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将过,众人还在柏松堂陪着慕老太太说话,外头有二门的婆子进来传话,不一会儿,明萃一脸喜色的进来回禀,说三姑奶奶和五姑奶奶跟夫婿一同回来过年了。

往年,嫁出去的女孩儿们,都会在初三那日来慕府拜年,今年,因着贺启暄和慕嫣然回来的缘故,嫁出去的女孩儿们便不约而同的选了年前回来,这样一来,景熙四年的春节,慕府也算得上是大团圆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出去迎…”

欢喜的说着,慕老太太还吩咐了明萃和明霞出去迎,脸上更是多了几分笑意,让慕嫣然看着,心里也跟着开怀了许多。

一盏茶的功夫,院子里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屋帘掀起,齐言清和沈从文相继走进,身后跟着携手而来的慕依然和慕秀然。

从郓州回都城,经过通州的时候。慕嫣然曾见过慕秀然,此番再见,姐妹二人四目相对。竟是温馨的暖意,而慕依然,则没有那么热络了。

多年未见,慕依然的身上,褪去了青涩的少女气息,多了几分成熟妇人的风韵,可面色间。却有几分刁蛮的凌厉之气,不似慕秀然几人看起来温婉可人。

慕嫣然打量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下一瞬,齐言清几人尽数跪倒在地。给贺启暄和慕嫣然行了礼,转而又冲慕老太太和慕昭扬柳氏等人见了礼。

围在屋里的人多,便显得有些喧闹,没一会儿,慕老太太就显出了几分疲态。

慕容言见状,忙不迭的带着兄弟妹夫们去了清凉阁,而女眷们,也各自往明徽园抑或是潇湘阁去了。

姐妹三人聚在潇湘阁,慕依然的眉宇间。仍有些桀骜不驯的刁蛮,仿若这几年吃过的亏并未在她心里留下痕迹。

反观慕嫣然和慕秀然,两人坐在一处说话,倒显得说不出的亲热,慕依然坐了没一会儿,就寻了借口去了映雪堂寻柳氏。

下午时分。慕敏然和宋瑞,慕湘然和潘慕驰得了消息也都双双回来,原本打算摆在柏松堂的饭桌,顿时显得有些拥挤了,柳氏便忙不迭的让何氏去传话,在宴厅烧起了炭炉,将膳桌都摆置了起来。

席间觥筹交错,慕容言兄弟四人和贺启暄都大碗的喝着酒,齐言清和沈从文,虽都不胜酒意,却仍旧爽快的端起大碗拼着酒,唯有宋瑞和潘慕驰,似是有些不合群似的独自坐在一旁。

宴席至末尾,除了那几个拼酒的人仍旧天南地北的聊着,剩下的人,已经尽数散了,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

慕敏然一脸不喜的牵着宋瑞回了未出嫁前的闺房流霜阁,甫一进屋,便撵走了身边的丫鬟,不无怨怪的说道:“即便不能喝酒,凑个热闹总也是好的,三妹夫和五妹夫,不都不能喝,最后不还是搀着回屋去歇着的?你这样,莫说是并肩王,便连几个哥哥们,心里怕都是瞧不起你的。”

“你是在怪我?”

脸色清冷,宋瑞回头看了一眼屋内,见四处无人,方回过头来等着慕敏然问道。

见宋瑞这副模样,慕敏然一时气结,口中的话语,愈发没了昔日的温顺,多了几分刻薄,“好男儿自然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你这样,酒桌上没有你说话的机会,并肩王和哥哥们眼里,怎能看得见你?你不好生表现,总有一日,他们都会忘了还有你这样一个人。”

“忘了又如何?难道我宋瑞的前程,还要靠他们不成?功名是我十年寒窗苦读考来的,差事也是我自己的本事得来的,我为何要看他人的脸色?”

