过了之后定夺呢。”

“歇了午觉,就带她们进来吧,关键还是要珠儿喜欢,毕竟日后都是跟在她身边。”

起身说完,慕嫣然转身进了内屋,脱了外衣,躺在暖炕上歇息起来。

未时初刻,慕嫣然还没睡醒,就听到耳边传来了珠儿兴奋的喊叫声,“娘,娘,雪影会听我的话呢,娘你醒醒啊…”

梦里,一家人正坐在马车里唱着歌儿,依稀,还是朝回都城的方向而去,贺启暄骑着马在前头,不时的,还回过头来满脸笑意的看着自己和孩子,而身边,珠儿已经长的半人高了,蕾儿和瑜哥儿,也安静的坐在身边。

正睡得香甜,被珠儿强行摇醒,慕嫣然揉了揉眼睛,口中,还抑制不住的打了好几个哈欠。

“雪影?谁是雪影?”

慕嫣然将小脸兴奋的红扑扑的珠儿抱起来坐在暖炕上问道。

“风舅舅送我的小马驹儿啊。风舅舅说我可以给它起名字,所以,我就起了雪影,娘,好不好听?”

沾沾自喜的表着功,珠儿一脸喜不自禁的笑容。

接过紫月递来的帕子擦了把脸,又将珠儿已经勒出了缰绳痕迹的小手擦干净,慕嫣然点头应道:“嗯,真好听。”

“娘,我可以每日都去瞧瞧雪影吗?”

小心翼翼的打量着慕嫣然的神色,珠儿忙不迭的保证道:“娘,我保证,爹爹和舅舅在的时候,我才去骑雪影,否则,我只在一旁跟它说说话就好,好不好?”

珠儿的小心,让慕嫣然有些心酸。

鼓励的拍了拍她的小脸,慕嫣然慷慨的许诺道:“马厩里,有王府的马夫,只要他们好生伺候着,你想骑马,也都是可以的,不过,娘要找两个小丫鬟在一旁陪着你,好不好?”

能有这样的结果,珠儿自然欢喜异常,兴奋的点头应下,一边,还巴巴儿的望着紫月喊道:“紫月姑姑,你可以帮珠儿打一根络子吗?珠儿想穿个铃铛挂在雪影脖子上。”

走到暖炕边给慕嫣然穿了鞋子,紫月站起身笑着应道:“奴婢遵命,明儿郡主去瞧雪影时,奴婢定然把穿好了铃铛的络子准备好。”

起身走到正屋,母女二人吃了几口点心,外间,传来了匆忙的脚步声,紧接着,帘子掀起,白薇进来回禀道:“主子,奴婢把人都带来了,请您过目。”

点了点头,慕嫣然取出帕子给珠儿拭去嘴角边的点心渣子,看着她柔声说道:“咱们去给珠儿挑几个得用的小丫鬟,好不好?”

方才慕嫣然已经提过,珠儿也不再考虑,当即,便点了点头,兴高采烈的跟着慕嫣然朝外去了。

早有人在门外的廊檐下摆好了两张扶手椅,还铺了雪白的狐裘,慕嫣然牵着珠儿坐下,看着院中的十二个小丫鬟,粗略的审度起来。

十二个丫鬟四人一排,整齐的站在院落中央,当前的一排,也就十岁左右,虽身量不高,可一个个脸蛋红扑扑的,看着都气色极好。

而最后一排的三个丫鬟,都是十三四岁的模样,已经有了大人的身形,其中一个,慕嫣然还有些印象,是那日在议事厅彻查王府内编排欢儿和乐儿是非时大声回话的那个叫做青萝的丫鬟。

目光从她身上掠过,见她浅笑着低下了头,一派落落大方的模样,慕嫣然的心里,先就满意了几分。

“娘,我屋里不是已经有了四个丫鬟吗?这次,要挑几个?”

