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初又推辞,“伯母,我刚在皇宫吃过午膳,距离晚上时候尚早,改日吧。”

  “择日不如撞日。如今你办两件大案,一旦忙起来,空闲时候不多。伯母一直想谢你,一推再推得推到什么时候去?”苏夫人热情地道,“苏青今日没出门,在自己院子里呢,我这就派人将他喊来陪你。半日一晃就过去。你不准再推辞了,再推辞的话,就是不给我这个做长辈的面子了。”

  许云初闻言失笑,拱了拱手,“伯母都如此说了,我若是再推辞,便不识时务了。既然如此,那就叨扰伯母了。”

  苏夫人高兴地道,“你先坐着,我这就去吩咐厨房准备。”

  许云初点头。

  苏夫人又撑着伞出了会客厅。

  苏风暖回到自己的院子后,从压箱底的物件中取了一个匣子,里面存放着前两年她收集齐了的关于岭山一案的涉案证据。她拿到之后,没立即前往会客厅,而是想着凭着她娘的热心,以及对许云初的道谢,怎么说也要好好地叙一番话,便将匣子放在一边,自己躺在床上闭目小憩。

  她是怎么也没想到她娘要留许云初吃晚饭。

  所以,当苏夫人冒着雨找来她的院子,进了她的房间,从床榻上揪起她告诉她这件事儿时,她一时有些懵,“娘,这刚过了晌午,您就要留小国舅吃晚膳?也太热情了吧?”

  苏夫人瞪了苏风暖一眼,“小国舅不是要对你盘问岭山和小池之事吗?你怎么倒躲在屋子里睡起觉来了?将人家晾在了会客厅?”

  苏风暖瞅着她,“我不是喊了您去招待她吗?”

  苏夫人嗔道,“上次他救了你三哥,天色晚了,没谢人家,今日外面一直下着雨,我想着,便留他在府中逗留半日,用了晚饭再走。总归是救命之恩,这样谢人家,也还是轻的,以后寻到机会,还要拿别的再谢上一谢才是。”

  苏风暖一时无言,对她道,“我没什么要对他说的,岭山覆没,我救了小池之后,搜集了相关证据,如今将这些证据都给了他就行。我以为您会陪着他好好叙一番话,没想到您倒是真会来,竟然直接留晚饭以表谢意。娘哎,我可真是敬佩你如滔滔江水了。”

  苏夫人闻言伸手敲她脑袋,气笑道,“我刚刚已经派人去知会你三哥了,让你三哥陪着他。反正你三哥今日也无事儿。我还没去厨房,先来你这问问,你今日不是被太后召进宫了吗?竟然与小国舅一起回府?难道太后又回转了赐婚的心思?”

  苏风暖闻言摇头,将她进宫见了太后,太后与她说了什么,她如何回的话,又将皇上将她喊去,下了一盘棋,用午膳时,许云初前去请旨之事,一言一语简略地说了一遍。

  苏夫人听罢后,松了一口气,道,“乍然听说你和小国舅一起回府,吓我一跳,我还以为太后又回转了心思,今日宫里发生了什么将你们凑做一堆的事儿?既然太后改了注意,想依顺皇上的意思将你赐婚给小裳,那就最好不过了。”

  苏风暖点头,没麻烦自然是好事儿,她也不希望麻烦太多。

  苏夫人又道,“你从边境回京后见过小国舅数面的事儿,怎么没听你说起过?但愿这小国舅真没什么心思,否则,还是有麻烦。”

  苏风暖道,“我话里话外也说的很明白了,许云初是聪明人,应该不会有什么麻烦。”

  苏夫人瞪了她一眼,“那林之孝就不是聪明人吗?他看起来也是极聪明的。”

  苏风暖一时没了话,提起林之孝,她就觉得头疼。

  苏夫人见她眉头跳了又跳,顿时笑起来,摸着她的脑袋欣慰地说,“一家有女百家求。我生的女儿怎么会没人求?不是我自夸,放眼天下,怕是真没几个能及得上我女儿的人呢,谁要看上你,那是慧眼识珠。”

