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裳道,“给,不情愿,多年筹备,付之一炬,不给的话,湘郡王只能趁机反。”

第一百零二章 风筝对弈(一更)

  湘郡王筹备多年,若是让他将筹备都交出来给大皇子应急的话,他不见得同意。

  不同意的话,他若谋反,那么大皇子在京中扣押着晋王,晋王总归是湘郡王的亲生父亲,湘郡王若是念着父子之情的话,不会置晋王于不顾。

  这些年,湘郡王背后筹谋,多亏了晋王在京中暗中相助。

  大皇子命刘焱前往东境,就是提醒湘郡王,别忘了京中的晋王。

  大皇子和湘郡王,彼此都有不可见人的秘密,大皇子其实是北周的二皇子,而湘郡王,其实是晋王亲子。这样两人若是闹翻,不到鱼死网破的地步,都不会将这两桩秘密公之于众。否则对他们二人来说,都不利。

  苏风暖看着叶裳,对他问,“你是担心刘焱?”

  叶裳道,“我只怕他成为大皇子和湘郡王博弈的牺牲品。”

  苏风暖道,“就看湘郡王念不念亲情了。”

  叶裳折好信函,对她问,“我自小对于湘郡王没什么记忆,他有很多年未曾进京了,你觉得湘郡王是个会念亲情的人吗?”

  苏风暖想了想,道,“说不好。”

  叶裳道,“皇室、宗室里所有兄弟都算上,唯他与我自小亲近。”

  苏风暖看着他,“派人路上截住他?拦下来?”

  叶裳揉揉眉心,“让我想想,还不急。”

  苏风暖点点头。

  叶裳提笔给许云初写了一封回信,然后躺回床上,伸手揽苏风暖在怀,温声说,“睡吧。”

  苏风暖靠在叶裳的怀里,一时间没了困意,对他说,“这天下大乱,以我们之力,能保一个算一个吧。刘焱虽然是晋王孙子,但到底是无辜的,与你自小又有着兄弟情分,他若是出事儿,你必定难受。涟涟一直在东境,晚上我试着写一封信,让飞鹰联络她,她在东境待了这么久,对于东境是何情形,应该十分清楚,看看她可否护着刘焱。”

  叶裳颔首,“好。”

  苏风暖道,“不过你也无需担心,他是晋王最疼宠的孙子,大皇子此招,让他前往东境,晋王在朝中这么多年根基,不可能不嘱咐些什么。另外,还有文叔叔呢。”

  叶裳道,“我竟将文叔叔给忘了,他虽然一直荒唐,姬妾无数,但只刘焱这么一个儿子。如今这样的事情一出,他总不会袖手不管。”

  苏风暖颔首,“从那日文叔叔提醒我眉心带煞,我便觉得文叔叔不像是传言那般荒唐无用。”

  叶裳道,“自然。”

  苏风暖道,“算算时日,凤来如今该到京城了吧?”

  “嗯。”叶裳颔首,“定然是已经到了京城了,否则,大皇子没有倚仗,不会如此敢动湘郡王。”

  苏风暖道,“狗咬狗。”

  叶裳失笑,点她鼻尖,“睡吧,你是有身子的人,切忌思虑过甚。”

  苏风暖点头,闭上了眼睛。

  第二日,天气晴朗,微风和煦,苏风暖对叶裳问,“你会做风筝吗?”

  叶裳点头,“会一点儿。”

  苏风暖笑着说,“那我们做风筝,一会儿去半山坡的草地上放风筝吧。”

  叶裳没意见,“好。”

  二人于是开始做风筝,做到一半时,叶睿提着几个锦盒进了院子,千寒守在门口,见他来到,上前见礼,“四公子。”

  叶睿微笑着说,“这是我昨日连夜让人回府中取来的野雪参,先拿过来给世子妃过过目,再送去让大伯母炖参汤。”

  千寒点头,对里屋看了一眼,说,“四公子稍等,我去禀告我家世子和世子妃。”

  叶睿颔首。

  千寒来到门口,对叶裳禀告。

  叶裳闻言扬了扬眉,道,“将四公子请进来吧。”

  千寒立即去了。

  叶睿进了画堂,便看到苏风暖和叶裳围在桌前做风筝,他笑着将几个锦盒放在了一旁的茶几上,对二人道,“世子和世子妃这是要去放风筝?”

  “嗯,如今正是好时节。”苏风暖笑着看了他一眼,说,“谢谢你的雪参了。”

  叶睿摇头。

  叶裳此时也转头瞅他,“多谢了。”

  叶睿笑着说,“世子不必客气,你我也算是表兄弟。”

  叶裳不置可否。

  苏风暖见他站着,对他摆手,随意地说,“坐吧,喝茶自己倒。”

  叶睿点头,坐下身。

  叶裳和苏风暖很快就做好了一只风筝,用的是彩色的绸布,但没有图案,苏风暖摆弄着风筝,觉得十分满意,对叶裳说,“你来绘一幅画呗。”

  叶裳笑着问,“绘什么?”..