宋瑞脸色铁青的答道。

“你…简直不可理喻。”

愤愤的说着,慕敏然不欲再与他多说,转身去了厢房看瞳姐儿。

待到再回来,正屋里已空无一人,慕敏然寻了半天不见人,唤来了水墨,才知晓宋瑞已径自回宋府去了,慕敏然心中气急,坐在床榻边暗自垂泪许久,愈发觉得自己的命太苦,如今更是事事不顺心。

桐雨楼内屋,酒醉的潘慕驰,一张脸已绯红如涂了胭脂,见慕湘然拿着一张温热的帕子给自己净脸,潘慕驰一把抓住她的手,呼着酒气的问道:“湘儿,你会不会觉得我太窝囊?哥哥们和王爷喝酒,我却这般不济事,几杯酒就醉了,湘儿,我…”

潘慕驰的话还未说完,便被慕湘然伸手挡住了。

眼中尽是盈盈笑意,慕湘然柔声说道:“哥哥和王爷能喝,他们喝的痛快就是,你何苦跟着他们去凑热闹?大哥和王爷都是在军中历练过的,从前喝的都是最烈的酒,我听二姐姐说,那日父亲饮了一口,呛得直咳嗽呢。对他们而言,喝酒就跟喝水似的,谁比得过啊?二哥三哥和四哥,平日里和同僚朋友常应酬,酒量自然而然也就练出来了,你跟他们,都是比不得的。”

“那你…咯,那你不觉得你的夫婿没用?”

打了个酒嗝,潘慕驰将慕湘然拉进怀里问道。

抿嘴偷笑,慕湘然俏皮的俯下身在他唇边吻了一下,方柔声说道:“你是怎样的为人,哥哥们和姐夫接触几次自然知晓,怎么会因为一两杯酒就下结论?再说了,你喝醉了,我可是会心疼的,所以,不能喝就少喝几杯,在我心里,你永远是最好的。”

慕湘然的话,让本就有几分醉意的潘慕驰,顿时觉得眼前像是出现了一片璀璨的星空,而慕湘然,也如同九天下凡的仙女一般,带着几分似梦似幻的美。

只觉得下腹一热,潘慕驰的手上用了几分力,将慕湘然拖上暖炕压在了身下,不一会儿,床幔内便响起了二人暧/昧的喘息声。

红绡帐内,春情无/限。

潇湘阁内,慕嫣然等到亥时,贺启暄仍旧没回来,打发了小贵子去寻,却说贺启暄和慕容言等人去翠竹苑书房了,想来,是慕昭扬有事寻了他们过去。

哄睡了肇哥儿和瑜哥儿,又到东厢房看了一眼珠儿和蕾儿,慕嫣然回到正屋,径自沐浴梳洗歇下了,直到第二日早起,身边仍旧空空如也。

唤来了白薇,得知贺启暄前一夜歇在了外书房,慕嫣然无奈的问道:“可是酩酊大醉了吧?”

抿嘴笑着,白薇点头应道:“主子,昨儿不止王爷歇在了外书房,便连几位爷,也都是今儿一早才回了各自屋里的。奴婢听说,昨儿他们下了一夜的棋,最后天亮的时候,老爷赢了王爷半子,那盘棋才算是结束,几个人直到出了翠竹苑,还在念叨说险些成了残局呢。”

慕昭扬下棋成痴,都城里,又鲜少找到对手,不成想和贺启暄到了兴头上。

一想起贺启暄的棋艺,慕嫣然愈发觉得好笑,当日为了请夏侯龄到宣王府做幕僚,知晓他好下棋,贺启暄那些日子也没少下功夫,每每去古寒寺,还要找那位老方丈切磋几盘。

及至夏侯龄入了宣王府,后来熟稔了起来,老先生才说,贺启暄根本就是个臭棋篓子。而这,也让贺启暄每每不好意思的摇头苦笑许久。

不过这几年,贺启暄常和夏侯老先生一起下棋,棋艺也愈发精进,不成想,这一次,倒是入了慕昭扬的眼。

起身梳洗完到了柏松堂,便见贺启暄正陪着慕老太太说话,见自己进来,还沾沾自喜的眨了眨眼睛。

用罢午膳,形单影只的慕敏然便起身告退了,一边掩饰着说府里有事,所以宋瑞前夜才急忙赶了回去,慕老太太等人不明就里,忙不迭的差人准备了马车送慕敏然和瞳姐儿回去。

倒是慕湘然和潘慕驰,直说要留下多住几日,却被柳氏和秦姨娘劝说回府了,毕竟,临近年节,家里的事都不少,最后,两人说等到初三再来,才拜别了众人。

歇了午觉起身,屋里除了白薇几人,一片安静,还未等慕嫣然发问,佩云笑道:“王爷被老爷叫去下棋了,郡主,少爷和小姐被二夫人接去了状元府,小少爷被老太太差春兰姐姐抱去了…”

笑容满满,慕嫣然惬意的起身朝明徽园走去,刚进了正屋坐下,和柳氏说了没几句话,便听得外面丫鬟疾步跑进来回话,说二姑奶奶和二姑爷吵起来了。

慕依然和齐言清?