  苏风暖嘴角抽了抽,伸手温柔地拍拍苏夫人的脸,柔哄道,“好娘亲,您快去厨房吧,再自吹自擂下去,我就该替您脸红钻地缝了。你没事儿的时候,多听听外面那些不堪的传言,就能降低几分自信。”

  苏夫人打开她的手,笑骂了一句“臭丫头!”,转身出了房门,撑着伞去了厨房。

  ------题外话------

  这是一更哦~

第六十六章 长长久久

  苏风暖在苏夫人走后,又在床上躺了片刻,才起身,拿着那个匣子,去了会客厅。

  她来到会客厅时,苏青已经陪着许云初在喝茶闲聊了。

  苏青见苏风暖来了,对她道,“臭丫头,我以为你躲在外公府里不回府了呢!如今倒是又敢跑回来了。”

  苏风暖瞥了他一眼,见他一脸愤懑的模样,估计还为了她点他穴道的事儿过不去。便慢悠悠地道,“你还想我点你穴道吗?我今天进宫后,太后没跟我发脾气,我没机会活动手脚,如今正好活动一下。”

  苏青一噎。

  苏风暖见他乖乖地住了嘴,没了愤懑的气焰,便不再理他,将匣子递给许云初,“证据都在这里面。”

  许云初伸手接过匣子,捧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他问,“看来这些证据足够岭山一案了?”

  苏风暖坐下身,点头,“应该够了。”

  许云初颔首,将匣子放在了桌案上,伸手一按,打开了暗锁,里面叠着满满一匣子的证据。他伸手拿出来一部分,随意地翻看了两下,眉心微凝。

  苏风暖自己倒了一杯热茶,翘着二郎腿,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他神色波动。

  当年岭山瘟疫发生后,官员层层隐瞒,导致后来一发不可收拾,最后朝廷干脆颁布了一道军令,封锁岭山,连飞鸟都不让飞出一只。那时候,还有很多人没染上瘟疫,但后来都生生等死了。

  岭山瘟疫不是不能救,而是没人救,不愿救。

  固然有月贵妃枉顾岭山举族人生死,但她一个后宫妃嫔,即便武功高超,但毕竟是困居深宫,尤其她还受宠,出入宫闱可能轻易,但出入京城,消失个十天半个月,却没那么轻易。若是朝中没有重臣,也瞒不下那么大的事情。甚至让皇上连半丝风声都没闻到。

  如今,这匣子里装着的,便是多少官员的身家性命,其中自然有朝中重臣的。

  许云初若是将这些程递给皇上,可想而知,皇上会怒成什么样。

  许云初看了片刻后,将那些证据都放回了匣子里,沉默片刻,盖上了匣子,锁上了暗锁,对苏风暖沉声说,“你搜集这些证据,过程想必极其艰难,既要避人耳目,还要搜集齐证据。”顿了顿,他道,“但事关朝纲,这些证据,能用上大半,也就不错了。”

  苏风暖笑了笑,“动朝纲就是动社稷动江山根基,这我自然知道。皇上既然将案子交给小国舅,便是信任小国舅。我既然将这些证据都交给你,也是信任你能办好此案,给岭山那些冤魂一个交代。至于证据能用上多少,朝纲既要动,也要稳,自然是需要你来拿捏分寸了。”

  许云初点头。

  苏风暖又道,“就比如说月贵妃一案,目前为止,也只是死了一个月贵妃,一个太子奶娘,一个国舅夫人。叶世子也是重拿轻放,皇上也是。没牵连国丈府治罪,也是为了朝纲时局。我请进京城协助查案的独臂人离陌,被国舅夫人所杀,我对他的尸身说要为他报仇,但既然国舅夫人已死,这仇也就不必报了。我总不能牵连小国舅来赔罪不是吗?所以,凡事三思而行,舍小义,顾大局,也没错。”

