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故作轻松地说:“妈,你别担心,医生说了,好得快的话,两个多月就能回家了。”

其实这个病是慢性病且没有根治的办法,以后可能经常复发,苏醒从医生那儿了解得很清楚,但他可不敢告诉他妈。

方荷花一听要两个多月,整个身子都僵硬了,手也有点抽抽。但当着儿子的面,她努力控制住了。

方荷花见苏醒熬得眼睛都红了,说:“你爹住院,不需你们哥仨都守在那里吧?”

“我这不是回家了么,住一天,明天再换福子回来,等过几天再让福子换庆子回家一趟,就这么轮换着来呗,只要有两个人在医院就行。”

这时桂芝进来了,焦急地问:“爹这病咋样,得住多久的医院?”

方荷花瞥了桂芝一眼,说道:“你急也没用,得两三个月呢,你不是去给福子请假了吗?”

桂芝一听要两三个月当时就傻眼了,“我只给福子请了三天!”

苏醒说:“那岂不是今天就要上班了?你只能今天再去一趟给福子请假了,明天我去换福子回来,但他也只能在家住个一两天,到时候还得换庆子回来休息几天。”

“哦。”桂芝失望地回屋去了。

腊梅和肖燕都下来问情况,得知公公病情严重,要住这么久的医院,她们都不敢说什么,生怕婆婆受不住。

苏醒回家帮红梅一起做午饭,他见红梅愁眉不展的,说:“其实也没啥好担心的,三个月爹的腰就能好许多,能正常走路的。”

红梅看了看他,“我是在想,这马上要过年了,爹在医院心里肯定难受,妈也跟着焦心,这个年怕是过不好。”

“事情已经这样了,只能往好的方面想,只要身体能好,还管过年不过年。”

“也是,爹的身体最重要,过年不过年也就那样。”红梅点着头说,“对了,我和桂芝、腊梅、燕子不能一直呆在家里呀,也得去看看爹才是。”

苏醒想到大家都有孩子,总不能带着孩子全都去吧,再说他爹生怕麻烦了家里人,根本不在乎儿媳妇有没有去看他。

“不急,等到了腊月棉花杆都扯回家了,轮换着我回家休息,你们妯娌四个再去,我好照顾几个孩子。”

“也好,到时候把妈也叫上,免得她在家里焦心。”红梅说。

此时的方荷花在自己屋里的直叹气,自个儿自言自语嘀咕道:这一住就是三个月,又得用那么些药,还要各种治疗,他爹受得住么?

再一想想得花多少钱,她更是焦心,天哪,这得花掉上千块吧,估计还不止!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你们的支持~

楚楚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8-02-10 19:35:02

读者“萱萱”,灌溉营养液+22018-02-10 21:56:10

读者“哈哈哈吼吼吼”,灌溉营养液+12018-02-10 20:52:38

读者“”,灌溉营养液+52018-02-10 09:48:48

第一百二十三章

苏醒兄弟仨在医院轮流照顾着苏保国, 十八天后,喜子回家了。

喜子没想到一回家竟然得知他爹住进了医院, 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钱赶去了县医院。

喜子这一去,把苏醒和庆子换了回来。

这些天在医院吃不好睡不好,大家都累得够呛。

苏醒回家来,见红梅扯了不少棉花杆, 都整齐地堆在墙边当柴烧。

他进屋见红梅在厨房忙着,赶紧过来帮忙, “红梅,这些天辛苦你了。”

“我有啥辛苦的,不就是摘一回棉花再扯一些棉花杆挑回来么,再扯一个星期就全扯完了。你去屋里睡睡, 我给你做点好吃的。”

苏醒却坐在灶下,“吃完午饭再睡吧, 咱俩说说话。”

这么些天苏醒只回来过两次, 住了两个晚上, 夫妻俩还真好久没说说话了。

“爹现在怎么样了?”红梅问。

“还好,没之前那么疼了, 就是大腿仍然麻,一站起来就疼, 医生说年内是不能回家了,怎么也得过了元宵再说。这次我和庆子回来多住几个晚上,四天后再去换福子和喜子。”

红梅见苏醒要在家多住几天,心情不错, 说:“明天咱们去镇上买布做过年的新衣服吧,咱俩做不做无所谓,但孩子要做,身上的衣服都小了。”

“好,带孩子们去镇上逛逛也行。对了,妈最近状态还好吧?”

