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棘舞:80后女孩外企生存手记上一章:第 7 章
  • 荆棘舞:80后女孩外企生存手记下一章:第 9 章

叶小荼重新计算了一遍,确信自己没有算错,保守估计也有八万,扣税之后至少还能净得七万多,这一笔订单的收益已经相当于她在美国joy公司工作大半年的薪水总额。

施莉莉凑过来看了看计算器上的数字,兴奋得大叫起来说:“哇,不错不错,才进新公司几天,就有这样的业绩呀!你早就该改行做销售了嘛,比当什么招聘主管强多了,要是每个月都能得到一个这样的大单,那就太棒了…”她一激动大叫,脸上的美容黄瓜片纷纷掉落。

叶小荼觉得很好笑,说:“整个上海公司每个月销售额都不到一千万呢,哪能每个月都有一笔这样的大单。你马上就是国际进出口公司的老板娘了,罗鸿发随便做一单生意也不止赚这点钱,你至于这么激动吗?”

施莉莉示意她暂时不要说话,站起身匆匆走向洗手间,处理好了脸上的东西,一边往脸上拍爽肤水,一边跑出来说:“我这不是替你高兴么!我是准备解甲归田了,也不指望再升职啊加薪啊,你好好努力,争取将来做老外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

叶小荼叹了口气:“拜托你别这么说,我现在只是上海公司销售部的一个小喽啰,连销售主管都算不上,你知道我上面还有多少层级的管理人员吗?还中国区总经理呢,johnson自己都没有谋到这个位置,天知道哪年哪月才轮到下面的人!”

施莉莉只顾替她高兴,撇嘴说:“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愿景。祝贺你完成第一笔订单,预祝你将来完成更多的订单!总没错吧?”她话锋一转,又问:“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你以前都比我回来得早,老实交代昨晚去哪里了?”

叶小荼不知道怎么解释,含糊着说:“在一个同事家里。”

“男同事or女同事?”

叶小荼不擅长撒谎,想说是女同事,结果半天都没说出口来,施莉莉立刻来了兴致,拼命追问说:“是男同事吧?我的天,你不会是和别人…小兔啊,你也太闪电速度了吧?之前都没有听你提起过,这么快就和别人到了这种地步?快告诉我他是谁!”

叶小荼担心施莉莉没完没了继续追问下去会不小心说漏嘴,如实供出昨晚在江尚家留宿的情况,反而更引得她浮想联翩,忙道:“哪有你想象的那么恐怖,有很多人在一起的。”

施莉莉似乎突然之间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才说:“昨天章南飞有没有给你打电话?他好像来上海了。”

叶小荼听见这个名字,心里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轻轻点了一下头。

施莉莉知道她的心结,迅速说:“他问我…你现在过得好不好,有没有交新的男朋友。我告诉他说,你现在有理想的对象了,男朋友对你很好,工作生活都很好。我这么说没问题吧?”

叶小荼看着施莉莉,露出笑容说:“你说得也很好。”

施莉莉松了一口气,仍是有些不放心地说:“小兔,其实我并不希望替你撒这样的谎,你过得好不好只有你自己知道,还是多给自己和别人一些机会吧!我们可以欺骗别人,但是不能欺骗自己。只有当你开始一段新的感情的时候,你才能彻底从他的阴影中走出来,也不用再躲着他了。”

时钟已经指向上午九点,叶小荼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于是极力怂恿施莉莉一起去逛街。施莉莉正好计划购买几套新的内衣,二人当然一拍即合,出了家门直接走向地铁站。上海稍大一点的shopingmall大约都在上午九点半开门,此刻出门不会遇到上班潮,地铁也不会很拥堵。

上海是时尚之都,更是购物天堂,她们今天的目标是淮海路。女人们走在繁华的淮海路上常常会涌起一种特殊的购物欲望,即使刷爆信用卡也在所不惜,施莉莉和叶小荼都是女人,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女人的天性,二人在淮海路上大肆血拼,几乎逛了整整一天。施莉莉时常购买的内衣品牌其实只有那么几个,如安莉芳、黛安芬等等,在上海只要稍大一些的购物中心都有专柜,不过她们更喜欢在淮海路上边逛边吃边购物的感觉。施莉莉今天不但按照计划购买了常用品牌的当季新款外套和内衣,还超出计划外地购买了几条色泽或鲜艳或淡雅的新款蕾丝内裤。叶小荼与施莉莉的爱好不一样,她在香水专柜前转了大半天,经受不住某国际化妆大牌的诱惑,买了两款最新推出的香水。直到夜幕降临,二人才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

