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渔夫向她笑着致意,见她不理,也就罢了,只是不免多看了她几眼,然后看到了她襟前的血迹。

他疑惑地揉了揉眼睛。

小坏不知钻在哪里,这时才受惊般从老渔夫头顶掠过,飞向阿原,惶恐不安地盘旋于她们上空,再不敢离远。

---题外话---后天见!

第四卷蟠龙劫(二二二)

景辞已搬回了端侯府。

他从未对王则笙有过半句重话,但那次药铺相见,他已决绝表明自己态度。知夏姑姑也不敢再劝,只得时常入宫陪伴王则笙,唯恐她心情太过郁结伤了身体。但这日傍晚她去宫中探望,却扑了个空。

她天黑后才回来,却已担忧之极,向景辞道:“听闻郡主带了两名侍从悄悄出宫去了,也不晓得去了哪里……偿”

景辞正倚在榻上翻阅书卷,闻言抬起脸来,“她不曾跟身边的人提起过?撄”

知夏姑姑道:“这才是最叫人担忧的。我细问过了,居然她居然一个人都没提过。带去的两名侍从倒还可靠,都是从镇州跟来的,忠心耿耿,且身手不错。”

景辞皱眉,沉吟不语。

左言希正在一旁收拾医具,踌躇片刻,到底说道:“郡主曾托我配制能令阿原恢复记忆的药丸,前日配好,我已给了她。她这两日应该会想着见阿原一面,让阿原服了那药。”

景辞的书卷自手中跌落,沿着榻边掉落地间的。

他的面色沉了下去。

知夏姑姑已然失色,“她不会去找阿原了吧?如今这贱人忘恩负义,心狠手辣,天晓得还会做出什么来!”

萧潇正蹲在门口擦剑,闻言抬起头来,笑道:“姑姑,这话有失偏颇了吧?她伤愈后查案众多,小贼抓了不少,没听说做甚伤天害理的事儿呀!”

知夏姑姑屡屡被他掺和几句,不由恼了,“萧潇,你为什么总是偏帮那个贱人?听闻你们俩的传言也不少,莫非你也对她动了什么歪心邪念?”

“我是喜欢她。”萧潇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眼眸清清亮亮,居然跟阿原有几分相似,“当然,我所说的喜欢,跟姑姑心里想的喜欢不是一回事儿。我还喜欢端侯呢,姑姑千万别用你那些猥琐的念头来想我。我不妨事,损了端侯清誉便大大不妙了!”

他吹了吹雪亮的剑锋,还剑入鞘,虽然还是笑嘻嘻的,却连看都没看知夏姑姑一眼。

见二人争执,景辞已支起身,吩咐道:“萧潇,你和原大小姐还算合得来,不如去原府走一趟,探查下她有没有跟则笙在一起。另外派人到则笙素日往来的朋友那里问问,指不定歇在哪位府上了!”

萧潇应了,转身走了出去。

知夏姑姑顾不得跟他计较,向景辞焦灼说道:“郡主老实,平时不过就在宫里走走,和乔贵嫔他们说说话儿,还能去谁家?”

景辞眉眼微寒,“我不是说过,让她少去乔贵嫔那里吗?”

知夏姑姑道:“你也是近来才提醒她的,可自则笙入宫以来,除了咱们这里,也就跟乔贵嫔处得好些。必是原家那母女心机深沉,撺掇旁人不和我们郡主来往。”

景辞便扫了左言希一眼,“言希,你若是闲着,不如给姑姑诊诊脉。她年岁大了,越来越容易胡思乱想,瞧瞧能不能给她开两帖药,让她清静清静?”

知夏姑姑听他话间的嘲讽,不觉退了一步,气怒道:“公子,你……”

左言希忙截口道:“姑姑,阿辞这阵子病得不轻,需要安心静养,不宜动怒伤怀。”

知夏姑姑滚到喉嗓间的哽咽声生生压了下去,忍了满怀苦楚,勉强道:“好……我先带人去找则笙郡主。”

她快步走了出去,身形已有些踉跄。

待她出去,左言希瞅着景辞,叹道:“你还在生知夏姑姑的气?”

景辞扶着额,淡淡道:“没有。她胡思乱想,你也跟着胡思乱想,莫非也需要服药?话说,配制解药之事,为何不跟我说?”