珠儿看了看院子里的那些丫鬟,转过头看着慕嫣然问道。

慕嫣然怀了蕾儿和瑜哥儿后,过了年,诊出预产期是在三月间,慕嫣然便让紫月带人将后院的厢房都修葺了一遍,珠儿便从右梢间里挪了出去。

后来,珠儿选中了雅然居,也就是当日文雅娴来王府小住时的那个院落,慕嫣然便依了她。一面,却又让苏管事找了一个小工匠班子,将雅然居扩大了一倍,如今的雅然居,从里到外,美轮美奂,屋子里的摆设,也丝毫不比一心堂内屋差。

珠儿迁到雅然居以后,慕嫣然便拨过去了十二个丫鬟和一个乳母伺候她,除了四个在屋里伺候的,其它,都做些简单的洒扫或是粗活。

此刻,见院子里又要添人,珠儿有些不解。

“你院子里的那几个,都比你大许多,平日里,连陪着你到处玩的人都没有,这几个,珠儿尽可以挑自己喜欢的,你去前院骑马,抑或是去后院看团团,或是照料你的***时,都可以找她们陪你一起,这样不好吗?”

慕嫣然笑着问道。

眼珠睁得浑圆,似是未想到慕嫣然会这般考虑,珠儿欢喜的从扶手椅中跳下,扑在慕嫣然怀里说道:“娘,您真好…”

抱着珠儿软软的小身子,闻着她身上散发出的淡淡香气,再看着洋溢在她脸上的活泼笑容,慕嫣然的心里,也跟着开怀了起来。

怀珠儿时,正是宛贵妃不好的日子,生下她后,又忙着追查谋害宛贵妃的幕后凶手,似是不经意间,那个襁褓里的小婴孩就长大了,会说会笑,会走会跳,而自己,似乎错过了许多。

直到生下蕾儿和瑜哥儿,看着一对小家伙一天天长大,喜怒哀乐各有不同,慕嫣然才恍然觉得,自己亏欠了珠儿颇多,是故,慕嫣然的心,就一下子柔软了起来,再也不似从前一般,每日督促着珠儿诵诗临帖了。

按着贺启暄的话,他的女儿,不需要那么辛苦的长大,只要有一个开心的童年,便是再好不过的,如今,慕嫣然便一切都以珠儿的开心为主,从前思虑过的那些,什么诗词歌赋,什么琴棋书画,全被抛在了脑后。

宠溺的捏着珠儿的脸蛋,慕嫣然指着院落里站在笔直的那些丫鬟冲她努了努嘴。

回过头冲她们看了一眼,珠儿从慕嫣然怀里挣脱开,径自奔下了台阶,走到她们面前,小大人一般的问起了话。

问的,无非都是小孩儿家的玩意。

这些丫鬟,除了年龄大一点的那几个是从府外买回来的,几个小一些的,都是家生子,父母尽数都在王府做事。

王府内,除了贺启暄和慕嫣然,就是珠儿的身份最尊贵了,是故,院中的女孩儿们,一早得了父母的叮嘱,都诚惶诚恐的回着话,不是异常热络,就是异常紧张,一番问话下来,珠儿的脸上,却没有先前的兴奋了。

很勉强的选中了两个七八岁的小丫鬟,珠儿一边回头看着那个青萝,一边,却还犹豫的看向慕嫣然,一脸的求助。

将珠儿揽在怀里,慕嫣然轻声问道。

“那个姐姐很凶,上次我去后院看团团,我看见她教训别的小丫鬟,那些小丫鬟都很怕她,不敢大声说话。可是,团团不怕她,还很喜欢她,娘,我可以让她陪着我吗?”

珠儿小声问道。

抬眼看了青萝一眼,慕嫣然顿时明白了珠儿的担忧。

看到青萝教训别的小丫鬟,珠儿定然觉得她是个很坏的人,可看到小动物们都不排斥她,珠儿又想让她跟自己一起照料自己的小宠物们,是故,小家伙顿时犹豫了。

“你叫青萝,可对?”

将珠儿抱起来放在怀里,慕嫣然抬眼看着青萝问道。

点头应下,青萝从人群中走出来,站在台阶下直视着慕嫣然说道:“奴婢青萝,愿意在郡主身边伺候。”

心中有个念头一闪而过,慕嫣然看着青萝沉声问道:“若是有人对郡主不利,你可会护在她身前?”

神情一怔,青萝摇了摇头。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五百八十六章 阴暗

第五百八十六章 阴暗

面上的诧异显而易见,珠儿不禁回头去看慕嫣然,却见她脸上并无怒色,反而极有耐心的问道:“为何?”

