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过年要给侄子们和腊梅娘家的小军和小东压岁钱,要给爹妈孝敬钱,来年还要买肥料呢。

但他只是在心里琢磨着,啥都没说。腊梅那颗心还有点没融入这个家庭,一副看戏的样子,她只希望大姐说的意见大家能赞同。

肖燕嫌钱少,就一直不说话。她不说话,大家当然知道她是嫌少了。

肖燕不说话,喜子似乎也不敢胡乱答应,现在肖燕怀了孩子,他还是以她为重的。

红梅试探地说:“要不每家拿三百吧。”

肖燕还是嫌少,仍没开口。她不开口,喜子仍不好盲目答应,他怕事后肖燕跟他闹。

肖燕是在想,一亩多水田呢,拿出去这辈子要不回来了,就连她的孩子以后都有可能没田种,每家三百也才九百,两三年就能挣出来的,根本不够抵的。

怎么也得每家拿一千,她和喜子才能考虑的。哪怕一千,其实她都嫌少,但至少她会考虑,不让喜子那么为难。

她没想到,大嫂和二嫂把数字停留在两三百上。

其实红梅想说五百,可她见桂芝听说出三百都肉疼,庆子在旁也没说话,她不能因为自己有钱就说个大数字。

桂芝见肖燕嫌两百少,又嫌三百少,实在憋不住劲了。

“燕子,你也不能狮子大开口啊,到底多少才合适?喜子有手艺,都说‘好手艺傍身,一辈子不愁’,你和喜子将来不打工的话,回来他也能接活的,你想种田也还有啊,你和喜子不是能有两亩多田和一亩多地嘛。”

肖燕被桂芝说得有点要哭了,她和喜子不换难道是犯了大错吗?

“二嫂,二哥也有手艺的,他…他不也还种着田吗?”肖燕小声说。

“他是不舍得孩子,要不早南下了!我在家闲着,可不得种嘛,你又不种,你和我怎么比?”

苏醒越听越不对劲了,怎么感觉□□味都出来了,就说:“算了算了,这事先放着吧,办法慢慢再想。”

福子可能是觉得肖燕拿话呛桂芝了,他心里很不舒坦,而且这事急需解决,孩子大了,他和桂芝各种不方便。

“哥,这事不能算吧,今天最好给解决了!再说了,每家出三百还不够吗,九百块钱呢,一亩多田,得三四年才能挣出来吧。”

肖燕在喜子面前拿三个指头比划一下,意思是只够三年的,可田拿出去是一辈子。

喜子烦了,不知怎么才好,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肖燕瞧着急死了,她感觉这一家子都在逼她和喜子。

福子冲肖燕说:“你比划啥,让喜子自己说!”

喜子忙说:“二哥,你别对燕子凶嘛。”

肖燕委屈地说:“就是,你们见我是外地的,处处对我凶,我和喜子现在是打工能挣些钱,往后的事谁能说得准?你们结婚都是家里帮衬,我和喜子是打算用自己挣的钱,而且家里把妈名下的田要给三哥,我和喜子不也没说话吗,不能因为我是外地的,你们就…就…”

她这话可把庆子给惹毛了,庆子站起来说:“我们拿你怎么了?你扯我做什么,我说不要妈名下的田,你们还觉得我矫情是不是,我就知道不能要,不是自己挣来的,就会被人说!”

方荷花见大家吵了起来,气得脸色涨红,嚷道:“吵什么吵,不就是为了宅基地吗?你们也别觉得拿我名下的田地给庆子,庆子就占了多大的便宜,他跟他爹种多少年的田了,你们谁有他功劳大?”

桂芝嘀咕道:“妈,福子功劳不大吗,家里的楼房是他盖的,四个新灶也是他打的,这功劳还不大呀,这活家里谁干得了?”