想及听到的传言,慕嫣然拉住了要起身的柳氏,“娘,让她们吵去,别去管。”

第七百三十三章 团圆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七百三十四章 洞察

晚膳时分,齐言清脸色如常,倒是慕依然,没出现在柏松堂,沈氏进来说她身子不舒服,回滟芳斋歇下了贵女反攻记。

慕老太太看了一眼沈氏,点了点头再未做声,下一瞬,目光却从齐言清脸上一带而过,见他浅笑着和身侧的慕容谨说话,仿若什么事都没发生,而慕依然也是真的不舒服一般,慕老太太轻叹了口气,看了一眼明霞吩咐她们布膳。

用罢晚膳,男人们照旧去了外书房陪着慕昭扬喝茶聊天,何氏和叶氏则带着孩子们回了各自的屋里,慕嫣然留下来陪老太太说话,身边还跟着柳氏。

“后日你们就要进宫去了,也不知道除夕晚上还能不能回得来,若是太晚了,就在宫里住下吧,初一早晨还要给皇上和太后磕头请安呢,别折腾了,啊?”

看着如幼时一般偎在自己身边的慕嫣然,慕老太太慈声叮嘱道。

摇了摇头,慕嫣然笑着答道:“祖母,无论多晚,我和王爷都会带着孩子们回来的,今年难得家里人都聚齐了,咱们团团圆圆的守岁。”

面上尽是柔和的笑容,慕老太太抬头抚着慕嫣然的鬓发,有些感慨的说道:“从前总是盼着过年,可如今,就怕过年,过了年,你们又要回藩地去了。下一次,兴许祖母只能在梦里看见我的嫣儿了。”

原本想到要入宫过除夕,慕嫣然的就心情有些低落,此刻慕老太太这般说。慕嫣然的心里愈发难受了起来。

“好了好了,祖母不说了…”

见慕嫣然的眼眶红了,慕老太太怜惜的将慕嫣然揽在怀里拍着她的背,仔细的叮嘱道:“几个孩子里。属你最有福气,可见小时候的那些苦都没白受。如今,你大姐和三丫头都过的不好。你能帮就帮衬着些,毕竟你们都是慕府的儿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知道吗?”

这样的话,若是从旁人口中说出,慕嫣然兴许还会撇撇嘴不以为然。可从一向疼她宠她的祖母口中说出,慕嫣然当即敛正了面上的神色,乖巧的点了点头应道:“祖母,嫣儿明白。”

慨然的长叹了一口气,慕老太太握着慕嫣然的手。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么多年,祖母从来没怪责过沈氏,即便是她掌家那几年账本多有不妥,祖母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当没瞧见。你知道为什么吗?”

见慕嫣然看着自己不做声,慕老太太继续说道:“一则,是因为水至清则无鱼,沈氏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咱们不得不承认,那十几年,她把慕府打理的很好。你们觉得呢?”

一边说。一边看了一眼柳氏,见她有些愧疚的点了点头,慕老太太转过脸看着慕嫣然道:“二则,是因为她的心其实并不坏。自嫁进慕府,她的整颗心,都放在了你父亲和她的三个孩子身上。如今想来,所做的那些糟心事,还不都是为了在你父亲心里多点儿她的地位,抑或是让敏丫头,依丫头和庭哥儿多有点傍身的依靠?将心比心,假如我是她,兴许我会比她做的更绝,嫣儿,你懂祖母的意思吗?”