青萝抿着嘴,一脸的郑重,过了一会儿,方抬眼直视着慕嫣然说道:“郡主是宣王殿下和王妃放在手心里呵护着的宝,无论何时何地,绝不会让她置身于危险的境地。但是,若真到了那一刻,便是青萝护在郡主身前,也无济于事,所以,青萝会想办法把郡主引离那个危险的地方藏匿起来,然后回来给殿下和王妃报信,让殿下和王妃去救郡主。”

若真到了那一刻,青萝的呼救,怕是也无济于事吧?

慕嫣然的本意,是想试探青萝是否会把珠儿的安危放在首位,她的回答虽然有诸多不妥善的地方,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思虑,已实属难得。而且,正如她所言,自己怎会让珠儿置身于那样危险的所在?

自嘲的想着,慕嫣然赞赏的点了点头,看着她问道:“你可是王府的家生子?”

摇了摇头,青萝低声答道:“奴婢是被人贩子卖进王府的,进王府有小半年了,一直都在后院负责洒扫的。”

心中有些唏嘘,慕嫣然的话语,也不禁放柔了几分,“自此以后,你就跟在珠儿身边伺候吧,以后,你的眼里,心里,都要以珠儿为先,知道了吗?”

显是对自己能被选中感到万分高兴,青萝欢快的答道:“奴婢的干娘说了,只要奴婢尽心做事,就一定能受到重用,王妃您放心,奴婢一定伺候好郡主,绝不辜负王妃的期望。”

“你干娘是?”

慕嫣然有些好笑的问道。

“回王妃的话,奴婢的干娘,是厨房的吴大娘。奴婢进府后,吴大娘体恤奴婢孤苦无依,所以认了奴婢当干女儿。”

青萝开心的答道。

吴大娘,如今已是王府得力的老人了,虽厨房里的事,早已不需要她亲自动手了,可吴大娘仍旧亲力亲为,唯恐有一处做的不好,是故,慕嫣然在吃食上从未担心过,全部放心的交由吴大娘去安排布置。

如今,青萝跟在吴大娘身旁,慕嫣然的心里,顿时浮起了一丝“原来如此”的感觉。

另外两个被珠儿选中的小丫鬟,都是七八岁的模样,此刻被留下,脸上都有些异常欢喜的模样,看向青萝时,却有多了几分畏缩,想必,之前也被青萝教训过。

看见那两个小丫鬟躲闪着不与青萝站在一处的模样,慕嫣然回头问她:“听说你在后院经常教训小丫鬟的,所为何事啊?”

看了珠儿一眼,又回头瞅了瞅那两个小丫鬟,青萝理直气壮的答道:“夫子说过,不可欺软怕硬,不可恃强凌弱。她们仗着是府里的家生子,经常欺负那些从外面买回来的小丫鬟,奴婢看不惯,所以教训了她们几次。”

似是并未对青萝的无礼感到生气,慕嫣然笑道:“你还识字?”

闻言,青萝的面上,显出了一丝难过:“奴婢的爹,是私塾里的先生,后来,一家人走散了,奴婢便被卖到了云都。小时候,奴婢曾在一位夫子家里伺候小姐,后来,小姐病故了,奴婢才被卖进王府。”

青萝辗转的身世,让慕嫣然对她多了几分怜惜,而怀里的珠儿,也紧紧的拽着慕嫣然的袖角,满眼同情的看着青萝,再也没有了方才的那丝抵触。

“日后,郡主习字时,你在一旁伺候着,郡主在外面玩耍时,你也在身边跟着,总之,以后,你就是雅然居的大丫鬟,郡主身边的一应事宜,都交由你负责。可做的好吗?”

慕嫣然抬眼看着青萝问道。

似是有些出乎意料,青萝楞了一下,旋即,面带喜色的点头应道:“奴婢会尽力,有不懂的,会来一心堂请教几位姐姐。”

点头应着,慕嫣然又回头问了那两个小丫鬟的名字,略一思忖,给她们各自取了新名字,一个叫卉香,一个叫卉绵。

让白薇带着她们去雅然居安顿,慕嫣然起身牵着珠儿进了屋。

初四开始,云都城各府的夫人尽数带着家中的小姐前来给慕嫣然拜年,便连闵夫人,也抱着才两个月的平哥儿来了,一心堂内,因为比平日多了几个小孩儿,而多了几分欢笑。

贺启暄不在府里,前来拜见的官员,送来了贺礼,便尽数回去了,宣王府里,相比往年,倒是清静了些许。

初六那日,华阳长公主府邸来了人,却是从前来过的二管家。

早在年前,慕嫣然就打点出了一份厚厚的年礼送去了华阳长公主那儿,如今,却是长公主的回礼了。

因着从前春晓和秋月的事,长公主和慕嫣然之间,有些说不清的别扭,及至秋月被送到廖昌候府做姬妾,据说,因为秋月是长公主的人,还颇得廖昌候的喜爱,便是廖昌候夫人小宋氏待客时,也经常将秋月带在身边,而廖昌候府的下人,见了秋月,也都会客气的称一句“秋姨娘”。