红梅简直听不下去了,论起功劳,谁有苏醒的功劳大,他从十几岁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干起农活来一人顶俩,家里家外啥事他都操心的。弟弟们订婚结婚,哪件事不是苏醒这个当大哥的冲在最前头?他订婚后在砖厂干活,每个月上交六十呢,要不是这个钱,家里楼房能盖起来?

红梅心里这么想,但一个字也没说,她才懒得这个时候为苏醒争功劳,一家人争这个真没意思。

方荷花听桂芝为福子急功劳,气得呛咳起来,“是是是,都有功劳,要不是儿子们长大有出息了,我和你爹还是穷得吃不好穿不暖呢!”

红梅知道婆婆这是气话,要不是这么多儿子,她和公公两个人过得不知有多滋润。

桂芝没听出婆婆的话外之意,接话道:“妈,大哥、福子、庆子都有功劳,就喜子没功劳,他长这么大干多少活了?学了手艺就跑外打工去了,挣的钱自己结婚,燕子估计还嫌家里没打算添钱呢。要我说,喜子对家里没一点功劳,拿出一亩多水田来换宅基地不过分吧,我们又不是白用这地,还打算给钱补偿的!”

喜子和肖燕晕乎了,这事怎么又被二嫂甩到他们俩头上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你们,抱抱~~~~

读者“*^_^*”,灌溉营养液+22018-02-03 22:58:17

读者“lisalv”,灌溉营养液+12018-02-03 21:37:48

读者“纯昀哥才是男主”,灌溉营养液+202018-02-03 21:32:48

第一百一十章

喜子见家里人为这事要吵架, 他于心不忍,想点头又看了看肖燕。

肖燕觉得这事可以商量, 但二哥二嫂逼得太急,公婆似乎也是让她和喜子必须同意拿田换宅基地的态度。

她心里委屈,她和喜子又不缺屋子住,等孩子两岁后她会带孩子去深圳上幼儿园, 一年到头就过年回来一次,往后到底在哪生活还不一定呢。田地留在这里以防万一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倒退,变成家家都吃不饱饭的境地。

要说大哥二哥家缺屋子住,跟她和喜子没啥关系呀, 现在却变得她不同意就是她自私难说话的场面了。

肖燕委屈地落泪,喜子更加为难了。

红梅觉得肖燕小小年纪就知道考虑长远也没错, 她为她和喜子将来能有个退路而着想, 甚至为他们孩子的将来着想, 说明她是打算和喜子好好过日子的。

想到这儿,红梅觉得不管肖燕同不同意换, 自己都不想掺和这事了。

红梅看着苏醒说:“要不咱俩把西瓜地和花生地拿出来换个小一点的宅基地吧,咱们一家四口人住, 也不需盖太大的楼房。”

苏醒拍拍红梅的肩膀,欣慰地说:“我刚才也是这么想的,咱们另盖楼房,就腾出来屋子了。”

苏醒说完转头看向福子, “我们把屋子腾出来了,你可以让大毛二毛住,不过可不白给你们住,你得给我盖楼房,一分钱都不能收。”

“那好啊,巴不得呢。”福子笑着说,这样他和桂芝就不用愁屋子不够住了,而且这样他也不需拿田或地去换宅基地,就是耽误些功夫给大哥盖楼房而已。

桂芝在心里算了笔账,福子给人盖楼得收七八百块钱,而嫂子那屋也确实值个七八百块,因为整幢楼当年盖只花三千来块钱,哥嫂占四分之一不就正好是七八百嘛。

桂芝见问题解决了,刚才那张拉长的脸立马笑了起来,说:“还是嫂子和大哥有主意。”

喜子和肖燕以及庆子都松了口气,心想这事终于跟他们没啥牵扯了。

苏保国却沉着脸说:“这法子不好。”

方荷花也接着说:“就是,这叫什么好主意呀?老大、红梅,你们没个手艺,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得靠田地活命!真以为靠着桃树能挣一辈子呀,要是明年后年突然卖不出价了呢,桃一分钱一斤的话,你看能卖个几百块!”