摩天大楼窗口处透出的点点灯火与星光交相辉映,折射出一片绚丽的光影。二人沿着街道慢慢走,一边走一边寻找taxi,柔和的晚风吹过面颊,微凉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一辆taxi在她们身旁停了下来,精疲力竭的两人赶紧拎着大包小包飞快地钻了进去。

叶小荼遥望着灿烂的星河,想起刚刚签定的大单,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她在英国up公司销售部迈出了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与挑战并存,或许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机会。

第24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

上海初春的气候格外舒适,灿烂的阳光穿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也许是因为周六的疯狂血拼消耗了太多精力,叶小荼舒舒服服地睡到自然醒时,已是日上三竿。

她抬头看向墙壁上悬挂的电子时钟,钟面清晰地显示着上午十点半。

她伸了一个懒腰,穿着睡衣赤足跳下床,走到窗前向附近眺望。

施莉莉姑妈租给她们住的这一套老房子虽然有些陈旧,周边环境和地理位置倒是不错,正好处在浦西公园的西北角上,向东南方向看,可以将浦西公园内的优美景致一览无余。南窗正对一片绿油油的草坪,附近人群喧闹,一群白鸽俯首啄食着粟米粒,一群年纪不大不小的阿姨们两手一左一右拿两柄红扇,随着激昂的音乐款款摇摆,旁若无人地跳着健身舞蹈。不远处有几名大叔练太极拳,摆出一副悠闲自得的架势,他们徐徐舒展着拳脚,如同徜徉清风明月之中。

叶小荼倚窗站立了一小会儿,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豁然开朗,她将南窗打开,轻轻呼吸了一口浦西公园里的清新空气,然后回到电脑桌前,随手打开电脑浏览网页,顺便查看一下私人邮件。

她打开邮箱界面,竟然看到了章南飞的邮件,标题是“see you”。邮件很简单,只有三言两语,大概意思是说,分手的恋人并不一定非要老死不相往来,他今晚就会离开上海,对这次来沪没有见到她表示遗憾,希望她一切都好。

叶小荼想了想,觉得他的话非常有道理,这样的措辞和语气,似乎仅仅就是普通朋友之间的问候而已,并没有其他感情参杂其中。往事历历在目,樱花树下的初恋温情早已一去不复返,现在她有什么理由不接受他做自己的普通朋友呢?因此,她在回复章南飞的邮件中写道:“我也很遗憾,这次实在抱歉。下次你再来上海一定好好招待你,yolanda。”

这封邮件发出不到五分钟时间,叶小荼听见手机忽然“滴”了一下,是接收短信的声音。

她打开短信收件箱,立刻从屏幕上看到几行令人无法平静的小字:“既然抱歉,为什么不及时弥补?我现在就在你家附近,能抽一点时间陪我喝杯咖啡吗?”

叶小荼的头有点发蒙,章南飞就在附近?为什么?但是邮件中的话已说出口,再收回也来不及,只好硬着头皮发短信问:“你在哪里?”

章南飞很快发来回复:“老地方。”

这个所谓的“老地方”,当然是叶小荼所熟悉的,那是浦西公园对面的一家意大利餐厅,她特别喜欢那里的食物,她刚来上海的那一阵子,章南飞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广州飞来看望她,然后陪她喝一杯甜得发腻的奶茶。

叶小荼踏进“老地方”,目光几乎没有打转,一眼就寻见了章南飞,他独自一人坐在红色的沙发椅上,桌面上摆放着一台ibm的新款轻型小本,旁边的烟灰缸内,已经放入了几个烟蒂。在她的印象中,章南飞一直是不抽烟的男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个习惯,或许是在南方工作之后入乡随俗了吧?