  苏风暖想了想说,“就枫山的景致好了。”

  叶裳点点头。

  苏风暖连忙过去磨墨。

  片刻后,叶裳提笔,不多时,一气呵成,在风筝上绘出了一幅枫山景致图。

  叶裳的画工几乎是得天独具,画技精湛到枫山的景致似乎跃出于绸布面,展现在了眼前。

  叶睿忍不住赞扬道,“好画。”

  叶裳微笑,转身将笔递给叶睿,对他说,“四公子临暖儿的字帖多年,想必对于她的笔迹炉火纯青了。你来题字可好?”

  叶睿一怔。

  苏风暖瞅了叶裳一眼,没说话。

  叶睿一怔过后,摇头,“不敢班门弄斧,让你们见笑。”

  叶裳笑着说,“既然是自家人,自然无人笑话你。”

  叶睿依旧摇头,道,“我怕我笔墨不够功夫,不到家,毁了一幅好画。”话落,看向苏风暖,“还是世子妃提笔吧。”

  苏风暖看着二人,忽然觉得这笔账叶裳是不清算一下难以过去了,自小就别扭,如今这性子是怎么也改不了。她笑着接过叶裳的笔,提笔写了叶裳的名字。

  这幅画,既然是叶裳所做,那么,和该最配他的名字。

  苏风暖这两个字写完,叶睿见了,眸光有一瞬间变动。

  叶裳失笑,对她说,“你学我的字,看来也是下了功夫,若非你在我面前提笔,我还不知这不是我写的,而是你写的。”

  苏风暖笑着说,“你以前总说我的字难登大雅之堂,我干脆就学你的字好了。”

  叶裳点她眉心,然后提笔,又在苏风暖写的他名字的旁边,写了“苏风暖”的名字。

  “苏风暖”三个字,由他的手写出来,笔迹张扬恣意,十足十的狷狂洒脱,风流无两。

  苏风暖失笑,“你觉得我的字不好,还学我的字做什么?”

  叶裳瞥了他一眼,道,“乐意学。”话落,转头对叶睿笑着问,“四公子觉得是你的笔迹最像她的笔迹,还是我的笔迹最像?”

  叶睿面色如常地笑着说,“自然是世子的最像,我当年只拿了世子妃一张字帖,观摩有限,所学不精。”

  叶裳放下笔,笑着说,“浆糊未干,下午才能去放风筝,四公子若是闲暇无事儿,你我对弈一局?”

  叶睿笑着点头,“自然无事儿,听闻世子连皇上都下不过,与世子对弈,荣幸之至。”

  叶裳嘴角微勾,笑着说,“皇上在我小时候,总是让着我,怕我哭鼻子罢了。后来让久了,便习惯了,不怕输给我了。”

  叶睿笑着说,“世子虽然自幼失孤,但有皇上护着,还是十分有福气。”

  叶裳道,“我有福气不在皇上护着,而是暖儿自幼立誓要护着我。”

  叶睿笑了笑,不再多言。

  二人摆好棋盘,坐在窗前,对弈起来。

  苏风暖闲来无事儿,便坐在一旁观棋,所谓观棋不语,她做了一个很好的旁观者。

  叶裳的棋风,因人而动,叶睿的棋风,诚如他的人,进退得当,收放自如,棋局下到一半,不分上下。

  苏风暖对于叶裳的棋艺,自然是十分清楚,对于叶睿的棋艺,竟然如此精湛,让她有些讶然。她细细揣摩他棋路半晌,终于恍然大悟他师承何人。

  一局棋下罢,以和局告终。

  叶裳瞅着棋盘,微微一笑,对叶睿道,“四公子的棋艺,原来是承袭师祖云山真人一脉。”

  叶睿笑着说,“云山真人甚喜江南风光,每年都会在江南住上半载,他早已经不收徒,对我没有拜师之礼,只是有教导之谊。”

  苏风暖笑着说,“能让云山老道教导,四公子可见天资过人。他喜好云游,平生只丞相和陆文峰两个弟子,二人皆名扬天下。得他教导,怪不得四公子棋艺如此精湛。”

  叶睿笑着道,“得云山真人教导,是我的福气。我知道叶世子昔日待在麓山书院一年,师承陆文峰,与你对弈,我已经刻意隐藏了云山真人的棋风,没想到还是被看出来了。”话落,又笑道,“虽是和棋,但我还是棋输一着。世子的棋风千变万化,因人而制,我至今虽与你下完一局,但仍旧没摸清你的门路,着实令人敬佩。”

  ------题外话------

  姑娘们,这个月过去一半了,月票甩甩吧,么么么么~

  稍后有二更~

第一百零三章 疾风扫过(二更)

  叶裳闻言但笑不语。

  苏风暖看着二人,笑问,“天色还早,你们再来一局?”