左言希轻叹,“阿辞,别骗自己了……你根本勘不破情关,放不下阿原。若阿原嫁与他人,你的病只会越来越沉。难得则笙能想通,能抛开成见,以你身体为重,你何不给自己一个机会?照这样发展下去,你的病势的确难以好转。但如果阿原回到你身边,你不再终日郁郁,未必不能有所转机。”

景辞低眸,唇边微有自嘲,“言希,她已不是风眠晚。她有自己的主见。所谓当局者迷,如今细细想来,往年她在我身边的确受过很多委屈,我也的确待她不够好。她当日背叛我,大约也是那些年的积怨一总爆出吧?既然我已注定寿促,何必再强拉着她不痛快?不该强求的,我不会去强求。由她去吧!”

左言希皱眉,负手在屋中来回走动几回,断然摇头道:“不对,你的病情虽不轻,但更致命的是心病!那日你请她饮茶,不过坐了那么两炷香的工夫,你的脉搏便忽然平稳许多,足见得当日引你病发的,是她的背叛,而不是你所受的足伤!半年前我们截下晋国的迎亲车队,她束手就擒,由着我们处置下药,分明早已痛悔,愿意以命相抵。她还是恋着你的,只要想起往事,她会回到你身边!”

景辞眸光黯淡,却道:“或许吧!但她如今恋着的,已不再是我。既然木已成舟,何必造孽,再令她痛苦为难?由她良宵夜夜,月好花圆,又……如何?”

他大笑出声,取过案上已凉透的茶水,一饮而尽,伸手又取茶壶倒水。

其实他想饮的是酒,可惜有左言希等在身边,整个端侯府只怕都找不出一滴酒。

左言希踌躇片刻,忽走到他跟前,夺过他手中茶壶,说道:“她尚未成亲,便称不得木已成舟。而且……她心里依然有你。她必定没告诉你,我曾想杀她。”

景辞蓦地看向他。

左言希深吸了口气,说道:“涵秋坡出现的那个黑衣人,就是我。我曾想放蛇杀丁曹,但没能得手,后来丁曹自己摔死了,省了我手脚。你可记得,你曾跟她在涵秋坡查案?我担心你们会查到姜探身上,又担心她会再令你神魂颠倒,那夜一直在暗中跟踪,并向她放过毒蛇,试图取她性命。后来她在查我义父案子时便认出了我,但一直到今天都不曾揭穿。不为别的,她担心你发现我是凶手,惊怒为难之下会加重病情。她……为的是你!”

景辞一把揪住左言希,眼底有火焰突突跳动。

左言希坦然看着他,“我已晓得我错了!她当日害你,很可能只是一时糊涂。只要多加留心,便是你继续为她神魂颠倒,也不至于丧命。但她离开你,你真的会死……从前一直听说,她离不开你。但也许……是你离不开她?”

景辞的手指一根一根松开,眉眼颓然,再没有了原来的疏冷清淡。他的目光里腾挪跳跃的,都是那个细瘦玲珑的身影。

那样明眸善睐,那样若羞若喜,那样尾巴似的紧紧粘在他身后。

第一次见到她那样的神情,当是她五岁时吧?

拜了燕地名士陆北藏为师后,他敲敲她的额,“以后不用叫我公子,叫我师兄即可。”

她扑闪着明珠般的大眼睛仰视他,稚拙的脸庞敷着满满的辉芒,糯糯软软地唤一声,“师兄!”

她的笑容纯净得如雪山顶上迎着煦阳融化的泉水,透明清亮,不知怎的便让十岁的少年心随之融化。

远在异国他乡,他终于把舅父和知夏姑姑等人的警告抛到脑后,紧紧牵住小女孩的手,低低告诉她,“眠晚,从此后,你会一直跟我在一起。”

小女孩乖巧地点头,“眠晚很听话,眠晚会一直跟在师兄身后。”

或许受赵王府战战兢兢生涯的影响,她只是一味乖巧,乖巧地看着师父的眼色,他的眼色,不肯行差踏错一步,更不会有各种异想天开的念头。

所以,她乖巧,聪明,听话,却不伶俐,也不算机灵,甚至有些笨笨的。

但他想,这样笨笨的眠晚,正适宜与他一起筑成乱世里最温暖最恬适的小窝。他会妥帖地护她于身后,不让前方岁月的风霜侵袭到她。

而她纯净的眼睛里从来只有他,自然明白他待她的好。

于是,他永远不必回顾。

他晓得她就在他身后,永远在他身后。

在他近在咫尺间,在他触手可及处。

她不离,他不弃。

她与他,将会这样一直走下去,从黄发垂髫,到白发皑皑。

未来会那样长,一生一世那样长。

---题外话---想投我月票的妹纸欢迎月初投哈!我可以在榜上玩儿几天。

大家后天见!