章南飞看着叶小荼走进来,看着她在对面坐下,绽放出一个招牌式的灿烂微笑:

“好久不见了。”

一路上,叶小荼的心情一直如海潮般起伏不定,然而在看到他熟悉微笑的瞬间,她却突然平静下来,这个曾经对自己说过海誓山盟、永不分离,如今却为他人之夫的前男友,似乎依然如昨日般亲切,却已有了一种说不清的距离感,相互之间已然真真切切地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她强迫自己回以微笑,用轻松的语气问他:“你怎么刚好在这里呢?”

章南飞合上电脑,他的目光直射她的脸,摇头轻笑道:“你怎么还是那么笨啊!

从昨晚发出那封邮件开始,我一直在等你的回复,今天一早就过来这边报到了,怎么会是刚好?”

他说话的态度、语气、笑容,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在婚礼前夕亲自告诉她那样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仿佛他依旧是叶小荼的男朋友,两人不过是暂时分别了一段时间而已。

对于这种不避嫌疑的亲昵语气,叶小荼只觉得浑身不自在,又不得不假装洒脱地说:“随便你啦。你在这里喝咖啡,不会误了飞机时间吧?”

章南飞摇摇头,他在玻璃烟缸内掐灭手里的烟头,似乎想说什么,却在不经意之间连续咳嗽了好几声。

叶小荼看着他,不经意就问:“你什么时候学会抽烟的?”

他停住了咳嗽,抬头说:“抽烟还需要学习吗?起初是因为工作需要,领导同事们都抽,你不抽不行,后来就习惯了。虽然明明知道是坏习惯,可惜有些事情成了习惯之后就难改掉了。”

叶小荼眨了一下眼睛:“你现在是政府官员,‘工作需要’就是最好的理由,还戒它干什么!”

章南飞看着她,目光渐渐变得深邃起来,他犹豫了一会儿,才问:“你现在好吗?听施莉莉说你有男朋友了。”

叶小荼知道施莉莉对他所说的全是谎言,仓促之间点了一下头说:“是。”

“昨天我给你打电话的时候,你和他在一起?”

叶小荼本想说“不是”,又怕引起他的疑心,只好接着说“是”。

“你是因为他,当时才不敢答应见我?”

叶小荼被他连续问了一阵,蓦然发现对方有些咄咄逼人的架势,不像是普通朋友询问近况,心里不禁有点莫名的忐忑,强作镇定反问他道:“你干什么?想清查户口啊?”

章南飞发现她的不安,微笑了一下说:“我怎么敢查你?”他略有停顿,神情从不羁变得严肃起来,语调也低了一些说:“只是担心你,希望你能够过得好,不要因为过去的事情…不要因为我的过错而不开心。”

尽管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叶小荼听见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有一种暖湿的气流从心田中缓缓地向外蒸腾,这是他第一次对叶小荼亲口承认“过错”,然而,无论是不是过错,无论他是否承认自己的过错,事实都已经给她造成过伤害,一切都不可能像雁过一般无痕。她突然有些后悔来见他了,再多见他一次,无非是让自己再忍受一次心灵的折磨,经历一次精神的涅盘。

她假装坦然自若地说:“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感情本来就是不可以勉强的,谈不上谁的错。施莉莉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我一直都过得很好,不需要任何人为我担心。”她低头看了看腕上的手表,接着说:“不过很抱歉,我今天确实有点忙,约了客户,坐一下就得走。”

章南飞重新点了一支烟,徐徐说道:“你今天能来见我,我已经很开心了,也不敢耽误你太多时间。假如…”他似乎小心翼翼地斟酌着词句,“我刚调职到省外贸厅,假如将来你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一定要告诉我,我希望我们永远做好朋友。”

叶小荼对中国政府架构并不了解,也没兴趣知道章南飞在“省外贸厅”具体做什么,在她的意识中,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与政府机关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上海与广州更是相隔千里,恐怕很难发生什么交集,因此他的这番说辞,完全可以看作是朋友之间的寒暄。

她拎着手袋站起来向他告别的时候,章南飞随同站起,从身旁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递给她说:“送给你的,留着玩吧!”