得知此事的时候,慕嫣然便知道,长公主心里,怕是因此呕着一口气。

听说长公主府里的二管家送来了年礼,慕嫣然便知,其中定有深意,交代了紫月几句,慕嫣然让小平子请进了二管家。

“小的见过宣王妃,王妃大安。”

二管家甫一进门,就恭敬的行了大礼拜道。

叫了起,慕嫣然轻声问道:“不知长公主姑母身子可好?”

将礼品单子递到了紫月手里,二管家仔细的回道:“公主身子硬朗着呢,还说过了年便去宾州二爷那儿住一阵子呢,劳王妃惦记着了。”

大长公主的两个义子,二儿子王仲卿,在宾州焕王麾下担任参将,此刻听二管家提起,慕嫣然心头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的关切道:“宾州的气候不比郓州,姑母若是过了年便去,怕是受不住那儿的干燥呢,不若请姑母在郓州好生歇息些日子,到了四五月间再去,兴许会好些。”

似是没想到慕嫣然会这般清楚宾州的气候,二管家稍一怔忡,点头应道:“王妃的好意,小的自当转告于公主知晓,劳烦王妃惦记着了。”

一来一去,却也没说出什么有分量的话,慕嫣然顿时知晓,二管家此来,怕不是专门前来给宣王府送年礼的。

送走了二管家,慕嫣然低声嘱咐了小平子几句,让他出去了,晚间小平子回来禀告,说二管家出了宣王府,还去了好几个官员的府上,其中,在廖昌候府逗留的时间最久。

大长公主此举是有心也好,无意也罢,慕嫣然都懒得去理会,外间的事,自有贺启暄去处理,她只要打点好王府内宅的事便是了。

可惜,事情并没有慕嫣然想象的那么简单。

二管家在云都城内走动了一圈,再回到华阳长公主府邸,已是正月初十。

到潇溯堂见过了大长公主,二管家将此去云都城见过的几个官员的回话,原封不动的回禀给了大长公主。

听了二管家的回话,大长公主思忖了许久,摆了摆手,让他退下了,一边,却回头吩咐着周嬷嬷:“去吧,请他们过来吧。”

少顷的功夫,屋帘掀起,进来了两个人,却是本不该在此处出现的两个人。

当前的,是宾州藩王焕王,紧随其后进来的,是乐夫人。

将二管家带回来的消息尽数告诉了焕王,大长公主低声叹道:“如今的情形,怕是比咱们想的要复杂上许多。宣王被宣诏入京,此去所为何事,咱们谁都不知,虽大致有所猜测,可到底也做不得准。而云都城里的这些人,如今都是墙头草,没有十成的把握,想要他们尽心为你办事,是绝无可能的。”

眉头轻蹙,焕王有些心不在焉,手指轻轻的叩击着案桌边沿,一边,却喃喃的说道:“父皇宣诏宣王,无非就是想让他握紧手里的兵力,除此之外,顶多就是让他做实至名归的龙虎大将军,把握大梁军力,还能有旁的什么不成?”

忧心忡忡的看着焕王,大长公主有些无奈的说道:“大梁历代君王,都是年老薨逝后传位,偏偏当今皇上心血来潮,要提前退位,这样一来,咱们贸然动作,成功了,便最好不过,若是败了,可就是谋逆之罪啊。”

“太子把持着都城的禁卫军和北面的军力,而其它地方的兵力,尽数在宣王和我手中,庐王兄手中有很小的一部分,如今,庐王兄已答应会鼎力相助,所以,若是能将宣王争取过来为我所用,那此番争夺,胜负已定,只可惜,宣王虽未明言,心里,怕是旗帜鲜明的拥护着太子的,如此一来,我们若是想要成事,便是难上加难啊。”

焕王有些惆怅的说道。

“宣王也是人,总有七情六欲,所以,只要抓住了他的弱点,不愁不成事。”

一旁,乐夫人幽幽的说道。

“弱点?”