苏醒见爹妈为他着想,心里还是很受用的,笑着说:“妈,你看我这些年,以前集体干时,我拿最高的工分,还开着队里的拖拉机。后来单干了,我又能在砖厂找到活干,红梅还能做小买卖,这些年也挣了不少,现在我又有一大片桃林。你和爹说说,老天爷能把我和红梅以及两个孩子饿死吗?这不是开玩笑嘛!任何时候,天都无绝人之路,我和红梅能摸出自己的路来,一两亩田啊地的,这都算什么呀!”

红梅觉得这个时候得为苏醒壮大气势,忙说:“对啊,苏醒这话可说到我心坎上去了。这些年来,我们俩吃了不少苦,种田卖货种桃树,为了生妞妞被人满山追,跑隔壁县里去躲,还欠了一身债。但现在那些坎不都过去了吗,咱们得往前看,只要勤劳肯干又愿意动脑,在这个社会总能立足的。”

方荷花和苏保国被他们俩说晕乎了,觉得句句在理呀!

肖燕这会子红了脸,听大哥大嫂这意思,他们不在乎田呀地的,舍得拿出去换,而她肖燕刚才左一个不同意右一个不同意,是她没眼界喽?

事实上红梅和苏醒都没针对肖燕的意思,说这些话就是让公婆放心而已。

再说了,作为老大和老大媳妇,为了不让大家吵起来,只有他们站起来解决问题或是妥协处理才行,作为老大就是要树立榜样嘛。

只是这话听起来,难免让人多想。

红梅也意识到她和苏醒的话未免会让肖燕多想,但她也不想解释,免得越描越黑。

这时连桂芝也得意地瞧了肖燕一眼,觉得红梅和苏醒那番话打了肖燕的脸。

桂芝还在想,肖燕只不过和喜子订了婚,怀了孩子,但还没正式结婚,刚才却和她争来争去的,一点儿也没把她这个二嫂放在眼里。以后她是懒得和肖燕说话了,这样难缠的妯娌还是离得远些好。

她才不管外人怎么看或是评论她们妯娌处不好关系。她严桂芝自己心里永远有一杆秤,谁是谁非她心里清楚,爱和谁搭理或是不爱和谁相处都凭自己的心意,从不看别人的脸色。

这个肖燕,她是不会再搭理的,哪怕肖燕来找她说话,她也下决心不理会。

此时的肖燕,对大哥大嫂虽有些意见,觉得那话是冲她说的。但她这个时候最讨厌的是二嫂桂芝,如果不是桂芝和福子逼得急,她觉得自己也不至于说出那些让大家听着不自在的话来。

这个二嫂,她是不会再来往了。

红梅现在可不知道,桂芝和肖燕互相都不愿理会了。

腊梅在心里为大姐担心,小声说:“大姐,听说现在盖楼房不比之前了,得五六千才能盖出来呢,各种材料都涨价了,你和姐夫哪有那么些钱?”

方荷花和苏保国同时应声,“对呀,五六千块呢,你们哪有那么多。”

红梅看着苏醒,苏醒看着红梅,然后异口同声地说:“先盖一层吧。”

他们俩没想到会同时想到这个办法,还同时说了出来,不禁发笑。

一大家子见他们俩果然夫妻同心,也没啥话可说了。

各自回屋后,红梅跟苏醒说:“刚才可吓死我了,真担心桂芝会和燕子打起来,平时桂芝脾气就冲,肖燕也是个不肯吃亏的。”

苏醒感慨道:“是啊,我也瞧出来了,咱俩再不想个辙,她们俩吵下去还真要吵出问题来。不就是一点田和地嘛,我舍得!”

此时桂芝和福子也在屋里嘀咕。

“这个肖燕,以后你也甭搭理她,每家拿三百补偿她还嫌少,她在外面有见识了,不把钱当钱吧!”