叶小荼的心又莫名地刺痛了一下,她没有接那个盒子。章南飞的确如同他自己所评价的那样,是一个养成了习惯就戒不掉的人,比如每年的新年祝福电话,比如每次来到上海看她都会带的小礼物,可她和他不一样,两人之间既然已经裂开了一道万丈鸿沟,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一切也不可能恢复到从前那样。

章南飞的目光明显有些失望,他没有再说什么,黯然地将礼盒扔在桌上。

叶小荼加快脚步走出了“老地方”,她唯恐自己再迟一秒,就会忍不住在他面前掉下不争气的眼泪。

她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彻底忘记章南飞,但是就在这一刻,她忽然明白过来,那些记忆只是被她紧密地封存起来,并没有风化消逝。曾经相爱过的人一旦分手,所谓做普通朋友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不过是彼此为了遮掩那份挥之不去的留恋而已。这种留恋,不止她有,章南飞似乎也有。可是,一个盛满变质水的玻璃杯,即使依然保持着原貌,那水也是变质的,喝下去只会更加苦涩,既然如此,又何苦坚持不倒掉它呢?

她暗暗告诫自己,这一次重逢,权当是告别,今生今世最好永远不要再与他见面了。

第25章 升职风险

这一年的夏天,似乎比之前许多年的夏天都来得晚。

也许是受年前那一场连绵大雪的影响,人们对于温暖气候的渴望愈发强烈,紫玉兰、白玉兰、荼蘼花依次绽放开遍之后,终于盼来了温煦的夏天,满街都是迫不及待脱下长袖春装、换上夏日翩然裙裾的窈窕淑女,整座城市又变得秀色可餐起来。

最近几个月,与天气的变化相对应,英国up公司新产品的销售业务也度过了萧索的冬天和乍暖还寒的春天,公司整体业绩明显有了起色。在江尚确定的营销策略之下,英国up公司第一、二季度的经营情况比起初所预计的好得多,第一季度与美国doom公司在华东区、华南区的市场份额争夺战都以胜利告终。华东区大区经理史迪文和华南区大区经理孙凯平一向是平分秋色,华东区利润总额超额百分之五十,华南区利润总额超额百分之二十,西南区和东北区也基本完成了销售任务。第二季度结算尚未开始,但是形势喜人,有望再创新高。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华中区的“战绩”依然不够理想,销售情况堪称惨不忍睹、一塌糊涂。

叶小荼掐指算算,自己进入英国up公司上海办事处担任销售代表已接近半年时间,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正处于刚刚度过了试用期、由业务生手向熟手转化的初级阶段。

上海亨利集团那笔大订单的获取,不但让她成功通过试用,还初步奠定了她在上海办事处销售团队中的地位。那一个月,她的业绩不但超越了同组的销售代表朱丽叶,甚至超过了上海公司的销售主管gary和另外几位资深销售人员,上海公司的销售代表们不得不对这个新人刮目相看,朱丽叶再也不随便找借口支使她帮自己打杂了。

虽然史迪文当时警告她订单折扣不得低于七五折,但是通算下来,订单最后确定的七折仍然有利可图,并没有影响华东区第一季度的利润增长率,同时还大大增加了销量总额,无论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华东区第一季度的“双料冠军”

确实有叶小荼的一份功劳。因此,尽管史迪文对叶小荼当时“越级上报”的行为有些不爽,事后倒也没有怎么为难她,有时候还会主动下发一些订单让她去跟单。

业务流程熟悉之后,叶小荼在上海市区渐渐建立了自己的客户圈子和关系网络,最近两个月,她又连续获得了几笔集团大客户订单,还获得了几笔不菲的佣金收入和一次公司所设立的“营销特别奖励金”,也算是小有成绩。

六月下旬,英国up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麦克道尔来到上海办事处视察,公司照例举行了一次上海办事处各部门的工作汇报会议,江尚、沈若琳、市场部经理mary、技术支持部经理lucas等人出席。

麦克道尔认真地倾听着每个部门的上一季度工作情况汇报,不时地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笔在文件资料上作着记录,只不过,他关注的重点依然是营销中心,对于江尚的汇报,他显得特别用心。