大长公主和焕王异口同声的问道。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五百八十七章 仇恨

第五百八十七章 仇恨

乐夫人的话,让大长公主和焕王同时陷入了沉思,许久,三人相视一眼,心中,都大抵有数了,顿时,焕王的脸上,浮出了一抹犹豫。

“焕王哥哥觉得有何不妥?”

乐夫人注意到焕王的神情变化,转过头轻声问道。

回头看了了乐夫人一眼,焕王踌躇的说道:“从一个女人身上下手,我始终觉得有些不太光明磊落…”

“光明磊落?”

嗤之以鼻的轻哼了一声,大长公主有些不屑的说道:“虽古人常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可古人也说了,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手段。眼下,宣王是重中之重,若不用这样的法子,你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抿着薄唇思索了一会儿,焕王有些勉强的说道:“侄儿总觉得,如今的法子虽可行,却太冒险了。毕竟,父皇春秋鼎盛,若是和太子撕破了脸,手足相残,便是将来有一日事成,我也会无颜面对父皇。可若是父皇能安享帝位,等到他仙去的那一日,到时候,即便…”

“焕王哥哥,你太天真了。如今,你还看不透吗?”

轻抚着高耸的肚皮,乐夫人浅笑着说道。

眼中存了一丝疑惑,片刻后,唇角处沁出了一抹无奈的笑容,焕王声音低沉的说道:“是啊,如今,怕是也就我还顾忌着父子之情,和兄弟手足之情了。”

“大梁数代君主,何曾有一位君王像当今圣上一般,早早的立了储君的?大梁旧例,向来都是立贤不立嫡,皇上此举,可曾考虑过其他皇子的感受?他,可曾顾及过父子之情?”

脸上尽是不屑,大长公主瞟了焕王一眼,继续说道:“太子资质如何,我也只是在他幼时见过他,如今,却是不便说什么。可是,这一年多,虽名义上他只是储君,可朝中政事,尽数都是他在处理,大梁却没有丝毫变化,也未见繁荣,由此可见,他只能守江山,却没有办法开拓疆土,让大梁百姓过的更好。能者居之,依我看,这样只能守成的储君,大梁不要也罢。”

“姑母…”

似是没想到大长公主会说出这样一番话,焕王的面上,有些惊诧,可眼底,却有些掩饰不住的喜色。

“姑母老了,也帮不了你什么,可是,一旦你下定决心,我那两个孩儿,却都是能有些用处的,焕王只管吩咐他们便是。另外,我出宫这么多年,手底下,终究还是有些自己的势力,同我交好的官员,也还是有一部分,真要到了那日,他们即便不会旗帜鲜明的拥护你,却也不会轻易的支持太子,这样一来,只要他们保持中立,你的势力,相比太子手中所掌握的,不一定会如咱们想象的那么悬殊。所以,宣王,倒真是个关键的角色呢,若是真能让他为你所用,胜算就大了许多啊。”

大长公主轻声分析道。

听了大长公主的话,焕王原本的一丝迟疑,顿时从脑中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是必胜的信心,和看到胜利曙光的那一丝期盼。

低垂着头思忖着事成的可能性,焕王有些犹疑的看着乐夫人说道:“宣王妃,当真是宣王的弱点?一介女子罢了,当日在都城中见她,也不过尔尔,除了相貌绝美,又有几分小聪明以外,并不见得她有什么过人之处。”

提及慕嫣然,乐夫人的眼中,顿时多了些复杂难言的感受。

说恨她,可自到了郓州,知晓慕嫣然也知道自己的存在,可她从未出手做过什么侵犯自己的事,两人像是此前从不相识一般,井水不犯河水的各自守在云都和华阳,才让自己安逸的过了几年太平日子,从而,有了腹中的这个孩子。

可若是说不恨她,乐夫人却觉得自己只要一提起这个名字,心底就有一只利爪想要伸出来。

若不是她,自己如今,兴许已成了襄王世子妃,和自己心心念念的良人整日厮守,兴许,已经有了活泼好动的孩儿,又岂会如现在一般,连孩子的父亲是谁都不敢提及?