  叶睿微笑地摇头,“不了,你看看雪参,没有什么问题的话,趁着天色还早,给大伯母送去,让大伯母吩咐厨房给你炖参汤。”

  苏风暖笑着起身,走到桌前,打开他带来的锦盒,每一个锦盒里放着一株雪参,足有五盒。她合上锦盒,笑着说,“红雪参并不多见,着实珍贵,这五盒都给我下肚的话,我如今身子无恙,未免有些浪费了。我就收两盒好了,其余的你拿回去吧。以后总有用处。”

  叶睿摇头,“我没什么用处的,你都收着吧,这种东西,对你来说,如今最是有用。”

  苏风暖觉得这可是个大人情了,五株红雪参,价值也要上万金了,她看向叶裳。

  叶裳微笑随意地说,“四公子最喜欢你的字帖,你若是觉得收了他的大礼,过意不去的话,多写几张字帖送他好了。”

  苏风暖失笑,“我的字帖不值什么钱。”

  叶睿道,“世子妃的字帖在你自己来说,不值什么钱,但在我来说,十分喜爱,便是无价之宝。若是你真觉得过意不去,便送我几幅字帖好了。”

  苏风暖见他话说到这份上,叶裳也没什么意见,便也不再推脱,笑着应承了下来,“好,既然你看重我的字帖,我回头便写几张,送你好了。比起你这五株红雪参,还是我赚了。”

  叶睿笑了笑,有些高兴。

  三人又闲聊了片刻,叶阑夫人派人来喊他们用膳,才一起出了画堂。

  叶阑夫人看到五盒红雪参,“哎呦”半晌,对叶睿说,“睿儿,多谢你了。你这孩子,就是实在。”

  叶睿笑着道,“自家人,自然要舍得。”

  叶阑高兴地摆手让他们入座。

  三人自然免不了地又喝了几杯。

  用过午膳后,叶裳和苏风暖回房休息,进了房间,关上房门,苏风暖瞅着叶裳,“你怎么会提议让我给四公子写几幅字帖呢?”

  叶裳笑着道,“他既然这么大方,我也不能过于小气了。你人是我的,几幅字而已,我还是舍得出去的。”

  苏风暖失笑。

  叶裳道,“四公子是个人物。”

  苏风暖道,“是啊,否则云山老道怎么会轻易教导他?他除了丞相和陆文峰外,可是再没亲手教导过别人。”

  叶裳颔首。

  睡醒一觉,外面无风无云。

  叶裳站在窗前,对苏风暖笑着说,“看来今日这风筝是无用武之地了,无风飞不起。”

  苏风暖笑着说,“那就改日好了。”

  叶裳点点头。

  又过了三日,紫风、玉灵、带着秋华三人来到了枫山。

  早先进入江南叶家后,因苏风暖和叶裳是半夜睡不着觉离开的叶家府宅,所以,未曾扰醒三人,待三人醒来,知道二人来了枫山,想着叶裳自小未见过亲舅舅,自然要好生地叙话几日,便安心地住在了叶家,没前来枫山打扰。

  叶昔也用不到三人帮忙,所以,秋华闹腾地拽着父母转遍了整个叶城,如今玩够了,听闻枫山风景极好,三人才在这一日上了枫山。

  听到守山人禀告,叶阑一怔,“不识得,这是什么人?”

  苏风暖在一旁说,“是我的两位师叔和师妹,我师叔懂得医术,怕我有喜期间出差错,打算在生产前,跟在我身边照料,数日前,我们深夜离开,将他们放在叶城了。如今这是找来了。”

  叶阑一听,顿时说,“快,快请他们上山。”

  管家立即去了。

  不多时,紫风、玉灵、秋华三人被请上了山。

  秋华见到苏风暖,立即跑过来要抱她,“苏姐姐,你太不够意思了,说好一起,却偷偷扔下我们。”

  叶裳伸手,挡住了秋华,笑着说,“让你好生地在叶城玩几天,还是我们的错了?”