江尚示意他看向ppt屏幕上展示的数据,介绍说:“从第一、二季度的销售报表来看,这一款新软件上市情况比较正常,第一季度总销售目标已经达到,其中华东区、华南区都超额完成了利润指标,东北区、西南区的利润指标和销售指标与计划任务基本持平,华中区的销售业绩最不理想,只完成了预计目标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区第二季度的销售情况略好于第一季度,只有华中区依然存在较大问题。”

美国doom公司并不是一个好应付的对手,第一季度江尚能够将市场做到目前的地步已经很不容易,麦克道尔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先是照例称赞了一通营销中心的表现,然后皱着眉头说:“看来我们这一季度的问题集中在华中区,我很想知道,美国doom公司和美国sun公司的产品在华中区的销售情况很好,为什么我们的团队就做不到他们那么优秀呢?而且,我们已经在华东区和华南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难道华中区的市场竞争反而比华东区更激烈吗?”

江尚面对麦克道尔接连不断的诘问,没有立刻发表意见。

沈若琳语调平静,抬头就说:“我一直认为,华中区的销售管理方法有问题。”

这句话是值得推敲的。从职责范围上说,她所关注的应该仅限于人力资源一项,她可以说华中区的“销售人员”有问题,但是不可以说“销售管理”有问题,这样一来,矛头就直指江尚了。

麦克道尔点点头,似乎对她的话题很感兴趣,目光看向她说:“linda,请你继续说下去。”

沈若琳有条不紊地说:“华中区大区经理是duke,入职英国up公司有五年左右,之前是由营销部推荐升任他为华中区大区经理。不过,从duke目前的管理方式和销售业绩来看,确实有些差强人意,远远没有他担任上海城市经理时表现优秀。

”她并不看在座任何人的脸色,继续说道:“我当时就提出过,公司将整个华中大区交给他管理的决策是有风险的。”

麦克道尔审视着桌上的华中区财务统计资料和报告,用笔在纸上划拉了几下,生硬地说:“你的意思是,duke能力有所欠缺?”

“我承认duke是一位很不错的销售人员,为什么升职之后反而做得不够好呢?我想原因可能在于他的能力只胜任城市经理的职位。亡羊补牢,如果及时修正,应该还来得及。”

麦克道尔似乎觉得沈若琳的话有道理,他认真地向江尚看过来,问他说:“johnson,我想知道你对duke的评价?”

江尚神情平静,稳稳当当地坐在会议桌前,对于沈若琳的“突然发难”,他早有心理准备。或许,她一直都在等待一个这样反击的机会,只有证明他在用人决策上有所失误,才能凸现她这位“行政人事经理”的英明神勇。

这件事的渊源必须从两年前说起。

在英国汉森先生担任中国区总经理时,英国up公司没有营销总监,公司组织结构也不是现在这样。汉森是英国up公司的重要股东之一,他因故回国之后,卸任将总经理的职务交给麦克道尔。麦克道尔上任之后,将公司重新整理了一遍,因为他本人更擅长技术管理,不擅长营销,所以才以高薪请来在业内已小有名气的it营销经理人江尚。与江尚一起过来的还有史迪文和孙凯平,江尚举荐原上海市销售经理duke为华中区经理不久,史迪文就以副职的身份接管了上海公司的销售管理工作,半年之后,史迪文顺理成章地升任华东区经理,成为江尚的左膀右臂。

从管理权限上来说,江尚身为营销总监,有权对各大区的经理人选进行调度安排,他这么做,确实是为了重用自己熟悉的下属,而使整个销售流程更加顺畅、更方便管理,事实证明,史迪文确实为华东区的销售业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况且,当时举荐duke升职也是按照公司制度流程来进行的,行政人事部详细调查核实了候选人的升职资格,最后也获得了麦克道尔的批准。

但是,在沈若琳看来,江尚举荐duke升职分明是有心藏私,借故将duke这样的资深员工调得远远的,在华东区上海市这个重要枢纽上安插自己的人。她丝毫不提当初的考核过程,只说此举欠妥,其目的不言而喻,分明是要把行政人事部的责任先撇开,将用人失策的过失摊派在营销中心江尚头上。