红梅身子滞了滞,“精神不大好,妈嘴上没说什么,心里肯定惦记着爹。这样,这回你再去县里,带着我们妯娌四个和孩子们以及妈都去看看爹。到时候我们跟着福子和喜子一起回来就是。让妈跟爹说说话,估计他们俩心情都能好些。”

“这个主意不错,吃完饭我就去跟妈说说。”

红梅给苏醒煮了荷包鸡蛋,再煮了鱼,炒了两个素菜。苏醒一口气吃三大碗,吃饱后放下碗说:“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外面的饭吃多了不管啥菜都一个味道。”

红梅见苏醒吃顿午饭精神好多了,说:“下午我去扯些大蒜回来,冰箱里还有肉,我知道你爱吃大蒜炒肉。”

“好嘞!”

苏醒喝了口热水,就去他妈那儿。

方荷花从庆子那儿已经得知苏保国现在的状况了,说:“老大,虽然我和你爹现在只有一口人的田地,但明年估计你爹也种不了,你爹有没有说打算怎么办?”

“爹说了,我当时就说我包着种吧,到时候我多给你们孝敬钱,再交上公粮。”

方荷花见儿子瘦了不少,心疼地说:“你种得了那么多么,明年还要做罐头和卖桃的。”

“种得来,我不是少了一亩多地么,孩子大了,我和红梅带着孩子去田地里干活不耽误啥。下午我和庆子去把爹没摘完的棉花也摘回来,有空我们再帮着把棉花杆也扯回来。”

“棉花我已经摘回来了,就是棉花杆还没扯。”方荷花叹气,“你和庆子回来该多休息的,可回来还要干这么些活。”

“没事,活不总得有人干,反正都是些轻活,就那么几分棉花田,半天就能扯完。妈,四天后我和庆子还要去,到时候你跟着一块去吧,红梅说她们妯娌四个也去看看爹,到时候正好随福子喜子一起回家,咋样?”

“好好好,我早想着去呢。”方荷花终于有点笑容了。

这会子庆子蹲在屋外边晒太阳边吃午饭,腊梅和桂芝也各自拿了把小椅子坐外面吃。

肖燕一直在婆婆锅里吃饭,这会子吃过了,抱着如如在楼下墙角也晒着太阳。

冬天虽冷,但中午在外面晒太阳还挺暖和的。

腊梅见庆子狼吞虎咽的,忙说:“你慢点吃,又不是饭不够。”

庆子还真是饿急了,“以前还感觉不到,现在我才发现你做的菜是真好吃!”

腊梅抿着嘴笑。

桂芝吃着饭心里还在想事情,见两个儿子吃饱了,她过去帮他们擦了擦嘴,然后时不时看着庆子。

庆子感觉到二嫂投来的是求助的眼神。

“二嫂,你是不是有啥事要跟我说?”

桂芝咧嘴笑了笑,“哟,你还真会猜。那个…我和收猪的人说好了,明天要卖两头猪,收猪的人叫我提前捆好,他们来了直接称重,因为他们最近很忙不可能一家一家去抓猪,我怕我一个人…”

“嗨,小事,明天上午我帮你一起抓,才两头猪而已。”庆子接着大口吃饭。

腊梅忙问:“二嫂,你那头母猪配上种了?”

桂芝笑着点头,“嗯,明年二三月就能下崽了。”

桂芝忽然又瞅瞅庆子,“庆子,你知道爹这回要花多少钱不?”

庆子抬头,默默算了算,“这十八天已经花了四五百吧,都是大哥去付的,具体数字我也不是很清楚,等爹出院,可能总计一千七八百吧。”

桂芝和腊梅同时张大了嘴,一千七八百,这可不少!对腊梅来说,庆子一年也挣不上这么多。

前段时间福子回来跟桂芝说过,这笔钱要兄弟们平摊。

桂芝想到她和福子可能要摊个四五百块,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她和福子虽然挣得比庆子、腊梅要多不少,但整年毛收入也才两千多块,如果要出四五百,那也是割肉啊。

桂芝起身去猪栏看看她养的那三头猪,母猪已经怀上了,明天卖掉那两头公猪,希望能多卖些钱吧。

肖燕见桂芝在那儿说话,她是绝不可能插嘴的,但她听说公公治腰要花那么多钱,她抱着如如也忍不住叹了几口气。

庆子吃完饭,腊梅也吃饱了过来收碗,小声跟庆子说:“咱家棉花全卖了,现在手上也只有一千零一百。爹这一病要摊个四五百,明年买种子种树苗本钱够不够?”

庆子摸摸腊梅那头乌黑柔软的头发,柔情地说:“这些事你别操心,大哥早就说钱不够的话叫咱跟他借。你最近摘棉花又扯杆子,累坏了吧?”