若不是她,自己怎会代替长公主贺婉茹远嫁西丽,到西丽后,自己过的,又是怎样生不如死的生活,及至最后孀居回到大梁?

若不是她,现在的自己,即便已经隐姓埋名的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可膝下,已经有了一个五岁的孩子,又岂会每每做恶梦梦到那个无辜的孩子后都会彻夜难眠?

一桩桩,一件件,往日发生过的事一幕幕的在眼前回旋,乐夫人的手,不自禁的就攥了起来,直到下腹处传来了一阵阵的抽痛,她才从往事的回忆中回过神来,一边,深呼着气喘匀了气息。

抬起头,就见焕王正面带疑色的看着自己,乐夫人扯起嘴角淡笑了一下道:“焕王哥哥有所不知…”

好整以暇的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坐好,乐夫人轻声说道:“皇上还未赐婚之前,宣王殿下和宣王妃在宫中,就已经相识,并暗自定情,所以,后来的事,也算是天随人愿罢了。这么多年,不说焕王哥哥,便是太子殿下和庐王殿下的府邸中,都添了不少侧妃姬妾,宣王府中,却没有新面孔出现过。焕王哥哥送去的两个美姬,以及长公主送去的两个美人儿,如今,也各有去处,可见,宣王殿下对宣王妃情深意重。试想,若是此时宣王妃遇难,宣王殿下,还能否安心的处理军务,帮衬太子呢?”

焕王听的认真,乐夫人却倏地住了口,留下了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

“我听说,宣王妃是宰相慕大人的掌珠,也是宰相府里唯一的嫡出小姐呢…”

大长公主意有所指的说了一句。

“不止如此呢,太子妃秦素儿,秦王后贺婉茹,可都是宣王妃的闺中密友,试想,若是宣王妃遇难,而宣王却找不出害了宣王妃的凶手,这些人,会把这笔账都算在谁身上?”

乐夫人的脸上,盛开了一抹娇艳如花的笑容,可心底,却像是蜿蜒出了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一般,让人只听着,就觉得浑身不寒而栗。

“慕昭扬做了这么多年的宰相,对父皇尽职尽忠,可即便是太子储君之位早已议定,慕昭扬仍旧洁身自好,没有与太子抑或是旁的皇子相交过深,要不是宣王是他的女婿,这条路子,倒是也可以走上一走。如今,若真是如你们所说,宣王妃遇害,慕府众人能将怨气撒在宣王身上,那这事,便也算是意外之喜了。至于太子和秦王,如今,怕是没那么重要了。”

焕王阴险的笑道。

想及当年为了争得慕昭扬的认可,能让他将慕嫣然嫁给自己,自己还诚心登门,却不料,那只老狐狸,四两拨千斤的把事情掀了过去,如今,也算是能一血当年之辱了。

如此想着,焕王愈发觉得此事多了几分可行性。

“既如此,倒也值得为此费些心思来筹谋一番了。”

焕王捧起凉透了的茶喝了一口,轻皱了一下眉头说道。

“做的干净利索些,兴许,会有意外之喜也不一定。”

大长公主眼珠一转,揣测着说道。

“哦?还望姑母指点一二…”

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焕王却故作懵懂的看向大长公主,一旁的乐夫人,低垂着头,掩下了眼中的几分得意笑容。

“宣王对宣王妃情深意重,到时候宣王妃遇害,若是宣王心智坚韧,执意要为王妃报仇,慕昭扬那老狐狸,不一定会将怨气撒在他身上。所以,倒不如斩草除根,将那几个孩子一并除去,到时候,妻死子亡,便是神仙,也不一定承受得住这样的打击,在他最脆弱无助的时候,你们若能表现的兄友弟恭,再辅以劝说…”

大长公主顿住了未说完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怨怼的笑容,而一旁的焕王,已心内明了了。

“到底姜还是老的辣,姑母一言,侄儿如醍醐灌顶。”

拍马的说着,焕王在心底,开始盘算起来。

“如今宣王不在云都城,焕王哥哥可要抓紧行事啊,宜早不宜迟,否则,若是让宣王察觉了什么,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

乐夫人在一旁添了一句。

连连点着头,焕王眼含感激的看了大长公主和乐夫人一眼,感慨的说道:“姑母和乐儿对我的帮助,我时刻铭记于心,他日大事得以实现,必定厚报。”

相视一笑,大长公主和乐夫人的面上,俱是信心满满的舒心笑容。

云都城宣王府内,张灯结彩的,比平日热闹了几分,珠儿到前院马厩给爱马雪影梳理好了鬃毛,牵着青萝的手兴高采烈的朝一心堂奔去。

进了屋,便看见母亲正坐在暖炕上逗着一双弟妹玩,珠儿净了手,扑到母亲怀里问道:“娘,院子里怎么挂了那么多灯笼啊?”