  许云初闻言面色微微动容,“我娘连国丈府都打算赔进去,杀个人对她来说,没半丝不安。如今她已死,为人子,便不能再议母之过。但我还是多谢你不因此牵连找我寻仇。”

  苏风暖淡淡一笑,“国舅夫人一人做事一人当,已然死了,恩怨也就随着她死一笔勾销了,没什么可说的了。我知道与你无关,自然不会找你寻仇。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省些心。”

  许云初点头,“苏小姐胸怀宽阔,常人难极。”

  苏风暖失笑,“小国舅上次救了我三哥,依照我三哥的面子来说,我也不能再找你寻仇的。”

  许云初看了苏青一眼,轻声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苏青白了苏风暖一眼,“亏你还知道我是你三哥,没半点儿做妹妹的样子。”话落,他站起身,拍拍许云初肩膀,“走,咱们去我书房下棋。”

  许云初点头,对苏风暖道,“伯母留晚饭,我没办法推脱,还要在府中逗留半日,这匣子还劳你先替我收着,我走时再带走。”

  苏风暖立即说,“你不是要去我三哥书房吗?随手拿着呗。”

  许云初摇头,“我记性不好,免得走时忘了,你先收着吧,走时也能提醒我。”话落,他看向苏青。

  苏青点头,对苏风暖恶声恶气地说,“哪那么多废话?让你先拿着就先拿着,走时再给好了。”话落,拉着许云初,出了会客厅,去了书房。

  苏风暖看着放在桌子上的匣子,一时无语,本来她想给了许云初匣子,晚饭就不在家里吃了,下午就躲了,如今看来是不成了。

  于是,她又捧了匣子,回了自己的院子,准备睡上一下午再说,反正许云初要吃了晚饭才走。

  但她刚进了自己的院子,管家便来报,“小姐,孟太医来了,请见您。”

  苏风暖向外看了一眼,这会儿雨比上午下得大了点儿,这孟太医冒雨前来,可真是对叶裳的伤尽心尽力。便对管家点头,“将孟太医请来我的院子吧,我在画堂接待他。”

  管家应是,连忙去了。

  不多时,孟太医打着伞,随着管家来到了苏风暖的院子。

  苏风暖坐在画堂等着他,见他来了,请他入座。

  孟太医抖了抖身上的凉气,对苏风暖拱手,“老夫医术不精,只能又来叨扰苏小姐了。”

  苏风暖笑了笑,自己给他倒了一杯茶,和气地道,“孟太医客气了,你为叶世子治伤,尽心尽力,即便叨扰我些,也不算什么。有哪里需要我帮忙的,直说就好。”

  孟太医连忙道谢,“既然小姐这样说了,老夫便不客气地请教了。”

  苏风暖点头。

  孟太医便也不再客气,就着叶裳的伤势,与苏风暖说道了起来。

  孟太医坐着太医院的第一把交椅,不算是浪得虚名,自然是有些真本事的,他一生钻营医术,对医术一道,人也十分谦虚。更何况早先有叶裳的恐吓在前,他便更是愈发谦虚谨慎地求教苏风暖医治叶裳的伤,务必要将他养得活蹦乱跳。

  这一来一去,一求教便求教了足足半日功夫。

  直到天暗了下来,苏夫人亲自来请,孟太医依旧意犹未尽。

  苏风暖与他探讨了半日,早已经累得困乏了,但这孟太医说起医道来,异常精神,她也不好赶人走,更不好露出不耐烦的模样,所以,一忍便忍了半日,也消磨了半日的功夫。

  见苏夫人找来,天色已暗,孟太医才回过神来,连连说对苏风暖抱歉。

  苏风暖对她笑笑,“孟太医痴学医道,怪不得能坐太医院的第一把交椅,我对你的毅力,也十分敬佩啊。”话落,她捶了捶肩膀。

  孟太医又连连道谢,打算告辞。

  苏夫人笑着道,“前厅已备好了席,孟太医便留在府里吃了晚膳再走吧。正好国丈府的小国舅也在这府中做客。”

