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子红着脸说:“这些大哥已经嘱咐我了,我记着呢。”

红梅一听,心里明白了,苏醒这是要替庆子挡不少酒,今晚上庆子是不会醉的,但苏醒估计要喝高。

红梅寻思着等会儿得给苏醒煮些醒酒汤,回自己屋时却听见桂芝和苏福在屋里说话。

“福子,我饿了,我带儿子们先吃饭去,你先给两个儿子搭好小床铺再去吃饭,免得等会儿喝多了啥都干不了。”

福子也想先去吃饭,他还得陪客人呢,就说:“吃完饭你搭小床吧,今天你又不用煮猪食,剩饭剩菜足够猪吃的了。”

“你就懒吧,我搭我搭,你快带儿子们吃饭去。唉,这个家也真是,一栋楼房四家住,挤得不像样了,两个儿子都三岁了不可能跟爸妈再挤着睡吧,每天晚上还得搭小床,烦死了!”

其实桂芝这话说得没错,红梅也早为这事发愁了。她和苏醒带着乐乐睡床,妞妞睡小摇床,一家四口挤一间卧室实在不像样。

但堂屋是放桌椅的,平时来人也都在堂屋活动,不可能把孩子们的床摆放在堂屋吧。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哦,么么哒~

读者“冯素夕”,灌溉营养液+12018-02-03 11:47:27

第一百零八章

晚上, 红梅给苏醒煮了醒酒汤,本来想跟苏醒说说孩子们和大人一起睡觉太挤的事。

苏醒喝完醒酒汤仍然头晕晕的, 倒床就睡下了,红梅只好作罢。

第二天一早,庆子和腊梅、喜子和肖燕在爹妈的厨房吃早饭。

吃完早饭,方荷花叫他们先别出门, 正好说说做饭的事。

“腊梅,你和庆子已经结婚了, 中午你们就去新灶上开火吧,锅碗瓢盆和柴火啥的庆子也早准备好了。燕子,你和喜子明年二月结婚后也要自己开火,大家各自过各自的。”

腊梅和肖燕都乖乖地点头。

方荷花又说:“前年家里就商量好了, 把我名下的一亩二分田和六分地给庆子种,你们没意见吧?”

方荷花看着喜子和肖燕, 喜子赶紧摇头, “我哪有什么意见, 要不把我名下的也给三哥吧。”

肖燕张大了嘴,心想有你这么大方嘛, 田地可是农民的身家性命!

庆子忙说:“我不要,太多了我也种不来。”

其实他不是种不来, 他就是觉得这样有点像是家里人施舍给他的,他要是都收下会觉得没脸。

这时苏保国过来说:“我也种不了多少,我种一个人的就行,足够养活我和你妈了。这年一过, 腊梅和燕子也能分到田和地,喜子你明年是出去还是在家种?要是种不了就包出去种吧,这样省了交公粮还能收点钱。”

喜子看了看肖燕,说:“那就都包出去吧。我们俩商量好了,结了婚我一个人去深圳,燕子在家生孩子,到时候我会请一个月的假回来看孩子。等明年过了年,给孩子断奶放家里带,燕子再跟我一起去深圳。”

方荷花一听,有些不乐意了,说什么商量好了,这些肯定都是肖燕的主意。

方荷花闷闷地说:“我是答应给每个孩子带两年,但你们要出去打工,孩子两岁后谁管?”

喜子愣了,他还真没想那么远。

肖燕见喜子没说,她就接话道:“妈,你别着急,到时候孩子两岁了我就带到深圳去,那里有幼儿园,两岁也能上。”

方荷花心里不知怎么的,就是不舒服。以前喜子是个没啥主意的人,自从和肖燕在一起后,什么事都是不和爹妈商量就决定好了。

看来这个老四平时都是听肖燕的,当妈的心里自然不舒服了。

她虽然知道家里的老大和老二都疼老婆,但是做啥事还是挺有主意的,红梅和桂芝有啥事也跟自己男人好好商量。她觉得老三也会那样,能做得了自己小家的主。

到了老四喜子头上,感觉他啥事都是听肖燕的,他自己脑子里不会想事,整天稀里马哈的,肖燕倒是会打算,喜子就听她的呗。

方荷花也不知幼儿园好不好,只听说那里有老师带小孩子。

“行,既然你们都想好了,我还有啥好说的,反正你们有钱上幼儿园。”

说完这些,庆子和腊梅先出门了。因为昨天办喜事借了邻居不少东西,庆子忙着去还。

腊梅回楼上东屋收拾屋子,她从小干家务,整理东西和打扫卫生特别在行。在娘家她就自己做了四个布条拖把,当作陪嫁一起带过来了。

她先把家里的东西归整利利索索的,然后擦桌椅,擦得一尘不染。擦完再来拖地,拖完后又来擦,把地也擦得一尘不染。

红梅带妞妞来玩时,腊梅拿出棉拖鞋递上。

红梅愣了,“哟,你这屋子里拖得跟镜子似的,以后进你屋还得拖鞋了?”

