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荷花见肖燕那般没耐心的样子,就说:“要不你下车吧,带如如回家,别去了。”

肖燕知道婆婆见她烦躁是不乐意了,只好耐心地哄唱,把如如给哄睡着了。因为如如不是睡觉就是吵闹,乐乐和妞妞以及大毛二毛怕吵着如如了,一路坐车都安静得可怕。

孩子们似乎知道这是去看生病的爷爷,不敢像往日那么疯闹。

中途如如又醒了,方荷花又接过去哄。到了县里一下车,如如立马就不吵了,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到了医院看到爷爷,而且爷爷一见到这些孙辈孩子们就开心地笑,孩子们立马活跃了起来,围着爷爷说话。

孩子们和苏保国玩了一阵子后,红梅妯娌几个把孩子们领出去了,让婆婆和公公单独说说话。

方荷花把病房的门轻轻关上,瞧了瞧旁边的两张空床。

“他爹,就你一个人在这里呀,有两张空床儿子们晚上倒是有个地方睡觉。”

苏保国叹气,“才不是呢,头边那张床的病人昨天才出院,中间那张床的病人来住一个星期就走了,反正一直没有两张空床,儿子们不是挤一张空床就是在外面长椅上睡,这回他们真是吃了苦头。”

方荷花听说儿子们晚上连睡个觉的地方都没有,心里真不是滋味,感慨地说:“儿子都还孝顺,儿媳妇们呢表面上看着也都还行,没啥怨言,你可得好好配合医生治疗,早些出院,如果长久了儿媳妇们怕是没个好脸了。”

“唉,我也知道这个理,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儿媳妇们。我还没到六十呢,腰就成这样了,都怪自己年轻时不懂得爱惜身体,老来不仅自己遭罪,还害了儿子。”

方荷花见苏保国说着说着就消沉了,忙说:“你可不能这么想,你听我的,好好治腰,治好了回家养着,以后不种田不种地,让儿子们给咱养老!”

苏保国发愣,“这…这就让儿子们养老是不是早了点,村里其他人怎么也要等到七十岁吧。”

“他们是七十来岁一身病痛没法下地干活了就让儿子们养老,你现在这样还不如那些七十来岁的呢。再说了,四个儿子全都成家了,我还帮他们带孩子,咱俩不再是劳力,不让儿子养老哪行?养儿防老不就是这个理嘛。”

苏保国默默点头,“说来咱几个儿子还真是不错,就昨天出院的那个人,跟我年纪差不多大,腰摔坏了,他三个儿子三个儿媳竟然没一个来照顾他的。他老伴家里医院两头跑,我瞧着都心寒。说起让儿子们给咱养老,他们应该不会有意见,不像有的人家,提起养老,儿子儿媳都歪着脸,一年到头给点粮食给点零花钱跟要他们命似的。”

方荷花忙说:“咱儿子才不会,儿媳…就不好说了,估计有意见也不敢闹,就是埋怨几句。反正以后咱们要是能帮他们也会帮的,不可能吃饭等死的。”

苏保国知道方荷花这么说肯定在家里就想过这个问题了。

“你是不是已经想好让儿子们怎么给咱俩养老了?”

方荷花点头,“让儿子们每年总共给咱俩一千斤大米、一百斤油、四十斤盐,这些是吃不完,但咱还要招待客人的。我自己种菜,倒不需儿子们给。不过咱俩还要扯布做衣服吧,有时也要改善伙食买买鱼肉,偶尔看个病,人情往来啥的,过年还得给孙辈压岁钱,就让儿子们再给一千块钱。”

苏保国想起去年过年时每个儿子都给了一百五,说:“去年过年时儿子们给的孝敬钱可不少,加起来离一千也不远了。”