  孟太医连连推辞。

  苏夫人自然是热情相请。

  一番推让之下,孟太医推辞不过,连连说着真是叨扰小姐和夫人了,便留了下来,与苏夫人和苏风暖一起去了前厅。

  苏风暖临出门时,没忘了带走那个匣子。

  来到前厅,已经备好了席面。

  苏大将军辞官,没官复原职回京之前,苏家一直住在民风淳朴的乡野之地。所以,即便回了京中,对于规矩也没那么约束。所以,苏夫人没分开男女席面,只设了一桌席。

  苏风暖和苏青自然坐在了苏夫人左右,许云初和孟太医坐在了三人对面。

  苏青与许云初下了半日棋,不见半丝疲惫,反而异常兴奋,对苏风暖不停地夸许云初,“小丫头,你自诩棋艺高超,不知道能否下得过云初兄?要不然吃完饭,你与他对弈一局?”

  苏风暖闻言看了许云初一眼,见他含笑看着她,她捶捶肩膀,“今日累死了,你没看到我恨不得倒床就睡的样子吗?可真是我的好三哥。”

  苏青瞪眼,“你与人打架打个三天三夜都不见累,如今我才半日不见你吧?就累的要倒下?”

  孟太医连忙道,“都怪老夫请教苏小姐医术,一时贪心,忘了时辰,让他陪了我轮了大半日的医术,才给累得乏了。”

  苏青哈地一笑,对孟太医拱手,“小丫头惯常没什么耐心的,没想到对孟太医你倒是耐心十足。”

  孟太医又连忙道,“实在是叶世子伤势太重,老夫不敢出丝毫差错,问的细了些,苏小姐确实耐心极好。”

  苏青眨眨眼睛,瞅着苏风暖道,“叶裳那臭小子醒来后便发火赶你出府,难得你如今还有如此耐心医治他的伤。该说你没心没肺呢?还是该说你……”

  苏风暖瞪了苏青一眼,接过他的话说,“不看别的,看在他那张脸的份上,我也该好好医治他。否则,一辈子长长久久地对着,他一副病秧子的姿态,不让我赏心悦目怎么能行?”

  苏青一噎。

  ------题外话------

  作者有话:每天更新完章节,管理都会将错误之处找出来私下发我,我会在底稿改过,网络更新后不能运用搜索功能改错,所以,免得浪费时间,我基本是不做修改。但底稿会认真修改,争取出版书不会有这些错误。所以,请大家放心。

第六十七章 燕北苏家

  苏风暖将苏青噎了之后,便不再理他,径自用饭。

  苏青没想到苏风暖的脸皮这么厚,竟然当着外人不顾忌地说叶裳那张脸要一辈子长长久久地对着,他实在是对她无语,这种丢面子的事儿,他觉得真不能再说了,也就乖乖地住了嘴。

  许云初不知是今日听苏风暖这样的话听多了,还是如何,总之,面色如常,看不出任何波动。

  孟太医则是心中暗想,今日晌午时,他给叶世子把脉,叶世子脸色十分难看,他小心翼翼地把完脉后,叶世子沉着脸对他说,“你可是太医院的第一太医,把个脉竟然还手抖,要不然再去苏府学个半日,让苏风暖教教你如何把脉?”