第四卷蟠龙劫(二二三)

阿原并没敢告诉原夫人,约她去西溪相见的,不是长乐公主,而是则笙郡主。し

但小鹿见阿原吐血,也不敢隐瞒,得空便一五一十告诉了原夫人。

原夫人又是心疼,又是恼火,急寻了口紧的相熟太医过来给阿原诊治,问下来说是一时气火攻心,虽无大碍,但不好好调理,只怕于胎儿不利撄。

原夫人忙命人去煎药,令阿原卧床调养,不许人来惊扰。

阿原服了药,睡到第二日方才醒来,却做了整整一夜的梦,醒来满脑都是陌生却又熟稔的人影闪过,细思却又一无所得。她虽有决断,凡事也看得穿,也由不得一颗心浮浮沉沉,竟似没个着落处偿。

因见原夫人日夜守在身畔,她也不肯露出烦恼之色,只微笑道:“母亲怎不去休息?我昨日只是被晒得有些头晕,这一觉醒来便已全好了。”

原夫人对王则笙恼火之极,只觉这丫头有病,且病得不轻;又见阿原贴心,反而劝慰她,更对这个失而复得的女儿痛爱不已,微笑道:“你也不用瞒我,我已听小鹿说起过。其实咱们根本不必管旁人说什么。既能重新活过,便是老天爷的恩赐,不能白瞎了这一世!咱就得烈马青葱地活着,痛痛快快地过着,比任何人都逍遥自在。待咱们把那些闲言碎语碾到脚底下,便是那起在背后嚼舌根的人没脸了!你明日便是名正言顺的贺王妃了,有的是富贵悠闲的日子,还理这些自命清高的贱人做甚!”

小鹿愤愤道:“不怪小姐不开心,可恶这王则笙居然一副为小姐好的模样,好似这天下独她是一朵纯洁无瑕的白莲花,真是脸大!”

原夫人道:“她的年纪也不小了,我该劝皇上尽快将她嫁了,省得她没事作妖,自己不如意,只想着坏了别人的大好姻缘。眼前先不用管她,最赶紧的是你得赶紧养好身子。明日成亲,还得忙碌一整天呢!”

阿原神思兀自有些恍惚,来来回回,只是景辞苍白清瘦的面庞,和冰冷得近乎绝望的眼神。

她点头,勉强笑道:“母亲放心,我向来看得开,必定快快活活过着,宁可委屈了别人,也不会委屈了自己。”

正说着时,廿七命人来请原夫人。

原夫人又安慰阿原几句,忙出去看时,廿七正皱眉等着她。

原夫人问:“怎么了?”

廿七低声道:“听闻则笙郡主不见了!端侯府的人找了一夜,如今宫里也开始派出人手四下寻找了!”

“不见了?”

原夫人一惊,转头看了眼阿原卧房的方向,“留意宫中和端侯府的动静,若有什么讯息立刻告诉我,但暂时不要跟阿原说起。”

廿七迟疑了下,“昨天傍晚小姐出去见的那人,不是长乐公主,是则笙郡主吧?”

原夫人道:“嗯,指不定是阿原没如那小贱人的意,所以那小贱人又在作妖,装死装活地想让阿原不自在。明日是阿原一生一世的大日子,可不能让她不痛快。”