腊梅和自己姐姐有话就是直愣愣地说,“对呀,家里干净多好,在咱们娘家我自己的屋最近几个月我也是拖得干干净净的。”

红梅换着棉拖鞋,腊梅过来拿洗干净的抹布把妞妞的小棉鞋底使劲擦擦,然后让她进屋玩。

小孩子也喜欢干净,妞妞进来后,到处摸,觉得很新鲜。

这时庆子回来了,腊梅将他拦在门外,让他换上棉拖鞋才能进屋。

庆子见家里这么干净整齐,欢喜地说:“咱家跟城里人的家差不多了,家具家电一样不少,进屋还拖鞋,哈哈!”

红梅顿时觉得她和苏醒的屋乱了点脏了点,说:“这样干净好是好,但小孩子进进出出不方便。”

腊梅忙说:“有啥不方便的,你多准备几双小棉拖鞋不就行了,你要是没有我帮忙给做。不穿带灰带泥的鞋进屋,床上桌上就没有什么灰了,多好。”

“我呀,暂时没心思整理屋子,每天四口人挤一个小屋里睡够烦了,哪有…”

红梅话还没说完呢,只见大毛二毛直接冲了进来。本来干干净净的地,马上留下几串脚印。

腊梅急了,“你们先出去!先出去!把地都给踩脏了!”

腊梅把大毛二毛往外抱,然后拿着抹布蹲地上擦。

红梅赶紧过来说:“你好好说嘛,大毛二毛又不懂,你先别擦地,帮他们俩擦擦鞋底让他们进来玩吧。”

正巧桂芝也过来了,她是带两个儿子过来玩的,没想到两个儿子跑得快,一下就冲进腊梅屋里了。

桂芝没想到两个儿子被腊梅给抱了出来,不让进屋。

桂芝站在门口往里瞧,见腊梅蹲在地上擦着,而妞妞却在屋里玩得好好的,桂芝那张脸立马不高兴了。

腊梅被红梅提醒着,也不忙着擦脚印了,拿着抹布过来准备帮大毛二毛擦鞋底,红梅也赶忙拿着抹布过来了。

桂芝却说:“算了算了,我们就不进去了。”

腊梅可不知道二嫂生气了,说:“二嫂,你进来吧,我这里有大人的拖鞋,小孩子的倒是没准备。”

“你们玩吧,我…我带孩子们回屋看电视去。”

大毛二毛不想走,这里人多肯定好玩嘛,桂芝硬是扯着他们俩走了。

红梅和腊梅拿着块抹布都尴尬站在门口,见桂芝带着大毛二毛下楼了,红梅瞪着腊梅说:“瞧你,刚才大毛二毛已经进来了,你就让他们俩在屋里玩呗,等他们走了你再擦地又能怎么着。你刚才急吼吼的把他们俩往屋外抱,你二嫂能不生气吗?”

庆子也是后知后觉,“二嫂因为这事就生气了?”

红梅放下抹布,来盆里洗洗手,说:“可不,妞妞在屋里玩得好好的,大毛二毛才进来腊梅就急着把他们往外抱,你二嫂能不生气?“

腊梅鼓着腮帮子说:“妞妞的鞋底我也是先擦了才让她进屋的。”

“但你二嫂又不清楚。”红梅说。

腊梅接着蹲下来擦地,边擦边说:“她要那么爱生气就生气吧,我要什么都顾及真是累得慌。”

庆子也说:“就是,甭管那些,咱们过好自己的就行。”

红梅摇头,“你们这样可不行,最容易得罪人了。自己家二嫂还好说,要是家里人全得罪了,村里的人也一个个得罪了,你们还怎么过好自己的日子?”

腊梅抬头,“大姐,那你说要我怎么办?”

“去找你二嫂说清楚呀,再请她过来听你们家的新磁带,说说话,这事不就过去了?”

