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啊呦°”,灌溉营养液+12018-01-17 22:43:54

读者“哈哈哈吼吼吼”,灌溉营养液+12018-01-17 22:36:59

读者“梅朵”,灌溉营养液+52018-01-17 22:32:11

第七十五章

分了家, 各家干各家的,各家吃各家的。红梅觉得, 一家人不但没有变得生分,反而更融洽了。

晚上,全家人都到她屋里看电视,说说笑笑, 这日子过得挺踏实的嘛。

但白天大家都很辛苦,这阶段田里地里多发虫, 家里的男丁每天都是背着喷药水箱出去喷药,那药味儿难闻,没喷好还会中毒。

苏福就是没喷好,可能喷药时那雾水进嘴里了, 回家又吐又拉,闹了两天。

这可把桂芝急死了, 生怕他病倒了, 病倒了要花钱治病不说, 地里的活也没人干。

苏福开始还忍着,硬是被桂芝催着去医院打了针, 隔天早上就好得差不多了。

苏醒这几天心里也不好受,因为桃花谢了一大半, 本以为会结桃,哪怕是狗屎桃也行啊,可是有一半桃树上结出小指甲那么大的桃,然后就往地上掉。

他知道头两年结不出好桃来, 但没想到才结那么点大就纷纷往下掉。

奇怪的是,另一半桃树就不掉,小桃儿长得稳稳的,应该能结一些酸涩的狗屎桃出来。

七百多棵桃树,总不能只剩下一半吧,要是有一半第三年还结不出像样的桃子,根本没法回本呀。

苏醒真是心急,那股劲憋在心里闷着,别提多难受了。

因为要给棉花喷药,他也没空去邻省买树苗的那地方找人问。

红梅见他闷闷不乐,说:“可能是枝剪得不够,明年再说吧,反正又不指望今年能吃上桃。实在不行,等过段时间不忙了,你再去邻省种水蜜桃的那地方找懂的人问问,你别把这事一直放在心上闷坏了自己。”

苏醒傻笑着,“好,过几天我去一趟,要不真得把自己给闷坏,来去也就两天的时间,耽误不了多少活。”

一个星期后,苏醒去邻省了,两天后兴奋地跑回来,说他学会一门技术,叫嫁接!

人家告诉他,先嫁接一部分试试,如果好的话,明年再把所有掉桃的树都嫁接。

红梅哪里懂这个,她就带着乐乐跟苏醒一起上山,学习怎么嫁接。

原来就是把好树上的枝嫁接到掉桃的树枝上,红梅细心地学着,说:“这树还真是奇特,这棵树上的枝接到另一棵树上不仅能成活,或许还能长得更好。”

苏醒学会这个技术,整个人又精神了,说话声音也大了。

他回答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嘛。咱觉得了不起,在别人眼里只不过是小技术,还说中国古代老早就有人会嫁接了,咱们孤陋寡闻了吧。”

由于苏醒和红梅要忙着嫁接,一条枝一条枝地弄,根本没时间顾田地里的活。

最近家家又忙着施第二轮肥,因为棉花也要结出桃了,得趁这个时候赶紧施肥催一催,就能结出密密的棉花桃来。

等到暑假棉花桃一开,那可都是棉花啊。

苏醒顾不上棉花,只好又请帮工来施肥。

这么一弄,他又花了二十多的帮工费。

方荷花和苏保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呀。

方荷花只能跟苏保国唠叨了,“老大一心顾着他那些桃树,结的桃都掉了,他还在折腾。请一次帮工又请一次帮工,他和红梅攒的那几百块钱都快花精光了!”

苏保国也着急呀,但他没办法,说:“老大做事向来有主见,现在又娶了老婆有了孩子,他有了自己的家,咱们的话更是听不进去。随他去吧,折腾三年折腾不出结果,他就乖乖地种棉花了。”

方荷花那话真是没说错,等到稻谷双抢时,苏醒又请帮工,结果又花掉三十多块钱。

不过双抢过后,田里地里的活儿都不忙了,因为桃树嫁接了一百多棵,剩下的等明年再说。

接下来只需看好西瓜,然后摘西瓜卖就行。

因为瓜地离家太远,有不少人家地里的西瓜被偷,苏醒就搭了个瓜棚。

红梅带着乐乐在瓜棚里玩,苏醒在地里挑好西瓜摘下来,然后挑回家,等贩子来收。

苏醒摘一个好瓜来瓜棚,切开和红梅一起吃。乐乐张着两手,也想来抓着吃。

村里的胖叔走过来笑呵呵地说:“苏成晖,你个小娃子,跟你爹妈抢西瓜吃呢!”