廿七低低应了,快步离去。

端侯府遣出的人的确没有找到王则笙。

因阿原身体不适,暗暗延医调理着,早早就歇下了,即便萧潇是“原大小姐”昔日心头所爱,原府管事都没敢放进去。阿原甚至都不晓得萧潇前去找过。

梁帝被惊动,派出宫中禁卫寻找,依然没有下落。

直至午后,才有地方紧急报来命案,却是位于西溪的一条画舫里,发现一女二男三具尸体。

知夏姑姑开始尚不敢跟景辞提起,匆忙赶去查看时,当场昏倒在地。

地方官慌忙传回消息,长乐公主、刑部侍郎谢岩以及负责京师案件的大理寺卿乔立等闻讯,震惊之余连忙赶去查看时,景辞竟也已赶到,正一言不发默默跪坐于王则笙的尸体旁。

画舫内有格斗痕迹,两名侍从都倒于船头已经发黑干涸的血泊里,被烈日曝晒了半日,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味;王则笙则躺于船舱内的地上,颈间有明显的掐痕,同样僵死多时。

地方官领了仵作向谢岩等禀道:“经初步检查,三名死者皮肉颜色已有所变化,应死于昨日申时至酉时。两名男子兵器都在手边,当是经过一番搏斗后才被凶手所杀。由五处伤口形状来看,凶手所用的是一把长剑,身手颇高。伤口长约有一寸一分,故而凶手所用之剑较窄,宽度当在一寸至一寸一分之间。女子是被人掐死,从伤处所留指痕可以推断,凶手手掌较小,指骨纤细,可能是身材极瘦小的男子或少年,也可能是……女子。”

他悄悄擦擦汗,觑着景辞泛白的唇色和滚动的喉间,声音低了下去,“从衣饰来看,两名男子是随从护卫,那女子则是……年约十八、九岁的贵家小姐。”

他不敢明说这女子是谁,但长乐公主等早已猜到,遇害者必是王则笙。

她躺于舱内阴凉处,尸体倒不曾有太大变化,看着依然乌发如墨,身姿曼妙,只是面色惨白,唇色绀青,再没有从前巧笑倩兮的娇媚可人。

景辞握着她僵硬的手,面色已不比死去的王则笙好多少。

知夏姑姑已被左言希针灸救醒,灌了药正在喘气,忽冲上来叫道:“凶手不会是别人,必定是阿原,是阿原那贱人!”

长乐公主一惊,忙斥道:“姑姑有年纪的人,怎可红口白牙诬蔑他人?若认真追究起你来,端侯面上须不好看!”

知夏姑姑满面是泪,叫道:“我何曾诬蔑她!则笙出来就是为了找她,想送她药丸,让她恢复昔时记忆!不想她竟下此毒手!”

长乐公主道:“咦,原夫人延了多少名医,用了多少良药,都不曾治好阿原失忆之症,则笙郡主与阿原素来不睦,怎会晓得怎么治阿原的病,还为她送什么药丸?何况,前儿落水嫁祸之事殷鉴未远。姑姑,这话便是我信,只怕父皇也不信吧?你可不能因私怨误了追拿真凶呀!”

知夏姑姑的面庞几乎扭曲,汗水自她半边的银质面具下滚落。

她浑身颤抖,嘶哑地喊道:“私怨……正因有私怨,她才会害则笙!我小瞧了这贱人的毒辣!公主莫忘了,她的忘尘剑本就比一般的剑要窄,且锋利无比,岂不正与侍仆伤口相符!何况则笙是被女子掐死的,除了阿原,寻常女子哪来这样的胆量和力道?”

长乐公主见她双眼通红,目眦欲裂,皱眉道:“可知夏姑姑你别忘了,阿原明天就大婚了,则笙抱着什么念头给她送药咱们不知,以阿原的个性,又怎么可能跑到这般偏僻的地方来见素不投契的则笙?”

知夏姑姑切齿冷笑,“是或不是,查问过她的行踪,岂不就真相大白了?”

乔立忙道:“姑姑放心,则笙郡主之事,不论谁是凶手,皇上必会深究到底,给赵王一个交待!”

长乐公主白了乔立一眼,还待说话时,谢岩将她轻轻一拉,说道:“乔大人说得有理!我们先勘察现场,收集线索要紧。皇上那里当然要尽快禀明,但也不能一问三不知。”

乔立点头道:“谢大人言之有理!”

他走上前,恭恭敬敬向景辞道:“端侯爷,是不是……该让人先将郡主等送下画舫,好安排人手细细勘察此处?”