腊梅一听,也是,“那好吧。“

腊梅刚起身,这时肖燕又来了。

她进门没看就踩了一脚,见旁边摆着几双鞋感觉不对劲了,赶紧退了出去。

“燕子没事,你进来吧。”红梅上前说。

“不不不,我先换了拖鞋再说,我在厂里干活,进厂房也是要换鞋的,否则灰都落到漆上面去了,家具就不好看了。”肖燕换了鞋进来坐着。

她见腊梅急着出去,问这是咋了。

红梅说:“刚才她把大毛二毛往外抱,你们二嫂生气了,就扯着孩子下了楼,我让她去把二嫂和大毛二毛再叫上来。”

肖燕暗想,还是大嫂会做人。

腊梅下楼来找桂芝,还说妞妞也是擦了鞋底再进去的,不是有意把大毛二毛往外抱的,希望二嫂不要放在心上。

桂芝一听就知道这是红梅的主意,腊梅她才不会想这么多还来请她呢,肯定是随她爱怎么生气就怎么生气的。

但腊梅下来请了,她当二嫂的总不能别别扭扭闹脾气吧,就带着大毛二毛上去了。

大人换了鞋,没给孩子准备拖鞋,都是拿抹布擦擦鞋底。

大家都在屋里玩,听着新磁带,吃着零食,腊梅还准备了垃圾桶,一些包装纸呀壳呀可不能往地上扔,得扔进垃圾桶里。

大家玩得挺开心,腊梅为了让二嫂消消气,还特意给大毛二毛剥好糖纸,还陪他们玩游戏。

桂芝知道腊梅没啥心眼,也不会再生气了,这事就翻篇了。

但红梅坐在那儿又有心事了,她更希望有个自己的房子了,这么多人住一起,以后矛盾肯定越来越多。等庆子和喜子也有了孩子,那这幢楼怕是要闹翻天了。

第一百零九章

夜里, 乐乐和妞妞都睡着了,红梅就跟苏醒说, 这屋子太小住不下。

苏醒又不傻,早想到这事了,只是一直没想到解决的办法。

现在红梅提出这事,想来这事真的不能再拖了。

“要不咱们明天跟爹妈商量, 把老屋子拆了,盖个两层楼房。老屋子占地不小, 三间卧室一间堂屋,盖楼房可不小呢。家里有两幢楼房,总够住了吧?”

红梅却觉得不妥,说:“老屋子拆了, 那咱们的厨房不就都拆了吗,庆子和喜子的灶还是新打的呢, 拆了以后去哪儿做饭?”

“老屋后面不是有妈的厨房吗?哦…是小了点, 就一小间。后面的地就是灿子家的了, 咱又不能占。”

红梅叹气,“可不是吗, 总不能全家人十几口人都在妈那儿吃吧,现在家里有十四口人了, 等燕子生了孩子,就是十五口了!”

苏醒也犯愁,说:“这么多人一口锅里吃饭不现实,各自喜欢的口味不一样且不说, 到时候谁做饭谁择菜全都是事,吃不了几天就会闹矛盾。要不…咱把家里的西瓜地跟邻居们换点宅基地,咱们单独盖个小楼?”

红梅笑了笑,“外面的地换宅基地,一亩才能换个一分地,盖小楼再弄个晒谷的小场,怎么得两分地吧,把西瓜地和花生地这足足一亩五的地全换上还差五分地呢,你舍得?爹妈能同意?”

红梅就差说“她自己都不舍得”的话了。

苏醒听了就肉疼,他哪舍得把西瓜地和花生地全拿出去换,何况这也是不够的。

“老屋子拆了没地方打灶,拿地换宅基地又不舍得,这可怎么办?”苏醒叹气。

“咱们明天跟家里人说说这事吧,桂芝最近也为这事烦呢,说出来大家一起商量,说不定能拿出个主意。”红梅说。

其实红梅心里倒是有个主意,喜子和肖燕不是不在家种田种地吗,而肖燕马上也要分田和地了,他们名下的全拿出去包也不划算,还不如拿一亩田换个两分宅基地呢。

水田比旱地金贵,两亩旱地只能换两分宅基地,但田只要一亩就能换两分宅基地了。有的人家可能要一亩二或一亩四的田才肯换,这要看宅基地的位置好不好再谈。

当然,大家也不能白用喜子和肖燕名下的田,可以拿些钱补偿他们。

可她没把这话说给苏醒听,要是苏醒明天把这个主意说给大家听,喜子或许没话说,肖燕肯定不同意,凭啥就得用他们名下的田呀。

至于补偿,拿多少钱补偿才合适呢,又没个标准,多了或是少了,都会有人不高兴。

就因为想到这些原因,红梅干脆啥都不说了,让大家明天商量着来吧。

次日是腊梅到娘家回门的日子,所以白天没法商量这事。

晚上腊梅和庆子回来了,大家都吃了晚饭后,苏醒进他爹妈的屋,说起这事。

方荷花和苏保国还真没想到这事,以前家家都穷的时候,一个屋子里住四五口人都是常事,因为那时候生的孩子多,叔呀伯呀也多,都是挤着住的。

现在苏醒提出这事了,他们就说大家坐一起商量商量吧。

把家里人全叫齐后,方荷花一说这事,桂芝立马响应。

“妈,这事早该想办法了,我和福子每天晚上搭小床,费劲不说,晚上出来上厕所都容易撞到床。一人起夜,其他人都跟着醒了,睡不好的话,白天干活都没劲。”

方荷花这才知道,老大和老二家都为房子的事发愁呢。

“可这样也没办法,咱家没宅基地再盖房了。”方荷花说,“要不像以前庆子和喜子那样,在堂屋给乐乐、大毛、二毛搭床咋样?”