方荷花摇头,“他爹,我瞧着你还真是没眼力劲。去年过年是因为喜子见我生气,就把零头那一百五一下都给我了,其它三个儿子不好意思少给。我当时是瞧见了,儿媳们想到要给一百五孝敬钱,那脸色可跟平时不太一样呢,觉得有点多。如果不说养老的事,他们今年过年肯定像前年那样只给五十。”

“五十也不少,别人家儿子有的一分都不给,有的给个十块二十块的,五十块在咱村里真不算少。”苏保国说,其实他不想因为自己腰坏了就增加儿子们的负担,可一想到他的腰以后可能经常复发,真的没法再下地了,不让儿子们养老也不行。

方荷花给苏保国倒上一杯热水递过去,“五十确实不少,但那是孝敬钱,总共才两百没法给咱俩养老啊。”

苏保国沉思了一阵,他终究是不想拖累儿子们,说:“这样,年后等我回了家,咱让儿子们自个儿先商量怎么给咱俩养老,如果给的数跟你说的也差不了太多就听他们的,毕竟还有儿媳妇呢。”

方荷花点头,“好,我先不说,让他们商量,希望几个儿媳妇到时候不要闹。”

作者有话要说:过年人多事多,客人来了也都是低头玩手机,看剧、短视频、吃鸡,唉,我只想躲起来带娃码字~~

读者“欣果悦”,灌溉营养液+22018-02-11 22:27:10

读者“名字好听”,灌溉营养液+12018-02-11 20:09:43

读者“名字好听”,灌溉营养液+12018-02-11 20:04:33

第一百二十五章

老夫妻说了一阵子话, 他们的儿子儿媳孙辈们在医院外面瞎逛了逛就回来了。

一大家子人把病房挤得快没地方了,中午, 苏醒和庆子在医院陪着,让红梅带其他人去饭馆里吃饭。

孩子们吵着要吃米线,红梅就把大家带进一家米线店,吃得都还算痛快。吃完后, 她们再给苏醒、庆子以及苏保国带炖汤和米饭回来。

大家见苏保国状态还不错,除了苏醒和庆子要留在这里, 其他人都要回家去了。

临走前,红梅坐在苏保国病床前说:“爹,你安心治腰,家里人都等着你早些回家呢。你啥都不要操心, 苏醒和妈会把家里的事都安排好的,等过年了, 我们再轮流来看你!”

红梅说着从包里找出一本书, “这本《水浒传》是我刚才从书店买来的, 你要是不认得几个字,就让苏醒读给你听。”

苏保国挺感动的, “好好好,红梅还真是想得周到, 知道我天天躺在这里闷,你也不必为我担心,我没事就让他们给我读读好打发时间。”

然后方荷花过来再跟苏保国嘱咐几句,腊梅去水房把公公几件衣服给洗了。

桂芝见嫂子和腊梅都在公婆面前表孝心, 她有点懵,也不知自己该干点啥,或是说点啥。最后想了想,管它呢,她为啥要表孝心呢,反正到时候该摊的钱她又不会少给一分,她心里也是盼着公公早点好的,不需要做给别人看。

肖燕在那儿抱着如如睡觉,想想还是应该做点啥给喜子长脸,就从口袋里掏出五十块钱放在苏保国枕头旁,说:“爹,喜子和二哥要回去歇几天了,这钱让大哥和三哥给你买好吃的。”

苏保国忙点着头,“好好好,我这个老头子一辈子没啥用,倒是让你们跟着操心了。”

桂芝见肖燕都有所表示,她脸色有些尴尬,她不会做还不会说也就算了,连钱都没带。这个时候总不好戳着福子拿钱吧,叫大家见了以为她学肖燕。

方荷花跟苏保国嘱咐完了,说回家吧,再晚就赶不上车了。

一大家子一起出了门,苏醒坐下来给他爹削苹果吃。

苏保国瞧着说:“这果子得多贵呀,买它干啥?”