心头一滞,慕嫣然抬眼看着慕老太太沉声问道:“祖母,四哥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脸上划过了一抹淡淡的笑容,慕老太太有些失落的点了点头,“那几个老掌柜走的时候,都托人给我带了信,说辜负了你祖父对他们的提携和栽培贵女反攻记。可这些事儿,别人不明白,咱们自己人心里能没有数?可是当日我也说过,铺子既然分给了他们,就盈亏自负了,哪怕是败得一文不剩,也是他们自己的问题,祖母再不过问一句。”

“祖母,大哥他们都去找四哥说过了,但愿四哥能早日回头,您就别跟着操心了。”

慕嫣然低声嘟囔道。

“好,祖母知道了…”

笑声应着,慕老太太拍了拍慕嫣然的手,慈爱的说道:“快回屋去歇着吧。”

跟着柳氏出了柏松堂的垂花门,母女二人都觉得有些沉重,直到将柳氏送到明徽园门口,慕嫣然转身走了没几步,便听见柳氏在远处低声唤道:“嫣儿…”

回过头,慕嫣然提步走到她身侧,便见柳氏轻叹了一口气,柔声说道:“你祖母的话,也都是为了慕府,娘也算想明白了,其实单论对子女的付出,娘不及她,既已命中注定她是慕府的人,将来,咱们终归还是一家人,所以,你祖母的话你要记在心里,知晓了吗?”

抬眼去看,便见柳氏的眉眼中带着一丝释然的笑意,这么多年的心结,许是方才才真正放下,慕嫣然鼻头微酸,点了点头,连声催促着她快回屋去,直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院门里,才转身提步回了阁。

肇哥儿已经七个月了,如今只会咿咿呀呀的说话,每每开心时,便咧嘴大笑,露出几颗米粒般的牙齿,慕嫣然便是心中有再多烦心的事,看着儿子纯真的笑颜,也都能一扫而光。

坐在暖炕上抱着儿子玩了会儿,慕嫣然的心思,却仍旧在慕老太太方才所说过的那番话上,再回过神来,便见肇哥儿小鸡啄米一般的打瞌睡,慕嫣然抿嘴浅笑,抱着他去了右梢间。

轻柔的拍着锦被,没等肇哥儿睡熟,外间传来了一伙热闹的欢笑声,贺启暄带着孩子们回来了。

从外头传来了他们再廊檐下跺脚拍打着身上雪花的声音,肇哥儿便醒了,慕嫣然无奈的笑着,抱起他到了正屋,一家人团座在暖炕边,说说笑笑的分外热闹。

第二日起身,外头又是白茫茫的一片,树上的积雪压断了树枝,时不时的发出一记清脆的响声,惊得襁褓里的肇哥儿不时的探头去张望,灵动的眼珠,让小家伙的面孔平添了几分机灵的可爱。

午时将过,宫里的马车便来了,让原本打算二十八才进宫的贺启暄和慕嫣然,着实有些扫兴,可不喜归不喜,两人仍旧手脚麻利的收拾好了随身的物品,带着孩子们进了宫。

宫里的生活,比起在慕府自然要无趣的多,天气本就冷,慕嫣然又不得不往各宫去坐坐,一来二去的,孩子们就跟着遭了罪,便连脾气最是平和的蕾儿,也忍不住抱怨起来,惹得慕嫣然又是一阵好笑,哄了许久,小家伙才开心起来。

东西六宫,处处都妆点的异常喜庆,便连瑞安宫的院落里,也挂了许多红灯笼。

三十日天还未亮,便听得外面传来了几声高亢的礼炮声,慕嫣然从睡梦中惊醒,忙不迭的唤了乳母抱过了肇哥儿,却见小家伙仍旧睡得香甜。

晚上的除夕夜宴,摆在毓秀宫,要到近子时才能结束,到时候坐在那儿好几个时辰,大人都受不了,更何况小孩子了。

想到此,一整日,除了贺启暄去乾安殿找景熙帝说话,慕嫣然和孩子们哪儿都没有,吃饱喝足,一大四小五个人并排躺在暖炕上,说不出的惬意。

酉时将过,慕嫣然梳洗妆扮好,又给几个孩子穿戴好了厚裘,牵着她们坐进马车,径直去了毓秀宫。

慕嫣然到的时候,除了皇后和云淑妃还未到,后/宫之中的绝大部分妃嫔都已经到了,慕嫣然走到自己的坐榻边坐下,小声叮嘱好了孩子们不许随便乱跑,再抬眼,便见身边的一众妃嫔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身边的几个孩子,慕嫣然莞尔一笑,一一冲她们颔首示意。

少顷的功夫,入宫赴宴的外臣和外命妇也尽数到了,其中自然包括柳氏和贺琳蓉等人,没等慕嫣然叮嘱,珠儿和蕾儿已手牵手奔到了柳氏身侧,慕嫣然的身边,便只剩瑜哥儿,和乳母抱着的肇哥儿。