福子耷拉着脑袋说:“妈,都啥年代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这样孩子们不是遭罪吗,要我说…不如把老屋子拆了,重新盖楼。”

方荷花一听要拆老屋,急眼了,一双脚差点把火盆给踩翻了,“不行不行,这老屋是七三年盖的,到现在也才十四年,只不过住十几年的房子怎么能拆呢,你知道我跟你爹为了盖这房子吃了多少苦吗!”

苏保国也不舍得拆,说:“从牙缝里抠抠索索省了十几年的钱和粮去兑换的砖来盖的房子,才住十四年就说拆,真是不舍得。”

桂芝听公婆说不舍得拆老屋子,心里很不得劲,说:“老屋子再好,也没有新楼房好啊,拆了你们也可以住新楼嘛。”

这时苏醒不想见爹妈为难,忙说:“爹妈不同意,那就不拆了,拆的话其实也不够用,因为灶也都跟着拆了,盖了新楼后,咱们去哪儿做饭,总不能在新楼里搭灶做饭吧,那样屋子岂不是又不够用了。”

福子和桂芝一愣,寻思着也是,没灶做饭,也是个大问题。

这事只有老大老二两家人愁,庆子和腊梅、喜子和肖燕都没啥感觉,因为他们还没有孩子,一间屋子也够用了,何况还有堂屋可以共用。一些农具和粮食以及大桌椅啥的都是摆放在堂屋里,自己的小屋住得还是挺舒坦的。

老三老四是不愁,可老大老二家为这事愁坏了,每家都有两个孩子呢。

苏保国作为整个家庭的最长者,他知道这事得想出办法才行,而且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来,谁叫他和老伴都不同意拆老屋子呢。

“要不这样吧,喜子和燕子也快结婚了,过年后燕子也能分到田和地,可他们俩又不种,包给别人也就是省了交公粮,年底再每亩收个几十块钱,用处不大,就拿出一亩多田换宅基地吧,屋后的灿子家或东边的南子家都可以,西边成锦家宅基地也不大,可能不舍得换。”

红梅暗惊,她没想到公公的想法竟然和她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大家都看着喜子和肖燕,想听听他们怎么说。刚才肖燕还觉得这事跟她没关呢,没想到一会儿问题甩到她和喜子头上来了。

喜子没啥想法,他爹这样说他就觉得这样办可以的,点头道:“行啊。”

肖燕吃惊地看着喜子,这事他们俩还没商量,喜子没想法就直接点头了,可她有想法呀,她不同意!

她尴尬地扯了扯喜子袖子,“咱们又不缺屋子住,田多金贵呀,拿去换了这辈子都别想要了。”

桂芝见公公想出好办法正高兴呢,没想到肖燕竟然不同意,就说:“燕子,你们俩在外打工,又不种田种地,你们要是答应拿田换,以后我们帮你交公粮嘛。”

肖燕红着脸说:“我们现在是不种,可将来的事谁说得准,田可以种粮食,要是哪一年突然向往年那样搞什么革、命,我们肯定也得回家种田的。再…再说了,邻居们愿不愿换还两说呢,如果他们要咱家拿一亩四的水田来换,那多吃亏呀。”

一家人都愣了,没想到这事卡在肖燕这儿了,但她说得也在理,大家都不舍得拿田换,凭啥非要他们小两口拿田出来换。

红梅见大家僵持着,有些尴尬,就说:“要我说,也不能让喜子小两口白白拿出来,我们三家拿出些钱来补偿喜子那一亩多田。”

喜子开始没把事情往深处想,听肖燕那么说也觉得有道理,田还是不能轻易说换就换的。

现在听大家说补偿钱,他又不想大家为难,就说:“好吧,稍微补偿一些就行。”

肖燕连忙在他背后掐了一下,喜子懵了,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

一旁的桂芝咬了咬唇,“好吧,听嫂子的,补钱,一家拿两百块应该够了吧。”

肖燕一听,这太少吧,一家两百,三家才六百,一亩多水田,种棉花一年就挣个几百了。

一直没吭声的庆子心里却在想,他现在不缺屋子住,如果拿钱补偿也行,但他结婚后手上只剩三百多块钱,要是给了两百,只剩一百多这日子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