“红梅买的,她说你在这里用药多,嘴里肯定苦,吃点甜水果舒坦。”

吃了苹果后,庆子打热水过来给他爹擦身子。

苏保国心里感叹,儿子们能做到这样,即便不给他养老,他也不会有任何埋怨的。

红梅等人坐在回家的班车上,福子从口袋里掏钱直接全给付了。

桂芝暗想,刚才在公公面前福子不知道表孝心,现在都出医院了,谁还去注意是哪个付了车票钱。

这么折腾一天,孩子们也都累了。红梅抱着妞妞睡着,乐乐靠在腊梅怀里睡。

桂芝和福子一人抱一个孩子,肖燕搂着如如也是晕晕乎乎。

只有方荷花一个人没有打瞌睡,而且正襟危坐般挺直了腰,其实她是在想心事呢。

养老还是要让儿子养老的,不过儿子也都不容易,钱要多了,儿子就要受老婆的气了。方荷花不想让儿子在老婆面前受气,所以坐在那儿有些心烦,寻思着想个办法让儿媳妇高高兴兴地答应给他们二老养老才好。

回到家,红梅想到一事,感觉不能再拖了。

眼前已经腊月初十了,包地的事得去张罗了,再迟了她怕本队的地都被别人包去了。如果去别的队包地,远了会不方便。

红梅把两个孩子交给腊梅,“你在我家带着孩子,我去几家问问愿不愿把地包出去,顺便帮你家也包两亩。”

“好,庆子这次在医院估计得呆个十天八天的,包地的事确实不能耽误了,否则近便的地都被别人包去了,太远的地不方便,干个活得费一两个小时在路上。”

“嗯,我肯定是先包离家近的地。”

红梅办事麻利着呢,也因为大家都知道她有钱,不怕她赖账,一晚上去找了四家,全都同意了,还都是比较近便的地。

第二天,红梅、秀梅、腊梅三姐妹带着孩子去娘家,快过年了,也该送年礼了,顺便问问军军有没有给家里写信说过年的事。

她们一到娘家,李桂花就唠叨个不停。

“这可咋办哟,军军过年都不能回家,说是要等大年初一坐火车,到家就大年初二了,难道他大年三十的都要忙吗?”

红梅把军军写来的信仔细看一遍,“妈,军军不是说了么,大年三十那天他倒是不忙,可大过年的坐火车多没意思,他要和店里几个小伙姑娘们一起玩,大年初一才坐火车,大年初二晚上就能到家了。”

李桂芝叹气,“我知道,就是觉得大年三十团圆饭他都不回家吃,过年就没啥意思了。”

陈贵不耐烦地说:“红梅,你别听你妈瞎嚷嚷,过不过年有那么重要么,军军大年初二就能回家,你唠叨这个有啥意思?玉珍偶尔也写信回家的,玉珍她妈说了,玉珍生意可好了,咱家军军跟在那儿日子也不会难过的。”

李桂花唠叨完军军,见腊梅肚子还没大起来,又开始唠叨腊梅了,要她去省医院看,还说让红梅带着她去。

红梅愣了愣,她妈唠叨还真没错,最近忙乎乎的,都忘了这茬了。庆子没空带腊梅去,她这个大姐可以带着去呀,顺便带两个孩子去省里玩玩也好,反正手里不差钱。

“腊梅,反正咱姐妹俩现在也没啥事可忙了,明天咱们就去省医院,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

腊梅红着脸,把红梅拉到一旁小声说:“大姐,要不等明年夏天吧,我和庆子现在…”

红梅立马明白了,“手里没钱?”

腊梅咬唇,“大姐,我们总不能事事都问你和大姐夫借钱吧,之前借两百是还了,可庆子买种子要七百多块就又问大姐夫借三百买种子。我们手里只有五百多块钱,公公治腰不是要平摊么,所以…”

妹妹过得这么紧巴,红梅这个当姐姐的心里也不好受。

“你啥时候也跟大姐见外了,是庆子教你的吧?再借又怎么了,我是你大姐!待明年你们种树苗有了起色,还怕还不起?”