  他连忙请罪,可是叶世子是半丝不给他请罪的机会,便将他赶出了内室。

  他在外面琢磨半晌,也没琢磨明白,他虽然小心翼翼,心里在抖,但手是决计没斗的。

  还是千寒将他拉到了远处,悄声对他说,“世子让你去苏府请教,你就快去吧,苏小姐医术高绝,即便不请教她把脉,也能学到许多东西。尤其是这样的雨天,苏小姐定然对你十分有耐心。”

  孟太医不太明白下雨天和苏风暖的耐心有什么可挂钩的,但他还是依照叶裳的意思来了苏府。

  来到苏府,见了苏风暖之后,发现千寒说的果然对极,与苏风暖论医术之道,实在是受益匪浅。苏小姐虽然年纪轻轻,但聪慧绝顶,医术高绝。称她一句“活死人肉白骨的神医”都不夸大。

  苏夫人对于苏风暖的话,不见一般长辈听后立即觉得颜面尽失的训斥,而是笑呵呵地拍了拍苏风暖的头,笑骂了一句“臭丫头”,便热情地招呼许云初和孟太医用晚膳。

  这一顿饭,除了早先入席苏风暖和苏青言语间的一小段插曲外,在苏夫人的热情下,算得上是吃的宾主尽欢。

  饭后,天色已经黑了,许云初和孟太医告辞离开。

  苏风暖将那个匣子递给许云初,对他客气地道,“天黑路滑,小国舅慢走。”

  许云初点头。

  孟太医又对苏风暖道了一番谢,才与许云初一起,冒雨出了苏府,乘车离去。

  二人离开后,苏夫人笑着感叹了一句,“这小国舅人品样貌也是极好,有能力又有本事,可惜出身在国丈府。”

  苏风暖笑着揶揄,“娘见了谁都觉得好,恨不得您再冒出几个女儿,一人嫁一个是不是?”

  苏夫人大乐,“正是。”

  苏风暖无语。

  苏青伸手敲苏风暖脑袋,“臭丫头不知羞,什么话都敢从你嘴里往外说,丢人现眼。”

  “我干的丢人现眼的事儿多了,不差这点儿小事儿。”苏风暖打开他的手,又捶了两下肩膀,困乏地道,“累死了,我回去睡了。”话落,她拿着伞,出了前厅。

  苏夫人也捶着肩膀道,“忙了一日,的确是累。”话落,问苏青,“你与小国舅在书房当真下了一下午的棋?”

  苏青点头,“下雨天,不下棋的话,也没别的可玩耍的事儿,不过好在他人品好棋品也好。我们一来二去,倒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不觉得乏味。下了几局棋后,又探讨了一本古棋谱。”

  苏夫人点头,“他是国丈倾力培养的国丈府未来支撑门庭之人,如今已经入朝了,才华自然不是虚名。你与他走得近些,倒也能学到些长处。”

  苏青闻言笑着说,“他虽然人还不错,但怕是我与他不能走太近。”

  “嗯?”苏夫人不解,“国丈已经辞官,小国舅刚入朝,皇上便重用。宗室与外戚多年来的锋芒也算消磨缓和了,为何不能与他走得太近?”

  苏青叹了口气,“下了这一下午的棋,大半的时候,交谈的话里,说的都是妹妹。他问了许多关于妹妹的事儿。我怕他如今见了妹妹,怕也是有了心思。”

  苏夫人顿时笑了,“早先暖儿从皇宫与小国舅一起回府,我吓了一跳,后来仔细对她盘问了一番。听她话里的意思,小国舅与她以前见过几面,但她瞒着人家姓名身份,今日在皇上跟前撞破了。不过你妹妹当着皇上的面,主动说了与小裳的婚事儿。这小国舅是聪明人,若是以前有那么点儿心思,应该会打住,不会再任其滋长了。”

  “但愿喽。”苏青不正经地道,“我还以为这野丫头没人要,没想到一个个的都上赶着思慕她。不愧是娘您生的女儿。”话落,他嘻嘻一笑,“我听外公说,当年您到了议亲的年纪后,媒婆整日不断,几乎都踏平了王府的门槛,后来您选了个穷小子,就是我爹。”