之前桂芝还叫肖燕为燕子,这会子又喊肖燕的全名,福子自然知道桂芝不仅生气还打算再也不来往了。

福子倒不想看到一家人关系过于紧张,忙说:“你是二嫂比她大,计较这些没啥意思。”

“嗯,我也没那个精力去计较了,反正以后我是不会跟她说话的。”

福子叹气,他知道这个时候说啥桂芝也听不进去。

老三庆子这时搂着腊梅说:“妈名下的田和地咱俩要是不要?”

腊梅想了想,说:“要吧,大姐叫咱俩得着咱俩就得着呗。”

“也是,否则爹妈会伤心,觉得我不领情。刚才要不是大嫂和大哥及时提出他们自己拿地来换,二嫂和燕子准要吵个天翻地覆。之前燕子和双子老婆还打过架呢,我真担心她和二嫂会打起来。”

腊梅愣了愣,她倒没看出这些来,笑着说:“燕子那小个子哪是二嫂的对手,她是不会动手的,动手就吃亏的。”

庆子发笑,“你挺机灵的嘛。”

老四喜子这个时候却和肖燕在吵架。

“瞧你,不是掐我就是打我,不让我说话,你这一说话把一大家子人全得罪了!”喜子烦闷地说,他觉得刚才在家人面前丢了脸。

肖燕也觉得委屈,说:“你傻呀,这个时候竟然还怪我,幸好咱们没同意换,要是同意了你现在准后悔!你想啊,咱们一年能在这里住个几天,换了宅基地不也是他们得益,咱俩是一丁点好处都没有,再多的屋子咱压根用不上,给那九百块钱能干点啥?”

喜子被肖燕这么一说,又觉得有道理,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劲。

“那大哥大嫂怎么就愿意换呢,他们还是靠田地为生呢,不比得咱们有手艺。”

肖燕瘪瘪嘴,说:“他们不是说了吗,勤劳肯干又愿意动脑,这辈子老天爷都绝不了他们的路,他们眼界高,咱们还真比不了。”

其实她心里是在想,要是真变天了,这社会倒退回去,谁都不能做买卖也不能承包山,更不能出去打工,大哥大嫂肯定能悔青肠子。

喜子生气归生气,但也不敢惹急了肖燕,怕对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

直到夜里十一点,各屋子的灯都熄了,这事算是消停了。

第二天,苏醒忙着找前后左右各家邻居,想问谁家愿意换地。

因为西边成锦家宅基地也不大,南边又是小涛家新盖的屋子,都没有交换的可能性。

苏醒只好去找屋后的灿子家,结果灿子一家人都不同意,因为他们明年也要盖楼房,他家有三个儿子,估计以后还得多盖几幢楼。

就数灿子家的宅基地大,因为他家祖上有钱,占的地多。

连灿子家都不同意,苏醒有些灰心了,又去东边的南子家碰碰运气。

不出他的意料,南子家也不同意,这个年头,家家都有不少儿子,谁都不舍得把宅基地轻易换出去,否则以后子子孙孙就没地方盖房了。

苏醒也没把这事告诉红梅,怕她跟着烦心,就去找南子家东边的成栋家。

成栋一家人商量后,答应把一块斜坡地换给苏醒。

这块斜坡地苏成栋自己知道没法盖房,一直是种菜的。

他以为苏醒是不会换的,也没当回事,没想到苏醒竟然答应了。拿一亩五的地来换这一分四厘的斜坡宅基地。

大家都有些懵,这么陡的斜坡地怎么盖房啊,换了后不也只能种菜吗?

只有红梅懂苏醒的心思,那就是把陡斜坡给整成平地!