红梅递一块西瓜给胖叔,“胖叔,你家西瓜卖了吧,刚才听苏醒说贩子看上你家的瓜了。”

“卖了,卖了七千五百多斤,地里估计还剩两三百斤没长大,留着家里吃。四分钱一斤,三百块钱到手,哈哈!”

“涨到四分了呀,去年还两分三呢!”苏醒赶紧把手里的西瓜啃了,“我得摘瓜去,不知我家能不能收个七千斤瓜。”

苏醒这两天半挑了五十担瓜,在家里一称,有六千斤。

晚上吃饭时,苏醒跟红梅说:“这两天总共摘了六千斤瓜,地里剩下的不多,估计有两千斤左右,过十天半个月再摘。”

“明天你挑几担在路边等着贩子,我带乐乐在瓜棚看瓜就行。”

红梅说着话,见桂芝进来做饭。

“桂芝,都几点了,你咋才来做饭,我和苏醒都吃上了。”

桂芝用袖子抹了把脸上的汗,说:“爹和妈在家守着西瓜卖,不太忙,我就把二毛让爹带着,我和福子去花生地锄草了。”

“村里人都说你那花生长得可好了,你还勤锄草,再过一个月就能收了,肯定能卖不少钱。”红梅说。

桂芝却羡慕红梅,说:“你们有西瓜卖,我没有啊!分家时,你家分了一亩西瓜和四分地花生,我家一分西瓜地都没有,足足一亩五的花生。现在还看不到钱,也不知花生价咋样,估计没有卖西瓜划算,听说西瓜涨到四分钱一斤了。”

“你放心,花生也会涨价。”红梅说,“等会儿我搬几个西瓜去你屋,这个时候的西瓜最甜了。”

“好。”桂芝笑眯眯地说,“妈也给搬来十几个瓜,够吃半个多月去。”

第二天,苏醒就把那六千斤西瓜卖了,十天后,又卖了两千斤。

这一下就有了三百二十块钱,地里还有一些小西瓜,只要不烂,可以吃很久。

红梅数着钱,美滋滋地说:“都说当农民苦,可每到丰收的时候数着钱,就感觉一点儿都不苦了。”

“是啊,咱们赶上了好时候,以前西瓜才几厘钱一斤。八二年分田到户就是一分五一斤了,没想到才三年功夫,就涨到四分,老百姓这日子越来越好了。”

红梅盘算着,四分地的花生估计能卖个一百来块,加上这卖西瓜的钱,今年也有四百多块了。

她卖东西挣的钱不能算,因为要上交三百五。

一个月后,开始收花生了。

红梅没有去收花生,就四分地,苏醒三天就全收回家了,她只需在家理一理。

但桂芝和苏福可忙坏了,一亩五的花生呢。

苏福把花生全扯回家,桂芝兜着二毛在家摘,前后忙活半个月才忙完。

不过桂芝可没白忙活,卖花生挣了五百二十六块钱!

虽然想到要上交三百五,剩下的钱不多了,但苏福马上就要去给胖叔盖房子了,一天三块八呢,桂芝脸上也露出了丰收之喜,近来她家也吃了好几回鱼和肉,不再像以前那样紧攥着钱不舍得花。

苏醒也买鱼买肉来改善伙食,虽然只有四分地花生,也卖了一百三十块钱,今年花生价也涨不少。

收了花生,红梅很闲了,晚稻收割还要等很久呢。

苏醒开始去桃树林,锄草捉虫,虽然忙,但他一看到这十亩桃林心里就舒坦。

苏福也闲下来了,胖叔就叫他去盖房。

因为胖叔盖房,红梅都跟着卖了不少东西,帽子、劳动手套、解放鞋、茶叶等。

这天晚上,红梅卖了一副劳动手套和一双解放鞋。她在本子上记着账,问苏醒,“福子给胖叔盖房得有多少天工?”

苏醒掰指算了算,“一百天差不多吧。”

红梅在纸上算了算,说:“今年桂芝和福子又比咱俩挣得多。”

“有吗?”苏醒笑问。

“你看,咱卖西瓜和花生共收入四百五,我卖东西到现在挣两百八,合计七百三。桂芝卖花生收入五百二,福子盖房差不多三百八,整整九百!”