  苏夫人失笑,伸手拍他,“说你妹妹呢,竟然说到娘的身上来了。”话落,她笑起来,“当年你爹也是瞒着你祖父从燕北之地来京,一腔热血,要报效朝廷,为了不叫你祖父派人抓回去,便改了名,换了姓,后来,他夺得了武举第一名,皇上钦点武状元,再也瞒不住,你祖父才找到了他。那时,我和你外公才知道,他哪里是什么穷小子?原来是燕北王府世子。”

  苏青顿时道,“后来我听说祖父气急,让他回燕北,也不准娶您,家里已经为他议了亲,他死活不回去,祖父便将他逐出了苏家祖籍,断绝了父子关系?”

  苏夫人点头,“你祖父知晓南齐多年来重文轻武,做武将没什么好果子吃,不想让你爹入朝,只想他守住燕北之地,当个世子,将来继承爵位,做个封地的王爷便罢了,一世衣食无忧,子孙享乐。可是你爹偏偏有抱负,要报效朝廷,不听你祖父的,执意来京,后来,凭着他的本事,果然受皇上赏识,他不知家里已经为他议亲,娘也不知,与他两情相悦后,你外公做主,便定下了亲事。你祖父来京后,他身份揭破,你祖父大怒,你外公也十分恼怒,那时……哎,一言难尽……”

  苏青道,“所以,还是娘魅力大嘛,后来父亲执意留在京城娶娘……”

  苏夫人看了他一眼道,“你父亲自幼学兵书,有武将之才,心怀抱负,觉得南齐兵弱,北周兵强,势必有一日北周会侵犯,目光长远,为南齐子民着想,也不全是为了娘。后来,他果然一展抱负,做了大将军。可是十二年前,容安王和王妃之死,让他心灰意冷,引咎辞官,但他骨子傲,即便辞官,也不回燕北之地,至今,彻底断绝了来往。”

  苏青见苏夫人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捶肩膀,他便主动给她捶肩膀,“爹做的也没错,当初既然不顾祖父反对,一心入朝报效朝廷,后来,外公既然将他逐出了苏家祖籍,便也就不是燕北的人了。即便他引咎辞官,也没必要回去嘛。”

  苏夫人叹了口气,“其实,十二年前,他辞官后,你祖父派了人来寻他一次,他给回拒了。后来,也就再没来往了。燕北的苏家与我们这个的苏家,没半分关系了。”

  苏青立即说,“依我看不见得。爹、娘,大哥、二哥、我,我们几人与燕北确实没关系。但是小丫头嘛,就不见得了。”

  苏夫人一怔,“嗯?怎么说?”

  苏青道,“娘您忘了?岭山遗孤,叫苏驰,小丫头救了他之后,将他以苏家旁支的身份入的籍。我们苏府有什么旁支?他的籍入的可是燕北苏家旁支的籍。而且,说是旁支,但还是分外重要的一个旁支。小国舅查岭山一案,查到了户部,调出了小池的户籍,追查下才知,是燕北苏家。今日若非小国舅与我下棋闲谈,提了一提,我还想不到这茬。”

  苏夫人惊讶,“竟有这事儿?”

  苏青点头,“自然是,小国舅不会说假。”

  苏夫人寻思道,“我以为她给小池入的籍,是入的管家名下的虚籍。没想到竟然入的是燕北苏家的籍?”话落,她道,“这么说,她跟燕北苏家有来往了?”

  苏青道,“若是没来往,燕北苏家的籍能是那么好入的吗?而且经了户部的手,燕北苏家连一个旁支都不可小视呢。”

  苏夫人闻言道,“哎呀,她回去歇着了,不行,我得去问问她。”话落,埋怨苏青,“刚刚你妹妹在时,你怎么没留了她说这个?”