往毓秀宫来的人越来越多,及至戌时,殿内两侧安置着的锦桌旁,已坐满了人,礼乐响起,景熙帝迈进毓秀宫,身后,一左一右的跟着皇后和一位慕嫣然几次进宫都未见过的妃嫔。

见慕嫣然的目光都放在了景熙帝身后那名妃嫔的身上,坐在慕嫣然身侧的襄王妃低声介绍道:“那是华贵妃,领侍卫内大臣上官大人家的嫡女,被太后特选入宫的。”

景熙元年八月,是景熙帝在位的第一次选秀,后来,太后又从都城中特别选拔了几位名门世家的小姐入宫伴驾,甫一进宫就都是妃位,着实让各地选去的那些秀女们心里生了好一阵子的气,直惋惜自己没有托生在好人家。

点了点头,慕嫣然抬眼不动声色的打量起了那位华贵妃。

肤白如雪,乌黑如墨,杏眼琼鼻,身材高挑。

一双美目,顾盼间目光飞扬,让人一眼望去就有说不出的好感,可慕嫣然收回目光,却见殿内的妃嫔,不约而同的都一脸的不齿,慕嫣然不解的看向襄王妃,见她压下了笑容说道:“华贵妃未出阁前,极得太后娘娘欢心,便是入了宫,也常常伴在太后娘娘身侧,太后常赞,华贵妃气度雍容。”

襄王妃的话语中一片褒扬,可慕嫣然却听出了不同的意思,顿时,慕嫣然有些明白,华贵妃的得宠,和其他妃嫔的不屑目光,是从何而来了。

第七百三十四章 洞察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七百三十五章 善意

慕嫣然低声的和襄王妃说着话,却忽然觉得有目光在自己身上游移,慕嫣然抬眼看去,便见那位华贵妃浅笑着看着自己,一双眼睛像是会说话一般,表达着她无穷的和善,慕嫣然心中一顿,面上丝毫不显的回以温婉的笑容,不露痕迹的收回了目光贵女反攻记。

待到殿内渐渐地安静下来,景熙帝和皇后各说了几句祝福的话,除夕的夜宴,便算是正式开始了。

丝竹声声,笑声和煦,夹杂着殿内众人的低语声,倒也显得一片和睦,可看着对面坐着的一众妃嫔眸光不善的盯着上首处坐在景熙帝右侧的华贵妃,慕嫣然愈发觉得那位华贵妃是个妙人。

试问,如此大庭广众之下,有谁能在众人灼灼的目光中安然说笑?

慕嫣然自问自己是做不到的,可那位华贵妃,却泰然处之,仿若那些人的目光中都是羡慕崇拜,而不是不屑和厌恶。

襄王妃的话,让慕嫣然明白,华贵妃的得宠,是因为家世的显赫,以及太后在背后的扶持,可是,华贵妃本人似乎也并不打算稍微掩藏光芒,反而趁势而上,做了太后安插在后/宫之中的一只无形的手,如今,华贵妃一跃而上,成为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人,而其他妃嫔,却都被她踩在脚下,众人岂能喜欢她?

径自出着神,却见瑜哥儿推搡着自己,慕嫣然回过神来抬眼看去,却见皇后唇边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打趣的说道:“并肩王妃想什么呢?本宫欲敬王妃一杯酒。王妃也似是没听见一般呢。”

忙不迭的起身拜道,慕嫣然满脸歉意的说道:“许久未回都城,如今再度能在宫里过年,臣妾一时又想起了从前的光景。便有些走神了,皇后娘娘恕罪。”

“平身吧,本宫跟你说笑的…”

笑呵呵的叫了起。皇后娘娘的目光,还不时的在瑜哥儿和肇哥儿身上扫过,眼神中有一丝浅浅的期望。

慕嫣然心知她在想什么,从身旁的案桌上拿过酒杯,冲皇后拜道:“水酒一杯,臣妾敬皇后娘娘,一愿大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二愿皇上和皇后娘娘身体康健,三愿大皇子平安成长,宫内子嗣繁衍。”

说罢,慕嫣然爽快的饮完了杯中的酒。

“那本宫便满饮此杯,借王妃吉言了。”

抿嘴笑着。皇后回头看了景熙帝一眼,饮尽了酒水。

“皇上…”