“还好啦,大姐有时还过来帮我呢。庆子…那个…你不是说这回能在家呆上四天么,要不明天咱们去省医院一趟,我不是一直没…”

庆子明白,腊梅是说怀孕的事。

庆子寻思一下,“这回还真不行,下午我得跟大哥一起去把爹的棉花都摘回来,还要扯…”

“妈已经把棉花摘回来了。”腊梅说。

“也得扯杆子呀,我和大哥一下午应该能扯完挑回来。明天不是要帮二嫂抓猪么,咱自家的棉花杆也没扯完呢,明天咱俩也不能闲着。后天我和大哥还要去怀市一趟,大后天中午回来,下午就又要赶县医院去。”

腊梅见庆子把这四天安排得满满的,只好说:“那就等年后爹出院回家了再说吧。”

中午,苏醒和庆子各午睡一个小时,精神都恢复得差不多,下午就去他爹那五分棉花田里扯杆子。

他们俩都是干农活的好把式,下把大力气埋头苦干,花三个小时全扯完了,扯完后兄弟俩都满身大汗。

擦了擦汗,再把棉花杆捆起来挑回家,两人一共来回挑了十多趟,直到天黑了才挑完。趁着天黑,兄弟俩还把棉花杆整齐地堆在老屋子墙边,然后才去吃晚饭。

红梅给苏醒早早准备了洗澡水,苏醒洗完一身爽快,才坐下来吃饭。

“这些天在医院没干活,身子骨都痒痒了,今下午和庆子挥汗扯棉花杆,还真是痛快!”

红梅斜他一眼,“你呀,把干活当健身了是吧?”

“哈哈,那是,健身是出汗,干活也是出汗嘛。”

晚上,红梅过来把桂芝、腊梅、肖燕叫到一起,说到时候和妈一起去看爹,把孩子们也带上。大嫂都这么说了,谁还会说个不字,都跟着点头说应该要去的。

第二天,苏醒和红梅领着两个孩子去镇上,买了布去裁缝店,准备回家做午饭时在街上碰见了李光礼。李光礼腊月里没去做买卖,硬是拉着苏醒一家四口去他家吃午饭。

这个时候桂芝正在家里数钱呢,上午庆子和腊梅帮她一起捆好了猪,她就一直在家等着收猪的贩子。

庆子和腊梅是早早下地扯杆子去了,她可是在家等了一上午,还以为收猪的贩子不来了呢,没想到临到中午才来。

桂芝养的猪挺肥,两头猪就卖了四百三十块钱!

桂芝在心里算了算,如果明年养个十二头,那不就是两千多块!想到这儿她有些暗喜,又有干劲了。

可一想到这四百多块钱只够上交给公公治腰,她瞬间又泄气了。

大毛跑过来问:“妈,下午你还要出去干活吗?”

“不用了,这些天我把家里的棉花都摘回来了,杆子也都扯回来了。”

“妈,你不是说地里的活干完了就去强子叔叔家剥花生吗?”

桂芝见大毛那张期待的脸明白怎么回事了,“怎么,你那一页计算题还没做完就想出去玩?我下午哪都不去,就在家看着你做题!”

大毛瘪着嘴,没劲地回屋。二毛已经做完了题,在那儿画画玩呢。

桂芝自言自语道:剥啥花生呀,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的,到头来还不是攒不上钱,还不如在家玩呢!

可一想到剥花生每天三块钱不去挣,她心里又不踏实。

不过最终她还是咬了咬牙,决定这个腊月她要轻松地过,因为嫂子和腊梅、肖燕一个个地都过得舒服着呢,她干嘛要没命地干,她又不是牛!

第一百二十四章

苏醒和红梅下午三点多才带着两个孩子回家, 然后还去帮庆子和腊梅扯棉花杆。

下午五点多,他们终于干完了。

苏醒想到他们兄弟几家和他爹的所有田地里的活都干完了, 畅快地喘几口气,说:“今年所有的活都干完了,一九八八年也快要结束了。除了爹这腰还没好,其他的事还都挺圆满的。”

腊梅回家做着晚饭, 肖燕抱着如如在腊梅灶前玩。

“三嫂,三哥说爹情况好的话要正月下旬回来, 不好的话则要等到二月。唉,我还想和喜子正月十六就去深圳呢,看来是不行了。”

腊梅边炒菜边说:“你呀,别惦记去深圳了, 要不就让喜子找二哥帮忙,去铜矿采矿场干活吧, 那里也要木工的。喜子在外也是每月挣三百多, 回家也能挣三百多, 干嘛跑那么远?这样你在家还可以带如如多好啊。”