  苏青道,“她不是又揉肩又捶背的闹累吗?就让她回去了,娘您也累了,天黑路滑的,就别过去了,明儿一早再问她好了。”

  苏夫人摇头,“不行,得问,否则我这一晚睡不好觉了。”

  苏青无奈,“早知道留下她好了,我陪您一起过去吧。”

  苏夫人点头。

  二人撑了伞,提了罩灯,出了前厅,前往苏风暖的院子。

  ------题外话------

  这是一更哦~

第六十八章 夜雨情话

  苏风暖的院子里黑着,二人走到门口,敲了敲门,里面没传出动静,苏夫人道,“这么快就睡了?”

  “睡?”苏青没好气地道,“估计不在,不知道这么晚又跑哪里去了。”

  苏夫人闻言伸手推开门,提着灯进屋,果然见屋内没人,但床铺却是已经铺好了的,有趟过的痕迹,她道,“看这样子,她是准备睡下的,但又有什么事情,才起来出去了。”

  苏青闻言道,“估计是被叶裳那小子派人喊了去,许云初陪她从皇宫回咱们府,又都府中留了半日,那小子能坐得住才怪?”

  苏夫人闻言顿时笑了,“也是。”

  苏夫人和苏青没寻到苏风暖,只能将燕北苏家的事儿压下,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歇下了。

  苏风暖果然如苏青所说,的确是被千寒来喊去了容安王府。

  苏风暖这一日累得很,许云初和孟太医走后,她回了自己的院子,恨不得倒床就睡。但身子刚沾到床,千寒便来了,说世子请她过去。

  苏风暖不情愿,捂着被子困着对窗外说,“你告诉他,明日吧。”

  千寒不走,小声道,“世子这一日心情都不好,您若是不去,他怕是死活也要找来的。如今雨还下着,天黑路滑的,世子身上又有重伤,万一染了寒气……”

  苏风暖无奈,推开被子起身,一边穿衣一边嘟囔,“真是个祖宗!”

  千寒也颇有些无奈,世子的脸沉了一日了,比外面这雨下得还沉,连他都受不住了。

  苏风暖不多时便穿好了衣服,拿了伞,出了房门。

  千寒见她出来,松了一口气,二人一起,从后门出了苏府。

  晚上的雨比下午下得更大了些,雨珠细密,落在地上噼里啪啦地响,街道上已经积了不少的水。二人步行,沿着街走着,这样的雨天夜晚,街道无人,自然也就没遇到什么人。

  来到容安王府,叶裳的屋子里漆黑一片,没亮着灯。

  苏风暖偏头对千寒问,“他是不是睡下了?”

  千寒摇头,低声说,“世子不可能睡下,晚饭都没吃,天黑下来后,也不准我掌灯,便一直在床上干躺着,今日连九连环也没玩。”

  苏风暖想着这个祖宗愈发脾气大醋劲大性子大了,她来到门口,伸手推开门,入眼处,屋子黑漆漆的,一点动静都没有,她顿了一会儿,迈进了门槛。

  千寒自然没跟进去,伸手从外面带上了房门。

  苏风暖来到桌前,摸到火石,掌上灯,屋中顿时亮堂了,她回头看向叶裳。

  只见叶裳背着身子躺在床上,被子也没盖,只穿着单衣,从东湖画舫沉船遭遇谋杀到如今,他瘦了不是一点儿半点儿,这样的雨天,屋中清清冷冷,雨打在窗棂上,噼里啪啦作响,更显得屋中冷清安静。

  这副样子,十足十地让她不忍看,看了便不忍心疼。

  她暗暗叹了口气,心里暗骂,这个无赖,如今做这副样子,就是拿捏她会心疼刻意做出的吧?

  她抬步走到床前,伸手去板他身子。

  叶裳身子冷梆梆的,十分僵硬,一动不动。

  苏风暖用了些力气,才将他身子板过来,见他死闭着眼睛,一脸的暗沉,这张脸举世无双,容冠天下不错,但生起气来,还是照样让人胆颤。她想着怪不得孟太医提起他总是哆嗦,她伸手戮戮他的脸,又气又笑地说,“你这气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