慕嫣然回到案桌后坐下,景熙帝身旁的华贵妃,浅笑着出了声。

“贵妃有话,直说无妨。”

景熙帝似是心情极好,转头看着华贵妃,而华贵妃,看了慕嫣然一眼,方柔声说道:“并肩王妃难得回都城一趟。除夕夜宴结束,许是还要回慕府陪慕宰相和慕夫人守岁的,更何况,她还有几个孩儿要照顾,还望皇上免了并肩王妃的水酒,允她喝茶便是。”

景熙帝似是觉得有些意外。目光在华贵妃和慕嫣然身上一扫而过,笑呵呵的点头应了,当即,便有宫婢走过来,将慕嫣然桌上的酒水尽数撤下,换上了兑了蜂蜜的温水。

瑜哥儿的面前,甚至还摆了一碗冒着热气的羊奶。

华贵妃话语间满是对慕嫣然的维护,慕嫣然虽不知她到底是什么意思,可是能免了接下来一轮接一轮的敬酒,也是一件好事,慕嫣然颔首冲华贵妃一笑,表达了她的谢意,见对方浅笑回应,慕嫣然随即收回了目光,一瞬间,对面一应妃嫔的面色愈发不善,看向华贵妃的目光,也都掺杂了几分不明的愤怒。

殿内的气氛,渐渐的热络了起来,朝臣们三五成群的上前给景熙帝敬酒,而景熙帝,也时不时的点名盛赞某位朝臣的功勋,赐下美酒几杯,不一会儿,轻快的奏乐,便被喧闹的喝酒声所取代。

慕嫣然的身边坐着贺启暄,不多会儿的功夫,身前就围了许多人,看着那些人或谄媚或巴结的笑容,慕嫣然便转过身和瑜哥儿说起了话,还未等母子二人说出个所以然来,身前,又围上了几位胆大的妃嫔。

“嫔妾恭祝王妃和王爷身体康健,小世子聪慧过人。”

那几位妃嫔端起酒杯恭祝道。

蜂蜜水不醉人,又最是润口,慕嫣然也不介意和她们多喝几杯,便畅快的一一喝下贵女反攻记。

没一会儿,慕嫣然便觉得心中发苦了。

嘱咐了白薇照看好瑜哥儿,慕嫣然带着佩云去了偏殿更衣,待到出了偏殿,夜空中,又零落的飘起了雪花,在偶尔绽放在空中的烟花中,显得愈发晶亮。

耳边还能听到正殿传出的欢笑声,愈发衬得夜空静谧如水,慕嫣然走到廊檐下的条椅边坐下,伸手接住那细小的清凉雪花,舒畅的长叹了几口气。

正想跟佩云打趣几句,耳边,响起了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华贵妃出现在了慕嫣然面前。

“臣妾见过贵妃娘娘,娘娘万安…”

俯身行了礼,见她冲自己颔首浅笑,慕嫣然站起身,闲聊着说道:“入了冬,已经接连下了好几场雪了,瑞雪兆丰年,可见来年大梁必定风调雨顺呢。”

点头应着,华贵妃看向慕嫣然笑道:“正因为有并肩王这样忠心耿耿护国忠君的良将在,大梁百姓才能丰衣足食,皇上才能心安。王妃打理内宅,也功不可没。”

两人一来一往的说着官面话,慕嫣然的心里,也愈发多了几分疑惑,可华贵妃隐而不提,慕嫣然也故作不知,一晃,小半个时辰便过去了。

“娘娘,咱们进去吧,外面寒气太重,娘娘要保重凤体才是…”

慕嫣然转身说道。

点了点头,见慕嫣然提步欲走,华贵妃出言唤道:“王妃留步,本宫还有一句话,想说与王妃,王妃听听便是,若是不喜本宫这般直率,只当是句酒后的笑谈便是。”

“娘娘但说无妨,臣妾洗耳恭听。”

知晓正题来了,慕嫣然面色愈发恭谨,看了佩云一眼,佩云不露痕迹的朝后退了几步,顿时,华贵妃面色愈发柔和。

“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皇上的心中,并肩王既是胞弟,又是可以信赖的良将,于皇上和并肩王而言,是他们各自的福气。本宫与皇后娘娘心中,都是乐意看到如此局面的。”

柔声说着,华贵妃的一双美目,紧紧的注视着慕嫣然,似是想从她的面上看出她心中所想一般。

见慕嫣然唇边的笑意与方才一般清浅无二,华贵妃心中有些微微的失望,一边,却继续说道:“可是,王妃可有想过,若是皇上的心意有了起伏,到那时,并肩王要如何自处?”