说实话,红梅还真有点羡慕。

苏醒见红梅那样,呵呵直笑,“瞧你那没出息的样,有啥好羡慕的,这才八月,到年底你卖东西还能挣一百多,和他们小两口收入不就持平了嘛!”

红梅嘟着嘴,“咱请帮工总共花了一百八呢,桂芝一分没花。”

苏醒嬉皮笑脸地说:“请帮工花的是去年攒的钱嘛,又没花今年的钱。对了,棉花还没算呢,等卖了棉花再算也不迟。”

红梅哼笑,“咱家一亩四的棉花,桂芝有一亩六的棉花,谁多谁少你不会算账啊?”

忽然,苏醒想起他的桃树,“你别忘了,咱还有十亩桃林呢!这个谁都没有,只有咱有!到时候让你数钱数到手软,哈哈…”

红梅被逗乐了,拿账本子敲他脑袋,“要是结不出甜桃,或是桃子卖不出去,我怕是要敲你脑袋敲到手软!”

第七十六章

卖完花生在家休息的十来天, 各家的棉花桃都开了,大家都欢喜地去瞧雪白的棉花, 摘在手里摸着软软的,可舒服了。

红梅在家缝了个系在腰上的袋子,让苏醒系在腰上摘棉花去。

棉花是一轮一轮地开,像苏醒这样手快的人, 一亩四的棉花,他三天就能摘完。

但再过三四天, 又有很多棉花桃长开了,他再去摘三天左右。

每棵棉花苗几乎都要开七八轮,所以摘棉花持续的时间很长。

红梅一点儿也不着急摘棉花的问题,因为苏醒一个人能忙得过来, 他每摘三天休息三天,然后再去摘三天。

休息的时候, 苏醒就跑他的桃林里细致地打理去了。

因为棉花绒容易呛鼻子, 不宜带婴儿去, 红梅一直不敢带乐乐去摘棉花。

桂芝却犯难了,苏福在给胖叔盖房子, 让他在家摘棉花太不划算。而她要带二毛,二毛还在吃奶, 更不能去摘棉花。

开始她还想去摘棉花来着,方荷花板着脸说了她一顿,她才没敢去,毕竟二毛体质差些, 不可大意。

因为村里的妇人大多都是摘几天棉花休息几天,在休息的时候还可以去给别人家摘棉花挣点零花钱。

红梅叫桂芝也找几个妇人来摘棉花,按斤给钱,一般都是一斤给两分钱。

桂芝在心里算了笔账,如果一天摘一百斤的话,就得付两块钱呢。她寻思着这钱还是让自家人挣为好,结果她就找她娘家的两个嫂子来摘棉花。

她娘家也种了棉花,她娘家两个嫂子在自己家摘三四天,然后过来帮桂芝摘两天,也是按一斤两分钱来算。

农历八月中旬,还有两天就要过中秋节了。

这天红梅兜着乐乐,骑着自行车给亲戚送了礼,因为在亲戚家吃的午饭,回到家已经一点了。

她回家时,见桂芝抱着二毛和两个娘家嫂子在吃午饭。

苏福并不在,他匆匆吃了饭就赶紧盖房子去了。

红梅过来问:“她大嫂、二嫂,你们一天能摘多少斤棉花?”

“我能摘一百零几斤。”桂芝的大嫂笑眯眯地说。

“我只能摘九十几斤,我没大嫂手快。”桂芝的二嫂有点悻悻然,“不过桂芝最近做饭有长进,每天在这里能吃一顿香喷喷的午饭,还不错,哈哈…”

桂芝忙说:“我也是跟我大伯子学的,我嫂子可有福气了,我大伯子既能主外又能主内,里里外外都干得好。我家福子比他哥差远了,唉。”

桂芝的大嫂瞅她一眼,“你可别这么说,福子还会盖房子挣钱呢,他哥不会吧?”