景辞没有回答。

他垂头对着地上的女子,眼前依然是她从小到大灵动的身影。而他耳边那一声声脆生生的“景哥哥”,似乎从未停歇过。

地上这僵冷的没有生机的女子,正在走向腐烂的女子,像一个击不破的恶梦。

谢岩迟疑了下,蹲到他身畔,轻轻拍了拍他的肩,低声道:“阿辞,节哀顺变!而且……这事没那么简单,我们必须查出真相,还郡主一个公道!”

景辞黑睫颤了两颤,微微阖起眼,便有湿意从他苍白的面庞爬过。他深呼吸着,抬起颤抖的手,缓慢而用力地揉搓着自己的面庞。

见两名侍从的尸体已移开,谢岩正待唤人进舱带走王则笙的尸体,忽闻景辞低低道:“我来。”

他俯身将尸体抱起,就如少年时抱起他不懂事的小妹妹。

他轻声道:“则笙,景哥哥带你回家了!”

或许,顽皮的小妹妹只是玩得困乏,睡着了。

一觉醒来,她又能活蹦乱跳。

---题外话---后天见!

第四卷蟠龙劫(二二四)

见景辞离开画舫,乔立松了口气,转身安排人入画舫勘察,又命人在附近细细访查,寻找有无目击证人。

长乐公主皱眉,悄向谢岩道:“京师大案,依律是由大理寺负责缉查审断。可乔立和阿原、北湮他们算结下梁子了吧?若刻意往他们身上引,恐怕有些麻烦。算来明天就是他们成亲的好日子了!”

谢岩苦笑,安慰道:“不妨,还需刑部复核呢!何况这等大案,应该很快会有旨意,让大理寺、刑部一起办理。我尽量盯着乔立,不让他使坏就行。再则,原夫人也不是好招惹的,若无确切证据,乔立敢怎样?撄”

话未了,却见那边有公差从窗边地上捡起一物,交给乔立,“大人,请看这个……”

长乐公主眼尖,一眼便看到,那是一枚小小的耳坠。

虽说慕北湮丧父未久,但他和阿原的亲事到底是梁帝钦赐,又借着完成老贺王心愿的名头,倒也无人指摘其不合规矩偿。

于是,二人亲事虽不敢大操大办,应有的礼仪并不少。

阿原一早便被唤起梳妆打扮时,满府里已贴满“囍”字,沿着主道边悬挂的一溜儿大红灯笼鲜艳得耀眼,连小坏的足间都被小鹿用红绳很细致地绑了个漂亮的合欢结,——小鹿算不得灵巧,但打的结向来很漂亮。

她的嫁衣喜帕自然也是最华美最精致的,和排满妆台的簪珥珠饰一起,炫丽招摇,却出奇地刺目,让她眼底阵阵地涩辣难言。

外面的吹打声和欢笑声听着便有些遥远,铜镜里被侍儿的巧手一点点画出精致妆容的面庞也显得陌生了。

这是她大喜的日子,但她竟觉不出半分的欢喜,看着嫁衣上五色丝线绣成的鸳鸯和牡丹,反而一阵阵的虚软无措。

不该这样的。

即便这婚事只是她和慕北湮心照不宣的一场戏,至少她可以免去未婚生子的尴尬,又有慕北湮知疼着热的陪伴,总该有几分欣慰,而不是这般魂不守舍,做梦般全无真实感。

阿原问向琉璃,“夫人呢?”

琉璃等陪嫁侍儿同样锦衣华饰,足蹑珠履,满头珠钗将面庞映得愈发齐整俏丽。见阿原问起,琉璃只当她不舍母亲,忙道:“夫人被皇上传召入宫了。想来皇上也记挂着小姐的婚事,特特唤了夫人入宫吩咐。小姐今日大喜,皇上必定又有赏赐。”

阿原向外看了一眼,“廿七叔跟夫人一起去了?”

琉璃笑道:“廿七爷自然一起去了。应该很快会回来吧?总不会误了小姐的吉日良辰。”

阿原点头,却觉心下更是不安,总觉得哪里不大对劲。她侧头向小鹿道:“拿我的剑来。”

小鹿忙递过去,笑道:“小姐的破尘剑自然要一起带入贺王府,但到底戾气重了些,就是不必带入花轿吧?”

阿原将破尘剑持于手中,心头才踏实了些,轻笑道:“带着也不妨,辟邪。”

正说着时,忽听得外面一阵喧哗,然后便有下人急急奔入,叫道:“大小姐,郢王和大理寺卿乔立乔大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