华贵妃的话,让慕嫣然心中一惊。

朝臣和后/宫妃嫔之间的关系,历来都是丝丝缕缕的互相牵绊着,这一点,慕嫣然很久之前就知道,可如今被华贵妃这样直接的说出来,一时间,慕嫣然有些摸不准华贵妃的来意了。

“王妃心中有疑惑,本宫可以理解,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可是,本宫的父亲是领侍卫内大臣,并肩王和王妃将来如何,与本宫并无任何干系,如今所为,也仅仅是因为本宫觉得和王妃投缘罢了,卖个好,能换来一份情谊,本宫乐意为之,王妃以为呢?”

华贵妃眼中的笑意愈发真诚。

心中一沉,慕嫣然似是一瞬间就明白了华贵妃的意图。

景熙帝信任贺启暄,所以,贺启暄从最初的兵马大将军,到如今的护国并肩王,身上的荣宠,无一不是景熙帝赋予。

私下里,贺启暄和慕嫣然,也不是没有揣测过景熙帝的用意,最不能宣诸于口的,便是景熙帝百年后,贺启暄可以作为新帝身边最为有力的一股兵力布署。

可贺启暄比景熙帝小不了几岁,而如今宫中皇嗣单薄,想来景熙帝的用意并不在此,贺启暄和慕嫣然,也再未往下深究,可如今贸然被华贵妃这般提出来,慕嫣然愈发觉得华贵妃此人心机颇深。

“贵妃娘娘的意思,臣妾不大明白呢。”

慕嫣然装傻的说道。

唇边溢出了一抹似有似无的浅笑,似是在嘲讽慕嫣然的胆怯,华贵妃回头张望了一眼漆黑的苍穹,幽声说道:“在宫里这样的地方,多一个朋友,总是好的,王妃昔日在宫里住了那么久,难道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见慕嫣然未应声,华贵妃转身施施然的进了毓秀宫正殿,只留慕嫣然一人呆立原地。

返身回到毓秀宫自己的坐榻处坐下,却不见了瑜哥儿,慕嫣然回头去问白薇,却见白薇冲上首处努了努嘴,慕嫣然抬眼去看,便见瑜哥儿正偎在华贵妃处说话,神色一片欢喜,可见平日里也是熟络的,而华贵妃看向瑜哥儿的目光,也前所未有的柔软,仿若瑜哥儿是她的孩子一般。

心头有些微微的别扭,慕嫣然不动声色的注视着二人,不一会儿,华贵妃似是注意到了慕嫣然,笑容柔婉的冲瑜哥儿说了几句,瑜哥儿乖巧的点了点头,起身回到了慕嫣然身边。

“瑜哥儿和华贵妃很熟吗?”

慕嫣然端起桌上的温水喂着瑜哥儿喝,一边随意的问道。

点了点头,瑜哥儿毫不掩饰对华贵妃的喜欢,咧嘴笑着应道:“娘,贵妃娘娘待儿子极好呢,她说,会待儿子像亲生儿子一般好。”

瑜哥儿的话音落毕,慕嫣然的脸色,陡然沉了下来。

第七百三十五章 善意

卷一 帝都浮尘 第七百三十六章 叮嘱

“娘,我说错话了吗?”

见慕嫣然沉了脸,瑜哥儿伸手揪住慕嫣然的袖子软语问道。

瑜哥儿只是个孩子,哪里懂得那么多?如是想着,慕嫣然心内一缓,放柔了面上的表情,摸了摸瑜哥儿的脸说道:“没什么,娘只是不喜欢瑜哥儿亲近别的女人,要不然,瑜哥儿忘记了娘怎么办?”

嘴角瞬时咧开,瑜哥儿绽开一个大大的笑颜,偎在慕嫣然怀里甜甜的说道:“儿子不会忘记娘的,玉姨母画了爹和娘的画像,儿子想娘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一看,娘是天底下最好看的娘,儿子会记着娘,怎么可能忘记呢?”