可怜的苏醒,腊月底在那块斜坡地上一锹一锹地铲,一锄头一锄头地挖。

腊月里大家都没啥事,福子、庆子、喜子看不过去,都过来帮忙挖,就连苏保国也来帮儿子了。

喜子在深圳见过挖掘机,知道那种车来铲地方便,但老家这里是很难找到什么挖掘机的,只能靠劳力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家子的男丁都帮忙挖, 挖到腊月二十九。不过速度还挺快,已经挖平了三分之一。

大年三十这一天, 苏醒说歇歇,不能让一家人跟着受累。

年夜饭肯定是一大家子要在一起吃的,由苏醒掌勺,做了满桌的好菜。

苏醒的手艺那是没的说, 就连肖燕在外面吃了各种味道的饭菜,这回吃苏醒做的菜, 她都暗暗心惊,她没想到大伯子竟然是个做饭高手。

菜好吃归好吃,但吃饭时桂芝和肖燕坐得远远的,谁也不看谁一眼。

已经过十几天了, 她们俩还真的一句话都没说过,连看都不愿看一眼对方。

方荷花也懒得管, 当年她和苏醒他二婶三婶也吵过架闹过别扭, 如今她和苏醒他二婶关系还不错, 与三婶关系一直处不好,极少来往。

但孩子们与三婶关系却好得很, 当初苏醒做买卖进货还问三婶借过钱呢。

方荷花心里清楚这些,但仍没找苏醒他三婶说过话。

如今看着桂芝和肖燕互相不理睬, 她这个当婆婆的也不愿过问。

吃了年夜饭,方荷花给大毛、二毛、乐乐、妞妞各包了二十块压岁钱。

因为大家之前都知道喜子想拿一百五孝敬爹妈,所以红梅、桂芝、腊梅也都准备了一百五。

果然,喜子不知是为了哄爹妈还是因为肖燕最近挺忐忑的, 怕婆婆因她不肯换地的事生气或是不理她,没想到婆婆倒没有啥特别的表现,仍然像以前一样,不冷不热的。

反正喜子积极地递上一百五十块钱,方荷花没说啥就收了。

其实她知道儿子们都不容易,老大要盖楼房,老三结婚后手里只剩一百多,也就福子和喜子手里有些钱。

但想到一百五也改变不了家境,是穷是富也不差这一百五的,她打算把这些钱攒上,以后她和苏保国老了,也不需儿子们出啥钱给他们养老。

去年还是一家拿五十的,今年突然变成一百五,桂芝心里有点肉疼,但也没办法,仍然积极地递上。

红梅觉得公婆未必想要这么多,但喜子要给,公婆就收了,反正他们年纪大了也不会乱花钱,攒着养老也挺好。

腊梅之前听庆子说要给一百五,还挺吃惊的,原来过年要给公婆不少钱啊。她不是舍不得钱,而是转头就问大姐红梅借钱,因为庆子身上没钱了,这年都没法过了。

红梅今天中午已经借给他们两百,这些足够腊梅和庆子支撑到西瓜成熟的时候。

看春节晚会是件开心热闹的事,腊梅屋里明明有新电视的,仍然和庆子一起来红梅屋里看。

喜子和肖燕还没来得及买电视,现在肖燕和桂芝不说话,自然也是来红梅屋里看春节晚会。

方荷花和苏保国见老大屋里挤满了人,就来到福子和桂芝的屋了。

方荷花见大毛、二毛得先学几个字后才能看电视,心里真不知是啥滋味,但愿孙子这苦没白吃,将来能有出息吧。

见桂芝一年到头忙,忙田里忙地里,忙家务忙孩子,还要忙着养猪,方荷花还真不好说桂芝哪里不好,这个儿媳妇呀,过得挺不容易的。

大年初一,个个穿上新衣服,把自己收拾得像模像样。

新年新气象,村里的年轻人都喜欢追潮流,好多人都梳成中分头,衣服大多是西装,也有个别特殊的,穿牛仔外套。

红梅见村里年轻人来拜年,见识了不少奇装异服的小伙子。有的小伙子实诚,还带着女朋友出来拜年,这些姑娘们不少涂脂抹粉的,老一辈的人看得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