将女儿冰冷的小手暖在手里,慕嫣然抿嘴笑道:“你爹爹不在府里,娘不能带珠儿去外面看灯会,所以,就在王府多挂些灯笼,让珠儿看花灯啊,好不好?”

欢喜的拍着手,珠儿在原地跳了起来。

身上暖了,珠儿脱了鞋子,爬上暖炕逗着蕾儿和瑜哥儿玩了起来,慕嫣然便在一旁看着,不一会儿,紫月掀了帘子进来,走到慕嫣然身边低声回道:“主子,风公子来了,说有要事回报。”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五百八十八章 部署

第五百八十八章 部署

“会不会是邻县前来参加灯会的人?”

听慕风说最近云都城里多了好些生人,慕嫣然不疑有他,想到就快要到正月十五了,不禁轻声问道。

皱着眉头思忖了一会儿,慕风不确定的答道:“我也不敢确定,但是,去年的时候,就没见有这么多人。更何况,华阳城的灯会,要比云都出彩的多,这些人的口音,听着都是四平和洛州的,若是真想看灯会,不说宾州本地各处都有,就是要来郓州看,也不应该舍近求远的来云都啊?”

思忖着慕风的话,慕嫣然附和的点着头,心内,不由的想起了身在宾州的焕王。可片刻的功夫,慕嫣然就自嘲的摇了摇头:焕王如今,怕是正忙着聚集人马争夺帝位,又岂会如此有闲情逸致的派人来郓州看灯会?

仍旧觉得有些费解,不待慕嫣然作答,慕风坚决的说道:“宣王殿下应该就快回来了,这些日子王府中人来人往的,我便住在府里,姐姐要是有什么事,就差人去前院唤我。另外,我从军营里调来了一批兵士,都安排在王府各处守卫了,姐姐记得嘱咐府内的丫鬟们,天黑以后,就不要四处走动了,免得受惊。”

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慕嫣然还是懂的,慕风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她和孩子们好,是故,慕嫣然也未推辞,点头应下,就让他自去歇着了。

慕风走后,慕嫣然唤来了紫月,将慕风方才说过的话,都一一告诉了紫月,一边轻声叮嘱道:“就告诉她们,宵禁过后不许随意走动便是,也别和她们说那么多,免得平白生出许多麻烦来。”

点头应下,紫月径自出去安排了。

第二日,便是正月十二了,想着再过三天就是灯会,而贺启暄,却还一点儿音讯都没有,慕嫣然不禁有些意兴阑珊的。

刚过了午时,便听见院子里传来了欢儿和乐儿的笑声,紧接着,屋帘掀起,白薇请进了文雅竹,身后,跟着乳母,怀里抱着恪哥儿。

恪哥儿只比瑜哥儿大十天,可两个小家伙在一处,恪哥儿瞧着却比瑜哥儿要大上许多,慕嫣然每每看到都会生出几分羡慕,可再想想瑜哥儿和蕾儿是双胞胎,能有现在的身量已实属难得,慕嫣然便不再多想了。

将三个孩子放在暖炕上,让他们打着滚儿的玩着,慕嫣然和文雅竹坐在暖炕边上,亲热的说起了话,一旁,珠儿已献宝一般的带着欢儿和乐儿去前院马厩看她的雪影了。

小丫头们兴奋的欢呼声渐渐远去,文雅竹抿嘴笑着,回过头来看着慕嫣然问道:“宣王表哥走了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吧?怎么还不回来?眼看就要错过热闹的灯会了呢…”

耸了耸肩,慕嫣然有些无奈的说道:“定要错过了,你没见,我已经让下人在王府里布置起来了,看不了云都城的灯会,我们自己个儿总要找些乐子才成。”

“如果正月十五宣王表哥还没回来,那我就带着孩子们来给您作伴,人多些,也热闹些。”

文雅竹一边伸手扶着撅着屁股要站起身的瑜哥儿,一边柔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