瑜哥儿软软的话语,让慕嫣然原本有些紧绷的神经,渐渐的放松了下来,慕嫣然俯身在瑜哥儿脸上亲了一口,低声说道:“爹和娘不在宫里,瑜哥儿只能相信玉姨母的话,记住了吗?”

才三岁的孩子,慕嫣然并不指望他能分辨人心,所以,尽管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华贵妃到底起了什么心思,慕嫣然却单纯的凭着自己的喜恶,希望瑜哥儿能离华贵妃远些。

扑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慕嫣然,瑜哥儿又偷眼瞄了一眼上首处笑语盈盈的和皇后说着话的华贵妃,方回过头来点了点头应道:“娘,我听您的话。”

放下心来,慕嫣然让瑜哥儿起身坐好,目光搜寻着找到了在远处的武将人堆里喝酒的贺启暄。

少顷的功夫,殿门外走进了一个小太监,走到景熙帝和皇后面前禀报。说一切都已经布置好了,景熙帝起身,带着一众后妃和朝臣们迈出了殿门。

不一会儿,天空中。花团锦簇的绽放开了无数璀璨的烟火,将整个夜空都映照的如同白昼一般。

而朝臣后妃们,则尽数拜道在地。向景熙帝和皇后说了连番的吉祥话。

再回到内殿坐下,景熙帝举杯与众人同庆,除夕的宴席,便算是到了尾声。

肇哥儿已经在乳母怀里睡得香甜,慕嫣然走到皇后身前,跟她低语了几句话,方转身跟着贺启暄。一起出了毓秀宫。

走到内宫门处,慕昭扬和柳氏已经在那儿候着了,柳氏钻进马车,从乳母怀里接过了肇哥儿径自抱着,而那边。贺启暄则和慕昭扬上了一辆马车,一行人出了宫快速朝慕府驶去。

进了柏松堂,一大家子人尽数都在,便连平日里早该睡了觉的孩子们,也各自痴缠在母亲身侧,央求着要出去放爆竹。

等慕昭扬等人进来,慕老太太回头看了一眼明萃,明萃点头应下,转身朝外去了。

一盏茶的功夫。明萃回来说都准备好了。

众人穿衣的穿衣,捧手炉的捧手炉,顺着掀起的帘子走出正屋,俱都站在了廊檐下。

榕哥儿欢喜的带着弟弟妹妹们,从管家手里接过燃着火星子的香头,进院子逐一点燃了摆放好的爆竹。

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震天声响。和火树银花般绮丽的璀璨烟花,景熙四年,到了。

第二日早起,慕嫣然坐在梳妆台前,取出几条早已编好的平安络子,将四个孩子身上系着玉佩的络子都换了下来,没一会儿,外面小丫鬟通传,说五爷来了。

来的,正是慕容谨。

一别多年,如今的慕容谨已经长成了大小伙子,站在贺启暄身边,只比他矮一个头顶。

因为长期住在学堂里的缘故,慕容谨的肤色白皙,浑身的气质,看起来倒是与慕容峻有几分相像。

进了屋,给贺启暄和慕嫣然请了安,慕容谨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嗫喏了几声“二姐”,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扫平日大方开朗的模样。

抿嘴笑着,慕嫣然从抽屉里取出一条暗棕色的平安络子,走到慕容谨身边替他系在了玉佩上。

“二姐姐…”

轻声唤着,慕容谨的神色间有些局促。

慕容谨小时候就极爱跟在慕嫣然身边,二姐姐长二姐姐短的唤着,两人的感情也极为亲厚。而每年的大年初一,慕嫣然都会编一条平安络子给慕容谨,这么多年,似乎也成了两人表达姐弟情深的方式。

说了会儿话,等到几个孩子都收拾齐整,瑜哥儿已亲热的攀到了慕容谨背上,一行人欢声笑语的朝柏松堂走去。

用了早膳,慕嫣然跟着贺启暄,带着孩子们进了宫。

进了内宫门,早已有内务府的小太监在那里候着,说景熙帝和皇后已经去了太皇太后的寿康宫,慕嫣然和贺启暄便径直朝寿康宫而去。

进了正殿,给上首处的太皇太后和景熙帝请了安,又见过了皇后等人,贺启暄和慕嫣然两人各自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听着他们共叙天伦。

说了会儿话,太皇太后目光慈和的看向景熙帝和皇后,挥了挥手道:“今儿你们都要忙,便不用陪着哀家在这儿耗着了,各自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