面对沈若琳这样的攻讦和麦克道尔的质问,江尚当然不能保持沉默,应答说:“我觉得duke是一位很尽职的销售管理者,也是非常有经验和具备足够忠诚度的好员工。华中区之所以没有完成任务,主要是因为有几个二线城市离目标任务距离太远,除y市之外其他每一个省市都只是刚刚达到目标任务,根本没有超额或盈余,只要其中一个团队出现业绩滑坡的情况,就会影响整体的业绩。”

沈若琳拿起手边一本资料翻了翻,针锋相对地说:“据我了解的情况,duke大部分时间都待在y市,营销中心为什么会安排他这么做?难道duke准备像当年经营上海一样经营y市,忽略其他省市的营销?他现在是大区经理,不仅仅是y市的销售经理,必须清楚他们的工作范围不仅仅是某一个市,他应该对整个华中区的业绩负责!”

麦克道尔听她说完,脸色有点难看起来,立刻说:“我赞成linda的说法。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管理销售团队的精英,不是单干的销售人员。我认为duke应该将更多的工作时间和精力放在销售管理而不是自己的销售业绩上!”

外籍总经理的不满,并没有让江尚觉得意外。在麦克道尔这次“视察”上海公司之前,沈若琳就隐隐约约地发表过许多观点,比如“提醒”他,duke根本不具备带领团队的能力之类的诸多言辞。沈若琳是一个极其自负的女子,她经常自以为是地作出一些判断,企图用她的思想来影响公司高层的决策,又比较喜欢揽权滋事。她某些时候的坚执态度并不符合行政人事部的职能和参谋角色,因此常常引起营销部人员对她的不满。例如,她经常过度干涉上海公司的具体事务,史迪文对此大为恼火,不止一次在江尚面前发牢骚。

江尚对沈若琳一直没有什么恶感,也没有太多的好感,他从不介意行政人事部对营销部门人员进行评价和考察。但是沈若琳从来没有在销售一线工作过,仅仅只是一名行政管理人员而已,一个没有从事过销售工作的管理者往往很难体会到销售过程中的艰辛,更不可能设身处地去了解销售人员所面临的复杂情况,他们的某些判断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讲绅士风度了,攘外必先安内,他必须将今天的这场会议当作一场激烈的商务谈判,沈若琳当然是对方的优秀辩手,麦克道尔则是他要努力争取的大客户。

一场英国up公司内部的谈判就此开幕。

江尚说:“duke有自己的营销策略,我们曾经做过一些沟通。他确实很关注y市,那是因为y市处于华中区的正中央,是一个国际关注度很高的城市,美国doom公司与美国sun公司同样很关注这个城市,我们要赢得华中区的市场,首先必须占领y市市场。这次华中区的总销售目标没有达成,主要原因在于w市和q市的销售业绩实在太差,在这种情况下,y市的销售业绩再好也没有用。”

沈若琳挑了挑眉:“那么你认为华中区销售目标没有完成,不应该追究duke的责任,而应该追究w市城市经理的责任?”

“duke有一定的责任,但是w市的城市经理必须负主要责任。上一季度w市曾经取得过不错的业绩,据我所知,这一季度w市的飞单情况特别严重,产品销路一直很难打开,情况极其反常。”

麦克道尔见江尚不断为duke作解释,并没有再继续表示对大区经理们的不满,他将目光转向沈若琳说:“linda,现在追究谁的责任都没有意义,重要的是该怎么解决华中区团队管理的问题。你有没有好一点的建议?”

沈若琳似乎早有准备,很快就回答说:“对于整体业绩太差的销售区域,如果是因为大区经理缺乏管理销售团队的经验,那么我建议立即更换管理人员,他们都应该负起应负的责任。”

江尚将目光转向她,犀利地追问:“公司各大区的销售管理人员目前有三个层级,大区经理,城市经理,销售主管,你所指的是哪一级别?是换掉他们中间的某几位,还是将华中区的所有销售管理人员全部都换掉?”