红梅接话道:“就是,桂芝你算有福气的了,你家福子学了手艺,他哥那几年一心忙着下苦力挣钱,啥手艺都没学。”

乐乐嘴里哼哼唧唧地像是要吃奶,红梅赶紧抱他回屋喂奶去,就没在这儿聊天。

她一走开,桂芝的大嫂就说:“桂芝,你这嫂子心里不平衡呢,你公婆让福子学了手艺,没让他哥学,你嫂子话里有话。”

桂芝懵了一阵子,“是吗,我还真没往那方面想。”

她二嫂也说:“肯定的呀,搁谁身上谁心里没点气。不过她生气归生气,你过你的日子,别跟她走得太近。你是个粗大条,她要是拿话挖苦你,你都不知道呢。”

晚上,桂芝给两位嫂子称了棉花,付了三块九毛钱。两位嫂子骑着自行车走了,桂芝就兜着二毛来做晚饭。

直到天黑,苏福才收工回家,正好吃热腾腾地饭。

这会子,红梅和苏醒坐在北头吃饭,因为乐乐现在有八个多月了,红梅还熬了点粥。

苏醒吃饱后,就在那儿喂乐乐。

苏福边吃边说:“桂芝,明天你也熬点粥,乐乐能吃粥了,咱家大毛二毛也能吃。别老让妈磨米粉了,累。”

桂芝瞧了瞧北头正吃粥的乐乐,应道:“好吧。乐乐长牙了,大毛和二毛都没长牙。”

“乐乐才长两颗牙,他能吃粥又不是靠牙齿咬,他是喝下去的。”苏福说。

桂芝见乐乐在那儿喝得挺带劲,还真想给二毛喂点。

苏福转过身来问:“哥,你那还剩粥了吗?”

苏醒想到锅里还有点粥,对红梅说:“你把那剩下的盛起来,让桂芝喂二毛试试,看他喝不喝。”

红梅瞅了他一眼,“我这碗里不是在吃吗,都吃干净了。”

苏醒瞧了一眼那干净的碗底,“哦,那就算了。”

如果放在以前,桂芝倒也不会多想什么,可中午听她娘家大嫂说红梅心里不平衡,因为苏福最近靠手艺挣钱,而苏醒没学手艺。

桂芝不禁就在想,难道因为这个,刚才嫂子见锅里有点剩粥也不愿盛过来给二毛试试,而是自己吃个干净?

回到屋里后,桂芝跟苏福说:“福子,你最近在胖叔家干得还好吧,有没有不会的地方?”

苏福拍着胸脯说:“你男人是谁,哪会有不会的地方。即便有些不太敢确定的时候,我就骑着自行车飞奔到我师傅那儿去了,讨教一番回来接着盖,一切都好得很。”

“你有没有觉得…嫂子最近不太对劲,她是不是眼红你盖房挣钱了?”桂芝压低声音说,这回绝对不能再让嫂子听了去。

苏福愕然,“不会吧,大哥多能干啊,嫂子还能计较这个?你别没事听你娘家大嫂嚼舌,没事找事。”

桂芝朝他翻了个白眼,“我就是心粗才没想到吗,要不是我娘家大嫂这么一说,我也不会往这方面想。反正以后你别问哥嫂要什么粥什么菜了,买嫂子的东西也不能只给进价,免得嫂子心里厌恶咱俩,咱俩还傻乎乎地不知道。”

“好吧好吧,女人就是事多。”

苏福把二毛抱在手里逗弄着玩,二毛一本正经地看着他,偶尔给个笑脸,一会儿又一副傲娇样,不理他。

红梅和苏醒也在逗乐乐玩,乐乐简直就是个疯娃子,一点事就笑得咯咯的,身子都笑得直颤颤。

笑完了就不让爹妈抱,自个儿使劲在床上往前一蹭一蹭的,像条毛毛虫一样,想爬又爬不太动,只能往前蹭着挪动点地方。

乐乐自个儿玩得带劲,红梅还轻快了,随他自个儿玩去。

“苏醒,明天是不是要割晚稻了?”红梅拿出针线想缝点东西。

苏醒打开电视,“是啊,得割了,一亩六的田,我一个人只要花一天功夫就能割完,然后再打谷子、挑谷子,四五天足够了,你不用操心。”

“你这天天的,不是摘棉花就是给桃树锄草捉虫,现在又要收晚稻,一天都没休息,够辛苦的了。”

“农民不就是天天干农活,有啥辛苦不辛苦的。哟,又有《西游记》,去年落了几集没看,没想到今年又重播了!”

苏醒兴奋地坐在床边,挡着乐乐,怕他摔下来,“红梅,你快来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