“大姐,我…”腊梅确实想去医院,可她觉得她和庆子靠着大姐一家生活,真是有些没脸。

“腊梅你可别再说了,要是让妈知道了,不又得唠叨个没完呀。”

腊梅只好点头同意了。

晚上回到家,腊梅准备在大姐家吃饭,聊聊天顺便帮着带带妞妞。

才吃完晚饭呢,桂芝寻了过来,说是婆婆找她们妯娌有事要说。

红梅好奇,“妈要说啥事?”

桂芝欲言又止的,“那个…我…”

“桂芝,你平时说话多痛快呀,这是咋了?”

桂芝见红梅追问,只好说了,“肖燕不是一直在妈灶上吃饭么,现在喜子回来了也没另做,他们小两口吃饭时就问妈大年三十谁回来过年谁在医院守着爹,妈就来问我和福子,这事我和福子又不能做主,妈就让咱们一起商量。”

福子和喜子在医院可能也是累了,吃了饭就上床躺着去了,说这事让她们妯娌四个跟妈一起商量吧。

妯娌四个和方荷花一起算着日子,到大年三十那一天正好是兄弟们交班的日子,而且从腊月二十八开始应该就没有班车了,得腊月二十七就回来。

到底让谁回家过年这事还真是难办,就连最不愿斤斤计较的红梅都希望苏醒能回来呢。苏醒不回来的话,做团圆饭就没人掌勺,而且过大年的孩子他爸不在家,孩子过年都不会有往年那么开心。

方荷花看着四个儿媳妇的脸,明白了,谁都希望自己男人能回家过年。

方荷花也懒得让她们商量,免得又起争执,吵起来可就不好看了。

“大年三十只要一个人在那儿守着就行,我指名让谁留那儿都不好。这样吧,抓阄!”方荷花痛快地说,“桂芝,你去拿一页孩子写字的纸来。”

桂芝拿纸过来,撕成四块,在一张上面写“医院”,其它三张上面写“回家”,然后都捏成团。

红梅让她们仨先拿,她最后拿。

红梅见腊梅在那儿窃喜,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再看看桂芝,她眼神里也透着几分欢喜。

转头再看肖燕,只见她那张脸直接崩坏了。

红梅高高兴兴地打开自己的,不用说,当然是“回家”两个字。

肖燕揉搓着那个纸团子,心里特别难过。之前喜子说如如出生会请一个月的假,结果没请成,现在好不容易回来了,可又一直在医院里,中间只回来过一次,在家住两天而已。

如如连她爸都没认清呢,这下过年还得留在医院,她和喜子这么久没好好在一起了,按理说应该让他们好好团圆的,毕竟喜子三个哥哥平时都在家,又没尝过分离之苦。

方荷花才不会跟她讲这个情的,说:“燕子,你自个儿抓的,别拉个臭脸。”

方荷花说着就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小匣子,“我这里有点老东西,给你们分分,反正迟早都是要给你们的。”

她朝四个儿媳妇扫了一眼,哟,一听说要分东西,个个都睁圆了眼睛呢!

第一百二十六章

红梅也是好奇, 婆婆能有什么老东西,莫非有古董!

继而又觉得不可能吧, 这小匣子也装不下呀。

腊梅也好奇,但好奇归好奇,但也只是抱着妞妞坐那儿等着。

桂芝和肖燕有些按捺不住,伸长了脖子往婆婆那个小匣子里瞧。

大毛直接扑到她奶奶身上, “奶奶,有啥好东西呀?”