沈若琳说:“我认为目前还不能更换主要的管理人员,但是至少必须更换主要的销售管理人员。像那些业绩太差的城市,我们可以从业绩比较好的区域里挑选一些优秀的一线销售主管,由他们来担任城市经理。然后从业绩表现突出的员工中挑选新的销售主管,将来再从中选拔出更优秀的担任城市经理。经过这样一层层的优选,我们才能将优秀的销售人员不断贯彻到不太优秀的团队中去,组建一支有秩序的人才梯队。”

江尚暂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沈若琳的意见虽然有些理想化,但是未尝不可操作。假如她的思路能够行得通,对于英国up公司营销团队的组建当然会有促进作用,他没有必要表示异议。

麦克道尔靠在大班椅上说:“华中区的问题非常严重,我希望能够尽快解决它。

”他皱着眉头考虑了几分钟,语气笃定地再一次强调说:“w市和q市的城市经理必须换人!人选可以从本季度业绩最好的区域华东区的销售主管中选拔。行政人事部是否可以提供本季度业绩最好的区域内表现最优秀的销售主管的人事资料给我?”

沈若琳将早已准备好的电子档案资料从笔记本电脑里调出来,映射在ppt上,然后介绍说:“华东区一共有六位销售主管,其中有三位超额完成销售目标,分别属于上海公司、浙江公司和江苏公司。三位销售主管当中选出两位,公司的选择余地并不大,上海公司的销售团队相对而言都比较精英化,即使上海销售主管突然调离原职,也不难选出接替他的人选;浙江公司的情况也比较好,销售力量强大,人员情况稳定;江苏公司的情况相对要略弱一些。”

麦克道尔抬头仔细看着资料,似乎在琢磨究竟应该选择哪两位销售主管来担任w市和q市的城市经理。他表情严肃地考虑了几分钟,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将原来的城市经理们撤换掉,派遣上海销售主管前往w市、浙江公司销售主管前往q市分别担任城市经理,他们所空缺出来的主管职位,就在当地优秀的销售代表中选择。然后象征性地问江尚说:“johnson你认为呢?”

江尚爽快地回答说:“我同意这个方案。但是需要慎重考虑接替他们的人选。”

麦克道尔点点头,示意沈若琳说:“将上海公司所有创造超额记录的销售代表的资料给我,我想看一看其中是否有合适的人选!”

沈若琳依言照办,将上海公司营销部所有员工的业绩情况都显示在ppt上,江尚心头突然一动,想起叶小荼的业绩应该早已远远“超额”,抬头粗略扫了一眼,发现资料名单内居然没有她,觉得有些诧异,忍不住提醒她说:“这个名单包括上海公司的所有销售人员吗?”

沈若琳立刻说:“入职不满一年的员工不算。”

他们说的虽然是中文,麦克道尔大略能够听得懂,他抬头很迷惑地看了看他们俩,问:“为什么他们不算?”

江尚没有接话,沈若琳只好对他解释说:“入职不满一年的员工,公司还需要一段时间考察,我觉得他们不应该列入销售主管后备人选,所以说他们不算。”

麦克道尔赶紧摇头说:“no,no,能力和入职时间长短没关系的,只要是公司正式雇佣的员工就算!”

沈若琳不得不打开笔记本内的另一份文件说:“他们的资料都在这里。”

麦克道尔盯着那些简历资料和对应的业绩情况认真地看了一遍,突然用手指着其中的一份资料说:“oh,这个员工入职才半年左右,就是上海公司的季度销售冠军?是真的吗?”

江尚顺着他触摸在电脑显示屏上的手指看了一眼,发觉他所指的员工英文简历上,名字赫然正是“yolanda”,点了点头说:“没错,她是这一季度上海市的销售冠军。”

沈若琳为了显示自己的“专业水准”,补充说:“yolanda是我们前不久招聘的新员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到今天为止,她入职刚刚满六个月零两周。入职之前曾经有过其他岗位的工作经验,这一季度的表现还不错。”

麦克道尔带着兴奋的表情,说:“这种情况的确很少见,上海公司新员工yolanda,我现在想和她谈一谈!”