  秋华立即止步,对叶裳吐吐舌头,嘀咕,“瞧你紧张的,抱都不让抱。我时刻记着她肚子里我的小外甥呢,自然不会伤到她的。”

  叶裳笑着说,“你如此莽撞,我自然不太放心你。”

  秋华嘟着嘴转过头。

  玉灵笑骂,“没规矩,快给两位长辈见礼。”

  叶阑夫人和叶阑笑着摆手,几人相互见礼后,叶阑夫人笑着拉着秋华说,“这就是秋华吧?以前听昔儿提起过,说他师叔家有个小豆子的妹妹,比暖丫头还闹腾,一刻都不闲着。”

  玉灵失笑,“就是她,闹腾得很。”

  叶阑夫人笑着说,“女儿家,还是活泼些好,等到了我们这一把年纪,就活泼不起来了。”

  叶阑笑着将叶睿介绍给二人。

  紫风和玉灵见叶睿样貌玉秀出众,连说,“江南果然人杰地灵,水土养人,四公子真是好风采。”

  叶睿笑着给二人见礼。

  秋华歪着头看着叶睿,笑着说,“现在的哥哥们都长得这么好看吗?”

  玉灵劈手给了秋华一巴掌,气笑道,“一点儿女儿家的样子都没有。”话落,对叶睿笑着说,“这丫头长在乡野,自小皮,讨厌得很,四公子见笑了。”

  叶睿笑着摇头,“伯母客气了,秋华妹妹这样活泼的性情十分讨人喜。”

  一众人说着话,进了画堂,就坐后,热情地闲聊起来。

  多了紫风、玉灵三人,枫山自此热闹了起来。

  叶阑和夫人所住的枫山好久没有这般热闹了,一时间分外欢喜,命人备了宴席。

  当晚,秋华听闻苏风暖和叶裳等着天气有风要去放风筝,高兴地说她也要去放。但是她不会做风筝,便央求叶裳,“姐夫,你也给我做一只风筝好不好?”

  叶裳摇头,果断拒绝,“不好,做风筝太麻烦,明日我让千寒下山去给你买好了。”

  秋华嘟起嘴,“我是苏姐姐的娘家人哎,你可真一点儿面子都不给。”

  叶裳失笑,不再理她。

  秋华转头对苏风暖央求,“苏姐姐,我不想要买的风筝,买的风筝不好看,你们做的那面风筝才好看。”

  苏风暖笑着耸肩,“不是我做的,你央求我也没用,我也不会做风筝。”

  秋华无奈,转头对叶睿问,“叶睿哥哥,你会做风筝吗?”

  叶睿摇摇头,“不会。”

  秋华垮下脸。

  叶睿道,“不过大伯母这府中收着两三年前大哥亲手做的风筝,也很不错,你可以拿来玩。”

  秋华问,“叶昔哥哥做的吗?”

  叶睿点头。

  秋华顿时高兴起来,“好,我就用那个了。”话落,对叶裳说,“看看到时候谁的风筝飞的高。”

  叶裳道,“我们等了几日了,天气晴好,依旧无风,就算要比,也要等有风才行。”

  秋华高兴的心情减了一半。..

  苏风暖嗔了叶裳一眼,又气又笑,想着他好久没欺负小孩子了,以前是小池,被他欺负了几次,如今秋华送上门,他是半点儿也不含糊。

  第二日,天不但没风,竟然下起了春雨。

  春雨中的枫山,又是别有一番风景。

  春雨一连下了几日。

  秋华开始看到枫山春雨濛濛的景色很高兴,后来一连几日,她因为不能出去玩,就受不住了,抱怨说,“为什么我们来了之后,就下雨啊。”

  苏风暖笑着说,“这正是春雨贵如油的时节,再过些时日,就到了江南的雨季,更是连夜降雨。”

  秋华说,“快快晴,快快晴,我要去放风筝。”

  苏风暖见她碎碎念,不由得好笑。

  春雨一连下了五日,这一日,风吹散了乌云,露出晴朗的蓝天,天气终于放晴。

  秋华一大早拉着苏风暖说,“快,天气晴了,有风,我们去放风筝。”

  苏风暖笑着说,“天刚放晴,要太阳出来晒一晒,外面泥泞得很,没办法出去,山坡上脚一踩,都是泥。”

  秋华说,“可是再不去放风筝,风又没了啊。”

  苏风暖道,“我看这天色,春风要刮上两日,明日再去,不急的。”

  秋华这样一听,便放心了下来,见苏风暖一副懒洋洋不想动的模样,径自跑出去玩了。

  第二日,天气果然如苏风暖所说,春风拂面,暖意融融,正是放风筝的好日子。

  用过早膳,苏风暖、叶裳、秋华、叶睿、紫风、玉灵、叶阑、叶阑夫人等人,一起去了南山的半山坡。毕竟都闷了几日了,出来散散心,人多热闹。

  到了山坡后,秋华卯足了劲儿和苏风暖比赛,看谁的风筝飞的高。

  待二人的风筝飞上半高空,秋华的风筝落下了苏风暖的风筝一大截,秋华嘟起嘴,泄气地将风筝线绳递给叶睿,“来,你来帮我,一定要超过他们。”

  叶睿笑着接过手。