“去去去, 小孩子不能看,更不能说出去。桂芝,你让两个孩子到堂屋去玩,乐乐你也去。”

妞妞和如如太小, 不会往外传话,就让她们在屋里。

方荷花搞得这么神秘, 四个儿媳更是好奇了。

方荷花小心翼翼地拿钥匙打开小匣子, 说:“当年我嫁到苏家来只因为苏家有口饭吃, 还真不知道苏家祖上出了个有钱的地主,不过后来被抄了, 败落了,但也偷偷藏了一些东西。改革开放才这么几年, 这些东西又不敢卖,就一直留着,之前打算四个儿子一结婚就分的,后来竟然忙忘了。”

方荷花之所以现在记起这事, 是因为想趁苏保国回来之前提一提年后要议养老的事,总得打个预防针嘛,免得到时候吓着她们。

既然要打这个预防针,也得先哄哄四个儿媳,分些好东西,她们良心上过不去,就能爽快答应养老了。

只要她们开口答应了,到时候再议细节就好说了。

方荷花先拿出一个叠得紧紧的手绢,慢慢打开,压低声音说:“这里有三十二个袁大头,你们每家八个。你们可不知道,袁大头这种银元最重最值钱,比孙中-山的要沉不少。解放前,一个这样的银元值几担谷子呢!”

红梅惊讶,她还真是不懂,不过听说是银元,应该是值钱的,因为是银子呀!

桂芝以前倒是听她娘家爹说过一回,好像家里也有两个呢。只有两个,当然是她两个哥哥的,她是连看都没看过,就听她爹有一次过年得意地说,袁大头嘛,他还是有两个的。

桂芝见婆婆一下拿出三十二个,果然是祖上出过地主的!

“年份有不一样的,我也不懂。”婆婆说,“估计你们也不懂,就随便拿吧,来你们自己来拿。”

确实没人懂银元的年份,每人过年抓走八个。

本以为老东西分完了,没想到方荷花从小匣子里又拿出一个针线包似的东西。

“这里还有…”方荷花自己也不知这些叫什么,说卡壳了。

妯娌四个既惊讶又惊喜,还有东西分呀!

红梅在想,不会是什么银镯子银戒指之类的吧。腊梅在那儿喜滋滋,有东西分就是好,管它是啥东西,有自己的份就行。

桂芝表情挺镇定,心里那是欢喜得不要不要的!

肖燕暗搓搓,最好每人来个金戒指!

方荷花把东西拿了出来,揭开手绢说:“我也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反正都是金子做的,有五个呢!”

哦?金子做的!还不知是什么东西,妯娌四人全起身凑过来看!

两个小长凳、两个小椅子、一个小鸟笼!当然,都是金子做的。

妈呀,竟然还有金子做的小把玩,精致得叫人拿在手上就不舍得放下来,就是个头太小了点,不过真的是让人爱不释手啊。

方荷花拿下那个小鸟笼,“这个我留着,以后谁对我好我就给谁,这四个都差不多,我偷偷称过重量,全都一样重。”

其实四个重量不一,肯定有差别的,不过方荷花是不会说的。

“你们自个儿挑吧,喜欢小长凳的拿小长凳,喜欢小椅子的拿小椅子。要是实在不知道拿啥,就抓阄。”

红梅拿了一个小椅子,说:“我不抓了,就拿这个。”

腊梅肯定学她大姐,也拿了小椅子。

桂芝和肖燕刚才在那儿左瞅瞅右瞅瞅,不知道拿哪个好,没想到红梅和腊梅真是手快,两把小椅子转眼就没了!

桂芝和肖燕本来是一直不理会的,更不可能有眼神交汇,可这个时候,她们忍不住对望了一眼,好东西被大嫂和腊梅抢了先!

小长凳就小长凳吧,婆婆说了重量都一样的。

可一拿到手,咋就觉得吃亏了呢,小椅子比小长凳瞧着做工要复杂啊。

肖燕瞧着腊梅手上的,腊梅高兴地在肖燕面前晃了晃,似乎在说,谁叫你挑来挑去,错过好的了吧。

方荷花见自己宝贝分得差不多了,就只剩一个小鸟笼了,心里空落落的,说:“这些东西老值钱了,指不定将来能卖个几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