沈若琳的眼底掠过一丝疑惑不解的光芒,眉头不经意地蹙了一蹙,但是并没有说什么,很快地回答说:“好,我立刻安排。”

第26章 业绩决定地位

叶小荼今天恰好有两拨客户同时要求到英国up公参观并且面谈,她刚刚送走了第一批客户,还没来得及整理资料,又要开始准备和第二批的客户见面。她正忙得一塌糊涂,忽然接到行政人事部张墨的电话通知,告知她麦克道尔要与她面谈,请她立刻去他的办公室。

她试探着向张墨询问缘由,张墨无奈地说:“linda让我通知你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

叶小荼觉得很诧异,麦克道尔会与她谈些什么问题呢?这位担任英国up公司中国区最高职位经理的荷兰老头儿平时很少与普通员工接触,也很少主动与他们交流。他并不经常来上海,即使过来“视察”,也只会与江尚、沈若琳、技术支持部经理jerry、市场部经理mary等中层经理们一起开会或聊天,顶多就是在公司里环视几眼。虽然他看似和蔼,一旦遇见上海办事处的员工,他会满面笑容地说几声“hello”“bye-bye”之类,却铁定认不出他们是谁,更叫不出他们当中任何一位的英文或中文名字。

她匆匆忙忙将手中的事情处理完毕,向麦克道尔的办公室走过去,恰好迎面遇见江尚,同事之间在公司遇见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可是江尚却反常地朝着她微笑了一下,她越发觉得怪异,忐忑不安地踏进英国up公司写字楼最豪华的那一部分空间。

麦克道尔一见她,首先低头核对简历上的照片,确认眼前的女孩就是叶小荼之后,立刻热情地打招呼:“yolanda,请坐,请坐!”

叶小荼在大班台前坐下,心中一直七上八下,她坐好之后向麦克道尔的桌面上看了一眼,发觉他面前所搁置的人事资料正是她报到入职英国up公司时填写的那一份,上面贴着的红色背景大头照十分醒目,她一眼就能够认出来。

麦克道尔一边看简历,一边和蔼地对她说:“yolanda,作为一名新员工,你的表现很好!我为上海公司拥有你这样的员工感到很骄傲!你是怎么得到上海亨利集团这笔订单的?真是一个奇迹啊!”

叶小荼听见老板表扬自己,心里的大石才算落地。她在美国joy公司工作过三年,老外批评人从来不留情面,表扬人也是直来直去,褒贬都很明确,不会像中国的经理们那么委婉,喜欢拐弯抹角先抑后扬那一套,听得人云里雾里还不知道他究竟对你的表现是满意还是不满意,从麦克道尔的热情语气和笑容来看,他今天似乎不是喊她过来挨训的,而且对她在第一季度所拿下的那几笔订单十分感兴趣。

如果按照习惯,面对别人表扬的时候叶小荼通常会谦辞一下,但是在外国人面前过度谦虚只会让他们认为你不具备足够的自信心,麦克道尔对她的关注度显然是来自她的销售业绩,那些订单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也没有必要谦虚,于是她简略跳过一些细节,将获得上海亨利集团和另外两家大公司订单的全过程详细地介绍了一遍。

麦克道尔听得十分认真,他表现出极度震惊和喜悦的表情,睁大了眼睛说:“啊,真的吗?yolanda真的很了不起!假如公司给你一个新的挑战机会,你有勇气去尝试吗?”

叶小荼听见荷兰老板的最后一句话,起初还以为自己误听了,带着疑惑说:“公司给我一个新的挑战机会?”

麦克道尔在沙发椅上换了一个姿势:“公司这一季度的整体业绩很有进步,华东区上海市的团队工作人员都很努力,不过,华中区的这一季度的销售情况很差,这些城市经理们似乎不具备足够的工作能力。”

叶小荼当然不会附和或反对老板对下属的意见,她只能认认真真地正襟危坐,洗耳恭听他的发言。

麦克道尔念叨了一通对华中区w市和q市销售人员的不满,然后问她:“yolanda,假如你是这样一个团队的主管,你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积极改善这种局面呢?”

叶小荼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首先我会分析w市目前的市场状态和竞争对手在这一季度的销售业绩;然后找出我们的弱点,向成功者学习经验并采取一些促销手段。如果是因为我自己领导团队的能力有所欠缺,那么我会将这个位置让给更优秀的人。”

英国up公司本来就有撤换w市和q市城市经理的计划,她只是按照常规思路说了这么一番话,但是没想到歪打正着,恰好说中了麦克道尔的心思。

他点着头对叶小荼说:“没错,所以我们希望从好的销售团队中挑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人来管理这个团队。假如有一天公司给你这样的机会,你愿意接受挑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