肖燕忙摇头,“那不行, 在家我干啥呀?妈答应好带如如的。“

“你可以种田啊。”腊梅说,“你们有两口人的田地, 一年也能收入个七百八吧,夏天还能在我大姐那儿做罐头挣个两百,一年也有一千了。你在深圳干的话,不也没到两千么, 在家总能方便些。”

肖燕却不这样想,她确实会种田,以前在娘家啥活都干过,可她不喜欢在家里。一来她在家种田没有在外面挣得多,也没法照顾她妹妹,因为她打算把妹妹叫出来一起跟她学上漆或是搭棚卖衣服的。

另外,她觉得在家乱七八糟的事太多,哪有在外面一心挣钱好。再说了,她才不会让喜子求他二哥帮忙呢,免得二嫂又在她面前摆一张傲气的脸。

肖燕见腊梅一个劲地说在家里多好多好,她最后以一句“我再去厂里能涨不少工资”的话来堵腊梅的嘴。

腊梅见肖燕执意要出去,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第三天,苏醒和庆子一起去怀市。

庆子听苗圃的人说银杏、木棉、秋枫这三种这几年销量都很好,但这三样种子也会相应地贵很多。

庆子想先承包两亩地试种,所以也不需太多种子,因为每斤有一百多颗种子,发芽移栽的话,一亩地能密栽四千多棵小苗。

也就是说,每样树种买十五斤左右就差不多了,因为成活率一般都是百分之六七十。总共四十五斤的种子,要七百多块钱。

庆子没那么多钱,自然是跟他大哥苏醒借。

买了种子后,庆子跟着苗圃的人学怎么处理种子,播种前有的种子要用湿泥沙泡好多天,有的只是用温发泡几个小时,各有不同。

庆子在那儿边学边记笔记,苏醒却跑去找人问水果种子,没想到这里还真有不少适合南方种的水果种子。

苏醒一心想做各种罐头,至于苹果和梨这种他是没法种的,因为没大片地方,他只能种小株的,点地小的。

最后他咬咬牙,买了不少葡萄种和菠萝种。

买回来后,红梅震惊,“你打算包地种?”

苏醒嘿嘿直笑,“爹现在不能种地,把爹的那些包过来,然后再包个三四亩吧,反正那么多人修路或搞去铜矿建设去了,难道你还担心包不到地?”

红梅气嘟嘟地说:“这事你咋不跟我商量,葡萄种子播种后得两三年才能结果。菠萝我倒是不懂,肯定也要很长时间,你还真打算当什么‘水果大王’啊,弄这么多种子回来。”

苏醒摇晃着红梅的胳膊说:“你别生气嘛,我可不是想当什么‘水果大王’,我就是寻思着菠萝和葡萄也能做罐头。葡萄多好,像桃树一样,一旦种下就一劳永逸,平时只需打理不需每年栽种。菠萝倒是麻烦些,一年多就能结果,但每年都要种,不过以后可以自己留种,不需每年花钱去买。”

“每年都种多麻烦呀!”红梅说,她觉得今年虽然活不多,闲了些,但种葡萄就足够了,怎么还种什么菠萝,每年倒腾,太累了。

苏醒见她不高兴了,说:“麻烦也有麻烦的好处,你不是想搞个长期有活的作坊么,菠萝分春果、夏果、秋果、冬果,比如今年春天播种,明年夏天能收,今年夏天种的呢,明年秋天就能收。这样一来,咱们一年四季都能做罐头了。”

听苏醒这么一说,红梅眼神亮了,转而又忧虑起来。

“咱家有桃树,现在又要种葡萄和菠萝,到时候要一年四季做罐头,这不是要忙疯了吗?”

“咱招工人啊,长期的!”苏醒笑眯眯地红梅捶肩,“你只需当老板娘就好了,不是啥活都要你亲自干的。”

红梅鼓着腮帮子说:“要是招不到工人,看你怎么哭!”

苏醒继续给她捶肩,“我不哭,大不了都荒掉,反正咱手里有钱!”

“噗!”红梅哭笑不得,“有钱就能瞎折腾啊,真是拿你没办法!”

晚上夫妻俩早早睡下了,次日一早,全家人出动,都去看望苏保国。

肖燕本来不想抱如如去的,毕竟如如半岁都不到,可全家人都要去县医院,如如没人带着,她只好把如如也抱着去了。

如如一坐车就哭闹,可能是头一次坐车她有些不适应。肖燕哄不好,就烦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